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2844B - 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测向方法及微波测向设备 - Google Patents

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测向方法及微波测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2844B
CN111082844B CN201811216511.1A CN201811216511A CN111082844B CN 111082844 B CN111082844 B CN 111082844B CN 201811216511 A CN201811216511 A CN 201811216511A CN 111082844 B CN111082844 B CN 1110828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ignal
antenna unit
side lob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165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82844A (zh
Inventor
钮浪
魏伟
陈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cheng Grou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cheng Satellite Network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cheng Satellite Network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cheng Satellite Network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165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28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2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2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82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28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测向方法及微波测向设备,通过在每个天线单元的旁瓣区域放置吸波材料,使得每个天线单元旁瓣的增益差值为随机波动值,与主瓣的幅度响应值相比,该随机波动值范围较大,因此基于接收的信号的幅度值以及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便可确定出当前接收到的信号是从主瓣还是旁瓣进入天线单元的,若确定该信号是从旁瓣进入,则说明该信号是无效信号,将该信号的相关数据丢弃从而实现旁瓣抑制,因此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天线以及信号处理通道这些硬件设备,降低了微波测向设备的体积、重量以及成本,此外,在数字信号处理的维度实现旁瓣抑制,不牺牲数字信号处理机的资源,提升了信号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测向方法及微波测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测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测向方法及微波测向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对通信、雷达、数据链等各类辐射源辐射的电磁波信号进行微波测向,以获取辐射源的方向信息,现在提出了一种干涉仪微波微波测向体制,这种体制采用变基线技术,可以使用中、大基础天线阵,采用多信道接收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得该体制微波测向灵敏度高、微波测向准确度高、微波测向速度快、可测仰角,有一定的抗波前失真能力。结合目前快速发展的高度集成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干涉仪微波微波测向体制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已成为微波测向技术领域的主流技术,广泛应用于星载、机载、舰载和地面各种类型的微波测向设备中。
传统微波测向设备的微波测向天线阵通常由特定数量的天线单元组成一维线阵或者二维面阵,所有微波测向天线单元的法线指向均保持一致。为了降低从旁瓣天线面接收到的非探测信号引起设备微波测向误差过大,通常需要采用旁瓣抑制的技术手段。
通过现有的旁瓣抑制手段进行旁瓣抑制时,通常需要增加额外的天线单元来监测旁瓣信号,同时需要增加额外的信号处理通道来实现旁瓣信号的处理,,额外的信号处理通道会增加数字接收机的频率源、变频通道、采集通道等硬件资源,造成数字接收机的体积、重量和成本增加,此外,当旁瓣信号较强的时候,又会出现抑制手段失效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只能增加微波测向设备的系统衰减以克服旁瓣信号的影响,但是同时又降低了微波测向的灵敏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测向方法及微波测向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所述微波测向设备包括多个天线单元,每一所述天线单元的至少一个旁瓣天线面上设置有吸波材料,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每一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所述实际特征数据包括信号的实际幅度值;
根据预先设置的与各天线单元的主瓣天线面对应的幅度响应偏差对每一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幅度值进行校准得到目标幅度值;
将各所述天线单元当前对应的所述目标幅度值中的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与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接收到的信号中包括从所述天线单元的旁瓣天线面上接收到的无效信号时,将各所述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丢弃。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大于等于1dB,且小于等于3dB。
进一步地,所述吸波材料设置在与所述天线单元的主瓣天线面相对的旁瓣天线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接收到的信号中包括从所述天线单元的旁瓣天线面上接收到的无效信号包括:
在所述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所述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时,确定接收到的信号中包括从所述天线单元的旁瓣天线面上接收到的无效信号;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所述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小于所述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时,存储各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方法的测向方法,所述实际特征数据包括信号的实际相位值,所述测向方法包括:
根据存储的各实际相位值计算发射所述信号的目标辐射源所在的目标方向。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波测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测向设备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校准模块、比较模块、处理模块以及多个天线单元,各所述天线单元的至少一个旁瓣天线面上设置有吸波材料;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一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所述实际特征数据包括信号的实际幅度值;
所述校准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与各天线单元的主瓣天线面对应的幅度响应偏差对每一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幅度值进行校准得到目标幅度值;
所述比较模块用于将各所述天线单元当前对应的所述目标幅度值中的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与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进行比较;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接收到的信号中包括从所述天线单元的旁瓣天线面上接收到的无效信号时,将各所述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丢弃。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大于等于1dB,且小于等于3dB。
进一步地,所述吸波材料设置在与所述天线单元的主瓣天线面相对的旁瓣天线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输出的比较结果为所述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所述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时,将各所述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丢弃,在所述比较模块输出的比较结果为所述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所述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小于所述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时,存储各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测向设备还包括方向计算模块,所述方向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存储的各实际相位值计算发射所述信号的目标辐射源所在的目标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测向方法及微波测向设备,通过在每个天线单元的旁瓣天线面上设置吸波材料,使得每个天线单元旁瓣的增益差值为随机波动值,与主瓣的幅度响应值相比,该随机波动值范围较大,因此基于接收的信号的幅度值以及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便可确定出当前接收到的信号是从主瓣还是旁瓣进入天线单元的,若确定该信号是从旁瓣进入,则说明该信号是无效信号,将该信号的相关数据丢弃从而实现旁瓣抑制,与现有方案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天线以及信号处理通道这些硬件设备,降低了测试设备的体积、重量以及成本,此外,在数字信号处理的维度实现旁瓣抑制,不牺牲数字信号处理机的资源,提升了信号处理效率,并且不牺牲设备的微波测向灵敏度,以保持设备的探测距离和作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四元线阵天线单元的增益方向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微波测向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微波测向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本实施例中的微波测向设备包括多个天线单元,且每一天线单元的至少一个旁瓣天线面上设置有吸波材料,本实施例中的吸波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是金属铁粉、铁合金粉、石墨、铁氧体等等。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可以参见图1所示,包括:
S101:获取每一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实际特征数据包括信号的实际幅度值。
微波测向设备中的每一个天线单元都可以接收波信号(信号),步骤S101中需要获取每一个天线单元接收到的波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以微波测向设备包括4个天线单元为例进行示例说明,这4个天线单元组成四元线阵天线单元。相应的,步骤S101中就可以获取得到4个实际幅度值,假设4个天线单元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幅度值分别为:
Figure GDA0003774905860000051
Figure GDA0003774905860000052
Figure GDA0003774905860000053
Figure GDA0003774905860000054
其中,Vi(i=1,2,3,4)为天线单元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幅度值,ai(i=1,2,3,4)为相应天线单元接收的信号的最大幅度值,ω为信号的角频率,
Figure GDA0003774905860000055
为相应天线单元接收的信号的相位值。
S102:根据预先设置的与各天线单元的主瓣天线面对应的幅度响应偏差对每一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幅度值进行校准得到目标幅度值。
请参见图2所示,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四元线阵天线单元的增益方向图,其中白色椭圆表示主瓣、阴影椭圆表示旁瓣,每个天线单元的主瓣增益经过设计保证,幅度响应偏差可以控制在一个较小的数值范围,本实施例中,假设每个天线单元主瓣天线面的有效微波测向角度范围内的幅度响应偏差分别为σ1、σ2、σ3、σ4。则将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幅度值减去相应的幅度响应偏差便可得到相应信号的目标幅度值,本实施例中4个天线单元分别接收的信号的4个目标幅度值为:
Figure GDA0003774905860000061
Figure GDA0003774905860000062
Figure GDA0003774905860000063
Figure GDA0003774905860000064
S103:将各天线单元当前对应的目标幅度值中的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与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进行比较。
