CN111101762A - 电子锁体 - Google Patents

电子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1762A
CN111101762A CN201811255549.XA CN201811255549A CN111101762A CN 111101762 A CN111101762 A CN 111101762A CN 201811255549 A CN201811255549 A CN 201811255549A CN 111101762 A CN111101762 A CN 111101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ch
assembly
sensing
latch bolt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55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01762B (zh
Inventor
陈龙
翁轲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5554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17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1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1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01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1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1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rotary electro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0045Silencing devices; Noise redu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2Movement of the bolt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Adaptation of locks, latches, or parts thereof, for movement of the bolt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E05B47/026Movement of the bolt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Adaptation of locks, latches, or parts thereof, for movement of the bolt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the bolt moving rectilinear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14Arrangement of several locks or locks with several bolts, e.g. arranged one behind the other
    • E05B63/146Arrangement of several locks or locks with several bolts, e.g. arranged one behind the other locks with two or more bolts, each bolt itself being a tumbl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48Circuits, feeding, monitoring
    • E05B2047/0067Monitoring
    • E05B2047/0069Monitoring bolt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锁体。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电子锁体,所述斜舌锁块可以响应于门扇的关闭而阻挡在回位弹出的所述斜舌组件的内侧,以实现无刚性碰撞的斜舌闭锁,而且,所述方身转盘的所述解锁方身对所述斜锁舌组件的解锁会先于所述驱动摆臂对所述斜锁舌组件的回撤,以实现无刚性碰撞的斜舌开锁。从而,降低门扇开闭时的噪声,甚至实现门扇的静音开闭。另外,所述斜舌锁块还可以与感应门扇开闭状态的所述感应舌组件关联,从而可以实现所述斜舌组件关门即锁止,以进一步提高电子锁体的安全。

