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5638U - 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5638U
CN210685638U CN201921146884.6U CN201921146884U CN210685638U CN 210685638 U CN210685638 U CN 210685638U CN 201921146884 U CN201921146884 U CN 201921146884U CN 210685638 U CN210685638 U CN 210685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gue
push rod
locking
lock
obliq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68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书亮
许艳梅
涂文军
陈超
杨先明
邹江磊
逄东庆
张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Tricyclic Lock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Tricyclic Lock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Tricyclic Lock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Tricyclic Lock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468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5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5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5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包括底板和面板,相对于面板可伸缩的设有斜舌、插舌和呆舌,还设有防误触发机构,所述防误触发机构包括锁止块,位于斜舌和插舌之间,所述锁止块与底板扭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无论是单独按压斜舌或插舌或同时按压斜舌和插舌都不会触发上锁的锁体。

Description

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
背景技术
目前,家居或厂区用门锁,缺少防误触发结构,当门处于打开状态时,单独按压叉舌或斜舌都会触发呆舌弹出,在关门的时候,经常发生门没有关到位就触发上锁,误操作的防范性没有解决。
申请人之前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号为2019104182514,名称为自弹锁闭电动锁体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开锁的技术方案,但是仅解决了单独按压斜舌和同时按压斜舌和插舌两种情况下误触发上锁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单独按压插舌时无触发上锁的问题,仅仅是解决了部分问题,还是会存在误触发上锁的情况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门锁单独按压插舌就触发上锁容易触发误上锁的问题,提供一种无论是单独按压斜舌或插舌或同时按压斜舌和插舌都不会触发上锁的锁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包括底板和面板,相对于面板可伸缩的设有斜舌、插舌和呆舌,还设有防误触发机构,所述防误触发机构包括锁止块,位于斜舌和插舌之间,所述锁止块与底板扭簧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斜舌下方设有斜舌推杆,所述斜舌推杆侧面设有第一检测凸块,所述第一检测凸块与所述锁止块的一端配合,所述插舌下方设有插舌推杆,所述插舌推杆侧面设有第二检测凸块,所述第二检测凸块与所述锁止块的另一端配合。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底板上方设有主锁板,所述主锁板上设有滑槽、呆舌锁止槽、斜舌锁止槽、电动联动销、把手拨动轴及锁芯拨动快。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呆舌连接有呆舌推杆,所述主锁板上设有横向滑槽和斜向滑槽,通过斜向滑槽与呆舌推杆滑动连接,通过横向滑槽与底板滑动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主锁板驱动机构。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为电驱动,包括位置检测机构和电动开关,所述位置检测机构设置在斜舌推杆与插舌推杆之间的底板上,所述电动开关与电动联动销配合。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为把手驱动,包括把手拨块,所述把手拨块与把手拨动轴配合。