本实施例中4个天线单元当前对应的目标幅度值为S1、S2、S3、S4,所以应当将这4个目标幅度值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也即是:
Δ=max[S1,S2,S3,S4]-min[S1,S2,S3,S4];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将Δ称为天线单元的极差,对于每一时刻4个天线单元获取得到的实际特征数据,都可以计算得到这4个天线单元对应的极差。
S104: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接收到的信号中包括从天线单元的旁瓣天线面上接收到的无效信号时,将各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丢弃。
具体的,在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所述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大于等于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时,确定接收到的信号中包括从天线单元的旁瓣天线面上接收到的无效信号,此时则将各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丢弃。
所以本实施例中,在得到4个天线单元的极差之后,将该极差与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进行比较,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可以是研发人员根据天线增益设计值与实际测试值灵活设置的,将该幅度门限阈值作为参考值用于区分微波测向设备通过天线单元接收到的信号是从主瓣进入的还是旁瓣进入的。若极差大于等于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则说明信号是从天线单元的旁瓣天线面进入的无效信号,此时则丢弃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从而实现旁瓣抑制。
在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小于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时,存储各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预先设置的幅度门限阈值可以是在1dB到3dB之间,优选的,可以是3dB,当然了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数值,比如设置成4dB。
本实施例中的吸波材料可以随机设置在天线单元的任意一个旁瓣天线面上,优选的,可以设置在与天线单元的主瓣天线面相对的旁瓣天线面上。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的测向方法,此时,实际特征数据还应当包括信号的实际相位值,本实施例提供的测向方法包括:
根据存储的各实际相位值计算发射信号的目标辐射源所在的目标方向。
具体的来说,可以根据实际相位值利用干涉仪微波测向算法计算得到目标辐射源的方向。在计算得到目标方向之后,可以将存储的实际特征数据删除,以进行下一次计算目标方向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微波测向设备进行微波测向的过程中,微波测向设备可以自动循环的执行上述步骤S101-S104,以及计算目标方向的步骤。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波测向设备,请参见图3所示,包括数据获取模块31、校准模块32、比较模块33、处理模块34以及多个天线单元(图3中未示出),各天线单元的至少一个旁瓣天线面上设置有吸波材料。本实施例中的吸波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是金属铁粉、铁合金粉、石墨、铁氧体等等。
本实施例中的数据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每一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实际特征数据包括信号的实际幅度值,校准模块32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与各天线单元的主瓣天线面对应的幅度响应偏差对每一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幅度值进行校准得到目标幅度值,比较模块33用于将各天线单元当前对应的目标幅度值中的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与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进行比较,处理模块34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接收到的信号中包括从天线单元的旁瓣天线面上接收到的无效信号时,将各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丢弃。
本实施例中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可以是研发人员根据天线增益设计值与实际测试值灵活设置的,将该幅度门限阈值作为参考值用于区分微波测向设备通过天线单元接收到的信号是从主瓣进入的还是旁瓣进入的。若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所述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大于等于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则说明信号是从天线单元的旁瓣天线面进入的无效信号,此时则丢弃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从而实现旁瓣抑制。
需要说明的是,预先设置的幅度门限阈值可以是在1dB到3dB之间,优选的,可以是3dB,当然了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数值,比如设置成4dB。
本实施例中的吸波材料可以随机设置在天线单元的任意一个旁瓣天线面上,优选的,可以设置在与天线单元的主瓣天线面相对的旁瓣天线面上。
本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34用于在比较模块33输出的比较结果为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大于等于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时,将各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丢弃,在比较模块33输出的比较结果为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小于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时,存储各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
请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波测向设备还可以包括方向计算模块35,方向计算模块35用于根据当前存储的各实际相位值计算发射信号的目标辐射源所在的目标方向。
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8)

