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0064B - 摄像设备、配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配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0064B
CN111050064B CN201910972359.8A CN201910972359A CN111050064B CN 111050064 B CN111050064 B CN 111050064B CN 201910972359 A CN201910972359 A CN 201910972359A CN 111050064 B CN111050064 B CN 1110500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microcomputer
adapter
data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23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0064A (zh
Inventor
杉山和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050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0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0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0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38Releasing-devices separate from shut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6/00Systems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ieces of apparatus, e.g. for exchanging trimming information, for photo finis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配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安装有诸如适配器等的配件设备的照相机本体响应于在广播通信模式中经由信号线DATA所发送的带宽占用命令来使通信模式从广播通信模式转变为对等即P2P通信模式。带宽占用命令的发送是基于与智能电话的通信状态和适配器的识别信息来进行的。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配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设备和配件设备之间的通信。
背景技术
在能够将作为配件设备的可更换镜头安装在摄像设备(以下也称为照相 机本体)上的镜头可更换型照相机系统中,照相机本体和可更换镜头彼此进 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具有高质量和响应性的诸如图像处理和图 像记录等的摄像控制、以及此外诸如平滑的光圈控制和调焦控制等的摄像控 制,需要实时地进行大容量的数据通信。
同样,需要照相机本体和适配器可以彼此进行通信的结构,其中适配器 是安装在可更换镜头和照相机本体之间的配件设备。存在照相机本体和可更 换镜头之间安装有诸如广角转换器或增距器(扩展器)等的适配器的情况。在 用户操作这样的适配器的情况下,适配器需要以与可更换镜头相同的方式与 照相机本体进行通信。
日本特开2006-171392论述了在照相机本体和可更换镜头之间安装有适 配器的情况下、该适配器校正光学参数的变化的照相机系统。
根据日本特开2006-171392,照相机本体可以考虑到适配器的光学特性 来获得可更换镜头的光学参数。然而,在日本特开2006-171392所公开的结 构中,仅进行考虑到可更换镜头和适配器之间的通信的在可更换镜头和照相 机本体之间的通信、或者经由适配器的在可更换镜头和照相机本体之间的通 信。因此,日本特开2006-171392所论述的结构并未论述照相机本体单独与 适配器进行通信所用的结构或通信控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摄像设备,其能够安装有配件设备,所述 摄像设备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第二通 信单元,其被配置为与所述配件设备进行通信;以及通信控制单元,其被配 置为控制利用第一通信方法经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初始通信,其中,所述 通信控制单元利用所述初始通信来获取表示是否能够进行利用第二通信方 法的通信的第一信息,并且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来将通信方法改变为 所述第二通信方法,以及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方法是将经由所述第一通信单 元从所述外部装置获取到的第二信息传送至所述配件设备的通信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配件设备,其能够安装至摄像设备,所述 摄像设备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所述配件设 备包括:第二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与所述摄像设备进行通信;以及通信控 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利用第一通信方法经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初始通 信,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初始通信来发送表示是否能 够进行利用第二通信方法的通信的第一信息,并且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信 息来将通信方法改变为所述第二通信方法,以及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方法是 将所述摄像设备经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获取到的第二信息传送至所述通信 控制单元的通信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能够 安装有配件设备并且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 信;以及第二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与所述配件设备进行通信,所述控制方 法包括:对利用第一通信方法经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通信的初始通信进行 控制,其中,对所述控制进行控制,使得获取到表示是否能够进行利用第二 通信方法的通信的第一信息,并且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将通信方法改变为所述 第二通信方法,以及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方法是将经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从所述外部装置获取到的第二信息传送至所述配件设备的通信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一种配件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配件设备能够 安装至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的第一 通信单元,并且所述配件设备包括被配置为与所述摄像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二 通信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对利用第一通信方法经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 所通信的初始通信进行控制,其中,对所述控制进行控制,使得发送表示是 否能够进行利用第二通信方法的通信的第一信息,并且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将 通信方法改变为所述第二通信方法,以及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方法是经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来获取经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从所述外部装置获取到的第 二信息的通信方法。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将变得明 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A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第一通信路径的框图。
图2B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第二通信路径的框图。
图2C是示出在以时钟同步方式实现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第二通信的 情况下的信号波形的图。
图3A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第一通信的通信格式的图。
图3B是示出在以时钟异步方式实现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第二通信的 情况下的信号波形的图。
图4A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广播通信中的通信波形的图。
图4B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广播通信中的通信波形的另一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对等(P2P)通信中的通信波形的图。
图6是示出在切换通信模式时的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通信波形的图。
图7A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广播通信中的照相机本体的处理的 流程图。
图7B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广播通信中的可更换镜头和适配器 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A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P2P通信中的照相机本体的处理的 流程图。
图8B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P2P通信中的可更换镜头和适配器 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响应于适配器的操作构件的操作而进 行的控制的序列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响应于适配器的操作构件的操作而 进行的控制的序列图。
图11A和11B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适配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A和12B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本体的处理的流程 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可更换镜头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响应于适配器的操作构件的操作而 进行的控制的序列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典型实施例的智能电话的结构的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本体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7A和17B是示出根据第五典型实施例的智能电话经由照相机本体进 行的适配器中的固件更新的序列的序列图。
图18A是示出根据第五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本体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B是示出根据第五典型实施例的智能电话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C是示出根据第五典型实施例的适配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9A、19B、19C和19D是示出根据第五典型实施例的固件更新处理的 画面显示示例的图。
图20是示出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1是示出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带宽占用通信中的通信波形的图。
图22A和22B是示出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响应于智能电话的操作的控 制的序列的序列图。
图23A是示出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3B是示出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智能电话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3C是示出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适配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4A、24B、24C、24D和24E是示出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适配器的 通用云台驱动马达的驱动控制处理中的画面显示示例的图。
图25是示出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带宽占用通信模式下的带宽占用通 信的通信波形的图。
图26A是示出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带宽占用通信中的照相机本体的处 理的流程图。
图26B是示出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带宽占用通信中的适配器的处理的 流程图。
图27是示出根据第七典型实施例的带宽占用通信模式下的带宽占用通 信的另一示例中的通信波形的图。
图28A是示出根据第七典型实施例的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中的照相 机本体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8B是示出根据第七典型实施例的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中的适配 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以下所述的本发明的各个 实施例可以单独实现,或者在需要的情况下或在将各个实施例中的元件或特 征组合成一个实施例有益的情况下作为多个实施例或这些实施例的特征的 组合来实现。
<照相机系统的结构>
图1示出摄像系统(以下称为照相机系统)的结构,该摄像系统包括作为根 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示例的摄像设备200(以下称为照相机本体)、可更换镜 头100和作为中间配件设备的示例的适配器设备300(以下简称为适配器)。根 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本体200可以在安装了可更换镜头100和适配器300 的状态下使用。
图1示出一个适配器300安装在照相机本体200和可更换镜头100之间的 照相机系统作为示例,但在照相机本体200和可更换镜头100之间可以连接并 安装多个适配器。
在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中,使用多个通信方法在照相机本体 200、可更换镜头100和适配器300之间进行通信。照相机本体200、可更换镜 头100和适配器300经由其第一通信单元各自来进行控制命令和数据(信息)的 传输。此外,第一通信单元各自支持多个通信方法,并且可以基于要通信的 数据的类型和通信的目的,通过同时切换为同一通信方法来针对各种情形选 择最合适的通信方法。
此外,在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中,除了用于经由照相机本体 200、可更换镜头100和适配器300的各个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的路径之外, 照相机系统还具有用于经由照相机本体200和可更换镜头100各自的第二通 信单元进行通信的路径。
首先,将说明可更换镜头100、照相机本体200和适配器300的更具体结 构。
可更换镜头100和适配器300经由用作联接机构的安装件400彼此机械地 和电气地连接。同样,适配器300和照相机本体200经由用作联接机构的安装 件401彼此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安装件400示意性示出可更换镜头100的安 装件与适配器300的安装件联接的状态,并且这些安装件可彼此拆卸。此外, 安装件401示意性示出适配器300的安装件与照相机本体200的安装件联接的 状态,并且这些安装件可彼此拆卸。
在可更换镜头100、适配器300和照相机本体100各自的安装件的安装面 上设置有(以下所述的)通信端子。在各单元经由诸如安装件400或安装件401 的安装件连接的状态下,经由通信端子的通信通过连接相应的通信端子变得 可以进行。
可更换镜头100和适配器300经由安装件400和401中所设置的电源端子 (未示出)从照相机本体200获得电源。将使以下要说明的各种致动器工作所需 的电源供给至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可更换镜头100、照 相机本体200和适配器300经由安装件400和401上所设置的(以下所述的)通信 端子彼此进行通信。
可更换镜头100具有摄像光学系统。该摄像光学系统从被摄体OBJ侧起 顺次包括场透镜101、用于变倍的变倍透镜102和用于调节光量的光圈单元 114。此外,摄像光学系统包括用于减少(校正)图像模糊的防振透镜103和用 于调节焦点的调焦透镜104。
变倍透镜102和调焦透镜104分别由透镜保持架105和106保持。透镜保持 架105和106由引导轴(未示出)在(图1中由虚线表示的)光轴方向上可移动地 引导,并且由步进马达107和108在光轴方向上驱动。步进马达107和108分别 与驱动脉冲同步地使变焦透镜102和调焦透镜104移动。
防振透镜103通过向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方向偏移来减少由照 相机振动(手振动等)引起的图像模糊。
镜头微计算机111是用于控制可更换镜头100中的各单元的操作的镜头 控制单元。此外,镜头微计算机111经由包括镜头通信接口电路的镜头第一 通信单元112接收从照相机本体200发送来的控制命令和发送请求命令。镜头 微计算机111进行与该控制命令相对应的镜头控制,并且将与该发送请求命 令相对应的镜头数据经由镜头第一通信单元112发送至照相机本体200。
此外,镜头微计算机111响应于控制命令中的与变倍和调焦有关的命令, 将驱动信号输出至变焦驱动电路119和调焦驱动电路120,以驱动步进马达 107和108。由此,进行用于控制变焦透镜102的变倍操作的变焦处理和用于 控制调焦透镜104的焦点调节操作的自动调焦(AF)处理。
光圈单元114设置有光圈叶片114a和114b。利用霍尔元件115检测光圈叶 片114a和114b的状态(位置)。来自霍尔元件115的输出经由放大器电路122和 模数(A/D)转换电路123被输入到镜头微计算机111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基于 来自A/D转换电路123的输入信号来将驱动信号输出至光圈驱动电路121以驱 动光圈致动器113。这样,利用光圈单元114来控制光量调节操作。
此外,镜头微计算机111基于由诸如可更换镜头100中所设置的诸如振动 陀螺仪传感器等的振动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的照相机振动,经由防振驱动 电路125驱动防振致动器126(例如,音圈马达)。这样进行用于控制防振透镜 103的偏移操作(防振操作)的防振处理。
此外,可更换镜头100具有用户可以转动的手动操作环130(即,电子环)、 以及环转动检测器131。环转动检测器131由用于例如输出根据手动操作环 130的转动而生成的2相信号的光遮断器配置成。镜头微计算机111可以使用 该2相信号来检测手动操作环130的转动操作量(包括方向)。此外,镜头微计 算机111可以经由镜头第一通信单元112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知手动操作 环130的转动操作量。
适配器300是用于改变例如焦距的扩展器,并且具有变倍透镜301和适配 器微计算机302。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是用于控制适配器300中的各单元的操 作的适配器控制单元(也称为配件控制单元或通信控制单元)。此外,适配器 微计算机302经由包括通信接口电路的适配器第一通信单元303(配件通信单 元)接收从照相机本体200发送来的控制命令和发送请求命令。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进行与该控制命令相对应的适配器控制,并且将与该发送请求命令相 对应的适配器数据经由适配器第一通信单元303发送至照相机本体200。在本 典型实施例中,说明适配器300是扩展器的情况,但适配器300可以是用于改 变焦距的广角转换器,并且可以是用于改变法兰焦距(flange back length)的安 装件转换器。
此外,如可更换镜头100那样,适配器300具有用户可以转动的作为操作 构件的适配器操作环310(即,电子环)、以及环转动检测器311。如可更换镜 头100的环转动检测器131那样,环转动检测器311也由用于例如根据适配器 操作环310的转动而输出2相信号的光遮断器配置成。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可 以通过使用该2相信号来检测适配器操作环310的转动操作量(包括方向)。此 外,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可以经由适配器第一通信单元303向照相机微计算机 205通知适配器操作环310的转动操作量。
适配器300上所设置的操作构件可以是除操作环以外的开关、按钮或触 摸面板。此外,可以在适配器300上设置多个操作构件。
照相机本体200具有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 半导体(CMOS)传感器等的摄像元件201、A/D转换电路202、信号处理电路 203、记录单元204、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显示单元206。
摄像元件201对由可更换镜头100中的摄像光学系统形成的被摄体图像 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电气信号(模拟信号)。A/D转换电路202将来自摄像元 件201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信号处理电路203对来自A/D转换电路202 的数字信号进行各种类型的图像处理以生成图像信号。此外,信号处理电路 203根据该图像信号生成表示被摄体图像的对比度状态(摄像光学系统的焦 点状态)的调焦信息和表示曝光状态的亮度信息。信号处理电路203将该图像 信号输出至显示单元206,并且显示单元206将该图像信号显示为在构图和聚 焦状态的确认中所要使用的实时取景图像。
用作照相机控制单元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也称为通信控制单元)响应 于来自诸如图像指示开关(未示出)和各种设置开关等的照相机操作构件的输 入来控制照相机本体200。此外,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与响应于变焦开关(未 示出)的操作的变焦透镜102的变倍操作有关的控制命令经由包括通信接口 电路207的照相机第一通信单元208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1。此外,照相机 微计算机205将以下的控制命令经由照相机第一通信单元208发送至镜头微 计算机111,其中这些控制命令与基于亮度信息的光圈单元114的光量调节操 作和基于调焦信息的调焦透镜104的焦点调节操作有关。此外,照相机微计 算机205根据需要将用于获取可更换镜头100的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的发送 请求命令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1。此外,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用于获取适 配器300的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的发送请求命令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通信单元209是用于与外部装置连接的接口。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 机本体200可以经由通信单元209与外部装置交换数据。例如,可以将信号处 理电路203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经由通信单元209发送至外部装置。在本典型实 施例中,通信单元209包括用于通过符合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LAN) 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接口。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控制通信单元209来实 现外部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通信方法不限于无线LAN,并且示例包括红外 通信方法。
此外,通信单元209可以是近场无线通信单元,该近场无线通信单元例 如包括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以及用于处理无线信号的调制器/解调器电路和 通信控制器。在这种情况下,通信单元209从天线输出调制的无线信号并对 通过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以便实现符合ISO/IEC 18092的标准 (即,近场通信(NFC))的非接触近场通信。通过使作为照相机本体200的近场 无线通信单元的通信单元209和诸如智能电话等的外部装置的近场无线通信 单元彼此靠近接触来开始通信。在使用近场无线通信单元进行连接的情况下,不一定需要使近场无线通信单元彼此接触。由于近场无线通信单元即使 在特定距离处也可以彼此进行通信,因此近场无线通信单元应近到足以能够 进行近场无线通信,以便将装置彼此连接。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使近场无线 通信单元近到足以能够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称为靠近。此外,在近场无线通信 单元在不能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将不开始通信。此外,在 近场无线通信单元在能够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范围内并且彼此处于通信连 接中的情况下,当近场无线通信单元分离而到达不能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范 围内时,通信连接解除。近场无线通信单元所实现的非接触近场通信不限于 NFC,并且可以采用其它无线通信。例如,可以采用符合ISO/IEC 14443标准 的非接触近场通信。
此外,作为另一示例,通信单元209可以是近场无线通信单元,该近场 无线通信单元例如包括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以及用于处理无线信号的调制 器/解调器电路和通信控制器。在这种情况下,通信单元209可被配置为从天 线输出调制的无线信号,并且对通过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以实 现符合IEEE 802.15标准(即,蓝牙
Figure BDA0002232509930000111
)的近场无线通信。在本典型实 施例中,对于蓝牙通信,使用具有低功耗的蓝牙低功耗版本4.0。该蓝牙通信 与无线LAN通信相比通信范围窄(即,可以进行通信的距离短)。此外,蓝牙通信与无线LAN通信相比通信速度慢。另一方面,蓝牙通信与无线LAN通信 相比功耗低。
通信单元209可被配置为通过利用线缆等将照相机本体200与外部装置 连接来进行有线通信。
<第一通信所用的通信路径>
接着,参考图2A来说明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的第一通信单元(未示出)、 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第一通信单元(未示出)和镜头微计算机111(未示出)的 第一通信单元(未示出)之间配置的通信路径。将通过该通信路径进行的通信 称为第一通信。
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使用经由 上述的安装件400和401各自中所设置的通信端子而连接的信号线(通道)来进 行通信。
在安装件400中包括可更换镜头100的安装件1030和适配器300的安装件 3040。安装件1030包括通信端子1030a和通信端子1030b。此外,安装件3040 包括通信端子3040a和通信端子3040b。在可更换镜头100安装在适配器300上 的状态下,通信端子1030a和通信端子3040a彼此接触。此外,在可更换镜头 100安装在适配器300上的状态下,通信端子1030b和通信端子3040b彼此接 触。
在安装件401中包括照相机本体200的安装件2030和适配器300的安装件 3060。安装件2030包括通信端子2030a和通信端子2030b。在适配器300安装 在照相机本体200上的状态下,通信端子2030a和通信端子3060a彼此接触。 此外,在适配器300安装在照相机本体200上的状态下,通信端子2030b和通 信端子3060b彼此接触。
作为信号线,提供用于传输通信控制所用的信号的信号线CS(即,第二 信号线,其对应于信号传输通道)和用于通信数据的信号线DATA(即,第一信 号线,其对应于数据通信通道)。
信号线CS是经由通信端子1030a、3040a、2030a和3060a的通信所使用的 信号线。信号线CS连接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和镜头微 计算机111。因此,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和镜头微计算 机111可以检测作为CS的状态的高(这里称为“Hi”)和低。此外,信号线CS以 上拉方式连接至照相机本体200中的电源(未示出)。信号线CS可以经由可更 换镜头100中的接地开关1121、照相机本体200中的接地开关2081和适配器 300中的接地开关3031连接(开漏连接)至接地端GND。
利用该结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和镜头微计算机 111可以分别通过接通(turn ON)(连接)接地开关2081、1121和3031来将信号线 CS设置为低。此外,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和镜头微计算 机111可以分别通过断开(turnOFF)(切断)接地开关2081、1121和3031来将信 号线CS设置为Hi。以下将说明通过信号线CS所传输的通信控制所用的信号 (指示和通知信号)及其输出处理的详情。
信号线DATA是经由通信端子1030b、3040b、2030b和3060b的通信线。 信号线DATA是在切换数据的传输方向的同时可以使用的单线的双向数据通 信线。信号线DATA可以经由可更换镜头100中的输入/输出切换开关1122与 镜头微计算机111连接,并且可以经由照相机本体200中的输入/输出切换开关 2082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连接。此外,信号线DATA可以经由适配器300中 的输入/输出切换开关3032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连接。各微计算机配备有用 于发送数据的CMOS类型的数据输出单元和用于接收数据的CMOS类型的数 据输入单元(这两个单元均未示出)。各微计算机可以通过切换上述的输入/ 输出切换开关来选择是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出单元还是数据输入单 元。
