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8662A -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8662A
CN111098662A CN201911410714.9A CN201911410714A CN111098662A CN 111098662 A CN111098662 A CN 111098662A CN 201911410714 A CN201911410714 A CN 201911410714A CN 111098662 A CN111098662 A CN 111098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ehicle
outlets
hvac assembly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07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8662B (zh
Inventor
杨兴龙
侯国政
张凯鹏
王晓明
李志勇
李云霞
薛庆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4107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986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8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8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8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8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1/00064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for sending air stream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to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4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该汽车空调系统包括能够同时实现多种出风温度的第一HVAC总成,第一HVAC总成包括第一空气循环和第二空气循环,第一空气循环包括车外进风口和多个第一上出风口,车室外空气由车外进风口进入第一HVAC总成处理后,经由多个第一上出风口形成多个风幕进入车室内,保证车室内空气清新。第二空气循环包括第一车内进风口和多个第一下出风口,车室内空气由第一车内进风口进入第一HVAC总成处理后,经由多个第一下出风口形成多个风幕重新回到车室内,其节能效果好。多个第一上出风口形成的风幕和多个第一下出风口形成的风幕将车室内分隔成多个温度区,能够保证各个温度区内的温度均匀,舒适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高级的汽车为凸显舒适性,要求空调系统将车室内分成若干温度区域,以满足乘客的个性化需求,汽车档次越高,温区越多,汽车空调系统也就越复杂。目前,如图1所示,大多数多温区空调,仅是将不同温度的风吹向车内某一区域,且以乘员头部温度为重点,区域内的温度分布并不均匀,且风速较大,舒适性差。另外,大多数多温区空调的进气为全外气或是全内气的单层流,全部车外进气,虽可保证车室内空气清新,不节能效果差;全部车内进气,虽可实现节能,但长时间使用,车室内CO2浓度降低,CO2等气体浓度上升,容易导致车室内空气污浊,驾驶员易疲劳。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汽车空调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温区内温度分布不均匀、舒适性差、且车室内空气不清新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通过应用上述汽车空调系统,能够实现车室内的多温区内温度均匀、舒适性好,且能够保证车室内空气清新的同时节能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包括能够同时实现多种出风温度的第一HVAC总成,所述第一HVAC总成包括:
第一空气循环,包括车外进风口和多个第一上出风口,车室外的空气由所述车外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HVAC总成处理后,经由多个所述第一上出风口形成多个风幕进入车室内,由所述第一上出风口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大致垂直;
第二空气循环,包括第一车内进风口和多个第一下出风口,车室内的空气由所述第一车内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HVAC总成处理后,经由多个所述第一下出风口形成多个风幕重新回到车室内,由所述第一下出风口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大致平行;
多个所述第一上出风口形成的风幕和多个所述第一下出风口形成的风幕将车室分隔成多个温度区。
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HVAC总成为四分区HVAC总成,所述四分区HVAC总成将车室分隔成四个温度区。
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上出风口的数量为八个,所述第一下出风口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上出风口和所述第一下出风口均设置在车室的前侧。
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进气控制模块,所述进气控制模块包括进气控制器和CO2传感器,所述CO2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室内CO2的浓度,所述进气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CO2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调节所述第一空气循环的进气量和第二空气循环的进气量。
