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1731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1731A
CN111081731A CN201910966854.8A CN201910966854A CN111081731A CN 111081731 A CN111081731 A CN 111081731A CN 201910966854 A CN201910966854 A CN 201910966854A CN 111081731 A CN111081731 A CN 111081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attern
display device
width
sensing
connec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68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贞宇
朴省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81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1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和覆盖发光元件的封装层;以及输入感测单元,设置在显示面板上。输入感测单元包括:第一导电图案,设置在封装层上,并且包括第一部分和从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绝缘层,覆盖第一导电图案;以及第二导电图案,设置在绝缘层上,并且包括与第一导电图案的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叠置的第三部分以及从第三部分延伸的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的宽度比第二部分的宽度小。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0月18日提交的第10-2018-012467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出于所有的目的通过引用包含于此,如同在此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技术领域
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输入感测单元以及一种包括该输入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除了图像显示功能之外,还已经在具有信息输入功能的方向上开发了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信息输入功能可以实现为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摸或通过预定的工具的触摸的输入感测单元。
输入感测单元(诸如触摸传感器)可以附着到显示面板的实现显示图像功能的一侧,或者可以与显示面板一体地形成。用户可以在观看显示面板中实现的图像的同时通过按压或触摸输入感测单元来输入信息。
输入感测单元不仅可以应用于平板显示器,还可以应用于柔性显示装置、曲面显示装置、可折叠显示装置和可弯曲显示装置等。
正在进行研究以减小显示面板和触摸传感器的厚度并且防止引起输入感测单元的故障、灵敏度降低的上导线与下导线之间的微电阻和短路的发生,从而使显示装置的形状自由变形。
在此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发明构思的背景技术,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小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之间的叠置的区域的显示装置。
发明构思的另外的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描述中将是明显的,或者可以通过发明构思的实践来获知。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和覆盖发光元件的封装层;以及输入感测单元,设置在显示面板上。输入感测单元包括:第一导电图案,设置在封装层上,第一导电图案包括第一部分和从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绝缘层,覆盖第一导电图案;以及第二导电图案,设置在绝缘层上,第二导电图案包括与第一导电图案的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叠置的第三部分和从第三部分延伸的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的宽度比第二部分的宽度小。
第三部分的宽度可以比第四部分的宽度小。
第二部分可以不与第二导电图案叠置,并且第四部分不与第一导电图案叠置。
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可以与限定多个网格孔的多条网格线对应。
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可以被限定为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交叉的交叉区域中包括的区域,并且交叉区域中包括的第一导电图案的第一部分的面积可以比具有与交叉区域相同尺寸的单元区域中包括的第二部分的面积小。
交叉区域中包括的第二导电图案的第三部分的面积可以比该单元区域中包括的第四部分的面积小。
第二导电图案可以包括:第一感测电极,包括第一感测单元和将彼此相邻的第一感测单元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件,第一感测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感测单元,布置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
第一导电图案可以包括将彼此相邻的第二感测单元连接以形成第二感测电极的第二连接部件,其中,第二感测单元和第二连接部件通过穿过绝缘层的接触孔而连接。
第二连接部件的一部分与和第二连接部件相邻的第一感测单元的一部分叠置。
第二连接部件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与第二连接部件叠置的第一感测单元可以包括与第二连接部件叠置的第三部分和不与第二连接部件叠置的第四部分。
第二连接部件的与第二感测单元叠置的部分的宽度可以比第一部分的宽度大。
第二连接部件的与第二感测单元叠置的部分的宽度可以等于第二部分的宽度。
第二连接部件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一连接部件的一部分叠置。
第二连接部件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第一连接部件可以包括与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部分叠置的第三部分和不与第二连接部件叠置的第四部分。
第三部分的宽度可以比第四部分的宽度小。
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和覆盖发光元件的封装层;以及输入感测单元,设置在显示面板上。输入感测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导电图案,设置在封装层上,第一导电图案包括第一部分和从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绝缘层,覆盖第一导电图案;以及第二导电图案,设置在绝缘层上,第二导电图案包括与第一导电图案的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叠置的第三部分和从第三部分延伸的第四部分。第三部分的宽度比第四部分的宽度小。
第一部分的宽度可以比第二部分的宽度小。
第二导电图案可以包括:第一感测电极,包括第一感测单元和将彼此相邻的第一感测单元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件,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感测单元,布置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第一导电图案可以包括将彼此相邻的第二感测单元连接以形成第二感测电极的第二连接部件,并且第二感测单元与第二连接部件通过穿过绝缘层的接触孔连接。
第二连接部件的一部分可以与和第二连接部件相邻的第一感测单元的一部分叠置。
第二连接部件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一连接部件的一部分叠置。
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和覆盖发光元件的封装层;以及输入感测单元,设置在显示面板上。输入感测单元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件,设置在封装层上;绝缘层,覆盖第二连接部件;第一感测电极,设置在绝缘层上,包括第一感测单元和将彼此相邻的第一感测单元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件,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感测电极,与第一感测电极设置在同一层上,并且包括布置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不接触第一感测电极的第二感测单元。第二感测电极可以通过经由第二连接部件将彼此相邻的第二感测单元连接而形成,第二连接部件的包括与第一感测电极叠置的一部分的第一部分的宽度比从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的宽度小。
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每个可以包括限定多个网格孔的多条网格线。
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部分可以与第一连接部件叠置。
第一连接部件可以包括与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部分叠置的第三部分和从第三部分延伸的第四部分,并且第三部分的宽度可以比第四部分的宽度小。
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部分可以与和第二连接部件相邻的第一感测单元叠置。
相邻的第一感测单元可以包括与第一部分叠置的第三部分和从第三部分延伸的第四部分,并且第三部分的宽度可以比第四部分的宽度小。
第二连接部件的与第二感测电极叠置的部分的宽度可以比第二连接部件的与第一感测电极叠置的第一部分的宽度大。
要理解的是,前面的总体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意图提供对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包含在该说明书中并构成该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发明构思。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A、图2B和图2C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中包括的显示面板的示例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中包括的输入感测单元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图4的输入感测单元的AA部分的示例的放大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图5的输入感测单元的I-I'部分的示例的剖视图。
