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73079B - 一种抗湿滑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湿滑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73079B
CN111073079B CN201811217577.2A CN201811217577A CN111073079B CN 111073079 B CN111073079 B CN 111073079B CN 201811217577 A CN201811217577 A CN 201811217577A CN 111073079 B CN111073079 B CN 1110730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arbon black
white carbon
mass
nano w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175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73079A (zh
Inventor
胡海华
梁滔
赵洪国
徐典宏
周雷
陈红
王在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175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730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73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3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73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3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8Ingredients agglomerated by treatment with a bind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3/36Silic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10Encapsulated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湿滑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首先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硅烷偶联剂进行共聚反应,其生成产物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对纳米白炭黑粒子表面进行多点锚固改性,而后采用不饱和丙烯酸酯极性单体和对芳基乙烯类单体进行极性预乳化处理,再利用原位聚合制备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然后与溶聚丁苯胶浆直接混合、凝聚来制备用于抗湿滑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该发明赋予纳米白炭黑的超分散性,不仅解决纳米白炭黑的易团聚问题,而且同时也改善纳米白炭黑与溶聚丁苯橡胶的相容性,无需添加任何相容剂就能使纳米白炭黑粒子能够均匀地分散到溶聚丁苯橡胶基体里。本发明制备方法绿色环保,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抗湿滑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湿滑绿色轮胎胎面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填充超分散纳米白炭黑的溶聚丁苯橡胶用作抗湿滑绿色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低碳、绿色和环保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的背景下,汽车轮胎行业在积极适应和引导这一趋势和潮流,对轮胎高性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轮胎胎面胶“魔鬼三角”性能的平衡须获得较明显的提升,也就是说轮胎胎面胶在具有良好的抗湿滑性能的同时,还要有优异的耐磨性及低的滚动阻力。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纳米白炭黑做为补强填料用于轮胎胎面配方中,能使胎面胶“魔鬼三角”性能获得较明显的平衡,在制备节能环保的“绿色轮胎”胎面胶中是难以替代的,加之国家对轮胎在环保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美国和欧盟在轮胎节能方面颁布的相关法规,使纳米白炭黑在轮胎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纳米白炭黑粒径小、比表面大、表面能高、表面存在大量的硅羟基,使其具有亲水性和易于自聚的特性,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较差,在与橡胶材料的混合过程中不易分散均匀,这样不但会影响填充改性效果,而且还会损害橡胶材料的性能。从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合橡胶的预期效果来看,无机粉体粒子的粒径尺寸越小改性的效果也越好,但是在高细无机粉体的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技术难题,即高细粉体随着粒径的减少,比表面积增大,表面能提高,自聚能力更强,越难被橡胶材料混入、浸润和分散。因此高细无机粉体在橡胶中的分散问题,已成为制备高性能橡胶材料的瓶颈。
现有技术中,有关改性纳米白炭黑填充橡胶材料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偶联剂或表面活性剂、接枝聚合物包覆改性纳米白炭黑粒子表面填充橡胶材料的方法来制备。如:CN200910238122.3公开了一种白炭黑/粘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一定量的粘土和去离子水混合,强烈搅拌5小时以上,静置24小时以上,得到稳定的粘土悬浮液,使得粘土质量含量在1.5wt%~3wt%。同样将一定量的白炭黑和去离子水混合,强力搅拌或超声震荡,制得白炭黑/水的稳定悬浊液,使得白炭黑质量含量1wt%~4wt%,根据含量可配制成粘土/白炭黑质量比为1/5~2/1的混合悬浊液,经喷雾干燥制得粘土/白炭黑复合填料。然后将粘土/白炭黑复合填料和硅烷偶联剂在开炼机上填充到胶料当中,制得一种白炭黑/粘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CN107189124A公开了一种耐老化改性天然橡胶的制备方法,将白炭黑在温度为200-240℃的条件下烘干4-8小时,然后与相当于其重量4-7%的枞酸型树脂酸、12-18%氯醇橡胶在温度为140-160℃的条件下塑炼20-25分钟,出料后用四氢呋喃连续抽提24小时,等溶剂挥发后在120-150℃下干燥得到改性白炭黑;然后再将天然橡胶、改性白炭黑、多壁碳纳米管按重量比10:1.3-1.6:0.6-0.7混合后,在双辊开炼机混炼胶料,混炼出片,最后将所得混炼胶片上挤出机造粒制得耐老化改性天然橡胶。CN102558627A公开了一种面向绿色轮胎的白炭黑改性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白炭黑和水进行混合,得到白炭黑-水悬浮液,其中白炭黑与水的质量比为5%~20%,而后在水浴环境中对白炭黑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有机化,调节上述白炭黑-水悬浮液的pH值到9~12,然后将上述调节pH值后的白炭黑-水悬浮液与丁苯胶乳均匀混合,得到添加白炭黑的丁苯橡胶液体浆料,最后将含白炭黑的丁苯橡胶液体浆料为原料,用乳液共混共絮凝工艺制备含有白炭黑的改性丁苯橡胶。CN106589485A公开了一种并用AEO(脂肪族聚氧乙烯醚)和硅烷偶联剂改性白炭黑及其与橡胶复合的方法,首先将白炭黑和水进行混合,得到白炭黑-水悬浮液,其中白炭黑质量占悬浮液总质量的5%~20%,通过加温设备把白炭黑悬浮液的温度调节至35-90℃,期间保证白炭黑悬浮液为流动态,而后向白炭黑悬浮液中先加入硅烷偶联剂,之后再加入AEO改性,AEO为白炭黑质量的1%-100%,硅烷偶联剂为白炭黑质量1%-100%,配合超声,进行白炭黑改性0.5-10小时,最后以AEO和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白炭黑为原料,通过熔融复合、溶液复合和乳液复合等多种复合方式与多种橡胶混合,来制备橡胶/改性白炭黑复合材料。CN106832417A公开了一种使用脂肪族聚氧乙烯醚改性白炭黑及其与橡胶复合的方法,首先将白炭黑和水进行混合,得到白炭黑-水悬浮液,其中白炭黑质量占悬浮液总质量的5%~20%,将以上白炭黑悬浮液的温度调节至脂肪族聚氧乙烯醚的熔点以上,期间保证白炭黑悬浮液为流动态,向白炭黑悬浮液中加入脂肪族聚氧乙烯醚,配合超声,充分进行白炭黑改性0.5-10小时,随后对白炭黑悬浮液脱水、干燥得到的改性白炭黑粉体,最后将用脂肪族聚氧乙烯醚改性的白炭黑与多种橡胶复合,制备出橡胶/改性白炭黑复合材料。CN1323687A公开了一种纳米白炭黑改性聚氨酯来制备橡胶—聚氨酯弹性体复合结构绿色轮胎的方法,选用平均粒径1~40nm的气相法白炭黑,加入含异氰酸酯基或氨基的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低聚物多元醇中,在搅拌下加热至220~240℃,同时抽真空至-0.095~-0.098Mpa,脱水、脱醇2~3小时;冷却至60℃以下后,加入二异氰酸酯,在70~80℃及真空度-0.095~-0.098Mpa下反应1~2小时,即制得纳米白炭黑改性聚氨酯的预聚体,最后将纳米白炭黑改性聚氨酯的预聚体和聚氨酯弹性体混合,来制备出橡胶—聚氨酯弹性体复合结构的绿色轮胎产品。