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防雾控制模块,所述防雾控制模块包括防雾控制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室内的湿度,所述防雾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调节所述第一空气循环的进气量和第二空气循环的进气量。
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HVAC总成,所述第二HVAC总成包括第二车内进风口、第二上出风口和第二下出风口,车室内空气由所述第二车内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二HVAC总成处理后,经由多个所述第二上出风口和多个所述第二下出风口形成多个风幕重新回到车室内,由所述第二上出风口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大致垂直,由所述第二下出风口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大致平行,多个所述第二上出风口形成的风幕和多个所述第二下出风口形成的风幕将车室分隔成多个温度区。
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HVAC总成为二分区HVAC总成,所述二分区HVAC总成将车室分隔成两个温度区。
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上出风口的数量为二个,所述第二下出风口的数量为二个,所述第二上出风口和所述第二下出风口均设置在车室的后侧。
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语音控制模块,所述语音控制模块包括语音识别控制器,所述语音识别控制器用于将语音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HVAC总成和所述第二HVAC总成能够识别的指令信号,以使所述第一HVAC总成和所述第二HVAC总成根据所述指令信号调节车室内各个温度区内的温度、风量和/或出风模式。
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空调系统,包括能够同时实现多种出风温度的第一HVAC总成,第一HVAC总成包括第一空气循环和第二空气循环,第一空气循环包括车外进风口和多个第一上出风口,车室外的空气由车外进风口进入第一HVAC总成处理后,经由多个第一上出风口形成多个风幕进入车室内,保证车室内空气清新。第二空气循环包括第一车内进风口和多个第一下出风口,车室内的空气由第一车内进风口进入第一HVAC总成处理后,经由多个第一下出风口形成多个风幕重新回到车室内,其节能效果好。此外,由第一上出风口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大致垂直,由第一下出风口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大致平行,多个第一上出风口形成的风幕和多个第一下出风口形成的风幕将车室内分隔成多个温度区,能够保证各个温度区内的温度均匀,舒适性好。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通过应用上述汽车空调系统,能够实现车室内的多温区内温度均匀、舒适性好,且能够保证车室内空气清新的同时节能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空调系统温度区形成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HVAC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室内温度区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室出风口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HVAC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风机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风机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区形成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区形成的原理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第一HVAC总成;11-第一上出风口;111-第一X1上出风口;112-第一X2上出风口;113-第一X3上出风口;114-第一X4上出风口;115-第一X5上出风口;116-第一X6上出风口;117-第一X7上出风口;118-第一X8上出风口;12-第一下出风口;121-第一Y1下出风口;122-第一Y2下出风口;123-第一Y3下出风口;124-第一Y4下出风口;13-车外进风口;14-第一车内进风口;
2-第二HVAC总成;21-第二上出风口;211-第二X9上出风口;212-第二X10上出风口;22-第二下出风口;221-第二Y5下出风口;222-第二Y6下出风口;
3-车室出风口;301-X1车室出风口;302-X2车室出风口;303-X3车室出风口;304-X4车室出风口;305-X5车室出风口;306-X6车室出风口;307-X7车室出风口;308-X8车室出风口;309-X9车室出风口;310-X10车室出风口;311-Y1车室出风口;312-Y2车室出风口;313-Y3车室出风口;314-Y4车室出风口;315-Y5车室出风口;316-Y6车室出风口;
4-出风机构;41-出风口;42-出风格栅;43-驱动电机;
5-CO2传感器;
6-湿度传感器;
10-第一温度区;20-第二温度区;30-第三温度区;40-第四温度区;50-第五温度区;60-第六温度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本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或者用于区分不同结构或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包括能够同时实现多种出风温度的第一HVAC总成1,第一HVAC总成1包括第一空气循环和第二空气循环,第一空气循环包括车外进风口13和多个第一上出风口11,车室外的空气由车外进风口13进入第一HVAC总成1处理后,经由多个第一上出风口11形成多个风幕进入车室内,由第一上出风口11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大致垂直。第二空气循环包括第一车内进风口14和多个第一下出风口12,车室内的空气由第一车内进风口14进入第一HVAC总成1处理后,经由多个第一下出风口12形成多个风幕重新回到车室内,由第一下出风口12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大致平行。多个第一上出风口11形成的风幕和多个第一下出风口12形成的风幕将车室分隔成多个温度区。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系统,通过第一空气循环实现车室内外的空气循环,保证车室内空气清新;通过第二空气循环实现车室内的空气循环,其节能效果好;通过第一上出风口11和第二下出风口12形成的风幕将车室内分隔成多个温度区,由风幕形成的温度区,能够保证温度区内的温度均匀,舒适性好。
