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5470A - 冷冲压成形装置及冷冲压成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冷冲压成形装置及冷冲压成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5470A
CN111065470A CN201880056030.0A CN201880056030A CN111065470A CN 111065470 A CN111065470 A CN 111065470A CN 201880056030 A CN201880056030 A CN 201880056030A CN 111065470 A CN111065470 A CN 111065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eat medium
punch
die
cold p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60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曹一郎
重田千春
佐藤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SK Ltd
Original Assignee
NS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SK Ltd filed Critical NSK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65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54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20Deep-draw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4/00Special deep-drawing arrangements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6Heating or coo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冷压成形装置具备温度传感器、热介质流路、向热介质流路供给热介质的热介质供给流路、从热介质流路回收热介质的热介质回收流路以及向热介质供给流路输送热介质的泵。并且,冷冲压成形装置具有温度控制部,该温度控制部具有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的温度调整部,该温度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冲模和冲头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不会偏离出从预先确定的下限值起到上限值的范围。

Description

冷冲压成形装置及冷冲压成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冲压成形装置及冷冲压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径向滚针轴承、推力滚针轴承的制造中,内外圈的高精度化、高速加工化的要求和提高制造效率的要求变得严格。对于径向滚针轴承、推力滚针轴承的内外圈,存在利用冲压机对被加工件进行拉深加工而成形的内外圈。
图8的(A)、(B)、(C)是表示通过这样的冲压拉深加工而成形的轴承外圈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工序说明图。
如图8的(A)所示,在分别同轴地配设有直径比冲压拉深加工后的轴承外圈的内径稍小的冲头81、和内径比冲压拉深加工后的轴承外圈的外径稍大的冲模82的冲压机中,在冲头81与冲模82之间设置被加工件W。如图8的(B)所示,使冲头81下降以使被加工件W被压入冲模82中。此时,被加工件W塑性变形为与冲头81与冲模82之间的空间相符的形状。然后,如图8的(C)所示,使冲头81上升,取出被加工件W。
在这样的冲压拉深加工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热。即,被加工件发生塑性变形时产生的内部摩擦热(HA)、因被加工件与工具接触而产生的外部摩擦热(HB)、冲压机内空气(环境)引起的发热(HC)、为了抑制在塑性变形时被加工件与工具接触而产生的热(HD)而使用的润滑剂自身的热(HE)、因冲压机自身进行动作而产生的来自设备的热(HF)等。
由于这些各种热(HA、HB、HC、HD、HE)的产生,被冲头和冲模等一对工具夹着的被加工件由于一对工具受到热的影响而无法维持所设定的工具间的间隙(clearance)。于是,根据情况,可能产生加工后的冲压品的尺寸与最初设定的尺寸不同的情况。另外,除了工具的热膨胀、热收缩以外,被加工件自身的热膨胀、热收缩也会导致间隙发生变化,从而有时冲压产品成为与最初设定的尺寸不同的尺寸。作为参考,将模具温度对冲压加工品的尺寸造成的影响的图表示于表1。
[表1]
表1冲头、冲模的温度对冲压加工品造成的影响(圆筒品的情况)
冲头温度 冲模温度 间隙 冲压加工品的板厚
情况1 变窄 变薄
情况2 不变 不变(直径变大)
情况3 不变 不变(直径变小)
情况4 变宽 变厚
对于这样的加工尺寸的偏差,例如如下设置来控制在适当尺寸。即,预先准备直径以微米为单位而不同的多种滚针作为径向滚针轴承、推力滚针轴承的滚动体,根据轴承内外圈的尺寸而利用选择匹配来进行适配。另外,预先准备多个冲模、多个冲头,适当地进行更换。进而,准备成形面的尺寸不同的多个冲模、多个冲头,通过选择匹配来进行适配。
