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9682A - 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9682A
CN111019682A CN201911421151.3A CN201911421151A CN111019682A CN 111019682 A CN111019682 A CN 111019682A CN 201911421151 A CN201911421151 A CN 201911421151A CN 111019682 A CN111019682 A CN 111019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sulfur
low
coke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11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19682B (zh
Inventor
彭陈辉
徐珍
石志强
洪泽
周尽晖
欧阳曙光
易妮
史世庄
周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y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y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y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y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211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96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9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9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19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9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3/00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 C10B53/04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of powdered coa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及其生产工艺,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低硫焦煤一5~15%,低硫焦煤二3~10%,高硫焦煤20~30%,低硫肥煤5~12%,高硫肥煤5~10%,特高硫肥煤0~5%,低硫1/3焦煤5~15%,低硫气煤一5~15%,低硫气煤二5~12%,低硫瘦煤5~12%,特高硫瘦煤0~10%。本发明提供的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包括多种不同特性煤种,将上述煤种按特定比例混合形成配合煤,采用上述配煤结构,所生产出来的焦炭完全满足高强度、大块度焦炭所要求的的指标,平均块度可以提高1.5mm,完全满足3200m3级的大型高炉所需要的各项质量指标。

Description

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焦配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在钢铁工业中,焦炭在高炉冶炼过程中不仅起着提供热源、还原剂和渗碳剂的作用,还对高炉料柱起着支撑作用。在高炉冶炼不断强化,焦比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焦炭作为支撑骨架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保证料柱的透气性,降低高炉压差,不仅要求焦炭有高的冷、热强度、抗溶蚀等良好的热态性能,还要求焦炭有合适的块度和均匀系数。
煤在焦炉炭化室内的成焦过程中,由于温度梯度和收缩应力的影响,整个焦饼被许多纵、横裂纹分割成大小不等的焦块,焦饼自焦炉推出后经历了一些自然坠落和相互碰撞过程,包括熄焦、运焦、筛焦,较大的焦炭沿着原始的粗大的裂纹碎裂成较小的焦块。
