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8182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8182A
CN111038182A CN201910874956.7A CN201910874956A CN111038182A CN 111038182 A CN111038182 A CN 111038182A CN 201910874956 A CN201910874956 A CN 201910874956A CN 111038182 A CN111038182 A CN 111038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axial direction
main groove
sipe
la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49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泽荣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38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81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12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inclined with regard to a plane normal to the trea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59Depth of the sipe
    • B60C11/1263Depth of the sipe different within the sam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4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continuous circumferential ribs, e.g. zig-za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8Narrow grooves, i.e. having a width of less than 4 m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53Circumferential grooves characterised by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09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traight at the trea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inusoidal or zigzag at the tread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轮胎,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以及噪音性能。轮胎具有胎面部(2)。胎面部(2)由3个陆部构成,该3个陆部是由第1主槽(3)和第2主槽(4)划分出的。3个陆部包含第1主槽(3)与第2主槽(4)之间的中间陆部(7)。在中间陆部(7)设置有完全横穿中间陆部(7)的多个中间刀槽(10)。中间刀槽(10)具有:中央部(12),其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第1方向倾斜;第1外侧部(13),其在第1主槽(3)侧向与中央部(12)相反的朝向倾斜;以及第2外侧部(14),其在第2主槽(4)侧向与中央部(12)相反的朝向倾斜。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详细而言,涉及在胎面部设有主槽的轮胎。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在胎面部设有一对中心主槽的充气轮胎。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中心主槽来期待湿路面性能的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24797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充气轮胎在提高操纵稳定性及噪音性能的方面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以上那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及噪音性能的轮胎。
本发明是一种轮胎,该轮胎具有胎面部,其中,所述胎面部由3个陆部构成,该3个陆部是由隔着轮胎赤道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第1主槽和第2主槽划分出的,所述3个陆部中包含所述第1主槽与所述第2主槽之间的中间陆部,在所述中间陆部设置有完全横穿所述中间陆部的多个中间刀槽,所述中间刀槽具有:中央部,其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第1方向倾斜;第1外侧部,其在所述第1主槽侧向与所述中央部相反的朝向倾斜;以及第2外侧部,其在所述第2主槽侧向与所述中央部相反的朝向倾斜。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所述第1外侧部的轮胎轴向的长度以及所述第2外侧部的轮胎轴向的长度分别比所述中央部的轮胎轴向的长度小。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所述中央部的轮胎轴向的长度为所述中间陆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0.50倍以上。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所述中央部相对于轮胎轴向的最大角度为10°~30°。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刀槽的1个间距的长度为所述中间陆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0.50倍~1.00倍。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刀槽的1个间距的长度比所述第1主槽的槽宽度大。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优选为,所述中间刀槽呈圆滑的曲线状延伸。