另一方面,在冲压成形中,作为用于得到高加工精度的技术,已知有将被加工件预先加热至高温而使其软化以进行冲压加工的热冲压成形的技术。在热冲压成形中,在将被加工件、例如钢板加热至出现奥氏体组织的温度以上的状态下进行冲压加工。在该情况下,由于钢板柔软,因此即使板厚较厚,成形形状复杂,也不易产生裂纹等,容易加工精密的形状。另外,在成形时,利用因被加工件与模具接触而产生的冷却来引起马氏体相变,实施淬火。该情况下的马氏体相变由于是成形基本完成后的组织相变,因此具有成形时产生的残余应力少、不易产生回弹、不需过多注意延迟断裂的特征。在这样的热冲压成形中,在成形后进行骤冷很重要,已知用于骤冷的各种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薄板的层叠而廉价地构成一种热冲压用模具,该热冲压用模具在成形面设置有喷出冷却介质的喷出孔,能够朝向被加工件喷出冷却介质而对被加工件进行冷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977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虽说是高精度,但也难以应用于要求微米单位的精度的轴承内外圈。即使是实现进一步的高精度的热冲压成形的技术,也需要加热所需的加热炉或者加热装置等,从而装置自身复杂且大型化,工序也变得复杂。另外,在径向滚针轴承、推力滚针轴承的内外圈的成形中使用时,过于耗费加工成本。
另外,若有意要制作数微米单位的尺寸不同的径向滚针轴承、推力滚针轴承的内外圈,则需要与各自的尺寸匹配的冲模和冲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冲压成形装置及冷冲压成形方法,能够在不对被加工件进行加热而以常温进行冲压成形的冷冲压加工中,通过控制冲头、冲模的温度来管理冲头、冲模的尺寸,提高冲压加工品的尺寸精度。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冲压成形装置及冷冲压成形方法,能够在不对被加工件进行加热而以常温进行冲压成形的冷冲压加工中,通过控制冲头、冲模的温度来管理冲头、冲模的尺寸,制作需要的尺寸的径向滚针轴承、推力滚针轴承的内外圈。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由下述结构构成。
(1)一种冷冲压成形装置,具备对被加工件进行冲压加工的冲模和冲头,所述冷冲压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热介质流路,所述热介质流路被设置在所述冲模和所述冲头中的至少一者的内部;
热介质供给流路,所述热介质供给流路向所述热介质流路供给所述热介质;
热介质回收流路,所述热介质回收流路从所述热介质流路回收热介质;
泵,所述泵向所述热介质供给流路输送所述热介质;以及
温度控制部,所述温度控制部具有对所述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的温度调整部,所述温度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冲模和所述冲头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不会偏离出从预先确定的下限值起到上限值的范围。
(2)根据(1)所述的冷冲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冲模和所述冲头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信息,
所述温度调整部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对所述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
(3)根据(2)所述的冷冲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为:对所述冲模、所述冲头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温度传感器、对所述热介质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对所述热介质的温度差进行测定的温度传感器中的任一者或它们的组合。
(4)根据(1)所述的冷冲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控制部除了具备所述温度调整部以外,还具备对所述热介质的流量进行增减的流量调整部。
(5)一种冷冲压成形方法,其使用了(2)所述的冷冲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对所述冲模和所述冲头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信息进行检测的工序;
将向所述热介质供给流路输送所述热介质的泵驱动的工序;以及
将检测出的所述温度与预先确定的温度下限值、温度上限值进行比较,在为所述温度下限值以下时对所述热介质进行加热,在为所述温度上限值以上时对所述热介质进行冷却的工序,
所述冷冲压成形方法控制所述冷冲压成形装置的所述冲模和所述冲头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
(6)根据(5)所述的冷冲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根据检测出的所述温度来对所述热介质的流量进行增减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控制冲模、冲床等冲压工具的温度来管理冲压工具的尺寸,由此,能够提高冲压加工品的尺寸精度。