在发送数据时,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和镜头微计算 机111设置相应的输入/输出切换开关,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出单 元。此外,在接收数据时,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和镜头 微计算机111设置相应的输入/输出切换开关,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 入单元。以下将说明信号线DATA的输入/输出切换处理的详情。
参考图2A说明了通信电路的示例,但可以使用其它通信电路。例如,信 号线CS在照相机本体200中以下拉方式连接至GND,并且信号线CS可以经由 可更换镜头100的接地开关1121、照相机本体200的接地开关2081和适配器 300的接地开关3031与电源(未示出)连接。此外,在可更换镜头100、照相机 本体200和适配器300中,信号线DATA可以始终连接至数据输入单元,并且 可以切换信号线DATA和数据输出单元的连接/切断。
如果可以进行以下要说明的广播通信和P2P通信,则通信电路可以具有 除图2A所示的通信电路以外的结构。
另外,即使当在可更换镜头100和照相机本体100之间不存在适配器300 的状态下可更换镜头100安装在照相机本体200上时,也可以通过提供照相机 本体200和可更换镜头100执行第一通信所需的结构来进行第一通信。此外, 即使在可更换镜头100经由两个或更多个适配器安装在照相机本体200上的 情况下,在可以进行第一通信这一点上也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可以通过提 供照相机本体200、可更换镜头100以及两个或更多个适配器执行第一通信所 需的结构来进行第一通信。
<第二通信所用的通信路径>
接着,将参考图2B来说明在照相机本体200(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的第二 通信单元(未示出)和可更换镜头100(镜头微计算机111)的第二通信单元(未 示出)之间配置的通信路径。通过该通信路径所进行的通信也被称为第二通 信。
作为从用于进行时钟同步通信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输出的时钟线 LCLK的端子的第二通信LCLK端子1420a、3420a、3421a和2420a分别包括在 第二通信触点组1420、3420、3421和2420中。此外,作为从时钟同步通信的 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输出的数据线DCL的端子的第二通信DCL端子1420b、3420b、3421b和2420b也以相同方式包括在第二通信触点组1420、3420、3421 和2420中。此外,作为从时钟同步通信的镜头微计算机111输出的数据线DLC 的端子的第二通信DLC端子1420c、3420c、3421c和2420c也以相同方式包括 在第二通信触点组1420、3420、3421和2420中。
如图2B所示,在可更换镜头100中,时钟线LCLK和数据线DCL上拉。 此外,在照相机本体200中,时钟线LCLK和数据线DLC上拉。
适配器300中的时钟线LCLK、数据线DCL和数据线DLC分别在第二通信 触点3420和3421之间发生短路。通过第二通信交换的信号经由适配器300的 通信端子通过适配器300发送,但第二通信不经由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发送。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第二通信可以通过与第一通信相同的通信方法、双 向时钟同步通信、主-从方法或令牌传递方法来实现。在通过时钟同步通信 实现时,可以基于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输出至时钟线LCLK的信号来控制数 据线DCL和数据线DLC的通信定时。
<第一通信的通信数据格式>
接着,将参考图2C和图3A来说明在照相机本体200(照相机微计算机 205)、可更换镜头100(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300(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之间交换的通信数据通信格式。
首先,将参考图3A来说明第一通信的通信数据格式。通信数据格式与以 下将说明的广播通信和P2P通信的通信数据格式相同。这里,将说明在进行 异步通信的情况下的通信数据格式,其中在该异步通信中,预先确定在微计 算机之间的通信中所要使用的通信速度,并且以符合该确定的通信比特率进 行发送和接收。
在未进行第一数据发送的非发送状态下,使信号电平维持于Hi。接着, 将信号电平在1位时间段内设置为低,以向数据接收侧通知数据发送的开始。 该1位时间段被称为开始位ST。接着,在从随后的第2位到第9位的8位时间段 内发送一字节的数据。数据的位序列作为MSB优先格式从最上位数据D7开 始,继续是数据D6、数据D5、…、数据D1,并且以最下位数据D0结束。从 开始位ST开始的一帧时间段通过将1位的奇偶PA信息添加到第10位而结束, 并且最后,在表示发送数据的末尾的停止位SP期间,将信号电平设置为Hi。
图3A和3B示出通信数据格式的示例,但可以使用其它通信数据格式。 例如,数据的位序列可以是LSB优先或9位长度,并且不必添加奇偶PA信息。 此外,通信数据格式可以在广播通信和P2P通信之间切换。
<第二通信的通信数据格式>
接着,将参考图2C和图3B来说明第二通信的数据格式。这里,说明通 过时钟同步方法的通信来实现第二通信的示例。
图2C示出在正进行第一通信时的时钟线LCLK、数据线DCL和数据线 DLC的信号波形。
照相机本体200的第二通信单元将时钟信号输出至时钟线LCLK,并且与 时钟线LCLK的上升信号同步地将B7~B0的8位数据输出至数据线DCL。同 样,第二通信单元与输出至时钟线LCLK的时钟信号的上升同步地将B7~B0 的8位数据输出至数据线DLC。此外,照相机本体200的第二通信单元根据输 出至时钟线LCLK的时钟信号的上升来接收数据线DLC的B7~B0的8位数据。 同样,可更换镜头100的第二通信单元与输出至时钟线LCLK的时钟信号的上 升同步地接收数据线DCL的B7~B0的8位数据。
这样,照相机本体200的第二通信单元和可更换镜头100的第二通信单元 可以彼此交换通信数据。在可更换镜头100的第二通信单元接收到数据线 DCL的B7~B0的8位数据时,将时钟线LCLK在Tbusy时间内设置为低(LOW) 输出,然后取消该低W输出。在这种情况下,Tbusy时间是可更换镜头100处 理所接收到的数据的时间,并且照相机本体200的第二通信单元被配置为不 发送数据、直到在数据发送之后时钟线LCLK从低改变为高(HIGH)为止。该 信号控制使得能够进行第一通信的流控制。通过重复上述处理,可以通过第 一通信在照相机本体200的第二通信单元和可更换镜头100的第二通信单元 之间传输数据。
第二通信可以采用异步方法代替上述的时钟同步方法来实现。在图3B 中示出应用了3线异步通信的通信的信号波形。
在3线异步通信的情况下,上述的时钟线LCLK用作控制线RTS。控制线 RTS是用于将用于控制通过数据线DCL的通信的定时和通过数据线DLC的通 信的定时的信号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1的信号线。例 如,将控制线RTS用于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镜头微计算机111的诸如镜头 数据的发送请求(发送指示)和以下要说明的通信处理的切换请求(切换指示) 等的通知。通过控制线RTS的通知是通过将控制线RTS中的信号电平(电压电 平)在高和低之间切换来进行的。
如图3B所示,通过将供给至控制线RTS的信号电平从高改变为低,将发 送请求从作为通信主设备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至作为通信从设备的镜 头微计算机111。
如果镜头微计算机111接收到发送请求,则为了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 知通过数据线DLC的数据发送的开始,将数据线DLC的信号电平在1位时间 段内设置为低。该1位时间段被称为表示一帧的数据的开始的开始位ST。一 帧的数据的发送从开始位ST开始。开始位ST设置在输出至数据线DLC的各 一帧数据的开头位处。
接着,镜头微计算机111经由数据线DLC在随后的第2位到第9位的8位时 间段内发送一字节的镜头数据。该数据的位序列作为MSB优先格式从最上位 数据D7开始,按数据D6、数据D5、…、数据D1的顺序继续,并且以最下位 数据D0结束。此外,镜头微计算机111将1位的奇偶PA信息添加至第10位, 并且将表示一帧的末尾的停止位SP的时间段内的信号电平设置为高。因此, 从开始位ST开始的数据帧时间段结束。
<广播通信(第一通信)>
接着,将参考图4A和图4B来说明在第一通信中执行的广播通信。广播 通信是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其中之 一向其它两者同时发送数据(即,同时发送)的一对多通信。该广播通信使用 信号线CS和信号线DATA来进行。此外,进行广播通信的通信模式也被称为 广播通信模式。广播通信模式是第一通信模式的示例。
图4A示出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 302之间进行的广播通信中的信号波形。在图4A中,作为示例,将说明如下 情况:响应于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 302的广播通信,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镜头微计算机 111进行广播通信。
首先,为了向作为通信从设备的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通知开始广播通信,在定时401,作为通信主设备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开始 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接着,在定时402,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输出要发 送至信号线DATA的数据。
另一方面,在定时403和404,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在 检测到从信号线DATA输入的开始位ST的定时开始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此 时,由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已开始了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因此信号线CS 的信号电平不改变。
然后,在直到停止位SP为止的输出结束时,在定时405,照相机微计算 机205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 收从信号线DATA输入的数据、直到停止位SP为止,然后进行所接收到的数 据的分析和与所接收到的数据相关联的内部处理。此外,在完成用于接收随 后的数据的准备之后,在定时406和407,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如上所述,通过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 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全部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信号线 CS的信号电平被设置为Hi。因而,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 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各自取消了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之后,照相机微计算 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可以确认出信号线CS的信号 电平变为Hi。通过确认出信号线CS的信号电平变为Hi,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可以判断为该通信处理已结束,并且 用于进行随后的通信的准备完成。
接着,在确认出信号线CS的信号电平已返回至Hi时,在定时411,适配 器微计算机302开始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以便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和镜头微计算机111通知开始广播通信。
接着,在定时412,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输出要发送至信号线DATA的数 据。此外,在定时413和414,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镜头微计算机111在检测 到从信号线DATA输入的开始位ST的定时开始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在 该时间点,由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已开始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因此传播 到信号线CS的信号电平不改变。然后,在定时415,在直到停止位SP为止的 输出结束时,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另一方面,照 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镜头微计算机111接收从信号线DATA输入的数据、直到 停止位SP为止,然后进行所接收到的数据的分析和与所接收到的数据相关联 的内部处理。此外,在定时416和417,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镜头微计算机 111在完成用于接收随后的数据的准备之后,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
该操作与镜头微计算机111响应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镜头微计算机 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广播通信而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 算机302进行广播通信的情况相同。更具体地,在镜头微计算机111开始提供 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并且输出要发送至信号线DATA的数据时,镜头微计 算机111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通过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在接收到镜头微计算机111所输出的数据直到从信号线DATA输入的停 止位SP为止之后、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处理返回至可以进行随后的通信的状态。
图4B还示出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 302之间进行的广播通信中的信号波形。图4B示出镜头微计算机111向照相机 微计算机205通知广播通信的开始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响应于从照相机微 计算机205向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广播通信,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镜头微计算机111进行广播通信。
首先,在定时421,镜头微计算机111开始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以 便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知开始广播通信。更具体 地,镜头微计算机111通过改变信号线CS的信号电平来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通知通信请求。在定时422,检测到信号线CS的信号电平从Hi(也称为第一 信号电平)改变为低(也称为第二信号电平)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开始提供向 信号线CS的低输出。在该时间点,由于镜头微计算机111已开始向信号线CS 的低输出,因此信号线CS的信号电平不改变。
接着,在定时423,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与经由信号线CS通知的通信请求 相对应地将要发送的数据输出至信号线DATA。在定时424,适配器微计算机 302在检测到从信号线DATA输入的开始位ST的定时开始提供向信号线CS的 低输出。在该时间点,由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已开始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 因此信号线CS的信号电平不改变。
在直到停止位SP为止的输出结束时,在定时425,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另一方面,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 302接收从信号线DATA输入的数据、直到停止位SP为止,然后进行所接收到 的数据的分析和与所接收到的数据相关联的内部处理。此外,在定时426和427,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在完成用于接收随后的数据的 准备之后,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如上所述,通过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全部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信号 线CS的信号电平变为Hi。因此,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 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各自取消了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之后,照相机微计算 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可以确认出信号线CS的信号 电平变为Hi。通过确认出信号线CS的信号电平变为Hi,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可以判断为该通信处理已结束,并且 用于进行随后的通信的准备完成。
接着,在确认出信号线CS的信号电平已返回至Hi之后,在定时431,适 配器微计算机302开始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以便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和镜头微计算机111通知开始广播通信。换句话说,镜头微计算机111通过改 变信号线CS的信号电平来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知通信请求。
接着,在定时432,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将要发送的数据输出至信号线 DATA。另一方面,在定时433和434,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镜头微计算机111 在检测到从信号线DATA输入的开始位ST的定时开始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 在该时间点,由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已开始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因此信 号线CS的信号电平不改变。
然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在停止位SP的输出结束时,在定时435取消向 信号线CS的低输出。另一方面,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镜头微计算机111接收 从信号线DATA输入的数据、直到停止位SP为止,然后进行所接收到的数据 的分析和与所接收到的数据相关联的内部处理。然后,在定时436和437,照 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镜头微计算机111在完成用于接收随后的数据的准备之 后,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
在图4B的示例中,由两者都作为通信从设备的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 器微计算机302开始广播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在开始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 输出的时间点(在定时421),作为通信主设备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不能辨别 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中的哪个将信号线CS设置为低。因 而,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需要针对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这 两者进行通信,以确认广播通信是否已开始(是否请求了通信)。
此外,存在如下的情况:在向信号线CS输出低以便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开始广播通信的定时,向信号线CS输出低以便镜头微计算机111或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开始广播通信。在这种情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不能检测到镜 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中的哪个向信号线CS输出低。在这种情 况下,不进行用以针对镜头微计算机111或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确认是否已开 始广播通信(是否请求了通信)的通信。因而,即使在经过了预定时间段之后 也不进行通信请求的确认通信的情况下,再次使信号线CS输出低,并且向照 相机微计算机205进行通信请求。
如上所述,在广播通信中经由信号线CS发送的信号用作表示广播通信的 开始(执行)以及广播通信的执行中的信号。
图4A和图4B示出了广播通信的示例,但可以进行其它的广播通信。例 如,在一次广播通信中发送的数据可以是如图4A和图4B所示的一字节的数 据,但也可以是两字节或三字节的数据。此外,广播通信可以是从作为通信 主设备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两者都作为通信从设备的镜头微计算机111 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单向通信。
<P2P通信(第一通信)>
接着,将说明在第一通信中在照相机本体200、可更换镜头100和适配器 300之间进行的P2P通信。P2P通信是一对一通信(个体通信),其中在该一对 一通信(个体通信)中,作为通信主设备的照相机本体200从作为通信从设备的 可更换镜头100和适配器300中指定要通信的可更换镜头100和适配器300其 中之一(指定配件设备),并且仅相对于所指定的通信从设备发送和接收数据。
使用信号线DATA和信号线CS来进行P2P通信。此外,将进行P2P通信的 通信模式称为P2P通信模式。P2P通信模式是第二通信模式的示例。
作为示例,图5示出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与被指定为通信对方的镜头微 计算机111之间交换的P2P通信的信号波形。镜头微计算机111响应于来自照 相机微计算机205的一字节的数据发送,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进行两字节的 数据发送。以下将说明通信模式(广播通信模式和P2P通信模式)的切换处理以 及P2P通信中的通信对方的指定处理。
首先,在定时501,作为通信主设备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要发送的数 据输出至信号线DATA。在结束直到停止位SP的输出之后,在定时502,照相 机微计算机205开始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然后,在完成用于接收随后 的数据的准备之后,在定时503,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 出。另一方面,在检测到从信号线CS输入的低信号之后,镜头微计算机111 分析从信号线DATA输入的所接收到的数据并且进行与所接收到的数据相关 联的内部处理。然后,在确认出信号线CS的信号电平返回至Hi之后,在定时 504,镜头微计算机111将要发送的两字节的数据接连输出至信号线DATA。 在直到第二字节的停止位SP为止的输出结束之后,在定时505,镜头微计算 机111开始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然后,在完成用于接收随后的数据的 准备之后,在定时506,镜头微计算机111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
未被指定为P2P通信的通信对象的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不向信号线CS和 信号线DATA输出信号。
如上所述,在P2P通信中经由信号线CS发送的信号用作表示数据发送的 结束和后续数据发送的待机请求的通知信号。
图5示出了P2P通信的示例,但可以进行其它类型的P2P通信。例如,可 以经由信号线DATA以一次一字节的方式发送数据,或者可以发送三字节或 更多字节的数据。
<通信模式的切换处理和通信对方的指定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6来说明通信模式的切换处理和P2P通信的通信对方的指 定处理。图6示出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之间交换的通信模式切换和通信对方指定时的信号波形。通过使用广 播通信来进行P2P通信的通信对方的指定。在这种情况下,说明如下的情况 作为示例: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指定为P2P通信的通 信对方,并且执行来自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的一字节数据的P2P通信和来自适 配器微计算机302的一字节数据的P2P通信。此外,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 镜头微计算机111指定为P2P通信的通信对方,并且执行来自照相机微计算机 205的两字节数据的P2P通信和来自镜头微计算机111的三字节数据的P2P通 信。
首先,在定时601,作为通信主设备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根据图4A所述 的过程执行广播通信。通过该广播通信来通知用于指定在随后的P2P通信中 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进行通信的对方的从设备指定数据。例如,可以使用 要指定的从设备的识别信息作为从设备指定数据。作为通信从设备的镜头微 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基于经由广播通信接收到的从设备指定数 据来判断这两者是否被识别为P2P通信的通信对方。利用该判断的结果,在 定时602,将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所指定的通信从设备之间的通信模式从广播通信模式切换到P2P通信模式。此时,由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被指定为通 信对方,因此在定时603,根据图5所述的过程在随后的P2P通信中在照相机 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此时,从照 相机微计算机205向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发送一字节的数据,然后从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一字节的数据。
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的P2P通信结束时,照 相机微计算机205可以通过广播通信再次指定要通过P2P通信进行通信的通 信对方。这里,在定时604,将镜头微计算机111设置为从设备指定数据,以 根据图4A所述的过程来执行广播通信,从而将镜头微计算机111指定为随后 的P2P通信的通信对方。响应于该广播通信,在定时605,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结束P2P通信,然后将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镜头微计算机111的通信模式切 换为P2P通信模式。如果不执行广播通信,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的P2P通信继续。
根据图5所述的过程,在随后的P2P通信中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镜头 微计算机111之间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在这种情况下,在定时606,照相机 微计算机205将两字节数据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1,然后镜头微计算机111 将三字节数据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如上所述,可以经由广播通信指定P2P通信的通信对方,并且可以同时 在广播通信和P2P通信之间切换。
<通信控制处理>
接着,将说明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之间进行的通信控制处理。首先,将参考图7A和图7B的流程图来说明 广播通信模式中的处理。图7A示出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所进行的广播发送处 理,并且图7B示出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所进行的广播接收 处理。在图7A和7B中,作为示例,例示在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镜头微计 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进行广播通信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处理。作为计 算机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根据作为计算机程序的通信控制程序来执行该处理和以下将说明的其它处理。
如果产生了开始广播通信的事件,则在图7A的步骤S700中,照相机微 计算机205接通(连接)接地开关2081,以使信号线CS变为低。这样,向镜头 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知广播通信的开始。例如,在照相机微 计算机205向镜头微计算机111或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请求数据发送时,产生 该事件。此外,在镜头微计算机111或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向信号线CS输出低 以请求广播通信的开始时,产生另一事件。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 算机302通过接收该广播通信的开始通知来开始参考图7B所述的广播接收处 理。
接着,在步骤S70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输入/输出切换开关2082工 作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出单元。接着,在步骤S702中,照相机微 计算机205使用信号线DATA进行数据发送,并且在所有数据的发送都已完成 时,处理进入步骤S703。此时,要发送或接收的数据的字节数不受限制,只 要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的识别 彼此一致即可。
在步骤S7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步骤S702中所发送的数据是否 是还包括从镜头微计算机111或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发送的双向命令。如果 该数据不是双向命令(步骤S703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704。另一方面, 如果该数据是双向命令(步骤S70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05。
