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1915A - 一种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1915A
CN111041915A CN202010015088.XA CN202010015088A CN111041915A CN 111041915 A CN111041915 A CN 111041915A CN 202010015088 A CN202010015088 A CN 202010015088A CN 111041915 A CN111041915 A CN 111041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way
driving
traveling
ru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50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41915B (zh
Inventor
李益友
罗启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01508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19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1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1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41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1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02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street systems, cross-sections ; Design for noise abatement, e.g. sunken roa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2Crossings, junctions or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roads on the same lev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包括一条以上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以及连通所述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外的一条以上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所述连接道路与对应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部分路段形成循环的闭合道路。与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方式相比,在最高限速一致时,平均通行速度提高,但绕行距离短,从而整体上减少了通行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道路设施,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
背景技术
为缓解交通压力问题,出现了立交桥、高架桥、红绿灯、地下隧道等解决方式。然,立交桥、高架桥、地下隧道建设成本高,抵抗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能力差,而位于交叉路口的红绿灯,是车辆行驶受到限制的节点,在网格道路中,互相交叉的道路是普遍的,就一条道路而言,一公里内可能会出现几个信号指示灯,走一段、停一次,行车的时间相对减少,等待的时间相对较多,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而且机动车在等待时,发动机仍在工作,由此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这对城市的危害更大。
现有技术中,有人设计了一些单行道路以提高通行效率,但绕行比较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绕行路程短、行驶相对安全的道路通行设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更为合理、且取消道路交叉路口处红绿灯、并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且本道路设施中所有车辆按照道路指示线行驶。本设施绕行少且有利于节能减排,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事故损害程度,还有利于城市美观。本发明特别适用于新城建设,也适用于老城区扩建,也可以用于现有道路网络改造,在用于现有道路网络改造时,不需要大量新修道路,投资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以及连通所述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外的一条以上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所述连接道路与对应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部分路段形成循环的闭合道路。
进一步,所述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为多条,且位于多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外布施,且相邻两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行驶方向相反;在相邻的两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之间连通至少两条的单向行驶的连接道路,且保证其中至少两条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的行驶方向相反;连接道路的行驶方向与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行驶方向无冲突。
进一步,位于最内侧的那个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设计有一条以上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所述单向行驶连接道路连接位于最内侧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对应路段且单向行驶连接道路的行驶方向与位于最内侧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行驶方向无冲突。