进而,由于能够通过控制冲头、冲模的温度来管理冲头、冲模的尺寸,因此能够制作需要的尺寸的径向滚针轴承、推力滚针轴承的内外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冲压成形装置的温度控制的情况的框图。
图2的(A)是表示冲模和冲头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2的(B)是图2的(A)所示的冲模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各种温度传感器的配置方式的说明图。
图4是对冲模和冲头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部的功能框图。
图5是说明温度控制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仅对冲模进行温度控制时的冷冲压加工部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仅对冲头进行温度控制时的冷冲压加工部的概略结构图。
图8的(A)~(C)是利用现有的冷冲压加工而成形的轴承外圈的制造方法的一例。
符号说明
11、11A:冲模
13、13A:冲头
17:冲模侧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19:冲头侧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21:温度控制部
25a:冲模侧热介质供给流路
25b:冲头侧热介质供给流路
25c:冲模侧热介质回收流路
25d:冲头侧热介质回收流路
26:冲模侧流路(热介质流路)
28:冲头侧流路(热介质流路)
61:冲模侧加热器(温度调整部)
63:冲模侧冷却器(温度调整部)
65:冲头侧加热器(温度调整部)
67:冲头侧冷却器(温度调整部)
71:冲模侧泵(温度调整部)
73:冲头侧泵(温度调整部)
100:冷冲压成形装置
W:被加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冷冲压成形装置的温度控制的情况的框图,图2的(A)是表示冲模和冲头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2的(B)是图2的(A)所示的冲模的俯视图。
冷冲压成形装置100具备对被加工件进行冲压加工的冲模11和冲头13。具体而言,具备冷冲压加工部15、冲模侧温度传感器17、冲头侧温度传感器19、温度控制部21、冲模侧热介质供给流路25a及冲模侧热介质回收流路25c、冲头侧热介质供给流路25b和冲头侧热介质回收流路25d。
冷冲压加工部15具备在内部设有冲模侧流路(热介质流路)26的冲模11以及在内部设有冲头侧流路(热介质流路)28的冲头13。
冲模侧温度传感器17测定冲模11的温度,冲头侧温度传感器19测定冲头13的温度。
冲模侧热介质供给流路25a和冲模侧热介质回收流路25c从之后详述的温度控制部21的未图示的冲模侧罐向冲模11的冲模侧流路26延伸设置。
冲头侧热介质供给流路25b和冲头侧热介质回收流路25d从温度控制部21的未图示的冲头侧罐向冲头13的冲头侧流路28延伸设置。
冲模侧流路26具有图2的(A)、(B)所示的下侧的环状流路26a、上侧的环状流路26b以及将环状流路26a、26b连通的连通流路26c。另外,在环状流路26a形成有流入口26d,在环状流路26b形成有流出口26e。在冲头侧流路28中,在与冲模11侧相反的基端侧形成有流入口28a和流出口28b,在冲头13的内部形成有连通流路28c。
冲模侧流路26、冲头侧流路28的截面形状能够选择圆、四边形、三角形、R形状等适当的形状。通常,表面积越大越容易进行热交换,但若截面积过大则冲模11、冲头13的刚性降低,影响冲压加工品的尺寸偏差。因此,考虑热交换能力与强度的平衡来决定冲模侧流路26、冲头侧流路28的形状。另外,各流路能够通过如下等各种公知方法形成:由多个模块构成冲模11、冲头13,由此将各流路设置在模块间的接缝处、或者基于接缝进行加工。
作为热介质,能够使用水、油、乙二醇等液体、氟利昂气体、空气等气体。另外,上述的冲模侧流路26、冲头侧流路28的结构是一例,只要是能够有效地对冲模11、冲头13的加工部进行温度调整的配置即可,能够根据热交换效率、型材的强度等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将图2的(A)的流出口26e作为流入口,将流入口26d作为流出口。另外,流入口、流出口可以分别为多个,环状流路也可以为多个。另外,环状流路也可以不是环状。
作为冲模侧温度传感器17和冲头侧温度传感器19,可以使用能够从外部对冲模11和冲头13的温度进行测定的非接触式的传感器、例如辐射温度计等。作为测定位置,优选测定冲模11、冲头13的成形面的温度的位置。冲模11的成形面是内径面,因此难以测定,但冲头13的成形面是冲头13的外周面,因此能够使用非接触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刚加工后的温度。具体而言,只要利用非接触的温度传感器测定刚加工后已上升的冲头13的外周面即可。
另外,也可以使用埋入冲模11和冲头13内部的接触式的传感器,例如热电偶等。在该情况下,未使用成形面本身的温度,而代之以大致相同的温度即附近的温度。但是,由于需要是可用于推测冲模11、冲头13各自的成形面当前因热膨胀、收缩而成为什么样的尺寸的温度信息,因此,根据冲模11、冲头13的结构、大小、使用环境等适当选择测定位置即可。
而且,也可以根据热介质的温度来推测冲模11、冲头13的温度。也可以利用冲模侧温度传感器17和冲头侧温度传感器19测定任意位置的热介质的温度,进而推测冲模11、冲头13的温度。另外,也可以利用冲模侧温度传感器17测定流入口26d附近的热介质温度与流出口26e附近的热介质温度之差,利用冲头侧温度传感器19测定流入口28a附近的热介质温度与流出口28b附近的热介质温度之差,进而推测冲模11、冲头13的温度。