在步骤S70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断开(切断)接地开关2081来取消 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以表示通信处理已结束。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715。
在步骤S705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使输入/输出切换开关2082工作 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入单元。然后,在步骤S706中,照相机微计 算机205通过断开(切断)接地开关2081来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以表示 通信处理已结束。
接着,在步骤S707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待机,直到镜头微计算机111 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接收完成为止,即直到信号线CS变为Hi为止(步 骤S707中为“否”)。如果信号线CS变为Hi(步骤S707中为“是”),则处理进入 步骤S708。
在步骤S708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待机,直到从镜头微计算机111或适 配器微计算机302发送数据为止,即直到信号线CS变为低为止(步骤S708中为 “否”)。如果信号线CS变为低(步骤S708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09。
在步骤S709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许可从信号线DATA的数据接收。接 着,在步骤S710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待机,直到检测到信号线DATA的开 始位为止(步骤S710中为“否”)。如果检测到开始位(步骤S710中为“是”),则处 理进入步骤S711。
在步骤S71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接通(连接)接地开关2081来开始 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以表示通信处理在进行中。接着,在步骤S712 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待机,直到接收到所有的数据为止(步骤S712中为 “否”)。然后,如果所有数据的接收都完成(步骤S71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 步骤S713。在这种情况下,要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字节数不受限制,只要照 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的识别彼此 一致即可。
在步骤S71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禁止从信号线DATA的数据接收。接 着,在步骤S71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断开(切断)接地开关2081来取消 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以表示通信处理已结束。然后,在步骤S715中,照相 机微计算机205待机,直到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接 收完成为止,即直到信号线CS变为Hi为止(步骤S715中为“否”)。如果信号线 CS变为Hi(步骤S715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16。
在步骤S716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通过步骤S702中的数据发送、 镜头微计算机111或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是否被指定为P2P通信的通信对方。 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指定为通信对方的情况下(步骤S716中为“是”),处理进 入步骤S717。否则(步骤S716中为“否”),在维持广播通信模式的状态下广播 通信的发送处理结束。
在步骤S717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进入P2P通信模式,以结束广播发送 处理。
在图7B中,如果在广播通信模式或P2P通信模式中在通信待机期间信号 线CS变为低电平,则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将该操作识别为 广播通信的开始通知。然后,开始广播接收处理。
首先,在步骤S720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许可从信 号线DATA的数据接收。接着,在步骤S721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判断是否接收到信号线DATA的开始位,并且如果未接收到开始位 (步骤S721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722。如果接收到开始位(步骤S721 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24。此时,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在自身的通信模式是P2P通信模式的情况下进入广播通信模式。
在步骤S722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信号线CS 是否为Hi,并且如果信号线CS为Hi(步骤S72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 S723,并且广播通信的接收处理结束。如果信号线CS不为Hi(步骤S722中为 “否”),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721以继续等待开始位接收。
在步骤S723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禁止从信号线 DATA的数据接收,并且结束广播接收处理。
在步骤S724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在自身的通信模 式是P2P通信模式的情况下,进入广播通信模式。然后,在步骤S725中,镜 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分别接通(连接)接地开关1121和 3031来开始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以表示通信处理在进行中。
接着,在步骤S726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待机,直 到接收到所有的数据为止(步骤S726中为“否”)。如果所有数据的接收都完成 (步骤S726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27。此时,要接收的数据的字节数 不受限制,只要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之间的识别彼此一致即可。
接着,在S727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禁止从信号线 DATA的数据接收。在步骤S728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通过分别断开(切断)接地开关1121和3031来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以表 示通信处理已结束。
接着,在步骤S729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步骤 S725中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是意味着该数据从自身发送来的双向命令。在判 断为该数据是意味着该数据从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发送 来的双向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729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730。否则(步骤 S729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735。
在步骤S730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待机,直到对方 微计算机完成数据接收为止,即直到信号线CS变为Hi为止(步骤S730中为 “否”)。如果信号线CS变为Hi(步骤S730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31。
在步骤S731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分别接通(连接) 接地开关1121和3031来使信号线CS变为低,以便通知广播通信的开始。然后, 在S732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分别使输入/输出切换 开关1122和3032工作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出单元。
接着,在步骤S733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使用信号 线DATA来进行数据发送。如果所有数据的发送都结束,则处理进入步骤 S734。在这种情况下,要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字节数不受限制,只要照相机 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的识别彼此一致 即可。
在步骤S734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分别断开 (切断)接地开关1121和3031来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以表示自身的数据 发送处理已结束。
接着,在步骤S735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待机,直 到对方微计算机的数据接收完成为止,即直到信号线CS变为Hi为止。如果信 号线CS变为Hi,则处理进入步骤S736。
在步骤S736中,基于在步骤S726中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接收到的数据 来判断镜头微计算机111或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是否被指定为P2P通信的通信 对方。如果指定了镜头微计算机111或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步骤S736中为 “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37。否则(步骤S736中为“否”),在维持广播通信模 式的状态下广播接收处理结束。
在步骤S737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许可从信号线 DATA的数据接收。接着,在步骤S738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进入P2P通信模式,并且广播接收处理结束。
上述的广播发送和接收处理可以实现使用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镜头 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广播通信的数据通信。
接着,将参考图8A和图8B的流程图来说明P2P通信模式中的处理。图8A 示出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所进行的P2P发送处理,并且图8B示出由照相机微计 算机205指定为P2P通信的通信对方的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所进行的P2P接收 处理作为示例。在镜头微计算机111被指定为P2P通信的通信对方的情况下, 以与图8B中相同的方式进行P2P接收处理。
如果产生了开始P2P通信的事件,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步骤S800中使 输入/输出切换开关2082工作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出单元,并且在 步骤S801中进行数据发送。如果所有数据的发送都完成,则处理进入步骤 S802。此时,要发送的数据的字节数不受限制,只要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 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的识别彼此一致即可。
在步骤S80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接通(连接)接地开关2081来开始 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并且经由P2P通信向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知数 据发送的完成。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接收到该通知,开始参考图8B所述 的P2P接收处理。
接着,在步骤S8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步骤S802中所发送的数 据是否是还包括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发送的双向命令。如果该数据 不是双向命令(步骤S803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804。另一方面,如果 该数据是双向命令(步骤S80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805。
在步骤S80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断开(切断)接地开关2081来取消 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从而检测到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接收完成。 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809。
在步骤S805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使输入/输出切换开关2082工作 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出单元。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806。
在步骤S806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断开(切断)接地开关2081来取消 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从而检测到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发送完成。 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807。
在步骤S807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待机,直到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的数据发送完成为止,即直到信号线CS变为低为止(步骤S807中为“否”)。如 果信号线CS变为低(步骤S807中为“是”),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为从适 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发送完成,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808。在这种情况下, 要接收的数据的字节数不受限制,只要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之间的识别彼此一致即可。
在步骤S808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分析从信号线DATA接收到的数据。 接着,在步骤S809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待机,直到信号线CS变为Hi为止(步 骤S809中为“否”)。然后,如果信号线CS变为Hi(步骤S809中为“是”),则照 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为该P2P通信完成,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810。
在步骤S810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在随后的通信中是否开始广播 通信,并且如果开始了广播通信(步骤S810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811。 如果继续进行P2P通信(步骤S810中为“否”),则在维持P2P通信模式的状态下 P2P发送处理结束。
在步骤S81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进入广播通信模式,并且P2P发送处 理结束。
在图8B的步骤S820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分析从信号线DATA接收到 的数据。接着,在步骤S821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待机,直到信号线CS变 为Hi为止,即直到步骤S804或步骤S806的处理完成为止(步骤S821中为“否”)。 在信号线CS变为Hi的情况下(步骤S821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822。
在步骤S822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在步骤S820中分析的所接收到 的数据是否是还包括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发送的双向命令。如果该 数据不是双向命令(步骤S82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823。如果该数据 是双向命令(步骤S82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824。
在步骤S823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接通(连接)接地开关3031来开始 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从而通知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中的数据接收完成。 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828。
另一方面,在步骤S824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使输入/输出切换开 关3032工作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出单元。接着,在步骤S825中, 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使用信号线DATA来进行数据发送,并且在所有数据的发 送都完成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826。在这种情况下,要发送的数据的字 节数不受限制,只要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的识别彼 此一致即可。
接着,在步骤S826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接通(连接)接地开关3031 来开始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这样,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知通过P2P 通信的数据发送的完成。
接着,在步骤S827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使输入/输出切换开关 3032工作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出单元。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828。
在步骤S828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断开(切断)接地开关3031来取消 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以便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知P2P通信完成。接着, 在步骤S829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待机,直到信号线CS变为Hi为止,从而 检测到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已完成P2P通信(步骤S828中为“否”)。如果信号线 CS变为Hi(步骤S828中为“是”),则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结束P2P接收处理。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进行使用从作为通信主设备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向作为通信从设备的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P2P通信的数据发送。
<与适配器的操作构件的操作相对应的控制>
接着,将参考图9来说明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为了实现使用适配器操作 环310的摄像控制而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 算机302之间所进行的摄像通信处理(通信控制方法)。作为示例,将说明如图 1和图2A所示、可更换镜头100经由一个适配器300连接至照相机本体200的情 况。在该示例中,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之间经由信号线CS和信号线DATA进行广播通信和P2P通信。然后,照 相机微计算机205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收适配器操作环310的(以下所述的)操作状态信息。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基于该操作状态信息,经由镜头微计 算机111控制可更换镜头100中的光圈单元114的驱动(以下称为光圈驱动)。
可以根据适配器操作环310的操作来控制可更换镜头100中的变倍透镜 102和调焦透镜104的驱动,可以改变照相机本体200内的Tv值(曝光时间)和 ISO感光度,并且可以选择设置菜单。
在步骤S900中,如果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检测到用户对适配器操作环310 的转动操作(以下称为环操作),则处理开始。在步骤S901中,如果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通过图1所示的环转动检测器311的输出的变化检测到环操作开 始,则对适配器操作环310的操作状态信息(以下称为环操作状态信息)的采样 开始。环操作状态信息可以是包括适配器操作环310的操作方向(转动方向) 的操作量(转动量)、该操作量的累积值、操作速度和操作加速度等中的任意。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将操作量的累积值和操作速度作为环操作状态信息进行 采样。
接着,在步骤S902中,为了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知环操作开始,适 配器微计算机302在该通知之前,通过图4B所示的定时421的向信号线CS的 低输出来请求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开始广播通信。换句话说,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将通信请求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接收到来自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通信请求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开始 广播通信,但在该时间点,难以辨别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中的哪个发送了通信请求。此外,由于通信请求的事件是未知的,因此照相 机微计算机205需要向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询问通信请求 的事件(以下称为通信请求事件)。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步骤S903中,使用 在图6所示的定时604进行的广播通信,最初将镜头微计算机111指定为P2P通 信的通信对方。关于通信请求事件的询问顺序,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可以在询问镜头微计算机111之前询问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此外,此时,如果预先 显而易见、镜头微计算机111没有输出广播通信的通信请求,则无需向镜头 微计算机111询问通信请求事件。
接着,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用图5所述的P2P通信来经由信号线DATA 向镜头微计算机111询问通信请求事件。然后,在步骤S904中,照相机微计 算机205经由信号线DATA从镜头微计算机111接收到通信请求事件。在该示 例中,由于镜头微计算机111没有输出通信请求,因此镜头微计算机111将表 示不存在通信请求事件的信息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该P2P通信, 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确认出镜头微计算机111没有输出通信请求。在步骤S905 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用图6所示的定时601处的广播通信来将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指定为P2P通信的通信对方。然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用参考 图5所述的P2P通信来经由信号线DATA向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询问通信请求 事件(发送第三数据)。然后,在步骤S906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经由信号线 DATA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收到通信请求事件(第四数据)。在该示例中, 由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输出通信请求,因此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发送表示通 信请求事件是环操作开始的信息(以下称为环操作开始信息)。通过照相机微 计算机205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收到环操作开始信息,照相机微计算机 205可以判断为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已发送通信请求、并且通信请求的事件是 环操作开始。
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收到环操作开始信息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从 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获取环操作状态信息。为此,首先,在步骤S907中,使 用图6所示的定时601处的广播通信来将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指定为P2P通信 的通信对方。然而,在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通信模式是P2P通信模式的情况 下,不必进行该广播通信。接着,在步骤S908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用 P2P通信来请求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发送环操作状态信息(第一数据)(即,发送 第二数据),并且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收该环操作状态信息。在发送了环 操作状态信息的时间点,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重置内部的环操作状态信息以 便发送随后的环操作状态信息。例如,将适配器操作环310的操作量的累积 值重置为0。
之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重复随后的通信,直到接收到(以下所述的) 环操作结束信息为止。更具体地,在步骤S908中,按预定周期来重复进行在 定时601所进行的广播通信中的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指定和P2P通信中的从 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环操作状态信息的接收。这样,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可 以按预定周期获得最新的环操作状态信息。
在步骤S909中,接收到环操作状态信息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基于该环 操作状态信息来向镜头微计算机111发送光圈驱动请求。光圈驱动请求所用 的通信可以通过广播通信或P2P通信来进行。此外,该光圈驱动请求可以经 由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的第二通信单元242发送、并且通过镜头微计算机111 的第二通信单元142接收到。换句话说,与光圈驱动有关的通信可以通过经 由第二通信单元242和第二通信单元142的通信路径(即,与用于发送和接收 环操作状态信息的通信路径不同的通信路径)来进行。这样,可以提高与光 圈驱动有关的通信和与环操作状态有关的通信的实时性。
此外,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每次接收到环操作状态信息时将光圈驱动 请求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1,但该光圈驱动请求向镜头微计算机111的发送 周期可以不同于环操作状态信息的接收周期。例如,可以将环操作状态信息 的接收周期设置得短于光圈驱动请求向镜头微计算机111的发送周期。如果 环操作状态信息的接收周期被设置得较长,则根据接收周期的长度,操作量 的累积量可能溢出。此外,光圈驱动请求向镜头微计算机111的发送周期需 要依赖于自动曝光(AE)控制周期。这样,通过将光圈驱动请求向镜头微计算机111的发送周期和环操作状态信息的接收周期控制为适当的周期,适配器 微计算机302和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各自可以更适当地进行处理。