Description

电子锁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锁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子锁体的主锁舌通常通过电机驱动实现闭锁及开锁,而斜舌闭锁依靠弹力传动自由释放、开锁则依靠把手的外力传动。
不论是斜舌闭锁的弹力传动还是开锁的外力传动,都会发生传动机构的刚性碰撞。这样的刚性碰撞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锁体,包括:
斜舌组件;
斜舌锁块,所述斜舌锁块响应于门扇的关闭而阻挡在回位弹出的所述斜舌组件的内侧;
方身转盘,所述方身转盘具有驱动摆臂和解锁方身;
其中,响应于施加在所述方身转盘的外力,所述解锁方身通过释放摆动行程拨动所述斜舌锁块避让所述斜舌组件,所述驱动摆臂通过驱动摆动行程驱动所述斜舌组件回撤,并且,所述释放摆动行程先于所述驱动摆动行程发生。
可选地,进一步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传动连接在所述斜舌组件与所述驱动摆臂之间;其中,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驱动摆臂同步联动,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斜舌组件之间具有允许空滑行程的配合余量,所述空滑行程补偿所述驱动摆动行程相对于所述释放摆动行程的延迟。
可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导向滑板;弹簧抵接缘,所述弹簧抵接缘形成于所述导向滑板的一侧、并抵接第一弹簧,其中,所述第一弹簧产生的回位弹力驱使所述连杆机构回退至所述空滑行程的起始位置;连杆,所述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弹簧抵接缘、另一端与所述斜舌组件插接配合,其中,所述连杆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产生的回位弹力驱使所述斜舌组件回位弹出;斜舌回勾缘,所述斜舌回勾缘与所述斜舌组件的回撤凸块之间具有允许所述空滑行程的配合余量。
可选地,进一步包括:扭簧,所述扭簧产生的弹性扭力驱使所述斜舌锁块阻挡在回位弹出的所述斜舌组件的内侧。
可选地,进一步包括:感测锁舌组件,所述感测锁舌组件响应于门扇的开启回位弹出、响应于门扇的关闭挤压回撤;其中,所述斜舌锁块响应于所述感测锁舌组件的回位弹出而被止压在避让所述斜舌组件的姿态,所述斜舌锁块的止压响应于所述感测锁舌组件的挤压回撤而被释放。
可选地,所述斜舌锁块包括斜舌锁止臂、锁块止动臂以及锁块释放臂,其中:当止压驱动力响应于所述感测锁舌组件的回位弹出而施加在所述锁块止动臂时,所述斜舌锁止臂被限制在所述斜舌组件的回撤路径之外;当施加在所述锁块止动臂的止压驱动力消失时,所述斜舌锁止臂弹性回位至阻挡所述斜舌组件位置处;当所述解锁方身通过释放摆动行程在所述锁块释放臂施加方身拨动力时,所述斜舌锁止臂被移出至所述斜舌组件的回撤路径之外。
可选地,进一步包括:止压驱动块,所述止压驱动块响应于所述感测锁舌组件的回位弹出而被限制在驱使传动滑条产生偏移的姿态;锁块止压块,所述锁块止压块响应于所述传动滑条产生的偏移而在所述锁块止动臂施加止压驱动力。
可选地,所述感测锁舌组件包括:感测锁舌,所述感测锁舌抵接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产生的回位弹力驱使所述感测锁舌回位弹出;感应舌触点凸块,所述感应舌触点凸块在所述感测锁舌回位弹出时将所述止压驱动块挤压限制在驱使传动滑条产生偏移的姿态。
可选地,进一步包括:主锁舌组件;感应舌检测开关,所述感应舌检测开关检测所述感测锁舌组件的位置;驱动电机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组件响应于所述感应舌检测开关检测到的所述感测锁舌组件的挤压回撤,驱动所述主锁舌组件伸出闭锁;并且,所述驱动电机组件响应于表示开锁认证成功的电子信号,驱动所述主锁舌组件回撤开锁。
可选地,所述方身转盘成对设置在换向夹盘的两侧,成对设置的所述方身转盘中的一个与所述换向夹盘固定连接,所述换向夹盘通过主锁舌拨条与所述主锁舌组件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方身转盘进一步具有第一限位方身和第二限位方身,所述第一限位方身和所述第二限位方身通过与限位螺钉的限位配合而限定所驱动摆臂和所述解锁方身的行程极限位置。
可选地,所述方身转盘的旋转与外部推拉把手的推拉行程联动。