另外,根据上述理由,通过将温度传感器(冲模侧温度传感器17和冲头侧温度传感器19)安装在更接近加工发生源的部分,从而能够进行与模具的温度变化具有线性关系的测定。例如,在模具(冲模11、冲头13、其他结构元件)的表面设置凹陷等,利用粘贴、夹入、粘接等方式将上述温度传感器以被保护在该凹陷内的状态进行安装。在该情况下,由于温度传感器被埋入在模具内部,因此与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模具表面的结构相比,能够进行更准确的温度测定。另外,在模具的加工面中,仅限于将加工时作用的应力低的部分设为在内部组装有温度传感器的构造,从而能够在不损害作为模具的功能的前提下进行高精度的温度测定。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加工时的温度,管理冲压工具的尺寸,提高冲压加工品的尺寸精度。
图3是表示各种温度传感器的配置方式的说明图。
在通过粘贴来安装温度传感器的情况下,更具体而言,能够如图3所示那样配置。即,优选在成为冲模11的非加工面的上表面31或侧面33粘贴冲模侧温度传感器17A、17B。另外,优选在成为冲头13的非加工面的、比工件加工面(图3的高度Lw的范围内的外周面)靠上侧的侧面35粘贴冲头侧温度传感器19A。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
另外,在以埋入的方式安装温度传感器的情况下,优选从冲模11侧的侧面33开孔加工至接近冲模侧流路26的中间地点P1的位置,并在加工得到的孔39内埋入冲模侧温度传感器17C。另外,优选从冲头上表面37开孔加工至靠近冲头侧流路28的中间地点P2且被冲头侧流路28包围的位置,在加工得到的孔41内埋入冲头侧温度传感器19B。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
上述的各温度传感器可以是在冲模11侧和冲头13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方式,也可以是将上述的各配置方式适当组合的方式。
从热传导率以及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模具所使用的材质优选为铁、钢、超硬合金、陶瓷等模具材料。另外,在设置了温度传感器之后,能够对模具表面赋予TiC、TiCN等涂层。即使对模具表面赋予了涂层也不会影响上述效果。
图4是对冲模11和冲头13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部21的功能框图。
温度控制部21具备温度调整部51和流量调整部53。对于向冲模11的冲模侧流路26和冲头13的冲头侧流路28供给的流量,分别独立地控制热介质的温度和流量,由此能够管理冲模11和冲头13的温度。
温度调整部51连接至:对向冲模11供给的热介质进行加热的冲模侧加热器61、对向冲模11供给的热介质进行冷却的冲模侧冷却器63、对向冲头13供给的热介质进行加热的冲头侧加热器65、对向冲头13供给的热介质进行冷却的冲头侧冷却器67。
冲模侧加热器61和冲模侧冷却器63安装在前述的未图示的冲模侧罐,冲头侧加热器65和冲头侧冷却器67安装在前述的未图示的冲头侧罐。
温度调整部51基于来自冲模侧温度传感器17、冲头侧温度传感器19的温度检测值,向所连接的各加热器61、65或各冷却器63、67输出驱动信号。由此,驱动各加热器61、65或各冷却器63、67,对向冲模11、冲头13供给的罐内的热介质分别进行加热或冷却。
流量调整部53连接至经由冲模侧热介质供给流路25a向冲模11的冲模侧流路26输送冲模侧储罐中的热介质的冲模侧泵71,并且连接至经由冲头侧热介质供给流路25b向冲头13的冲头侧流路28输送冲头侧储罐中的热介质的冲头侧泵73。流量调整部53向冲模侧泵71输出驱动信号Sd,并且向冲头侧泵73输出驱动信号Sp,对冲模侧泵71和冲头侧泵73进行驱动,分别调整向冲模11、冲头13供给的热介质的流量。
另外,向温度调整部51和流量调整部53输入来自冲模侧的温度传感器17的检测温度信号Td、以及来自冲头侧温度传感器19的检测温度信号Tp。
温度调整部51存储有预先设定的冲头温度下限值T1、冲头温度上限值T2、冲模温度下限值T3、冲模温度上限值T4,并将已输入的检测温度信号Td、Tp与各温度上限值、温度下限值进行比较。在检测出的温度为温度下限值以下的情况下,将加热器打开直至超过温度下限值。在检测出的温度为温度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将冷却器打开直至低于温度上限值为止。
冲头温度下限值T1、冲头温度上限值T2、冲模温度下限值T3、冲模温度上限值T4根据来自冲模侧的温度传感器17的检测温度信号Td以及来自冲头侧温度传感器19的检测温度信号Tp与冲模11、冲头13各自的成形面的尺寸的关系而预先设定。
流量调整部53存储有预先设定的与检测温度信号Td、Tp对应的泵流量(冲模侧流量Qd、冲头侧流量Qp)的值(简称为T-Q线图),并按照所输入的检测温度信号Td、Tp来驱动冲模侧泵71和冲头侧泵73。
设定成:根据T-Q线图,如果检测出的温度是比温度上限值低且比温度下限值高的值,则以恒定流量驱动泵,而在成为温度下限值以下或温度上限值以上的温度时,其温度差越大则越增加流量。T-Q线图的流量的变化可以设定为线性,也可以设定为阶段性地变化。
图5是说明温度控制部21的动作的流程图。
将本结构的冷冲压成形装置100的电源接通时设为开始。但是,在冷冲压成形装置100的电源和温度控制部21的电源为不同电源的情况下,将温度控制部21的电源接通时设为开始。
在步骤S1中,温度控制部21输入由冲模侧温度传感器17和冲头侧温度传感器19检测出的冲模11的检测温度信号Td和冲头13的检测温度信号Tp。在步骤S2中,基于流量调整部53预先存储的T-Q线图,决定向冲模11供给的热介质的冲模侧流量Qd以及向冲头13供给的热介质的冲头侧流量Qp,并向冲模侧泵71、冲头侧泵73输出驱动信号。