为了相对于适配器操作环310的用户操作实现良好的光圈驱动,除了与 适配器操作环310的操作量(累计值)和操作速度成比例的光圈驱动之外,为了 视频质量,还要求连续光圈驱动、即平滑且不间断的驱动。在本典型实施例 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目标Av值(目标光圈值)和光圈驱动速度作为光圈 驱动请求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1。基于所接收到的目标Av值和光圈驱动速 度,镜头微计算机111在驱动光圈的同时,更新作为内部信息所保持的目标 Av值和光圈驱动速度。镜头微计算机111根据更新后的目标Av值和光圈驱动速度来进行连续光圈驱动。通过按预定周期重复该过程,可以在不会使光圈 驱动停止的情况下进行光圈驱动。如果光圈驱动停止,则亮度的变化变为间 歇的,并且这特别影响视频的质量。相比之下,在连续驱动光圈的情况下, 由于亮度平滑地改变,因此可以获取到更高质量的运动图像。此外,通过连 续驱动光圈,可以减少光圈驱动的停止所需的时间、以及从光圈驱动停止的 状态起再开始光圈驱动所需的时间。
假定:此时来自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的光圈驱动请求的发送周期是T,并 且在从前一光圈驱动请求的发送起直到下一光圈驱动请求的发送为止的时 间段内的适配器操作环310的操作量的累计值是Cnt。此外,假定:每1Cnt 的光圈驱动量由系数α表示,并且用于在镜头微计算机111驱动光圈的同时更 新目标Av值和光圈驱动速度的余裕时间是Δt。通过设置余裕时间,即使在由 于诸如微计算机的负荷或通信带宽的压迫等的某些原因而导致光圈驱动请 求的发送延迟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不会使光圈驱动停止的情况下进行光圈驱动。此时,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用以下的公式(1)和(2)来计算目标Av值和光 圈驱动速度。
目标Av值=先前目标Av值+(Cnt×α) (1)
光圈驱动速度=(Cnt×α)/(T+Δt) (2)
上述的计算公式(1)和(2)仅仅是示例,并且可以使用其它计算公式来计 算目标Av值和光圈驱动速度。此外,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可以将除目标Av值 和光圈驱动速度以外的信息作为光圈驱动请求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1。
接着,在步骤S910中,如果由于环转动检测器311的输出在预定时间或 更长时间没有改变这一事实而检测到适配器操作环310的操作结束,则适配 器微计算机302将表示环操作已结束的环操作结束信息存储在环操作状态信 息中。可以通过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方法来检测环操作的结束。
接着,在步骤S908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收到 环操作状态信息。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所接收到的环操作状态信息中包 括环操作结束信息。在步骤S91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基于该环操作结束 信息来结束周期性环操作状态信息的后续获取。在基于最后接收到的环操作 状态信息中所包括的适配器操作环310的操作量的累积值以及操作速度将光 圈驱动请求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1之后,在步骤S91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 205结束周期性光圈驱动请求的发送。
接着,将参考图11A的流程图来说明在摄像通信处理中适配器微计算机 302所进行的环操作开始处理。如果检测到环操作开始,则适配器微计算机 302开始该处理。在步骤S1101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将环操作开始信息作 为通信请求事件设置在内部发送缓冲器中,以便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知 环操作已开始。然后,将广播通信的通信请求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将内部发送缓冲器中所设置的通信请求事件(环操作开始信息)通过(以下所 述的)P2P通信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接着,在步骤S1102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对环操作状态信息进行采样。 然后,在步骤S1103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环操作是否结束。如果该操 作未结束(步骤S1103中为“否”),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1102,并且适配器微计 算机302再次对环操作状态信息进行采样。如果该操作结束(步骤S1103中为 “是”),则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将环操作结束信息存储在内部发送缓冲器内的 环操作状态信息中以结束处理。然后,该处理结束。
将参考图11B的流程图来说明与上述摄像通信处理中适配器微计算机 302所进行的环操作相对应的P2P通信处理。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适配 器微计算机302指定为P2P通信的通信对方,则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开始处理。
在步骤S1111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分析通过P2P通信从照相机微计算 机205接收到的数据。接着,在步骤S1112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来自 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的接收数据是否是通信请求事件的发送请求。如果来自 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的接收数据是通信请求事件的发送请求(步骤S1112中为 “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113。否则(步骤S1112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 S1114。
在步骤S1113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将在步骤S1101中设置在内部发送 缓冲器中的通信请求事件(环操作开始信息)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以结 束该处理。之后重置内部传输缓冲器中的通信请求事件。
在步骤S1114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接收数据是否是环操作状态信 息的发送请求(操作状态发送请求)。如果接收数据是环操作状态信息的发送 请求(步骤S1114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115。否则(步骤S1114中为 “否”),处理进入步骤S1117。
在步骤S1115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将在步骤S1102中采样后并设置在 内部发送缓冲器中的环操作状态信息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步骤 S1116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重置环操作状态信息的操作量的累积值以结束 该处理。通过重置操作量的累积值,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可以将操作量以没 有过量和不足的方式(without deficiency andexcess)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 205。
在步骤S1117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进行除通信 请求事件和环操作状态信息的发送以外的P2P通信处理,并且结束该处理。 除通信请求事件和环操作状态信息的发送以外的P2P通信处理的示例如下。 例如,P2P通信处理包括用以发送适配器特有信息的处理,该适配器特有信 息包括适配器300中的操作构件的有无、可以进行环操作状态信息的发送的 最短周期(最短时间间隔)、以及适配器300的光学倍率。此外,可以是来自照 相机微计算机205的接收请求,或者例如可以是用以开始或停止对环操作状 态信息的采样的请求。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可以进行环操作状态信息的发送 的最短周期是在照相机主体200在安装有适配器300的状态下启动时、由照相 机微计算机205向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请求并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收到 的。
接着,将参考图12A的流程图来说明在上述的摄像通信处理中照相机微 计算机205所进行的通信请求事件确认处理。该处理是用于确认从镜头微计 算机111或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输出的通信请求的事件的处理。
接收到通信请求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步骤S1201中将通信请求事件 的发送请求通过P2P通信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1,并且从镜头微计算机111 获取到通信请求事件。
接着,在步骤S120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分析在步骤S1201中获取到 的通信请求事件,并且判断镜头微计算机111是否请求了广播通信。如果镜 头微计算机111请求了广播通信(步骤S1202中为“是”),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结束处理流程。否则(步骤S1202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203。
在步骤S12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通信请求事件的发送请求通过 P2P通信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并且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获取到通信 请求事件。然后,该处理结束。
将参考图12B的流程图来说明在摄像通信处理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所 进行的环操作状态信息获取处理。在步骤S121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 现在是否是用于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获取环操作状态信息的时间,并且如 果是该时间(步骤S121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212。否则(步骤S1211 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213。
在步骤S121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环操作状态信息的发送请求(操 作状态发送请求)通过P2P通信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并且从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获取到环操作状态信息。
接着,在步骤S121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是否是进行光圈驱动的 时间。如果是该时间(步骤S121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214。否则(步 骤S1213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215。
在步骤S121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光圈驱动请求发送至镜头微计算 机111。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215。
在步骤S1215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分析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获取到 的环操作状态信息。如果包括环操作结束信息(步骤S1215中为“是”),则处理 结束。否则(步骤S1215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211。
接着,将参考图13的流程图来说明在摄像通信处理中镜头微计算机111 所进行的P2P通信处理。在步骤1301中,由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指定为P2P通 信的通信对方的镜头微计算机111分析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接收到的数据。
接着,在步骤1302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判断接收数据是否是通信请求 事件的发送请求。如果接收数据是通信请求事件的发送请求(步骤S1302中为 “是”),则处理进入步骤1303。否则(步骤S1302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 S1304。
在步骤1303中,镜头微计算机111将内部发送缓冲器中所设置的通信请 求事件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以结束该处理流程。之后重置内部发送缓 冲器中所设置的通信请求事件。
在步骤S1304中,镜头微计算机111针对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进行除通信 请求事件的发送以外的P2P通信处理以结束该处理。除通信请求事件的发送 以外的P2P通信处理是如下的可更换镜头100的特有信息的发送:例如,可更 换镜头100中的操作构件的有无、操作构件的操作状态信息、可以进行操作 状态信息的发送的最短周期、以及焦距和其它光学信息。此外,可以是来自 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的接收请求,或者例如可以是光圈驱动请求或调焦透镜 驱动请求。
采用本典型实施例的处理,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不必针对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周期性地进行用于请求环操作开始的检测的通信。因而,可以减少在 用户未进行环操作的情况下的通信以及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的处理。
此外,响应于用户的环操作,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向照相机微计算机 205请求广播通信。利用该操作,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针对适配器微计算机 302周期性地询问是否存在用以进行广播通信的事件的情况相比,可以以更 短的时滞开始广播通信。用以进行广播通信的事件例如是环操作(开始和结 束)的检测、或者是对环操作状态信息的采样。结果,可以进行与连接在照 相机本体200和可更换镜头100之间的适配器300中所设置的适配器操作环 310的用户操作相对应(成比例)并且具有高实时性的良好的光圈驱动。
接着,将说明第二典型实施例。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的结构 与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的结构相同。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照 相机本体200与可更换镜头100和适配器300之间共享表示可更换镜头100或 适配器300是否具有操作构件的信息以及表示可以进行操作状态信息的发送 的周期的信息。为此,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可更换镜头100和适配器300中的 具有作为操作构件的适配器操作环310的一方首先确认通信请求事件,以使 得可以进行上述信息的通信的周期是可变的。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可更换镜头100不具有操作构件。
图10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为了实现使用适配器操作环310的摄像控 制而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进 行的摄像通信处理。在该示例中,说明如图1和图2A所示、可更换镜头100 经由一个适配器300连接至照相机本体200的情况作为示例。在该示例中,经 由信号线CS和信号线DATA来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 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进行广播通信和P2P通信。此外,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接收(以下所述的)环操作状态信息,并且经由镜头微计 算机111控制可更换镜头100中的光圈单元114的驱动(光圈驱动)。
首先,在步骤S1000中,通过启动照相机系统来开始处理。在步骤S1001 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用图6所示的定时601的广播通信来指定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作为P2P通信的通信对方,以便向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询问适配器 300的特有信息。适配器300的特有信息(以下称为适配器特有信息)包括适配 器300是否具有诸如适配器操作环310等的操作构件、以及环操作状态可发送 周期。此外,适配器特有信息还可以包括诸如扩展器的光学倍率等的光学信 息、以及表示适配器300是否具有可驱动的变倍透镜的信息。
接着,在步骤S100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用P2P通信来向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请求适配器特有信息的发送,并且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收到适 配器特有信息。利用该操作,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可以确认出适配器300具有 适配器操作环310,并且可以掌握能够进行环操作状态信息的发送的周期(以 下称为环信息可发送周期)。
接着,在步骤S10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用图6所示的定时604的广 播通信来指定作为P2P通信的通信对方的镜头微计算机111,以向镜头微计算 机111询问可更换镜头100的特有信息。
接着,在步骤S100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用P2P通信来向镜头微计 算机111请求可更换镜头100的特有信息(以下称为镜头特有信息)的发送,并 且从镜头微计算机111接收到镜头特有信息。利用该操作,照相机微计算机 205可以确认出可更换镜头100不具有操作构件。
接着,在步骤S1005中,如果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检测到用户的环操作, 则在步骤S1006中开始环操作状态信息的采样。环操作状态信息与第一典型 实施例中的环操作状态信息相同。
接着,在步骤S1007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为了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通知环操作开始,通过在该通知之前提供向图4B所示的信号线CS的低输出 (定时421),来请求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开始广播通信。换句话说,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将通信请求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接收到来自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通信请求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确认 出适配器300具有适配器操作环310,并且在前一处理中可更换镜头100不具 有操作构件。因此,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优先向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询问通信 请求事件。这样,可以更快速地检测到适配器操作环310的操作开始。在步 骤S1008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用图6所示的定时601的广播通信来将适配 器微计算机302指定为P2P通信的通信对方。
接着,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用参考图5所述的P2P通信来经由信号线 DATA向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询问通信请求事件。然后,在步骤S1009中,从 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经由信号线DATA接收到通信请求事件(环操作开始信 息)。在该时间点,由于通信请求事件变得明确、并且很明显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发送了通信请求,因此之后无需向镜头微计算机111询问通信请求事 件。
接着,为了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获得环操作状态信息,在步骤S1010 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用图6所示的定时601的广播通信来将适配器微计 算机302指定为P2P通信的通信对方。然而,在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通信模 式是P2P通信模式的情况下,不必进行该广播通信。接着,在步骤S1011中, 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用P2P通信来向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请求环操作状态信 息的发送,并且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收到环操作状态信息。以与第一典 型实施例相同的方式,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重置内部环操作状态信息,以便 在发送了环操作状态信息的时间点发送随后的环操作状态信息。
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基于在步骤S1002的启动时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 收到的环信息可发送周期来设置请求周期。然后,重复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的指定(步骤S1010)和来自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环操作状态信息的接收(步 骤S1011),直到在请求周期中接收到环操作结束信息为止。这样,照相机微 计算机205可以由此获得各请求周期中的最新环操作状态信息。
环信息可发送周期的信息包括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可以发送环操作状态 信息的最短周期和最长周期。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请求周期设置在从最短 周期到最长周期的范围内。例如,通过在适配器操作环310的操作量或操作 速度大时设置较短的时间段,可以进行更灵敏的摄像控制(光圈驱动)。另一 方面,在操作量或操作速度小时,可以通过将请求周期设置为较长周期来防 止不必要的通信。请求周期的设置方法不限于此。此外,根据本典型实施例 的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将环信息可发送周期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这样,即使在适配器300第一次连接至照相机本体200(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未知 的适配器)时,也可以以适当的请求周期获取环操作状态信息。
接着,在步骤S101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基于所获取到的环操作状态 信息来将光圈驱动请求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1。如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 述,光圈驱动请求所用的通信可以是广播通信或P2P通信。此外,照相机微 计算机205在每当接收到环操作状态信息时将光圈驱动请求发送至镜头微计 算机111,但光圈驱动请求向镜头微计算机111的该发送周期可以不同于环操 作状态信息的接收周期。
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和镜头微计算机111之后进行 的处理与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处理相同,其中该处理包括照相机微计算机 205对环操作结束信息的接收(步骤S1013)以及响应于此的处理(步骤S1014和 步骤S1015)。
在上述的摄像通信处理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预先获取环信息可发送 周期作为适配器300的特有信息,因而可以请求适配器300以适当的请求周期 发送环操作状态信息。因此,可以进行与连接在照相机本体200和可更换镜 头100之间的适配器300中所设置的适配器操作环310的用户操作相对应(成 比例)并且具有高实时性的摄像控制。
根据上述的各个典型实施例,由于可以进行照相机本体200与可更换镜 头100和适配器300之间的一对多通信,因此可以进行使用适配器300中所设 置的适配器操作环310的具有高实时性的良好的摄像控制。
接着,将说明第三典型实施例。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的结构 与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的结构相同。本典型实施例的特征在于 照相机本体200可以禁止和许可向可更换镜头100和适配器300的广播通信请 求。更具体地,在从适配器操作环310的操作开始起直到该操作结束为止的 时间段内,禁止适配器300进行由于适配器操作环310操作事件引起的广播通 信。通过以这种方式限制过度的广播通信请求,可以使通信带宽开放。
将参考图14来说明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使用适配器操作环310的 摄像控制而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之间进行的摄像通信处理。将省略关于与图10中相同的处理的说明。
判断为步骤S906中的通信请求的发送源是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并且通信 请求的事件是环操作开始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进行随后的通信。更具体地, 在步骤S140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将作为由环操作开始所引起的事件的广播 通信请求的禁止通知发送至作为P2P通信的通信对方的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此外,在步骤S1402中,在步骤S911中判断为环操作结束的照相机微计 算机205将由环操作开始的事件所引起的广播通信请求的许可通知发送至作 为P2P通信的通信对方的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由于可以进行照相机本体200与可更换镜头100和适 配器300之间的一对多通信,因此可以进行使用适配器300中所设置的适配器 操作环310的具有高实时性的良好的摄像控制。此外,通过以这种方式限制 过度的广播通信请求,可以使通信带宽开放。
接着,将说明第四典型实施例。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的结构 与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的结构相同。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照 相机本体200和作为外部装置的示例的智能电话2000之间进行通信。通过基 于照相机本体200和智能电话2000之间的通信控制照相机本体200和适配器300之间的通信来经由照相机本体200实现智能电话2000和照相机本体200之 间的通信。将主要集中于与上述典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来给出说明。
<智能电话2000的内部结构>
图15是示出作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示例的智能电话 2000的结构示例的框图。在本典型实施例中,采用智能电话作为信息处理设 备的示例,但信息处理设备不限于此。例如,信息处理设备也可以是具有无 线功能的照相机本体、平板装置或个人计算机。
控制单元2010基于所输入的信号和以下所述的程序来控制智能电话 2000的各单元。代替控制单元2010控制整个设备,多个硬件单元可以通过分 担处理来控制整个设备。
摄像单元2020将使用摄像单元2020中所包括的透镜而聚焦的被摄体光 转换成电气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等,并且输出数字数据作为图像数据。所拍 摄到的图像数据被累积在缓冲存储器中,然后由控制单元2010进行预定的算 术运算,并被记录在记录介质2100中。
非易失性存储器2030是电气可擦除/可记录的非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 性存储器2030记录作为控制单元2010所执行的基本软件的操作系统(OS)、以 及与OS协作实现应用功能的应用。此外,在本典型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 器2030存储用于与照相机本体200进行通信的应用。
工作存储器2040用作显示单元2060的图像显示存储器或者控制单元 2010的工作区域等。
操作单元2050用于从用户接受针对智能电话2000的指示。操作单元2050 例如包括用于指示智能电话2000的电源接通和断开的电源按钮、以及显示单 元206上所形成的触摸面板等的操作构件。
显示单元2060显示图像数据或者交互操作所用的字符等。智能电话2000 不必一定包括显示单元2060。智能电话2000至少可与显示单元2060连接,并 且具有用于控制显示单元2060的显示的显示控制功能。
记录介质2100可以记录从摄像单元2020输出的图像数据。记录介质2100 可被配置为可附接至智能电话2000和可从智能电话2000拆卸,或者可以内置 在智能电话2000中。换句话说,智能电话2000仅需至少具有用于访问记录介 质2100的单元。
通信单元2110是用于连接至外部设备的接口。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智能 电话2000可以经由通信单元2110与照相机本体200交换数据。在本典型实施 例中,通信单元2110是天线,并且控制单元2010可以经由天线连接至照相机 本体200。与照相机本体200的连接可以直接建立、或者可以经由接入点建立。 作为用于通信数据的协议,例如,可以使用通过无线LAN的经由因特网协议 的图片传输协议(PTP/IP)。与照相机本体200的通信不限于此。例如,通信单 元211可以包括诸如红外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或无线通用串行总线(USB) 等的无线通信模块。可选地,可以利用诸如USB线缆、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 或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1394等的有线连接。