邱权芳(“胶乳共混法”天然橡胶/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控制,2010,海南大学硕士论文)研究例了高性能NR复合材料:采用胶乳共混法制备天然橡胶/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先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MPS)改性纳米二氧化硅(SiO2),再经乳液聚合接枝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得到核壳结构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SiO2-MPS-PMMA)最后将其与用MMA改性的天然胶乳(NR-PMMA)直接共混,制得天然橡胶/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李文姬等人通过喷雾干燥工艺制备了黏土/白炭黑复合填料,用于替代部分白炭黑,以共同增强溶聚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复合材料。上述方法虽然提高了纳米白炭黑与橡胶基体的相容性,但这些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存在反应耗时较长,能耗较高且对环境污染大,操作复杂等缺点,另外利用硅烷偶联剂或表面活性剂改性纳米白炭黑时,会导致橡胶材料硫化延迟,引起硫化胶性能降低,需补加硫化剂和促进剂造成加工成本提高,其次是分散稳定性差又易重新发生团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充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用作抗湿滑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该发明首先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硅烷偶联剂进行共聚反应,其生成产物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对纳米白炭黑粒子表面进行多点锚固改性,而后采用不饱和丙烯酸酯极性单体和对芳基乙烯类单体进行极性预乳化处理,再利用原位聚合制备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然后与溶聚丁苯胶浆直接混合、凝聚来制备用于抗湿滑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该发明赋予纳米白炭黑的超分散性,不仅解决纳米白炭黑的易团聚问题,而且还能杜绝因长期存放、高温、高剪切条件下又再次发生团聚的问题,同时也改善纳米白炭黑与溶聚丁苯橡胶的相容性,无需添加任何相容剂就能使纳米白炭黑粒子能够均匀地分散到溶聚丁苯橡胶基体里。
本发明所述的“份”均是指质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以溶聚丁苯橡胶胶浆(干胶)的质量为百分之百计,主要包括以下组份:
(1)溶聚丁苯橡胶胶浆(干胶) 100%
(2)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 50~130%
其中,所述的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采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硅烷偶联剂进行共聚反应,其生成产物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对纳米白炭黑粒子表面进行多点锚固改性,而后对不饱和丙烯酸酯极性单体和对芳基乙烯类单体进行极性预乳化处理,再利用原位聚合来制备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白炭黑选自纳米级的,其粒径为:10~100nm。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DPEO),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DNPEO)中的一种,优选DNPEO。硅烷偶联剂可以选自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A-172)中的一种,优选A-171。催化剂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优选氢氧化钠。不饱和羧酸极性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MMA。芳基乙烯类化合物可以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苯丙烯、乙基苯乙烯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苯乙烯。引发剂为水溶性热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中的一种,优选过硫酸钾。
本发明所述的溶聚丁苯胶浆是由共轭二烯烃化合物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通过溶液聚合共聚而成。其中溶聚丁苯胶浆的固含量为5~20w%。
本发明所述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可以在凝聚釜中进行溶液复合,具体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以硅烷偶联剂质量为100份计,在反应器中先加入100份硅烷偶联剂和100~200份溶剂,搅拌1~2hr,然后再加入4~13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继续搅拌加热待反应器温度达到50~70℃时,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0.5~2.0份催化剂,反应5~10hr后,减压、蒸馏,得到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按芳基乙烯类单体质量百分比计,将100份芳基乙烯类单体和5~10份不饱和丙烯酸酯极性单体、1~5份乳化剂、100~200份去离子水放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10~30min;然后再加入1.0~2.0份缓冲剂和0.05~0.2份引发剂,升温至40~60℃时,搅拌反应1~3hr制备成极性单体预乳化液。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以纳米白炭黑质量为100份计,取100份纳米白炭黑和5~15份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200~400份溶剂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40~60℃,搅拌反应1~3hr;然后加入4~12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200~300份去离子水、2~6份乳化剂、1~3份缓冲剂,搅拌升温至70~80℃,混合30~50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被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和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包覆的聚合体,并将此作为种子;最后再加入20~40份芳基乙烯类单体和0.1~0.5份引发剂,反应5.0~10hr后,加入0.1~0.5份终止剂,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以溶聚丁苯胶浆干胶的质量为100份计,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干胶)和500~700份溶剂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0~60min,然后加入50~130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升温至50~60℃时,搅拌混合1~3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
本发明对所采用的乳化剂、缓冲剂、终止剂等均可以采用本领域通用的常规助剂,其加入量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胶乳的用量可以计算得到的常规用量,本发明不做特殊限定。如本发明所述的乳化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可以是阴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如:可以选自脂肪酸皂、松香酸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本发明所述的缓冲剂可以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氨水、碳酸氢铵中的一种,优选氢氧化钠。