优选地,第一HVAC总成1为四分区HVAC总成,四分区HVAC总成将车室分隔成四个温度区。进一步地,第一上出风口11的数量为八个,第一下出风口12的数量为四个,第一上出风口11和第一下出风口12均设置在车室的前侧。
具体地,第一HVAC总成1为四分区双层流HVAC总成,安装在汽车仪表板下面,该第一HVAC总成1具有双层流功能,包括车外进风口13和第一车内进风口14,可同时实现车内进气和车外进气。进一步地,车室内设置有多个车室出风口3,多个车室出风口3分别与多个第一上出风口11以及多个第一下出风口12一一对应设置,以实现空气由车外进风口13和车内进风口14进入第一HVAC总成1处理后,依次经由多个第一上出风口11、多个车室内出风口3进入车室内,或依次经由多个第一下出风口12、多个车室出风口3进入车室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HVAC总成1可同时实现四种出风温度,形成四个温度区,四个温度区的出风模式独立控制,分别控制车室内第一排左(第一温度区10)、第一排右(第二温度区20)、第二排左(第三温度区30)、第二排右(第四温度区40)四个区域的温度和出风模式。其中第一排左右两个区域可独立实现七种出风模式:吹面、吹脚、除霜、吹面+吹脚、吹面+除霜、吹脚+除霜、吹面+吹脚+除霜;第二排左右区域可独立实现三种出风模式:吹面、吹脚、吹面+吹脚。
示例性地,针对第一空气循环,第一上出风口11分为第一X1上出风口111、第一X2上出风口112、第一X3上出风口113、第一X4上出风口114、第一X5上出风口115、第一X6上出风口116、第一X7上出风口117和第一X8上出风口118。如图4所示,车室出风口3包括X1车室出风口301、X2车室出风口302、X3车室出风口303、X4车室出风口304、X5车室出风口305、X6车室出风口306、X7车室出风口307和X8车室出风口308。车外清新空气通过车外进风口13进入第一HVAC总成1后,在其内上半部分经过温度和湿度处理后分别由第一X1上出风口111、第一X2上出风口112、第一X3上出风口113、第一X4上出风口114、第一X5上出风口115、第一X6上出风口116、第一X7上出风口117和第一X8上出风口118吹出,然后分别通过车室内的X1车室出风口301、X2车室出风口302、X3车室出风口303、X4车室出风口304、X5车室出风口305、X6车室出风口306、X7车室出风口307和X8车室出风口308进入车室内。清新空气进入车室内后,从前流到后,流经乘员头部,再由车室后部左右两侧的排风口流出车外,在营造了车内舒适的温度环境下,也确保了乘员呼吸空气的清新度。第一空气循环的循环量越多,车内空气越清新。
示例性地,针对第二空气循环,第一下出风口12分为第一Y1下出风口121、第一Y2下出风口122、第一Y3下出风口123和第一Y4下出风口124。车室出风口3包括Y1车室出风口311、Y2车室出风口312、Y3车室出风口313和Y4车室出风口314。车室内空气由第一车内进风口14进入第一HVAC总成1内,在其内下半部分经过温度和湿度处理后,分别由第一Y1下出风口121、第一Y2下出风口122、第一Y3下出风口123和第一Y4下出风口124吹出,然后分别经由Y1车室出风口311、Y2车室出风口312、Y3车室出风口313和Y4车室出风口314重新进入车室内,使车内空气在车室内下部从前流道后再流回前部,最终又通过车内进风口14进入第一HVAC总成1,形成车内空气在车室下部循环。第二空气循环的循环量越多,节能效果越好。
第一HVAC总成1有十二个个出风口,分别有八个第一上出风口11和四个第一下出风口12。第一X1上出风口111、第一X2上出风口112、第一X3上出风口113和第一X4上出风口114均通过风道分别与设置在仪表板上的X1车室出风口301、X2车室出风口302、X3车室出风口303和X4车室出风口304相连接。第一X6上出风口116和第一X7上出风口117均通过风道分别与设置在B柱上的X6车室出风口306和X7车室出风口307相连接。第一X5上出风口115和第一X8上出风口118均通过风道分别与X5车室出风口305和X8车室出风口308相连接。第一Y1下出风口121和第一Y2下出风口122通过风道分别与前排X9车室出风口309和X10车室出风口310相连接。第一Y3下出风口123和第一Y4下出风口124通过风道分别与位于第二排的Y1车室出风口311和Y2车室出风口312相连接。从第一X1上出风口111、第一X2上出风口112、和第一Y1下出风口121出来的风温度相同,形成第一温度区10。从第一X3上出风口113、第一X4上出风口114和第一Y2下出风口122出来的风温度相同,形成第二温度区20。从第一X5上出风口115、第一X6上出风口116和第一Y3下出风口123出来的风温度相同,形成第三温度区30。从第一X7上出风口117、第一X8上出风口118和第一Y4下出风口124出来的风温度相同,形成第四温度区40。
该十二个车室出风口3均为喷射式出风口,风从该出风口吹出后形成风幕,由温度相同的风幕将车室分隔成不同的温度区域,风幕到达各区域后风速已很低,成为微风幕,微风幕向区域内扩散,最终形成温度区域,区域内的人只能感受到该区域的温度,感觉不到风吹,从而大大提高了体感舒适度。
优选地,车内进气量和车外进气量通过车外进风口13和第一车内进风口14的开度进行调节,且第一空气循环的进气量和第二空气循环的进气量的比例的调整量为0%~100%,且能够实现无级调节。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空气清新度和车窗防雾需求,调节第一空气循环的进气量和第二空气循环的进气量,从而实现最大化的节能。空气清新度主要指车室内CO2的浓度,CO2的浓度越高,空气越不清新,CO2的浓度越低空气越清新。
优选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进气控制模块,进气控制模块包括进气控制器和CO2传感器5,CO2传感器5用于检测车室内CO2的浓度,进气控制器能够根据CO2传感器5的检测结果调节第一空气循环的进气量和第二空气循环的进气量,即调节内外进气比例。CO2浓度升高,车外进气增加,车内进气减少,反之,则车外进气减少,车内进气增加。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CO2传感器5设置在仪表板下方,且位于第一HVAC总成1的第一车内进风口14的附近,用来监测车室内的CO2浓度。
