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5522B - 一种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5522B
CN114955522B CN202210516749.6A CN202210516749A CN114955522B CN 114955522 B CN114955522 B CN 114955522B CN 202210516749 A CN202210516749 A CN 202210516749A CN 114955522 B CN114955522 B CN 1149555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box
box
tray
cabinet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67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55522A (zh
Inventor
吴鹏程
王毅可
燕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eenl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eenl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eenl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eenl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167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555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55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5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55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5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5Control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该配送系统包括高位轨道、配送模块、第一智能工作柜和第二智能工作柜,高位轨道上设置有第一对接位和第二对接位,配送模块可移动地设置在高位轨道上,并能够在第一对接位和第二对接位之间移动,第一智能工作柜设置在第一对接位所处空间处,并能够将配送箱提升至第一对接位,第二智能工作柜设置在第二对接位所处空间处,并能够承接位于第二对接位的配送箱。该配送系统通过采用高位轨道,将配送模块设置在整个餐厅的高位,在高位移动的配送模块不再占用地面空间,不仅降低了配送模块对餐厅的出桌数的影响,且不会再对店内的移动通行造成影响,提高了送餐效率,提高了客户的用餐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配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餐厅配送菜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采用人力配送菜品,或者人力配送放置有菜品的托盘,再或者是将菜品或者托盘放置在餐车上进行运输,人力推动餐车移动,从而实现菜品的配送;第二种为采用机器人或者其他自动化设备实现菜品的自动运输。
但是,上述第一种配送菜品的方法存在自动化水平较低和人力成本较高的缺陷,压缩了餐厅的盈利空间;而上述第二种配送菜品的方法占用了地面的空间,降低了餐厅的出桌数,对于客户在店内的移动通行也有比较大的影响,不仅导致送餐效率较低,且严重影响客户的用餐体验。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配送系统是现在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送系统,该配送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所需的人力资本少,且不会占用地面空间,配送效率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送系统,包括:高位轨道,沿预设轨迹铺设,所述高位轨道上设置有第一对接位和第二对接位;配送模块,所述配送模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高位轨道上,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对接位和所述第二对接位之间移动;第一智能工作柜,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位所处空间处;第二智能工作柜,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设置在所述第二对接位所处空间处;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能够将配送箱提升至所述第一对接位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一对接位的所述配送模块能够提取所述配送箱,并将所述配送箱输送至所述第二对接位,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能够承接位于所述第二对接位处的所述配送箱,并将所述配送箱下降至目标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配送模块包括安装架、移动机构、夹持机构和提升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高位轨道上移动,所述夹持机构沿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安装面的下方,并被配置为具有夹持所述配送箱的夹持状态以及松开所述配送箱的分开状态,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机构沿所述预设方向移动,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面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配送箱包括盒体、盖体和第一托盘,所述盒体具有容纳空间且设置有开口,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活动连接,并能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第一托盘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盒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托盘与所述盖体机械联动,以在打开所述盖体时,所述第一托盘朝靠近所述开口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转动配合,所述配送箱还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体和所述第一托盘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两端的铰接轴均与所述盖体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盒体和所述第一托盘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两端的铰接轴均与所述盖体的转动轴线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配送箱还包括若干第二托盘,若干所述第二托盘均与所述第一托盘平行设置并与所述盒体活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二托盘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上方,上层的所述第二托盘与其下层的所述第二托盘机械联动,最下层的所述第二托盘与所述第一托盘机械联动,以使若干所述第二托盘与所述第一托盘同步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配送箱的底部设置有配合部;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架体、承载件、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承载件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所述承载件上侧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被配置为与所述配合部卡接配合,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以带动所述承载件沿竖直方向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能够升降至少一个所述配送箱;和/或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能够升降至少一个所述配送箱;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还包括第一柜体和第一控制机构,多个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柜体内,所述第一柜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置物口,多个所述第一置物口与多个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控制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控制多个所述第一置物口的启闭,通过开启的所述第一置物口能够将所述配送箱置于所述承载件上或者取出所述配送箱,且所述第一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运动;和/或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还包括第二柜体和第二控制机构,多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柜体内,所述第二柜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置物口,多个所述第二置物口与多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控制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控制多个所述第二置物口的启闭,通过开启的所述第二置物口能够将所述配送箱置于所述承载件上或者取出所述配送箱,且所述第二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运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送方法,该配送方法的自动化程度高、所需的人力资本少,且配送效率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送方法,包括:
将配送箱置于第一智能工作柜内,所述配送箱空置或者容置有待配送物;
启动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运动将所述配送箱提升至高位轨道的第一对接位的正下方;
空置的配送模块沿所述高位轨道移动至所述第一对接位处,所述配送模块固定所述配送箱;
所述配送模块沿所述高位轨道移动至第二对接位处;
第二智能工作柜承接位于所述第二对接位处的所述配送箱;
启动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运动将所述配送箱下降至目标高度。
作为优选,在将配送箱置于第一智能工作柜内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控制机构控制设置在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上的多个第一置物口中的其中一个开启,通过开启的所述第一置物口将所述配送箱置于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内。
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控制机构控制设置在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上的多个第一置物口中的其中一个开启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在开启的所述第一置物口处的提示灯点亮。
作为优选,在所述将配送箱置于第一智能工作柜内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关闭所述第一置物口;
所述第一控制机构为智慧屏,在所述智慧屏上输入与所述配送箱对应的桌位号,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将所述桌位号发送至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的第二控制机构上。
本发明所提供的配送系统的有益效果:
该配送系统通过采用高位轨道,将配送模块设置在整个餐厅的高位,利用配送模块与第一智能工作柜和第二智能工作柜的配合实现了配餐,在高位移动的配送模块不再占用地面空间,不仅降低了配送模块对餐厅的出桌数的影响,且不会再对店内的移动通行造成影响,提高了送餐效率,提高了客户的用餐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配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配送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配送系统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配送模块在某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配送模块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配送模块隐藏安装架和移动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配送模块隐藏安装架和移动机构后的爆炸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送箱的盖体关闭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送箱的盖体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送箱的盖体关闭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送箱的盖体打闭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是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送箱的侧视图;
图13是图12中的A-A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升降机构上放置有配送箱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高的第一升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高位轨道;
200、第一智能工作柜;210、架体;211、竖向延伸部;212、底座;230、传动组件;231、螺杆;232、螺母;240、承载件;241、定位部;250、驱动组件;261、导向固定件;262、导向活动件;270、止挡件;280、轴承座;
300、配送模块;310、安装架;311、横板;312、立板;320、移动机构;321、移动驱动体;322、移动主动齿轮;323、移动从动齿轮;324、从动轮;325、随动轮;330、夹持机构;331、第一卡钳;332、第二卡钳;333、双轴电机;334、第一丝杠;335、第二丝杠;336、第一螺母块;337、第二螺母块;338、第一滑块;340、提升机构;341、提升驱动体;342、提升齿轮;343、提升齿条;350、第一滑轨;351、第二滑块;360、第二滑轨;370、连接板;
400、第二智能工作柜;
500、待配送物;
600、配送箱;611、配合部;612、盒体;6121、开口;6122、凹槽;613、盖体;614、卡扣;6141、卡槽;615、锁扣组件;6161、第一传动杆;6162、第二传动杆;6163、第三传动杆;6164、第四传动杆;6171、第一限位件;6172、第二限位件;6181、第一托盘;6182、第二托盘;6191、第一连接件;6192、第二连接件;
700、置物台;800、餐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送系统,该配送系统可以用于餐厅、工厂或者仓库等需要进行物品配送的场所,在本实施例中,以使用场景为餐厅进行介绍。
如图1至图3所示,该配送系统包括高位轨道100、第一智能工作柜200、配送模块300和第二智能工作柜400。其中,高位轨道100设置在高处,即距离地面具有一定高度的某一水平面内,高位轨道100沿预设轨迹铺设,且其上设置有第一对接位和第二对接位,第一对接位和第二对接位的数量根据需求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其中,高位轨道根据环境空间的特征进行铺设,并且铺设轨迹经过两点重点位置,且通过该重点位置的轨迹不交叉。可选地,在西餐场景,重点位置包括出餐口和取餐口。配送模块300可移动地设置在高位轨道100上,并能够在第一对接位和第二对接位之间移动,以实现配送箱600以及其内的待配送物500在第一对接位和第二对接位之间的转移。第一智能工作柜200设置在第一对接位所处空间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智能工作柜200设置在第一对接位的下方,且第一智能工作柜200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用于在第一对接位的下方升降配送箱600。第二智能工作柜400设置在第二对接位所处空间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智能工作柜400设置在第二对接位的下方,且第二智能工作柜400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用于在第二对接位的下方升降配送箱600。
该配送系统在工作时,第一智能工作柜200能够将容置有待配送物500或者空置的配送箱600提升至第一对接位的正下方,位于第一对接位且空置的配送模块300能够提取配送箱600,并将配送箱600输送至第二对接位,第二智能工作柜400能够承接位于第二对接位处的配送箱600,并将配送箱600下降至目标高度。
具体地,当该配送系统用于餐厅时,第一智能工作柜200和第二智能工作柜400中的一个为前厅智能工作柜,另一个为后厨智能工作柜,前厅智能工作柜用于接收由后厨智能工作柜传递来的载有餐食的配送箱600或者接受由第二对接位传输来的空置的配送箱600,以便于输出载有待清洗餐具的配送箱600,;而后厨智能工作柜用于接收由前厅智能工作柜传递来的载有待清洗餐具的配送箱600或者接受由第一对接位传输来的空置的配送箱600,以便于输出载有餐食的配送箱60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智能工作柜200为后厨智能工作柜,第二智能工作柜400为前厅智能工作柜。餐厅的后厨内还设置有置物台700,置物台700设置在靠近后厨智能工作柜处,后厨人员在置物台700处根据前厅客户的订单进行配餐,并将配餐配置好的餐食放置在餐盘上,待配餐完成,后厨人员将餐盘及其上的餐食放置在空置的配送箱600内,利用配送箱600将餐食转移至前厅智能工作柜处,服务员根据该配送箱600对应的桌位号进行餐食的配送。并且,餐厅内还设置有多个餐桌800,多个餐桌800呈行列排布,并设置于靠近前厅智能工作柜的位置,在前厅智能工作柜处的服务员能够从配送箱600内取出餐食,并按照与该餐食匹配的桌位号配送到位,并且服务员可以将回收回来的待清洗餐具集中至前厅智能工作柜处,并将待清洗餐具放入空置的配送箱600内,利用配送箱600将待清洗餐具转移至后厨智能工作柜处。
该配送系统通过采用高位轨道100,将配送模块300设置在整个餐厅的高位,利用配送模块300与第一智能工作柜200和第二智能工作柜400的配合实现了配餐,在高位移动的配送模块300不再占用地面空间,不仅降低了配送模块300对餐厅的出桌数的影响,且不会再对店内的移动通行造成影响,提高了送餐效率,提高了客户的用餐体验。
具体地,如图3所示,高位轨道100为设置在距离地面预设高度且水平设置的轨道。高位轨道100的纵截面为工字型,高位轨道100的内环面以及外环面上各设置有一个滑槽,滑槽的开口6121朝向高位轨道100的内侧或者外侧,配送模块300从高位轨道100的内外两侧分别卡在两个滑槽内并能够沿滑槽移动,从而实现配送模块300在高位水平内的移动,配送模块300的移动轨迹为环形轨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高位轨道100根据需求也可以设置为圆形轨道、椭圆形轨道或者其他形状的轨道。
配送模块300与高位轨道100配合使用以达到配送物品的目的。配送箱600通过配送模块300设置在高位轨道100的下方,由于配送箱600与配送模块300的相对位置固定,因此配送箱600能够随配送模块300同步沿滑槽移动,以达到移动至第一对接位或者第二对接位正上方的目的。