捣固炼焦技术是在焦炉机侧的一个与炭化室相似的铁箱内将配合煤捣实成煤饼后,再用托煤板推到炭化室内去。由于捣固焦炉炼焦工艺及配煤结构与顶装焦炉的差异,使焦炭在炉内成熟过程中内应力增大,焦炭的平均块度低于同等条件下的顶装焦炉焦炭。为稳定高炉生产,弥补捣固焦炭的不足,必须有针对性的选择炼焦煤源,寻找最适合捣固焦炉生产的配煤结构,保证捣固焦炭在高强度的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块度和较低的成本,为大型高炉稳产高产提供有力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捣固焦炭高强度、低块度的技术问题,生产出同时具备高强度、大块度的焦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捣固焦炭生产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低硫焦煤一5~15%,低硫焦煤二3~10%,高硫焦煤20~30%,低硫肥煤5~12%,高硫肥煤5~10%,特高硫肥煤0~5%,低硫1/3焦煤5~15%,低硫气煤一5~15%,低硫气煤二5~12%,低硫瘦煤5~12%,特高硫瘦煤0~10%;
其中,所述低硫焦煤一中硫分≤0.7%,G值≥80;所述低硫焦煤二中硫分≤0.9%,G值≥75;所述高硫焦煤中硫分≤1.8%,G值≥80;低硫肥煤中硫分≤0.7%,Y值≥25mm;所述高硫肥煤中硫分≤1.8%,Y值≥23mm;所述特高硫肥煤中硫分≤2.5%,Y值≥25mm;所述低硫1/3焦煤中硫分≤0.7%,G值≥80;所述低硫气煤一中硫分≤0.6%,G值≥80;所述低硫气煤二中硫分≤0.75%,G值≥75;所述低硫瘦煤中硫分≤0.5%,G值≥50;所述特高硫瘦煤中硫分≤2.5%,G值≥50。
进一步地,所述捣固焦炭用配合煤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计:低硫焦煤一为6~12%,低硫焦煤二为5~10%,高硫焦煤为25~28%。
进一步地,所述捣固焦炭用配合煤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计:低硫气煤一为8~13%,低硫气煤二为7~10%。
进一步地,所述捣固焦炭用配合煤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计:低硫肥煤为7~8%,高硫肥煤为5~10%,特高硫肥煤0~3%,低硫1/3焦煤为8~12%,低硫瘦煤为6~11%,特高硫瘦煤为2~5%。
进一步地,所述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各组分:低硫焦煤一6%,低硫焦煤二8%,高硫焦煤25%,低硫肥煤7%,高硫肥煤7%,特高硫肥煤3%,低硫1/3焦煤12%,低硫气煤一12%,低硫气煤二7%,低硫瘦煤10%,特高硫瘦煤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捣固焦炭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合煤的配制:准备上述捣固焦炭用配合煤中的原料,将低硫气煤一低硫气煤二、特高硫肥煤和特高硫瘦煤进行预粉碎,然后与低硫焦煤一、低硫焦煤二、高硫焦煤、低硫肥煤、高硫肥煤、低硫1/3焦煤和低硫瘦煤按比例进行初步混合,得到混合煤,然后将初步混合后的煤进行粉碎,充分混合后进行破碎,得到配合煤;
S2.配合煤的填装:将步骤S1得到的配合煤捣固成煤饼;
S3.焦炭的生成:将步骤S2的煤饼进行炭化处理,即得焦炭。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混合煤的细度粉碎到≤3mm的比例为85~90%。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炭化处理的工艺参数为:炭化处理温度为950~1050℃。
本发明提供的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及其生产工艺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包括低硫焦煤一、低硫焦煤二、高硫焦煤、低硫肥煤、高硫肥煤、特高硫肥煤、低硫1/3焦煤、低硫瘦煤、特高硫瘦煤、低硫气煤一和低硫气煤二等多种不同特性煤种,将上述煤种按特定比例混合形成配合煤,所述配合煤质量指标为:挥发分为27.78~28.60%,镜质组反射率为1.260~1.361%,粘结指数(G值)为80~82,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为17.0~19.0mm,最大对数流动度为2.60~3.20,焦肥比为55~65%,中高硫煤总配比30~45%;采用本发明的配煤结构,所生产出来的焦炭完全满足高强度、大块度焦炭所要求的的指标,平均块度可以提高1.5mm,完全满足3200m3级的大型高炉所需要的各项质量指标。
本发明提供的捣固焦炭生产工艺简单,方便操作,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焦煤配比对捣固焦炭平均块度的影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肥煤配比对捣固焦炭平均块度的影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1/3焦煤配比对焦炭平均块度的影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气煤配比对焦炭平均块度的影响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瘦煤配比对焦炭平均块度的影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低硫焦煤一5~15%,低硫焦煤二3~10%,高硫焦煤20~30%,低硫肥煤5~12%,高硫肥煤5~10%,特高硫肥煤0~5%,低硫1/3焦煤5~15%,低硫气煤一5~15%,低硫气煤二5~12%,低硫瘦煤5~12%,特高硫瘦煤0~10%;