本发明所述的终止剂可以选自二乙基羟胺、硫酸羟胺、福美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溶剂可以选自环己烷、二硫化碳(CS2)、硝基苯、石油醚、四氯乙烷、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优选环己烷。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填充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抗湿滑绿色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首先首先对聚醚多元醇和硅烷偶联剂进行共聚反应,其生成产物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其共聚物中的硅氧键(—O-Si)、醚键(—R—O—R—)和羟基(—OH)为锚固基团,与白炭黑表面上羟基通过“氢键作用”紧密连接在一起,在白炭黑粒子表面形成高密度极性锚固点。然后用不饱和丙烯酸酯和芳基乙烯类单体发生共聚反应,制备极性单体预乳化液。该极性单体预乳化液的酯基与纳米白炭黑粒子表面的极性锚固点产生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力,形成以白炭黑粒子为中心被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和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包覆的聚合体,随后通过加入芳基乙烯类单体与极性单体乳化液发生共聚反应,在纳米白炭黑粒子粒子表面形成芳基乙烯类聚合物包覆层。该包覆层与白炭黑粒子通过化学反应连接,连接强度高即使在高温和高剪切作用下也很难发生脱离,其链结构与溶聚丁苯橡胶部分链段相同,无需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就能够实现纳米白炭黑在溶聚丁苯橡胶基体中的超分散(见附图1)。
其次,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中含有极多的硅氧键、醚键和羟基,具有很强的亲水性,使得白炭黑很容易刺破轮胎胎面接地部分的挤出水膜,极大地降低挤出水膜区厚度,提高轮胎在湿摩擦中的滚动阻力,明显的改善胎面胶的抗湿滑性。同时纳米白炭黑在溶聚丁苯橡胶基体中的超分散性,使得溶聚丁苯橡胶中纳米白炭黑的填充量大幅增加,改性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在两者相互“协同作用”下能使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魔鬼三角”性能的平衡获得明显地提升,得到具有好的抗湿滑性和低的滚动阻力的抗湿滑绿色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其方法绿色环保,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改性纳米白炭黑在溶聚丁苯橡胶中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以30~100nm左右的颗粒在溶聚丁苯橡胶基体中形成“海—岛”结构,表明改性纳米白炭黑粒子均匀地分散到溶聚丁苯橡胶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
列举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发明效果,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实施例和对比例所述的“份”均是指质量份。
⑴原料来源:
纳米白炭黑,粒径为20~60nm 潍坊万利助剂有限公司
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固含量10%,独山子石化公司
苯乙烯,纯度为99.5%,兰州石化公司
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DNPEO),海安永胜化工有限公司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DPEO),海安永胜化工有限公司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南京向前化工有限公司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南京向前化工有限公司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广州齐泰化工有限公司
过硫酸钾,湖北风兴银河化工集团公司
其它试剂均为市售工业品
⑵分析测试方法:
样品电镜分析: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XL一2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纳米白炭黑改性前后样品进行分散性分析。将样品经表面处理机喷金处理后,在加速电压20kV下进行SEM分析。
0℃和60℃损耗因子:采用TA公司的DMA Q800型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分析,
选用双悬臂夹具模式。在-150℃~100℃程序升温,升温速率为3℃/min,振幅为10μm,测试频率分别为1Hz、5Hz、10Hz,动态力1N。
拉伸强度:执行标准GB/T528-2009中方法。
分散度:执行标准GB/T6030-1985中方法。
实施例1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先加入100份A-171和100份环己烷,搅拌1.0hr,然后再加入4.0份DNPEO,继续搅拌加热待反应器温度达到50℃时,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0.5份氢氧化钠,反应5.0hr后,减压、蒸馏,得到A-171/DNPEO共聚物a。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将100份苯乙烯和5份MMA、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0份去离子水放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10min;然后再加入1.0份氢氧化钠和0.05份过硫酸钾,升温至40℃时,搅拌反应1.0hr制备成极性单体预乳化液a。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5份A-171/DNPEO共聚物a、20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40℃,搅拌反应1.0hr;然后加入4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a、200份去离子水、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70℃,混合30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20份苯乙烯和0.1份过硫酸钾,反应5.0hr后,加入0.1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50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0min,然后加入50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升温至50℃时,搅拌混合1.0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实施例2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同实施例1。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6份A-171/DNPEO共聚物a、22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42℃,搅拌反应1.3hr;然后加入5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a、220份去离子水、2.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72℃,混合35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23份苯乙烯和0.15份过硫酸钾,反应7.0hr后,加入0.2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53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2min,然后加入70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升温至51℃时,搅拌混合1.2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实施例3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同实施例1。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7份A-171/DNPEO共聚物a、24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45℃,搅拌反应1.5hr;然后加入6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a、250份去离子水、3.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75℃,混合40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27份苯乙烯和0.2份过硫酸钾,反应7.0hr后,加入0.2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56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3min,然后加入90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升温至53℃时,搅拌混合1.6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实施例4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先加入100份A-171和150份环己烷,搅拌1.5hr,然后再加入8.0份DNPEO,继续搅拌加热待反应器温度达到60℃时,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1.3份氢氧化钠,反应8.0hr后,减压、蒸馏,得到A-171/DNPEO共聚物b。