优选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防雾控制模块,防雾控制模块包括防雾控制器和湿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6用于检测车室内的湿度,防雾控制器能够根据湿度传感器6的检测结果调节第一空气循环的进气量和第二空气循环的进气量。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湿度传感器6安装在车内后视镜中,用来监测车内湿度并预判风窗结雾的可能性。通过防雾控制器对该湿度传感器6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可根据车窗附近空气湿度值的不同,自动调节内外进气比例,当车内湿度超过限制,预判风窗有结雾风险时,将第一HVAC总成1调节成全车外进气,并向车窗吹风,避免车窗结雾,防止驾驶员视野模糊,从而确保驾乘安全。
可选地,如图5所示,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HVAC总成2,第二HVAC总成2包括第二车内进风口、第二上出风口21和第二下出风口22,车室内的空气由第二车内进风口进入第二HVAC总成2处理后,经由多个第二上出风口21和多个第二下出风口22形成多个风幕重新回到车室内,由第二上出风口21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大致垂直,由第二下出风口22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大致平行,多个第二上出风口21形成的风幕和多个第二下出风口22形成的风幕将车室分隔成多个温度区。
优选地,第二HVAC总成2为二分区HVAC总成,二分区HVAC总成将车室内分隔成两个温度区。进一步地,第二上出风口21的数量为二个,第二下出风口22的数量为二个,第二上出风口21和第二下出风口22均设置在车室后侧。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系统通过第一HVAC总成1和第二HVAC总成2能够实现车室内分隔成六个温度区,且六个温度区的温度能够进行独立控制。
具体地,第二HVAC总成2安装在车室内后侧。该第二HVAC总成2能够同时实现两个出风温度,可同时吹出两种不同温度的风。示例性地,如图5结合图4所示,第二上出风口21分为第二X9上出风口211和第二X10上出风口212,第二下出风口22分为第二Y5下出风口221和第二Y6下出风口222。示例性地,车室出风口3还包括X9车室出风口309、X10车室出风口310、Y5车室出风口315和Y6车室出风口316,其中,第二X9上出风口211和第二X10上出风口212分别与X9车室出风口309和X10车室出风口310相连接,第二Y5下出风口221和第二Y6下出风口222分别与Y5车室出风口315和Y6车室出风口316相连接。
优选地,第二X9上出风口211和第二Y5下出风口221的出风温度相同,风速柔和,形成两个微风幕为第三排左侧区域营造了一个特定的舒适温度区域,即第五温度区50;第二X10上出风口212和第二Y6下出风口222的出风温度相同,风速柔和,形成两个微风幕为第三排左侧区域营造了一个特定的舒适温度区域,即形成第六温度区60。第五温度区50和第六温度区60可进行独立控制,不仅温度独立可调,而且出风模式也可独立可调,出风温度和出风模式随设定温度的不同还可实现独立自动控制,构成第三排两个独立的气候区域。
当汽车只有两排座时,可仅安装第一HVAC总成1,实现车室内四分区空调。当汽车有三排座时,可同时安装第一HVAC总成1和第二HVAC总成2,实现车室内六分区控制。
可选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语音控制模块,语音控制模块包括语音识别控制器,语音识别控制器用于将语音信息转换为第一HVAC总成1和第二HVAC总成2能够识别的指令信号,以使第一HVAC总成1和第二HVAC总成2根据指令信号调节车室内各个温度区内的温度、风量和/或出风模式。采用语音控制技术,能够降低驾乘人员操作强度。车室内的每个区域都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相应区域的的温度、风量和出风模式。
微风幕的形成是由出风机构4、及出风机构4的安装位置和风速的控制来实现的。如图6-图7所示,出风机构4包括出风口41、出风格栅42、驱动电机43和手动调节钮,出风口41为扩口喇叭状的梯形,以便于空气沿出风口41的内壁扩散至车室内并形成风幕,出风格栅42设置在出风口41的内侧,从出风格栅42喷出的风扩散后成为风幕,且在接近乘员时会向四处扩散,风速降低,使乘员周围的空气具有特定的温度,形成特定的温度空间。驱动电机43能够实现自动调节出风机构4的开度,手动调节钮便于乘员手动调节出风机构4的开度。需要说明的是,出风机构4在车内的安装位置和出风速度决定了特定温度空间的位置、大小、形状,每一个出风机构4均需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安装在特定的位置上,不同的车室内部结构,出风机构4的位置会不同。风速的大小还决定了特定空间的温度均匀性。风速的调整是由包含专用算法的软件控制第一HVAC总成1内的鼓风机转速,配合风道、出风机构4的特定结构来实现的,风速大小的选择最终通过整车试验来标定。进一步地,出风格栅42包括水平格栅和竖直格栅,微风幕的位置还可根据乘员的不同需求,通过调整出风口41处的水平格栅和竖直格栅的角度进行微调。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机构4的呈扩口喇叭状的梯形,梯形的两腰与上底的角度不同,如图6结合图8所示,两腰与上底的角度为一大一小,且靠近车门一侧的角度下,靠近乘员一侧的角度大。从微风幕出风口流出的空气不会直吹到乘员的身体和头部,而是会在乘员的一侧形成一道风的屏障。这道屏障内的风具有较快的流速,它会向乘员的位置扩散,与乘员附近的空气形成自然对流,从而使人感受到目标温度。由于这种出风形式不会直吹到人的头部,会使人感觉非常舒适。
具体地,设置在第一上出风口11和第二上出风口21位置处的出风机构4中的出风口41与地面垂直,从而使由第一上出风口11和第二上出风口21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垂直;设置在第一下出风口12和第二下出风口22的出风机构4中的出风口41与地面平行,从而使由第一下出风口12和第二下出风口22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平行,以包裹在乘员周侧,为乘员提供一个舒适的温度区,且避免直接吹向乘员造成乘员的不适。
为了便于理解,以第一排右侧的第二温度区20为例对温度区的形成进行简单说明,如图8结合图9所示,从第一X3上出风口113处的出风机构4、第一X4上出风口114的出风机构4和第一Y2下出风口122的出风机构4出来的风温度相同,风从出风机构4的出风口41流出,并在出风格栅42的作用下风速减小,形成微风幕,两个与地面大致垂直的微风幕和一个与地面大致平行的微风幕,形成第二温度区20。