如上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锁体中,所述斜舌锁块可以响应于门扇的关闭而阻挡在回位弹出的所述斜舌组件的内侧,以实现无刚性碰撞的斜舌闭锁,而且,所述方身转盘的所述解锁方身对所述斜锁舌组件的解锁会先于所述驱动摆臂对所述斜锁舌组件的回撤驱动,以实现无刚性碰撞的斜舌开锁。从而,可以降低门扇开闭时的噪声,甚至可以实现门扇的静音开闭。
另外,所述斜舌锁块还可以与感应门扇开闭状态的所述感应舌组件关联,从而可以实现所述斜舌组件关门即锁止,以进一步提高电子锁体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电子锁体的斜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电子锁体的斜舌锁止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电子锁体的斜舌回撤原理的示意图;
图4为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电子锁体的斜舌回撤状态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为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电子锁体的主锁舌的联动原理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电子锁体的换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基于图6所示的换向结构实现单向驱动的原理性示意图;
图8a和图8b为基于图6所示的换向结构实现手动开启主锁舌的原理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壳体
11 外侧板
12 内侧板
13 斜舌组件回位弹簧安装板
14 驱动限位导向槽
15 锁块止压块导向限位槽
16 感应舌组件回位弹簧安装板
17 感应舌检测开关安装板
18 方身限位螺钉
20 连杆机构
21 导向滑板
22 弹簧抵接缘
23 连杆
24 斜舌回勾缘
25 滑动导向限位槽
200 连杆机构回位弹簧
30 斜舌组件
31 斜舌基座
32 斜舌
33 回撤凸台
300 斜舌组件回位弹簧
40 锁块组件
41 斜舌锁止臂
42 锁块止动臂
43 锁块释放臂
400 锁块扭簧
50 锁块止动机构
51 锁块止压块
511 压止臂
512 拨动臂
513 限位臂
52 传动滑条
53 止压驱动块
531 上托臂
532 锁止臂
60 感应舌组件
61 感应舌
62 感应舌触点凸块
600 感应舌组件回位弹簧
70 感应舌检测开关
71 驱动电机组件
71a 电机
71b 主动齿轮
71c 输出齿轮
72 传动齿轮
73 主锁舌驱动方身
700 主锁舌拨条
80、80’ 方身转盘
81、81’ 驱动摆臂
82、82’ 解锁方身
83a、83a’ 第一限位方身
83b、83b’ 第二限位方身
84’ 对接转轴
85、85’ 换向安装孔
86’ 导向滑槽
87 外接方孔
800 换向夹盘
801 轴孔
802 限位柱安装孔
803 拨条插槽
810 换向螺钉
90 主锁舌组件
90a 开锁位置检测开关
90b 闭锁位置检测开关
91 主锁舌
92 主锁舌导向限位槽
93 驱动方身卡槽
94 主锁舌触点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电子锁体的斜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示出的是电子锁体的斜舌机构未受到任何外力作用时的缺省状态。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锁体包括壳体10、连杆机构20、斜舌组件30、斜舌锁块40、锁块止动机构50、感应舌组件60、感应舌检测开关70、以及方身转盘80。
壳体10的锁舌伸出侧具有外侧板11,并且,壳体10在与外侧板11相对的一侧具有内侧板12。
斜舌组件30装设在壳体10的外侧板11处,并且斜舌组件30具有沿水平方向从外侧板11的开口回位弹出至壳体10外的闭锁姿态、以及从外侧板11的开口外力回撤至壳体10内的开锁姿态。
斜舌组件30包括斜舌基座31、装设于斜舌基座31的斜舌32、以及位于斜舌基座31上部的回撤凸台33。其中,斜舌组件回位弹簧300的一端固定于壳体10的斜舌组件回位弹簧安装板13、另一端抵接于斜舌组件30的斜舌基座31,并且,该斜舌组件回位弹簧300产生的回位弹力,用于驱使斜舌组件30回位弹出。
连杆机构20可以平行于斜舌组件30的回位弹出及外力回撤往复滑动,并且,能够往复滑动的连杆机构20用于在方身转盘80与斜舌组件30之间传动连接。
连杆机构20可以包括导向滑板21、弹簧抵接缘22、连杆23、斜舌回勾缘24、以及滑动导向限位槽25。
导向滑板21作为连杆机构20的滑动主体,其可以通过滑动导向限位槽25、以及形成于壳体10的驱动限位导向槽14的双轨限位导向,可以平稳地实现滑动。