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为锁芯驱动,包括锁芯,所述锁芯与锁芯拨动块配合。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斜舌推杆下方的底板上还设有斜舌锁止块,所述斜舌锁止块与底板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无论是单独按压斜舌或插舌或同时按压斜舌和插舌都不会触发上锁的锁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体。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锁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锁板解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插舌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斜舌和斜舌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锁止块锁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锁止块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列举具体实施例的形式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图1,2,7,8所示,一种自弹锁闭电动锁体,包括底板1和主锁板2,相对于面板可伸缩的设有呆舌3、插舌4和斜舌 5,所述呆舌3、插舌4和斜舌5分别通过呆舌推杆7、插舌推杆6和斜舌推杆8与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呆舌推杆7、插舌推杆6和斜舌推杆8均设有回位弹簧,使锁舌一直保持向外推进的趋势。
所述底板1上还滑动设有斜舌锁止块9,所述斜舌锁止块9上设有垂直于底板1的左右两个立块,左边立块用于卡主斜舌推杆的上下移动且不影响主锁板2的左右移动,右边立块高度最好高于主锁板2 的高度用于卡住主锁板2右侧端部,能够让主锁板2带动滑动,所述斜舌锁止块9上设有左右两个横向滑槽,右侧滑槽上通过定位柱设有回位弹簧,使得斜舌锁止块9一直保持向左侧移动的趋势,左侧滑槽上通过定位柱也设有回位弹簧,使得斜舌推杆8保持向外推进的趋势。
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主锁板驱动机构,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主锁板2左右移动,所述主锁板2上设有滑槽、插舌锁止槽 10以及斜舌锁止槽11,其中,滑槽包括两个横向滑槽12和一个斜向滑槽13,两个横向滑槽12配合定位柱连接到底板1上,斜向滑槽13配合定位柱连接到呆舌推杆7上。
所述斜舌5和插舌4之间的底板1上方还设有锁止块25,所述锁止块25与底板1扭簧连接,并受到顺时针转动趋势的扭力,所述锁止块25的左端外边缘设有卡槽。
所述斜舌推杆左侧8设有第一凸块26,所述第一凸块26与所述锁止块25的右端配合,所述插舌推杆6右侧设有第二凸块27,所述第二凸块27与所述锁止块25的左端卡槽配合,所述第一凸块26和第二凸块27均位于锁止块25的上方,且第二凸块27与卡槽之间留有间隙。
该实施例中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为电驱动,主锁板上2设有电动联动销14,所述电动开锁机构包括位置检测机构15和电动开关16,所述位置检测机构15设置在插舌推杆6与斜舌推杆8之间,通过设置在插舌推杆6以及斜舌推杆8侧面的检测凸块24和第一凸块26接触位置检测机构15,进而能够检测插舌4和斜舌5的锁闭,进而传递指令到电动开关16,通过电动开关16能够配合所述电动联动销14 带动主锁板2左右移动。
该实施例中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为把手驱动,主锁板2上设有把手拨动轴17,所述把手开锁机构包括把手拨块18,所述把手拨块18 与底板1铰接连接,所述把手拨块18上设有回位弹簧,所述把手拨块18能够配合所述把手拨动轴17带动主锁板2左右移动。
该实施例中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为锁芯驱动,主锁板2上设有锁芯拨动块19,所述钥匙开锁机构包括锁芯20,所述锁芯20上的旋转轴上的拨块在旋转过程中能够配合锁芯拨动块19带动主锁板2左右移动。
还包括面板21,所述面板上设有呆舌锁孔、插舌锁孔以及斜舌锁孔,所述呆舌锁孔、插舌锁孔以及斜舌锁孔上设有静音块22,一般采用柔性材料或塑料材料,能够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
实施例二:图1,2,7,8所示,一种自弹锁闭电动锁体,包括底板1和主锁板2,相对于面板可伸缩的设有呆舌3、插舌4和斜舌 5,所述呆舌3、插舌4和斜舌5分别通过呆舌推杆7、插舌推杆6和斜舌推杆8与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呆舌推杆7、插舌推杆6和斜舌推杆8均设有回位弹簧,使锁舌一直保持向外推进的趋势。