进一步,所述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只有一条,在本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设计有一条以上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本单向行驶连接道路连接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对应路段且单向行驶连接道路的行驶方向与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行驶方向无冲突。
进一步,在相邻两条行驶方向相反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之间、以及相邻的且行驶方向相反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和对应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之间,均连接有至少一条单向行驶小道;且单向行驶小道的行驶方向与对应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行驶方向、单向行驶环形干道行驶方式均无冲突。
进一步,在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与连接道路的交叉路口,和/或连接道路与单向行驶小道的交叉路口,均设置会车区,进入会车区的车辆依次按照前来后到、直线行驶优先于进出车辆、驶离车辆优先于进入车辆的原则行驶。
进一步,所述会车区在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上的占用情况分成两种:一种是当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只有一条道时,会车区跨越整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另一种是单向行驶环形干道至少有两条道时,保留至少一条道为直线行驶道、一条道为会车道。
进一步,在未到达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与单向行驶的连接道路的交叉路口前,和/或在未到达连接道路与单向行驶小道的交叉路口之前设置变道区。
进一步,在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和/或单向行驶的连接道路,和/或单向行驶小道上设置安全过街设施,所述安全过街设施包括过街斑马线,在过街斑马线上设置以分道线为中心的方形安全等候区,过街斑马线由一至多个安全等候区间隔划分成多个独立的穿越区,行人或非机动车过街原则是一次只能穿过一个穿越区、且每次穿过一个穿越区后站在对应的安全等待区等候。
进一步,在未经过安全过街设施之前设置特种车辆优先通行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是:
(1)通行效率显著提高。与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方式相比,在最高限速一致时,平均通行速度提高,但绕行距离短,从而整体上减少了通行时间;
(2)有利于环保。取消了道路交叉路口的红绿灯,也就避免了因红绿灯等待所产生的油耗,而且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速度变化小,有利于节能,从而有利于减排,做到生态出行;
(3)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节能,减少了费用;
(4)增加了舒适性。大幅度地减少了迎面会车(新城区可以没有迎面会车了),对行人的注意范围减少,将降低开车的紧张感;
(5)有利于城市美观。减少兴建立交桥等,有利于城市整洁、美观;
(6)兼容性好,适用广。可与网络外的地面道路、立交桥、高速公路、隧道、地下公路无障碍连接;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道路;适用于新城区及旧城区扩建,也可用于旧城区改造;适用于整体也可适用于局部;适用于城市公路网,也可适用于高速公路网,也可适用于地下公路网;适用于城市公共道路,也可适用于小区道路甚至停车场(可根据需要减省部分设施);
(7)通过特种车辆优先通行区的设置,可使如消防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可无障碍的优先通行,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8)投资少。本方案适用旧城区改造时,投资少;
(9)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本发明特别适用于无人驾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条所述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设置方式及行驶方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条所述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与其连接道路设置方式及行驶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条所述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或多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中位于最内侧的那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设置连接道路的方式一及运行方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条所述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或多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中位于最内侧的那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设置连接道路的方式二及运行方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条所述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或多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中位于最内侧的那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设置连接道路的方式三及运行方向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连接道路与环形干道交汇处、或连接道路与单向行驶小道交汇处的会车区设置方式一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连接道路与环形干道交汇处、或连接道路与单向行驶小道交汇处的会车区设置方式二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与域外道路(或高架桥等)交汇处的会车区设置方式一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与域外道路(或高架桥等)交汇处的会车区的会车区设置方式二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变道虚线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连接道路与环形干道交叉路口前、或连接道路与单向行驶小道交叉路口前的变道区设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与域外道路(或高架桥)交叉路口前的变道区设置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所述行人、非机动车的安全过街设施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所述特种车辆优先通行区
