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6215A - 一种自动传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传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6215A
CN111056215A CN202010061325.6A CN202010061325A CN111056215A CN 111056215 A CN111056215 A CN 111056215A CN 202010061325 A CN202010061325 A CN 202010061325A CN 111056215 A CN111056215 A CN 111056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conveying
shaft
driving
d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13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继民
连全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hous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hous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hous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hous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6132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562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56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62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1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 B65G15/12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 B65G15/2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arranged side by side, e.g. for conveyance of flat articles in vertical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002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comprising load carriers resting on the traction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44Belt or chain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4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rovided with rotary movement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65G2201/0258Trays, totes or b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传菜系统,包括升降机、传送机构以及作为传菜媒介的托盘,所述升降机和传送机构之间还设置有托盘转运装置,用于在升降机和传送机构之间转运托盘;升降机设置两组传动带进托菜盘的上下运送,并在传动带上设置多组托板,每组托板的数量至少有四个且于两组传动带对称分布,确保升降过程的稳定性;托盘转运装置采用对称性结构设计,受力平衡,并采用静轮、动轮组合,同步带传动设计的调节组件维持机械手组件的水平状态,确保转运过程的稳定性;传送机构通过传菜小车在传送轨道的行驶将托盘传送到指定餐位,传送速度快,灵活度高,准确性好,效率高。整个传菜过程平稳快速,自动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传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传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传菜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餐饮业完全依靠人力进行传菜及收盘,对于多楼层餐厅,效率很低,影响客人用餐满意度,而且需要配备大量服务人员,大大增加成本,在此背景下,传菜机应运而生。现有的传菜机多为升降装置,在楼层之间进行菜的传送,传送到楼层窗口后还需要服务人员再从窗口传到不同的座位,也有部分餐厅配备水平传送装置(如传送带)进行同一楼层不同位置的菜品输送,但是升降装置和水平传送装置往往相互独立,仍旧需要人工将菜由升降装置转至水平传送装置,无法实现传菜的全自动化。此外,现有的升降式传菜机传菜时平稳性差,菜盘容易翻落。