所述底板1上还滑动设有斜舌锁止块9,所述斜舌锁止块9上设有垂直于底板1的左右两个立块,左边立块用于卡主斜舌推杆的上下移动且不影响主锁板2的左右移动,右边立块高度最好高于主锁板2 的高度用于卡住主锁板2右侧端部,能够让主锁板2带动滑动,所述斜舌锁止块9上设有左右两个横向滑槽,右侧滑槽上通过定位柱设有回位弹簧,使得斜舌锁止块9一直保持向左侧移动的趋势,左侧滑槽上通过定位柱也设有回位弹簧,使得斜舌推杆8保持向外推进的趋势。
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主锁板驱动机构,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主锁板2左右移动,所述主锁板2上设有滑槽、插舌锁止槽 10以及斜舌锁止槽11,其中,滑槽包括两个横向滑槽12和一个斜向滑槽13,两个横向滑槽12配合定位柱连接到底板1上,斜向滑槽13配合定位柱连接到呆舌推杆7上。
该实施例中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为电驱动,主锁板上2设有电动联动销14,所述电动开锁机构包括位置检测机构15和电动开关16,所述位置检测机构15设置在插舌推杆6与斜舌推杆8之间,通过设置在插舌推杆6以及斜舌推杆8侧面的检测凸块24接触位置检测机构15,进而能够检测插舌4和斜舌5的锁闭,进而传递指令到电动开关16,通过电动开关16能够配合所述电动联动销14带动主锁板2 左右移动。
所述斜舌5和插舌4之间的底板1上方还设有锁止块25,所述锁止块25与底板1扭簧连接,并受到顺时针转动趋势的扭力,所述锁止块25的左端外边缘设有卡槽。
所述斜舌推杆左侧8设有第一凸块26,所述第一凸块26与所述锁止块25的右端配合,所述插舌推杆6右侧设有第二凸块27,所述第二凸块27与所述锁止块25的左端卡槽配合,所述第一凸块26和第二凸块27均位于锁止块25的上方,且第二凸块27与卡槽之间留有间隙。
实施例三:图1,2,7,8所示,一种自弹锁闭电动锁体,包括底板1和主锁板2,相对于面板可伸缩的设有呆舌3、插舌4和斜舌5,所述呆舌3、插舌4和斜舌5分别通过呆舌推杆7、插舌推杆6和斜舌推杆8与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呆舌推杆7、插舌推杆6和斜舌推杆8均设有回位弹簧,使锁舌一直保持向外推进的趋势。
所述底板1上还滑动设有斜舌锁止块9,所述斜舌锁止块9上设有垂直于底板1的左右两个立块,左边立块用于卡主斜舌推杆的上下移动且不影响主锁板2的左右移动,右边立块高度最好高于主锁板2 的高度用于卡住主锁板2右侧端部,能够让主锁板2带动滑动,所述斜舌锁止块9上设有左右两个横向滑槽,右侧滑槽上通过定位柱设有回位弹簧,使得斜舌锁止块9一直保持向左侧移动的趋势,左侧滑槽上通过定位柱也设有回位弹簧,使得斜舌推杆8保持向外推进的趋势。
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主锁板驱动机构,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主锁板2左右移动,所述主锁板2上设有滑槽、插舌锁止槽 10以及斜舌锁止槽11,其中,滑槽包括两个横向滑槽12和一个斜向滑槽13,两个横向滑槽12配合定位柱连接到底板1上,斜向滑槽13配合定位柱连接到呆舌推杆7上。
该实施例中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为把手驱动,主锁板2上设有把手拨动轴17,所述把手开锁机构包括把手拨块18,所述把手拨块18 与底板1铰接连接,所述把手拨块18上设有回位弹簧,所述把手拨块18能够配合所述把手拨动轴17带动主锁板2左右移动。
所述斜舌5和插舌4之间的底板1上方还设有锁止块25,所述锁止块25与底板1扭簧连接,并受到顺时针转动趋势的扭力,所述锁止块25的左端外边缘设有卡槽。
所述斜舌推杆左侧8设有第一凸块26,所述第一凸块26与所述锁止块25的右端配合,所述插舌推杆6右侧设有第二凸块27,所述第二凸块27与所述锁止块25的左端卡槽配合,所述第一凸块26和第二凸块27均位于锁止块25的上方,且第二凸块27与卡槽之间留有间隙。
实施例四:图1,2,7,8所示,一种自弹锁闭电动锁体,包括底板1和主锁板2,相对于面板可伸缩的设有呆舌3、插舌4和斜舌5,所述呆舌3、插舌4和斜舌5分别通过呆舌推杆7、插舌推杆6和斜舌推杆8与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呆舌推杆7、插舌推杆6和斜舌推杆8均设有回位弹簧,使锁舌一直保持向外推进的趋势。
所述底板1上还滑动设有斜舌锁止块9,所述斜舌锁止块9上设有垂直于底板1的左右两个立块,左边立块用于卡主斜舌推杆的上下移动且不影响主锁板2的左右移动,右边立块高度最好高于主锁板2 的高度用于卡住主锁板2右侧端部,能够让主锁板2带动滑动,所述斜舌锁止块9上设有左右两个横向滑槽,右侧滑槽上通过定位柱设有回位弹簧,使得斜舌锁止块9一直保持向左侧移动的趋势,左侧滑槽上通过定位柱也设有回位弹簧,使得斜舌推杆8保持向外推进的趋势。
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主锁板驱动机构,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主锁板2左右移动,所述主锁板2上设有滑槽、插舌锁止槽 10以及斜舌锁止槽11,其中,滑槽包括两个横向滑槽12和一个斜向滑槽13,两个横向滑槽12配合定位柱连接到底板1上,斜向滑槽13配合定位柱连接到呆舌推杆7上。
所述斜舌5和插舌4之间的底板1上方还设有锁止块25,所述锁止块25与底板1扭簧连接,并受到顺时针转动趋势的扭力,所述锁止块25的左端外边缘设有卡槽。