图7A、图7B、图7C和图7D是示意性地示出图5的输入感测单元的BB部分的示例的放大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图5的输入感测单元的BB部分的示例的放大图。
图9A和图9B是示意性地示出图5的输入感测单元的BB部分的示例的放大图。
图10是示出图4的输入感测单元的AA部分的示例的放大图。
图11A、图11B和图11C是示意性示出图10的输入感测单元的CC部分的示例的放大图。
图12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中包括的输入感测单元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13和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2的输入感测单元的DD部分的示例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彻底的理解。如在这里所使用的“实施例”是采用在这里公开的发明构思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发明构思的装置或方法的非限制性示例。然而,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的细节或者在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实践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以框图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是不同的,但不必是排他的。例如,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形状、构造和特性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或实施。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以其实施发明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变化的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例的特征、组件、模块、层、膜、面板、区域和/或方面等(在下文中,单独地或共同地被称作“元件”)可以另外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通常在附图中提供交叉影线和/或阴影的使用来使相邻的元件之间的边界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和不存在都不表达或表示对元件的特定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元件之间的共性和/或任何其他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地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者“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然而,当元件或层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在具有或不具有中间元件的情况下的物理连接、电气连接和/或流体连接。此外,D1轴、D2轴和D3轴不限于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诸如x轴、y轴和z轴),而可以以更宽的含义进行解释。例如,D1轴、D2轴和D3轴可以彼此垂直,或者可以代表彼此不垂直的不同方向。为了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种/者)”和“从由X、Y和Z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种/者)”可以被解释为仅X、仅Y、仅Z或者X、Y和Z中的两个(种/者)或更多个(种/者)的任何组合,诸如以XYZ、XYY、YZ和ZZ为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
虽然在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类型的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该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可以被命名为第二元件。
为了描述性的目的,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面”、“下”、“在……上方”、“上”、“在……之上”、“更高的”和“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由此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那么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以被另外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他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在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在这里使用的术语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进行限制。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术语“包含”及其变型和/或“包括”及其变型用在本说明书中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要注意的是,如在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其他的相似术语被用作近似的术语而不是用作程度的术语,如此,被利用来解释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值的固有偏差。
在这里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实施例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剖视图示和/或分解图示来描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如此,将预期出现例如由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图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在这里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应必须被解释为局限于具体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将包括由例如制造导致的形状上的偏差。以这种方式,附图中示出的区域可以在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并且这些区域的形状可以不反映装置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如此,不一定意图进行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作为其一部分的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术语(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该以理想或者过于形式化的含义来进行解释,除非在这里明确地如此定义。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上对于相同的组成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对于相同的组成元件的重复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参照图1,显示装置DD可以通过使用显示表面DD-IS来显示图像IM。显示表面DD-IS可以与由第一方向轴DR1和第二方向轴DR2限定的平面平行。显示表面DD-IS的法线方向(即,显示装置DD的厚度方向)可以由第三方向轴DR3指示。
在下面描述的每个构件、层或单元的前面(或顶部)和后面(或底部)可以通过第三方向轴DR3来区分。然而,第一方向轴至第三方向轴DR1、DR2和DR3仅是示例,由第一方向轴至第三方向轴DR1、DR2和DR3指示的方向仅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可以转换成其他方向。在下文中,第一方向至第三方向可以是分别由第一方向轴至第三方向轴DR1、DR2和DR3指示的方向,并且可以参照与第一方向轴至第三方向轴DR1、DR2和DR3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图1中示出的显示装置DD可以具有平面显示表面。发明构思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可以具有能够显示图像的各种类型的显示表面,诸如曲面显示表面或立体显示表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具有立体显示表面的情况下,作为示例,立体显示表面可以包括定位在不同的方向上的多个显示区域。立体显示表面可以被实现为多边柱显示表面。
显示装置DD可以是柔性显示装置。例如,显示装置DD可以应用于可折叠显示装置、可弯曲显示装置和可卷曲显示装置等。发明构思不限于此,显示装置DD可以是刚性显示装置。
在图1中示出的显示装置DD示出了可以应用于移动电话装置的显示装置DD。然而,这是示例,显示装置DD不仅可以应用于诸如电视、监视器和电子广告牌的大型电子装置,而且可以应用于诸如平板电脑、导航装置、游戏装置和智能手表的小型电子装置。此外,显示装置DD可以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装置,诸如头戴式显示器。
如图1中所示,显示装置DD的显示表面DD-IS可以包括显示图像IM的显示区域DD-DA和与显示区域DD-DA相邻的非显示区域DD-NDA。非显示区域DD-NDA是不显示图像IM的区域。非显示区域DD-NDA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D-DA外侧。
图2A至图2C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A至图2C简单地示出了构成显示装置DD的功能面板和/或功能单元的堆叠关系。
参照图2A至图2C,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P、输入感测单元ISL和ISL-1以及窗单元WL和WP。显示装置DD还可以包括抗反射面板RPP。
显示面板DP、输入感测单元ISL和ISL-1以及窗单元WL和WP中的至少一些可以通过连续工艺形成,或者可以通过使用粘合构件结合在一起。粘合构件可以包括常规胶或粘合剂。在图2A和图2C中示出的粘合构件可以是例如光学透明粘合构件(“光学透明粘合剂”或“OCA”)。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输入感测单元ISL和ISL-1可以感测通过诸如手或笔的外部介质对显示装置DD的显示表面DD-IS的接触或输入。