接着,在步骤S3中将冲头13的检测温度信号Tp与预先设定的冲头13的冲头温度下限值T1进行比较,在Tp≤T1的情况下,在步骤S4中进行将冲头侧加热器65打开而提高向冲头13供给的热介质的温度的操作。然后,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9。另一方面,在步骤S3中Tp>T1的情况下,在步骤S5中将冲头侧加热器65关闭。
接着,在步骤S6中将冲头13的检测温度信号Tp与预先设定的冲头13的冲头温度上限值T2进行比较,在Tp≥T2的情况下,在步骤S7中进行将冲头侧冷却器67打开而降低向冲头13供给的热介质的温度的操作。然后,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9。另一方面,在步骤S6中Tp<T2的情况下,在步骤S8中将冲头侧冷却器67关闭。
然后,在步骤S9中将冲模11的检测温度信号Td与预先设定的冲模11的冲模温度下限值T3进行比较。在Td≤T3的情况下,在步骤S10中进行将冲模侧加热器61打开而提高向冲模11供给的热介质的温度的操作。然后,转移到步骤S15。
另一方面,在步骤S9中Td>T3的情况下,在步骤S11中将冲模侧加热器61关闭。
接着,在步骤S12中将冲头11的检测温度信号Td与预先设定的冲头温度上限值T4进行比较。在Td≥T4的情况下,在步骤S13中进行将冲模侧冷却器63打开而降低向冲模11供给的热介质的温度的操作。然后,转移到步骤S15。
另一方面,在步骤S12中Td<T4的情况下,在步骤S14中将冲模侧冷却器63关闭。
然后,在步骤S15中判断冷冲压成形装置100的电源或温度控制部21的电源的接通/断开。若是电源未断开、即电源为接通的状态,则返回步骤S1,继续进行控制。若电源断开,则在步骤S16中将冲模侧加热器61、冲头侧加热器65、冲模侧冷却器63、冲头侧冷却器67全部关闭,使冲模侧泵71及冲头侧泵73停止,结束热介质的温度控制步骤。
通过上述各工序,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冲压成形装置100中,从接通电源开关时起开始冲模11、冲头13的温度测定,另外,开始驱动使热介质分别向冲模11、冲头13的内部流入的泵。如果冲模11、冲头13的温度为温度下限值以下,则加热热介质,并且使热介质的流量增加,由此提高冲模11、冲头13的温度。若冲模11、冲头13的温度为温度上限值以上,则冷却热介质,并且使热介质的流量增加,由此降低冲模11、冲头13的温度。持续进行该控制,直至冷冲压成形装置100的电源开关切断。这样,始终进行控制使得冲模11、冲头13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
如以上说明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冷冲压成形装置100和冷冲压成形方法,能够利用冲模11和冲头13的温度控制而将由热引起的冲模11、冲头13的变形抑制在最小限度,因此能够得到尺寸没有偏差的高尺寸精度的冲压加工品。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冷冲压成形装置100和冷冲压成形方法,能够利用冲模11和冲头13的温度控制来控制冲模11、冲头13的变形,因此能够得到目标尺寸的冲压加工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冲模11和冲头13两者设置了温度传感器,但也可以仅测定任意一者的温度,基于该一者的测定温度,进行冲模11和冲头13两者的温度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实施对冲模11和冲头13两者的温度控制,但如图6所示,也可以不对冲头13A进行温度控制,而仅对冲模11进行温度控制。另外,如图7所示,也可以不对冲模11A进行温度控制,而仅对冲头13进行温度控制。
进而,也可以测定冲头13的温度,基于其测定结果而仅对冲模11进行温度控制。另外,也可以测定冲模11的温度,基于其温度测定结果而仅对冲头13进行温度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根据热介质温度使热介质流量增减的方式驱动泵,但也可以不使热介质流量增减,而使泵恒速驱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对向冲头13流入的热介质和向冲模11流入的热介质进行流量控制,但也可以将两者控制为相同流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向冲头13流入的热介质和向冲模11流入的热介质分别进行温度控制,但也可以控制为相同温度。
这些温度控制与本实施方式相比,难以进行精细的温度控制,但根据所要求的精度,能够以低成本得到充分的效果,因此是有效的手段。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将实施方式的各结构相互组合的情况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说明书的记载和周知的技术进行变更、应用的情况也是本发明可预期的,包含在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本结构的冷冲压成形装置能够用于例如壳型机动车用轴承等各种轴承的冲压加工。
本申请基于2017年9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7-168317),其内容在此作为参照而被引用。

Claims (6)

1.一种冷冲压成形装置,具备对被加工件进行冲压加工的冲模和冲头,所述冷冲压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热介质流路,所述热介质流路被设置在所述冲模和所述冲头中的至少一者的内部;
热介质供给流路,所述热介质供给流路向所述热介质流路供给热介质;
热介质回收流路,所述热介质回收流路从所述热介质流路回收热介质;
泵,所述泵向所述热介质供给流路输送所述热介质;以及