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将100份苯乙烯和8份MMA、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0份去离子水放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20min;然后再加入1.5份氢氧化钠和0.13份过硫酸钾,升温至50℃时,搅拌反应2.0hr制备成极性单体预乳化液b。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8份A-171/DNPEO共聚物b、26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47℃,搅拌反应1.8hr;然后加入7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b、270份去离子水、4.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9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75℃,混合45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30份苯乙烯和0.3份过硫酸钾,反应8.0hr后,加入0.3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60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5min,然后加入110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升温至56℃时,搅拌混合2.0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实施例5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同实施例4。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同实施例4。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9份A-171/DNPEO共聚物b、28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50℃,搅拌反应2.0hr;然后加入8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b、270份去离子水、4.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75℃,混合45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33份苯乙烯和0.35份过硫酸钾,反应8.5hr后,加入0.3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63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6min,然后加入115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升温至57℃时,搅拌混合2.4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实施例6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同实施例4。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同实施例4。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10份A-171/DNPEO共聚物b、30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52℃,搅拌反应2.2hr;然后加入9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b、270份去离子水、4.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2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75℃,混合45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35份苯乙烯和0.4份过硫酸钾,反应8.5hr后,加入0.3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65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7min,然后加入120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升温至57℃时,搅拌混合2.5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实施例7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先加入100份A-151和200份环己烷,搅拌2.0hr,然后再加入13份DPEO,继续搅拌加热待反应器温度达到70℃时,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2.0份氢氧化钠,反应10hr后,减压、蒸馏,得到A-151/DPEO共聚物c。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将100份苯乙烯和10份MMA、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0份去离子水放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30min;然后再加入2.0份氢氧化钠和0.2份过硫酸钾,升温至60℃时,搅拌反应3.0hr制备成极性单体预乳化液c。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12份A-151/DPEO共聚物c、35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55℃,搅拌反应2.0hr;然后加入10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c、280份去离子水、5.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3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78℃,混合47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37份苯乙烯和0.4份过硫酸钾,反应9.0hr后,加入0.4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67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8min,然后加入124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升温至58℃时,搅拌混合2.6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实施例8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同实施例7。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同实施例7。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14份A-151/DPEO共聚物c、35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55℃,搅拌反应2.5hr;然后加入11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c、290份去离子水、5.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78℃,混合48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39份苯乙烯和0.45份过硫酸钾,反应9.0hr后,加入0.4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68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8min,然后加入127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升温至58℃时,搅拌混合2.8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实施例9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同实施例7。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同实施例7。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15份A-151/DPEO共聚物c、40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3.0hr;然后加入12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c、300份去离子水、6.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80℃,混合50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40份苯乙烯和0.5份过硫酸钾,反应10hr后,加入0.5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70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60min,然后加入130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升温至60℃时,搅拌混合3.0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对比例1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同实施例1。