在图2A至图2C中,与输入感测单元ISL和ISL-1以及窗单元WL和WP的其他构造通过连续工艺形成的对应的构造被表示为“层”。与触摸传感器和窗单元的其他构造通过粘合构件结合的对应的构造被表示为“面板”。面板可以包括提供基体表面的基体层,例如,合成树脂膜、复合材料膜、玻璃基底等,但是“层”可以不包括基体层。换言之,表示为“层”的单元可以设置在由其他单元提供的基体平面上。
根据基体层的存在或不存在,输入感测单元ISL和ISL-1以及窗单元WL和WP分别由输入感测面板ISL-1和窗面板WP或者输入感测层ISL和窗层WL表示。
如图2A中所示,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P、输入感测层ISL、抗反射面板RPP和窗面板WP。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输入感测层ISL可以直接设置在显示面板DP上。在本说明书中,“B构造直接设置在A构造上”指没有单独的粘合层或粘合构件设置在A构造与B构造之间。B构造可以在A构造形成后,通过连续工艺形成在由A构造提供的基体表面上。
显示面板DP和设置在显示面板DP上的输入感测层ISL可以一起被定义为显示模块DM。光学透明粘合构件OCA可以分别设置在显示模块DM和抗反射面板RPP之间以及抗反射面板RPP和窗面板WP之间。
输入感测层ISL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DP内侧,或者设置在显示面板DP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DP可以是发光显示面板,但是显示面板DP不特别限于此。例如,显示面板DP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者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
抗反射面板RPP减少从窗面板WP上方入射的外部光的反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抗反射面板RPP可以包括延迟器和偏振器。延迟器可以是膜型或者液晶涂覆型,并且可以包括λ/2延迟器和/或λ/4延迟器。偏振器也可以是膜型或者液晶涂覆型。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抗反射面板RPP可以包括滤色器。滤色器具有预定的排列。可以考虑显示面板DP中包括的像素的发光颜色来确定滤色器的布置。抗反射面板RPP还可以包括与滤色器相邻的黑矩阵。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抗反射面板RPP可以包括相消结构。例如,相消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不同的层上的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从第一反射层反射的第一反射光和从第二反射层反射的第二反射光可以彼此抵消,由此减少外部光反射比。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窗面板WP可以包括基体膜WP-BS和挡光图案WP-BZ。基体膜WP-BS可以包括玻璃基底或合成树脂膜等。基体膜WP-BS不限于单层。基体膜WP-BS可以包括与粘合构件结合的两个或更多个膜。
挡光图案WP-BZ与基体膜WP-BS部分地叠置。挡光图案WP-BZ可以设置在基体膜WP-BS的后侧上以限定显示装置DD的边框区域,即,非显示区域DD-NDA(见图1)。
虽然未单独地示出,但是窗面板WP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基体膜WP-BS的顶表面上的功能涂覆层。功能涂覆层可以包括防指纹层、抗反射层和/或硬涂层等。
如在图2B中所示,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P、输入感测层ISL、抗反射层RPL以及窗层WL。可以从显示装置DD中省略粘合构件,随后输入感测层ISL、抗反射层RPL和窗层WL可以以连续工艺形成在由显示面板DP提供的基体表面上。可以改变输入感测层ISL和抗反射层RPL的堆叠顺序。
如图2C中所示,显示装置DD可以不包括单独的抗反射单元。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P、输入感测面板ISL-1和窗面板WP。这里,输入感测面板ISL-1还可以具有抗反射功能。
在图2A至图2C中,输入感测单元被示出为整体上与显示面板DP叠置。然而,这是示例,输入感测单元可以替代地仅与显示区域DD-DA的一部分叠置,或者可以仅与非显示区域DD-NDA叠置。输入感测单元可以是用于感测用户的触摸的触摸感测面板,或者用于感测用户的手指的指纹信息的指纹感测面板。下面描述的感测电极的间距或宽度可以根据输入感测单元的使用而改变。
图3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中包括的显示面板的示例的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3,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基体层BL、电路元件层DP-CL、显示元件层DP-OLED和封装层TFE。
基体层BL可以包括合成树脂膜。合成树脂膜可以是聚酰亚胺类树脂膜,合成树脂膜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另外,基体层BL可以包括玻璃基底、金属基底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基底等。
电路元件层DP-CL可以包括电路元件和至少一个绝缘层。在下文中,电路元件层DP-CL中包括的绝缘层被称为中间绝缘层。中间绝缘层可以包含至少一个中间无机层和至少一个中间有机层。电路元件可以包括信号线和像素驱动电路等。
电路元件层DP-CL可以包括缓冲层BFL、第一中间无机层10、第二中间无机层20和中间有机层30,缓冲层BFL、第一中间无机层10和第二中间无机层20中的每个是无机层,中间有机层30是有机层。无机层和有机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或者省略缓冲层BFL。
第一晶体管T1的半导体图案(在下文中,第一半导体图案OSP1)和第二晶体管T2的半导体图案(在下文中,第二半导体图案OSP2)设置在缓冲层BFL上。第一半导体图案OSP1和第二半导体图案OSP2可以由选自非晶硅、多晶硅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第一中间无机层10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图案OSP1和第二半导体图案OSP2上。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电极(在下文中,第一控制电极GE1)和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电极(在下文中,第二控制电极GE2)设置在第一中间无机层10上。
覆盖第一控制电极GE1和第二控制电极GE2的第二中间无机层20可以设置在第一中间无机层10上。第一晶体管T1的输入电极(在下文中,第一输入电极DE1)和输出电极(在下文中,第一输出电极SE1)以及第二晶体管T2的输入电极(在下文中,第二输入电极DE2)和输出电极(在下文中,第二输出电极SE2)设置在第二中间无机层20上。
第一输入电极DE1和第一输出电极SE1可以分别通过穿过第一中间无机层10和第二中间无机层20的第一接触孔CH1和第二接触孔CH2连接到第一半导体图案OSP1。第二输入电极DE2和第二输出电极SE2可以分别通过穿过第一中间无机层10和第二中间无机层20的第三接触孔CH3和第四接触孔CH4连接到第二半导体图案OSP2。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转变成底栅结构。
覆盖第一输入电极DE1、第二输入电极DE2、第一输出电极SE1和第二输出电极SE2的中间有机层30设置在第二中间无机层20上。中间有机层30可以提供平坦的表面。
显示元件层DP-OLED设置在中间有机层30上。显示元件层DP-OLED可以包括发光元件。例如,发光元件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显示元件层DP-OLED可以包括像素限定层PDL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像素限定层PDL可以包括有机材料。第一电极AE可以设置在中间有机层30上。第一电极AE可以通过穿过中间有机层30的第五接触孔CH5连接到第二输出电极SE2。开口区域OP形成在像素限定层PDL中。像素限定层PDL的开口区域OP可以暴露第一电极AE的至少一部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极AE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然而,这是示例,第一电极AE可以是阴极。
像素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D-DA中。显示区域DD-DA可以包括发光区域PXA和与发光区域PXA相邻的非发光区域NPXA。非发光区域NPXA可以围绕发光区域PXA。发光区域PXA可以与像素限定层PDL的开口区域OP对应。非发光区域NPXA可以与像素限定层PDL对应。
空穴控制层HCL可以针对发光区域PXA和非发光区域NPXA共同地设置。虽然未单独示出,但是诸如空穴控制层HCL的公共层可以针对像素共同地形成。
发射层EML可以设置在空穴控制层HCL上。发射层EML可以设置在与开口区域OP对应的区域中。发射层EML可以产生预定的颜色的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射层EML可以针对像素共同地设置。在这时,发射层EML可以产生白光。另外,发射层EML可以具有称为串联的多层结构。
电子控制层ECL可以设置在发射层EML上。虽然未单独示出,但是电子控制层ECL可以针对像素共同地形成。
第二电极CE设置在电子控制层ECL上。第二电极CE针对像素共同地设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电极CE可以是阴极。
封装层TFE可以设置在第二电极CE上。封装层TFE针对像素共同地设置。封装层TFE可以密封显示元件层DP-OLED。封装层TFE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层。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封装层TFE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机层(在下文中,封装无机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封装层TFE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层(在下文中,封装有机层)和至少一个封装无机层。
封装无机层可以保护显示元件层DP-OLED免受湿气或氧的影响,并且封装有机层可以保护显示元件层DP-OLED免受诸如灰尘颗粒的外来物质的影响。封装无机层可以包括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钛层或氧化铝层等,但是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封装无机层可以由能够保护显示元件层DP-OLED免受湿气或氧的影响的无机材料形成。封装有机层可包括丙烯酰类有机层,但是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封装有机层可以由能够保护显示元件层DP-OLED免受诸如灰尘颗粒的外来物质的影响的有机材料形成。