温度控制部,所述温度控制部具有对所述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的温度调整部,所述温度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冲模和所述冲头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不会偏离出从预先确定的下限值起到上限值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冲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冲模和所述冲头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信息,
所述温度调整部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而对所述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冲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为:对所述冲模、所述冲头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温度传感器、对所述热介质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对所述热介质的温度差进行测定的温度传感器中的任一者或它们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冲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控制部除了具备所述温度调整部以外,还具备对所述热介质的流量进行增减的流量调整部。
5.一种冷冲压成形方法,其使用了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冲压成形装置,所述冷冲压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对所述冲模和所述冲头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信息进行检测的工序;
将向所述热介质供给流路输送所述热介质的泵驱动的工序;以及
将检测出的所述温度与预先确定的温度下限值、温度上限值进行比较,在为所述温度下限值以下时对所述热介质进行加热,在为所述温度上限值以上时对所述热介质进行冷却的工序,
所述冷冲压成形方法控制所述冷冲压成形装置的所述冲模和所述冲头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冲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根据检测出的所述温度来对所述热介质的流量进行增减的工序。
CN201880056030.0A 2017-09-01 2018-08-27 冷冲压成形装置及冷冲压成形方法 Pending CN1110654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8317 2017-09-01
JP2017-168317 2017-09-01
PCT/JP2018/031567 WO2019044764A1 (ja) 2017-09-01 2018-08-27 冷間プレス成形装置及び冷間プレス成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5470A true CN111065470A (zh) 2020-04-24

Family

ID=65525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6030.0A Pending CN111065470A (zh) 2017-09-01 2018-08-27 冷冲压成形装置及冷冲压成形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74848B2 (zh)
KR (1) KR102316009B1 (zh)
CN (1) CN111065470A (zh)
WO (1) WO20190447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3703B1 (ko) * 2020-04-23 2020-12-21 서정원 쇼케이스용 u자형패널 성형장치
CN116618529B (zh) * 2023-05-19 2024-02-27 苏州志信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模具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6643A (ja) * 1993-04-22 1994-11-01 Nippon Steel Corp 深絞り成形性に優れた表面処理鋼板および成形方法
KR20040046812A (ko) * 2002-11-28 2004-06-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프레스용 냉각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6102757A (ja) * 2004-09-30 2006-04-20 Jfe Steel Kk テーラードブランク材のプレス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CN103639288A (zh) * 2012-02-09 2014-03-19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冲压加工用金属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97741A (ja) 2008-06-13 2009-12-24 Sekisou Kanagata Co Ltd 熱間プレス用金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6643A (ja) * 1993-04-22 1994-11-01 Nippon Steel Corp 深絞り成形性に優れた表面処理鋼板および成形方法