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同实施例1。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加入量为30份,即: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50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0min,然后加入30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升温至50℃时,搅拌混合1.0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对比例2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同实施例2。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同实施例2。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极性单体预乳化液a的加入量为3.0份,即: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6份A-171/DNPEO共聚物a、22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42℃,搅拌反应1.3hr;然后加入3.0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a、220份去离子水、2.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72℃,混合35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23份苯乙烯和0.15份过硫酸钾,反应7.0hr后,加入0.2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a。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入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而是加入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a,即: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53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2min,然后加入70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a,升温至51℃时,搅拌混合1.2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对比例3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同实施例3。
b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入A-171/DNPEO共聚物a,而是直接加入A-171,即: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7份A-171、24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45℃,搅拌反应1.5hr;然后加入6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a、250份去离子水、3.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75℃,混合40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27份苯乙烯和0.2份过硫酸钾,反应7.0hr后,加入0.2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b。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入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而是加入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b,即: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56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3min,然后加入90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b,升温至53℃时,搅拌混合1.6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对比例4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DNPEO的加入量为2.0份,即:在反应器中先加入100份A-171和150份环己烷,搅拌1.5hr,然后再加入8.0份DNPEO,继续搅拌加热待反应器温度达到60℃时,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1.3份氢氧化钠,反应8.0hr后,减压、蒸馏,得到A-171/DNPEO共聚物b-1。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同实施例4。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入A-171/DNPEO共聚物b,而是加入A-171/DNPEO共聚物b-1,即: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8份A-171/DNPEO共聚物b-1、26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47℃,搅拌反应1.8hr;然后加入7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b、270份去离子水、4.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9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75℃,混合45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30份苯乙烯和0.3份过硫酸钾,反应8.0hr后,加入0.3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c。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入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而是加入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c,即: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60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5min,然后加入110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c,升温至56℃时,搅拌混合2.0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对比例5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同实施例5。
b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5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入A-171/DNPEO共聚物b-1,而是直接加入DNPEO,即: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9份DNPEO、28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50℃,搅拌反应2.0hr;然后加入8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b、270份去离子水、4.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75℃,混合45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33份苯乙烯和0.35份过硫酸钾,反应8.5hr后,加入0.3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d。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5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入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而是加入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d,即: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63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6min,然后加入115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d,升温至57℃时,搅拌混合2.4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对比例6