图4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中包括的输入感测单元的示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4,输入感测单元ISL可以包括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的第一信号线SL1-1至SL1-5、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以及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的第二信号线SL2-1至SL2-4。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输入感测单元ISL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与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之间的边界区域中的光学虚设电极。
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与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可以彼此交叉。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在第二方向DR2上布置,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中的每个具有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形状。
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一连接部件CP1。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中的每个包括第二感测单元SP2和第二连接部件CP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中所示,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和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可以以网格图案形成。因此,可以减小这些电极与显示面板DP(见图2A至图2C)的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因为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和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不与发光区域PXA叠置,所以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和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对显示装置DD的用户不可见。
具有网格形状的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和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可以包括银、铝、铜、铬、镍或钛等,但是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在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内,第一感测单元SP1可以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在一个第二感测电极内,第二感测单元SP2可以布置在第二方向DR2上。第一连接部件CP1中的每个可以连接到相邻的第一感测单元SP1,并且第二连接部件CP2中的每个可以连接到相邻的第二感测单元SP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CP1、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感测单元SP2可以设置在同一层上,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设置在与第一连接部件CP1、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感测单元SP2不同的层处。因此,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和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彼此不短路。
第一信号线SL1-1至SL1-5中的每条可以分别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中的每个的一端。第二信号线SL2-1至SL2-4可以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的两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SL1-1至SL1-5可以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的两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信号线SL2-1至SL2-4中的每条可以分别仅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中的每个的一端。
第一信号线SL1-1至SL1-5和第二信号线SL2-1至SL2-4可以包括线部SL-L和垫部SL-P。垫部SL-P可以布置到垫区域NDA-PD。
输入感测单元ISL可以包括信号垫DP-PD。信号垫DP-PD可以布置到垫区域NDA-PD。
然而,这仅是示例,输入感测单元ISL的平面形状不限于此。
图5是示出图4的输入感测单元的AA部分的示例的放大图。
参照图4和图5,第一感测单元SP1、第二感测单元SP2、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限定多个网格孔MH的多条网格线ML。
网格线ML中的每条网格线ML的线宽度可以是几微米。每条网格线ML的交叉部分可以具有比其他部分的线宽度小的线宽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感测单元SP1、第二感测单元SP2、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中的每个可以与显示面板DP的非发光区域(如图3中的NPXA所示)叠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SL1-1至SL1-5和第二信号线SL2-1至SL2-4也可以具有网格形状。
网格孔MH中的每个可以与发光区域(如图3中的PXA所示)一一对应,或者可以与多个发光区域PXA对应。网格孔MH根据需要可以具有不同的面积。
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感测单元SP2可以形成为彼此不接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彼此交叉。例如,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彼此交叉同时彼此绝缘,并且绝缘层置于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之间。如图5中所示,存在第一连接部件CP1的网格线ML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网格线ML彼此交叉(或者叠置)的部分。为清楚起见,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在图5中以粗体示出,但是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布置不限于此。例如,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彼此不交叉。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图5的输入感测单元的I-I’部分的示例的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6,输入感测单元ISL可以包括感测单元基体层TBL、第一导电图案CD1、第二导电图案CD2、第一绝缘层IL1和第二绝缘层IL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DP可以设置在输入感测单元ISL下面。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感测单元基体层TBL可以是显示面板DP的封装层TFE的顶层。例如,感测单元基体层TBL可以是作为封装层TFE的顶层的无机层(或无机绝缘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感测单元基体层TBL可以是另外设置在封装层TFE上的无机层(或无机缓冲层)。例如,感测单元基体层TBL可以包括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钛层或氧化铝层等。
第一导电图案CD1可以直接设置在感测单元基体层TBL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图案CD1可以与像素限定层PDL叠置地设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图案CD1可以形成第二连接部件CP2。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导电图案CD2可以形成第一感测单元SP1、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感测单元SP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图案CD1可以形成第一感测单元SP1、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感测单元SP2。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导电图案CD2可以形成第二连接部件CP2。
将在第一导电图案CD1形成第二连接部件CP2的条件下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导电图案CD1可以具有带有多个网格孔的网格图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图案CD1可以通过使用掩模图案化而与像素限定层PDL叠置地形成。
第一绝缘层IL1覆盖第一导电图案CD1,并且可以设置在感测单元基体层TBL上。第一绝缘层IL1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第一绝缘层IL1可以包括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或者复合材料。
部分地暴露第一导电图案CD1的接触孔CNT可以形成在第一绝缘层IL1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IL1可以包括滤色器和黑矩阵。
第二导电图案CD2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第二导电图案CD2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接触孔CNT连接到第一导电图案CD1。连接到第一导电图案CD1的第二导电图案CD2可以被定义为第二感测单元SP2。