其中,低硫焦煤一中硫分≤0.7%,G值≥80;低硫焦煤二中硫分≤0.9%,G值≥75;高硫焦煤中硫分≤1.8%,G值≥80;低硫肥煤中硫分≤0.7%,Y值≥25mm;高硫肥煤中硫分≤1.8%,Y值≥23mm;特高硫肥煤中硫分≤2.5%,Y值≥25mm;低硫1/3焦煤中硫分≤0.7%,G值≥80;低硫气煤一中硫分≤0.6%,G值≥80;低硫气煤二中硫分≤0.75%,G值≥75;低硫瘦煤中硫分≤0.5%,G值≥50;特高硫瘦煤中硫分≤2.5%,G值≥50。
本发明分别研究焦煤、肥煤、1/3焦煤、气煤和瘦煤配比对捣固焦炭平均块度的影响,具体影响结果分别见表1~2和图1~5。
其中,表1为各种不同配煤比例;表2为不同配煤比例对应的捣固焦炭粒度分布及平均块度对比;图1为本发明中焦煤配比对捣固焦炭平均块度的影响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肥煤配比对捣固焦炭平均块度的影响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1/3焦煤配比对焦炭平均块度的影响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气煤配比对焦炭平均块度的影响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瘦煤配比对焦炭平均块度的影响示意图。
表1
Figure BDA0002352420980000051
表2
Figure BDA0002352420980000052
Figure BDA0002352420980000061
从图1~图5可以看出,随着焦煤和肥煤、1/3焦煤配比的增加,配合煤焦炭的平均块度增大;随着气煤和瘦煤配比的增加,焦炭的平均块度降低。因此,为了提高焦炭的平均块度,气煤和瘦煤的配比不宜太大。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焦炭的抗碎强度增加,焦炭的平均块度增大。这是因为,随着焦块裂纹程度的降低,焦炭的抗碎强度增大,焦块的体积破碎系数减小,焦炭经机械处理后的块度就大。因此,改善焦炭机械强度的措施,均可以提高焦炭的平均块度。
本发明提供的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包括低硫焦煤一、低硫焦煤二、高硫焦煤、低硫肥煤、高硫肥煤、低硫1/3焦煤、低硫瘦煤、特高硫瘦煤、低硫气煤一和低硫气煤二等多种不同特性煤种,将上述煤种按特定比例混合形成配合煤,采用上述配煤结构,所生产出来的焦炭完全满足高强度、大块度焦炭所要求的的指标,平均块度可以提高1.5mm,完全满足3200m3级的大型高炉所需要的各项质量指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捣固焦炭用配合煤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计:低硫焦煤一为6~12%,低硫焦煤二为5~10%,高硫焦煤为25~2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捣固焦炭用配合煤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计:低硫气煤一为8~13%,低硫气煤二为7~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捣固焦炭用配合煤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计:低硫肥煤为7~8%,高硫肥煤为5~10%,特高硫肥煤0~3%,低硫1/3焦煤为8~12%,低硫瘦煤为6~11%,特高硫瘦煤为2~5%。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煤种生产的焦炭的块度分布、平均块度均相差悬殊。焦煤焦炭熔融性好,结构致密,块度大,块度均匀;肥煤焦炭熔融性好,块度也大,但靠近焦饼中心多泡焦;1/3焦煤焦炭泡焦更多,瘦煤则因粘结性不足,难以生成完整的焦炭,单独炼焦生产的焦炭块度更小;单种煤生产焦炭的平均块度为:焦煤>肥煤>1/3焦煤>瘦煤。在配煤炼焦中,多配焦煤比多配肥煤、多配肥煤比多配1/3焦煤有利于提高焦炭的平均块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各组分:低硫焦煤一6%,低硫焦煤二8%,高硫焦煤25%,低硫肥煤7%,高硫肥煤7%,特高硫肥煤3%,低硫1/3焦煤12%,低硫气煤一12%,低硫气煤二7%,低硫瘦煤10%,特高硫瘦煤3%。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捣固焦炭,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获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捣固焦炭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合煤的配制:准备上述捣固焦炭用配合煤中的原料,将低硫气煤一、低硫气煤二、特高硫肥煤和特高硫瘦煤进行预粉碎,直至将粒度>5mm煤粉碎至≤5mm,然后与低硫焦煤一、低硫焦煤二、高硫焦煤、低硫肥煤、高硫肥煤、低硫1/3焦煤和低硫瘦煤按比例进行初步混合,得到混合煤,然后将初步混合后的煤进行粉碎,充分混合后进行破碎,得到配合煤;