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而是直接加入未改性的纳米白炭黑,其加入量为120份,即: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65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7min,然后加入120份未改性的纳米白炭黑,升温至57℃时,搅拌混合2.5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对比例7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同实施例7。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7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MAH的加入量为4.0份,即:将100份苯乙烯和4.0份MMA、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0份去离子水放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30min;然后再加入2.0份氢氧化钠和0.2份过硫酸钾,升温至60℃时,搅拌反应3.0hr制备成极性单体预乳化液c-1。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7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入极性单体预乳化液c,而是加入极性单体预乳化液c-1,即: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12份A-151/DPEO共聚物c、35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55℃,搅拌反应2.0hr;然后加入10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c-1、280份去离子水、5.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3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78℃,混合47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37份苯乙烯和0.4份过硫酸钾,反应9.0hr后,加入0.4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e。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7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入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而是加入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e,即: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67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8min,然后加入124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e,升温至58℃时,搅拌混合2.6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对比例8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同实施例8。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同实施例8。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8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苯乙烯的加入量为10份,即: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14份A-151/DPEO共聚物c、35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55℃,搅拌反应2.5hr;然后加入11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c、290份去离子水、5.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78℃,混合48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10份苯乙烯和0.45份过硫酸钾,反应9.0hr后,加入0.4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f。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8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入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而是加入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f,即: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68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8min,然后加入127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f,升温至58℃时,搅拌混合2.8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对比例9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同实施例9。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9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入MMA,即:将100份苯乙烯和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0份去离子水放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30min;然后再加入2.0份氢氧化钠和0.2份过硫酸钾,升温至60℃时,搅拌反应3.0hr制备成极性单体预乳化液c-2。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9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入极性单体预乳化液c,而是加入极性单体预乳化液c-2,即:取100份纳米白炭黑(40nm)和15份A-151/DPEO共聚物c、400份环己烷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3.0hr;然后加入12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c-2、300份去离子水、6.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氢氧化钠,搅拌升温至80℃,混合50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的聚合体种子;最后再加入40份苯乙烯和0.5份过硫酸钾,反应10hr后,加入0.5份二乙基羟胺,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g。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其它条件与实施例9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过程中不加入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而是加入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f,即:取100份溶聚丁苯胶浆SSBR2564s和700份环己烷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60min,然后加入130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f,升温至60℃时,搅拌混合3.0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取样分析:制成标准试样,经测试性能见表1。
表1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的性能
Figure BDA0001833937010000201
由表1可知:含高分散型纳米白炭黑橡胶组合物在实施例中的tanδ(0℃)值均比对比例大,说明该橡胶组合物抗湿滑性能好;且tanδ(60℃)值均低于对比例,说明该橡胶组合物滚动阻力小。