可选地,该配送系统还设置有轨道防护罩,其功能是将机器运行的轨道与外界用餐环境隔绝,避免机器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噪音给客户带来不佳的体验,同时也可以保证菜品在运输全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4-7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配送模块3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4至图7所示,该配送模块300包括安装架310、移动机构320、夹持机构330和提升机构340。其中,安装架310是整个配送模块300的安装结构,移动机构320、夹持机构330和提升机构340均直接或者间接的连接在安装架310上。移动机构320设置在安装架310上,并能够与高位轨道100配合,从而实现整个配送模块300在高位轨道100上的移动。夹持机构330沿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架310的安装面的下方,且夹持机构330具有夹持配送箱600的夹持状态以及松开配送箱600的分开状态。提升机构340设置在安装架310上,并能够驱动整个夹持机构330沿预设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配送箱600的提升或者放下,预设方向垂直于安装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面为安装架310上水平设置的表面,预设方向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直线。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较长吊臂的配送模块,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配送模块300通过设置提升机构340,能够对配送箱600进行提升或者放下,当夹持机构330完成对配送箱600的夹持后,提升机构340能够将配送箱600提升至靠近高位轨道100的地方进行配送,等到配送箱600达到目的地后,提升机构340再将配送箱600的高度逐渐降低直至放下,不仅精度较高,且整个配送过程稳定性和安全性也较高。
可选地,继续参照图4所示,安装架310为采用板件拼接形成的框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310包括一个横板311和两个立板312,两个立板312分别垂直连接在横板311的两侧,三者呈“H”型连接,其中,横板311的下底面即为上述的安装面,横板311将两个立板312之间的空间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并将立板312分为立板312上部和立板312下部。其中,移动机构320设置在上部空间内,而夹持机构330设置在下部空间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架310根据需求还可以采用杆件拼接制成,或者采用杆件和板件混合拼接制成,形状也不局限于“H”型。
继续参见图4所示,移动机构320包括移动驱动体321、移动主动齿轮322、移动从动齿轮323以及从动轮324。移动驱动体321设置在安装架310上,且移动驱动体321的输出轴与移动主动齿轮322连接,移动主动齿轮322与移动从动齿轮323啮合,从动轮324同轴连接在移动从动齿轮323上,从动轮324可滚动地置于高位轨道100的滑槽内。
可选地,移动驱动体321为电机,优选为伺服电机,移动驱动体321的电机箱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立板312上部的外壁面上,电机轴穿过立板312上部置于上部空间内。移动主动齿轮322位于上部空间内,并固定套设在电机轴上。移动从动齿轮323的数量根据需求可以设置两个,两个移动从动齿轮323均置于上部空间内,并分别啮合在移动主动齿轮322的两侧。每一移动从动齿轮323上均同轴连接有一个从动轮324,两个从动轮324均置于高位轨道100的滑槽内。当电机启动后,电机产生的动力经过移动主动齿轮322和移动从动齿轮323的传动能够驱动从动轮324转动,从而实现从动轮324在高位轨道100的滑槽内的沿高位轨道100铺设方向移动,进而实现整个配送模块300在高位轨道100上的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从动齿轮323的数量根据需求可以设置更多个,从而设置更多个从动轮324,以进一步提高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可选地,为了提高配送模块300在高位轨道100上移动的稳定性,在另一个立板312上部的内壁面上还转动连接有两个随动轮325,两个从动轮324置于其中一个滑槽内,两个随动轮325置于另一个滑槽内,从而使整个移动机构320从高位轨道100的两侧卡在高位轨道100上,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移动的稳定性,避免了意外坠落的现象出现。
继续参照图4所示,该配送模块300还包括第一滑轨350,第一滑轨350设置在下部空间内,并平行设置于安装面的下方。夹持机构330滑动连接第一滑轨350上,从而能够在夹持状态和放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继续参照图7所示,夹持机构330包括夹持驱动体、第一卡钳331和第二卡钳332。第一卡钳331和第二卡钳332间隔设置,且第一卡钳331和第二卡钳332上均设置有第一滑块338,第一滑块338滑动连接在第一滑轨350上。夹持驱动体的输出端与第一卡钳331和第二卡钳332传动连接,并能够驱动第一卡钳331和第二卡钳332相向运动或者背向运动。
可选地,夹持驱动体包括双轴电机333、第一丝杠334和第二丝杠335,第一丝杠334和第二丝杠335上的螺纹反向。双轴电机333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与第一丝杠334同轴连接,第二输出轴与第二丝杠335同轴连接。第一卡钳331上设置有第一螺母块336,第一螺母块336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杠334上,并形成丝杆螺母232副。第二卡钳332上设置有第二螺母块337,第二螺母块337螺纹连接在第二丝杠335上,并形成丝杠螺母副。
当双轴电机333启动后,第一丝杠334和第二丝杠335能够同时进行转动,从而驱动第一螺母块336和第二螺母块337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当两个螺母232块相互靠近至一定程度时,第一卡钳331和第二卡钳332能够处于夹持配送箱600的夹持状态,而当两个螺母232块远离至一定程度后,第一卡钳331和第二卡钳332能够处于放开配送箱600的分开状态。可选地,第一螺母块336可以与第一卡钳331一体成型,第一卡钳331为呈L型的板板状结构;第二螺母块337可以与第二卡钳332一体成型,第二卡钳332为呈L型的板板状结构。
当然除了采用双轴电机333外,还可以采用两个独立的电机,两个独立的电机分别驱动第一丝杠334和第二丝杠335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卡钳331和第二卡钳332的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采用丝杠螺母232机构具有自锁功能,在发生停电等突发情况时,丝杠螺母232之间的螺旋传动自锁,从而避免了卡钳松动导致配送箱600掉落情况的发生。
继续参照图6所示,配送模块300还包括第二滑轨360,第二滑轨360垂直连接在安装面上,第一滑轨350上设置有第二滑块351,第二滑块351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360上。
继续参照图6所示,提升机构340包括提升驱动体341、提升齿轮342和提升齿条343。提升驱动体341设置在安装架310上,且提升驱动体341的输出轴穿过安装架310与提升齿轮342传动连接,提升齿条343设置在第一滑轨350上,并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提升齿轮342与提升齿条343啮合。
可选地,提升驱动体341为同步电机,同步电机的电机箱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立板312上部,同步电机的电机轴穿过立板312上部置于上部空间内,提升齿轮342通过键连接或者过盈配合连接在电机轴上。
利用第一滑轨350能够将第一卡钳331和第二卡钳332连接起来,提升机构340通过提升第一滑轨350能够达到同步提升第一卡钳331和第二卡钳332的目的。可选地,第一滑轨3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滑轨350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连接板370固定连接,第一卡钳331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二卡钳332的两个端部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卡钳331的两个端部和第二卡钳332的两个端部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一滑块338,第一卡钳331上的两个第一滑块338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滑轨350上,第二卡钳332上的两个第一滑块338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滑轨350上。可选地,第一滑轨350上的滑槽为V型槽,第一滑块338上设置有V型块,V型块卡接在V型槽内,以避免卡钳与第一滑轨350脱离。
对应地,提升机构340设置有两个,两个提升机构340分别与两个第一滑轨350一一对应传动连接,从而能够同步提升第一卡钳331和第二卡钳332的两端,以提高夹持机构330升降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二滑轨360设置有四个,每一第一滑轨350的两个端部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滑块351,四个第二滑轨360与四个第二滑块351一一对应滑动连接,以进一步提高夹持机构330升降的精度。可选地,第二滑轨360上的滑槽的截面为“8”字状,对应地,第二滑块351的截面同样为“8”字状,以进一步提高滑动连接的稳定性,避免第一滑轨350和第二滑轨360脱离。