S2.配合煤的填装:将步骤S1得到的配合煤捣固成煤饼;
S3.焦炭的生成:将步骤S2的煤饼进行炭化处理,即得焦炭。
G值足够时,配合煤挥发分对焦炭平均块度和强度的影响远远大于黏结指数的影响。因此,选择配煤比的方向应为:在保持黏结指数基本不变的条件下,适当降低配合煤的挥发分,有利于提高焦炭的强度和平均块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1中,混合煤的细度粉碎到≤3mm的比例为85~9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3中,炭化处理的工艺参数为:炭化处理温度为950~1050℃。
本发明提供的捣固焦炭生产工艺简单,方便操作,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低硫焦煤一6%,低硫焦煤二8%,高硫焦煤25%,低硫肥煤7%,高硫肥煤7%,特高硫肥煤3%,低硫1/3焦煤12%,低硫气煤一12%,低硫气煤二7%,低硫瘦煤10%,特高硫瘦煤3%。
上述各煤种及配合煤的质量指标见表3。
表3
Figure BDA0002352420980000081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捣固焦炭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合煤的配制:准备上述捣固焦炭用配合煤中的原料,将低硫气煤一、低硫气煤二、特高硫肥煤和特高硫瘦煤进行预粉碎,直至将粒度>5mm煤粉碎至≤5mm,然后与低硫焦煤一、低硫焦煤二、高硫焦煤、低硫肥煤、高硫肥煤、低硫1/3焦煤和低硫瘦煤按比例分别装入12个配煤筒内(其中高硫焦煤因配比较高需用2个筒仓,确保下料准确),然后将上述煤种自动计量下煤到每个配煤筒仓下方的计量皮带,最后汇集到同一条皮带进行初步混合,然后将初步混合后的煤经过皮带输送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将所有煤粒粉碎至≤3mm粒级占总量的88%,将粉碎后的煤充分混合后进行破碎送入煤塔,得到配合煤;
S2.配合煤的填装:将步骤S1得到的配合煤经过煤塔下方的给料机,把煤从煤塔里面放入到捣固机煤箱内,同时经过捣固机捣固,把配合煤捣固成和煤箱相同形状的煤饼;
S3.焦炭的生成:将步骤S2的煤饼装入炭化室进行炭化处理,在密闭的炭化室内温度升高至1000℃,即得焦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低硫焦煤一8%,低硫焦煤二8%,高硫焦煤28%,低硫肥煤8%,高硫肥煤5%,低硫1/3焦煤11%,低硫气煤一13%,低硫气煤二8%,低硫瘦煤6%,特高硫瘦煤5%。
上述各煤种及其配合煤的质量指标参照实施例1中的质量指标。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捣固焦炭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合煤的配制:准备上述捣固焦炭用配合煤中的原料,将低硫气煤一、低硫气煤二和特高硫瘦煤进行预粉碎,直至将粒度>5mm煤粉碎至≤5mm,然后与低硫焦煤一、低硫焦煤二、高硫焦煤、低硫肥煤、高硫肥煤、低硫1/3焦煤和低硫瘦煤按比例分别装入11个配煤筒内(其中高硫焦煤因配比较高需用2个筒仓,确保下料准确),然后将上述煤种自动计量下煤到每个配煤筒仓下方的计量皮带,最后汇集到同一条皮带进行初步混合,然后将初步混合后的煤经过皮带输送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将所有煤粒粉碎至≤3mm粒级占总量的90%,将粉碎后的煤充分混合后进行破碎送入煤塔,得到配合煤;
S2.配合煤的填装:将步骤S1得到的配合煤经过煤塔下方的给料机,把煤从煤塔里面放入到捣固机煤箱内,同时经过捣固机捣固,把配合煤捣固成和煤箱相同形状的煤饼;
S3.焦炭的生成:将步骤S2的煤饼装入炭化室进行炭化处理,在密闭的炭化室内温度升高至1050℃,即得焦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低硫焦煤一6%,低硫焦煤二8%,高硫焦煤25%,低硫肥煤8%,高硫肥煤8%,特高硫肥煤3%,低硫1/3焦煤12%,低硫气煤一10%,低硫气煤二7%,低硫瘦煤11%,特高硫瘦煤2%。
上述各煤种及其配合煤的质量指标参照实施例1中的质量指标。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捣固焦炭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合煤的配制:准备上述捣固焦炭用配合煤中的原料,将低硫气煤一、低硫气煤二、特高硫肥煤和特高硫瘦煤进行预粉碎,直至将粒度>5mm煤粉碎至≤5mm,然后与低硫焦煤一、低硫焦煤二、高硫焦煤、低硫肥煤、高硫肥煤、低硫1/3焦煤和低硫瘦煤按比例分别装入12个配煤筒内(其中高硫焦煤因配比较高需用2个筒仓,确保下料准确),然后将上述煤种自动计量下煤到每个配煤筒仓下方的计量皮带,最后汇集到同一条皮带进行初步混合,然后将初步混合后的煤经过皮带输送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将所有煤粒粉碎至≤3mm粒级占总量的86%,将粉碎后的煤充分混合后进行破碎送入煤塔,得到配合煤;