图1为改性纳米白炭黑在溶聚丁苯橡胶中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以30~100nm左右的颗粒在溶聚丁苯橡胶基体中形成“海岛”结构,表明改性纳米白炭黑粒子均匀地分散到溶聚丁苯橡胶中。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抗湿滑轮胎用橡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a.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先加入100质量份硅烷偶联剂和100~200质量份溶剂,搅拌1~2hr,然后再加入4~13质量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继续搅拌加热待反应器温度达到50~70℃时,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0.5~2.0质量份催化剂,反应5~10hr后,减压、蒸馏,得到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b.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制备:将100质量份芳基乙烯类单体和5~10质量份不饱和丙烯酸酯极性单体、1~5质量份乳化剂、100~200质量份去离子水放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10~30min;然后再加入1.0~2.0质量份缓冲剂和0.05~0.2质量份引发剂,升温至40~60℃时,搅拌反应1~3hr制备成极性单体预乳化液;
c.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取100质量份纳米白炭黑和5~15质量份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200~400质量份溶剂加入到聚合釜中,升温至40~60℃,搅拌反应1~3hr;然后加入4~12质量份极性单体预乳化液、200~300质量份去离子水、2~6质量份乳化剂、1~3质量份缓冲剂,搅拌升温至70~80℃,混合30~50min生成以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中心被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共聚物和极性单体预乳化液包覆的聚合体,并将此作为种子;最后再加入20~40质量份芳基乙烯类单体和0.1~0.5质量份引发剂,反应5.0~10hr后,加入0.1~0.5质量份终止剂,经洗涤、脱水、干燥、研磨制得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
(2)抗湿滑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取100质量份溶聚丁苯胶浆和500~700质量份溶剂加入到凝聚釜里搅拌混合50~60min,然后加入50~130质量份超分散型纳米白炭黑,升温至50~60℃时,搅拌混合1~3hr,最后经湿法脱灰、干燥、压块制得抗湿滑轮胎胎面用溶聚丁苯橡胶组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白炭黑的粒径为10~1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氢氧化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丙烯酸酯极性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环己烷、二硫化碳、硝基苯、石油醚、四氯乙烷、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
CN201811217577.2A 2018-10-18 2018-10-18 一种抗湿滑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0730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7577.2A CN111073079B (zh) 2018-10-18 2018-10-18 一种抗湿滑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7577.2A CN111073079B (zh) 2018-10-18 2018-10-18 一种抗湿滑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3079A CN111073079A (zh) 2020-04-28
CN111073079B true CN111073079B (zh) 2022-03-29

Family

ID=70308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17577.2A Active CN111073079B (zh) 2018-10-18 2018-10-18 一种抗湿滑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7307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6746B (zh) * 2016-04-08 2019-01-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745B (zh) * 2016-04-08 2019-01-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含改性纳米白炭黑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748B (zh) * 2016-04-08 2019-01-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改性纳米白炭黑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749B (zh) * 2016-04-08 2019-01-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747B (zh) * 2016-04-08 2019-01-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715B (zh) * 2016-04-08 2019-06-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纳米白炭黑的改性方法
CN106674593A (zh) * 2016-12-03 2017-05-17 北京化工大学 含乙烯基醚链段的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89485B (zh) * 2017-01-14 2019-01-29 北京化工大学 并用aeo和硅烷偶联剂改性白炭黑及其与橡胶复合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3079A (zh)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6750B (zh) 一种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748B (zh) 一种含改性纳米白炭黑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741B (zh) 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0752A (zh) 硅原位杂化接枝改性含聚共轭二烯烃胶乳的方法
US20170121511A1 (en) A process to prepare high-quality natural rubber silica masterbatch by liquid phase mixing
CN113956376B (zh) 一种液体橡胶改性的偶联剂、制备方法、应用和改性白炭黑
CN109627502B (zh) 一种天甲橡胶和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87105B (zh) 一种高填充氧化石墨烯/树脂杂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073081B (zh) 一种绿色工程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3079B (zh) 一种抗湿滑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2143B (zh) 一种用做橡胶填料的碳纳米管的改性方法
CN111073086B (zh) 高耐磨绿色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3080B (zh) 一种高耐磨绿色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12390A (zh) 一种吸砂胶管用耐磨防老化胶料
Yin et al. Preparation, properties of In‐situ silica modified styrene‐butadiene rubber and its silica‐filled composites
CN109897245B (zh) 一种含碳纳米管的胎面用丁苯橡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WO2016014037A1 (en) A process to prepare high-quality natural rubber-silica masterbatch by liquid phase mixing
CN111073077B (zh) 绿色工程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3201A (zh) 一种绿色轮胎用抗湿滑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3049A (zh) 一种用作橡胶填料的纳米白炭黑的改性方法
CN111073045A (zh) 高分散型橡胶填料纳米白炭黑的改性方法
CN111073078A (zh) 绿色轮胎胎面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3347A (zh) 一种橡胶填料用超分散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CN109897246B (zh) 一种含高分散型碳纳米管的橡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1073076A (zh) 绿色轮胎用抗湿滑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