相较于现有的配送模块的提升机构采用带传动存在的容易发生松动和断裂,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弹性滑动,甚至会发生打滑的失效形式,以及存在传动比不稳定,检修维保周期较短等问题,本实施例采用齿轮传动的提升机构340结构紧凑且可靠,维保周期长,运行平稳且传动比稳定,只需要保证良好的润滑条件,就能够保证较长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8-图13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配送箱6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配送箱600可以用于容纳餐食以及餐盘800。具体地,如图8至图13所示,配送箱600包括盒体612、盖体613及第一托盘6181,盒体612具有容纳空间且设置有开口6121,盖体613与盒体612活动连接,并能打开或关闭开口6121,第一托盘6181设置在盒体612的容纳空间内并与盒体612活动连接,第一托盘6181用于装载餐食或者餐盘800,在配送箱600运输过程中,盖体613关闭后能避免配送箱600内的餐食掉落洒出,安全性高。第一托盘6181与盖体613机械联动,以在打开盖体613时,第一托盘6181朝靠近开口6121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从而便于在第一托盘6181上放入或取下餐食,大大提高了向第一托盘6181上取放餐食的便利性,且由于第一托盘6181与盖体613机械联动,只需要打开关闭盖体613的动作即可同时完成对第一托盘6181的驱动,大大提高了配送箱600操作的便利性。本实施例的配送箱600,由于第一托盘6181与盖体613机械联动,故在关闭盖体613时,第一托盘6181会随着盖体613的关闭动作而向容纳空间的内部移动一定的距离,以便于避让盖体613,使盖体613能够顺利与关闭盒体612的开口6121。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X向、Y向、Z向表示三个两两互相垂直的方向,且X向和Y向为水平方向,Z向为竖直方向。盒体612呈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且开口6121设置在盒体612的一侧,并位于X-Z平面内。盖体613与盒体612转动配合,具体地,盖体613的底部与盒体612位于开口6121底部处铰接连接,且盖体613与盒体612之间的铰接轴平行于X向,使盖体613能绕着X向的铰接轴转动,以打开过关闭开口6121。其他实施例中,盒体612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或者为具有特殊造型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在打开盖体613的过程中,第一托盘6181沿Y向朝开口6121运动一定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托盘6181在朝开口6121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可以是如图9所示,第一托盘6181仅仅靠近了开口6121,但整体仍完全位于盒体612内;也可以第一托盘6181部分位于盒体612内,部分从开口6121伸出至盒体612外;还可以是第一托盘6181完全伸出至盒体612外,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如图9所示,配送箱600还包括锁扣组件615,锁扣组件615部分与盒体612连接,部分与盖体613连接,锁扣组件615被配置为锁合盒体612和盖体613。通过设置锁扣组件615可以避免配送箱600在运输过程中盖体613被误打开。可选地,锁扣组件615可以是机械锁,例如盒体612和盖体613中的一个上设置锁舌,另一个上设置锁钩,并通过按压等方式实现锁舌与锁钩的扣合或解锁。锁扣组件615还可以是密码锁或者指纹锁,从而避免非工作人员误打开配送箱60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违背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基础上,锁扣组件615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实现盖体613与第一托盘6181的机械联动,如图10-图11所示,配送箱600还包括第一传动杆6161和第二传动杆6162,第一传动杆6161和第二传动杆6162均位于Y-Z平面内。具体地,第一传动杆6161一端与盖体613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托盘6181铰接,且第一传动杆6161两端的铰接轴均与盖体613的转动轴线平行,即均与X向平行。故在盖体613绕其与盒体612的铰接轴转动的过程中,会使第一传动杆6161用于与第一托盘6181连接的一端产生靠近盒体612的开口6121方向的位移。进一步地,第二传动杆6162一端与盒体612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托盘6181铰接,第二传动杆6162两端的铰接轴均与盖体613的转动轴线平行。第二传动杆6162能够对第一托盘6181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保证第一托盘6181在沿Y向靠近开口6121运动时不会在Z向产生过大的位移。通过第一传动杆6161和第二传动杆6162的配合实现了盖体613和第一托盘6181的机械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杆6161两端的铰接轴、第二传动杆6162两端的铰接轴均可以是销轴。优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配送箱600包括两个第一传动杆6161,两个第一传动杆6161对称地设置在第一托盘6181沿X向的两端的端面处,从而保证第一托盘6181运动过程的平稳性。进一步地,配送箱600包括四个第二传动杆6162,其中两个第二传动杆6162设置在第一托盘6181沿X向的一端的端面处,另外两个第二传动杆6162设置在第一托盘6181沿X向另一端的端面处,第一托盘6181两侧的第二传动杆6162对称设置,从而保证第一托盘6181支撑的稳定性。
优选地,为了保证当盖体613关闭或者完全打开状态时,第一托盘6181的位置能够自动实现锁定,如图10和图11所示,配送箱600还包括第一限位件6171,第一限位件6171与盒体612连接,并位于第二传动杆6162下方,如图11所示,当盖体613完全打开时即盖体613转动至X-Y平面内后,第二传动杆6162抵接于第一限位件6171上,从而避免第二传动杆6162继续转动,进而避免第一传动杆6161转动,以实现第一托盘6181的位置锁定;而在盖体613关闭时,由于盖体613相对于盒体612的位置保持锁定状态,故第一托盘6181的位置也自然锁定。优选地,每个第二传动杆6162的下方均对应设置一个第一限位件6171。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6171为L型的板状结构,第一限位件6171的一个侧面与盒体612位于Y-Z平面内的内壁贴合并连接,另一个侧面位于X-Y平面并用于第二传动杆6162的抵接,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6171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6171的长度可以加长设置(未图示),即使得第二传动杆6162与盒体612的铰接位置处位于第一限位件6171沿长度方向的中部,当盖体613完全打开时,第二传动杆6162绕铰接轴转动后,抵接在第一限位件6171沿长度方向靠近开口6121的一端,当盖体613关闭时,第二传动杆6162绕铰接轴转动后抵接在第一限位件6171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从而使第一限位件6171在盖体613关闭状态时,也能够通过第一传动杆6161对第一托盘6181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
为了更充分利用配送箱600内的容纳空间,使配送箱600能装载更多的餐食,如图10和图11所示,配送箱600还包括若干第二托盘6182,第二托盘6182也用于装载餐食,第二托盘6182均与第一托盘6181平行设置并与盒体612活动连接,若干第二托盘6182依次间隔设置在第一托盘6181上方,上层的第二托盘6182与其下层的第二托盘6182机械联动,最下层的第二托盘6182与第一托盘6181机械联动,以使若干第二托盘6182与第一托盘6181同步运动,在保证餐食取放方便地同时,使容纳空间中具有更多的位置可以放置餐食。
本实施例中,配送箱600只有一个第二托盘6182,则不存在第二托盘6182之间的机械连接,只存在第二托盘6182与第一托盘6181之间的机械连接。其他实施例中,当配送箱600包括两个或多个第二托盘6182时,第二托盘6182之间依次机械连接。
为了实现第二托盘6182和第一托盘6181的机械联动,如图10和图11所示,配送箱600还包括第三传动杆6163和第四传动杆6164,对于只有一个第二托盘6182的情况下,第三传动杆616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托盘6181和第二托盘6182铰接,第四传动杆616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托盘6182和盒体612铰接,第三传动杆6163两端的铰接轴和第四传动杆6164两端的铰接轴均与盖体613的转动轴线平行。通过第三传动杆6163和第四传动杆6164的配合实现第二托盘6182与第一托盘6181的机械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配送箱600具有两个或多个第二托盘6182的情况下,第三传动杆6163也对应设置多个,其中一部分第三传动杆616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托盘6181和最下层的第二托盘6182铰接;另一部分第三传动杆6163的两端则与相邻的两个第二托盘6182铰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配送箱600包括两个第三传动杆6163,两个第三传动杆6163对称地设置在第二托盘6182沿X向两端的端面处,从而保证第二托盘6182运动过程的平稳性。进一步地,配送箱600包括四个第四传动杆6164,其中两个第四传动杆6164设置在第二托盘6182沿X向一端的端面处,另外两个第四传动杆6164设置在第二托盘6182沿X向另一端的端面处,第二托盘6182两侧的第四传动杆6164对称设置,从而保证第二托盘6182支撑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托盘6182在盖体613关闭或者完全打开状态时的位置锁定原理,与第一托盘6181的位置锁定原理相同,具体地,每个第四传动杆6164的下方设置有一个第二限位件6172,当盖体613关闭和/或完全打开时第四传动杆6164与对应的第二限位件6172抵接。用于限位第四传动杆6164的第二限位件6172的结构形式与用与限位第二传动杆6162的第一限位件6171的结构形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配送箱6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6191,第一连接件6191上设置有插槽,第一连接件6191通过插槽实现与第一托盘6181的连接,第一传动杆6161通过与第一连接件6191铰接实现与第一托盘6181的连接,从而能避免在第一托盘6181上打孔,保证第一托盘6181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配送箱60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6192,第二连接件6192通过插槽实现与第二托盘6182的连接,第三传动杆6163通过与第二连接件6192铰接实现与第二托盘6182的连接,从而能避免在第二托盘6182上打孔,保证第二托盘6182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为了便于配送模块300抓取配送箱600,如图8、图9和图13所示,配送箱600还包括卡扣614,卡扣614用于配送模块300的夹持,且卡扣614的设置也便于配送模块300抓取时进行定位。优选地,如图13所示,卡扣614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6141,卡槽6141被配置为与配送模块300卡合。相对设置的卡槽6141使卡扣614形成上端宽、中间窄的结构,故在配送模块300的两个卡钳夹持在卡槽6141内后,卡扣614上端较宽的部分能对卡钳起到限位作用,从而避免配送模块300的卡钳松动导致配送箱600掉落的问题。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盒体612上设置有凹槽6122,卡扣614设置在凹槽6122内。卡扣614设置在凹槽6122内使整个配送箱600的外部轮廓更顺畅美观。
