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1016A - 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1016A
CN111011016A CN201911398984.2A CN201911398984A CN111011016A CN 111011016 A CN111011016 A CN 111011016A CN 201911398984 A CN201911398984 A CN 201911398984A CN 111011016 A CN111011016 A CN 111011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clamping plate
splint
seedl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989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兆焱
门艳忠
李晓贞
张龙
曾天麒
顾磊
陆俊江
谢伟业
王全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13989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10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1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101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A01G2/10Vegetative propagation by means of cutting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包括装载机构、剪切机构、输送机构、插苗机构、移动机构和主体支架,其中,装载机构,位于插苗装置的上方,用于按照一定间距装载育苗;剪切机构,位于装载机构的下方,对装载机构中育苗的根部进行合适距离的剪切;输送机构,位于剪切机构下方的主体支架上,用于将剪切后的育苗运输到插苗装置的底部;插苗机构,位于输送机构的底部,且与主体支架连接,用于将育苗插入土中;移动机构,用于支撑主体支架,并带动该插苗装置整体移动。在插苗过程中,提高扦插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通过对育苗的苗龄,长度,粗细等方面的分析设计出较为可靠的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提高育苗的成活率,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林机械机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城市绿化需求不断提升,各级政府对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大幅提升,全社会广泛参与城市绿化的热潮开始形成,城市园林绿化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
目前,在我国大规模苗木种植的发展过程中,机械化生产发展较晚,进展慢,推广工作不到位,这就导致我国树苗种植机械化水平难以达到国际水平,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机械化率低、农机与生产工艺不配套、农机机型单一,技术水平低下。并且大多插苗机并未真正实现自动化,往往还需人来驱动,而实现自动化插苗的机器虽然可令其自动扦插,却普遍通过抛苗的形式进行扦插,而抛苗后钵苗易受损,影响成活率;并且抛苗后钵苗是杂乱的不利于后期的管理,且无法保证育苗单个落入土中,育苗的间距也无法保证相等,会降低育苗的存活率。并且大部分自动插苗机只能实现单列种植,虽然提高了种植的效率,但仍然不适应大面积种植。国外由于农业机械化起步比较早,再加上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因此发展十分迅速,农业机械化发展和插苗机器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主要以育苗移栽机械、农作物种植为主,在苗木种植方面的科学技术有待进一步发展。本次设计的“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的设计与开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在树苗插苗实现自动化过程中,提高扦插的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通过对育苗的苗龄,长度,粗细等方面的分析设计出较为可靠的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提高育苗的成活率,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包括装载机构、剪切机构、输送机构、插苗机构、移动机构和主体支架,其中,
