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6103U - 货物分拣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货物分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6103U
CN220906103U CN202322890969.8U CN202322890969U CN220906103U CN 220906103 U CN220906103 U CN 220906103U CN 202322890969 U CN202322890969 U CN 202322890969U CN 220906103 U CN220906103 U CN 220906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ifting
along
sub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909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anglong Drill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anglong Drill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anglong Drill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anglong Drill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909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6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6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6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货物分拣装置,包括主框架、升降组件、输送组件、至少一个接货组件和控制器。主框架包括两个门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门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梁;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方形框架、第一驱动件和升降平台,第一驱动件与升降平台连接,并驱动升降平台在方形框架上滑动,升降平台包括升降小车;输送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与升降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的传输带,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传输带往复运动;接货组件分别滑动连接于各个第二横梁上,接货组件包括安装架、接货小车和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接货小车在第二横梁上滑动;控制器与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升降小车和接货小车电连接。

Description

货物分拣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货物分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货物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货物的运输、转运和分拣是实现物品流通的基本方式,货物生产出来后,在运往商场、超市之前,会对货物进行分拣并放入对应的货筐中。现有技术中的货筐设于多层货架上,在分拣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或者机械臂将待分拣的货品放置在指定的货筐中,此分拣方式消耗人力和时间,自动化程度较低,进而使得分拣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物分拣装置,以提高货物分拣的自动化,提高货物分拣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货物分拣装置,包括主框架、升降组件、输送组件、至少一个接货组件和控制器。所述主框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门架和连接于两个所述门架顶部的第一横梁,所述门架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支撑梁,所述主框架还包括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梁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的方形框架、设于所述方形框架上的第一驱动件和滑动连接于所述方形框架上的升降平台,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升降平台连接,并驱动所述升降平台在所述方形框架上沿第三方向滑动,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升降小车,所述升降小车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传输货物;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与所述升降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的传输带,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带往复运动,所述传输带包括至少一个工位,所述输送组件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传输货物;所述接货组件分别滑动连接于各个所述第二横梁上,所述接货组件包括安装架和设于安装架上的接货小车和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接货小车在所述第二横梁上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所述接货小车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传输货物;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所述升降小车和所述接货小车电连接。