第二导电图案CD2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一导电图案CD1交叉。与第一导电图案CD1交叉或叠置的第二导电图案CD2可以被定义为第一连接部件CP1。
其中第一导电图案CD1和第二导电图案CD2彼此交叉的区域可以被定义为交叉区域ITS。在交叉区域ITS中,第一导电图案CD1和第二导电图案CD2不连接。也就是说,交叉区域ITS是第一导电图案CD1和第二导电图案CD2不连接的区域。例如,交叉区域ITS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中所示,在交叉区域ITS中包括的第一导电图案CD1的线宽度可以比在另一区域中的线宽度小。此外,在交叉区域ITS中包括的第一导电图案CD1(即,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线宽度可以比第二导电图案CD2(即,第一连接部件CP1)的线宽度小。
在形成位于输入感测单元ISL下面的显示面板DP中包括的导电线和/或电极中的每个的工艺中,诸如银(Ag)等的导电颗粒沉淀析出并沉积,从而污染上沉积结构。例如,在下线工艺期间产生的导电颗粒会无意地沉积在交叉区域ITS中包括的第一导电图案CD1和/或第二导电图案CD2上。
因此,微电阻形成在交叉区域ITS中的第一导电图案CD1和第二导电图案CD2之间,这有效地降低了输入感测单元ISL的灵敏度,或者第一导电图案CD1和第二导电图案CD2会短路,并且会发生检测故障。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通过使交叉区域ITS中的第一导电图案CD1与第二导电图案CD2之间的叠置区域最小化,来防止来自导电颗粒的污染。将参照图7A和随后的附图对此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图案CD2可以具有带有多个网格孔的网格图案。第二导电图案CD2可以通过使用掩模图案化而形成在第一绝缘层IL1上。
第一导电图案CD1和第二导电图案CD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单层结构的导电图案可以包括金属层或透明导电层。金属层可以包括选自钼、银、钛、铜、铝以及它们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种。透明导电层可以包括诸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氧化铟锡锌(ITZO)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另外,透明导电层可以包括诸如PEDOT的导电聚合物、金属纳米线或石墨烯等。多层金属层可以具有三层结构,例如,钛/铝/钛。
第二绝缘层IL2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以覆盖第二导电图案CD2。第二绝缘层IL2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第二绝缘层IL2可以包括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或者复合材料。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IL1和第二绝缘层IL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聚合物层(例如,丙烯酸聚合物层),以改善柔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IL2可以包括用于抗反射功能的黑矩阵和滤色器。
图7A至图7D是示意性地示出图5的输入感测单元的BB部分的示例的放大图。
参照图3至图7D,输入感测单元ISL可以包括彼此叠置的第一导电图案CD1和第二导电图案CD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图案CD1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件CP2,并且第二导电图案CD2可以包括第一感测单元SP1、第二感测单元SP2和第一连接部件CP1。也就是说,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件CP1下面。
图7A至图7D中示出的第一导电图案CD1和第二导电图案CD2中的每个可以是网格线ML的一部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在交叉区域ITS中叠置。
第一导电图案CD1(即,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包括第一部分PO1和从第一部分PO1延伸的第二部分PO2。第一部分PO1可以被包括在交叉区域ITS中,并且第二部分PO2可以形成在交叉区域ITS外侧。同样地,第二导电图案CD2(即,第一连接部件CP1)可以包括第三部分PO3和从第三部分PO3延伸的第四部分PO4。第三部分PO3可以被包括在交叉区域ITS中,并且第四部分PO4可以形成在交叉区域ITS外侧。在下文中,在图7A至图9B中,第一导电图案CD1是第二连接部件CP2,第二导电图案CD2是第一连接部件CP1。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第二部分PO2不与包括第一连接部件CP1的第二导电图案CD2叠置。此外,第一连接部件CP1的第四部分PO4不与第一导电图案CD1(即,第二连接部件CP2)叠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CP2与第二感测单元SP2叠置的部分的面积可以与其他部分的面积相同。因为第二连接部件CP2和第二感测单元SP2电连接,所以即使添加通过产生的导电颗粒彼此连接的部分,对输入感测驱动也没有显著的影响。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第一部分PO1的宽度W1可以比第二部分PO2的宽度W2小。这里,如图7A至图7D中所示,第一连接部件CP1的宽度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宽度中的每个可以被定义为在与网格线延伸所沿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距离)。例如,第二宽度W2可以是大约4μm,第一宽度W1可以是大约1μm至大约2.5μm。
这里,第一宽度W1可以是第二连接部件CP2与第一连接部件CP1叠置的部分的宽度。第二宽度W2可以是在交叉区域ITS外侧的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宽度。
第二宽度W2可以是大约4μm,第一宽度W1可以是大约2μm。然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网格线的宽度(或线宽度)不限于此。第一宽度W1和第二宽度W2之间的比例可以设定为预定的临界比例范围。例如,第一宽度W1可以在第二宽度W2的大约30%至大约60%的范围内。
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第二部分PO2的宽度可以是基本均匀的。例如,第二部分PO2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二感测单元SP2叠置。与第二感测单元SP2叠置的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宽度可以基本上等于第二宽度W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CP1的第三部分PO3的宽度和第四部分PO4的宽度可以基本上相等。例如,第一连接部件CP1可以具有与第二宽度W2相等的宽度,第一宽度W1可以比第二宽度W2小。如果与第一连接部件CP1叠置的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宽度减小到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常规宽度的一半,那么第一连接部件CP1与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叠置区域的面积可以减小到一半。
如图7A中所示,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在第一部分PO1中具有凹口形状。例如,凹口可以形成在第二连接部件CP2的至少一个侧边界处并且形成在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网格线延伸所沿的方向上。也就是说,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在其中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网格线在第一部分PO1中沿其延伸的方向上包括倾斜的边界。这里,第一部分PO1的与第一连接部件CP1叠置的区域的宽度可以是基本均匀的。因此,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叠置的区域的平面形状可以基本上是四边形形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在交叉区域ITS中包括的第一部分PO1的面积可以比与交叉区域ITS具有相同尺寸的单元区域ITS1中包括的第二部分PO2的面积小。因此,可以减小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在交叉区域ITS中的叠置面积。
因此,可以减小导电颗粒沉积在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上的可能性,并且可以减小由于导电颗粒而引起的微电阻和短路发生率。因此,可以改善输入感测单元ISL和显示装置DD的工艺故障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第一部分PO1的宽度W1可以朝向交叉区域ITS的中心变得更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B中所示,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在第一部分PO1中具有朝向交叉区域ITS的中心的凹入形状。例如,第二连接部件CP2在交叉区域ITS中的边界可以具有朝向交叉区域ITS的中心的凹入的预定曲率。可选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C中所示,第二连接部件CP2在交叉区域ITS中的侧边界可以呈具有预定的角度的“V”形状。
在图7A至图7C中,第一部分PO1的相对的边界被示出为对称的,但是第一部分PO1的边界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7D中所示,第一部分PO1的一个侧边界可以以与第二部分PO2的边界平行的直线形成,但是第一部分PO1的另一侧边界可以以预定的曲率形成。
然而,这仅是示例,第一部分PO1的平面形状不限于此。第一部分PO1可以是能够使与第一连接部件CP1叠置的区域最小化的任何平面形状。
因此,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在交叉区域ITS中包括的第一部分PO1的面积可以比与交叉区域ITS具有相同尺寸的单元区域ITS1中包括的第二部分PO2的面积小。因此,可以减小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在交叉区域ITS中的叠置面积。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图5的输入感测单元的BB部分的示例的放大图,图9A和图9B是示意性地示出图5的输入感测单元的BB部分的示例的放大图。