本发明的轮胎的胎面部由3个陆部构成,该3个陆部是由隔着轮胎赤道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第1主槽和第2主槽划分出的。所述3个陆部包含第1主槽与第2主槽之间的中间陆部。在中间陆部设有完全横穿中间陆部的多个中间刀槽。中间刀槽具有:中央部,其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第1方向倾斜;第1外侧部,其在第1主槽侧向与中央部相反的朝向倾斜;以及第2外侧部,其在第2主槽侧向与中央部相反的朝向倾斜。
这样的中间刀槽能够防止该中间刀槽的边缘整体同时地接地,进而能够减小边缘接地时的打击音。
另外,本发明的中间刀槽在接地压作用于中间陆部而使中间刀槽闭合时,接触的刀槽壁彼此啮合,抑制以中间刀槽为边界的中间陆部的剪切变形。因此,得到优异的操纵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是图1的中间陆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C-C线剖视图。
图4是图1的内侧陆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4的A-A线剖视图。
图6是图1的外侧陆部的放大图。
图7是图6的B-B线剖视图。
图8是图6的D-D线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10是比较例的轮胎的中间陆部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2:胎面部;3:第1主槽;4:第2主槽;7:中间陆部;10:中间刀槽;12:中央部;13:第1外侧部;14:第2外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例如构成为乘用车用的充气轮胎。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尤其优选为作为轻型汽车用的轮胎来使用。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例如被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朝向。例如,在轮胎1的胎侧部(省略图示)通过文字和图形等来表示向车辆安装的朝向。在将轮胎1安装于车辆的情况下,图1的右侧对应于车辆内侧,图1的左侧对应于车辆外侧。
通过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朝向,而在胎面部2中确定了向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端Ti和在向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端To。
在充气轮胎的情况下,内侧胎面端Ti和外侧胎面端To是使标准状态的轮胎1负载有标准载荷且以外倾角0°与平面接地时的最靠轮胎轴向外侧的接地位置。标准状态是指将轮胎组装于标准轮辋并填充标准内压且无负载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轮胎各部的尺寸等是在标准状态下测量出的值。
“标准轮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来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为“设计轮辋(DesignRim)”,如果是ETRTO,则为“测量轮辋(Measuring Rim”)。
“标准内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来规定各规格的空气压力,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空气压力”,如果是TRA,则为表“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载荷极限(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膨胀压力(INFLATION PRESSURE)”。
“标准载荷”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来规定各规格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负载能力”,如果是TRA,则为表“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载荷极限(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承载能力(LOAD CAPACITY)”。
胎面部2具有隔着轮胎赤道C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第1主槽3和第2主槽4。
第1主槽3和第2主槽4为了将路面上的水向轮胎后方排出,而以较大的宽度和深度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在优选的方式中,各主槽具有5mm以上的槽宽度和深度,更优选为具有6mm以上的槽宽度和深度。另外,各主槽的槽宽度W1例如为胎面宽度TW的8.0%~13.0%,优选为9.0%~11.0%。胎面宽度TW是所述标准状态下的从内侧胎面端Ti起至外侧胎面端To的轮胎轴向的距离。各主槽例如沿轮胎周向笔直延伸。在其他的方式中,各主槽也可以呈Z字状或波状等非直线状。
第1主槽3例如配置于轮胎赤道C与外侧胎面端To之间。第2主槽4例如配置于轮胎赤道C与内侧胎面端Ti之间。从轮胎赤道C起至第1主槽3或第2主槽4的槽中心线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优选为例如是胎面宽度TW的0.10倍~0.20倍。在优选的方式中,从轮胎赤道C起至第1主槽3的槽中心线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与从轮胎赤道C起至第2主槽4的槽中心线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之差小于胎面宽度TW的3%。
胎面部2由被第1主槽3和第2主槽4划分出的3个陆部构成。具体而言,胎面部2由外侧陆部6、中间陆部7以及内侧陆部8构成。外侧陆部6被划分于外侧胎面端To与第1主槽3之间。中间陆部7被划分于第1主槽3与第2主槽4之间。内侧陆部8被划分于内侧胎面端Ti与第2主槽4之间。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具有相对于轮胎赤道C非对称的图案。
在图2中示出中间陆部7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中间陆部7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2优选为例如是胎面宽度TW(在图1中示出,以下相同。)的0.15倍~0.25倍。