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货物分拣装置,还可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所述主框架的中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形框架包括顶边框、底边框和连接所述顶边框和所述底边框的侧边框,所述顶边框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底边框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电机连接于所述侧边框,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升降小车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边框设有开口相对的导轨,所述升降平台包括第一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承载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沿所述第二方向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侧的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导轨位置相对,且所述滑轮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梁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设有开口相反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安装架包括底板和沿所述第二方向设于所述底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接货小车和所述第三驱动件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侧板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的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二侧板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的第二行走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为U型滑轨;所述第一行走轮包括与所述第一滑轨的第一侧壁滑动连接的第一子行走轮、与所述第一滑轨的第二侧壁滑动连接的两个第二子行走轮,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子行走轮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子行走轮之间,且所述第一子行走轮和所述第二子行走轮位于所述第一滑轨内;所述第二行走轮包括与所述第二滑轨的第一侧壁滑动连接的第三子行走轮、与所述第二滑轨的第二侧壁滑动连接的两个第四子行走轮,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子行走轮位于两个所述第四子行走轮之间,且所述第三子行走轮和所述第四子行走轮位于所述第二滑轨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垂直于所述底板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第二同步带和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还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电机两侧的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二同步带依次缠绕于所述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张紧轮,且所述第二同步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梁的端部设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的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和至少一个第一调节螺杆,所述固定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设于所述第一压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同步带的端部设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所述固定板的第二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压板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长条形通孔;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上分别设有多个位置相对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锁紧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第三同步带、安装座、设于所述安装座的第三电机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安装座安装于其中一侧的所述支撑梁,另一侧的所述支撑梁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三同步带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转轴,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四转轴,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同步带固定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齿梁,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第三电机和齿轮,所述第三电机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齿轮在所述齿梁上滚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下端设有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所述第一滚轮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组和所述第二滚轮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横梁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位置相对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第一侧壁的侧边相抵。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货小车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三侧板和设于两个所述第三侧板之间的动力传送带;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第一挡边,所述动力传送带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挡边,所述动力传送带能带动所述第二挡边同步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货物在输送组件的传输带上沿第二方向运输,传输带与升降组件的升降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升降单元包括升降平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升降平台在方形框架上沿第三方向滑动,因此货物能够从传输带传输至升降平台的升降小车上。