公告号为CN20464301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立体化输送装置,包括横向传送机构、纵向传送机构以及将物品由纵向升降机构转送至横向传送机构的转运结构,该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的传菜设备,自动化程度提高,但是传菜稳定性并不能保证,这种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升降和转运两个过程:①纵向升降机构通过两链条带动支撑板升降实现菜肴上下传输,支撑板一侧的两端部固定于两链条,这样单侧固定的方式使得托盘置于支撑板后支撑板单侧受力大,而且链条两侧都设有该支撑板,传动阻力大,速度难以提升;此外,虽然在支撑板固定侧的对边设有挡边,但菜盘仍有从其他方向翻落风险;②转运结构通过可旋转主轴带动主轴的两侧设置的带托板的转臂旋转,两个转臂同向设置,转臂上的两个托板用于承接餐盘的两端,转臂转动的同时完成餐盘的转运;该转运结构的主轴在转臂旋转过程中阻力矩大,尤其当菜盘过重时,需要强大的驱动力才能带动转臂转动,并且该驱动力太大容易增加系统的不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传菜系统,包括升降机、传送机构以及托盘转运装置,能够确保升降和转运过程的稳定性,整个传菜过程平稳快速,自动化程度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传菜系统,包括升降机、传送机构以及作为传菜媒介的托盘,所述升降机和传送机构之间还设置有托盘转运装置,用于将托盘由所述升降机转移至所述传送机构,或将托盘由所述传送机构转移至所述升降机;所述升降机包括机架、升降组件和托板;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并排布置、竖直架设于所述机架的两个升降单元,每个升降单元包括一上轴、一下轴,以及基于所述上轴和下轴布置的一组传动带;所述的上轴和下轴中至少一个为主动轴;传菜升降机运行时,两个升降单元的传动带运转方向相反;所述托板设有多组,每组托板至少四个,位于同一高度,固定于所述传动带,同组的托板固定于两组传动带行进方向一致的一侧,使同组的托板随两组传动带的运转而同步升降;传菜升降机运行时,当每组的托板处于两组传动带之间时,可用于承载并运送一托盘,实现托盘在不同楼层间的传送;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托盘运送至指定餐位,传送机构包括运送轨道以及可行驶在所述运送轨道上的传菜小车;所述传菜小车设有用于承载所述托盘的托架。
优选的,所述托盘转运装置包括:
-转臂,转臂的中部与一转轴固定连接,使转臂随着转轴的转动而转动;
-机械手组件,具有两组,设置在所述转臂的两端,与所述转臂转动连接;
-调节组件,使机械手组件在随转臂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与所述转臂转动连接的机械手安装座以及与所述机械手安装座固定连接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的取物板;所述取物板进入升降机后于托盘下方将托盘承接,并随转臂运转将托盘由所述托板传送至所述托架。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机械手组件同轴连接并且竖向设置的动轮、与所述转轴同轴的静轮,两个动轮通过一同步带相连,且所述同步带的上半部分的中间段和下半部分的中间段分别与所述静轮的上下两端相驱动连接。静轮可以安装在转轴上但不随转轴运转而转动,也可以不安装在转轴但是安装于与转轴同轴向的位置,静轮始终不动,它的作用是驱动两个动轮转动,驱动方式可以是依靠摩擦驱动,可以是齿轮同步带啮合驱动,也可以是链轮链条配合连接的驱动。这里的同步带为泛指,指能够使两个动轮实现同步转动的物件,可以是狭义的同步带,也可以是链条等物件。
优选的,所述转轴通过电机与离合器、减速器、联轴器、皮带轮皮带组件、同步带齿轮组件、链轮链条组件中的一种或多种直接或间接地驱动转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还包括驱动组件,用于为两个升降单元的运转提供同步的动力;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机架顶端,包括电机、与电机相连的换向器,以及换向器两端伸出的转向相反的两个过渡轴,其中一个过渡轴用于驱转一个升降单元,另一个过渡轴用于驱转另一个升降单元。
优选的,所述上轴为主动轴,下轴为从动轴;所述过渡轴端部设有第一传动轮,主动轴的一端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带传动或者链传动将过渡轴输出的动力传至第二传动轮,驱动主动轴转动。
优选的,不同升降单元的两个第二传动轮设于两个主动轴的不同端。
优选的,所述传动带配有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安装于从动轴两端,包括套接于从动轴端部的带座轴承,所述带座轴承左右两侧嵌于滑槽,通过带座轴承在滑槽的上下移动调节传动带的松紧度。
优选的,所述传菜小车包括机身;所述托架包括与机身固接的水平设置的固定板,以及竖直设于固定板四周、用于承接托盘的若干支撑柱;当托盘转移至托架,固定板、支撑柱和托盘之间形成的空间至少能刚好容纳所述托盘转运装置伸入该空间的部分。
优选的,所述机身底盘设有驱动轮,驱动轮与所述运送轨道滑动连接;机身内安装有摄像导航模块,用于规划驱动轮在所述运送轨道的运行路线并及时控制传菜小车的启停。
本发明自动传菜系统包括升降机、传送机构以及作为传菜媒介的托盘,并在升降机和传送机构之间设置托盘转运装置,通过升降机将菜肴运送到指定楼层,通过托盘转运装置将菜肴由升降机传至传送机构,最后由传送机构将菜肴运送到该楼层的目标餐位,实现了传菜的全自动化,并且整个传菜过程稳定性好,升降和转运过程不会发生菜盘翻落现象。
为提高升降过程传菜的稳定性,本发明升降机设置了两组传动带进行托盘的上下运输,并且每组传动带的数量至少为端侧的两个,因此固定于传动带的同组的托板至少为四个且对称分布,使托盘的重量通过至少四个支撑点均匀分散至两组传动带,降低了每条传动带的受力,所需的驱动力大大减少,且提高了托板的平衡能力和负载水平,使菜盘重心稳定,与现有传菜机仅用两条链条传送,托板单侧固定相比,显著提高了传动和传菜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为实现两个升降单元同步反向运转,本发明由同一驱动组件提供同步的动力,提高了传动带间运转的同步性。更加优化的,本发明针对每个传动带设置了张紧机构以调节各个传动带的松紧度,进一步确保两组传动带运转的同步性,提高传送的平稳性。