S2.配合煤的填装:将步骤S1得到的配合煤经过煤塔下方的给料机,把煤从煤塔里面放入到捣固机煤箱内,同时经过捣固机捣固,把配合煤捣固成和煤箱相同形状的煤饼;
S3.焦炭的生成:将步骤S2的煤饼装入炭化室进行炭化处理,在密闭的炭化室内温度升高至980℃,即得焦炭。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低硫焦煤一12%,低硫焦煤二10%,高硫焦煤25%,低硫肥煤7%,高硫肥煤10%,特高硫肥煤3%,低硫1/3焦煤11%,低硫气煤一5%,低硫气煤二8%,低硫瘦煤6%,特高硫瘦煤3%。
上述各煤种及其配合煤的质量指标参照实施例1中的质量指标。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捣固焦炭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合煤的配制:准备上述捣固焦炭用配合煤中的原料,将低硫气煤一、低硫气煤二、特高硫肥煤和特高硫瘦煤进行预粉碎,直至将粒度>5mm煤粉碎至≤5mm,然后与低硫焦煤一、低硫焦煤二、高硫焦煤、低硫肥煤、高硫肥煤、低硫1/3焦煤和低硫瘦煤按比例分别装入12个配煤筒内(其中高硫焦煤因配比较高需用2个筒仓,确保下料准确),然后将上述煤种自动计量下煤到每个配煤筒仓下方的计量皮带,最后汇集到同一条皮带进行初步混合,然后将初步混合后的煤经过皮带输送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将所有煤粒粉碎至≤3mm粒级占总量的85%,将粉碎后的煤充分混合后进行破碎送入煤塔,得到配合煤;
S2.配合煤的填装:将步骤S1得到的配合煤经过煤塔下方的给料机,把煤从煤塔里面放入到捣固机煤箱内,同时经过捣固机捣固,把配合煤捣固成和煤箱相同形状的煤饼;
S3.焦炭的生成:将步骤S2的煤饼装入炭化室进行炭化处理,在密闭的炭化室内温度升高至1010℃,即得焦炭。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低硫焦煤一7%,低硫焦煤二10%,高硫焦煤27%,低硫肥煤8%,高硫肥煤8%,低硫1/3焦煤11%,低硫气煤一8%,低硫气煤二8%,低硫瘦煤9%,特高硫瘦煤4%。
上述各煤种及其配合煤的质量指标参照实施例1中的质量指标。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捣固焦炭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合煤的配制:准备上述捣固焦炭用配合煤中的原料,将低硫气煤一、低硫气煤二和特高硫瘦煤进行预粉碎,直至将粒度>5mm煤粉碎至≤5mm,然后与低硫焦煤一、低硫焦煤二、高硫焦煤、低硫肥煤、高硫肥煤、低硫1/3焦煤和低硫瘦煤按比例分别装入11个配煤筒内(其中高硫焦煤因配比较高需用2个筒仓,确保下料准确),然后将上述煤种自动计量下煤到每个配煤筒仓下方的计量皮带,最后汇集到同一条皮带进行初步混合,然后将初步混合后的煤经过皮带输送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将所有煤粒粉碎至≤3mm粒级占总量的89%,将粉碎后的煤充分混合后进行破碎送入煤塔,得到配合煤;
S2.配合煤的填装:将步骤S1得到的配合煤经过煤塔下方的给料机,把煤从煤塔里面放入到捣固机煤箱内,同时经过捣固机捣固,把配合煤捣固成和煤箱相同形状的煤饼;
S3.焦炭的生成:将步骤S2的煤饼装入炭化室进行炭化处理,在密闭的炭化室内温度升高至1030℃,即得焦炭。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低硫焦煤一5%,低硫焦煤二2%,高硫焦煤20%,低硫肥煤4%,高硫肥煤4%,低硫1/3焦煤5%,低硫气煤一18%,低硫气煤二16%,低硫瘦煤16%,特高硫瘦煤10%。
上述各煤种及其配合煤的质量指标参照实施例1中的质量指标。
本对比例的捣固焦炭生产工艺参照实施例1的生产工艺。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低硫焦煤一10%,低硫焦煤二5%,高硫焦煤30%,低硫肥煤10%,高硫肥煤11%,特高硫肥煤4%,低硫1/3焦煤23%,低硫气煤一1%,低硫气煤二3%,低硫瘦煤3%。
上述各煤种及其配合煤的质量指标参照实施例1中的质量指标。
本对比例的捣固焦炭生产工艺参照实施例1的生产工艺。
性能测试
对实施例1~实施例5及对比例1~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捣固焦炭用配合煤进行性能检测,包括灰分、硫分、抗碎强度、耐磨强度、高温反应性(CRI)、高温后反应强度(CSR)和工业生产焦炭平均块度等性能检测,具体检测结果见表4。
表4
Figure BDA0002352420980000131