装载机构,位于插苗装置的上方,用于按照一定间距装载育苗;装载机构可以固定在插苗装置上,操作人员直接将育苗排好;也可是可更换的,排插育苗的过程不在插苗装置上进行,这样可以有多个人排插育苗可以提高效率。
剪切机构,位于装载机构的下方,对装载机构中育苗的根部进行合适距离的剪切;
输送机构,位于剪切机构下方的主体支架上,用于将剪切后的育苗运输到插苗装置的底部;
插苗机构,位于输送机构的底部,且与主体支架连接,用于将育苗插入土中;
移动机构,与主体支架连接,用于支撑主体支架,并带动该插苗装置整体移动。
进一步,所述装载机构包括装枝漏斗,所述装枝漏斗包括倾斜设置在上方的储料槽和设置在储料槽下方前侧的导料腔,所述导料腔的底部设有一排装枝孔。所述储料槽位于装置最上方,起到装载育苗的作用,所述导料腔位于储料槽的下方,起到将育苗运输到装枝孔内的作用。导料腔的截面为梯形,储料槽的截面为三角形。
具体的,所述装载机构还包括支撑在装枝漏斗两侧的漏斗支架,所述漏斗支架包括漏斗托板和托板支架,所述托板支架下方固定在主体支架上,上端与漏斗托板固定连接,且所述装枝漏斗通过螺钉固定在漏斗托板上。漏斗托板和托板支架形成的是龙门架结构。
具体的,所述剪切机构包括设置在装枝漏斗下方的夹紧机构和裁切机构,其中,
夹紧机构包括夹板组、夹板横向驱动机构、夹板纵向驱动机构和夹板支架,夹板横向驱动机构、夹板纵向驱动机构和夹板支架均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夹板组两端;夹板纵向驱动机构固定在托板支架上,所述夹板支架与夹板纵向驱动机构连接,且夹板纵向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夹板支架上下运动;所述夹板横向驱动机构固定在夹板支架上,且夹板组的端部连接在夹板横向驱动机构上,夹板横向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夹板组水平开合;
裁切机构,位于夹紧机构的下方,包括切刀组、切刀支架和切刀驱动机构,切刀支架和切刀驱动机构均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切刀组两端;切刀支架固定在托板支架上,切刀驱动机构设置在切刀支架上,且与切刀组连接,能够带动切刀组水平剪切。
具体的,所述夹板组包括前夹板和后夹板,且两块夹板前后设置,前夹板和后夹板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C形槽,且C形槽相互扣合后形成育苗的孔档。
具体的,所述夹板横向驱动机构包括夹板横向电机、夹板螺杆和两个夹板螺母,夹板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夹板螺杆一端连接,夹板螺杆另一端贯穿夹板螺母与夹板螺母螺纹连接;夹板支架的内侧设有导轨安装槽,夹板支架的中部设有条形导槽,两个夹板螺母的连接部穿过条形导槽分别连接在前夹板和后夹板的端部,且两个夹板螺母中至少有一个能够相对夹板支架在条形导槽内前后运动。
所述夹板纵向驱动机构为两组,直接固定在托板支架上,可以采用两个直线机构来实现,例如丝杠、导轨和电机的组合结构。
所述剪切机构位于导料腔的下方,从而使储料槽中的育苗通过导料腔依次运输到对应的孔档后,令孔档夹紧插入其中的育苗,并对其根部进行合适距离的剪切。
具体的,所述切刀组包括前切刀和后切刀,前切刀和后切刀的刀刃为上下互补的三角形;
所述切刀驱动机构包括切刀电机、切刀螺杆和两个切刀螺母,切刀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切刀螺杆一端连接,切刀螺杆另一端贯穿切刀螺母与切刀螺母螺纹连接;切刀电机固定在主体支架上;
切刀支架上设有上下错位的前导槽和后导槽,前切刀穿过前导槽与一切刀螺母外壁固定连接,后切刀穿过后导槽与另一切刀螺母外壁固定连接,且切刀螺母中至少有一个相对切刀支架在对应的前导槽或后导槽内前后运动。
具体的,所述插苗机构包括夹板组、伸缩机构、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横移机构两端与主体支架连接,且升降机构设置在横移机构上,且横移机构能够带动升降机构沿夹板组长度方向移动,伸缩机构连接在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能够带动伸缩机构上下移动,夹板组与伸缩机构连接,伸缩机构带动夹板组开合。