图15为外网车辆行驶道路与本发明单向行使环形干道最外圈连接方式一示意图;
图16为外网车辆行驶道路与本发明单向行使环形干道最外圈连接方式二示意图;
图17为全网单向行驶道路通行设施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在本申请所列权利要求书限定范围之内。本发明下未详述的部分,均按常规技术进行。
如图1-17所示,本发明将某个辖区的(某个局部区域)城市道路(也可以是高架桥、立交桥、地下公路、小区道路等)设计成由一条以上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一条以上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2构成:
其中一条以上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可以是一条、两条、三条、四条、五条,五条以上等,当是两条及两条以上时,如图1所示,采用内、外布施的方式设计,且相邻两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之间的径向距离可以是200m、500m、或是2公里,亦或是其它,具体根据情况而定。当用于构建本发明道路设施的区域可以满足设计两条以上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时,每相邻的两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的行驶方向相反,若位于内部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的行驶方向为顺时针,则相邻的且位于外部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2的行驶方向为逆时针,以此类推。若城市需要向外扩展,则根据实际情况在最外面的那个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的外面的相应位置上增设一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而若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在位于最内部的那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所围成的区域内新建道路时,可以根据情况在对应的位置上增设一条以上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只要保证本增设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的行驶方向符合与相邻的已经存在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的行驶方向相反的规定即可;当然,位于最内部的那个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内需要新建道路时,如图3-5所示,也可在最内部的那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内设计单向行驶的连接道路2,用于连接(拉通)最内部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的某些路段,单向行驶的连接道路2可以是一条、两条或两条以上,只要保证连接道路2的行驶方向与与最内部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的行驶方向不冲突,即连接道路2与位于最内部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的某区段构成闭合的循环。如果是老城区,可以利用现有的某条道路的若干段与另外对应的道路的若干段构成一条单向行驶的环形道路即可,即只要保证是环形的、并设计成单向行驶的即可;
如图1-2所示,当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为两条及两条以上时,在每相邻两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之间用两条以上的单向行驶的连接道路2连通,连接道路2中必须保证一条是从外部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驶入位于相邻内部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的、一条是从内部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驶入位于相邻外部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2的,且连接道路2的具体行驶方向根据与其对应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相对应区段形成闭合的循环道路来确定,即连接道路2的行驶方向需要和与连接道路2连通的两条相邻的单向行驶环形道路1的行驶方向无冲突。如在新城建设时,相邻两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之间设置多组、每组两条连接道路2,每组中的两条连接道路2(不要求是直线,也不要求与对应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正交连接)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可以是50m、500m,或是其它);而如是老城区改造,每组中的两条连接道路2可能就是原来的一条双向车道,也可能存在相邻的两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之间某段重叠,也就是它们原来属于同一道路的不同方向的车道,对应于本发明的每组中的两条连接道路2时,两条连接道路2就是一条与相邻的两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行驶方向无冲突的循环行驶指示线。