控制器内存储有货物信息,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升降小车沿第二方向升降,并且还可以控制升降平台上升或者下降至指定的高度,直至与不同高度的第二横梁位置相对。接货组件滑动连接于第二横梁上,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三驱动件驱动接货小车沿第一方向滑动,使得接货小车与升降小车位置相对,进而使得升降小车将货物传输至接货小车上,接货小车可以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将货物沿第一方向移送至指定位置。通过上述设置,货物能够实现从传输带到接货小车的自动转运并运输至指定位置,提高了货物分拣装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货物分拣的精确性,从而提高了货物分拣的效率。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货物分拣装置与货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货物分拣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货物分拣装置的升降单元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货物分拣装置的升降平台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货物分拣装置的一种接货组件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接货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货组件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货物分拣装置的再一种接货组件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货物分拣装置的第一调节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主框架10;门架11;支撑梁111;第四转轴1111;第二调节组件1112;第一基座1113;第二基座1114;第一轴承1115;第二连接件1116;第二调节螺杆1117;第一横梁12;第二横梁13;齿梁131;升降组件20;升降单元21;方形框架22;顶边框221;底边框222;侧边框223;导轨2231;第一转轴224;第二转轴225;第一驱动件23;第一电机231;第一同步带232;升降平台24;升降小车241;传送带2411;第一连接件242;第一连接板2421;滑轮2422;承载台243;第四侧板2431;第三挡边2432;动力滚筒2433;第四挡边2434;输送组件30;传输带31;工位311;接货组件40;安装架41;底板411;第一滚轮4111;第二滚轮4112;第一侧板412;第一子行走轮4121;第二子行走轮4122;第二侧板413;第三子行走轮4131;第四子行走轮4132;第二连接板414;第一张紧轮4141;第二张紧轮4142;接货小车42;第三侧板421;第一挡边4211;动力传送带422;第二挡边4221;滚筒423;第三驱动件43;第二同步带431;第二电机432;第三同步带434;安装座435;第三电机436;第三转轴437;齿轮438;第一调节组件50;固定板51;第一长条形通孔511;第三连接板512;第一压板52;第二压板53;第三通孔531;第一调节螺杆54;挡板55;货架60;货筐61;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货物分拣装置,如图1a和图1b所示,包括主框架10、升降组件20、输送组件30、至少一个接货组件40和控制器。主框架10包括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的两个门架11和连接于两个门架11顶部的第一横梁12,门架11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Y设置的支撑梁111,主框架10还包括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梁111的第二横梁13,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如图1a、图2和图3所示,升降组件20包括至少两个升降单元21,升降单元21包括与第一横梁12连接的方形框架22、设于方形框架22上的第一驱动件23和滑动连接于方形框架22上的升降平台24,第一驱动件23与升降平台24连接,并驱动升降平台24在方形框架22上沿第三方向Z滑动,第三方向Z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升降平台24包括升降小车241,升降小车241能够沿第二方向Y传输货物;输送组件30包括第二驱动件(图未示)和与升降单元21一一对应设置的传输带31,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传输带31往复运动,传输带31包括至少一个工位311,输送组件30用于沿第二方向Y传输货物;如图1a、图4和图5所示,接货组件40分别滑动连接于各个第二横梁13上,接货组件40包括安装架41和设于安装架41上的接货小车42和第三驱动件43,第三驱动件43用于驱动接货小车42在第二横梁13上沿第一方向X滑动,接货小车42能够沿第二方向Y传输货物;控制器与第一驱动件23、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43、升降小车241和接货小车42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a、图2和图3所示,货物在输送组件30的传输带31上沿第二方向Y运输,传输带31与升降组件20的升降单元21一一对应设置,且升降单元21包括升降平台24,第一驱动件23能够驱动升降平台24在方形框架22上沿第三方向Z滑动,因此货物能够从传输带31传输至升降平台24的升降小车241上。控制器内预设有货物信息,控制器根据预设的货物信息控制第一驱动件23驱动升降小车241沿第二方向Y升降,并且还可以控制升降平台24上升或者下降至指定的高度,直至与不同高度的第二横梁13位置相对。如图1a、图4和图5所示,接货组件40滑动连接于第二横梁13上,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三驱动件43驱动接货小车42沿第一方向X滑动,使得接货小车42与升降小车241位置相对,进而使得升降小车241将货物传输至接货小车42上,接货小车42可以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将货物沿第一方向X移送至指定位置。通过上述设置,货物能够实现从传输带31到接货小车42的自动转运并运输至指定位置,提高了货物分拣装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货物分拣的精确性,从而提高了货物分拣的效率。