其中,横移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横移螺杆、横移支架和横移螺母,横移螺杆两端与主体支架转动连接,且其中一端贯穿主体支架与旋转电机传动连接,横移支架和横移螺母固定连接,且横移螺母与横移螺杆螺纹连接,两个升降电机固定在横移支架上。旋转电机带动横移螺杆转动,使横移支架沿横移螺杆左右移动,从而带动升降电机左右移动。
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升降螺母、升降架和升降杆,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与升降杆传动连接,升降螺母固定在升降架上,且升降螺母与升降杆螺纹连接,升降电机转动带动升降架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夹板组和伸缩机构同步上下运动。
夹板组包括前夹板和后夹板,且两块夹板前后设置,前夹板和后夹板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C形槽,且C形槽相互扣合后形成育苗的孔档。伸缩机构包括夹板电机、夹板螺杆和夹板螺母,此处的夹板组和伸缩机构的结构与夹紧机构的结构相同,其连接关系不再赘述。所述伸缩机构与底部的孔档通过连杆固定在底架上,起到将树苗插入土中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电机、传送带、链轮、链轮轴、链板架和夹紧橡胶,所述链轮为四个,分别为右前链轮、右后链轮、左前链轮和左后链轮;传送带为两个,分别为左传送带和右传送带;链轮轴为两个,分别为前链轮轴和后链轮轴;右前链轮和右后链轮之间通过右传送带传动连接,左前链轮和左后链轮之间通过左传送带传动连接,左前链轮和右前链轮之间通过前链轮轴传动连接,左后链轮和右后链轮之间通过后链轮轴传动连接,且输送电机与后链轮轴传动连接驱动链轮转动,所述链板架横跨在左传送带和右传送带上,且链板架上设有多组平行的夹紧橡胶。
链板架上设有条形空当,所述夹紧橡胶位于条形空当内部,起到避免育苗夹紧装置损坏育苗,以确保其存活率的作用。
所述育苗输送轨道内部安装一个电机作为整个传动系统的源动力,在完成育苗的剪切操作后,所述育苗输送轨道起到将育苗运输到插苗机的底部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主体支架底部的前端还设有抚地板,用于插苗前将的地面平土。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前后左右四个车轮、前后两根支撑轴和移动电机组成,前轮支撑轴两端分别与左前轮和右前轮连接,后轮支撑轴两端分别与左后轮和右后轮连接,前轮为主动轮,主动轮位于插苗机的前架,后轮为从动轮,从动轮位于插苗机的尾架,因此,移动电机与前轮支撑轴传动连接驱动四个车轮转动,通过电机发电使得插苗机能够运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树苗从单列到多列,从单排单根到多排多根,极大的缩短了种植时间,避免多次重复工作;储料槽中的育苗可自动落入孔档,统一剪切后再由履带传送,到达指定位置后会自动插苗,用机械代替人工无需动手操作,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种植成本。
2、根据育苗的长短,粗细,苗龄等情况设定最适育苗入土距离,更好的将育苗插入泥土使其固定,提高育苗的成活率。
3、根据不同的种植方案来调整孔档的个数,从而合理安排好育苗之间的距离,避免过密降低树木对光照的吸收和稀疏带来的土地利用率低以及不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装载机构和剪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夹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夹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切刀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切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插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输送机构和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仅显示了部分链板架。