通信单元2110可以是近场无线通信单元,其例如具有用于无线通信的天 线、用于处理无线信号的调制器/解调器电路、以及通信控制器。在这种情况 下,通信单元2110通过从天线输出调制的无线信号并对天线所接收到的无线 信号进行解调来实现非接触无线通信。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实现了符合 ISO/IEC 18092的标准(NFC)的非接触无线通信。如果接收到来自其它装置的 数据读出请求,则通信单元2110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030中所存储的数据来 输出响应数据。智能电话2000通过通信单元2110以在NFC标准中定义的读卡器模式、写卡器模式和P2P模式工作,并且主要用作发起方(Initiator)。另一 方面,照相机本体200经由通信单元209主要用作目标方(Target)。
此外,通信单元2110可以是近场无线通信单元,其例如由用于无线通信 的天线、用于处理无线信号的调制器/解调器电路、以及通信控制器构成。在 这种情况下,通信单元2110通过从天线输出调制的无线信号并对天线所接收 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来实现符合IEEE 802.15的标准的近场无线通信。在本 典型实施例中,近场无线通信单元与符合IEEE802.15.1的标准(蓝牙)的其它 装置进行通信。此外,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蓝牙通信利用具有低功耗的蓝牙 低能耗版本4.0(BLE)。
公共网络通信单元2130是在进行公共网络无线通信时使用的接口。智能 电话2000可以经由公共网络通信单元2130向其它装置进行呼叫。在这种情况 下,控制单元2010通过经由麦克风2140和扬声器2150输入/输出音频信号来实 现呼叫。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公共网络通信单元2130是天线,并且控制单元 101可以经由天线连接至公共网络。通信单元2110和公共网络通信单元2130 可以共享一个天线。
通信单元2110可被配置为通过利用线缆等连接智能电话2000和照相机 本体200来进行无线通信。
这些是关于智能电话2000的说明。
<通信处理流程>
将参考图16来说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与可更换镜头100、适配器300和 智能电话2000进行的通信处理。智能电话2000的部分或全部处理可以经由控 制单元2010的应用来执行。
在步骤S1501中,如果响应于用户操作而向照相机本体200供给电源,则 本流程的处理改变到步骤S1502和步骤S1503。
在步骤S150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镜头属性信息的发送请求通过第 二通信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1。然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接收到响应于该 发送请求而从镜头微计算机111发送来的镜头属性信息。在步骤S1502中进行 的通信也被称为初始通信。用于识别可更换镜头100的识别信息等包括在该 镜头属性信息中。
在步骤S15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配件属性信息的发送请求通过第 一通信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1。然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从安装在照相机 本体200上并且能够通过第一通信进行通信的配件接收到配件属性信息,作 为对发送请求的响应。在步骤S1503中进行的通信也被称为初始通信。用于 识别相应配件的识别信息等包括在该配件属性信息中。在本典型实施例中, 至少适配器300可以通过第一通信进行通信,并且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步骤 S1503中接收到适配器300的配件属性信息。作为适配器识别信息的第一识别 信息包括在适配器300的配件属性信息中。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微计 算机205通过作为第一通信模式的示例的上述广播通信模式来指定可更换镜 头100或适配器300,并且通过作为第二通信模式的示例的P2P通信模式来获 取配件识别信息。通过针对各配件(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为可更换镜头100或适 配器300)进行该处理来执行步骤S1503的通信。
在步骤S150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是否进行经由通信单元209与 智能电话2000的连接。
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可以基于与同智能电话2000的连接状态(也称为通 信状态)有关的信息,来判断是否进行与智能电话2000的连接。例如,可以 从智能电话获得与在智能电话上是否启动用于操作适配器300的应用有关的 信息作为与同智能电话的连接状态有关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照相机微计 算机205响应于获取到与应用的启动相对应的信息而与智能电话连接。此外, 在未能获取到与表示应用启动的信息相对应的信息的情况下、以及在获取到 与表示应用未启动的信息相对应的信息的情况下,不进行与智能电话2000的 连接。
此外,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还可以基于来自用户的指示信息来判断是否 连接至智能电话2000。例如,在作为来自用户的指示信息、用户在智能电话 2000的应用上操作适配器300的情况下,可以从智能电话2000获取到与该操 作相对应的信息。此外,在作为来自用户的指示信息、用户在智能电话2000 的应用上进行了指示开始适配器300的操作的操作的情况下,可以从智能电 话2000获得与该操作的开始相对应的信息。在这些情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 205响应于从用户获取到指示信息而连接至智能电话2000。此外,在不能从 用户获取到指示信息的情况下,不进行与智能电话2000的连接。
在判断为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要与智能电话2000连接的情况下(步骤 S1504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505。在判断为不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1504 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513。
在步骤S1505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经由通信单元209与智能电话2000 建立连接。此外,处理进入步骤S1506。
在步骤S1506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从智能电话2000接收到第二识别信 息。
在步骤S1507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步骤S1503中所获取到的第一识 别信息与步骤S1506中所获取到的第二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并且判断这两者 是否彼此一致。如果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彼此一致(步骤S1507中为 “是”),则处理改变到步骤S1508。如果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彼此不 一致(步骤S1507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511。
在步骤S1508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广播通信模式(第一通信模式)下 发送指定适配器300的带宽占用命令。带宽占用命令是第一命令的示例。可 以实现如下的结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指定特定配件的带宽占用命令发 送至各配件,并且除所指定的配件以外的配件不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 通信请求,直到该指定被取消为止。这样,可以在照相机本体200和所指定 的特定配件之间进行一对一通信。
在步骤S1509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控制通信,使得经由照相机本体200 执行智能电话2000和适配器300之间的通信。在步骤S1509中,将第一通信的 通信模式转变为上述的第二通信模式和(以下所述的)第三通信模式中的任意 通信模式,并且执行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的通信。
在步骤S1510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是否断开经由照相机本体200 的智能电话2000和适配器300之间的通信。在要断开该通信的情况下(步骤 S1510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511。在不断开该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1510 中为“否”),处理返回至步骤S1509。
在步骤S151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第一通信的通信模式转变为广播 通信模式。然后,在广播通信模式下将频带释放命令发送至各配件。频带释 放命令是第二命令的示例。这样,由于还向除适配器300以外的各配件通知 释放了通过带宽占用命令对适配器300的指定,因此除适配器300以外的各配 件可以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进行通信请求。
在步骤S151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用户通知:由于在步骤S1507中 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之间不一致,因而不能建立智能电话和适配器 之间的通信。
在步骤S151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执行常规处理,诸如除智能电话和 适配器之间的通信以外的常规通信处理、或者照相机本体200的摄像等。然 后,处理进入步骤S1504,并且基于与智能电话的连接状态,在需要的情况 下,切换步骤S1509中所执行的智能电话和适配器之间进行的通信以及步骤 S1513的常规状态。
<智能电话和适配器之间的通信的通信模式>
如上所述,步骤S1509中的智能电话和适配器之间的通信使第一通信的 通信模式转变为上述的第二通信模式和第三通信模式中的任意通信模式,并 且执行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的通信。
现在,将更详细地说明第三通信模式。第三通信模式是具有与第一通信 模式和第二通信模式不同的通信协议的第一通信的通信模式。
例如,在第三通信模式中,经由信号线DATA的通信可以由智能电话2000 进行,以经由照相机本体200向适配器300执行单向通信。在这种情况下,与 第三通信模式中的信号线CS的信号电平的控制有关的协议可以不同于与第 一通信模式或第二通信模式中的信号线CS的信号电平的控制有关的协议。作 为示例,第三通信模式可被配置为在信号线CS的信号电平维持于高的状态下 进行经由信号线DATA的数据通信。这样,各配件可以将第三通信模式与第 一通信模式和第二通信模式区分开。此外,作为另一示例,通过将信号线CS 的信号电平从高经由低再次改变为高,可以指示经由信号线DATA通信的数 据的分离。
此外,同样在第三通信模式中,与第一通信模式和第二通信模式相同, 经由信号线DATA的通信可被配置成智能电话2000经由照相机本体200向适 配器300进行双向通信。在这种情况下,第三通信模式需要被配置成经由信 号线DATA的通信的协议和经由信号线CS的通信的协议中的任意协议是不 同于第一通信模式和第二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
智能电话和适配器之间的通信的通信模式不限于上述结构,只要兼顾且 适用于作为照相机系统的通信结构即可,并且可以采用其它协议。
接着,将说明第五典型实施例。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的结构与第 四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的结构相同。
本典型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适配器300的固件可以由智能电话2000经由照 相机本体200更新。具体地,通过在上述的第三通信(以下称为带宽占用通信) 中通信适配器300的固件更新数据,可以在能够进行一对多通信的第一通信 中正常且快速地进行固件更新处理。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具有可重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未示出),并且存储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所执行的控制软件(固件)以及适配 器300有关的识别信息和状态信息。识别信息是适配器300特有的信息,诸如 型号名称、光学特性和校正信息等。此外,状态信息例如是操作状态(正常/ 安全模式)、适配器操作环310的操作信息(位置和速度)、以及固件版本和更 新状态。然而,识别信息和状态信息不限于此。此外,可重写的非易失性存 储器存储在适配器300采用以下所述的安全模式工作时要执行的程序。
此外,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具有诸如CPU等的可编程处理器(未示出),并 且通过从存储器读取并执行程序来实现诸如(以下所述的)适配器300的操作 等的各种操作。例如,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执行与经由上述的第一通信单元 303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接收到的命令相对应的操作,例如适配器操作环 310的操作信息的发送和存储器中所存储的固件更新。
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例如利用经由第一通信单元303从照相机微计 算机205接收到的新固件覆盖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旧固件来更新固件。此外, 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将表示固件更新处理的状态的数据(更新状态数据) 记录在存储器中来管理更新处理。例如,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在覆盖固件之 前将更新状态数据设置为表示“未完成”的值,并且在固件的覆盖完成时将更 新状态数据设置为表示“完成”的值。表示“完成”的值可以具有表示“正常完 成”的值和表示“异常完成”的值这两个值。此外,表示“异常完成”的值可以根 据异常的原因而不同。
例如,在正更新固件的同时移除适配器300的情况下,切断向适配器300 的电源供给。因此,利用具有表示“未完成”的值的更新状态数据来暂停更新 处理。例如,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在被再次供给电源时检查更新状态数据, 并且在该更新状态数据表示未完成状态时,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将模式转变 为操作受限制的模式(安全模式)。
在安全模式下,仅可以进行包括进行固件更新所需的处理的有限功能。 具体地,可以进行用于将表示安全模式的信息(或固件更新的请求)发送至照 相机本体200的处理和用于利用从照相机本体200接收到的固件来更新存储 器的固件的处理。不能进行例如适配器操作环310的操作信息的发送等的其 它处理。
通常,存储器的容量不够大到足以将所有固件存储一式两份。因此,安 全模式所用的程序存储可用的容量是有限的。因而,在安全模式下,仅提供 有限的功能,其包括诸如适配器300的操作状态的发送和固件的更新等的所 需的最低限度的功能。在处于安全模式的第一通信单元303发送或接收针对 在安全模式下不能执行的处理的请求(例如,适配器操作环310的操作信息) 的情况下,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忽略该请求。
将参考图17A和17B来说明本典型实施例中的智能电话经由照相机本体 对适配器的固件更新的序列。智能电话2000所进行的部分或全部处理可以由 控制单元2010的应用来进行。
首先,在照相机系统启动时,开始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的用于认证适配 器300的处理。
在步骤S170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用图6所示的定时601的广播通信 来指定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作为P2P通信的通信对方,以便向适配器微计算机 302询问适配器300的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是适配器特 有的信息,其包括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识别适配器300的第一适配器识别信 息。第一适配器识别信息例如包括适配器300是否包括诸如适配器操作环310 等的操作构件、以及环操作状态可发送周期。此外,第一适配器识别信息可 以包括诸如作为扩展器的光学倍率等的光学信息、以及表示适配器300是否包括可驱动的变焦透镜的信息。此外,第一适配器识别信息包括表示能够更 新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固件的装置的固件更新装置信息,使得照相机微计 算机205可以识别照相机本体200和智能电话2000中的哪个可以更新适配器 微计算机302的固件。此外,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包括表示是否正确更新了 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固件的操作状态(正常/安全模式)。
此外,第一适配器识别信息包括表示可以通信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 命令遵从信息,使得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可以识别能够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的命令和能够接收的数据。
此外,命令遵从信息包括表示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遵从(以下所述的)带宽 占用命令或带宽释放命令的带宽占用可能性信息,使得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可以识别是否可以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进行带宽占用通信。
此外,命令遵从信息包括表示是否可以在带宽占用通信中执行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的固件更新命令的固件更新通信模式信息,使得照相机微计算机 205可以识别是否可以通过带宽占用通信来执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固件 更新。
此外,命令遵从信息包括表示适配器300是否遵从用于获取以下要说明 的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的命令的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可获得信息,使得可以 识别是否可从适配器300获得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
接着,在步骤S170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用P2P通信来向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请求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的发送,并且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收 到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这样,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可以认证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的固件更新装置信息、以及操作状态等。
接着,将说明在步骤S17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与智能电话2000连接时 进行的认证处理。
首先,在步骤S170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请求智能电话2000发送智能 电话2000的属性信息,并且从智能电话2000获取到智能电话2000的属性信 息。接着,在步骤S1705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发送 至智能电话2000。这样,智能电话2000可以认证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固件 更新装置信息、以及操作状态等。
接着,在可以从适配器300获取到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在步 骤S1706中,智能电话2000将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的获取请求通信至照相机 微计算机205,以便询问适配器300的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第二适配器属性 信息是适配器300的特有信息,并且例如对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不是必需 的、但对于智能电话2000是必需的,并且例如包括供应用显示用的固件版本 信息。在上述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中所包括的信息的示例中,如果该信息对 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不是必需的、但对于智能电话2000是必需的,则该信 息可以包括在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中。作为响应,在步骤S1707中,照相机 微计算机205以与步骤S1701和S1702相同的方式使用广播通信来指定适配器 微计算机302作为P2P通信的通信对方,并且在步骤S1708中使用P2P通信来获 得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然后,在步骤S1709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可以通 过将所获取到的第二适配器信息发送至智能电话2000来认证智能电话2000 所需的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特有信息。
接着,将说明在步骤S1710中智能电话2000开始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固 件更新时所进行的处理。
本典型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通过带宽占用通信(第三通信)来通信适配器 300的固件更新数据。这是因为,如果将固件更新数据通过广播通信或P2P 通信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则需要以通过广播通信或P2P通信定义的通 信数据格式进行通信。因此,大容量固件更新的数据的发送可能花费时间, 因此不合适。此外,在广播通信的情况下,如果除适配器300以外的配件请 求通信,则存在固件更新不能正常完成的风险。因此,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 适配器300的特征在于:使用第一适配器信息或第二适配器信息向照相机微 计算机205和智能电话2000通知可以进行带宽占用通信,并且可以通过带宽 占用通信进行固件更新。
首先,在步骤S1711中,智能电话2000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请求用于指 定适配器300的带宽占用命令的发送。响应于此,在步骤S1712中,照相机微 计算机205通过广播通信发送用于指定适配器300的带宽占用命令。利用该命 令,照相机本体200和适配器300转变为第三通信模式(以下也称为带宽占用 通信模式),并且一对一通信开始。此外,此时,除适配器300以外的配件停 止发出通信请求,直到通过广播通信接收到频带释放命令为止,并且转变为 以忽略除带宽释放命令以外的通信为特征的广播通信模式(以下称为带宽转 让模式)。然后,通过在步骤S171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智能电话2000通 知转变为带宽占用通信模式,智能电话2000开始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固件 更新数据的发送处理。
接着,在步骤S1714中,智能电话2000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知通过带 宽占用通信所要发送的命令(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为适配器固件更新数据)。响 应于此,在步骤S1715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带宽占用通信来通信上述 命令。在步骤S1716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智能电话2000通知该通信结果。 重复步骤S1714、S1715和S1716,直到发送了所有的固件更新数据为止。
在发送了所有的固件更新数据时,在步骤S1718中,智能电话2000向照 相机微计算机205请求频带释放命令的发送,以释放带宽占用通信。响应于 此,在步骤S1719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频带释放命令通过广播通信发送 至各配件。这样,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带宽占用通信 模式、以及除适配器300以外的配件的带宽转让模式均被释放,并且返回至 常规广播通信模式。然后,通过在步骤S1720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智能电 话2000通知带宽占用通信模式结束,智能电话2000认识到适配器微计算机 302的固件更新已完成。
接着,将参考图18A~18C的流程图来说明由智能电话2000经由上述照相 机本体200对适配器300的固件更新处理。智能电话2000所进行的处理的一部 分或全部可以经由控制单元2010的应用来执行。
图18A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所进行的处理。在步 骤S1801中,响应于用户操作而向照相机本体200供给电源。然后,处理进入 步骤S1802和步骤S1803。
在步骤S180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镜头属性信息的发送请求通过第 二通信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1。然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接收到响应于发 送请求而从镜头微计算机111发送来的镜头属性信息。在步骤S1802中进行的 通信也被称为初始通信。用于识别可更换镜头100的识别信息等包括在该镜 头属性信息中。
在步骤S18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第一配件属性信息的发送请求通 过第一通信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然后,作为对发送请求的响应,照 相机微计算机205从照相机本体200上所安装的并且能够进行通过第一通信 的通信的各个配件接收到第一配件属性信息。在步骤S1803中进行的通信也 被称为初始通信。用于识别适当配件的识别信息等包括在该第一配件属性信 息中。在本典型实施例中,适配器300可以至少通过第一通信进行通信,并 且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步骤S1803中接收到适配器300的配件属性信息。适配器300的第一配件属性信息包括作为适配器识别信息的第一识别信息。根 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作为第一通信模式的示例的广播 通信模式来指定可更换镜头100或适配器300,并且通过作为第二通信模式的 示例的P2P通信模式来获取配件识别信息。通过针对各配件(在本典型实施例 中为可更换镜头100或适配器300)进行该处理来执行步骤S1803的通信。
此外,此时,在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中所包括的操作状态(正常/安全模 式)处于安全模式的情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例如在显示单元206上进行 如图19A所示的显示,并且请求用户更新适配器300的固件或安装另一配件。 此外,此时,在第一适配器识别信息中所包括的固件更新装置信息表示智能 电话2000的情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例如在显示单元206上进行如图19B 所示的显示,并且请求用户与智能电话连接以更新固件。
在步骤S180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是否经由通信单元209与智能 电话2000连接。该判断方法与步骤S1504中所述的判断方法相同,因而省略 了对该判断方法的说明。在判断为与智能电话2000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1804 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805。在判断为不与智能电话2000连接的情况下 (步骤S1804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814。
此外,此时,在照相机的设置菜单上要执行适配器300的固件更新的情 况下,如果第一适配器识别信息中所包括的固件更新装置信息表示智能电话 2000,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例如在显示单元206上进行如图19B所示的显示, 并且请求用户与智能电话2000连接以更新固件。
在步骤S1805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经由通信单元209与智能电话2000 建立连接。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806。
在步骤S1806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第一配件属性信息发送至智能电 话,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807。
在步骤S1807中,如果从智能电话2000接收到智能电话-配件通信请求, 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控制第一通信,使得基于请求内容以及第一适配器属 性信息中所包括的命令遵从信息来执行经由照相机本体200的智能电话2000 和适配器300之间的通信(以下也称为智能电话-配件通信)。然后,处理进入 步骤S1808。在本典型实施例中,通过广播通信或P2P通信来进行智能电话- 配件通信。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该步骤中获取到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但 不限于此。此外,在需要的情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所接收到的数据 和诸如通信异常的产生等的通信结果发送至智能电话2000。
在步骤S1808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是否断开照相机本体200和智 能电话2000之间的连接。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为断开连接的情况下(步 骤S1808中为“是”),进行与智能电话的断开处理,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814。 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为不断开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1808中为“否”),处 理进入步骤S1809。