为提高转运过程传菜的稳定性,本发明托盘转运装置采用一个转臂两端设置机械手组件,转轴与转臂中心固接的对称性结构设计,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平衡性,与现有技术中旋转轴驱动两个同向转臂的设计相比,解决了轴单向受力过大的问题,使用寿命提高,所需的驱动力小,机械手组件的承重能力高,并且两个机械手组件能够交替工作,大大减少了两次传递之间等待的时间,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更加关键的,调节组件采用动、静轮组合,同步带传动的方式维持机械手组件水平状态,通过静轮与同步带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或者啮合力驱动同步带和动轮运转从而调节机械手组件的自转角度使其在随转臂旋转过程中始终维持水平,这种静轮、动轮组合,同步带传动的设计,与普通的两轮链传动相比,不产生冲击和振动,能够使机械手组件自转更加平缓,转动幅度控制更加精准,实现托盘的平稳输送;结合两个机械手组件的对称设计,降低了调节组件中同步带的运转阻力,进一步提高了托盘输送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自动传菜系统通过升降机将菜肴运送到指定楼层,通过托盘转运装置将菜肴传至传送机构,最后由传送机构将菜肴运送到该楼层的目标餐位,这个过程大大提高了传菜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工成本。
2、传菜稳定性好,尤其是现有技术易发生菜肴翻落的升降过程和转运过程。升降机设置两组传动带进行托盘的上下运送,并在传动带上设置多组托板,每组托板的数量至少有四个且于两组传动带对称分布,双侧的托板共同分担载物板的重力,大大提高了托板的平衡能力和负载水平,同时减少了传动带受力以及所需的驱动力,使传动更加稳定,确保了菜肴在升降运输过程的稳定性;托盘转运装置采用一个转臂两端设置机械手组件,转轴与转臂中心固接的对称性结构设计,并通过采用静轮、动轮组合,同步带传动设计的调节组件维持机械手组件的水平状态,确保了菜肴在转运过程的稳定性。由于升降机和托盘转运装置结构极为稳定,升降和转运过程能够实现高速传送。
3、传送机构通过传菜小车在运送轨道的行驶来进行餐位间的传菜,传菜小车在托盘转运装置运转时,随时监测托盘转运装置的转动状态,等候在一旁,当托盘转运装置转动到合适的角度时,传菜小车进入所述托盘转运装置的转臂转动的区域内,接收从托盘转运装置转运过来的托盘;当托盘转移到传菜小车的托架后,传菜小车迅速驶离转臂转动的区域,避免影响托盘转运装置的继续运转;这个托盘转运的原理主要是基于速度差实现的:传菜小车的启停速度和行进速度,比之托盘转运装置转臂的转速度,有一个合适的比值;即在转臂相对缓慢的转动下,传菜小车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自身所处的位置,以实现跟所述托盘转运装置的对接,同时实现不影响托盘转运装置的继续转动同步进入对应位置接收托盘;传菜小车接到托盘后可再通过摄像导航模块规划路线进行运送;同理可将托盘从传菜小车的托架转移到升降机的托板;与常用的传送带相比,本发明传送机构传送速度快,灵活度高,准确性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自动传菜系统的立体结构图。
图2:本发明自动传菜系统的仰视图。
图3:本发明托盘转运装置的俯视图。
图4:本发明托盘转运装置的侧视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4升降机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机,2-托盘转运装置,3-传送机构,4-托盘;11-第一升降单元,12-第二升降单元,13-托板,14-第一驱动组件,15-机架,16-张紧机构,111-第一主动轴,112-第一从动轴,113、114-第一传动带,121-第二主动轴,122-第二从动轴,123、124-第二传动带,141-第一电机,142-换向器,143-第一过渡轴,144-第二过渡轴,151-导轨,161-张紧架,162-带座轴承,163-滑槽,164-螺杆,165-螺母,166-压力弹簧,167-压簧固定件,1111、1211-第二传动轮,1431、1441-第一传动轮;21-转轴,22-转臂,23-机械手组件,24-调节组件,25-第二驱动组件,26-轴承组件,231-机械手安装座,232-取物板,241-静轮,242-动轮,243-同步带,251-第二电机,252-传动部,2411-固定座;31-传菜小车,32-运送轨道,311-机身,312驱动轮,313托架,3131-固定板,3132-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自动传菜系统,如图1~2所示,包括升降机1、传送机构3以及作为传菜媒介的托盘4,包括升降机1以及传送机构3,所述升降机1和传送机构3之间还设置有托盘转运装置2,用于将托盘4由所述升降机1转移至所述传送机构3,或将托盘4由所述传送机构3转移至所述升降机1。
升降机1包括:
-升降组件,包括并排且竖向布置的第一升降单元11和第二升降单元12;升降单元11包括设于机架15上端的第一主动轴111,设于机架15下端的第一从动轴112,以及设于第一主动轴111和第一从动轴112两端的第一传动带113、114;升降单元12包括设于机架15上端与第一主动轴111平行对称的第二主动轴121,设于机架15下端与第一从动轴112平行对称的第二从动轴122,以及设于第二主动轴121和第二从动轴122两端的第二传动带123、124;传菜升降机运行时,两组传动带运转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带113、114为一组传动带,第二传动带123、124为另一组传动带,且传动带均为链条,分别通过链轮绕设于对应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链条嵌于导轨151,导轨151为高分子导轨,竖直设于机架15,用于防止链条的晃动;每条链条对应设置了张紧机构6来调节传动带的松紧度;