所述斜舌推杆左侧8设有第一凸块26,所述第一凸块26与所述锁止块25的右端配合,所述插舌推杆6右侧设有第二凸块27,所述第二凸块27与所述锁止块25的左端卡槽配合,所述第一凸块26和第二凸块27均位于锁止块25的上方,且第二凸块27与卡槽之间上下留有间隙,所述斜舌5高出插舌4的距离等于间隙的上下距离。
该实施例中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为电驱动,主锁板上2设有电动联动销14,所述电动开锁机构包括位置检测机构15和电动开关16,所述位置检测机构15设置在插舌推杆6与斜舌推杆8之间,通过设置在插舌推杆6以及斜舌推杆8侧面的检测凸块24和第一凸块接触位置检测机构15,进而能够检测插舌4和斜舌5的锁闭,进而传递指令到电动开关16,通过电动开关16能够配合所述电动联动销14 带动主锁板2左右移动。
上锁原理(关门):
如图3,4,6所示,该锁对应的门框部分留有呆舌门孔和斜舌门孔,门框上设有扣板,插舌部位是没有孔的,关门过程中,插舌4和斜舌5在扣板的作用力下往锁体内压缩,插舌推杆6被压缩出插舌锁止槽10之前,斜舌推杆8已经进入斜舌锁止槽11,因此,关门过程中,必定保证了插舌锁止槽10或斜舌锁止槽11有一个处于锁定状态,从而保证了主锁板2在关门过程中一直处于锁定状态,不会触发回位上锁。
图5所示,当门关到位以后,插舌4处于压缩状态,插舌推杆6 脱离插舌锁止槽10;斜舌5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外推进进入斜舌门孔,斜舌推杆8脱离斜舌锁止槽11,这时,主锁板2处于解锁状态,在回位机构的作用力下向左移动,解除了对呆舌3的锁止,呆舌 3在回位弹簧的作用力下向外推进,完成自动上锁;同时,主锁板2 左移也解除了对斜舌锁止块9右边立块的锁定,斜舌锁止块9在回位弹簧的作用力下也向左移动,左边立块正好卡在斜舌推杆8的下方,锁住了斜舌5,即在上锁状态时,斜舌5也处于锁止状态,锁体锁闭点相应增加,安全性更高。
其中,主锁板2设有单独的回位机构主动传动,也可借助于呆舌 3的回位机构,通过斜向滑槽13间接传动。
开锁原理(开锁):
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几种开锁方式可归结为电动开锁、把手开锁以及钥匙开锁,其工作原理是一致的,均是通过驱动主锁板2向右横向移动,当插舌推杆6卡入到插舌锁止槽10时,停止移动,移动过程中,主锁板2上的斜向滑槽13通过呆舌推杆7上的定位柱带动呆舌3向下移动,直到呆舌3完全缩回,同时,主锁板2 最右侧的端部23向右顶开斜舌锁止块9,从而完成开锁。
其中,电动开锁是通过检测插舌4和斜舌5的锁闭状态,将信号传递到电动开关16,通过电动开关16的开和关带动主锁板2上的电动联动销14进而带动主锁板2向右移动。
把手开锁是通过门把手旋转带动把手拨块18转动,把手拨块18 带动把手拨动轴17进而带动主锁板2向右移动。
钥匙开锁是通过钥匙转动带动锁芯20转动,锁芯20转动带动锁芯拨块19旋转进而拨动主锁板2向右移动。
开门过程(开门):
如图5,6所示,该锁对应的门框部分留有呆舌门孔和斜舌门孔,门框上设有扣板,插舌4部位是没有孔的,开门过程中,插舌4 处于被门框压缩状态,斜舌5滑出门框也处于被扣板压缩的状态,该过程中,插舌推杆6被压缩脱离出主锁板2的插舌锁止槽10,斜舌推杆8被扣板压缩进斜舌锁止槽11;当门彻底拉开后,插舌推杆6 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外推进,进入插舌锁止槽10,斜舌推杆8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外推进,脱离斜舌锁止槽11。整个开门过程中插舌锁止槽10或斜舌锁止槽11总有一个是锁定的状态,使得主锁板 2一直处于锁定状态,不会触发回位上锁。
防误触发原理:
单独按压插舌时,图9所示,插舌推杆上的第二凸块卡入锁止块左侧的卡槽中,按压锁止块收到逆时针旋转的力,锁止块右侧受上方的第一凸块阻挡,无法旋转,所以插舌无法下移,插舌推杆无法脱离插舌锁止槽,不会误触发上锁。
单独按压斜舌时,图10所示,锁止块沿着与第二凸块的空隙顺时针旋转划出,插舌推杆保持不动,没有脱离插舌锁止槽,不会误触发上锁。
同时按压斜舌和插舌,图10所示,斜舌高于插舌,先压入一段距离,即锁锁止块对插舌的锁止,这时,斜舌和插舌共同往所体内缩回,插舌推杆脱离插舌锁止槽,斜舌推杆进入斜舌锁止槽,单独释放插舌时,插舌回位到插舌锁止槽,双重锁止,不会误触发上锁;同时释放斜舌和插舌时,斜舌高度高于插舌高度,斜舌推杆在脱离斜舌锁止槽之前,插舌推杆已经进入插舌锁止槽,不会误触发上锁。
本实用新型只有在同时按压斜舌和插舌并释放斜舌(即关门)时才会触发上锁,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均不会触发上锁:
(1)单独按压斜舌。
(2)单独按压插舌。
(3)同时按压斜舌和插舌同时释放。
