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8731A - 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8731A
CN111048731A CN201911407179.1A CN201911407179A CN111048731A CN 111048731 A CN111048731 A CN 111048731A CN 201911407179 A CN201911407179 A CN 201911407179A CN 111048731 A CN111048731 A CN 111048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tab
assembly
base
sub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71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天明
李德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huang Yim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uang Yim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uang Yim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uang Yim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071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87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8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8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6/005Devices for making primary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用于将极耳送至焊接处,包括机架、基座、放料组件、校平组件、放置板、送料组件、压紧组件、裁切组件及归正夹,所述基座沿左右方向滑动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放料组件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极耳由所述放料组件送至所述校平组件,所述极耳由所述校平组件送至水平放置的所述放置板上,所述送料组件连接于所述放置板,所述压紧组件位于所述放置板上方,所述极耳由所述放置板送至所述裁切组件的切刀处,所述归正夹位于所述裁切组件前方。该制片机送极耳机构在切刀前面通过归正夹夹住极耳,切断极耳后极耳位置不移动,在原位置将极耳与极片进行焊接,极耳不做任何位移的动作,保证极耳与极片焊接间距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片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
背景技术
制片机送极耳机构即是将极耳切断后送至焊接处,从而完成焊接动作。现有技术中在制片机送极耳机构中也包括归正极耳操作,现市面上极耳归正主要分三步:归正夹夹住极耳后切刀切断极耳,切断后再将极耳往前送至极耳焊接处,当极耳移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偏移,极耳到达焊接点时会产生偏移,从而使得焊接效果不佳。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具有制片机送极耳机构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用于将极耳送至焊接处,包括机架、基座、放料组件、校平组件、放置板、送料组件、压紧组件、裁切组件及归正夹,所述基座沿左右方向滑动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放料组件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极耳由所述放料组件送至所述校平组件,所述极耳由所述校平组件送至水平放置的所述放置板上,所述送料组件连接于所述放置板,所述压紧组件位于所述放置板上方,所述极耳由所述放置板送至所述裁切组件的切刀处,所述归正夹位于所述裁切组件前方。
优选的,所述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还包括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含滑轨、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均在水平方向上沿前后方向滑动于所述滑轨上,所述归正夹为两个,两个所述归正夹设有一间隔距离,一所述归正夹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另一所述归正夹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上;当所述极耳送至所述归正夹处时,所述极耳夹于两个所述归正夹之间。
优选的,所述放料组件包含第一旋转驱动器、齿轮箱及用于放置极耳卷的料盘,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器沿左右方向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齿轮箱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料盘套设于所述齿轮箱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放料组件还包含若干个过渡辊,所述过渡辊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基座上;通过所述料盘放料的所述极耳依次穿过若干个过渡辊并滑动于所述过渡辊上。
优选的,所述校平组件包含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及第三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及所述第三滚轮均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位于传送中的所述极耳上方,所述第三滚轮位于传送中的所述极耳下方;所述第一滚轮下切线、所述第二滚轮下切线及所述第三滚轮上切线重合;所述第一滚轮中心点与所述第三滚轮中心点的距离等于第二滚轮中心点与所述第三滚轮中心点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送料组件包含第二旋转驱动器、第一丝杆、第一螺母、第三滑块及导轨,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所述导轨均沿左右方向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丝杆沿左右方向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三滑块、所述放置板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母,所述第三滑块滑动于所述导轨上。
优选的,所述压紧组件包含第一直线驱动器及压板,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放置板上,所述压板位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下方,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裁切组件包含切刀、第二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切刀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切刀位于所述归正夹与所述放置板出料端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还包括切刀角度校正组件,所述切刀角度校正组件包含调整座、旋转轴及固定螺丝,所述旋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调整座以所述旋转轴为轴进行转动,所述基座上包含一滑动槽,所述固定螺丝调整于所述滑动槽内;当所述固定螺丝调整至合适位置时,所述固定螺丝将所述调整座固定于所述基座上。