弹簧抵接缘22形成于导向滑板21朝向内侧壁12的一侧,并且,连杆机构回位弹簧200的一段固定于壳体10的内侧壁12、另一端抵接弹簧抵接缘22,该连杆机构回位弹簧200产生的回位弹力驱使连杆机构20向外侧壁11所在侧滑动。图1中示出的连杆机构20位于其回撤滑动行程的起始位置。
连杆23的一端固定于弹簧抵接缘22、另一端与斜舌组件30的斜舌基座31插接配合,并且,连杆23套设有斜舌组件回位弹簧300。
斜舌回勾缘24用于在驱动斜舌组件30撤回时与斜舌组件30的回撤凸块33接触配合,并且,斜舌回勾缘24与斜舌组件30的回撤凸块33之间可以具有配合余量。
方身转盘80具有旋转自由度,其中,方身转盘80的旋转可以与外部旋转把手的转动行程联动,或者也可以与外部推拉把手的推拉行程联动。
方身转盘80具有驱动摆臂81,该驱动摆臂81与连杆机构20同步联动。具体地,该驱动摆臂81与连杆机构20的弹簧抵接缘22接触配合,当方身悬转盘80未受到来自外部推拉把手的外力时,在连杆机构回位弹簧200产生的弹性推力的驱使下,驱动摆臂81被连杆机构20的弹簧抵接缘22推压至抵靠斜舌组件回位弹簧安装板13的位置处;而当方身转盘80受到外力而旋转时,响应于施加在方身转盘80的外力,驱动摆臂81可以通过推动弹簧抵接缘22而驱动连杆机构20克服连杆机构回位弹簧200的回位弹力、并向壳体10的内侧壁12滑动,并通过连杆机构20的斜舌回勾缘24与斜舌组件30的回撤凸块33而带动斜舌组件30回撤。
斜舌锁块40在图1中处于被锁块止动机构50止压的状态,虽然扭簧400产生的弹性扭力可以驱使斜舌锁块40阻挡在回位弹出的斜舌组件30的内侧,但对斜舌锁块40的止压可以克服扭簧400产生的弹性扭力、并使斜舌锁块40被限制在避让斜舌组件30回撤的姿态。
斜舌锁块40的止压可以响应于感测锁舌组件60的回位弹出,感测锁舌组件60的回位弹出则响应于门扇的开启。其中,斜舌锁块40可以包括斜舌锁止臂41、锁块止动臂42以及锁块释放臂43,其中,当止压驱动力响应于感测锁舌组件60的回位弹出而施加在锁块止动臂42时,斜舌锁止臂41即可向图1中所示出的那样被限制在斜舌组件30的回撤路径之外
具体地,感测锁舌组件60可以包括感测锁舌61和感应舌触点凸块62,感应舌组件回位弹簧弹簧600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0的感应舌组件回位弹簧安装板16、另一端抵接感测锁舌61,从而,感应舌组件回位弹簧600产生的回位弹力驱使感测锁舌61回位弹出,感应舌触点凸块62行程在感测锁舌61的末端顶面。
响应于感测锁舌组件60的回位弹出而施加的止压驱动力,则可以通过锁块止动机构50传递施加在锁块止动臂42。从图1中可以看粗,锁块止动机构50包括锁块止压块51、传动滑条52、以及止压驱动块53,其中,感应舌触点凸块62在感测锁舌61回位弹出时挤压止压驱动块53,使压止压驱动块53响应于感测锁舌组件60的回位弹出而被限制在驱使传动滑条52产生向上偏移的姿态,相应地,锁块止压块51响应于传动滑条52产生的偏移而在锁块止动臂42施加止压驱动力。
锁块止压块51可以具体包括对锁块止动臂42施加止压驱动力的压止臂511、响应传动滑条52偏移的拨动臂512、以及与壳体10的锁块止压块导向限位槽15滑动配合的限位臂513。
止压驱动块53可以具体包括可被感应舌触点凸块62挤压摆动的锁止臂532、以及响应于锁止臂532的挤压摆动而向上推动传动滑条52滑动偏移的上托臂531。
图2为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电子锁体的斜舌锁止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电子锁体的斜舌组件30被锁止的状态,请参见图2并同时对照图1,感测锁舌组件60响应于门扇的关闭挤压回撤,感应舌触点凸块62在感测锁舌61挤压回撤时与止压驱动块53分离,此时,施加在锁块止动臂42的止压驱动力消失。即,斜舌锁块40的止压响应于感测锁舌组件60的挤压回撤而被释放。
由于斜舌组件30在门扇关闭时仍可保持回位弹出(伸入在门框的锁孔内),因而斜舌锁块40在回位扭簧400的驱动下,可以从避让斜舌组件30回撤的释放姿态(在图2中表示为虚线)弹性回位至阻止斜舌组件30回撤至壳体10内的锁止姿态(在图2中表示为实线)。即,斜舌锁块40可以响应于门扇的关闭而阻挡在回位弹出的斜舌组件30的内侧。
图3为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电子锁体的斜舌回撤原理的示意图。图4为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电子锁体的斜舌回撤状态的示意图。请参见图3、并同时对照图2和图4,当外力(例如通过外部旋转把手或推拉把手)施加在方身转盘80时,响应于施加在方身转盘80的外力,驱动摆臂81可以驱动连杆机构20向壳体10的内侧壁12滑动,并通过连杆机构20的斜舌回勾缘24与斜舌组件30的回撤凸块33而带动斜舌组件30回撤。