图中:1、装载机构,11、储料槽,12、导料腔,13、装枝孔,14、漏斗支架,14a、漏斗托板,14b、托板支架;
2、剪切机构,
21、夹紧机构,211、夹板组,211a、前夹板,211b、后夹板,211c、孔档,212、夹板横向驱动机构,212a、夹板电机,212b、夹板螺杆,212c、夹板螺母,213、导轨,214、夹板支架,214a、条形导槽,214b、导轨安装槽;
22、裁切机构,221、切刀组,221a、前切刀,221b、后切刀,222、切刀支架,222a、前导槽,222b、后导槽,223、切刀驱动机构,223a、切刀电机,223b、切刀螺杆,223c、切刀螺母;
3、输送机构,31、夹紧橡胶,32、链板架,33、输送电机,34a、右传送带,34b、左传送带,35a、右前链轮,35b、右后链轮,36、前链轮轴,37、后链轮轴;
4、插苗机构,41、升降电机,42a、升降螺母,42b、升降架,42c、升降杆,43a、前夹板,43b、后夹板,43c、孔档,44a、夹板电机,44b、夹板螺杆,44c、夹板螺母,45、旋转电机,46、横移螺杆,47,横移支架,48、横移螺母;
5、移动机构,51、右前轮,52、左前轮,53、右后轮,54、左后轮,55、前轮支撑轴,56、后轮支撑轴,57、移动电机;
6、主体支架;
7、抚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包括装载机构1、剪切机构2、输送机构3、插苗机构4、移动机构5和主体支架6。其中,装载机构1,位于插苗装置的上方,用于按照一定间距装载育苗;装载机构1可以固定在插苗装置上,操作人员直接将育苗排好;也可是可更换的,排插育苗的过程不在插苗装置上进行,这样可以有多个人排插育苗可以提高效率。剪切机构2,位于装载机构1的下方,对装载机构1中育苗的根部进行合适距离的剪切。输送机构3,位于剪切机构2下方的主体支架6上,用于将剪切后的育苗运输到插苗装置的底部。插苗机构4,位于输送机构3的底部,且与主体支架6连接,用于将育苗插入土中。移动机构5,与主体支架6连接,用于支撑主体支架6,并带动该插苗装置整体移动。
装载机构1包括装枝漏斗,所述装枝漏斗包括倾斜设置在上方的储料槽11和设置在储料槽11下方前侧的导料腔12,所述导料腔12的底部设有一排装枝孔13。所述储料槽11位于装置最上方,起到装载育苗的作用,所述导料腔12位于储料槽11的下方,起到将育苗运输到装枝孔13内的作用。导料腔12的截面为梯形,储料槽11的截面为三角形。
如图2所示,所述装载机构1还包括支撑在装枝漏斗两侧的漏斗支架14,所述漏斗支架14包括漏斗托板14a和托板支架14b,所述托板支架14b下方固定在主体支架6上,上端与漏斗托板14a固定连接,且所述装枝漏斗通过螺钉固定在漏斗托板14a上。漏斗托板14a和托板支架14b形成的是龙门架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剪切机构2包括设置在装枝漏斗下方的夹紧机构21和裁切机构22。
其中,夹紧机构21包括夹板组211、夹板横向驱动机构212、夹板纵向驱动机构和夹板支架214,夹板横向驱动机构212、夹板纵向驱动机构和夹板支架214均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夹板组211两端;夹板纵向驱动机构固定在托板支架14b上,所述夹板支架214与夹板纵向驱动机构连接,且夹板纵向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夹板支架214上下运动;所述夹板横向驱动机构212固定在夹板支架214上,且夹板组211的端部连接在夹板横向驱动机构212上,夹板横向驱动机构212能够带动夹板组211水平开合;
裁切机构22,位于夹紧机构21的下方,包括切刀组221、切刀支架222和切刀驱动机构223,切刀支架222和切刀驱动机构223均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切刀组221两端;切刀支架222固定在托板支架14b上,切刀驱动机构223设置在切刀支架222上,且与切刀组221连接,能够带动切刀组221水平剪切。
如图3所示,所述夹板组211包括前夹板211a和后夹板211b,且两块夹板前后设置,前夹板211a和后夹板211b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C形槽,且C形槽相互扣合后形成育苗的孔档211c。
具体的,所述夹板横向驱动机构212包括夹板横向电机、夹板螺杆212b和两个夹板螺母212c,夹板电机212a通过联轴器与夹板螺杆212b一端连接,夹板螺杆212b另一端贯穿夹板螺母212c与夹板螺母212c螺纹连接;夹板支架214的内侧设有导轨安装槽214b,如图4所示,夹板支架214的中部设有条形导槽214a,两个夹板螺母212c的连接部穿过条形导槽214a分别连接在前夹板211a和后夹板211b的端部,且两个夹板螺母212c中至少有一个能够相对夹板支架214在条形导槽214a内前后运动。