优选的,所述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还包括极耳切刀退料组件,所述极耳切刀退料组件包含第三旋转驱动器、第二丝杆、第二螺母,所述第三旋转驱动器沿左右方向上设置于所机架上,所述第二丝杆连接于所述第三旋转驱动器,所述第二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杆上,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第二螺母上。
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通过放料组件、校平组件、送料组件将极耳输送至裁切位置,通过压紧组件对极耳后端进行固定,通过归正夹对极耳前端进行固定,当极耳固定后,通过裁切组件切断极耳前端;该制片机送极耳机构在切刀前面夹住极耳,切断极耳后极耳位置不移动,在原位置将极耳与极片进行焊接,极耳不做任何位移的动作,从而使得极耳与极片焊接之间焊接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的立体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的立体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100,用于将极耳送至焊接处,该制片机送极耳机构100先将极耳送至焊接处,极耳位于裁切组件前方,归正夹在切刀前面夹住极耳,焊接组件对归正后的极耳进行焊接,极耳不做任何的移动操作,此时在焊接完成后的位置对极耳进行裁切,从而能保证极耳焊接的稳定性。
图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100的不同视觉图,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实施例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100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100包括机架10、基座20及放料组件30,基座20沿左右方向滑动于机架10上,放料组件30设于基座20上。具体的,该放料组件30包含第一旋转驱动器31、齿轮箱32及用于放置极耳卷的料盘33,第一旋转驱动器31沿左右方向设置于基座20上,齿轮箱32输入端连接于第一旋转驱动器31的输出端,料盘33套设于齿轮箱32的输出端。则,第一旋转驱动器31驱使料盘33转动,带动缠绕于极耳卷上的极耳放料。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放料组件30还包含若干个过渡辊34,过渡辊34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基座20上;通过料盘33放料的极耳依次穿过若干个过渡辊34并滑动于过渡辊34上。在过渡辊34的张力作用下,可以使得极耳在传输过程中更加平整。
请继续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100还包括校平组件40,极耳由放料组件30送至校平组件40,通过校平组件40使得输送中的极耳更加平整。具体的,校平组件40包含第一滚轮41、第二滚轮42及第三滚轮43,第一滚轮41、第二滚轮42及第三滚轮43均固定于基座20上,第一滚轮41、第二滚轮42位于传送中的极耳上方,第三滚轮43位于传送中的极耳下方;第一滚轮41下切线、第二滚轮42下切线及第三滚轮43上切线重合;第一滚轮41中心点与第三滚轮43中心点的距离等于第二滚轮42中心点与第三滚轮43中心点的距离。本实施例中校平组件40为较优的选择,但并不以此为限,只要在极耳上方及极耳下方均有滚轮设置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100还包括放置板40a、送料组件50、压紧组件60、裁切组件及归正夹70a,极耳由校平组件40送至水平放置的放置板40a上,送料组件50连接于放置板40a,压紧组件60位于放置板40a上方,极耳由放置板40a送至裁切组件的切刀71处,归正夹70a位于裁切组件前方。则,压紧组件60从上方压住放置板40a上的极耳,送料组件50推动放置板40a前进到一定位置,归正夹70a对极耳前端进行固定,裁切组件对极耳前端进行切割。
请继续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100还包括调整组件80,归正夹70a为两个,两个归正夹70a设有一间隔距离。具体的,调整组件80包含滑轨81、第一滑块82及第二滑块(图中未示),滑轨81固定于基座20上,第一滑块82、第二滑块均在水平方向上沿前后方向滑动于滑轨81上,一归正夹70a固定于第一滑块82上,另一归正夹70a固定于第二滑块上;当极耳送至归正夹70a处时,极耳夹于两个归正夹70a之间。通过第一滑块82与第二滑块之间的距离调整调节两个归正夹70a的间隔距离。
下面具体的对上述几个部件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送料组件50包含第二旋转驱动器51、第一丝杆52、第一螺母53、第三滑块54及导轨55,第二旋转驱动器51、导轨55均沿左右方向设于基座20上,第一丝杆52沿左右方向设置并连接于第二旋转驱动器51的输出端,第一螺母53套设于第一丝杆52上,第三滑块54、放置板40a均连接于第一螺母53,第三滑块54滑动于导轨55上。则,第二旋转驱动器51驱使第一丝杆52转动,第一螺母53沿第一丝杆52长度方向移动,第三滑块54、放置板40a均沿左右方向移动,从而可将放置于放置板40a上的极耳向前移动。
本实施例的压紧组件60包含第一直线驱动器61及压板62,第一直线驱动器61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放置板40a上,压板62位于第一直线驱动器61下方,压板62固定于第一直线驱动器61的输出端。则,第一直线驱动器61驱使压板62向下移动,压板62从上方对极耳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裁切组件包含切刀71、第二直线驱动器72,第二直线驱动器72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基座20上,切刀71连接于第二直线驱动器72的输出端,切刀71位于归正夹70a与放置板40a出料端之间。则,第二直线驱动器72驱使切刀71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将极耳前端切断。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100还包括切刀角度校正组件90,切刀角度校正组件90包含调整座91、旋转轴92及固定螺丝93,旋转轴92沿竖直方向设置,调整座91以旋转轴92为轴进行转动,基座20上包含一滑动槽,固定螺丝93调整于滑动槽内;当固定螺丝93调整至合适位置时,固定螺丝93将调整座91固定于基座20上。通过调整座91的转动可以调整切刀71角度。
请继续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100还包括极耳切刀退料组件90a,通过极耳切刀退料组件90a推动基座20沿左右方向滑动于机架10上。具体的,极耳切刀退料组件90a包含第三旋转驱动器91a、第二丝杆92a、第二螺母93a,第三旋转驱动器91a沿左右方向上设置于机架10上,第二丝杆92a连接于第三旋转驱动器91a,第二螺母93a套设于第二丝杆92a上,基座20固定于第二螺母93a上。则,第三旋转驱动器91a转动时,带动第二螺母93a沿第二丝杆92a左右移动,从而带动基座20移动。当焊接一次极耳后,有的极耳太长了,为了保证每个极耳长度一样,多余长度的废料要切除,通过极耳切刀退料组件90a将放置板40a向后退一定距离,切掉废料后,再往前将极耳送至焊接处。往后退是为了避免切废料时离极片太近,切掉的废料飞到极片上造成焊接不良。