优选地,如图8和图9所示,配送箱600还包括配合部611,配合部611设置在盒体612上,配合部611被配置为与第一升降机构或者第二升降机构卡接配合。在配送模块300将配送箱600放置在第一升降机构或者第二升降机构上时,使配送箱600上的配合部611与第一升降机构或者第二升降机构卡接限位,进而保证配送箱600在输送过程中的位置稳定,避免配送箱600出现倾倒等问题,进而保证配送箱600内餐食的安全性。可选地,若第一升降机构或者第二升降机构上设置定位凹槽,则配送箱600上的配合部611则设置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卡接在定位凹槽内。若第一升降机构或者第二升降机构上设置凸起结构,则配送箱600上的配合部611则设置为定位凹槽,凸起结构与定位凹槽卡接配合,具体配合部611的结构形式可以配合第一升降机构或者第二升降机构上的定位机构选择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613能转动至与第一托盘6181平行的最大开度位置,且盖体613能锁定于最大开度位置。当盖体613锁定于最大开度位置后,盖体613与第一托盘6181平行,此时盖体613本身也可以用作承载餐盘800,其可以用于物品取出或放入配送箱600的一个缓冲平台,也可以用于提升配送箱600的容量。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配送箱600还包括锁定组件,锁定组件用于将盖体613锁定在最大开度位置。具体地,锁定组件可以为拉簧,拉簧的一端与盖体6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盒体612固定连接,当盖体613能转动至与第一托盘6181平行的状态时,拉簧不受拉力也不受压力,从而可以将盖体613锁定在此位置,只有对盖体613施加外力时,才可以使盖体613转动并封堵盒体612的开口6121。当然,其他实施例中,锁定组件的具体形式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第一升降机构与第二升降机构的结构相同,以下结合附图14-图15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升降机构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升降机构用于将配送箱600在较高位置和较低位置之间输送。继续参照图14至图15所示,第一升降机构包括架体210、传动组件230及承载件240,传动组件230设置在架体210上,承载件240连接于传动组件230的输出端,承载件240上侧设置有定位部241,配送箱600的配合部611能卡接于定位部241,驱动组件250能驱动传动组件230运动,以带动承载件240沿竖向运动。
配送箱600能够放置在承载件240上,当驱动组件250驱动传动组件230运动的过程中,传动组件230能带动承载件240及其上的配送箱600一起实现升降运动,且由于配送箱600底部的配合部611能与承载件240上的定位部241进行卡接配合,从而防止配送箱600在升降运动过程中的发生掉落或倾倒的问题,保证配送箱600位置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部241为定位凹槽,配送箱600底部的配合部611为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的形状和大小与定位凹槽的形状大小匹配,从而保证配送箱600能稳定地插入到定位凹槽内,保证配送箱600运动过程中位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均为方形,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部241也可以是为定位凸起,而配合部611则为定位凹槽,只要保证定位部241和配合部611能实现卡接配合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如图14和图15所示,架体210包括竖向延伸部211和底座212,传动组件230与竖向延伸部211连接,底座212连接于竖向延伸部211的底端,底座212能增加整个架体210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架体210支撑的更为稳定。优选地,竖向延伸部211的横截面呈“凵”字型,传动组件230设置在“凵”字型的竖向延伸部211的内部,并使承载件240及其上的配送箱600能一起在竖向延伸部211的内部腔体内进行运动,从而避免承载件240及其上的配送箱600在升降运动过程中受到外部结构的干涉或碰撞,从而进一步保证配送箱600升降过程的安全性。
优选地,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230通过驱动组件250进行轴向旋转,并根据旋转方向分别对承载件240提供向上的推力和向下的推力。具体地,传动组件230包括螺杆231和螺母232,螺杆231竖向设置且可转动地支撑在架体210上,螺母232与螺杆231螺纹配合,承载件240与螺母232连接,驱动组件250能驱动螺杆231转动,螺杆231对螺母232提供向上或向下的推力,以带动承载件240一起沿螺杆231升降运动。本实施例通过螺杆231、螺母232配合的传动方式,使传动稳定且传动精度高,从而能保证承载件240及其上的配送箱600被平稳且准确地输送至指定位置,且在驱动组件250不驱动螺杆231转动时,螺母232和螺杆231的结构能够实现自锁,从而能够防止承载件240在驱动组件250不驱动时出现掉落的问题。具体地,如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50为电机,电机固定在架体210上,螺杆23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280固定在架体210的上下两端,电机的输出轴竖向设置,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螺杆231的一端连接,以实现驱动螺杆231转动。螺母232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餐具承载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组件230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及传送带,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分别设置在架体210上端和下端,传送带绕设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从而使传送带具有沿竖向延伸的直线段,承载件240与传送带的直线段连接,驱动组件250为电机,电机驱动第一带轮或第二带轮正转和反转的过程中,输送带能带动承载件240实现升降运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组件230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及链条,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分别设置在架体210上端和下端,链条绕设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从而使链条具有沿竖向设置的直线段,承载件240与链条的直线段连接,驱动组件250为电机,电机驱动第一链轮或第二链轮正反转的过程中,链条能实现带动承载件240实现升降运动。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组件230包括齿轮和齿条,齿条沿竖向设置在架体210上,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承载件240上,齿轮与齿条啮合,驱动组件250为电机且设置在承载件240上,电机驱动齿轮转动时,齿轮沿齿条运动,从而带动承载件240及其上的配送箱600实现升降运动。
优选地,为了保证承载件240升降过程的稳定性,如图15所示,第一升降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具体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固定件261和导向活动件262,其中导向固定件261固定在架体210上,导向固定件261的轴向平行于传动组件230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导向活动件262与承载件240,导向活动件262上设置有凹型腔,凹型腔套设在导向固定件261上,并能沿导向固定件261的轴向移动。通过导向固定件261和导向活动件262的配合,使得承载件240升降过程更为平稳。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导向固定件261为直线导轨,导向活动件262为滑块,滑块与导轨滑动配合。优选地,餐食提升装置包括四条导轨,四条导轨对称地布置在架体210上,对应地,承载件240上连接有四个滑块,每个滑块对应与一条导轨滑动配合。其他实施例中,导向固定件261也可以是导柱,此时导向活动件262对应为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固定在承载件240上,导柱穿设于直线轴承并滑动配合。
为了防止承载件240在升降过程中超出最大行程,优选地,如图15所示,第一升降机构还包括止挡件270,止挡件270设置在导向固定件261的上端和/或下端,止挡件270能限定导向活动件262在导向固定件261上的最大位移,进而能够限定承载件240的最大位移,避免承载件240运动至超出最大行程。具体地,止挡件270可以为设置在直线导轨端部的挡板。
为了获得承载件240的实际位置,本实施例中,餐具提升装置还包括位移检测组件,位移检测组件设置在架体210上,位移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承载件240相对于架体210的位置,进而便于操作人员或者配送模块300从承载件240上放置或取下配送箱600。可选地,位移检测组件可以为到位传感器、接近开关等,当承载件240到达指定位置后进行识别,位移检测组件也可以为红外线测距仪等部件,以准确地获得承载件240的实时位置,具体位移检测组件的种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第一升降机构还包括压力检测件,压力检测件设置在定位部241处,压力检测件能够检测并判断承载件240上是否承载有配送箱600。故通过建立压力检测件与驱动组件250的通讯关系,可以实现当检测到承载件240上的配送箱600被放置或被取走后,驱动组件250才可以将驱动承载件240输送至下一指定位置,从而避免如:承载件240将其上的配送箱600输送至指定位置后,操作人员或配送模块300还没来得及将配送箱600取下,驱动组件250就将承载件240输送走;或者当空载的承载件240被输送至指定位置后,操作人员或者配送模块300还没来的及将配送箱600放置在承载件240上,驱动组件250就直接将承载件240输送离开等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第一升降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第一升降机构能够升降至少一个配送箱600,不同的第一升降机构可以升降处于不同状态的配送箱600,即有的第一升降机构可以升降盛有餐食的配送箱600,有的第一升降机构可以升降空置的或者待清洗餐具的配送箱600。