中间陆部7位于轮胎赤道C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陆部7的轮胎轴向的中心位置配置于轮胎赤道C附近。更具体而言,轮胎赤道C与中间陆部7的轮胎轴向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轮胎轴向的距离,小于中间陆部7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2的10%。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
在中间陆部7设置有完全横穿中间陆部7的中间刀槽10。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刀槽”的意思是宽度小于1.5mm的切口。在优选的方式中,刀槽的宽度为1.0mm以下。
中间刀槽10具有中央部12、第1外侧部13以及第2外侧部14。中央部12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第1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为右下方)倾斜。第1外侧部13在第1主槽3侧向与中央部12相反的方向倾斜。第2外侧部14在第2主槽4侧向与中央部12相反的方向倾斜。
这样的中间刀槽10能够防止该中间刀槽10的边缘整体同时接地,进而能够减小边缘接地时的打击音。
另外,当接地压作用于本发明的中间刀槽10的中间陆部7而使中间刀槽10闭合时,接触的刀槽壁彼此啮合,抑制以中间刀槽10为边界的中间陆部7的剪切变形。因此,得到优异的操纵稳定性。
中间刀槽10例如呈圆滑的曲线状延伸,形成波的1个周期。但是,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中间刀槽10例如也可以是一部分呈直线状延伸。
本实施方式的中央部12横穿轮胎赤道C。另外,中央部12横穿中间陆部7的轮胎轴向的中心位置。中央部12例如包含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12a,该直线状的部分12a横穿轮胎赤道C。中央部12包含随着朝向第1外侧部13或第2外侧部14侧而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逐渐减小的部分。
例如优选为,中央部12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2是中间陆部7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2的0.50倍以上。具体而言,中央部12的所述长度L2例如是中间陆部7的所述宽度W2的0.50倍~0.70倍。这样的中央部12能够抑制中间陆部7的偏磨损,并且能够发挥上述的效果。
优选为,中央部12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最大的角度θ1例如小于45°。具体而言,中央部12的所述角度θ1优选为10°~30°。这样的中央部12能够均衡地提高噪音性能和操纵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的第1外侧部13从中央部12起延伸至第1主槽3。同样,第2外侧部14从中央部12起延伸至第2主槽4。
优选为,第1外侧部13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3和第2外侧部14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4分别比中央部12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2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外侧部13的所述长度L3和第2外侧部14的所述长度L4是中间陆部7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2的0.10倍~0.30倍。这样的第1外侧部13和第2外侧部14能够抑制中间刀槽10的两端附近的偏磨损。
例如优选为,第1外侧部13和第2外侧部14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最大的角度θ2小于45°。具体而言,例如,第1外侧部13和第2外侧部14的所述角度θ2为10°~30°。在优选的方式中,第1外侧部13和第2外侧部14的所述角度θ2与中央部12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1相同,或者比该中央部12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1小。由此,进一步抑制中间刀槽10的两端附近的偏磨损。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为,第1外侧部13和第2外侧部14分别随着从中央部12朝向轮胎轴向外侧而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逐渐增加。由此,进一步减小中间刀槽10的端部接地时的打击音,进一步提高噪音性能。
例如,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中间刀槽10的轮胎周向的1个间距的长度P1与中间陆部7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2相同,或者比所述宽度W2小。具体而言,中间刀槽10的1个间距的长度P1是中间陆部7的所述宽度W2的0.50倍~1.00倍。另外,例如优选为,中间刀槽10的1个间距的长度P1比第1主槽3的槽宽度大。这样的中间刀槽10的配置有助于抑制中间陆部7的刚性过度降低。
在图3中示出图2的中间刀槽10的C-C线剖视图。如图3所示,中间刀槽10例如包含主体部10a和深度比主体部10a小的浅底部10b。本实施方式的浅底部10b例如分别形成于中间刀槽10的第1外侧部13和第2外侧部14(在图2中示出)。
为了均衡地提高湿路面性能和操纵稳定性,优选为,中间刀槽10的浅底部10b的深度d6例如是中间刀槽10的主体部10a的深度d5的0.30倍~0.60倍。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中间陆部7仅配置有上述的中间刀槽10,未配置除此之外的槽和刀槽。像这样的中间陆部7具有较高的刚性,有助于发挥优异的操纵稳定性。
在图4中示出内侧陆部8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例如优选为,内侧陆部8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3为胎面宽度TW的0.25倍~0.35倍。