(4)同时按压斜舌和插舌,先释放插舌。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无论是单独按压斜舌或插舌或同时按压斜舌和插舌都不会触发上锁的锁体。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对其进行简单的组合变化都列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包括底板和面板,相对于面板可伸缩的设有斜舌、插舌和呆舌,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防误触发机构,所述防误触发机构包括锁止块,位于斜舌和插舌之间,所述锁止块与底板扭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下方设有斜舌推杆,所述斜舌推杆侧面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锁止块的一端配合,所述插舌下方设有插舌推杆,所述插舌推杆侧面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锁止块的另一端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块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凸块与卡槽端配合之间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方设有主锁板,所述主锁板上设有滑槽、呆舌锁止槽、斜舌锁止槽、电动联动销、把手拨动轴及锁芯拨动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呆舌连接有呆舌推杆,所述主锁板上设有横向滑槽和斜向滑槽,通过斜向滑槽与呆舌推杆滑动连接,通过横向滑槽与底板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锁板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为电驱动,包括位置检测机构和电动开关,所述位置检测机构设置在斜舌推杆与插舌推杆之间的底板上,所述电动开关与电动联动销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为把手驱动,包括把手拨块,所述把手拨块与把手拨动轴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板驱动机构为锁芯驱动,包括锁芯,所述锁芯与锁芯拨动块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推杆下方的底板上还设有斜舌锁止块,所述斜舌锁止块与底板滑动连接。
CN201921146884.6U 2019-07-22 2019-07-22 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 Active CN210685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6884.6U CN210685638U (zh) 2019-07-22 2019-07-22 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6884.6U CN210685638U (zh) 2019-07-22 2019-07-22 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5638U true CN210685638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902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6884.6U Active CN210685638U (zh) 2019-07-22 2019-07-22 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56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36961U (zh) 锁舌的锁定与解锁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全自动锁
CN212478850U (zh) 全自动锁
CN108678553B (zh) 一种安全防盗型锁芯
CN108625688A (zh) 一种外置式薄型扣锁
CN210685638U (zh) 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
KR102313116B1 (ko) 래치볼트 자동 해정형 도어락 모티스
CN110005270B (zh) 自弹锁闭电动锁体
CN108884689B (zh)
CN111101762B (zh) 电子锁体
CN210685639U (zh) 双舌自弹锁闭锁体
CN108729767B (zh) 一种智能锁锁体
CN216690649U (zh) 逃生锁
CN209976225U (zh) 自弹锁闭电动锁体
CN110295802B (zh) 双舌自弹锁闭锁体
CN211776571U (zh) 一种智能门锁及其锁体
CN211201466U (zh) 一种全自动防盗锁具
CN109184328B (zh) 一种锁具
CN208456319U (zh) 一种外置式薄型扣锁
CN208267586U (zh) 一种智能枪弹柜联动互锁手柄离合机构
CN110593647A (zh) 一种翻斗舌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全自动锁体系统
CN218029580U (zh) 防止断电卡死的电动锁体
CN111577016B (zh) 碰簧销自动解锁型门锁插芯
CN218438758U (zh) 一种推拉门窗及其防误操作装置
CN216974434U (zh) 门锁
CN201513024U (zh) 一种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