为了实现对第一智能工作柜200的智能控制,第一智能工作柜200还包括第一柜体和第一控制机构。多个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柜体内,第一柜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置物口,多个第一置物口与多个第一升降机构一一对应,第一控制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控制多个第一置物口的启闭,通过开启的第一置物口能够将配送箱600置于承载件240上或者取出配送箱600,且第一控制机构能够控制第一升降机构运动。
可选地,第一控制机构为设置在第一柜体上的智慧屏,智慧屏的控制页面上设置有订单确认按钮和目标桌位号输入按钮等,且该智慧屏上集成有订单接收模块、订单提醒模块、置物口分配模块等。当用户下单后,智慧屏能够接收订单并发出提醒,后厨人员可查看订单,并根据订单进行配餐,待配餐完毕后,后厨人员点击订单确认按钮,智慧屏的置物口分配模块自动分配一个空置的配送箱600并打开对应的第一置物口,后厨人员可将餐盘以及餐食放入该配送箱600内,然后后厨人员在目标桌位号输入按钮处输入桌位号,此时第一控制机构可以控制第一升降机构启动,将配送箱600升高,以与处于第一对接位的配送模块300完成对接。
进一步地,第一智能工作柜200还包括语音输出模块,语音输出模块能响应于位移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和/或压力检测件的检测结果发出语音提示。具体地,以驱动组件250要将承载件240上的配送箱600从一个位置输送至指定位置为例,语音输出模块的响应过程包括:当位移检测组件检测到承载件240到达指定位置,且压力检测件检测到承载件240到达指定位置后,语音输出模块基于此检测结果,发出语音提示,以提醒下操作人员将承载件240上的配送箱600取走;当操作人员将承载件240上的配送箱600取走后,压力检测件检测到承载件240上此时已经没有配送箱600时,语音输出模块响应于此,则停止发出语音提示。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语音输出模块响应位移检测组件和压力检测件的具体方式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优选地,第一智能工作柜200还包括语音输入模块,语音输入模块能接收语音信息并使驱动组件250工作,即增加了第一升降机构与操作人员之间的人机交互,从而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具体地,语音输入模块在获取操作人员发出的语音指示后,至指示驱动组件250完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动作:使驱动组件250将承载件240驱动至指定位置、使驱动组件250停止对承载件240的驱动等,具体语音输入模块对驱动组件250的指令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对应地,第二升降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第二升降机构能够升降至少一个配送箱600,不同的第二升降机构也可以升降处于不同状态的配送箱600。
为了实现对第二智能工作柜400的智能控制,第二智能工作柜400还包括第二柜体和第二控制机构,多个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二柜体内,第二柜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置物口,多个第二置物口与多个第二升降机构一一对应,第二控制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控制多个第二置物口的启闭,通过开启的第二置物口能够将配送箱600置于承载件240上或者取出配送箱600,且第二控制机构能够控制第二升降机构运动。
可选地,第二控制机构为设置在第二柜体上的智慧屏,智慧屏内集成有目标桌位确认模块以及订单配送完成按钮等。当配送模块300将配送箱600放置在第二升降机构上时,智慧屏上自动显示对应的桌位号,服务员根据该桌位号将配送箱600内的餐食送入对应的桌位。
在第二智能工作柜400上也可以设置语音输入模块和语音输出模块。当然,语音输入模块和语音输出模块可以集成在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可以是集中式或分布式的控制器,比如,控制器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单片机,也可以是分布的多块单片机构成,单片机中可以运行控制程序,进而控制上述升降机构、语音输入模块和语音输出模块实现其功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送方法,使用上述的配送系统,该配送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配送箱600置于第一智能工作柜200内,配送箱600空置或者容置有待配送物500;
启动第一智能工作柜200,第一智能工作柜200运动将配送箱600提升至高位轨道100的第一对接位的正下方;
空置的配送模块300沿高位轨道100移动至第一对接位处,配送模块300固定配送箱600;
配送模块300沿高位轨道100移动至第二对接位处;
第二智能工作柜400承接位于第二对接位处的配送箱600;
启动第二智能工作柜400,第二智能工作柜400运动将配送箱600下降至目标高度。
需要注意的是,当配送系统中的第一智能工作柜200为后厨智能工作柜、第二智能工作柜400为前厅智能工作柜时,该配送方法指的是配餐过程或者空置配送箱600由后厨向前厅移动的过程;而当第一智能工作柜200为前厅智能工作柜、第二智能工作柜400为后厨智能工作柜时,该配送方法指的是餐具回收过程或者空置配送箱600由前厅向后厨移动的过程。当然,由于本实施例中设置有高位轨道100,因此配餐过程、餐具回收过程以及空置配送箱600的移动过程可以同时进行,并且不会相互影响。
进一步地,在将配送箱600置于第一智能工作柜200内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控制机构控制设置在第一智能工作柜200上的多个第一置物口中的其中一个开启,通过开启的第一置物口将配送箱600置于第一智能工作柜200内。
进一步地,在第一控制机构控制设置在第一智能工作柜200上的多个第一置物口中的其中一个开启后还包括如下步骤:设置在开启的第一置物口处的提示灯点亮。如此便于后厨人员准确地放置配送箱600至正确的第一置物口。
进一步地,在将配送箱600置于第一智能工作柜200内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关闭第一置物口;第一控制机构为智慧屏,在第一控制机构上输入与配送箱600对应的桌位号,第一控制机构将桌位号发送至第二智能工作柜400的第二控制机构上。
在第二智能工作柜400运动将配送箱600下降至目标高度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第二控制机构为智慧屏,第二控制机构上显示第一控制机构发送的桌位号;从配送箱600内取出待配送物500,按照桌位号进行待配送物500的配送。
此外,若第一智能工作柜200为后厨智能工作柜,第二智能工作柜400为前厅智能工作柜,在将配送箱600置于第一智能工作柜200内,配送箱600空置或者容置有待配送物500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订单在后厨智能工作柜附近的置物台700上进行配餐。
以下对利用该配送系统以及配送方法完成一个菜品的配送过程进行介绍:
后厨阶段:打印订单票据-后厨配菜人员进行配餐-后厨智能工作柜的智慧屏分配第一置物口,并进行灯光提醒-后厨人员打开配送箱600,放入待配送餐盘及餐食,并关闭配送箱600-后厨人员输入桌位号-后厨智能工作柜的第一升降机构将配送箱600提高到第一对接位的下方-位于第一对接位的配送模块300夹持该配送箱600并沿高位轨道100移动至前厅;
前厅阶段:配送模块300移动至第二对接位-配送模块300将配送箱600置于前厅智能工作柜处-前厅智能工作柜处的第二升降机构将配送箱600下降至目标高度-前厅智能工作柜上的智慧屏显示目标桌位号并打开对应的第二配送口-前厅服务员打开配送箱600,取出菜品,关闭配送箱600,并在智慧屏上确认-前厅服务员将菜品送到对应的桌位处。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位轨道(100),沿预设轨迹铺设,所述高位轨道(100)上设置有第一对接位和第二对接位;
配送模块(300),所述配送模块(30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高位轨道(100)上,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对接位和所述第二对接位之间移动;
第一智能工作柜(200),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200)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位所处空间处;
第二智能工作柜(400),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400)设置在所述第二对接位所处空间处;
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200)能够将配送箱(600)提升至所述第一对接位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一对接位的所述配送模块(300)能够提取所述配送箱(600),并将所述配送箱(600)输送至所述第二对接位,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400)能够承接位于所述第二对接位处的所述配送箱(600),并将所述配送箱(600)下降至目标高度;
所述配送系统设置轨道防护罩,沿着所述高位轨道设置;
所述配送箱(600)的底部设置有配合部(611);
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200)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400)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包括架体(210)、承载件(240)、传动组件(230)和驱动组件(250),所述传动组件(230)设置在所述架体(210)上,所述承载件(240)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230)的输出端,所述承载件(240)上侧设置有定位部(241),所述定位部(241)被配置为与所述配合部(611)卡接配合,所述驱动组件(250)能够驱动所述传动组件(230)运动,以带动所述承载件(240)沿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配送箱(600)还包括卡扣(614),所述卡扣(614)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6141),且相对设置的所述卡槽(6141)使所述卡扣(614)形成上端宽、中间窄的结构,所述卡槽(6141)被配置为与所述配送模块(300)卡合;