本实施方式的内侧陆部8例如设置有多个内侧横槽20和多个内侧刀槽21。
内侧横槽20例如从内侧胎面端Ti起延伸并且在内侧陆部8内中断。存在直行时较高的接地压作用于内侧陆部8的倾向,因此内侧横槽20能够在直行时发挥较高的排水性。另外,内侧横槽20适当缓和了内侧陆部8的内侧胎面端Ti附近的刚性,因此能够减小内侧胎面端Ti接地时的打击音。而且,内侧横槽20在内侧陆部8内中断,因此将内侧陆部8的第2主槽4侧的刚性维持得较高。由此,在转弯时轮胎的接地面的中心向外侧陆部6侧移动的情况下,抑制内侧陆部8的急剧变形。因此,转弯时的转弯的响应性为线性,从而得到优异的操纵稳定性。
例如优选为,内侧横槽20的槽宽度W4是主槽的槽宽度W1(在图1中示出)的0.25倍~0.35倍。
内侧横槽20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5例如是内侧陆部8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3的0.30倍~0.70倍,更优选为0.60倍~0.70倍。例如更优选为,内侧横槽20横穿内侧陆部8的轮胎轴向的中心位置。
内侧横槽20例如相对于轮胎轴向以0°~10°的角度θ3配置。在优选的方式中,内侧横槽20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随着朝向轮胎轴向内侧而逐渐增加。
例如优选为,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内侧横槽20的轮胎周向的1个间距的长度P2比内侧陆部8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3大。具体而言,内侧横槽20的所述1个间距的长度P2优选为是内侧陆部8的所述宽度W3的1.05倍~1.15倍。在更优选的方式中,内侧横槽20的轮胎周向的1个间距的长度P2比中间刀槽10的1个间距的长度P1(在图2中示出,以下相同。)大。这样的内侧横槽20的配置能够均衡地提高操纵稳定性和湿路面性能。
内侧刀槽21例如从内侧胎面端Ti延伸至第2主槽4。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使内侧刀槽21和内侧横槽20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
内侧刀槽21例如相对于轮胎轴向以与内侧横槽20相同的朝向倾斜。例如更优选为,内侧刀槽21例如向与中间刀槽10的中央部相反的方向倾斜。内侧刀槽21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4是5°~15°。本实施方式的内侧刀槽21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随着朝向轮胎轴向内侧而逐渐增加。另外,内侧刀槽21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最大角度比内侧横槽20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最大角度大。这样的内侧刀槽21能够在湿路面行驶时提供轮胎轴向的摩擦力。
例如优选为,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内侧刀槽21的轮胎周向的1个间距的长度P3比内侧陆部8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3大。具体而言,优选为,内侧刀槽21的所述1个间距的长度P3是内侧陆部8的所述宽度W3的1.05倍~1.15倍。在更优选的方式中,优选为,内侧刀槽21的所述1个间距的长度P3比中间刀槽10的1个间距的长度P1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横槽20与内侧刀槽21以相同的1个间距的长度配置。
在图5中,示出图4的内侧刀槽21的A-A线剖视图。如图5所示,内侧刀槽21例如包含主体部21a和深度比主体部21a小的浅底部21b。这样的内侧刀槽21维持了内侧陆部8的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操纵稳定性。
例如优选为,浅底部21b设置在比内侧横槽20(在图4中示出)的中断端部靠轮胎赤道C侧的位置。另外,优选为,浅底部21b不与假设使内侧横槽20沿轮胎周向平行地延长而成的区域重叠。本实施方式的浅底部21b例如设置于内侧刀槽21的轮胎赤道C侧的端部。
例如优选为,内侧刀槽21的浅底部21b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9比中间刀槽10的浅底部10b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11大。具体而言,内侧刀槽21的浅底部21b的所述长度L9是中间刀槽10的浅底部10b的所述长度L11的1.50倍~2.50倍。这样的浅底部21b将内侧陆部8的第2主槽4侧的刚性维持得较高,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操纵稳定性。另外,例如在除了主体部侧的深度变化的部分以外的区域测量各浅底部的长度。
为了均衡地提高湿路面性能和操纵稳定性,例如优选为,浅底部21b的深度d2是主体部21a的深度d1的0.30倍~0.60倍。
如图4所示,优选为,在内侧陆部8未设置从内侧胎面端Ti起延伸至第2主槽4的横槽。这样的内侧陆部8具有较高的刚性,能够发挥优异的操纵稳定性。
在图6中示出外侧陆部6的放大图。如图6所示,例如优选为,外侧陆部6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5是胎面宽度TW的0.25倍~0.35倍。
在本实施方式的外侧陆部6例如设置有多个纵向细槽24、第1外侧刀槽26以及第2外侧刀槽27。
纵向细槽24例如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纵向细槽24例如沿轮胎周向呈直线状延伸。但是,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纵向细槽24也可以呈Z字状延伸。
纵向细槽24例如具有比各个第1主槽3和第2主槽4小的槽宽度和深度。本实施方式的纵向细槽24优选为具有小于6mm的槽宽度和深度,更优选为具有小于5mm的槽宽度和深度。像这样的纵向细槽24能够提高湿路面性能,并且能够减小外侧陆部6接地时的撞击音。
在更优选的方式中,纵向细槽24的槽宽度W6为1.5mm~2.5mm。同样,纵向细槽24的深度也优选为1.5mm~2.5mm。
例如优选为,纵向细槽24配置于比外侧陆部6的轮胎轴向的中心位置靠外侧胎面端To侧的位置。例如优选为,从外侧陆部6的轮胎赤道C侧的端缘起至纵向细槽24的槽中心线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6是外侧陆部6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5的0.55倍~0.70倍。这样的纵向细槽24有助于均衡地提高湿路面性能和操纵稳定性。