在步骤S1809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是否从智能电话2000指定适配 器300以进行第一通信作为带宽占用。如果判断为进行了带宽占用(步骤 S1809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810,并且如果未进行带宽占用(步骤 S1809中为“否”),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1807。例如,基于第一适配器属性信 息或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将适配器300识别为能够通信带宽占用通信,并且 在从智能电话2000进行带宽占用请求的情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为 要进行带宽占用。此外,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从智能电话2000更新适配器 300的固件时,从智能电话2000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进行带宽占用请求,但 这不限于此。甚至可以在其它使用应用中进行带宽占用请求。
在步骤S1810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广播通信发送用于指定适配器 微计算机302的带宽占用命令。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811。带宽占用命令是 第一命令的示例。这样,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转变为带宽占用通信模式,并 且除适配器300以外的配件转变为带宽转让模式。之后,照相机本体200和适 配器微计算机302可以基于与广播通信和P2P通信不同的协议来进行一对一 通信(以下为智能电话-配件占用通信)。
在步骤S1811中,如果从智能电话2000接收到智能电话-配件占用通信请 求,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基于请求内容的数据通过带宽占用通信而通信 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812。此外,在需要的情况下, 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所接收到的数据和诸如通信异常的产生等的通信结果 发送至智能电话2000。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请求数据是适配器固件更新数据, 但用于在第三通信模式中通信的数据不限于此。
在步骤S181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智能电话2000 的用于指定适配器300的智能电话-配件通信的频带释放请求。如果接收到频 带释放请求(步骤S181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813。如果没有接收到 频带释放请求(步骤S1812中为“否”),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1811以继续智能电 话-配件占用通信。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从智能电话2000对适配器300的固 件更新完成的情况下,从智能电话2000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进行频带释放 请求,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在其它条件下进行频带释放请求。
在步骤S1813中,通过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经由广播通信发送频带释放命 令,各个配件返回至广播通信模式。在频带释放处理完成的情况下,处理返 回至步骤S1807。频带释放命令是第二命令的示例。
在步骤S181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执行常规处理,诸如除智能电话- 适配器通信以外的第一通信的处理以及照相机本体200的摄像等。然后,处 理进入步骤S1804。
图18B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智能电话2000的处理。在步骤S1821中, 由于用户操作等,智能电话2000与照相机本体200连接。然后,处理进入步 骤S1822。
在步骤S1822中,智能电话2000接收到在步骤S1806中从照相机微计算机 205发送来的第一配件属性信息,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823。
在步骤S1823中,为了获得适配器300的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智能电话 2000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出用以获得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的获取请求, 并且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接收到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然后,处理进入步 骤S1824。在本典型实施例中,通过智能电话-配件通信获得第二适配器属性 信息,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通过智能电话-配件占用通信来获得第二适 配器属性信息。
在步骤S1824中,智能电话2000判断是否断开照相机本体200和智能电话 2000之间的连接。在智能电话2000判断为断开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1824中为 “是”),进行与照相机本体200的连接断开处理,并且处理结束。在智能电话 2000判断为不断开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1824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825。
在步骤S1825中,智能电话2000判断是否更新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固 件。在进行固件更新的情况下(步骤S1825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827。 在不进行固件更新的情况下(步骤S1825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826。作 为进行固件更新的示例,在基于第一适配器识别信息或第二适配器识别信息 中所包括的固件更新装置信息从智能电话2000可以进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的固件更新、并且可以进行带宽占用通信的情况下,智能电话2000通过智能 电话2000的用户操作请求适配器300的固件更新,在显示单元2060上显示如图19C所示的用于提示选择可以发送至适配器300的固件更新文件的显示。在 用户进行固件更新文件的选择时,固件的更新开始。作为另一示例,在第一 适配器属性信息中所包括的操作状态(正常/安全模式)表示安全模式的情况 下,智能电话2000在显示单元2060上进行如图19A所示的显示,并且请求用 户更新适配器300的固件或安装另一配件。此时,操作状态可以包括在第二 适配器属性信息中。此外,用以更新固件的示例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可以 基于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或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中所包括的适配器的固件 版本信息来提示用户更新固件。可选地,可以基于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接 收到的照相机状态来判断为执行固件更新。例如,在照相机电池中的剩余电 量低的情况下,存在固件更新将在途中失败的可能性,使得固件更新可能被 禁止。
在步骤S1826中,为了基于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或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 来根据需要获得适配器300的适配器信息(特有信息或状态信息),智能电话 2000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出针对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的获取请求,从照 相机微计算机205接收到适配器信息。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824。在本典型 实施例中,通过智能电话-配件通信来获得适配器信息,但不限于此。例如, 可以通过智能电话-配件占用通信来获得适配器信息。
在步骤S1827中,在智能电话2000请求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用于指定 适配器300的带宽占用命令、并且接收到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转变为智能电话 -配件占用通信的通知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828。此外,此时,可以请 求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限制照相机本体200的功能。例如,使电源断开(OFF) 按钮无效以便不在固件更新期间中断第一通信,或者在适配器300具有光学 构件的情况下可以禁止摄像,但不限于此。例如,在适配器300不具有光学 构件的情况下,如果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控制镜头100,则可以许可摄像。
在步骤S1828中,在智能电话2000请求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适配器固件 更新数据发送至适配器300、并且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接收到通信结果的通 知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829。
在步骤S1829中,智能电话2000判断是否继续适配器固件更新数据的发 送。如果要继续发送(步骤S1829中为“否”),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1828。如果 不继续发送(步骤S1829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830。此时,通常,在 发送了所有的适配器固件更新数据的情况下,发送结束,但不限于此。例如, 在检测到固件更新失败的情况下,发送可以结束。固件更新失败的示例包括 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知第一通信的通信异常的情况、以及在智能电话 2000和照相机本体200之间的连接中检测到异常的情况。此外,此时,智能 电话2000可以如图19D所示在显示单元2060上向用户通知固件更新已失败。 通过如上所述固件更新已失败的适配器300在安装在照相机本体200上时以 安全模式工作、并且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或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中所包括的 操作状态被设置在安全模式中,可以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或智能电话2000 提示固件更新。
在步骤S1830中,在智能电话2000请求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频带释放 命令、并且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接收到已转变为智能电话-配件通信的通知 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824。
图18C示出本典型实施例中的通过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遵从频带占用命 令和频带释放命令所进行的处理。如果通过第一通信接收到广播通信,则该 流程图的处理开始。
在步骤S1841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分析通过广播通信的接收数据,然 后处理进入步骤S1842。
在步骤S1842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接收数据是否是频带释放命 令,并且如果接收数据是频带释放命令(步骤S184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 骤S1843,否则(步骤S1842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844。
在步骤S1843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在通信模式是带宽占用通信模式或 带宽转让模式的情况下,将第一通信的通信模式转变为广播通信模式,并且 结束处理。
在步骤S1844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接收数据是否是带宽占用命 令,并且如果接收数据是带宽占用命令(步骤S1844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 骤S1848。否则(步骤S1844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845。
在步骤S1845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接收数据是否是用于指定适配 器微计算机302的P2P通信请求,并且如果是这种情况(步骤S1845中为“是”), 则处理进入步骤S1847。否则(步骤S1845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846。
在步骤S1846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执行基于接收数据的处理,并且结 束处理。此外,如果是针对其它配件的P2P通信请求,则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被控制成不通知通信请求,直到与其它配件的P2P通信结束为止。
在步骤S1847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使第一通信的通信模式转变为P2P 通信模式,并且结束处理。
在步骤S1848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作为带宽占用命令的接收数据 是否指定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并且在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被指定为带宽占用 对象的情况下(步骤S1848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849。否则(步骤S1848 中为“否”),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为将其它配件指定为带宽占用对象,并 且处理进入步骤S1850。
在步骤S1849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使第一通信的通信模式转变为带宽 占用通信模式,并且处理结束。
在步骤S1850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使第一通信的通信模式转变为带宽 转让模式,并且处理结束。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在智能电话2000经由照相机本体200更新适配器300 的固件时,通过在第三通信模式下与适配器300的固件更新数据进行通信, 可以在能够进行一对多通信的第一通信中正常且快速地进行固件更新处理。
接着,将说明第六典型实施例。
在图20中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的结构。示出包括根据本 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本体200、可更换镜头100和适配器300A的照相机系统。 为了通过使用本典型实施例中的智能电话2000来实现通用云台驱动马达313 的驱动控制,将说明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 算机302之间进行的驱动通信处理。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将说明如图1和图2A 所示、可更换镜头100经由一个适配器300A与照相机本体200连接的情况作为 示例。
在该示例中,来自智能电话2000的通信由通信单元209接收到,并且经 由信号线CS和信号线DATA来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 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进行广播通信、P2P通信和带宽占用通信。适配器微计 算机302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接收以下将说明的通用云台适配器驱动请求 信息,并且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控制适配器300A中的通用云台驱动马达313 的驱动。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照相机本体200、可更换镜头100和适配器300A 之间共享表示可更换镜头100和适配器300是否遵从带宽占用通信的信息。以 下将说明带宽占用通信。
<带宽占用通信(第一通信)>
在第一通信中,将说明在照相机本体200、可更换镜头100和适配器300 之间进行的带宽占用通信。带宽占用通信是一对一通信(个体通信),其中在 该一对一通信(个体通信)中,作为通信主设备的照相机本体200指定可更换镜 头100和适配器300(通信从设备)之间的一个通信对方(指定配件设备),并且 仅相对于所指定的通信从设备发送和接收数据。
使用信号线DATA和信号线CS来进行带宽占用通信。此外,将进行带宽 占用通信的通信模式称为带宽占用通信模式。带宽占用通信和P2P通信在除 指定配件设备以外的通信从设备不向信号线CS和信号线DATA输出信号这 一点上是共同的。一方面,数据线CS的含义在带宽占用通信模式和P2P模式 中是不同的。此外,带宽占用通信模式是如下的通信:假定在作为通信主设 备的照相机本体200和指定配件设备之间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最大字节数是 已知的。特别地,在要通信的数据的类型较少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合适的通 信。例如,可以通过将要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最大字节数包括在第一适配器 属性信息或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中,在开始带宽占用通信模式之前识别出该 最大字节数。此外,可以完全改变带宽占用通信模式和P2P模式中的数据(包 括命令)的含义。
图21示出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被指定为通信对方的适配器微计算机 302之间交换的带宽占用通信的信号波形作为示例。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假 定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这两者通过先前通信等都识别 出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发送的数据的最大字节数是两 字节、并且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收到的数据的最大字 节数是一字节。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将说明如下的情况作为示例:从照相机 微计算机205向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发送两字节的控制请求数据,进行不需要响应于此的来自适配器的响应的通信处理、以及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适 配器微计算机302的两字节数据的发送,并且获得响应于此的来自适配器的 一字节的响应。
首先,作为通信主设备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定时2801将要发送的两 字节的数据连续输出至信号线DATA。由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预先识别出在 带宽占用通信中要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最大字节数是两字节,因此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可以在接收到两字节的信息的定时对从智能电话2000请求的控制 请求进行响应。同时,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无需在该通信中获得来自适配器 微计算机302的接收数据,并且不向信号线CS进行低输出。接着,照相机微 计算机205在定时2802将随后要在任意定时发送的两字节的数据连续地输出 至信号线DATA。此时,如果对直到开始数据输出为止的时间存在限制,则 预先进行通信等,并且需要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 的识别一致之后控制发送定时。
如上所述,该通信处理是需要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收一字节的数据 的情况。因此,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定时2803,通过在结束直到停止位SP 为止的输出之后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来请求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发送 数据。然后,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准备好接收数据时,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在定时2804取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在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检测到从信号 线CS输入的低信号并确认出信号线CS的信号电平返回到Hi之后,在定时 2805,将要发送的数据输出至信号线DATA。在带宽占用通信中,由于在双 方预先识别要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最大字节数,因此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 从信号线DATA输入一字节的数据的时间点分析接收数据或者将该数据传送 到智能电话2000。这样,可以实现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适配器微计算机 302发送两字节的控制请求数据、并且不需要响应于该发送的来自适配器的 响应的通信处理,然后,可以实现进行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适配器微计 算机302的两字节的数据的发送、并且响应于此而从适配器获得一字节的响 应的情况。然后,可以通过相同的处理再次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适配器 微计算机302进行控制请求或数据获取请求。在图21中,在定时2806,示出 在直到定时2805为止的处理之后将两字节的控制请求通信至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的示例。
未被指定为带宽占用通信的通信对方的照相机微计算机111不向信号线 CS和信号线DATA输出信号。
如上所述,在带宽占用通信中通过信号线CS发送的信号用作表示来自指 定配件设备的数据发送请求的通知信号。
<响应于智能电话的操作的控制>
将参考图22A和22B来说明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智能电话2000经由照相 机本体200对适配器300A的通用云台控制马达313的驱动控制序列。智能电话 2000所进行的部分或全部处理可以经由控制单元2010的应用来执行。
对参考图22A和22B所进行的控制的描述的很多部分与对参考图17A和 17B所述的控制的描述相同。因此,说明有所不同的部分和要补充的部分。
在步骤S1708中获得的并且在步骤S1709中发送至智能电话2000的第二 适配器信息包括适配器300A的名称和适配器300A的固件版本。可以使用适 配器300A的名称来判断例如从智能电话2000是否可控制适配器。可以使用适 配器300A的固件版本来判断例如在智能电话2000通过带宽占用通信控制适 配器300A时可以使用哪种通信方法和命令。此外,带宽占用通信所需的发送 和接收的数据的最大字节数也期望地包括在第二适配器信息中。上述信息中 的任何信息均没有必要一定包括在第二适配器信息中,并且可以包括在第一 适配器信息中。
接着,将说明在步骤S1710A中智能电话2000开始通用云台驱动马达313 的驱动控制时的处理。
以与适配器微计算机的固件更新相同的方式,在步骤S1711中,智能电 话2000请求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用于指定适配器300的带宽占用命令。作 为响应,在步骤S171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第一通信模式下发送用于指 定适配器300A的带宽占用命令。这样,照相机本体200和适配器300A转变为 第三通信模式,并且开始一对一通信。此外,此时,除适配器300A以外的配 件转变为带宽转让模式的特征在于:停止通信请求,直到通过广播通信接收 到带宽释放命令为止,并且忽略除带宽释放命令以外的通信。然后,通过在 步骤S171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智能电话2000通知通信模式转变为带宽 占用通信模式,智能电话2000开始通用云台驱动马达313的驱动控制数据的 发送处理。
接着,智能电话2000通知通过带宽占用通信要发送的数据、与是否操作 信号线CS有关的信号线CS控制信息、以及要接收的数据的字节数。
将说明如下的情况:在步骤S1714A中,将从智能电话2000要发送的数 据、以及通过不控制信号线CS而要发送的信息(其中,接收数据的字节数是 0(无))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作为响应,在步骤S1715A中,照相机微计 算机205将上述数据通过带宽占用通信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在这种情 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不具有要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收的数据,因而 在步骤S1716A中在发送已完成的时间点向适配器通知数据发送完成。
接着,将说明如下的情况:在步骤S1714B中,不存在要从智能电话2000 发送的数据(什么也不发送),并且控制信号线CS以将表示接收数据具有一字 节的信息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响应于此,在步骤1715B中,照相机微 计算机205通过信号线CS输出低,然后返回至高,接收一字节的数据,并且 在步骤S1716B中,向智能电话2000通知通信结果。
此外,在步骤1714A中将要从智能电话2000发送的数据和表示通过控制 信号线CS所要发送的接收数据具有一字节的信息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的情况下,按上述的步骤S1715A、S1716A、S1715B和S1716B的顺序处理数 据。然而,根据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的处理顺序,可以切换步骤S1716A和 S1715B的顺序。
重复地执行上述的步骤S1714A、S1715A、S1716A、S1714B、S1715B 和S1716B,直到在步骤S1717中智能电话2000结束适配器操作模式为止。用 以结束适配器操作模式的触发包括针对智能电话2000进行用于结束该模式 的过程的情况、以及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的通信 中发生异常并且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智能电话2000通知这一事实的情况 (未示出)。
在智能电话2000结束适配器操作模式时,在步骤S1718中,智能电话2000 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请求频带释放命令以释放带宽占用通信。作为响应, 在步骤S1719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频带释放命令通过广播通信发送至各 通信从设备。这样,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带宽占用通 信模式、以及除适配器300A以外的配件的带宽转让模式均被释放,并且通信 模式转变为常规广播通信模式。然后,通过在步骤S1720中照相机微计算机 205向智能电话2000通知带宽占用通信模式已结束,智能电话2000识别出适配器操作模式正常结束。
接着,将参考图23A、23B和23C的流程图来说明由智能电话2000经由上 述的照相机本体200对适配器300A的通用云台驱动马达313的驱动控制通信 处理。图23A、23B和23C的许多部分也与图22A和22B中的这些部分相同, 因而仅说明不同的部分。
图23A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的处理。图18A与图 23A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8A包括适配器300,并且图23A包括适配器300A, 但处理的流程没有彼此不同。以下说明图23A和图18A中的不同之处。
在步骤S1806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第一配件属性信息发送至智能电 话,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807。在由该处理的完成进行触发的情况下,在显 示单元206上显示图24A所示的画面。例如,通过显示诸如照相机连接图标 2300等的图像,用户可以从视觉上确认出照相机本体200和智能电话2000连 接。
在步骤S1809A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从智能电话2000是否接收到 用于指定适配器300的第一通信的带宽占用请求。如果接收到带宽占用请求 (步骤S1809A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810。如果没有接收到带宽占用 请求(步骤S1809A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807。在本典型实施例中, 在适配器300A的通用云台驱动马达313被控制成从智能电话2000驱动的情况 下,从智能电话2000对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执行带宽占用请求。
在步骤S1810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广播通信发送用于指定适配器 微计算机302的带宽占用命令,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811A。带宽占用命令是 第一命令的示例。利用该命令,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转变为带宽占用通信模 式,并且除适配器300以外的配件转变为带宽转让模式。之后,照相机本体 200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可以通过与广播通信和P2P通信不同的协议来进行 一对一通信(智能电话-配件占用通信)。使用该处理的完成作为触发,在显示 单元206上显示图24B所示的画面。例如,通过除显示上述的照相机连接图标2300之外还显示带宽占用通信模式图标2301,用户可以从视觉上确认出通过 智能电话2000的操作来控制通用云台驱动马达313。
在步骤S1811A中,如果从智能电话2000接收到智能电话-配件占用通信 请求,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带宽占用通信将基于请求内容的数据通信 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812A。此外,在需要的情况下, 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接收数据和诸如通信异常的发生等的通信结果发送至 智能电话2000。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请求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至适配 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是通用云台驱动马达313的驱动控制数据,并且请求接 收的数据是适配器状态信息,但在第三通信模式中通信的数据不限于此。