从图2示出的斜舌锁止状态至图4示出的斜舌回撤状态,驱动摆臂81驱动连杆机构20向壳体10内侧壁12滑动的行程先后包括空摆行程R_idle和驱动摆动行程R_drv。
其中,驱动摆臂81驱动连杆机构20向壳体10内侧壁12滑动的空摆行程R_idle中,连杆机构20与斜舌组件30之间的配合余量允许连杆机构20执行空滑行程D_idle,即,连杆机构20的斜舌回勾缘24与斜舌组件30的回撤凸块33之间的配合余量可以补偿连杆机构20的空滑行程D_idle。
在驱动摆臂81的空摆行程R_idle的同时,解锁方身82通过释放摆动行程R_rls拨动斜舌锁块40避让斜舌组件30。即,当解锁方身82通过释放摆动行程R_rls在锁块释放臂43施加方身拨动力时,斜舌锁止臂41被移出至斜舌组件30的回撤路径之外。
当斜舌锁止臂41被移出至斜舌组件30的回撤路径之外后,连杆机构20的斜舌回勾缘24与斜舌组件30的回撤凸块33之间的配合余量全部消除,并且,连杆机构20的斜舌回勾缘24与斜舌组件30的回撤凸块33接触配合,从而,驱动摆臂81通过驱动摆动行程R_drv驱动连杆机构20斜舌组件30回撤,直至到达图4中示出的斜舌撤回状态。其中,图4中的感应锁舌组件60仍处在挤压回撤的状态,因而图4中示出的是斜舌组件30解锁、但门扇仍处于关闭的状态。
由于解锁方身82的释放摆动行程R_rls先于驱动摆臂81的驱动摆动行程R_drv发生,因而连杆机构20的该空滑行程D_idle可以认为是补偿驱动摆臂81的驱动摆动行程R_drv相对于解锁方身82的释放摆动行程R_rls的延迟。
另外,从图1至图4中还可以看出,方身转盘80还具有第一限位方身83a和第二限位方身83b,第一限位方身83a和第二限位方身83b可以通过与二者之间装设于壳体10的方身限位螺钉18限位配合,而限定方身转盘80的极限相位,以限定驱动摆臂81和解锁方身82的行程极限位置。
图5a和图5b为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电子锁体的主锁舌的联动原理示意图。请参见图5a和图5b,该实施例中的电子锁体还包括主锁舌机构,具体包括感应舌检测开关70、主锁舌组件90、驱动电机组件71。
主锁舌组件90具有沿水平方向从外侧板11的开口伸出至壳体10外的闭锁姿态、以及从外侧板11的开口回撤至壳体10内的开锁姿态。其中,主锁舌组件90的主锁舌91具有主锁舌导向限位槽92以及驱动方身卡槽93。
感应舌检测开关70装在壳体10的感应锁舌检测开关安装板17,并且,感应舌检测开关70可以检测感测锁舌组件60的位置。即,当感应锁舌61回位弹出时,挤压止压驱动块53的感应舌触点凸块62离开感应舌检测开关70,即,感应舌检测开关70检测到的感测锁舌组件60的回位弹出;当感应锁舌61挤压回撤时,与止压驱动块53分离的感应舌触点凸块62接触感应舌检测开关70,即,感应舌检测开关70检测到的感测锁舌组件60的挤压回撤。
如图5a所示,响应于感应舌检测开关70检测到的感测锁舌组件60的挤压回撤,驱动电机组件71驱动主锁舌组件90伸出闭锁。驱动电机组件71可以包括电机71a、与电机71a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主动齿轮71b、以及与主动齿轮71b传动的输出齿轮71c,通过输出齿轮71c与传动齿轮72的传动连接,主锁舌驱动方身73摆动至抵接驱动方身卡槽93靠近外侧板11一侧的边缘,从而驱动主锁舌组件90伸出闭锁。在图5a中,斜舌组件30处于回位弹出的锁止状态,因而此时的门扇关闭上锁。
如图5b所示,当有指纹、密码、磁卡扫描等表示开锁认证成功的电子信号输入,驱动电机组件71响应于表示开锁认证成功的电子信号,驱动主锁舌组件90回撤开锁。即,驱动电机组件71的输出齿轮71c反转,从而,通过输出齿轮71c与传动齿轮72的传动连接,主锁舌驱动方身73摆动至抵接驱动方身卡槽93靠近内侧板12一侧的边缘,从而驱动主锁舌组件90回撤开锁。在图5b中,斜舌组件30也处于外力回撤的状态,此时,门扇可以打开。
另外,壳体10还装设有开锁位置检测开关90a和闭锁位置检测开关90b,主锁舌组件90进一步包括主锁舌触点凸块94。当主锁舌组件90伸出闭锁时,若主锁舌触点凸块94接触闭锁位置检测开关90b,则可以确定主锁舌组件90闭锁到位;当主锁舌组件90回撤开锁时,若主锁舌触点凸块94接触开锁位置检测开关90a,则可以确定主锁舌组件90完全开锁。
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锁体中,斜舌锁块40可以响应于门扇的关闭而阻挡在回位弹出的斜舌组件30的内侧,以实现无刚性碰撞的斜舌闭锁,而且,方身转盘80的解锁方身82对斜锁舌组件30的解锁会先于驱动摆臂81对斜锁舌组件30的回撤驱动,以实现无刚性碰撞的斜舌开锁。从而,可以降低门扇开闭时的噪声,甚至可以实现门扇的静音开闭(例如,斜舌锁止臂41、锁块止动臂42以及锁块释放臂43的端部都可以增设缓冲垫)。
另外,斜舌锁块40还可以与感应门扇开闭状态的感应舌组件60关联,从而可以实斜舌锁止臂41、锁块止动臂42以及锁块释放臂43的端部都可以增设缓冲垫现斜舌组件30关门即锁止,以进一步提高电子锁体的安全。