具体的,至少一个支撑梁111沿第三方向Z间隔设置,因此第二横梁13数量也为至少一个且沿第三方向Z间隔设置,且间隔大于输送组件30沿第三方向Z的高度,更具体的,相邻支撑梁111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平台24在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控制器可以控制升降小车241不传输货物,即货物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与升降小车241保持相对静止,提高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货物分拣过程中,接货组件40可以为一个,即接货组件40可以先接收其中一个升降单元21中升降小车241上的货物,再接收另一个升降单元21中升降小车241上的货物。
需要说明的是,主框架10的门架11与第一横梁12、支撑梁111和第二横梁13、第一横梁12和方形框架22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为可拆卸连接。
实际应用中,如图1a所示,货物分拣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货架60,且货架设于主框架10沿第二方向Y的两侧,每个货架60包括多层货筐61,每层货筐61的高度与第二横梁13的位置相对,以使得接货小车42能够将货物转运至货筐上。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在第一方向X上,升降组件20设于主框架10的中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0设于主框架10的中部,且升降组件20包括至少两个升降单元21,两个升降单元21的升降平台24可以同时上升或者依次上升至指定位置,至少一个接货组件40可以从第二横梁13的中部位置分别朝向第二横梁13的两边运输,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够分拣更多的货物,进一步提高货物的分拣效率。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升降组件20的沿第一方向X的两侧分别设有货架60。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方形框架22包括顶边框221、底边框222和连接顶边框221和底边框222的侧边框223,顶边框221连接有第一转轴224,底边框222连接有第二转轴225,第一驱动件23包括第一电机231和第一同步带232,第一电机231连接于侧边框223,第一电机231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224连接,第一同步带232一端套设于第一转轴224,另一端套设于第二转轴225;升降小车241与第一同步带232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机231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224连接,第一同步带232一端套设于第一转轴224,另一端套设于第二转轴225,第二电机432能够驱动第一同步带232在第三方向Z上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升降小车241的升降运动。其中,第一转轴224和第二转轴225上设有与第一同步带232的齿形内周面配合的配合齿,第一同步带232与第一转轴224和第二转轴225配合的传动方式能够保证稳定的传动速度、无滑动、恒定的传动比,使得传输更加平稳、噪声低。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侧边框223设有开口相对的导轨2231,升降平台24包括第一连接件242和与第一连接件242连接的承载台243,第一连接件242与导轨2231滑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升降平台24包括第一连接件242和与第一连接件242连接的承载台243,且第一连接件242与导轨2231滑动连接,因此第一连接件242能够带动承载台243沿第三方向Z滑动。导轨2231的设置使得升降平台24能够相对稳定的升降,不易偏移。
其中,开口相对是指两个导轨2231的开口方向相向设置。
其中,承载台243包括两个第四侧板2431和设于之间的动力滚筒2433,当动力滚筒2433为多个时,货物可以直接在多个动力滚筒2433上传动。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升降小车241可以包括传送带2411,传送带2411套设于动力滚筒2433上,实现传送带2411对货物的传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件242包括第一连接板2421和沿第二方向Y设于第一连接板2421两侧的滑轮2422,滑轮2422与导轨2231位置相对,且滑轮2422与导轨2231滑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2421上的两侧设有滑轮2422,第一连接板2421通过滑轮2422与导轨2231滑动连接,滑动连接的摩擦更小,使得升降平台24的升降运动更稳定,从而使得升降小车241上的货物更稳定,不易滑落。
具体的,导轨2231的材料可以为塑料,滑轮2422与塑料制成的导轨2231配合时,运行的声音更小,进而使得货物分拣装置运行噪声更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图4至图7所示,第二横梁13沿第二方向Y的两侧设有开口相反的第一滑轨(图未示)和第二滑轨(图未示);安装架41包括底板411和沿第二方向Y设于底板411两侧的第一侧板412和第二侧板413,接货小车42和第三驱动件43设于底板411上;第一侧板412设有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的第一行走轮;第二侧板413设有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的第二行走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对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起到了支撑的作用,能够使得接货小车42在第二横梁13上滑动时更加平稳。其中,第一行走轮可以只有一个子行走轮,且子行走轮的两侧与第一滑轨的第一侧壁和第一滑轨的第二侧壁相抵,也可以设有在第一侧板412上沿第一方向X均匀分布的两个子行走轮,同理,第二行走轮可以只设有一个子行走轮,也可以设有在第二侧板413上沿第一方向X均匀分布的两个子行走轮,且两个子行走轮的两侧与第二滑轨的第一侧壁和第二滑轨的第二侧壁相抵。