如图3-5所示,当修建的城市道路区域不允许修建多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时,可将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设计成一条,且在本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内修建一条以上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2,连接道路2的行驶方向与对应的那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行驶方向无冲突。当是一条连接道路2时,本连接道路2与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的某区段构成闭合的循环道路,当是多组、每组由两条连接道路2构成的连接道路2时,每组道路的两条连接道路2与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的某些区段构成闭合的小循环道路,本小循环道路的运行方向由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的运行方向决定,具体运行方向依据小循环道路的运行方向与本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的运行方向无冲突的原则确定其唯一的运行方向,同一组连接道路2的二条连接道路2行驶方向相反且两者间的距离可以是20米、50米,也可以是其它数字,包括现有的双向车道,每组道路的距离可以是200米、500米,也可以是其它数字;二条连接道路间的距离、每组道路的距离,小城市可以小于大城市的,小区及停车场的宜小于城市公路的。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也可在前述小循环道路内修建一个或多个更小的循环道路,即在相邻的且行驶方向相反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和对应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一条单向行驶小道3,优选为一组以上的单向行使小道3,且每组单向行驶小道3由一进一出的两条行驶方向相反的单向行驶小道3构成,且单向行驶小道3的行驶方向与对应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2行驶方向、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行驶方式均无冲突。当然也可在相邻两条行驶方向相反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2之间连接有至少一条单向行驶小道3,优选为一组以上的单向行使小道3,且每组单向行驶小道3由一进一出的两条行驶方向相反的单向行驶小道3构成,且单向行驶小道3的行驶方向与对应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2行驶方向无冲突,构成闭合的循环。
如图6-7所示,当进出相邻两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的每组两条行驶方向相反且是单向行驶的连接道路2之间距离较近(如100m以内)时,甚至是只要是环形干道1与连接道路2的交叉部位,应在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与连接道路2的交叉部分设置会车区4,也可是当相邻的两条单向行使小道3之间的行驶方向相反且距离较近时,在单向行驶的连接道路2与单向行使小道3的交叉部分设置会车区4。会车区4在对应的环形干道1或连接道路上占用的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当单向行驶的环形干道1或连接道路2只有一条道时,会车区跨越整条道,另一种是当环形干道1或连接道路2至少有两条道时,保留一条道为直线行驶、一条道为会车道。进入会车区4的车辆依次按照前来后到、直线行驶优先于进出车辆、驶离车辆优先于进入车辆的原则行驶。
另外,当本发明的道路设施(称为域内道路)与对应的外部道路(称为域外道路)或外部的高架桥连接时,也需要在本发明的域内道路与域外道路(或外部高架桥)之间的交汇处(交叉部分)设置会车区,如图8-9所示,会车区4在对应的域内道路1(或域外道路,又或是高架桥)上占用的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当对应的域内道路中对应的单向行驶的环形干道1或连接道路2只有一条道时,会车区跨越整条道,另一种是当环形干道1或连接道路2至少有两条道时,保留一条道为直线行驶、一条道为会车道。
如图10所示,在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连接道路2、和/或单向行驶小道3上均设计有变道虚线,以行驶方向前后为参考,所述变道虚线的设置位置要位于变道区域的后方且足够用于变道的距离位置处。车辆按现有方式在变道虚线进行变道,且原则是一次变更一个车道。需要转弯的车辆,需要提前变道。
如图11所示,以行驶方向前后为参考,也可以在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与单向行驶的连接道路2的交叉路口后方,和/或连接道路2与单向行驶小道3的交叉路口后方足够用于变道的距离位置设置变道区9。若是在环形干道1与连接道路2的交叉路口后方设置,就是在未到达交叉路口之前的环形干道上2划出变道区9,变道区9跨越整个环形干道2的所有道,且变道区9上对应的环形干道1中最外围的那条道部分位于最后方(以行驶方向的前方为前),变道区上对应环形干道1最靠近连接道路2的那部分位于最前方。同样的在连接道路与单向行驶小道的交叉路口后方设置的变道区9,即在尚未到达交叉路口之前的连接道路2上划出变道区9,此处,变道区9的具体设置如前面环形干道上变道区9的设置一样,当然,在本发明域内道路与域外道路(或外部高架桥)之间的交叉路口的后方足够用于变道的距离位置处也设置变道区9,此处变道区9的具体设置同如前述,如图12所示。变道区9的变道可以是一次变更一条道或是两条道或是更多的道,甚至是所有环形干道中的道。且进入变道区9的车辆遵循先来后到、驶离车辆优先于进入车辆的原则行驶。
如图13所示,本发明考虑了行人、非机动车行驶的安全性,在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连接道路2、单向行驶小道3上设置安全过街设施。安全过街设施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天桥、地下通道实现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的过街。安全过街设施也可以是过街斑马线,如图13所示,在过街斑马线上设置一个或多个以分道线为中心的方形安全等待区5,斑马线区域由多个安全等待区5间隔划分成多个独立的穿越区6,行人或非机动车过街原则是一次只穿过一个穿越区6、且每次穿过一个穿越区6后站在对应的安全等待区5等待,也可以由独立的红绿灯7对应控制每个独立的穿越区,红灯亮时,禁止行人通过对应穿越区6,绿灯亮时,行人可以通过对应穿越区6。
如图14所示,同样,以车辆行使方向的前方、后方作为参考,在未进入安全过街设施之前设置特种车辆优先通行区8,即在安全过街设施的后方设置特种车辆优先通行区8,特种车辆的具体划分范围是由行政管理部门来规定的,可以是公交车、消防车、救护车等,可以在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连接道路2及单向行驶小道3中选择一条或两条或是两条以上的道且在所选择的道上并靠近(可以是离过街斑马线约100m)过街斑马线的区域设定为特种车辆优先通行区,特种车辆优先通行区设置在车辆还未驶入过街斑马线之前的地方,本特种车辆优先通行区内只能行驶所规定的特种车辆,其他车辆不能进入,当行人或非机动车辆在看到前方特种车辆优先通行区内没车时,才能通行(本穿越区6的红灯常亮,或不设红灯)。为了保证特种车辆优先通行区8只供特种车辆通过,在尚未到达特种车辆优先通行区8之前(即车辆优先通行区8的后方设置便于变道的设施,如本发明前述的变道虚线,亦或是变道区。