在步骤S1812A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从智能电话2000是否接收到 用于指定适配器300A的智能电话-配件通信的频带释放的请求。如果接收到 频带释放请求(步骤S1812A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813。如果没有接 收到频带释放请求(步骤S1812A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811A以继续智 能电话-配件占用通信。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从智能电话2000的适配器300A 的通用云台驱动马达313的驱动控制完成时,从智能电话2000向照相机微计 算机205进行频带释放请求。然而,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在其它条件下进行 频带释放请求。
图23B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智能电话2000的处理。由于该处理流程 的许多部分与图18A中的这些部分相同,因此以下将说明图23B和图18A中的 不同部分。
在步骤S1822中,智能电话2000接收在步骤S1806中从照相机微计算机 205发送的第一配件属性信息,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823。使用该处理的完成 作为触发,在显示单元2060上显示图24C所示的画面。此时,在该显示示例 中,显示单元2060由摄像图像显示单元2310和操作单元2320配置成。显示单 元2310可以以与显示单元206相同的方式进行显示,或者可以不以与显示单 元206相同的方式进行显示。操作单元2320包括用户拍摄图像时要操作的构 件。在步骤S1824中,可以通过按下操作构件2321来断开智能电话和照相机 的连接。通过按下操作构件2322,画面转变为图24D的确认画面,以在步骤 S1825A中确认是否转变为带宽占用通信。可以通过按下操作构件2323来进行 静止图像的摄像。同样,可以通过按下操作构件2324来开始运动图像的摄像。
在步骤S1825A中,智能电话2000判断是否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进行带 宽占用通信。在进行带宽占用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1825A中为“是”),处理进 入步骤S1827。在不进行带宽占用通信时(步骤S1825A中为“否”),处理进入 步骤S1826。在执行该处理时,显示单元2060上所显示的画面是图24D所示的 画面。在该画面上,如果按下“是”,则画面转变为图24E所示的画面(对应于 在步骤S1825A中为“是”),并且如果按下“否”,则处理进入图24C(对应于在 步骤S1825A中为“否”)。
在步骤S1827中,在智能电话2000请求了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用于指 定适配器300的带宽占用命令、并且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接收到智能电话 2000改变为智能电话-配件占用通信的通知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 SS1828A。此外,在由该处理触发的情况下,在显示单元2060上显示可以从 智能电话2000控制通用云台驱动马达313的驱动的状态。通过按下操作构件 2322A,在步骤S1829A中可以释放控制通用云台驱动马达313的模式。此时, 可以发出如图24D那样的确认画面(未示出)。构件2325是用于改变通用云台 驱动马达313的驱动速度的构件。通过使操作构件2326水平滑动,可以改变 通用云台驱动马达313的驱动速度。通过按下操作构件2327,可以在该按下 方向(横摆(YAW)/俯仰(PITCH))上利用操作构件2326的速度来改变照相机的 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在按下操作构件2327期间改变照相机的方向,但 可以进行控制以便在每次按下操作构件2327时均使照相机的方向移动一定 量。
在步骤S1828A中,智能电话2000控制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以将通用云台 驱动马达313的驱动控制数据发送至适配器300A,并且接收适配器状态信息。 在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接收到通信结果的通知时,处理进入步骤S1829A。
在步骤S1829A中,智能电话2000判断是否继续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 带宽占用通信。在要继续带宽占用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1829A中为“否”),处 理进入步骤S1828A,并且在不继续带宽占用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1829A中为 “是”),处理进入步骤S1830。按下上述的操作构件2322A是正常触发,但例 如在智能电话2000和照相机本体200之间的通信中发生异常的情况或者在照 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的通信中发生异常的情况也可 以是触发。上述示例仅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此。
图23C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处理。然而,由于 图23C中的处理与图18C中的处理完全相同,因此省略了对该处理的说明。
<通信模式的切换处理和通信对方的指定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25来说明通过广播通信向带宽占用通信的切换处理。
图25示出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 302之间交换的通信模式切换和通信对方指定中的信号波形。通过广播通信 来进行带宽占用通信的通信对方的指定。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将说明如下的 情况作为示例: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指定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作为带宽占用 通信对方,并且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执行两字节数据(通用云台驱动请求) 的带宽占用通信和一字节数据(适配器状态信息)的带宽占用通信。
首先,用作通信主设备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定时2401根据图4A所示 的序列来执行广播通信。通过该广播通信,通知用于指定在随后的带宽占用 通信中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进行通信的通信对方的从设备指定数据。例如, 可以使用要指定的从设备的识别信息作为从设备指定数据。
基于从广播通信接收到的从设备指定数据来判断作为通信从设备的镜 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中的哪个被指定为带宽占用通信的通 信对方。根据该判断的结果,在定时2402,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所指定的 通信从设备之间的通信模式从广播通信模式切换到带宽占用通信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被指定为通信对方,因此在定 时2403,在随后的带宽占用通信中根据参考图21所述的过程来在照相机微计 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这里,将两字节数据两 次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然后,将一字节数据从 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的带宽占用通信结 束,则在定时2404,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再次通过广播通信向通信从设备发 送带宽占用通信结束。此外,以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如果照相机 微计算机205指定随后的带宽占用通信的通信对方(例如,镜头微计算机111) 以通过参考图4A所述的过程执行广播通信,则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响应于该 广播通信而结束带宽占用通信。同时,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镜头微计算机 111之间的通信模式切换到带宽占用通信模式。以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在不执行广播通信的情况下,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之间带宽占用通信继续。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广播通信来指定带宽占用通信的通信对方,并且同 时在广播通信和带宽占用通信之间切换。
<通信控制处理>
接着,将说明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之间进行的通信控制处理。关于广播通信处理,描述与第一典型实施 例的图7A和7B中所述的描述重复,因而被省略。
接着,将参考图26A和图26B的流程图来说明带宽占用通信模式中的处 理。图26A示出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所进行的第二P2P发送处理,图26B示出 由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指定为带宽占用通信的通信对方的适配器微计算机所 进行的第二P2P接收处理作为示例。在镜头微计算机111也被指定为带宽占用 通信的通信对方的情况下,以与图26B相同的方式进行第二P2P接收处理。
如果产生了开始带宽占用通信的事件,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步骤 S2500中使输入/输出切换开关2082工作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出, 并且在步骤S2501中进行数据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带宽占用通信的事 件例如是来自智能电话2000的通信指示。另外,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可以按 智能电话2000所指示的通信间隔自发地生成用以开始带宽占用通信的事件。 在所有数据的发送都已完成的情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2502。基于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或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要发送的数据的 字节数被限制为预定字节数。上述的要发送的数据的字节数不必一定需要在 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直接通信,并且例如,智能电 话2000可以根据适配器300A的名称和固件版本来判断上述的预定字节数,以 向照相机通知判断结果。
在步骤S250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是否从智能电话2000接收到来 自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发送请求。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接收到发送 请求(步骤S250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2503,并且如果照相机微计算 机205未接收到发送请求(步骤S250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2508。上述 请求不必在所有数据的发送完成之后发生,并且优选与用以开始存在足够的 时间直到步骤S2502中的判断为止的带宽占用通信的事件同时从智能电话 2000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进行通知。
在步骤S25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使接地开关2081接通(接地)来 开始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并且向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知存在从适配 器微计算机302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的发送请求。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 接收该通知来开始参考图26B所要说明的步骤S2523的处理。
在步骤S250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使输入/输出切换开关2082工 作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出单元。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2505。
在步骤S2505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断开(切断)接地开关2081来取 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以便通知准备好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收发送数 据。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2506。
在步骤S2506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从信号线DATA接收到的数据传 送到智能电话2000。在这种情况下,示出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接收到一字节 的数据的典型实施例,但在切换步骤S2506和S2507的顺序并且接收预定长度 的数据之后,可以将该数据一起传送至智能电话2000(未示出)。
在步骤S2507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是否接 收到预定长度的数据。此时,基于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或第二适配器属性信 息,要接收的数据的字节数被限制为预定字节数。智能电话2000可以以与上 述要发送的数据的字节数相同的方式判断上述预定字节数以向照相机通知 该预定字节数。在步骤S2507中,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为照相机微计算 机205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收到预定长度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2507中 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2508。否则(步骤S2507中为“否”),处理返回至步骤S2506。
在步骤S2508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是否通过随后的通信开始广播 通信,并且在开始广播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2508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 S2509。在连续进行带宽占用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2508中为“否”),在维持带 宽占用通信模式的状态下第二P2P发送处理结束。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基于来 自智能电话2000的指示判断是否通过随后的通信来开始广播通信。此外,例 如,在照相机本体200上的操作可以判断是否通过随后的通信来开始广播通 信。
在步骤2509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转变为广播通信模式以结束第二P2P 发送处理。
在图26B的步骤S2520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信号线CS是否为低。 在信号线CS为低的情况下(步骤S2520中为“是”),判断为是来自照相机微计 算机205的数据发送请求,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2523。在信号线CS为Hi的情况 下(步骤S2520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2521。
在步骤S2521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是否接收到预定长度的数据。 此时,要接收的数据的字节数通过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或第二适配器属性信 息来通知,并且被限制为预定数据长度。如果接收到预定长度的数据(步骤 S252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2522。如果没有接收到预定长度的数据(步 骤S2521中为“否”),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2520。
在步骤S2522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分析所接收到的数据,并且结束带 宽占用通信接收处理。
在步骤S2523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待机,直到信号线CS变为Hi为止, 即直到步骤S2505的处理完成为止(步骤S2523中为“否”)。如果信号线CS变为 Hi(步骤S252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2524。
在步骤S2524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使输入/输出切换开关3032工 作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出单元。接着,在步骤S2525中,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使用信号线DATA来发送数据,并且如果所有数据的发送都已完 成,则处理进入步骤S2526。此时,要发送的数据的字节数被限制为预定长 度。
在步骤S2526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使输入/输出切换开关3032工 作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出单元,并且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结束带宽 占用通信接收处理。
此外,由于镜头微计算机111未被指定为带宽占用通信的通信对方,因 此在不向信号线CS和信号线DATA输出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广播通信接收处 理(图7B)。
利用上述处理,可以使用从作为通信主设备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作 为通信从设备的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带宽占用通信来进行数据发送。
现在,将说明第七典型实施例。在第六典型实施例中,由于存在照相机 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要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类型是一个 类型,因此要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字节数是预定的。
然而,如果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要发送的数据多于一个(例如,在分开 发送通用云台驱动马达313的驱动速度和驱动请求量的情况下),则从照相机 微计算机205要发送的数据的字节数的类型可以多于一个。在这种情况下, 例如,存在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发送的数据的字节数 是一字节的情况、两字节的情况和三字节的情况。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不能 区分当前发送的数据的数据长度的字节数。因而,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要 通信的数据长度小于最大数据长度(在这种情况下为三字节)的发送处理完成的定时控制信号线CS,其中在该最大数据长度中,基于从智能电话200要通 信的数据的长度,通过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或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在智能电 话2000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预先共享要通信的数据长度。此时,在预 先共享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或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的最大数据长度(在这种 情况下为三字节)的情况下,不必控制CS信号。这是因为,在照相机微计算 机205发送最大数据长度(在这种情况下为三字节)并且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接 收到该发送的情况下,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掌握了不再产生数据发送。
以下将上述的通信方法称为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
<通信模式的切换处理和通信对方的指定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27来说明通过广播通信向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的切 换处理。图27示出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之间交换的通信模式切换和通信对方指定期间的信号波形。通过广播 通信来进行另一示例的带宽占用通信的通信对方的指定。这里,作为示例, 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指定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作为带宽占用通信对方的另 一示例。
图27示出进行以下的通信处理的情况。
首先,在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中将两字节数据(例如,通用云台驱 动速度指定请求)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并且作 为响应,将两字节数据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接着,在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中将一字节数据(例如,适配器状态 信息请求)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并且作为响应, 将一字节数据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接着,在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中将三字节数据(例如,通用云台驱 动量请求)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并且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重复两次不对其进行响应。
将说明执行上述的频带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的情况。
作为第一通信主设备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定时2601通过图4A所示的 过程执行广播通信。在该广播通信中,通知用于指定在随后的带宽占用通信 的另一示例中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进行通信的对方的从设备指定数据。例 如,可以使用要指定的从设备的识别信息作为从设备指定数据。
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基于从广播通信接收到的从设 备指定数据来单独判断作为通信从设备的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各自是否被指定为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的通信对方。
根据该判断的结果,在定时2602,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所指定的通信 从设备之间的通信模式从广播通信模式切换到带宽占用通信模式的另一示 例模式。
此时,由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被指定为通信对方,因此在要从照相机 微计算机205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是最大字节数的情况下,遵循 图21所示的过程,在定时2603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 间发送和接收数据,并且在该数据小于最大字节数的情况下,遵循图5所述 的过程。这里,将两字节数据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 302,并且接收到两字节数据作为响应数据。然后,将一字节数据从照相机 微计算机205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并且接收到一字节数据作为响应数据。最后,将三字节数据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并且由于三字节数据是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所要发送的最大字节数,因此适 配器微计算机不进行响应。
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的带宽占用通信的另 一示例结束的情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在定时2604通过广播通信再次向 通信从设备发送如下内容: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要结束。此外,以与第 一典型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指定随后的P2P通信或带 宽占用通信的通信对方(例如,镜头微计算机111)以根据图4A所示的过程执 行广播通信,则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响应于该广播通信而结束带宽占用通信 的另一示例,并且同时,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镜头微计算机111的通信模式 切换为P2P通信模式或带宽占用通信模式。以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相同的方式, 在不执行广播通信的情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 的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继续。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广播通信指定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中的通信对 方,并且可以同时在广播通信、P2P通信和带宽占用通信之间切换。
<通信控制处理>
接着,将说明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镜头微计算机111和适配器微计算 机302之间进行的通信控制处理。关于广播通信处理,描述与参考第一典型 实施例的图7A和7B所述的描述重复,因而被省略。
接着,将参考图28A和图28B的流程图来说明带宽占用通信模式的另一 示例中的处理。图28A示出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所进行的第三P2P发送处理, 并且图28B示出由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指定为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的通 信对方的适配器微计算机所进行的第三P2P接收处理作为示例。在镜头微计 算机111被指定为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的通信对方的情况下,以与图28B 中相同的方式进行第三P2P接收处理。
在产生用以开始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的事件的情况下,照相机微计 算机205在步骤S2700中使输入/输出切换开关2082工作以将信号线DATA连 接至数据输出,并且在步骤S2701中发送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用以开始带 宽占用通信的事件例如是来自智能电话2000的通信指示。另外,照相机微计 算机205可以按智能电话2000所指示的通信间隔自发地生成用以开始带宽占 用通信的事件。在所有数据的发送都完成的情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使 处理进入步骤S2702。此时,基于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或第二适配器属性信 息,将要发送的数据的字节数限制为最大字节数或更少。上述要发送的数据 的最大字节数不必一定需要在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 间直接进行通信。例如,智能电话2000可以根据要通知给照相机的适配器 300A的名称和固件版本来判断上述最大字节数。
在步骤S270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 数据的字节数是否小于上述最大字节数。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所发送的 数据的字节数小于上述最大字节数(步骤S270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 S2703,并且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205所发送的数据的字节数是上述最大字节 数(步骤S270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2711。
在步骤S27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使接地开关2081接通(接地)来 开始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并且向适配器微计算机302请求所发送的数 据的分析。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接收到该通知来开始参考图28B所要说明 的步骤S2723的处理。
在步骤S270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步骤S2701中所发送的数据是 否是还包括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发送的双向命令。在该数据不是双 向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2704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2705,并且在该数据 是双向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2704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2706。