KR20040046812A (ko) * 2002-11-28 2004-06-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프레스용 냉각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6102757A (ja) * 2004-09-30 2006-04-20 Jfe Steel Kk テーラードブランク材のプレス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CN103639288A (zh) * 2012-02-09 2014-03-19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冲压加工用金属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19190A (ko) 2020-02-21
JP6874848B2 (ja) 2021-05-19
KR102316009B1 (ko) 2021-10-21
JPWO2019044764A1 (ja) 2020-03-26
WO2019044764A1 (ja) 2019-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281185A1 (en) Producing a partially hardened formed part
CN111065470A (zh) 冷冲压成形装置及冷冲压成形方法
JP4542439B2 (ja) 金属板材の熱間プレス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RU2014125268A (ru) Способ и штамповочный инструмент для горячей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влением и закалки под давлением заготовок из стального листа, в частности, оцинкованных заготовок из стального листа
JP4871209B2 (ja) 金属素材の鍛造方法及び鍛造装置
CN107107155B (zh) 用于热成型结构部件的工具
US20120260784A1 (en) Press working method and press working apparatus
KR102233206B1 (ko) 금속 부품의 제조 방법 및 금속 부품의 제조 장치
US11554404B2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quality of hot stamped components
US9174261B2 (en) Press working apparatus
JP2004249365A (ja) 薄板のプレス金型装置及びプレス成形方法
WO2017203914A1 (ja) 軌道輪の製造方法
CN112719082A (zh) 一种热冲压随型冷却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JP5994055B2 (ja) 金属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金属部品の製造装置
WO2018138076A1 (en) Pressing tool for press hardening and the use thereof for production of press hardened sheet metal components
CN107000019B (zh) 用于对工件进行变形和/或部分地加压淬火的模具以及用于对工件进行变形和/或部分地加压淬火的方法
JP2014226712A (ja) 差厚鋼板製品の製造ライン及び製造方法
CN110900134A (zh) 一种汽车的冷冲压模具钢淬硬后的加工方法
EP4122618A1 (en) Molding device and molding method
Aliiev et al. The determination of deformation velocity effect on cold backward extrusion processes with expansion in the movable die of axisymmetric hollow parts
EP3137243B1 (en) Forging dies with internal heating system
CN112719084B (zh) 一种高强度冲压模具型面及制造修复方法
US20160354827A1 (en) Forming Tool for Shaping a Workpiece,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on a Forming Tool
CN219520504U (zh) 重型数控卧车用静压承托装置
CN102601246A (zh) 轻合金板材水冷控温成形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