为了使上述的电子锁体适配门扇的不同开闭方向,即,从门扇的左侧推、从门扇的左侧拉、从门扇的右侧推、从门扇的右侧拉,以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向结构。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电子锁体的换向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6,该换向结构包括换向夹盘800、并在换向夹盘800的两侧成对布置方身转盘80和80’。
为了便于区分两个方身转盘80和80’,下文将方身转盘80’称为副方身转盘。
与方身转盘80类似,副方身转盘80’具有驱动摆臂81’、解锁方身82’、第一限位方身83a’、第二限位方身83b’。副方身转盘80’还具有对接转轴84’,对接转轴84’穿过换向夹盘800的轴孔801与方身转盘80同轴转动连接。
方身转盘80和副方身转盘80’各自还具有用于与换向夹盘800的限位柱安装孔802中的导向柱配合的导向滑槽(图6中仅副方身转盘80’的导向滑槽86’可见)、以及用于与外部转动把手或推拉把手传动连接的外接方孔(图6中仅方身转盘80的外接方孔87可见)。
图7为基于图6所示的换向结构实现单向驱动的原理性示意图。请参见图7并同时结合图6,当同时配备有方身转盘80和副方身转盘80’,二者可以分别从电子锁体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连接外部把手,并且可以相互独立地旋转,从而实现向纸面外侧和纸面内侧的推拉。虽然图示中均是以锁舌伸缩的外侧板11位于左侧为例,但将电子锁体水平镜像翻转,也可以实现右侧的锁舌伸缩。即,该实施例中的电子锁体可以适配从门扇的左侧推、从门扇的左侧拉、从门扇的右侧推、从门扇的右侧拉均可以中的任意一种。
另外,在实际使用中,门扇分为室内侧和室外侧,对于从室外侧开锁的情况,采用指纹、密码、磁卡扫描等基于驱动电机组件71的电子开锁方式可以确保更高的安全性,而对于从室内侧开锁,则手动开锁方式更为便利。
图8a和图8b为基于图6所示的换向结构实现手动开启主锁舌的原理性示意图。请参见图8a和图8b并回看图6,方身转盘80和副方身转盘80’各自具有换向安装孔85和85’,通过换向螺钉810,方身转盘80和副方身转盘80’中的一个择一地与换向夹盘800固定连接。并且,换向夹盘800具有拨条插槽803,用于通过主锁舌拨条700与主锁舌组件90传动连接。
在图8a和图8b中,是以方身转盘80与室内侧的把手传动连接、并与换向夹盘800固定连接,而副方身转盘80’则与室外侧的把手传动连接。从图8a和图8b可以看出,与室内侧的把手传动连接的方身转盘80可以不依赖于驱动电机组件71,而是通过换向夹盘800和主锁舌拨条700实现对主锁舌组件90的手动开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斜舌组件(30);
斜舌锁块(40),所述斜舌锁块(40)响应于门扇的关闭而阻挡在回位弹出的所述斜舌组件(30)的内侧;
方身转盘(80),所述方身转盘(80)具有驱动摆臂(81)和解锁方身(82);
其中,响应于施加在所述方身转盘(80)的外力,所述解锁方身(82)通过释放摆动行程(R_rls)拨动所述斜舌锁块(40)避让所述斜舌组件(30),所述驱动摆臂(81)通过驱动摆动行程(R_drv)驱动所述斜舌组件(30)回撤,并且,所述释放摆动行程(R_rls)先于所述驱动摆动行程(R_drv)发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连杆机构(20),所述连杆机构(20)传动连接在所述斜舌组件(30)与所述驱动摆臂(81)之间;
其中,所述连杆机构(20)与所述驱动摆臂(81)同步联动,所述连杆机构(20)与所述斜舌组件(30)之间具有允许空滑行程(D_idle)的配合余量,所述空滑行程(D_idle)补偿所述驱动摆动行程(R_drv)相对于所述释放摆动行程(R_rls)的延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20)包括:
导向滑板(21);
弹簧抵接缘(22),所述弹簧抵接缘(22)形成于所述导向滑板(21)的一侧、并抵接第一弹簧(200),其中,所述第一弹簧(200)产生的回位弹力驱使所述连杆机构(20)回退至所述空滑行程(D_idle)的起始位置;
连杆(23),所述连杆(23)一端固定于所述弹簧抵接缘(22)、另一端与所述斜舌组件(30)插接配合,其中,所述连杆(23)套设有第二弹簧(300),所述第二弹簧(300)产生的回位弹力驱使所述斜舌组件(30)回位弹出;