在图8至图9B中,对于参照图7A描述的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这些组件的冗余的描述。另外,除了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在交叉区域ITS中的形状之外,图8至图9B的输入感测单元ISL可以基本上具有与图4的输入感测单元ISL相同或相似的构造。
参照图6至图9B,输入感测单元ISL可以包括彼此叠置的第一导电图案CD1和第二导电图案CD2。第一导电图案CD1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件CP2,第二导电图案CD2可以包括第一感测单元SP1、第二感测单元SP2和第一连接部件CP1。
图8至图9B中示出的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中的每个是网格线的一部分,并且可以在交叉区域ITS中彼此叠置。
如图8中所示,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第一部分PO1的宽度可以与第二部分PO2的宽度相同,并且第一连接部件CP1的第三部分PO3的宽度W3可以比第四部分PO4的宽度W4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CP1的第三部分PO3的侧边界可以具有凹口形状。例如,凹口可以形成在第一连接部件CP1的至少一个侧边界处并且形成在第一连接部件CP1的网格线延伸所沿的方向上。
然而,这仅是示例,并且第三部分PO3的平面形状不限于此。第三部分PO3可以是能够使与第二连接部件CP2叠置的区域最小化的任何平面形状。
第四宽度W4可以是大约4μm,第三宽度W3可以是大约1μm至大约2.5μm。然而,第一连接部件CP1的网格线的宽度(或线宽度)不限于此。第三宽度W3和第四宽度W4之间的比例可以设定为预定的临界比例范围。例如,第三宽度W3可以在第四宽度W4的大约30%至大约60%的范围内。
这里,第三宽度W3可以是第一连接部件CP1的与第二连接部件CP2叠置的部分的宽度。第四宽度W4可以是在交叉区域ITS外侧的第一连接部件CP1的宽度。
第一连接部件CP1的第四部分PO4的宽度可以是基本均匀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第一部分PO1的宽度和第二部分PO2的宽度可以基本上相等。例如,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具有与第四宽度W4相等的宽度,第三宽度W3可以比第四宽度W4小。
第一连接部件CP1的在交叉区域ITS中包括的第三部分PO3的面积可以比比与交叉区域ITS具有相同尺寸的单元区域ITS1中包括的第四部分PO4的面积小。因此,可以减小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在交叉区域ITS中的叠置面积。
如果与第二连接部件CP2叠置的第一连接部件CP1的宽度(即,第三宽度W3)减小到第一连接部件CP1的常规宽度的一半,那么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叠置区域的面积可以减小到其常规面积的一半。
如图9A和图9B中所示,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第一部分PO1的宽度可以比第二部分PO2的宽度W2小,并且第一连接部件CP1的第三部分PO3的宽度W3可以比第四部分PO4的宽度W4小。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中的每个可以在交叉区域ITS中具有凹口形状。在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之间叠置的部分处,第一连接部件CP1(即,第三部分PO3)的宽度W3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即,第一部分PO1)的宽度W1可以分别是均匀的。因此,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叠置的区域的平面形状可以基本上是四边形形状。
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在交叉区域ITS中包括的第一部分PO1的面积或者第一连接部件CP1的在交叉区域ITS中包括的第三部分PO3的面积可以比与交叉区域ITS具有相同的尺寸的单元区域ITS1中包括的第二部分PO2的面积小。因此,可以减小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在交叉区域ITS中的叠置面积。
例如,如果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宽度和第一连接部件CP1的宽度减小到它们的常规宽度的一半,那么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叠置区域的面积可以减小到它们的常规面积的大约1/4。也就是说,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叠置区域的面积可以减小图7A至图8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达两倍以上。
因此,可以减小导电颗粒沉积在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上的可能性,并且可以减小由于导电颗粒而引起的微电阻和短路发生率。因此,可以改善输入感测单元ISL和显示装置DD的工艺故障率。
当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宽度和第一连接部件CP1的宽度在交叉区域ITS中减小时,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叠置区域的面积可以减小,并且可以减小导电颗粒沉积在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叠置区域上的可能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第一部分PO1的宽度和第一连接部件CP1的第三部分PO3的宽度可以朝向交叉区域ITS的中心变得更小。如图9B中所示,第二连接部件CP2在交叉区域ITS中的侧边界可以呈具有预定的角度的“V”形状。
然而,这仅是示例,第一部分PO1和第三部分PO3的平面形状不限于此。第一部分PO1和第三部分PO3可以是能够使彼此叠置的区域最小化的任何平面形状。
如上所述,可以减小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在交叉区域ITS中的叠置面积,使得可以减小在输入感测单元ISL中由于在显示面板DP的制造工艺中产生的导电颗粒而引起的微电阻和短路发生率。因此,可以改善输入感测单元ISL和显示装置DD的工艺故障率。
图10是示出图4的输入感测单元的AA部分的示例的放大图。
在图10中,对于参照图5描述的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这些组件的冗余的描述。另外,除了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处置之外,图10的输入感测单元ISL可以具有与图5的输入感测单元ISL的构造基本上相同或相似的构造。
参照图4、图5和图10,第一感测单元SP1、第二感测单元SP2、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限定多个网格孔MH的多条网格线ML。
网格线ML中的每条网格线ML的线宽度可以是几微米。网格线ML中的每条网格线ML的交叉部分可以具有比其他部分的线宽度小的线宽度。
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感测单元SP2可以形成为彼此不接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CP2和第一感测单元SP1可以彼此交叉(或者叠置)。此外,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彼此不交叉。例如,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彼此交叉同时彼此绝缘,并且使绝缘层置于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之间。
如图10中所示,存在第一感测单元SP1的网格线ML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网格线ML彼此交叉(或者叠置)的部分。为清楚起见,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在图10中以粗体示出,但是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布置不限于此。
图11A至图11C是示意性示出图10的输入感测单元的CC部分的示例的放大图。
参照图6以及图10至图11C,输入感测单元ISL可以包括彼此叠置的第一导电图案CD1和第二导电图案CD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图案CD1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件CP2,并且第二导电图案CD2可以包括第一感测单元SP1、第二感测单元SP2以及第一连接部件CP1。
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设置在第一感测单元SP1下面。因此,可以形成其中第二连接部件CP2和第一感测单元SP1彼此交叉的交叉区域ITS。
在下文中,将在第一导电图案CD1形成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网格线并且第二导电图案CD2形成第一感测单元SP1的网格线的条件下描述图11A至图11C。
如图11A中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第一部分PO1的第一宽度W1可以比第二部分PO2的第二宽度W2小。组成第一感测单元SP1的网格线的宽度可以是基本均匀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第一部分PO1可以包括凹口。交叉区域ITS中包括的第二连接部件CP2的面积可以比具有相同尺寸的单元区域中包括的第二部分PO2的面积小。因此,可以减小在交叉区域ITS中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叠置面积。
如图11B中所示,第一感测单元SP1的第三部分PO3的第三宽度W3可以比第四部分PO4的第四宽度W4小。组成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网格线的宽度可以是基本均匀的。也就是说,第一感测单元SP1的在交叉区域ITS中包括的部分的宽度可以比其他部分的宽度小。在交叉区域ITS中包括的第一感测单元SP1的面积可以比在具有相同的尺寸的单元区域中包括的第四部分PO4的面积小。因此,可以减小在交叉区域ITS中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叠置面积。
如图11C中所示,第二连接部件CP2的第一部分PO1的宽度可以比第二部分PO2的宽度小,并且第一感测单元SP1的第三部分PO3的宽度可以比第四部分PO4的宽度小。也就是说,交叉区域ITS中包括的第一感测单元SP1的面积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面积可以分别比具有相同的尺寸的单元区域中包括的第四部分PO4的面积和第二部分PO2的面积小。因此,可以减小在交叉区域ITS中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叠置面积。
因此,可以减小导电颗粒沉积在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上的可能性,并且可以减小由于导电颗粒而引起的微电阻和短路发生率。因此,可以改善输入感测单元ISL和显示装置DD的工艺故障率。