所述配送箱(600)包括盒体(612)、盖体(613)和第一托盘(6181),所述盒体(612)具有容纳空间且设置有开口(6121),所述盖体(613)与所述盒体(612)活动连接,并能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6121),所述第一托盘(6181)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盒体(61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托盘(6181)与所述盖体(613)机械联动,以在打开所述盖体(613)时,所述第一托盘(6181)朝靠近所述开口(6121)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
所述盖体(613)与所述盒体(612)转动配合,所述配送箱(600)还包括第一传动杆(6161)和第二传动杆(6162),所述第一传动杆(616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体(613)和所述第一托盘(6181)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6161)两端的铰接轴均与所述盖体(613)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第二传动杆(616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盒体(612)和所述第一托盘(6181)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6162)两端的铰接轴均与所述盖体(613)的转动轴线平行;
所述第二传动杆(6162)能够对所述第一托盘(6181)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以避免所述第一托盘(6181)在沿Y向靠近所述开口(6121)运动时在Z向产生过大的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送模块(300)包括安装架(310)、移动机构(320)、夹持机构(330)和提升机构(340),所述移动机构(320)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0)上,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高位轨道(100)上移动,所述夹持机构(330)沿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0)的安装面的下方,并被配置为具有夹持所述配送箱(600)的夹持状态以及松开所述配送箱(600)的分开状态,所述提升机构(340)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0)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机构(330)沿所述预设方向移动,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送箱(600)还包括若干第二托盘(6182),若干所述第二托盘(6182)均与所述第一托盘(6181)平行设置并与所述盒体(612)活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二托盘(6182)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6181)上方,上层的所述第二托盘(6182)与其下层的所述第二托盘(6182)机械联动,最下层的所述第二托盘(6182)与所述第一托盘(6181)机械联动,以使若干所述第二托盘(6182)与所述第一托盘(6181)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能够升降至少一个所述配送箱(600);和/或
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能够升降至少一个所述配送箱(600);
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200)还包括第一柜体和第一控制机构,多个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柜体内,所述第一柜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置物口,多个所述第一置物口与多个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控制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控制多个所述第一置物口的启闭,通过开启的所述第一置物口能够将所述配送箱(600)置于所述承载件(240)上或者取出所述配送箱(600),且所述第一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运动;和/或
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400)还包括第二柜体和第二控制机构,多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柜体内,所述第二柜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置物口,多个所述第二置物口与多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控制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控制多个所述第二置物口的启闭,通过开启的所述第二置物口能够将所述配送箱(600)置于所述承载件(240)上或者取出所述配送箱(600),且所述第二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运动。
5.一种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配送箱(600)置于第一智能工作柜(200)内,所述配送箱(600)空置或者容置有待配送物(500);
启动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200),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200)运动将所述配送箱(600)提升至高位轨道(100)的第一对接位的正下方;
空置的配送模块(300)沿所述高位轨道(100)移动至所述第一对接位处,所述配送模块(300)固定所述配送箱(600);
所述配送模块(300)沿所述高位轨道(100)移动至第二对接位处;
第二智能工作柜(400)承接位于所述第二对接位处的所述配送箱(600);
启动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400),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400)运动将所述配送箱(600)下降至目标高度,
其中,所述高位轨道设置轨道防护罩,
所述配送箱(600)的底部设置有配合部(611),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200)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400)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包括架体(210)、承载件(240)、传动组件(230)和驱动组件(250),所述传动组件(230)设置在所述架体(210)上,所述承载件(240)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230)的输出端,所述承载件(240)上侧设置有定位部(241),所述定位部(241)被配置为与所述配合部(611)卡接配合,所述驱动组件(250)能够驱动所述传动组件(230)运动,以带动所述承载件(240)沿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配送箱(600)还包括卡扣(614),所述卡扣(614)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6141),且相对设置的所述卡槽(6141)使所述卡扣(614)形成上端宽、中间窄的结构,所述卡槽(6141)被配置为与所述配送模块(300)卡合;
所述配送箱(600)包括盒体(612)、盖体(613)和第一托盘(6181),所述盒体(612)具有容纳空间且设置有开口(6121),所述盖体(613)与所述盒体(612)活动连接,并能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6121),所述第一托盘(6181)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盒体(61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托盘(6181)与所述盖体(613)机械联动,以在打开所述盖体(613)时,所述第一托盘(6181)朝靠近所述开口(6121)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
所述盖体(613)与所述盒体(612)转动配合,所述配送箱(600)还包括第一传动杆(6161)和第二传动杆(6162),所述第一传动杆(616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体(613)和所述第一托盘(6181)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6161)两端的铰接轴均与所述盖体(613)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第二传动杆(616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盒体(612)和所述第一托盘(6181)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6162)两端的铰接轴均与所述盖体(613)的转动轴线平行;