斜舌回勾缘(24),所述斜舌回勾缘(24)与所述斜舌组件(30)的回撤凸块(33)之间具有允许所述空滑行程(D_idle)的配合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扭簧(400),所述扭簧(400)产生的弹性扭力驱使所述斜舌锁块(40)阻挡在回位弹出的所述斜舌组件(30)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感测锁舌组件(60),所述感测锁舌组件(60)响应于门扇的开启回位弹出、响应于门扇的关闭挤压回撤;
其中,所述斜舌锁块(40)响应于所述感测锁舌组件(60)的回位弹出而被止压在避让所述斜舌组件(30)的姿态,所述斜舌锁块(40)的止压响应于所述感测锁舌组件(60)的挤压回撤而被释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锁块(40)包括斜舌锁止臂(41)、锁块止动臂(42)以及锁块释放臂(43),其中:
当止压驱动力响应于所述感测锁舌组件(60)的回位弹出而施加在所述锁块止动臂(42)时,所述斜舌锁止臂(41)被限制在所述斜舌组件(30)的回撤路径之外;
当施加在所述锁块止动臂(42)的止压驱动力消失时,所述斜舌锁止臂(41)弹性回位至阻挡所述斜舌组件(30)位置处;
当所述解锁方身(82)通过释放摆动行程(R_rls)在所述锁块释放臂(43)施加方身拨动力时,所述斜舌锁止臂(41)被移出至所述斜舌组件(30)的回撤路径之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止压驱动块(53),所述止压驱动块(53)响应于所述感测锁舌组件(60)的回位弹出而被限制在驱使传动滑条(52)产生偏移的姿态;
锁块止压块(51),所述锁块止压块(51)响应于所述传动滑条(52)产生的偏移而在所述锁块止动臂(42)施加止压驱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锁舌组件(60)包括:
感测锁舌(61),所述感测锁舌(61)抵接第三弹簧(600),所述第三弹簧(600)产生的回位弹力驱使所述感测锁舌(61)回位弹出;
感应舌触点凸块(62),所述感应舌触点凸块(62)在所述感测锁舌(61)回位弹出时将所述止压驱动块(53)挤压限制在驱使传动滑条(52)产生偏移的姿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主锁舌组件(90);
感应舌检测开关(70),所述感应舌检测开关(70)检测所述感测锁舌组件(60)的位置;
驱动电机组件(71),所述驱动电机组件(71)响应于所述感应舌检测开关(70)检测到的所述感测锁舌组件(60)的挤压回撤,驱动所述主锁舌组件(90)伸出闭锁;并且,所述驱动电机组件(71)响应于表示开锁认证成功的电子信号,驱动所述主锁舌组件(90)回撤开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身转盘(80、80’)成对设置在换向夹盘(800)的两侧,成对设置的所述方身转盘(80、80’)中的一个与所述换向夹盘(800)固定连接,所述换向夹盘(800)通过主锁舌拨条(700)与所述主锁舌组件(90)传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身转盘(80)进一步具有第一限位方身(83a)和第二限位方身(83b),所述第一限位方身(83a)和所述第二限位方身(83b)通过与限位螺钉(18)的限位配合而限定所驱动摆臂(81)和所述解锁方身(82)的行程极限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身转盘(80)的旋转与外部推拉把手的推拉行程联动。
CN201811255549.XA 2018-10-26 2018-10-26 电子锁体 Active CN1111017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5549.XA CN111101762B (zh) 2018-10-26 2018-10-26 电子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5549.XA CN111101762B (zh) 2018-10-26 2018-10-26 电子锁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1762A true CN111101762A (zh) 2020-05-05
CN111101762B CN111101762B (zh) 2021-04-30

Family

ID=70419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5549.XA Active CN111101762B (zh) 2018-10-26 2018-10-26 电子锁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176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4660A (zh) * 2020-12-02 2021-03-26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锁