其中,开口相反是指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开口方向相反。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为U型滑轨;第一行走轮包括与第一滑轨的第一侧壁滑动连接的第一子行走轮4121、与第一滑轨的第二侧壁滑动连接的两个第二子行走轮4122,沿第一方向X,第一子行走轮4121位于两个第二子行走轮4122之间;第二行走轮包括与第二滑轨的第一侧壁滑动连接的第三子行走轮4131、与第二滑轨的第二侧壁滑动连接的两个第四子行走轮4132,沿第一方向X,第三子行走轮4131位于两个第四子行走轮4132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a、图4至图7所示,两个第二子行走轮4122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的第二侧壁,即第一滑轨的第二侧壁对两个第二子行走轮4122起到了支撑的作用,第一子行走轮4121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的第一侧壁,即第一滑轨的第一侧壁能够给第一子行走轮4121向下的力。同理,两个第四子行走轮4132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的第二侧壁,即第二滑轨的第二侧壁对两个第四子行走轮4132起到了支撑的作用,第三子行走轮4131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的第一侧壁,即第二滑轨的第一侧壁能够给第三子行走轮4131向下的力。且沿第一方向X,第一子行走轮4121位于两个第二子行走轮4122之间,第三子行走轮4131位于两个第四子行走轮4132之间,此设置能够提高接货组件40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运行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安装架41上设有垂直于底板411且位于第一侧板412和第二侧板413之间的第二连接板414,第三驱动件43包括第二同步带431和设于第二连接板414上的第二电机432,第二连接板414上还设有沿第一方向X位于第二电机432两侧的第一张紧轮4141和第二张紧轮4142,第二同步带431依次缠绕于第一张紧轮4141、第二电机432的输出轴和第二张紧轮4142,且第二同步带43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二横梁13的两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同步带431依次缠绕于第一张紧轮4141、第二电机432的输出轴和第二张紧轮4142,且第二同步带43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二横梁13的两端,第二电机432的输出轴能够在第二同步带431上滚动,且第二电机432设于安装架41的第二连接板414上,因此,第二电机432实现了驱动接货小车42在第二横梁13上沿第一方向X滑动。其中,第一张紧轮4141和第二张紧轮4142沿第一方向X设于第二电机432的两侧,第一张紧轮4141和第二张紧轮4142的设置为第二同步带431和第二电机432输出轴的配合提供了更大的包角,能够产生更好的驱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同理于第一转轴224和第二转轴225与第一同步带232的配合方式,第二电机432的输出轴的外周面也设有与第二同步带431齿型内周面配合的配合齿。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和图8所示,第二横梁13的端部设有第一调节组件50,第一调节组件50包括固定板51、与固定板51滑动连接的第一压板52、第二压板53和至少一个第一调节螺杆54,固定板51的第一端与第二横梁13的端部连接,第二压板53设于第一压板52远离固定板51的一侧,第二同步带431的端部设于第一压板52和第二压板53之间;固定板51的第二端设有挡板55,挡板55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一压板52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调节螺杆54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一螺纹孔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a和图8所示,第一压板52和第二压板53能够将第二同步带431的端部固定,且第一压板52和第二压板53滑动连接于固定板51上。第一调节螺杆54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一螺纹孔内,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螺纹孔实现第一压板52和第二压板53在固定板51上的滑动,需要对第二同步带431调紧时,朝向第二横梁13的边缘方向拉动第一调节螺杆54,进而拉动第一压板52,带动第二压板53和第二同步带431的端部同步运动,从而实现对第二同步带431的拉紧。使得第二电机432的输出轴能更好的与第二同步带431配合。
具体的,第一调节螺杆54可以有两个,对应第一通孔、第一螺纹孔分别有两个,将第一调节螺杆54设置为两个可以使得调节过程更稳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和图8所示,第一调节组件50还包括第一锁紧件(图未示),固定板51上设有第一长条形通孔511;第一压板52和第二压板53上分别设有多个位置相对的第二通孔(图未示)和第三通孔531,第一压板52和第二压板53能够通过第一锁紧件固定于固定板51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二同步带431拉紧后,通过第一锁紧件依次穿过第一长条形通孔511、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531将第一压板52和第二压板53固定于固定板51上,从而使得第二同步带431固定。使用第一锁紧件对第一压板52、第二压板53进行固定,当再次需要调节第二同步带431时,仅需卸下第一锁紧件,安装拆卸方便,且固定牢固。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螺钉等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531固定后,再将第一锁紧件穿过第一长条形通孔511和第二通孔将第一压板52固定在固定板51上。
其中,固定板51的远离挡板55的一端可以设有第三连接板512,固定板51通过第三连接板512连接于第二横梁13上,由于第三连接板512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第二同步带431可以调节的范围更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图6所示,第三驱动件43包括第三同步带434、安装座435、设于安装座435的第三电机436和第三转轴437,第三转轴437与第三电机436输出轴连接,沿第一方向X,安装座435安装于其中一侧的支撑梁111,另一侧的支撑梁111设有第四转轴1111,第三同步带434的一端套设于第三转轴437,另一端套设于第四转轴1111,第一侧板412与第三同步带434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电机436可以正转或者反转,进而带动第三转轴437正转或者反转,进而带动第三同步带434的正转或者反转,使得与第三同步带434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板412沿第一方向X往复移动,从而实现接货小车42在第二横梁13上沿第一方向X往复移动。