第1外侧刀槽26例如从第1主槽3延伸至外侧胎面端To。因此,第1外侧刀槽26横穿纵向细槽24。
第1外侧刀槽26例如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本实施方式的第1外侧刀槽26例如以与内侧刀槽21相同的朝向倾斜。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第1外侧刀槽26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随着从外侧胎面端To朝向轮胎轴向内侧而逐渐增加。这样的第1外侧刀槽26使边缘接地时的打击音较小,从而能够提高噪音性能。
例如优选为,第1外侧刀槽26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最大角度比内侧刀槽21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最大角度大。例如,第1外侧刀槽26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5为15°~25°。由此,容易使第1外侧刀槽26的边缘接地时的打击音以及内侧刀槽21的边缘接地时的打击音白噪音化,进而提高噪音性能。
例如优选为,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1外侧刀槽26的轮胎周向的1个间距的长度P4比外侧陆部6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5大。具体而言,优选为,第1外侧刀槽26的所述1个间距的长度P4是外侧陆部6的所述宽度W5的1.05倍~1.15倍。在更优选的方式中,第1外侧刀槽26的所述1个间距的长度P4比中间刀槽10的1个间距的长度P1大。
在图7中示出图6的第1外侧刀槽26的B-B线剖视图。如图7所示,第1外侧刀槽26例如包含主体部26a和深度比主体部26a小的浅底部26b。这样的第1外侧刀槽26维持了外侧陆部6的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操纵稳定性。
第1外侧刀槽26的浅底部26b例如设置于比外侧陆部6的轮胎轴向的中心位置靠轮胎赤道C侧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浅底部26b例如设置于第1外侧刀槽26的轮胎赤道C侧的端部。
例如优选为,第1外侧刀槽26的浅底部26b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10比内侧刀槽21的浅底部21b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9(图5所示)大。具体而言,第1外侧刀槽26的浅底部26b的所述长度L10是内侧刀槽21的浅底部21b的所述长度L9的1.30倍~2.00倍。这样的第1外侧刀槽26使外侧陆部6与内侧陆部8之间产生适当的刚性差。由此,在转弯时轮胎的接地面的中心向外侧陆部侧移动的情况下,转弯的响应性为线性,从而得到优异的操纵稳定性。
为了均衡地提高湿路面性能和操纵稳定性,例如优选为,第1外侧刀槽26的浅底部26b的深度d4是第1外侧刀槽26的主体部26a的深度d3的0.30倍~0.60倍。
如图6所示,第2外侧刀槽27例如从第1主槽3起延伸,在外侧陆部6内中断。优选为,第2外侧刀槽27未到达纵向细槽24而中断。本实施方式的第2外侧刀槽27在外侧陆部6的轮胎轴向的中心位置的轮胎轴向内侧中断。
第2外侧刀槽27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7例如是外侧陆部6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5的0.25倍~0.40倍。这样的第2外侧刀槽27有助于均衡地提高湿路面性能和操纵稳定性。
第2外侧刀槽27例如以与第1外侧刀槽26相同的朝向倾斜并呈直线状延伸。第2外侧刀槽27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6例如为15°~25°。
例如优选为,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2外侧刀槽27的轮胎周向的1个间距的长度P5比外侧陆部6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5大。具体而言,优选为,第2外侧刀槽27的所述1个间距的长度P5是外侧陆部6的所述宽度W5的1.05倍~1.15倍。在更优选的方式中,第2外侧刀槽27的所述1个间距的长度P4比中间刀槽10的1个间距的长度P1大。
在图8中示出图6的第2外侧刀槽27的D-D线剖视图。如图8所示,第2外侧刀槽27例如包含有主体部27a和深度比主体部27a小的浅底部27b。本实施方式的浅底部27b设置于第2外侧刀槽27的轮胎赤道C侧的端部。这样的第2外侧刀槽27维持了外侧陆部6的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操纵稳定性。
例如优选为,第2外侧刀槽27的浅底部27b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12比第1外侧刀槽26的浅底部26b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10(在图7中示出)小。另外,优选为,第2外侧刀槽27的浅底部27b的所述长度L12比内侧刀槽21的浅底部21b的轮胎轴向的所述长度L9(在图5中示出)小。具体而言,第2外侧刀槽27的浅底部27b的所述长度L12是内侧刀槽21的浅底部21b的长度L9的0.40倍~0.60倍。由此,能够均衡地提高操纵稳定性和噪音性能。
为了均衡地提高湿路面性能和操纵稳定性,例如优选为,第2外侧刀槽27的浅底部27b的深度d8是第2外侧刀槽27的主体部27a的深度d7的0.30倍~0.60倍。
如图6所示,优选为,在外侧陆部6未设置从外侧胎面端To起延伸至第1主槽3的横槽。这样的外侧陆部6能够发挥优异的操纵稳定性。
优选为,外侧陆部6的接地比例比内侧陆部8的接地比例大。这样的外侧陆部6能够进一步提高操纵稳定性。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接地比例”是实际的总计接地面积Sb与填满全部各槽和刀槽的假想接地面的全部面积Sa之比Sb/Sa。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适合作为轻型汽车等的小排气量的乘用车用轮胎而使用。因此,胎面宽度TW例如优选为90mm~120mm。
在图9中,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在图9中,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通用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中间陆部7以及内侧陆部8具有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适用上述的结构。