优选地,其他温度区的形成原理与第二温度区20的形成原理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系统,包括第一HVAC总成1和第二HVAC总成2,能够实现在车室内分隔形成六个独立控制的温度区,每个区域均能够自动控制:温度、风量、出风模式、空气清新度、进气模式、内外气进气比例和车窗自动防雾等,自动控制的目标是在安全、舒适和空气清新的基础上,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空调系统,能够实现车室内的多温区内温度均匀、舒适性好,且能够保证车室内空气清新、节能效果好。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说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同时实现多种出风温度的第一HVAC总成(1),所述第一HVAC总成(1)包括:
第一空气循环,包括车外进风口(13)和多个第一上出风口(11),车室外的空气由所述车外进风口(13)进入所述第一HVAC总成(1)处理后,经由多个所述第一上出风口(11)形成多个风幕进入所述车室内,由所述第一上出风口(11)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大致垂直;
第二空气循环,包括第一车内进风口(14)和多个第一下出风口(12),所述车室内的空气由所述第一车内进风口(14)进入所述第一HVAC总成(1)处理后,经由多个所述第一下出风口(12)形成多个风幕重新回到所述车室内,由所述第一下出风口(12)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大致平行;
多个所述第一上出风口(11)形成的风幕和多个所述第一下出风口(12)形成的风幕将所述车室分隔成多个温度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VAC总成(1)为四分区HVAC总成,所述四分区HVAC总成将所述车室分隔成四个温度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出风口(11)的数量为八个,所述第一下出风口(1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上出风口(11)和所述第一下出风口(12)均设置在所述车室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进气控制模块,所述进气控制模块包括进气控制器和CO2传感器(5),所述CO2传感器(5)用于检测所述车室内CO2的浓度,所述进气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CO2传感器(5)的检测结果调节所述第一空气循环的进气量和第二空气循环的进气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防雾控制模块,所述防雾控制模块包括防雾控制器和湿度传感器(6),所述湿度传感器(6)用于检测所述车室内的湿度,所述防雾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6)的检测结果调节所述第一空气循环的进气量和第二空气循环的进气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HVAC总成(2),所述第二HVAC总成(2)包括第二车内进风口、第二上出风口(21)和第二下出风口(22),所述车室内的空气由所述第二车内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二HVAC总成(2)处理后,经由多个所述第二上出风口(21)和多个所述第二下出风口(22)形成多个风幕重新回到所述车室内,由所述第二上出风口(21)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大致垂直,由所述第二下出风口(22)形成的风幕与地面大致平行,多个所述第二上出风口(21)形成的风幕和多个所述第二下出风口(22)形成的风幕将所述车室分隔成多个温度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HVAC总成(2)为二分区HVAC总成,所述二分区HVAC总成将所述车室分隔成两个温度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出风口(21)的数量为二个,所述第二下出风口(22)的数量为二个,所述第二上出风口(21)和所述第二下出风口(22)均设置在所述车室的后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语音控制模块,所述语音控制模块包括语音识别控制器,所述语音识别控制器用于将语音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HVAC总成(1)和所述第二HVAC总成(2)能够识别的指令信号,以使所述第一HVAC总成(1)和所述第二HVAC总成(2)根据所述指令信号调节所述车室内各个温度区内的温度、风量和/或出风模式。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
CN201911410714.9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Active CN111098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0714.9A CN111098662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0714.9A CN111098662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8662A true CN111098662A (zh) 2020-05-05
CN111098662B CN111098662B (zh) 2021-12-07

Family

ID=70425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0714.9A Active CN111098662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9866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2762A (en) * 1986-01-13 1988-05-10 Hitachi, Lt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US4844150A (en) * 1985-10-11 1989-07-04 Sanden Corporation Air distributing mechanism for a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716043Y (zh) * 2004-06-17 2005-08-10 上海中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轿车进风装置