其中,另一侧的支撑梁111上还设有第二调节组件1112,第二调节组件1112包括第一基座1113、第二基座1114、第一轴承1115和第二轴承、至少一个第二调节螺杆1117,第一基座1113和第二基座1114通过第二连接件1116相连,第二基座1114与支撑梁111固定连接,第一轴承1115滑动连接于第一基座1113上,第二轴承滑动连接于第二基座1114上,第一轴承1115和第二轴承相对设置,且第二轴承位于第二基座1114的下方,第四转轴1111设于第一轴承1115和第二轴承之间。第一轴承1115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X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螺纹孔,第二轴承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X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三螺纹孔,第一基座1113设有与第二螺纹孔对应的第五通孔,第二基座1114设有与第三螺纹孔对应的第六通孔,第二调节螺杆能够穿设于第五通孔和第二螺纹孔、第六通孔和第三螺纹孔,通过调节第二调节螺杆实现调节第一轴承1115和第二轴承的沿第一方向X或沿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四转轴1111沿第一方向X或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从而调节第三同步带434的张紧程度。
其中,第二调节组件1112还包括多个第二锁紧件(图未示),第一基座1113沿第二方向Y的两个侧边分别设有多个第二长条形通孔,第二基座1114沿第二方向Y的两个侧边分别设有多个第三长条形通孔,第一轴承1115设有与第二长条形通孔相对的第七通孔,第二轴承设有与第三长条形通孔相对的第八通孔,对第一轴承1115和第二轴承调节完成后,第二锁紧件分别穿过第二长条形通孔和第七通孔、第三长条形通孔和第八通孔,使得第一轴承1115固定于第一基座1113,第二轴承固定于第二基座1114。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和图7所示,第二横梁13上设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齿梁131,第三驱动件43包括第四电机44和齿轮438,第四电机44设于底板411上,齿轮438与第四电机44的输出轴连接,第四电机44用于驱动齿轮438在齿梁131上滚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齿梁131在第二横梁13上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四电机44的输出轴驱动齿轮438在齿梁131上滚动,从而实现第三驱动件43驱动接货小车42在第二横梁13上沿第一方向X滑动。齿轮齿条配合方式使得接货小车42移动的过程更加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不同第二横梁13上的接货组件40使用不同驱动方式,例如,最底层的第二横梁13上的接货组件40可以采用同步带的驱动方式,其他第二横梁13上的接货组件40采用齿轮驱动方式,本申请不同对第二横梁13上的接货组件40的驱动方式组合不作限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图4和图5所示,底板411下端设有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第一滚轮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滚轮4111,第二滚轮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滚轮4112,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分别位于第二横梁13沿第二方向Y的两侧,第一侧板412和第二侧板413上分别设有与第一滚轮4111和第二滚轮4112位置相对的第四通孔,第一滚轮4111和第二滚轮4112穿过第四通孔分别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侧壁的侧边相抵。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侧板412和第二侧板413上分别设有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且第一滚轮组中的第一滚轮4111与第一滑轨第一侧壁的侧边相抵,第二滚轮组中的第二滚轮4112与第二滑轨第一侧壁的侧边相抵。因此,第一滚轮4111和第二滚轮4112受力平衡,防止接货小车42在第三方向Z上产生偏移,提高了接货小车42运输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接货小车42包括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两个第三侧板421和设于两个第三侧板421之间的动力传送带422;第三侧板421上设有第一挡边4211,动力传送带422的沿第二方向Y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挡边4221,动力传送带422能带动第二挡边4221同步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动力传送带422能够实现货物的传送,第三侧板421上设有第一挡边4211,能够防止货物沿第一方向X滑落,动力传送带422的沿第二方向Y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挡边4221,动力传送带422能带动第二挡边4221同步转动,当动力传送带422相对静止时,第二挡边4221能够防止货物沿着第二方向Y滑落,当需要将货物沿着第二方向Y运输且需要将货物向下一道工序传送时,转动动力传送带422,第二挡边4221也跟随动力传送带422滑动,使得货物能够顺便运输至下一道工序中。
其中,动力传动带422包括多个滚筒423,其中,滚筒423的驱动方式可以为伺服电机驱动滚筒423转动,还可以是伺服电机内置的伺服电动滚。
同理,承载台243的第四侧板2431上也可以设有第三挡边2432,当升降小车241的传动方式为传送带传动时,传送带上也可设有第四挡边2434。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货物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框架(10),所述主框架(10)包括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的两个门架(11)和连接于两个所述门架(11)顶部的第一横梁(12),所述门架(11)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Y)设置的支撑梁(111),所述主框架(10)还包括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梁(111)的第二横梁(13),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
升降组件(20),所述升降组件(20)包括至少两个升降单元(21),所述升降单元(21)包括与所述第一横梁(12)连接的方形框架(22)、设于所述方形框架(22)的第一驱动件(23)和滑动连接于所述方形框架(22)的升降平台(24),所述第一驱动件(23)与所述升降平台(24)连接,并驱动所述升降平台(24)在所述方形框架(22)上沿第三方向(Z)滑动,所述第三方向(Z)与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所述升降平台(24)包括升降小车(241),所述升降小车(241)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Y)传输货物;