所述夹板纵向驱动机构为两组,直接固定在托板支架14b上,可以采用两个直线机构来实现,例如丝杠、导轨213和电机的组合结构。
所述剪切机构2位于导料腔12的下方,从而使储料槽11中的育苗通过导料腔12依次运输到对应的孔档211c后,令孔档211c夹紧插入其中的育苗,并对其根部进行合适距离的剪切。
如图5所示,所述切刀组221包括前切刀221a和后切刀221b,前切刀221a和后切刀221b的刀刃为上下互补的三角形。
如图2所示,所述切刀驱动机构223包括切刀电机223a、切刀螺杆223b和两个切刀螺母223c,切刀电机223a通过联轴器与切刀螺杆223b一端连接,切刀螺杆223b另一端贯穿切刀螺母223c与切刀螺母223c螺纹连接;切刀电机223a固定在主体支架6上。
如图6所示,切刀支架222上设有上下错位的前导槽222a和后导槽222b,前切刀221a穿过前导槽222a与一切刀螺母223c外壁固定连接,后切刀221b穿过后导槽222b与另一切刀螺母223c外壁固定连接,且切刀螺母223c中至少有一个相对切刀支架222在对应的前导槽222a或后导槽222b内前后运动。
如图7所示,所述插苗机构4包括夹板组、伸缩机构、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横移机构两端与主体支架6连接,且升降机构设置在横移机构上,且横移机构能够带动升降机构沿夹板组长度方向移动,伸缩机构连接在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能够带动伸缩机构上下移动,夹板组与伸缩机构连接,伸缩机构带动夹板组开合。
其中,横移机构包括旋转电机45、横移螺杆46、横移支架47和横移螺母48,横移螺杆46两端与主体支架6转动连接,且其中一端贯穿主体支架6与旋转电机45传动连接,横移支架47和横移螺母48固定连接,且横移螺母48与横移螺杆46螺纹连接,两个升降电机41固定在横移支架47上。旋转电机45带动横移螺杆46转动,使横移支架47沿横移螺杆46左右移动,从而带动升降电机41左右移动。
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41、升降螺母42a、升降架42b和升降杆42c,升降电机41的输出轴与升降杆42c传动连接,升降螺母42a固定在升降架42b上,且升降螺母42a与升降杆42c螺纹连接,升降电机41转动带动升降架42b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夹板组和伸缩机构同步上下运动。
夹板组包括前夹板43a和后夹板43b,且两块夹板前后设置,前夹板43a和后夹板43b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C形槽,且C形槽相互扣合后形成育苗的孔档43c。伸缩机构包括夹板电机44a、夹板螺杆44b和夹板螺母44c,此处的夹板组和伸缩机构的结构与夹紧机构21的结构相同,其连接关系不再赘述。所述伸缩机构与底部的孔档43c通过连杆固定在底架上,起到将树苗插入土中的作用。
如图8所示,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电机33、传送带、链轮、链轮轴、链板架32和夹紧橡胶31,所述链轮为四个,分别为右前链轮35a、右后链轮35b、左前链轮和左后链轮,(其中,左前链轮和左后链轮图中未示出);传送带为两个,分别为左传送带34b和右传送带34a;链轮轴为两个,分别为前链轮轴36和后链轮轴37;右前链轮35a和右后链轮35b之间通过右传送带34a传动连接,左前链轮和左后链轮之间通过左传送带34b传动连接,左前链轮和右前链轮35a之间通过前链轮轴36传动连接,左后链轮和右后链轮35b之间通过后链轮轴37传动连接,且输送电机33与后链轮轴37传动连接驱动链轮转动,所述链板架32横跨在左传送带34b和右传送带34a上,且链板架32上设有多组平行的夹紧橡胶31。
链板架32上设有条形空当,所述夹紧橡胶31位于条形空当内部,起到避免育苗夹紧装置损坏育苗,以确保其存活率的作用。所述育苗输送轨道内部安装一个电机作为整个传动系统的源动力,在完成育苗的剪切操作后,所述育苗输送轨道起到将育苗运输到插苗机的底部的作用。所述主体支架6底部的前端还设有抚地板7,用于插苗前将的地面平土。
如图8所示,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前后左右四个车轮、前后两根支撑轴和移动电机57组成,前轮支撑轴55两端分别与左前轮52和右前轮51连接,后轮支撑轴56两端分别与左后轮54和右后轮53连接,前轮为主动轮,主动轮位于插苗机的前架,后轮为从动轮,从动轮位于插苗机的尾架,因此,移动电机57与前轮支撑轴55传动连接驱动四个车轮转动,通过电机发电使得插苗机能够运动。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机构、剪切机构、输送机构、插苗机构、移动机构和主体支架,其中,