1.一种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测向设备包括多个天线单元,每一所述天线单元的至少一个旁瓣天线面上放置有吸波材料,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每一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所述实际特征数据包括信号的实际幅度值;
根据预先设置的与各天线单元的主瓣天线面对应的幅度响应偏差对每一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幅度值进行校准得到目标幅度值;
将各所述天线单元当前对应的所述目标幅度值中的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与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接收到的信号中包括从所述天线单元的旁瓣天线面上接收到的无效信号时,将各所述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丢弃;
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接收到的信号中包括从所述天线单元的旁瓣天线面上接收到的无效信号包括:
在所述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所述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时,确定接收到的信号中包括从所述天线单元的旁瓣天线面上接收到的无效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大于等于1dB,且小于等于3dB。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材料设置在与所述天线单元的主瓣天线面相对的旁瓣天线面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所述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小于所述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时,存储各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
5.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的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特征数据包括信号的实际相位值,所述测向方法包括:
根据存储的各实际相位值计算发射所述信号的目标辐射源所在的目标方向。
6.一种微波测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测向设备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校准模块、比较模块、处理模块以及多个天线单元,各所述天线单元的至少一个旁瓣天线面上设置有吸波材料;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一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所述实际特征数据包括信号的实际幅度值;
所述校准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与各天线单元的主瓣天线面对应的幅度响应偏差对每一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幅度值进行校准得到目标幅度值;
所述比较模块用于将各所述天线单元当前对应的所述目标幅度值中的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与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进行比较;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接收到的信号中包括从所述天线单元的旁瓣天线面上接收到的无效信号时,将各所述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丢弃;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输出的比较结果为所述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所述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时,将各所述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丢弃;
在所述比较模块输出的比较结果为所述最大目标幅度值与所述最小目标幅度值之差小于所述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时,存储各天线单元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实际特征数据;
所述微波测向设备还包括方向计算模块,所述方向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存储的各实际相位值计算发射所述信号的目标辐射源所在的目标方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测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幅度门限阈值大于等于1dB,且小于等于3dB。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测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材料设置在与所述天线单元的主瓣天线面相对的旁瓣天线面上。
CN201811216511.1A 2018-10-18 2018-10-18 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测向方法及微波测向设备 Active CN1110828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6511.1A CN111082844B (zh) 2018-10-18 2018-10-18 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测向方法及微波测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6511.1A CN111082844B (zh) 2018-10-18 2018-10-18 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测向方法及微波测向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2844A CN111082844A (zh) 2020-04-28
CN111082844B true CN111082844B (zh) 2022-12-23