-托板13,设有多组;每组托板13有四个,位于同一高度,同组的托板13固定于两组传动带行进方向一致的一侧,使同组托板13随两组传动带的运转而升降;每组托板13包括与传动带固接的四个固定板面以及用于承接托盘的水平板面,水平板面由四个独立的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板面单元组成;传菜升降机运行时,当每组的托板13处于两组传动带之间时,可用于承载并运送一托盘4;
-第一驱动组件14,用于为第一升降单元11和第二升降单元12的传动带的反向运转提供同步的动力;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4架设于所述机架15顶端,包括第一电机141、与第一电机141相连的换向器142,以及换向器142两端伸出的转向相反的第一过渡轴143和第二过渡轴144,第一过渡轴143端部设有第一传动轮1431,第二过渡轴144端部设有第一传动轮1441,第一主动轴111的一端设有第二传动轮1111,第二主动轴121另一端设有第二传动轮1211,第二从动轮1111与第一传动轮1431、第二传动轮1211与第一传动轮1441分别通过链条传动连接,驱动第一主动轴111和第二主动轴121转动;
-机架15,由若干横杆和纵杆组成,用于架设所述的升降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14,升降组件通过第一主动轴111、第一从动轴112、第二主动轴121和第二从动轴122两端的轴承固定于所述机架15,四个传动带之间形成的矩形空间为升降通道,机架15在竖直面上还间隔设有若干传菜窗口。
托盘转运装置2如图3~4所示,包括:
-转臂22,转臂22的中部与一转轴21固定连接,使转臂22随着转轴21的转动而转动;所述转轴21的两端还设有轴承组件26,所述轴承组件26包括套设于转轴21的轴承以及用于安装固定所述轴承的轴承座,本实施例中轴承座固定于机架15边缘,使转臂22处于水平位置时机械手组件23的取物板232正好能够承接托盘4;
-机械手组件23,具有两组,设置在所述转臂22的两端,与所述转臂22转动连接;所述机械手组件23包括与所述转臂22转动连接的机械手安装座231以及与所述机械手安装座231固定连接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的取物板232;两组机械手组件23相同规格,并且相对于所述的转轴21对称设置;
-调节组件24,使机械手组件23在随转臂22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所述调节组件24相对于所述机械手组件23设置在所述转臂22的另一侧;调节组件24包括与所述机械手组件23同轴连接并且竖向设置的动轮242、与所述转轴21同轴的静轮241,两个动轮242通过一同步带243相连,且所述同步带243的上半部分的中间段和下半部分的中间段分别与所述静轮241的上下两端相驱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静轮241通过轴承安装在转轴21上,并通过固定座2411将静轮241固定于转臂一侧,使静轮241不随转轴21的运转而转动;所述的驱动连接为齿轮同步带啮合驱动,同步带为狭义的同步带,即内周制成齿状的环形带,静轮241轮面上具有齿牙,所述齿牙使所述静轮241与所述同步带243啮合;
-第二驱动组件25,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5包括第二电机251,所述第二电机251直接或间接地驱动所述转轴21。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25还包括传动部252,第二电机251通过传动部252间接驱动转轴21运转,该传动部252为一同步带齿轮组件,具体包括与第二电机251相连的主动轮、与转轴21相连的从动轮以及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同步带。
传送机构3包括:
-传菜小车31,包括机身311、驱动轮312以及用于接收由所述机架15开设的窗口传递出的托盘4的托架313;所述驱动轮312设于机身311底盘;所述托架313包括与机身311固接的水平设置的固定板3131,以及竖直设于固定板3131四周、用于承接托盘4的若干支撑柱3132;当托盘4转移至托架313,固定板3131、支撑柱3132和托盘4之间形成的空间至少能刚好容纳所述托盘转运装置2伸入该空间的部分;本实施例支撑柱3132的数量为四个,分布在固定板3131四周;
-运送轨道32,驱动轮312与运送轨道32滑动连接;传菜小车31在托架313接收托盘4后通过驱动轮312于所述运送轨道32运行,将托盘4传送至楼层指定座位;
所述机身311内还安装有摄像导航模块,用于规划驱动轮312在运送轨道32的运行路线并及时控制传菜小车31的启停。
传菜时,首先将托盘4置于一组托板13,开启第一电机141,经换向器142转换,使得第一过渡轴143和第二过渡轴144输出反向动力,并分别驱动第一传动轮1431、1441转动,第一传动轮1431将动力传至第二从动轮1111,进而带动第一主动轴111转动,同时第一传动轮1441将动力传至第二从动轮1211,进而带动第二主动轴121转动,实现第一主动轴111和第二主动轴121同步反向旋转,第一主动轴111和第二主动轴121带动四条链条(第一传动带113、114,第二传动带123、124)同步运转,托板13随链条运转而升降,到达指定窗口时,关闭第一电机141;
启动第二电机251,驱动同步带齿轮组件(传动部252)运转,进而驱动转轴21转动,转轴21带动转臂22旋转,两个机械手组件23随转臂22作圆周运动;转臂22旋转过程中静轮241与同步带243啮合驱动同步带243和动轮242的转动,与动轮242同轴连接的机械手组件23受动轮242的驱动发生自转,使取物板232在随转臂22旋转过程中自身始终维持水平状态;转运时,取物板232随转臂进入位于升降机1托板13的托盘4下方,承接托盘4后继续运转,由机架15窗口将托盘4传出并继续向传送机构2运送;
在托盘转运装置2运转的同时,传菜小车31随时监测托盘转运装置2的转动状态,等候在一旁,当托盘转运装置2转动到合适的角度时,传菜小车31进入所述托盘转运装置2的转臂22转动的区域内,接收从托盘转运装置2转运过来的托盘4,当托盘4转移到传菜小车31的托架31后,传菜小车31迅速驶离转臂22转动的区域,避免影响托盘转运装置2的继续运转;传菜小车31接到托盘4后通过摄像导航模块规划路线进行运送;将托盘4传送至楼层指定餐位,完成传菜。