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外侧陆部6设置有多个外侧横槽23以及外侧刀槽25。
外侧横槽23例如从第1主槽3起延伸并在外侧陆部6内中断。外侧横槽23与第1主槽3一起发挥优异的排水性。另外,外侧横槽23适当缓和了外侧陆部6的第1主槽3附近的刚性,因此有助于减小外侧陆部6的第1主槽3侧的端缘接地时的打击音。而且,外侧横槽23在外侧陆部6内中断,从而能够维持外侧陆部6的外侧胎面端To附近的刚性。因此,抑制了转弯时外侧陆部6的过度变形,进而维持了操纵稳定性。
外侧刀槽25例如从第1主槽3起延伸至外侧胎面端To。例如优选为,外侧刀槽25向与中间刀槽10的中央部12相反的朝向倾斜。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轮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能够变更为各种方式并实施。
实施例
按照表1的规格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胎面图案的尺寸155/65R14的充气轮胎。作为比较例,如图10所示,试制了在中间陆部a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呈直线状延伸的中间刀槽b的轮胎。比较例的胎面图案除了上述的点之外,与图1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对各测试轮胎的操纵稳定性和噪音性能进行测试。各测试轮胎的通用规格和测试方法如下。
轮辋:14×4.5J
轮胎内压:240kPa
测试车辆:排气量660cc,前轮驱动车
轮胎安装位置:全部车轮
<操纵稳定性>
通过驾驶员的感官,对上述测试车辆在环绕路上行驶时的变道及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进行评价。另外,该评价是通过使测试车辆在包含40km/h~80km/h的低/中速区域以及100km/h~120km/h的高速区域在内的速度区域进行行驶而实施的。结果以将比较例设为100的评分进行表示,数值越大,操纵稳定性越优异。
<噪音性能>
使上述测试车辆在包含凹凸的干燥路面上以40km/h~100km/h行驶,测量此时的车内噪音(100Hz~160Hz)的最大的声压。结果以将比较例的所述声压设为100的指数进行表示,数值越小,车内噪音越小,噪音性能越优异。
测试结果在表1中示出。
表1
Figure BDA0002204019530000121
测试的结果为,能够确认到实施例的轮胎的操纵稳定性和噪音性能提高。

Claims (7)

1.一种轮胎,其具有胎面部,其中,
所述胎面部由3个陆部构成,该3个陆部是由隔着轮胎赤道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第1主槽及第2主槽划分出的,
所述3个陆部包含所述第1主槽与所述第2主槽之间的中间陆部,
在所述中间陆部设置有完全横穿所述中间陆部的多个中间刀槽,
所述中间刀槽具有:
中央部,其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第1方向倾斜;
第1外侧部,其在所述第1主槽侧向与所述中央部相反的朝向倾斜;以及
第2外侧部,其在所述第2主槽侧向与所述中央部相反的朝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第1外侧部的轮胎轴向的长度以及所述第2外侧部的轮胎轴向的长度分别比所述中央部的轮胎轴向的长度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中央部的轮胎轴向的长度是所述中间陆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0.50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中央部相对于轮胎轴向的最大角度为10°~3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刀槽的1个间距的长度为所述中间陆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0.50倍~1.00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刀槽的1个间距的长度比所述第1主槽的槽宽度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中间刀槽呈圆滑的曲线状延伸。
CN201910874956.7A 2018-10-12 2019-09-17 轮胎 Pending CN1110381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3640 2018-10-12
JP2018193640A JP7143717B2 (ja) 2018-10-12 2018-10-12 タイ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8182A true CN111038182A (zh) 2020-04-21

Family

ID=69954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4956.7A Pending CN111038182A (zh) 2018-10-12 2019-09-17 轮胎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43717B2 (zh)
CN (1) CN111038182A (zh)
DE (1) DE102019126842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10551A2 (en) * 1998-12-14 2000-06-21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WO2010092987A1 (ja) * 2009-02-10 2010-08-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802604A (zh) * 2014-01-27 2015-07-29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270101A (zh) * 2014-07-17 2016-01-2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6203663A (ja) * 2015-04-15 2016-12-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132316A (ja) * 2016-01-26 