CN112709501A (zh) * 2020-12-02 2021-04-27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71297U (zh) * 2013-04-17 2013-11-06 杭州金指码实业有限公司 插芯锁的斜舌组件
CN106639670A (zh) * 2016-09-22 2017-05-10 广东炬森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锁体
WO2018108803A1 (de) * 2016-12-12 2018-06-21 Witte Automotive Gmbh Schloss, insbesondere heckklappenschloss
CN108252572A (zh) * 2018-03-13 2018-07-06 杭州易欣安实业有限公司 插芯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71297U (zh) * 2013-04-17 2013-11-06 杭州金指码实业有限公司 插芯锁的斜舌组件
CN106639670A (zh) * 2016-09-22 2017-05-10 广东炬森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锁体
WO2018108803A1 (de) * 2016-12-12 2018-06-21 Witte Automotive Gmbh Schloss, insbesondere heckklappenschloss
CN108252572A (zh) * 2018-03-13 2018-07-06 杭州易欣安实业有限公司 插芯锁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4660A (zh) * 2020-12-02 2021-03-26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锁
CN112709501A (zh) * 2020-12-02 2021-04-27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锁
CN112709501B (zh) * 2020-12-02 2022-05-13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1762B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2572B (zh) 插芯锁
US5007261A (en) Electrically actuated lock mechanism with electrical failure protection
US9752355B2 (en) 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CN111101762B (zh) 电子锁体
CN108252588B (zh) 插芯锁
CA2776088C (en) Passive door lock device
JPS6322976A (ja) 錠止金具
CN210264247U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
CN113175280A (zh) 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汽车门锁
JPH05983Y2 (zh)
CN110295802B (zh) 双舌自弹锁闭锁体
CN216690649U (zh) 逃生锁
CN210685639U (zh) 双舌自弹锁闭锁体
CN112709501B (zh) 电子锁
CN212837191U (zh) 一种电机锁
CN108868326A (zh) 锁具防撬结构
CN110230445B (zh) 一种用于消防防火平开门窗
CN211776571U (zh) 一种智能门锁及其锁体
CN209838092U (zh) 一种门窗系统
CN210685638U (zh) 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
CN220395463U (zh) 一种开门器
CN215565052U (zh) 一种自碰锁门及快速开门的锁体
CN217631860U (zh) 一种汽车门锁啮合结构及汽车
CN211342214U (zh) 碰舌与斜舌传动机构
CN213775068U (zh) 一种推拉平开折叠门自动开锁门的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