本发明的自动传菜系统除了传菜也可进行收盘工作,运行路线与传菜相反,运转原理相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自动传菜系统基本构造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升降机1每组传动带的数量为三个(即共有六条传动带),分布与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两个端部及中部;对应的每组托板13增至六个,对于托板的支撑更加稳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自动传菜系统基本构造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托盘转运装置2的调节组件24中,静轮241轮面上不带齿牙,同步带243的上半部分的中间段和下半部分的中间段分别与所述静轮241的上下两端相抵靠,依靠转臂22旋转过程中静轮241与同步带243接触部分产生的摩擦力驱动同步带243和动轮242的转动,进而带动机械手组件23自转,维持取物板232的水平状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张紧机构16,如图5所示,张紧机构16为一种弹力张紧机构,安装于第一从动轴112、第二从动轴122两端链轮的外侧,包括套接于从动轴端部的带座轴承162,所述带座轴承162左右两侧嵌于滑槽163,所述滑槽163固定于张紧架161,所述张紧架161固定于机架15;所述带座轴承162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螺杆164,所述螺杆164通过螺母165固定于张紧架161,且带座轴承162上侧的螺杆164套有压力弹簧166,压力弹簧166上下两端设有压簧固定件167,下端的压簧固定件167与所述带座轴承162固接。升降机1在运转过程中,链条的松紧度发生变化时,设于链条一侧的张紧机构16可进行自动调整,具体是带座轴承162根据链条的松紧对应下移和上移,压力弹簧166随带座轴承162位移拉伸或者压缩,从而实现链条的松紧度调节,确保四条链条同步运转,使托盘在升降过程始终维持在水平状态。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书之后所做的任何改变,只要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自动传菜系统,包括升降机、传送机构以及作为传菜媒介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和传送机构之间还设置有托盘转运装置,用于将托盘由所述升降机转移至所述传送机构,或将托盘由所述传送机构转移至所述升降机;
所述升降机包括机架、升降组件和托板;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并排布置、竖直架设于所述机架的两个升降单元,每个升降单元包括一上轴、一下轴,以及基于所述上轴和下轴布置的一组传动带;所述的上轴和下轴中至少一个为主动轴;传菜升降机运行时,两个升降单元的传动带运转方向相反;所述托板设有多组,每组托板至少四个,位于同一高度,固定于所述传动带,同组的托板固定于两组传动带行进方向一致的一侧,使同组的托板随两组传动带的运转而同步升降;传菜升降机运行时,当每组的托板处于两组传动带之间时,可用于承载并运送一托盘,实现托盘在不同楼层间的传送;
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托盘运送至指定餐位,传送机构包括运送轨道以及可行驶在所述运送轨道上的传菜小车;所述传菜小车设有用于承载所述托盘的托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转运装置包括:
-转臂,转臂的中部与一转轴固定连接,使转臂随着转轴的转动而转动;
-机械手组件,具有两组,设置在所述转臂的两端,与所述转臂转动连接;
-调节组件,使机械手组件在随转臂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与所述转臂转动连接的机械手安装座以及与所述机械手安装座固定连接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的取物板;所述取物板进入升降机后于托盘下方将托盘承接,并随转臂运转将托盘由所述托板传送至所述托架。
3.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自动传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机械手组件同轴连接并且竖向设置的动轮、与所述转轴同轴的静轮,两个动轮通过一同步带相连,且所述同步带的上半部分的中间段和下半部分的中间段分别与所述静轮的上下两端相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的自动传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通过电机与离合器、减速器、联轴器、皮带轮皮带组件、同步带齿轮组件、链轮链条组件中的一种或多种直接或间接地驱动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还包括驱动组件,用于为两个升降单元的运转提供同步的动力;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机架顶端,包括电机、与电机相连的换向器,以及换向器两端伸出的转向相反的两个过渡轴,其中一个过渡轴用于驱转一个升降单元,另一个过渡轴用于驱转另一个升降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自动传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为主动轴,下轴为从动轴;所述过渡轴端部设有第一传动轮,主动轴的一端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带传动或者链传动将过渡轴输出的动力传至第二传动轮,驱动主动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述的自动传菜系统,其特征在于:不同升降单元的两个第二传动轮设于两个主动轴的不同端。