图12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中包括的输入感测单元的示例的平面图。
在图12中,对于参照图4描述的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这些组件的冗余的描述。另外,除了感测电极的形状之外,图12的输入感测单元ISL1可以具有与图4的输入感测单元ISL的构造基本上相同或相似的构造。
参照图12,输入感测单元ISL1可以包括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的第一信号线SL1-1至SL1-5、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以及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的第二信号线SL2-1至SL2-4。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输入感测单元ISL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与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之间的边界区域中的光学虚设电极。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和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可以具有菱形形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和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可以具有在感测单元和连接部件之间没有区分的形状(例如,棒状)。示出了具有菱形形状的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感测单元SP2,但是发明构思不限于此,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感测单元SP2可以具有其他四边形形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CP1、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感测单元SP2可以设置在同一层上,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设置在与第一连接部件CP1、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感测单元SP2的层不同的层上。因此,第一感测电极IE1-1至IE1-5以及第二感测电极IE2-1至IE2-4彼此不短路。例如,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件CP1、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感测单元SP2下面,并且绝缘层置于第二连接部件CP2与第一连接部件CP1、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感测单元SP2之间。
图13和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2的输入感测单元的DD部分的示例的放大图。
参照图13和图14,输入感测单元ISL1可以包括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并且绝缘层置于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图案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件CP2,第二导电图案可以包括第一感测单元SP1、第二感测单元SP2以及第一连接部件CP1。例如,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件CP1下面。
彼此相邻的第二感测单元SP2可以通过穿过绝缘层的接触孔CNT而连接到第二连接部件CP2。因此,在第二方向DR2上布置的第二感测单元SP2可以彼此电连接。
如图13中所示,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可以在交叉区域ITS中彼此叠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CP2的与交叉区域ITS对应的第一部分PO1的宽度可以比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在交叉区域ITS外侧的第二部分PO2的宽度窄。此外,第一连接部件CP1的与交叉区域ITS对应的第三部分PO3的宽度可以比第一连接部件CP1的在交叉区域ITS外侧的第四部分PO4的宽度窄。因此,可以减小第一连接部件C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在交叉区域ITS中的叠置面积。
如图14中所示,第一感测单元SP1与第二连接部件CP2-1和CP2-2可以彼此叠置。两个第二连接部件CP2-1和CP2-2(或统称为CP2)可以将彼此相邻的第二感测单元SP2连接。然而,这仅是示例,连接彼此相邻的第二感测单元SP2的第二连接部件CP2的数量不限于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CP2的与第一感测单元SP1叠置的第一部分PO1的宽度可以比第二连接部件CP2的不与第一感测单元SP1叠置的第二部分PO2的宽度小。因此,可以减小第一感测单元SP1和第二连接部件CP2的叠置区域的面积。
如以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件CP2与第一感测单元SP1叠置的部分的导电图案的宽度或者第二连接部件CP2与第一连接部件CP1叠置的部分的导电图案的宽度可以比导电图案的其他部分的宽度小。因此,第二连接部件CP2与第一感测单元SP1叠置的区域或者第二连接部件CP2与第一连接部件CP1叠置的区域可以减小到小于常规区域的一半。因此,可以减小导电颗粒沉积在第一导电图案和/或第二导电图案上的可能性,使得可以减小在输入感测单元ISL和ISL1中由于导电颗粒而引起的微电阻和短路发生率。因此,可以改善输入感测单元ISL和ISL1以及显示装置DD的工艺故障率。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输入感测单元和包括该输入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可以具有比其他部分的宽度小的部分的宽度,分别通过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形成的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一感测电极的部分彼此叠置并交叉。因此,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感测电极之间的叠置区域可以减小到小于常规叠置区域的一半。
因此,可以减小导电颗粒沉积在第一导电图案和/或第二导电图案上的可能性,使得可以减小在输入感测单元中由于导电颗粒而引起的微电阻和短路发生率。因此,可以改善输入感测单元和显示装置的工艺劣等率。
虽然参照附图描述了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由权利要求限定的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此可以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和覆盖所述发光元件的封装层;以及
输入感测单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
其中:
所述输入感测单元包括:第一导电图案,设置在所述封装层上,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包括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图案;以及第二导电图案,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叠置的第三部分和从所述第三部分延伸的第四部分;并且
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比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部分的宽度比所述第四部分的宽度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不与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叠置,并且所述第四部分不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叠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和所述第二导电图案与限定多个网格孔的多条网格线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和所述第二导电图案交叉的交叉区域中包括的区域中;并且
所述第一导电图案的在所述交叉区域中包括的所述第一部分的面积比具有与所述交叉区域相同尺寸的单元区域中包括的所述第二部分的面积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图案的在所述交叉区域中包括的所述第三部分的面积比所述单元区域中包括的所述第四部分的面积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包括:
第一感测电极,包括第一感测单元和将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感测单元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
第二感测单元,布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包括将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二感测单元连接以形成第二感测电极的第二连接部件,
其中,所述第二感测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通过穿过所述绝缘层的接触孔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部分与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相邻的所述第一感测单元的一部分叠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并且
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叠置的所述第一感测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叠置的所述第三部分和不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叠置的所述第四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与所述第二感测单元叠置的部分的宽度比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宽度大。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与所述第二感测单元叠置的部分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一部分叠置。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叠置的所述第三部分和不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叠置的所述第四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部分的宽度比所述第四部分的宽度小。