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100通过放料组件30、校平组件40、送料组件50将极耳输送至裁切位置,通过压紧组件60对极耳后端进行固定,通过归正夹70a对极耳前端进行固定,当极耳固定后,通过裁切组件切断极耳前端;该制片机送极耳机构100在切刀71前面夹住极耳,切断极耳后极耳位置不移动,在原位置将极耳与极片进行焊接,极耳不做任何位移的动作,保证极耳与极片焊接间距精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用于将极耳送至焊接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基座、放料组件、校平组件、放置板、送料组件、压紧组件、裁切组件及归正夹,所述基座沿左右方向滑动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放料组件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极耳由所述放料组件送至所述校平组件,所述极耳由所述校平组件送至水平放置的所述放置板上,所述送料组件连接于所述放置板,所述压紧组件位于所述放置板上方,所述极耳由所述放置板送至所述裁切组件的切刀处,所述归正夹位于所述裁切组件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含滑轨、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均在水平方向上沿前后方向滑动于所述滑轨上,所述归正夹为两个,两个所述归正夹设有一间隔距离,一所述归正夹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另一所述归正夹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上;当所述极耳送至所述归正夹处时,所述极耳夹于两个所述归正夹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组件包含第一旋转驱动器、齿轮箱及用于放置极耳卷的料盘,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器沿左右方向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齿轮箱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料盘套设于所述齿轮箱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组件还包含若干个过渡辊,所述过渡辊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基座上;通过所述料盘放料的所述极耳依次穿过若干个过渡辊并滑动于所述过渡辊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平组件包含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及第三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及所述第三滚轮均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位于传送中的所述极耳上方,所述第三滚轮位于传送中的所述极耳下方;所述第一滚轮下切线、所述第二滚轮下切线及所述第三滚轮上切线重合;所述第一滚轮中心点与所述第三滚轮中心点的距离等于第二滚轮中心点与所述第三滚轮中心点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包含第二旋转驱动器、第一丝杆、第一螺母、第三滑块及导轨,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所述导轨均沿左右方向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丝杆沿左右方向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三滑块、所述放置板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母,所述第三滑块滑动于所述导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含第一直线驱动器及压板,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放置板上,所述压板位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下方,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组件包含切刀、第二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切刀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切刀位于所述归正夹与所述放置板出料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刀角度校正组件,所述切刀角度校正组件包含调整座、旋转轴及固定螺丝,所述旋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调整座以所述旋转轴为轴进行转动,所述基座上包含一滑动槽,所述固定螺丝调整于所述滑动槽内;当所述固定螺丝调整至合适位置时,所述固定螺丝将所述调整座固定于所述基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片机送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极耳切刀退料组件,所述极耳切刀退料组件包含第三旋转驱动器、第二丝杆、第二螺母,所述第三旋转驱动器沿左右方向上设置于所机架上,所述第二丝杆连接于所述第三旋转驱动器,所述第二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杆上,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第二螺母上。
CN201911407179.1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 Pending CN1110487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7179.1A CN111048731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7179.1A CN111048731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8731A true CN111048731A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42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7179.1A Pending CN111048731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87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8419A (zh) * 2021-03-30 2021-07-06 广东锦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电池极耳归正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8419A (zh) * 2021-03-30 2021-07-06 广东锦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电池极耳归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97844U (zh) 一种锂电池正极片清粉焊接机
CN103311774A (zh) 一种全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
CN109202163A (zh) 一种全自动硅钢片剪切叠片生产线
CN102059447B (zh) 一种锂电池正极片清粉焊接机
CN111048731A (zh) 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
CN114952314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焊接机的焊带定长上料装置
CN211404621U (zh) 一种制片机送极耳机构
CN108436167A (zh) 相框切割机
CN208021884U (zh) 一种裁切包装机
CN210272984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耳扣自动化组装设备
CN218657763U (zh) 高速铝转镍极耳一体机
CN108620873B (zh) 一种bb哨自动装配机构
CN208787887U (zh) 一种汽车座椅马达胶盖中电感的自动切断组装机构
CN217394285U (zh) 一种电动工具电池极片自动裁切焊接装置
CN216576215U (zh) 一种钢带对接焊接台
CN213766056U (zh) 一种鞭炮炮筒切条机
CN205250997U (zh) 床板装订机
CN207899957U (zh) 一种柔性扁平电线新型冲切机
CN216681116U (zh) 圆锯片用锯条弯圆切割设备
CN110712783A (zh) 一种圆柱电池的全自动压膜机构
CN112719718B (zh) 一种手机锂电池保护板焊接设备
CN211220936U (zh) 一种全自动定长切纸装置
CN220719554U (zh) 一种高效率出版物裁切装置
CN215965802U (zh) 一种板件冲压模具
CN218192798U (zh) 一种多功能剪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