输送组件(30),所述输送组件(30)包括第二驱动件和与所述升降单元(21)一一对应设置的传输带(31),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带(31)往复运动,所述传输带(31)包括至少一个工位(311),所述输送组件(30)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Y)传输货物;
至少一个接货组件(40),所述接货组件(40)分别滑动连接于各个所述第二横梁(13),所述接货组件(40)包括安装架(41)和设于安装架(41)的接货小车(42)和第三驱动件(43),所述第三驱动件(43)用于驱动所述接货小车(42)在所述第二横梁(13)沿所述第一方向(X)滑动,所述接货小车(42)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Y)传输货物;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23)、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43)、所述升降小车(241)和所述接货小车(4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所述升降组件(20)设于所述主框架(10)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22)包括顶边框(221)、底边框(222)和连接所述顶边框(221)和所述底边框(222)的侧边框(223),所述顶边框(221)连接有第一转轴(224),所述底边框(222)连接有第二转轴(225),所述第一驱动件(23)包括第一电机(231)和第一同步带(232),所述第一电机(231)连接于所述侧边框(223),所述第一电机(23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224)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232)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224),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225);所述升降小车(241)与所述第一同步带(23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物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223)设有开口相对的导轨(2231),所述升降平台(24)包括第一连接件(242)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42)连接的承载台(243),所述第一连接件(242)与所述导轨(223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物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42)包括第一连接板(2421)和沿所述第二方向(Y)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421)两侧的滑轮(2422),所述滑轮(2422)与所述导轨(2231)位置相对,且所述滑轮(2422)与所述导轨(223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13)沿所述第二方向(Y)的两侧设有开口相反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
所述安装架(41)包括底板(411)和沿所述第二方向(Y)设于所述底板(411)两侧的第一侧板(412)和第二侧板(413),所述接货小车(42)和所述第三驱动件(43)设于所述底板(411);
所述第一侧板(412)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的第一行走轮;
所述第二侧板(413)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的第二行走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为U型滑轨;
所述第一行走轮包括与所述第一滑轨的第一侧壁滑动连接的第一子行走轮(4121)、与所述第一滑轨的第二侧壁滑动连接的两个第二子行走轮(4122),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一子行走轮(4121)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子行走轮(4122)之间,且所述第一子行走轮(4121)和所述第二子行走轮(4122)位于所述第一滑轨内;
所述第二行走轮包括与所述第二滑轨的第一侧壁滑动连接的第三子行走轮(4131)、与所述第二滑轨的第二侧壁滑动连接的两个第四子行走轮(4132),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三子行走轮(4131)位于两个所述第四子行走轮(4132)之间,且所述第三子行走轮(4131)和所述第四子行走轮(4132)位于所述第二滑轨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1)设有垂直于所述底板(411)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412)和所述第二侧板(413)之间的第二连接板(414),所述第三驱动件(43)包括第二同步带(431)和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414)的第二电机(432),所述第二连接板(414)还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X)位于所述第二电机(432)两侧的第一张紧轮(4141)和第二张紧轮(4142),所述第二同步带(431)依次缠绕于所述第一张紧轮(4141)、所述第二电机(432)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张紧轮(4142),且所述第二同步带(43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横梁(13)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物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13)的端部设有第一调节组件(50),所述第一调节组件(50)包括固定板(51)、与所述固定板(51)滑动连接的第一压板(52)、第二压板(53)和至少一个第一调节螺杆(54),所述固定板(5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13)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53)设于所述第一压板(52)远离所述固定板(51)的一侧,所述第二同步带(431)的端部设于所述第一压板(52)和所述第二压板(53)之间;