CN204279454U (zh) * 2014-11-27 2015-04-22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动车组空调通风系统
CN104582984A (zh) * 2012-08-31 2015-04-29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5329069A (zh) * 2015-11-04 2016-02-17 浙江大学 基于空气质量评估的汽车乘客舱空气调节装置及其方法
CN205059134U (zh) * 2015-10-22 2016-03-02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排气系统
CN107856499A (zh) * 2017-11-07 2018-03-30 龙泉市日日新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语音控制的汽车空调
CN207984503U (zh) * 2017-12-11 2018-10-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空调出风结构及车辆空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4150A (en) * 1985-10-11 1989-07-04 Sanden Corporation Air distributing mechanism for a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4742762A (en) * 1986-01-13 1988-05-10 Hitachi, Lt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CN2716043Y (zh) * 2004-06-17 2005-08-10 上海中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轿车进风装置
CN104582984A (zh) * 2012-08-31 2015-04-29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204279454U (zh) * 2014-11-27 2015-04-22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动车组空调通风系统
CN205059134U (zh) * 2015-10-22 2016-03-02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排气系统
CN105329069A (zh) * 2015-11-04 2016-02-17 浙江大学 基于空气质量评估的汽车乘客舱空气调节装置及其方法
CN107856499A (zh) * 2017-11-07 2018-03-30 龙泉市日日新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语音控制的汽车空调
CN207984503U (zh) * 2017-12-11 2018-10-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空调出风结构及车辆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8662B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04993B2 (en) Vehicular seat air-conditioning system
JPH1067218A (ja) 日射に関係して調整できる空気案内装置を備えた走行車の空調装置
US20200215872A1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JPS62160910A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JPH01503227A (ja) 乗物内部スペースの空気案内装置
JPH0346322B2 (zh)
JP4613718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空調制御方法
KR20190017419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제어 방법
KR20120104942A (ko) 차량 공조 장치
CN111098662B (zh)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JPH04201618A (ja) 車両用加湿装置
JP3575119B2 (ja) 自動車の空調システム
JP2004322880A (ja) 移動体の空調装置
JPS6374709A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689777B2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JP3301178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H0429326Y2 (zh)
HU184644B (en) Bus provided with heating and ventillating device
JPH074115U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3505726B2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JP2005349935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3721726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8265445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H1086821A (ja) 車両用空調ダクト装置
CN114633598A (zh) 一种智能汽车环境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