16.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和覆盖所述发光元件的封装层;以及
输入感测单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
其中:
所述输入感测单元包括:第一导电图案,设置在所述封装层上,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包括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图案;以及第二导电图案,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叠置的第三部分和从所述第三部分延伸的第四部分;并且
所述第三部分的宽度比所述第四部分的宽度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比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包括:第一感测电极,包括第一感测单元和将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感测单元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件,并且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感测单元,布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
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包括将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二感测单元连接以形成第二感测电极的第二连接部件;并且
所述第二感测单元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通过穿过所述绝缘层的接触孔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部分与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相邻的所述第一感测单元的一部分叠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一部分叠置。
CN201910966854.8A 2018-10-18 2019-10-12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0817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24670A KR20200044264A (ko) 2018-10-18 2018-10-18 표시 장치
KR10-2018-0124670 2018-10-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1731A true CN111081731A (zh) 2020-04-28

Family

ID=68158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6854.8A Pending CN111081731A (zh) 2018-10-18 2019-10-12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90997B2 (zh)
EP (1) EP3640781B1 (zh)
KR (1) KR20200044264A (zh)
CN (1) CN11108173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5545A (zh) * 2020-06-24 2021-12-24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光罩及电子装置
WO2022267053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网格、薄膜传感器及掩膜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1949B (zh) * 2019-02-27 2020-04-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KR20210157947A (ko) * 2020-06-22 2021-12-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157944A (ko) * 2020-06-22 2021-12-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20220103234A (ko) 2021-01-14 2022-07-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20117386A (ko) 2021-02-15 2022-08-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27240A1 (en) * 2009-04-10 2015-08-13 Apple Inc. Touch sensor panel design
US20160266691A1 (en) * 2015-03-10 2016-09-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20180032188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80095570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KR20180067772A (ko) * 2016-12-12 2018-06-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모듈
KR20180074880A (ko) * 2016-12-23 2018-07-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US20180224967A1 (en) * 2017-02-09 2018-08-09 Solomon Systech Limited Touch Sens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06702D0 (en) * 1994-04-05 1994-05-25 Binstead Ronald P Multiple input proximity detector and touchpad system
KR20130008876A (ko) 2011-07-13 2013-01-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의 제조방법
WO2015060059A1 (ja) * 2013-10-22 2015-04-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イルム、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207601767U (zh) 2017-11-30 2018-07-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27240A1 (en) * 2009-04-10 2015-08-13 Apple Inc. Touch sensor panel design
US20160266691A1 (en) * 2015-03-10 2016-09-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20180032188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80095570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KR20180067772A (ko) * 2016-12-12 2018-06-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모듈
KR20180074880A (ko) * 2016-12-23 2018-07-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US20180224967A1 (en) * 2017-02-09 2018-08-09 Solomon Systech Limited Touch Senso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5545A (zh) * 2020-06-24 2021-12-24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光罩及电子装置
WO2022267053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网格、薄膜传感器及掩膜板
CN116529669A (zh) * 2021-06-25 2023-08-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网格、薄膜传感器及掩膜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40781A1 (en) 2020-04-22
US20200125203A1 (en) 2020-04-23
KR20200044264A (ko) 2020-04-29
EP3640781B1 (en) 2023-08-23
US10890997B2 (en)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6306B (zh) 显示装置
EP3640781B1 (en) Display device
US20190319076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635866B2 (en) Display devices
EP3620900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550437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0858604A (zh) 显示设备
US12001624B2 (en) Input sensing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694459A (zh) 显示装置
CN112788161A (zh) 电子装置
CN109799564B (zh) 显示装置
EP3624196B1 (en) Display device
TWI827665B (zh) 顯示裝置
TWI828751B (zh) 輸入感測單元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US1200440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8100188U (zh) 显示装置
KR20210118307A (ko) 표시장치
TW202032341A (zh) 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