本发明若为一个局域网道路设施(域内道路设施),实际中,在某个区域可设置一至多个本发明的这样域内道路设施。且下文中,一个本发明的域内道路设施即为本局域网道路设施,除去本局域网道路设施以外的其他道路设施(称为域外道路,其可以是本发明这样的域内道路设施,可以是其他局域网道路,甚至是两条进出本发明本局域网道路设施的两条道路)。如图15、16所示,相邻两个如本发明这样的域内道路设施中的车辆,或者是域内 道路设施以外的其他道路中的车辆,可以通过在本局域网道路设施的最外面的那个单向行驶环形干道1设置至少一组、每组一进一出的两条连通道路,以进出本局域网道路设施中,如果域外道路是如本发明所述局域网,两局域网的连接方式由最外面的环线干道与本局域网最外面的环线干道决定(与最里面的环线干道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无关,与环线干道数量无关),两局域网最外面的环线干道运行方向相反时,连通道路与之形成闭合小循环;运行方向相同时,两条连通道路与现有公路一样一般设置成右出左进。当然,本域内道路设施中的道路可以通过高架桥与域内道路以外的道路设施(称为域外道路)进行连接(拉通)。

Claims (10)

1.一种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以上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以及连通所述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外的一条以上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所述连接道路与对应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部分路段形成循环的闭合道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为多条,多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外布施,且相邻两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行驶方向相反;在相邻的两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之间连通至少两条单向行驶的连接道路,且保证其中至少两条的单向行驶的连接道路的行驶方向相反;连接道路的行驶方向与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行驶方向无冲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内侧的那个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设计有一条以上的单向行驶的连接道路,所述单向行驶连接道路连接位于最内侧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对应路段且单向行驶连接道路的行驶方向与位于最内侧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行驶方向无冲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只有一条,在本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内设计有一条以上的单向行驶的连接道路,本单向行驶连接道路连接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对应路段且单向行驶连接道路的行驶方向与单向行驶环形干道的行驶方向无冲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条行驶方向相反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之间、以及相邻的且行驶方向相反的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和对应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之间,均连接有至少一条单向行驶小道;且单向行驶小道的行驶方向与对应的单向行驶连接道路行驶方向、单向行驶环形干道行驶方式均无冲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其特征在于,在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与连接道路的交叉处,和/或连接道路与单向行驶小道的交叉路口,均设置会车区,进入会车区的车辆依次按照前来后到、直线行驶优先于进出车辆、驶离车辆优先于进入车辆的原则行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车区在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上的占用情况分成两种:一种是当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只有一条道时,会车区跨越整条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另一种是单向行驶环形干道至少有两条道时,保留至少一条道为直线行驶道、一条道为会车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其特征在于,在未到达单向行驶环形干道与单向行驶的连接道路的交叉路口前,和/或未到达连接道路与单向行驶小道的交叉路口前设置变道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其特征在于,在单向行驶环形干道,和/或单向行驶的连接道路,和/或单向行驶小道上设置安全过街设施,所述安全过街设施包括过街斑马线,在过街斑马线上设置以分道线为中心的方形安全等候区,过街斑马线由一至多个安全等候区间隔划分成多个独立的穿越区,行人或非机动车过街原则是一次只能穿过一个穿越区、且每次穿过一个穿越区后站在对应的安全等待区等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其特征在于,在未经过安全过街设施之前设置特种车辆优先通行区。
CN202010015088.XA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 Active CN1110419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5088.XA CN111041915B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5088.XA CN111041915B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1915A true CN111041915A (zh) 2020-04-21
CN111041915B CN111041915B (zh) 2022-02-01

Family