从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5与对比例1~对比例2相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5的捣固焦炭配煤结构生产制备的捣固焦炭各项性能均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其中,对比例1由于焦煤、肥煤和1/3焦煤配比降低,气煤和瘦煤的配比增加,导致焦炭的平均块度和强度均降低;对比例2中虽然焦煤、肥煤和1/3焦煤配比相对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5增加,且气煤和瘦煤的配比相对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5降低,所获得的焦炭各项性能均有所降低,说明本发明的捣固焦炭用配合煤需要在特定比例下才能得到较大块度且强度高的焦炭。
本发明提供的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包括低硫焦煤一、低硫焦煤二、高硫焦煤、低硫肥煤、高硫肥煤、特高硫肥煤、低硫1/3焦煤、低硫瘦煤、特高硫瘦煤、低硫气煤一和低硫气煤二等11种不同特性煤种,将上述煤种按特定比例混合形成配合煤,采用上述配煤结构,所生产出来的焦炭完全满足高强度、大块度焦炭所要求的的指标,平均块度可以提高1.5mm,完全满足3200m3级的大型高炉所需要的各项质量指标;此外,采用本发明的配煤结构,每吨配合煤比现有一般焦炭的配合煤成本降低,制备得到的每吨焦炭销售价格增加,从而显著增加手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低硫焦煤一5~15%,低硫焦煤二3~10%,高硫焦煤20~30%,低硫肥煤5~12%,高硫肥煤5~10%,特高硫肥煤0~5%,低硫1/3焦煤5~15%,低硫气煤一5~15%,低硫气煤二5~12%,低硫瘦煤5~12%,特高硫瘦煤0~10%;
其中,所述低硫焦煤一中硫分≤0.7%,G值≥80;所述低硫焦煤二中硫分≤0.9%,G值≥75;所述高硫焦煤中硫分≤1.8%,G值≥80;所述低硫肥煤中硫分≤0.7%,Y值≥25mm;所述高硫肥煤中硫分≤1.8%,Y值≥23mm;所述特高硫肥煤中硫分≤2.5%,Y值≥25mm;所述低硫1/3焦煤中硫分≤0.7%,G值≥80;所述低硫气煤一中硫分≤0.6%,G值≥80;所述低硫气煤二中硫分≤0.75%,G值≥75;所述低硫瘦煤中硫分≤0.5%,G值≥50;所述特高硫瘦煤中硫分≤2.5%,G值≥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计:低硫焦煤一为6~12%,低硫焦煤二为5~10%,高硫焦煤为25~2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计:低硫气煤一为8~13%,低硫气煤二为7~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计:低硫肥煤为7~8%,高硫肥煤为5~10%,特高硫肥煤0~3%,低硫1/3焦煤为8~12%,低硫瘦煤为6~11%,特高硫瘦煤为2~5%。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各组分:低硫焦煤一6%,低硫焦煤二8%,高硫焦煤25%,低硫肥煤7%,高硫肥煤7%,特高硫肥煤3%,低硫1/3焦煤12%,低硫气煤一12%,低硫气煤二7%,低硫瘦煤10%,特高硫瘦煤3%。
6.一种捣固焦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合煤的配制:准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捣固焦炭用配合煤中的原料,将低硫气煤一、低硫气煤二、特高硫肥煤和特高硫瘦煤进行预粉碎,然后与低硫焦煤一、低硫焦煤二、高硫焦煤、低硫肥煤、高硫肥煤、低硫1/3焦煤和低硫瘦煤按比例进行初步混合,得到混合煤,然后将初步混合后的煤进行粉碎,充分混合后进行破碎,得到配合煤;
S2.配合煤的填装:将步骤S1得到的配合煤捣固成煤饼;
S3.焦炭的生成:将步骤S2的煤饼进行炭化处理,即得焦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捣固焦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混合煤的细度粉碎到≤3mm的比例为85~9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捣固焦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炭化处理的工艺参数为:炭化处理温度为950~1050℃。
CN201911421151.3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及其生产工艺 Active CN1110196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1151.3A CN111019682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1151.3A CN111019682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9682A true CN111019682A (zh) 2020-04-17