Family

ID=70308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16511.1A Active CN111082844B (zh) 2018-10-18 2018-10-18 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测向方法及微波测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28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3202B (zh) * 2021-05-13 2022-03-29 成都空间矩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辐射源的时域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3691479B (zh) * 2021-07-15 2023-05-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信号消除旁瓣影响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9842A2 (en) * 1991-04-16 1992-10-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adar processor with range sidelobe reduction following doppler filtering
JPH07245519A (ja) * 1994-03-07 1995-09-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サイドローブキャンセラ
JPH11308130A (ja) * 1998-04-17 1999-1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干渉波抑圧装置
JP2005151526A (ja) * 2003-10-22 2005-06-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不要信号抑圧装置
CN101330304A (zh) * 2007-06-22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天线系统中计算到达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44866A (zh) * 2012-12-03 2013-02-27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干涉仪体制的航管二次雷达应答信号测向方法
CN103207389A (zh) * 2013-03-14 2013-07-17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01部队 一种基于信号幅相特性的雷达天线副瓣识别算法
CN104102775A (zh) * 2014-07-08 2014-10-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基于旁瓣抑制的电调寄生天线波束优化方法
CN105510871A (zh) * 2015-12-01 2016-04-20 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侦收系统旁瓣虚警的抑制方法
GB201713624D0 (en) * 2017-08-24 2017-10-11 Canon Kk Radar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radar detection of objec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29322B1 (en) * 2013-11-20 2015-01-06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 lobe suppression using controlled signal cancellatio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9842A2 (en) * 1991-04-16 1992-10-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adar processor with range sidelobe reduction following doppler filtering
JPH07245519A (ja) * 1994-03-07 1995-09-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サイドローブキャンセラ
JPH11308130A (ja) * 1998-04-17 1999-1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干渉波抑圧装置
JP2005151526A (ja) * 2003-10-22 2005-06-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不要信号抑圧装置
CN101330304A (zh) * 2007-06-22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天线系统中计算到达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44866A (zh) * 2012-12-03 2013-02-27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干涉仪体制的航管二次雷达应答信号测向方法
CN103207389A (zh) * 2013-03-14 2013-07-17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01部队 一种基于信号幅相特性的雷达天线副瓣识别算法
CN104102775A (zh) * 2014-07-08 2014-10-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基于旁瓣抑制的电调寄生天线波束优化方法
CN105510871A (zh) * 2015-12-01 2016-04-20 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侦收系统旁瓣虚警的抑制方法
GB201713624D0 (en) * 2017-08-24 2017-10-11 Canon Kk Radar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radar detection of object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子空间方位稳定性的弱目标检测方法;孙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80428;全文 *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低旁瓣发射方向图优化算法;李玉翔;《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7082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2844A (zh)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L266212B1 (en) Direction for arrival assessment
KR20210008379A (ko) 어레이 안테나의 총 복사 전력을 측정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20110241941A1 (en) Method for low sidelobe operation of a phased array antenna having failed antenna elements
CN111082844B (zh) 微波测向设备的旁瓣抑制方法、测向方法及微波测向设备
US20160365904A1 (en) Radiator localization
CN110703192B (zh) 一种定位的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7171703B (zh) 一种能够模拟室内多天线通信系统中衰落信号传播特性的方法
CN109507651B (zh) 一种mimo成像系统校准方法及装置
JP7016303B2 (ja) 放射電力推定方法
CN112505644A (zh) 传感器测量校正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8518691A (ja) アンテナの分析及び確認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0244317B2 (en) Beamforming array utilizing ring radiator loudspeakers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 optimization of a beamforming array
Ziółkowski et al. The influence of propagation environment on the accuracy of emission source bearing
CN110392387B (zh) 无线信号的角度测量方法和设备
CN109471065B (zh) 一种相干信号的测向方法
CN113207106B (zh) 一种无人机融合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666406B (zh) 收发同频率通信制式天线的接收灵敏度的快速测试方法
KR101167097B1 (ko) 부배열 근접 전계 데이터를 이용한 능동 위상배열 안테나 복사소자의 위상 획득 방법
Virone et al. Measurement of the LOFAR-HBA beam patterns using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n the near field
CN108008351B (zh) 一种基于正向衰减逆推发射幅度聚集性的信号定位方法
CN110907705A (zh) 一种天线增益的测量方法、装置、测量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Sheret et al. Monopulse sum and difference signals with compensation for a failed feed element
Jang et al. Design of a 16‐element array antenna with a planar L‐shaped probe for a direction of arrival estimation of the unidentified broadband signal
Licursi de Mello et al. Non‐analytical direction‐finding method as a key step in pursuing low size, weight, costs, and computational power in the deinterleaving of radar pulses
CN110611540A (zh) 天线赋形增益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Niu Lang

Inventor after: Wei Wei

Inventor after: Chen Si

Inventor before: Gu Zhaoyong

Inventor before: Niu Lang

Inventor before: Wei Wei

Inventor before: Chen S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No.1, 2 / F, unit 1, building 10, no.966, Tianfu 2nd Street, hi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94

Applicant after: Zhengcheng Group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168, floor 11, building 1, No. 1388, middle section of Tianfu Avenue, hi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15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space matrix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1, 2 / F, unit 1, building 10, no.966, Tianfu 2nd Street, hi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Applicant after: Zhengcheng Satellite Network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94 No.1, floor 2, unit 1, building 10, no.966, Tianfu Second Street,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Applicant before: Zhengcheng Group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