ID=70244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5088.XA Active CN111041915B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191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5530A (zh) * 2022-01-26 2022-05-13 武汉理工大学 应急车辆动态路权控制引导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RU2777637C1 (ru) * 2021-09-15 2022-08-08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Астраханской области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Астраха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рхитектурн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ланировочная структура вновь создаваемых городов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2705A (en) * 1990-11-13 1992-03-03 Subhash Raswant Method of controlling pedestrian and vehicular traffic flow
CN1165891A (zh) * 1997-05-15 1997-11-26 何振才 类环状城市道路网
CN101974875A (zh) * 2010-10-08 2011-02-16 高树良 城市交通单行路网与车辆转向的设置方法
CN102154964A (zh) * 2011-03-30 2011-08-17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一种路网系统
CN102660913A (zh) * 2012-05-08 2012-09-12 熊建平 内环型平面无冲突区域道路网络设施
CN103061220A (zh) * 2012-07-06 2013-04-24 张进 道路交通规划、组织形式和方法
CN103498394A (zh) * 2013-10-22 2014-01-08 周其强 一种机动车用平面路网系统
CN105951545A (zh) * 2016-04-29 2016-09-21 李国伦 井田式无红绿灯无立交桥全程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2705A (en) * 1990-11-13 1992-03-03 Subhash Raswant Method of controlling pedestrian and vehicular traffic flow
CN1165891A (zh) * 1997-05-15 1997-11-26 何振才 类环状城市道路网
CN101974875A (zh) * 2010-10-08 2011-02-16 高树良 城市交通单行路网与车辆转向的设置方法
CN102154964A (zh) * 2011-03-30 2011-08-17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一种路网系统
CN102660913A (zh) * 2012-05-08 2012-09-12 熊建平 内环型平面无冲突区域道路网络设施
CN103061220A (zh) * 2012-07-06 2013-04-24 张进 道路交通规划、组织形式和方法
CN103498394A (zh) * 2013-10-22 2014-01-08 周其强 一种机动车用平面路网系统
CN105951545A (zh) * 2016-04-29 2016-09-21 李国伦 井田式无红绿灯无立交桥全程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77637C1 (ru) * 2021-09-15 2022-08-08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Астраханской области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Астраха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рхитектурн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ланировочная структура вновь создаваемых городов
CN114495530A (zh) * 2022-01-26 2022-05-13 武汉理工大学 应急车辆动态路权控制引导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4495530B (zh) * 2022-01-26 2024-01-16 武汉理工大学 应急车辆动态路权控制引导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1915B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50027Y (zh) 十字路口畅通无阻立交桥
EP1676959A1 (en) A full interchange urban road system and the traffic method of using it
CN101405458A (zh) 六边形道路系统及其交通控制系统
CN102817295A (zh) 立体十字路口驻停多交直通连锁枢纽式钟摆立交桥
CN201553961U (zh) 双耳式立交地道
CN102587235A (zh) 城市快速交通网络系统
CN111041915B (zh) 一种提高整体通行速度的全网单向行驶道路设施
CN103498394A (zh) 一种机动车用平面路网系统
CN105951545A (zh) 井田式无红绿灯无立交桥全程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系统
CN105239479A (zh) 城市多层环岛式立交桥
CN102094370A (zh) 城市快道
CN112211051A (zh) 无信号灯四方可通行交叉道路系统
CN103541285B (zh) 无冲突立体组合桥
CN113136753B (zh) 一种面向慢行交通的城区非机动车车道设计方法
CN214219237U (zh) 快速公交与共享非机动车换乘系统
CN212152985U (zh) 一种集成式无障碍城市立交桥
CN109272758A (zh) 一种可用于y字形道路无交叉系统的红绿灯控制系统
WO2008009192A1 (fr) Système urbain comportant des voies séparées pour les piétons et les véhicules
CN202688814U (zh) 设置于城市交叉路口且能够免红绿灯的快速交通系统
CN203569402U (zh) 无冲突立体组合桥
CN102191733A (zh) 无交通指挥信号灯城市交通系统
CN1225407A (zh) 环岛上带直行车道和指挥灯的立交桥
CN201125353Y (zh) 城市无障碍交叉路口
CN201826568U (zh) 一种停车带
CN205368917U (zh) 城市多层环岛式立交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