2017-08-0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US20170232800A1 (en) * 2016-02-15 2017-08-17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CN107199834A (zh) * 2016-03-18 2017-09-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8099505A (zh) * 2016-11-24 2018-06-0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10422015A (zh) * 2018-05-01 2019-11-0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12385A1 (fr) * 1975-05-30 1976-12-24 Uniroyal Structure de bande de roulement et enveloppe de bandage pneumatique en comportant application
JPH05345505A (ja) * 1992-06-15 1993-12-27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4302364A1 (de) * 1993-01-28 1994-08-04 Continental Ag Fahrzeugreifen
JP5693069B2 (ja) * 2010-07-16 2015-04-0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147121A (ja) * 2012-01-18 2013-08-0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02243B2 (ja) * 2013-07-29 2015-10-2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3012767B1 (fr) * 2013-11-05 2015-10-23 Michelin & Cie Bande de roulement comportant un bloc presentant une pluralite d'incisions
JP6393216B2 (ja) * 2015-03-04 2018-09-1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8044292A1 (en) * 2016-08-31 2018-03-08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stablissements Michelin Heavy truck tire tread and heavy truck tire
JP6852408B2 (ja) * 2017-01-18 2021-03-3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10551A2 (en) * 1998-12-14 2000-06-21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WO2010092987A1 (ja) * 2009-02-10 2010-08-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802604A (zh) * 2014-01-27 2015-07-29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270101A (zh) * 2014-07-17 2016-01-2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6203663A (ja) * 2015-04-15 2016-12-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132316A (ja) * 2016-01-26 2017-08-0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US20170232800A1 (en) * 2016-02-15 2017-08-17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CN107199834A (zh) * 2016-03-18 2017-09-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8099505A (zh) * 2016-11-24 2018-06-0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10422015A (zh) * 2018-05-01 2019-11-0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43717B2 (ja) 2022-09-29
DE102019126842A1 (de) 2020-04-16
JP2020059460A (ja) 202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4491B2 (en) Pneumatic tire
EP3093162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7081993B (zh) 充气轮胎
EP3000622B1 (en) Pneumatic tire
JP672445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199834B (zh) 充气轮胎
EP3489036B1 (en) Tyre
CN108688411B (zh) 充气轮胎
CN109421435B (zh) 充气子午线轮胎
CN107639975B (zh) 轮胎
CN109835122B (zh) 轮胎
CN110422015B (zh) 轮胎
CN111483272B (zh) 轮胎
CN111137072B (zh) 轮胎
KR102554146B1 (ko) 공기 타이어
CN115214271A (zh) 轮胎
CN110588249B (zh) 轮胎
CN110341393B (zh) 轮胎
CN109515068B (zh) 轮胎
CN111038182A (zh) 轮胎
JP7052318B2 (ja) タイヤ
CN111038180B (zh) 轮胎
CN112937222B (zh) 轮胎
EP3695987B1 (en) Tyre
JP2022102635A (ja) 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