8.根据权利要求6述的自动传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配有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安装于从动轴两端,包括套接于从动轴端部的带座轴承,所述带座轴承左右两侧嵌于滑槽,通过带座轴承在滑槽的上下移动调节传动带的松紧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菜小车包括机身;所述托架包括与机身固接的水平设置的固定板,以及竖直设于固定板四周、用于承接托盘的若干支撑柱;当托盘转移至托架,固定板、支撑柱和托盘之间形成的空间至少能刚好容纳所述托盘转运装置伸入该空间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传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底盘设有驱动轮,驱动轮与所述运送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机身内安装有摄像导航模块,用于规划驱动轮在运送轨道的运行路线并及时控制传菜小车的启停。
CN202010061325.6A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自动传菜系统 Pending CN1110562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1325.6A CN111056215A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自动传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1325.6A CN111056215A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自动传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6215A true CN111056215A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06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1325.6A Pending CN111056215A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自动传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562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4450A (zh) * 2021-03-12 2021-07-30 淮安春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可靠的餐饮行业用传菜装置
CN114955522A (zh) * 2022-05-12 2022-08-30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4450A (zh) * 2021-03-12 2021-07-30 淮安春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可靠的餐饮行业用传菜装置
CN114955522A (zh) * 2022-05-12 2022-08-30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
CN114955522B (zh) * 2022-05-12 2024-04-09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92805U (zh) 多功能输送rgv
CN110356823A (zh) 一种换向升降输送机及输送系统
CN111056215A (zh) 一种自动传菜系统
CN107555078B (zh) 一种医院物流输送系统
CN106041954A (zh) 一种餐厅机器人
CN111056216A (zh) 一种传菜升降机
CN214114787U (zh) 物品转运车及物品转运系统
CN211846110U (zh) 一种输送线用动力驱动装置
CN112707277A (zh) 一种传菜机
CN210654975U (zh) 双层垂直输送机及双层分拣系统
CN115959433A (zh) 载具板回流设备及具有其的装箱生产线
CN215945706U (zh) 一种货架机器人
CN211870659U (zh) 一种用于智能存取站的往复提升装置
CN211664004U (zh) 一种卫浴陶瓷坯体输送机
CN113104608A (zh) 一种高效日用瓷装卸窑机
CN115246568A (zh) 牙叉式基板输送装置及基板输送方法
CN111056303A (zh) 一种托盘转运装置
CN110689672A (zh) 一种售卖机机械手总成
CN220906103U (zh) 货物分拣装置
CN219708217U (zh) 一种中转控制装置
CN115583490B (zh) 一种托盘自动连续分栈供给装置
CN213801545U (zh) 一种传输带设备
CN216612736U (zh) 双边提升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18434719U (zh) 一种移载装置
CN214490505U (zh) 板件存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