所述第二传动杆(6162)能够对所述第一托盘(6181)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以避免所述第一托盘(6181)在沿Y向靠近所述开口(6121)运动时在Z向产生过大的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配送箱(600)置于第一智能工作柜(200)内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控制机构控制设置在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200)上的多个第一置物口中的其中一个开启,通过开启的所述第一置物口将所述配送箱(600)置于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20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机构控制设置在所述第一智能工作柜(200)上的多个第一置物口中的其中一个开启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在开启的所述第一置物口处的提示灯点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配送箱(600)置于第一智能工作柜(200)内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关闭所述第一置物口;
所述第一控制机构为智慧屏,在所述第一控制机构上输入与所述配送箱(600)对应的桌位号,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将所述桌位号发送至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400)的第二控制机构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智能工作柜(400)运动将所述配送箱(600)下降至目标高度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二控制机构为智慧屏,所述第二控制机构上显示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发送的所述桌位号;
从所述配送箱(600)内取出所述待配送物(500),按照所述桌位号进行所述待配送物(500)的配送。
CN202210516749.6A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 Active CN1149555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6749.6A CN114955522B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6749.6A CN114955522B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5522A CN114955522A (zh) 2022-08-30
CN114955522B true CN114955522B (zh) 2024-04-09

Family

ID=82981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6749.6A Active CN114955522B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55522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3101125U1 (de) * 2013-03-15 2014-03-19 Heinemack Gmbh Restaurantsystem
CN103654205A (zh) * 2013-12-13 2014-03-26 李平 一种智能送菜装置
CN204938218U (zh) * 2015-09-18 2016-01-06 黄山鼎奇链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装置
CN106429272A (zh) * 2016-11-24 2017-02-22 广州汇宏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智能传菜装置、方法和回传空碟的方法
CN106429256A (zh) * 2016-08-31 2017-02-22 佛山市飞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
CN107176429A (zh) * 2016-03-10 2017-09-19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快餐店用空中悬挂自动分拨上菜机械系统
CN107468024A (zh) * 2017-06-01 2017-12-15 贺秉浩 一种全自动化空中传菜传输装置
CN108652388A (zh) * 2017-03-31 2018-10-16 汪元生 一种能实现快速平稳传输的立体垂直智能传菜机
CN108861403A (zh) * 2018-08-05 2018-11-23 严忠耀 一种智能轨道传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8915745U (zh) * 2018-08-28 2019-05-31 湖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速冻水饺包装盒
CN208916105U (zh) * 2018-08-01 2019-05-31 李同杰 一种用于餐厅的悬挂式自动送餐小车
CN210260034U (zh) * 2019-07-30 2020-04-07 李世平 餐厅全自动传菜装置
CN111056215A (zh) * 2020-01-19 2020-04-24 福建首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传菜系统
CN113401574A (zh) * 2021-07-09 2021-09-17 严学宁 一种传菜撤菜一体系统
CN216271841U (zh) * 2021-06-09 2022-04-12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餐饮业自动化配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3101125U1 (de) * 2013-03-15 2014-03-19 Heinemack Gmbh Restaurantsystem
CN103654205A (zh) * 2013-12-13 2014-03-26 李平 一种智能送菜装置
CN204938218U (zh) * 2015-09-18 2016-01-06 黄山鼎奇链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装置
CN107176429A (zh) * 2016-03-10 2017-09-19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快餐店用空中悬挂自动分拨上菜机械系统
CN106429256A (zh) * 2016-08-31 2017-02-22 佛山市飞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餐厅自动化送餐系统
CN106429272A (zh) * 2016-11-24 2017-02-22 广州汇宏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智能传菜装置、方法和回传空碟的方法
CN108652388A (zh) * 2017-03-31 2018-10-16 汪元生 一种能实现快速平稳传输的立体垂直智能传菜机
CN107468024A (zh) * 2017-06-01 2017-12-15 贺秉浩 一种全自动化空中传菜传输装置
CN208916105U (zh) * 2018-08-01 2019-05-31 李同杰 一种用于餐厅的悬挂式自动送餐小车
CN108861403A (zh) * 2018-08-05 2018-11-23 严忠耀 一种智能轨道传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8915745U (zh) * 2018-08-28 2019-05-31 湖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速冻水饺包装盒
CN210260034U (zh) * 2019-07-30 2020-04-07 李世平 餐厅全自动传菜装置
CN111056215A (zh) * 2020-01-19 2020-04-24 福建首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传菜系统
CN216271841U (zh) * 2021-06-09 2022-04-12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餐饮业自动化配送系统
CN113401574A (zh) * 2021-07-09 2021-09-17 严学宁 一种传菜撤菜一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5522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68905B1 (en)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AU2021105019A4 (en) Intelligent storage cabinet for standard samples, and method of accessing samples
US20240025643A1 (en)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comprising an access station compartment
CA1155091A (en) Dispenser
CN108542228A (zh) 无人餐厅送餐服务总成
US3526327A (en) Storage and order picking system
AU2012257348A1 (en) Component feeding system of at least an assembly line
CN114955522B (zh) 一种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
WO2021051806A1 (zh) 仓储系统
CN211100252U (zh) 一种人机结合多品种商品拣选装置
CN216232481U (zh) 一种抽屉开关柜检修转运车
CN112078689B (zh) 机械无人车
CN212654926U (zh) 配送柜
CN110029841B (zh) 一种具有地下送餐通道的餐厅
CN210685508U (zh) 一种具有地下送餐通道的餐厅
CN211180943U (zh) 一种智能仓
CN114393606B (zh) 实现暂存中转的机器人餐食配送系统和方法
CN113823046B (zh) 用于无接触存取的双开门式智能柜及自动供应方法
JP3205216U (ja) 物品保存システム
CN213201053U (zh) 一种自动进出货的集装箱式货仓
CN110626774B (zh) 配送系统
CN210138049U (zh) 货物传送系统
CN209373705U (zh) 一种盒饭机
CN218927805U (zh) 一种基于酒店机器人的集成式储运系统
CN214284029U (zh) 一种用于移动抽屉的组件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