在步骤S2705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断开(切断)接地开关2081来取 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从而检测到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接收完成。 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2710。
在步骤S2706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使输入/输出切换开关2082工 作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入单元。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2707。
在步骤S2707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过断开(切断)接地开关2081来取 消对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从而检测到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发送完成。 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2708。
在步骤S2708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待机,直到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 的数据发送完成为止,即直到信号线CS变为低为止(步骤S2708中为“否”)。 如果信号线CS变为低(步骤S2708中为“是”),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为从 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发送已完成,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2709。在这种情 况下,要接收的数据的字节数不受限制,并且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 微计算机302之间的识别仅需要彼此一致。此外,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可以以 与要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至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相同的方式,判断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是否接收到数据的最大字节数,并且如果接收到最 大字节数,则处理可以进入步骤S2709。
在步骤S2709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将从信号线DATA接收到的数据传 送至智能电话2000。接着,在步骤S2710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待机,直到 信号线CS变为Hi为止(步骤S2710中为“否”)。如果信号线CS变为Hi(步骤 S2710中为“是”),则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为当前的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 例完成,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2711。
在步骤S271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是否通过随后的通信开始广播 通信,并且在要开始广播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2711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 S2713。在要继续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的情况下(步骤S2711中为“否”), 在维持带宽占用通信模式的另一示例的状态下第三P2P发送处理结束。基于 来自智能电话2000的指示,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是否在随后的通信中开 始广播通信。此外,例如,可以基于在照相机本体200上的操作来判断是否 在随后的通信中开始广播通信。
在步骤S271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转变为广播通信模式以结束第二 P2P发送处理。
在图28B的步骤S2720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信号线CS是否为低。 在信号线CS为低的情况下(步骤S2720中为“是”),判断为从照相机微计算机 205的数据发送已完成,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2723。在信号线CS为Hi的情况下 (步骤S2720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2721。
在步骤S2721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是否接收到最大字节数的数 据。此时,通过第一适配器属性信息或第二适配器属性信息来通知要接收的 数据的最大字节数。因此,如果接收到最大字节数的数据(步骤S2721中为 “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2722。如果没有接收到预定长度的数据(步骤S2721 中为“否”),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2720。
在步骤S2722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分析所接收到的数据,然后处理进 入步骤S2732。
在步骤S2723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分析所接收到的数据。接着,在步 骤S2724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待机,直到信号线CS变为Hi为止,即直到步 骤S2705或步骤S2706的处理完成为止(步骤S2724中为“否”)。如果信号线CS 变为Hi(步骤S2724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2725。
在步骤S2725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判断在步骤S2723中分析的数据是 否是还包括从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数据发送的双向命令。在该数据不是双 向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2725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2726,并且在该数据 是双向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2725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2727。
在步骤S2726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使接地开关3031接通(接地)来 开始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以通知照相机微计算机205中的数据接收已 完成。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2731。
在步骤S2727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使输入/输出切换开关3032工 作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出单元。接着,在步骤S2728中,适配器微 计算机302使用信号线DATA来进行数据发送,并且如果所有数据的发送都已 完成,则处理进入步骤S2729。此时,要发送的数据的字节数不受限制,并 且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之间的识别仅需要彼此一致。
接着,在步骤S2729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使接地开关3031连接至 接通(接地)来开始提供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这样,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 通知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中的数据发送的完成。
接着,在步骤S2730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使输入/输出切换开关 3032工作来将信号线DATA连接至数据输入单元。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2731。
在步骤S2731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通过断开(切断)接地开关3031来取 消向信号线CS的低输出,以便向照相机微计算机205通知带宽占用通信的另 一示例完成。接着,在步骤S2732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待机,直到信号线 CS变为Hi为止,从而检测到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完成了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 示例(步骤S2732中为“否”)。如果信号线CS变为Hi(步骤S2732中为“是”),则 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结束P2P处理。
此外,由于镜头微计算机111未被指定为带宽占用通信的通信对方,因 此在不向信号线CS和信号线DATA输出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图7B中的广播通 信接收处理。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使用从作为通信主设备的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向作 为通信从设备的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带宽占用通信的另一示例来进行数据 发送。
其它典型实施例
在上述的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可以进行用于向适配 器微计算机302通知环操作(开始和结束)的检测的性质以及环操作状态信息 的采样的性质的通信。这样,可以在不需要光圈驱动的状态下拍摄图像的同 时,减少不必要的通信和适配器微计算机302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在步 骤S1115中,适配器微计算机302可以仅发送操作量。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基 于该操作量来判断环操作的开始和结束。例如,在操作量大于0的情况下, 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判断为环操作已开始。此外,例如,在操作量变得大于0 之后操作量再次变为0的情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可以判断为环操作已结 束。此外,在环操作已开始之后检测到预定次数以上的操作量0的情况下, 可以判断为环操作已结束。
此外,在上述的典型实施例中,可以将表示环操作是否已结束的信息连 同与环的操作状态有关的信息(例如,操作量)一起发送。在这种情况下,例 如,在环操作未结束的情况下,将环操作未结束的信息连同环的操作量一起 发送。
此外,在上述的典型实施例中,说明了针对适配器300进行的处理,但 在存在除具有操作环的适配器以外的配件(包括可更换镜头)的情况下,可以 通过进行相同的处理来获得与上述典型实施例中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的典型实施例中,经由照相机本体200、可更换镜头100和 适配器300的第一通信单元来进行图9和图10中的处理。另一方面,不必使用 经由镜头第一通信单元112和适配器第一通信单元303的通信。在这种情况 下,例如,可以省略图9的步骤S903和S904以及图10的步骤S1003和S1004。 此外,从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1的各光圈驱动请求通过 经由照相机第二通信单元242和镜头第二通信单元142的通信来发送。换句话 说,使用经由各第一通信单元的通信以便照相机本体200和适配器300进行通信,并且使用经由各第二通信单元的通信以便照相机本体200和适配器300进 行通信。照相机系统最初可以不具有用于进行经由镜头第一通信单元112和 适配器第一通信单元303的通信的路径。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在图9和图10 中,可以在不使用广播通信的情况下仅进行P2P通信。
在第四典型实施例中,照相机微计算机205基于步骤S1507中的第一识别 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的比较来控制是否进行智能电话和适配器之间的通信, 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第二识别信息与预先存储在照相机本体200中的 第一识别信息进行比较。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 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 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 序的方法。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 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 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4)

1.一种摄像设备,其能够安装有配件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
第二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与所述配件设备进行通信;以及
通信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利用第一通信方法和第二通信方法其中之一经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通信,
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利用所述第一通信方法在初始通信中从所述配件设备获取表示是否能够进行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通信的第一信息,并且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表示能够进行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通信来将所述第一通信方法改变为所述第二通信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方法的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通信协议不同,
其中,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将经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从所述外部装置获取到的第二信息传送至所述配件设备,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中,不进行不基于与所述外部装置的通信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用户对所述外部装置的操作,将所述第一通信方法改变为所述第二通信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根据从所述摄像设备向所述配件设备的供电来进行所述初始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从所述外部装置获取到的所述第二信息,利用所述第一通信方法与所述配件设备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将利用所述初始通信从所述配件设备获取到的所述第一信息通信至所述外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设备,
其中,利用所述初始通信从所述配件设备获取到的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表示能够进行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固件更新的第三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三信息来进行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所述固件更新。
7.一种配件设备,其能够安装至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所述配件设备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与所述摄像设备进行通信;以及
通信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利用第一通信方法和第二通信方法其中之一经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通信,
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通信方法在初始通信中发送表示是否能够进行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通信的第一信息,并且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表示能够进行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通信来将所述第一通信方法改变为所述第二通信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方法的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通信协议不同,
其中,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将所述摄像设备经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获取到的第二信息传送至所述通信控制单元,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中,不进行不基于与所述外部装置的通信的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件设备,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用户对所述外部装置的操作,将所述第一通信方法改变为所述第二通信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件设备,其中,根据从所述摄像设备向所述配件设备的供电来进行所述初始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件设备,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从所述配件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利用所述第一通信方法与所述摄像设备进行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件设备,其中,利用所述初始通信经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是由所述摄像设备的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发送至所述外部装置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配件设备,
其中,利用所述初始通信从所述配件设备发送来的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表示能够进行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固件更新的第三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摄像设备根据所述第三信息来进行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所述固件更新。
13.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能够安装有配件设备并且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以及第二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与所述配件设备进行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对利用第一通信方法和第二通信方法其中之一经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通信的通信进行控制,
其中,对所述控制进行控制,以利用所述第一通信方法在初始通信中从所述配件设备获取表示是否能够进行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通信的第一信息,并且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表示能够进行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通信来将所述第一通信方法改变为所述第二通信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方法的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通信协议不同,
其中,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将经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从所述外部装置获取到的第二信息传送至所述配件设备,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中,不进行不基于与所述外部装置的通信的通信。
14.一种配件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配件设备能够安装至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并且所述配件设备包括被配置为与所述摄像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对利用第一通信方法和第二通信方法其中之一经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通信的通信进行控制,
其中,对所述控制进行控制,以利用所述第一通信方法在初始通信中发送表示是否能够进行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通信的第一信息,并且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表示能够进行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通信来将所述第一通信方法改变为所述第二通信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方法的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的通信协议不同,
其中,利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经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来获取经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从所述外部装置获取到的第二信息,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二通信方法中,不进行不基于与所述外部装置的通信的通信。
CN201910972359.8A 2018-10-12 2019-10-14 摄像设备、配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0500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3486 2018-10-12
JP2018193486 2018-10-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0064A CN111050064A (zh) 2020-04-21
CN111050064B true CN111050064B (zh) 2022-05-31

Family

ID=68242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2359.8A Active CN111050064B (zh) 2018-10-12 2019-10-14 摄像设备、配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20259A1 (zh)
EP (1) EP3640729A1 (zh)
JP (1) JP2020064301A (zh)
CN (1) CN1110500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46709B2 (ja) * 2018-05-17 202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アクセサリ装置、これを備える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976644B2 (en) * 2018-07-31 2021-04-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interchangeable lens, accessor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for
JP7293177B2 (ja) * 2020-09-16 2023-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アクセサリ装置、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49397A (ja) * 2020-09-16 2022-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アクセサリ装置、これら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49398A (ja) 2020-09-16 2022-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アクセサリ装置、これら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678042B2 (en) * 2021-01-27 2023-06-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splay camera activation
JP2023009570A (ja) * 2021-07-07 2023-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撮像装置、撮像装置本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3733A (en) * 1988-07-08 1989-08-01 Olympus Optical Company Limited Program rewritable camera
JP4391781B2 (ja) * 2003-08-29 2009-12-2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データ書換装置及びデータ書換方法
JP2006171392A (ja) 2004-12-16 2006-06-29 Canon Inc カメラ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の中間アクセサリ、カメラ本体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JP5486628B2 (ja) * 2011-04-28 2014-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6127975B2 (ja) * 2011-09-12 2017-05-17 株式会社ニコン 交換レンズ
JP6716206B2 (ja) * 2015-07-02 2020-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レンズ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通信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664213B2 (ja) * 2015-12-25 2020-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レンズ装置、駆動装置、電子機器、ならびにそれらを有する撮影システム
JP6700838B2 (ja) * 2016-02-16 2020-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アクセサリ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撮像システム
JP6682392B2 (ja) * 2016-07-25 2020-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アクセサリ装置、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ら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20259A1 (en) 2020-04-16
JP2020064301A (ja) 2020-04-23
CN111050064A (zh) 2020-04-21
EP3640729A1 (en) 2020-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0064B (zh) 摄像设备、配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89619B (zh) 配件设备和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7135062B2 (ja) アクセサリ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US11543736B2 (en) Camera, accessory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camera system
JP6479242B2 (ja) カメラおよびその通信制御方法
CN111800561B (zh) 摄像设备、配件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201996B2 (en) Camera, accessory apparatus, and their control methods
US10841477B2 (en) Accessory apparatus, camera system hav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8221558A1 (ja) カメラおよびその通信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