所述固定板(51)的第二端设有挡板(55),所述挡板(55)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压板(52)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螺杆(54)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货物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50)还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固定板(51)设有第一长条形通孔(511);所述第一压板(52)和所述第二压板(53)分别设有多个位置相对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531),所述第一压板(52)和所述第二压板(53)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锁紧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51)。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件(43)包括第三同步带(434)、安装座(435)、设于所述安装座(435)的第三电机(436)和第三转轴(437),所述第三转轴(437)与所述第三电机(436)输出轴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安装座(435)安装于其中一侧的所述支撑梁(111),另一侧的所述支撑梁(111)设有第四转轴(1111),所述第三同步带(434)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转轴(437),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四转轴(1111),所述第一侧板(412)与所述第三同步带(434)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13)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的齿梁(131),所述第三驱动件(43)包括第四电机(44)和齿轮(438),所述第四电机(44)设于所述底板(411),所述齿轮(438)与所述第四电机(4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四电机(44)用于驱动所述齿轮(438)在所述齿梁(131)上滚动。
13.根据权利要求6-12任一项所述的货物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11)下端设有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所述第一滚轮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滚轮(4111),所述第二滚轮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滚轮(4112),所述第一滚轮组和所述第二滚轮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横梁(13)沿所述第二方向(Y)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412)和所述第二侧板(413)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滚轮(4111)和所述第二滚轮(4112)位置相对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滚轮(4111)和所述第二滚轮(4112)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的第一侧壁的侧边相抵。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货物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货小车(42)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X)设置的两个第三侧板(421)和设于两个所述第三侧板(421)之间的动力传送带(422);所述第三侧板(421)设有第一挡边(4211),所述动力传送带(422)的沿所述第二方向(Y)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挡边(4221),所述动力传送带(422)能带动所述第二挡边(4221)同步转动。
CN202322890969.8U 2023-10-26 2023-10-26 货物分拣装置 Active CN220906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90969.8U CN220906103U (zh) 2023-10-26 2023-10-26 货物分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90969.8U CN220906103U (zh) 2023-10-26 2023-10-26 货物分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6103U true CN220906103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7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90969.8U Active CN220906103U (zh) 2023-10-26 2023-10-26 货物分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6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51256A (en) Power belt turn conveyor
CN220906103U (zh) 货物分拣装置
CN218931594U (zh) 一种方便安装和维修的提升机
CN218538455U (zh) 一种铁框转向装置
CN210654859U (zh) 一种高速伸缩分拣机
CN111056215A (zh) 一种自动传菜系统
CN211870659U (zh) 一种用于智能存取站的往复提升装置
CN210971707U (zh) 一种抓取机构及空调生产包装设备
CN217497611U (zh) 水平分流装置
CN114435853A (zh) 车架三排链输送结构
CN211919801U (zh) 一种变轨行走机构及其输送装置
CN210557728U (zh) 多向重载输送机
CN208948163U (zh) 一种两链输送机
CN220549547U (zh) 一种框式循环分拣机的驱动组件
CN221046667U (zh) 一种外置电机分拣小车
CN214297893U (zh) 一种自动上料回收托盘结构
JPS59223623A (ja) 無端コンベヤ装置上の荷物の方向変更装置
CN210762976U (zh) 一种横移输送装置
CN220264139U (zh) 一种易于调整的台车式输送机
CN220411679U (zh) 一种落地升降式辊筒机
CN220997987U (zh) 一种层压框的输送装置及输送流水线
CN218708856U (zh) 一种龙门式双工位移栽机
CN219807477U (zh) 一种装车设备中的行走机构
CN220811522U (zh) 一种升降输送设备
CN211970804U (zh) 带有转向机构的托辊输送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