CN111019682B CN111019682B (zh) 2021-03-02

Family

ID=70201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1151.3A Active CN111019682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968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5038A (zh) * 2020-04-23 2020-08-25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乌海中硫煤的炼焦配煤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2939A (zh) * 2021-05-18 2021-09-10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优质焦炭的配煤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5038A (zh) * 2020-04-23 2020-08-25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乌海中硫煤的炼焦配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9682B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79706B2 (ja) 高炉用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CN111019682B (zh) 一种捣固焦炭用配合煤及其生产工艺
US20120144734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rbon iron composite
CN102719264A (zh) 一种高反应性焦炭及其生产方法
CN101880541B (zh) 一种以蒙西地区1/3焦煤为主配煤生产一级冶金焦的方法
CN104884587A (zh) 型煤制造方法及型煤制造装置
CN101870875A (zh) 一种使用1/3焦煤和非炼焦煤生产冶金焦的方法
CN111621313B (zh) 捣固配煤炼焦方法
CN112251244B (zh) 一种大块度捣固焦炭的生产工艺
US4186054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blast furnace coke by coal compaction
RU2713143C1 (ru) Углеродистый восстановитель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кремния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RU2459856C1 (ru) Способ подготовки угольной шихты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ого кокса
CN115044386B (zh) 一种全部配进口煤的顶装焦配煤炼焦方法、其产品及炼焦用配合煤
CN1250797A (zh) 一种用不粘煤生产的型焦及其制法
CN106520246A (zh) 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应用于配煤炼焦的方法
CN111548810A (zh) 焦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53329B (zh) 一种提高低阶煤配煤制取高强度焦炭产率的方法
JP6241336B2 (ja) 高炉用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CN112680240B (zh) 炼焦配煤及其应用、焦炭及其制备方法
RU2174528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кокса
US4257848A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blast furnace coke by coal compaction
CN102295944A (zh) 铸造焦炭砖及其生产方法
Rejdak et al. The study of influence of fine coal fraction addition to coking blend and its partial briquetting on coke quality parameters
CN107365594B (zh) 无粘结剂型煤类的入炉煤装煤方法
CN111663035A (zh) 一种烧结用复合含碳块的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