装载机构,位于插苗装置的上方,用于按照一定间距装载育苗;
剪切机构,位于装载机构的下方,对装载机构中育苗的根部进行合适距离的剪切;
输送机构,位于剪切机构下方的主体支架上,用于将剪切后的育苗运输到插苗装置的底部;
插苗机构,位于输送机构的底部,且与主体支架连接,用于将育苗插入土中;
移动机构,与主体支架连接,用于支撑主体支架,并带动该插苗装置整体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机构包括装枝漏斗,所述装枝漏斗包括倾斜设置在上方的储料槽和设置在储料槽下方前侧的导料腔,所述导料腔的底部设有一排装枝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机构还包括支撑在装枝漏斗两侧的漏斗支架,所述漏斗支架包括漏斗托板和托板支架,所述托板支架下方固定在主体支架上,上端与漏斗托板固定连接,且所述装枝漏斗固定在漏斗托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机构包括设置在装枝漏斗下方的夹紧机构和裁切机构,其中,
夹紧机构包括夹板组、夹板横向驱动机构、夹板纵向驱动机构和夹板支架,夹板横向驱动机构、夹板纵向驱动机构和夹板支架均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夹板组两端;夹板纵向驱动机构固定在托板支架上,所述夹板支架与夹板纵向驱动机构连接,且夹板纵向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夹板支架上下运动;所述夹板横向驱动机构固定在夹板支架上,且夹板组的端部连接在夹板横向驱动机构上,夹板横向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夹板组水平开合;
裁切机构,位于夹紧机构的下方,包括切刀组、切刀支架和切刀驱动机构,切刀支架和切刀驱动机构均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切刀组两端;切刀支架固定在托板支架上,切刀驱动机构设置在切刀支架上,且与切刀组连接,能够带动切刀组水平剪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组包括前夹板和后夹板,前夹板和后夹板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C形槽,且C形槽相互扣合后形成育苗的孔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横向驱动机构包括夹板横向电机、夹板螺杆和两个夹板螺母,夹板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夹板螺杆一端连接,夹板螺杆另一端贯穿夹板螺母与夹板螺母螺纹连接;夹板支架的内侧设有导轨安装槽,夹板支架的中部设有条形导槽,两个夹板螺母的连接部穿过条形导槽分别连接在前夹板和后夹板的端部,且两个夹板螺母中至少有一个能够相对夹板支架在条形导槽内前后运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组包括前切刀和后切刀,前切刀和后切刀的刀刃为上下互补的三角形;
所述切刀驱动机构包括切刀电机、切刀螺杆和两个切刀螺母,切刀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切刀螺杆一端连接,切刀螺杆另一端贯穿切刀螺母与切刀螺母螺纹连接;切刀电机固定在主体支架上;
切刀支架上设有上下错位的前导槽和后导槽,前切刀穿过前导槽与一切刀螺母外壁固定连接,后切刀穿过后导槽与另一切刀螺母外壁固定连接,且切刀螺母中至少有一个相对切刀支架在对应的前导槽或后导槽内前后运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苗机构包括夹板组、伸缩机构、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横移机构两端与主体支架连接,且升降机构设置在横移机构上,且横移机构能够带动升降机构沿夹板组长度方向移动,伸缩机构连接在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能够带动伸缩机构上下移动,夹板组与伸缩机构连接,伸缩机构带动夹板组开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电机、传送带、链轮、链轮轴、链板架和夹紧橡胶,所述链轮为四个,分别为右前链轮、右后链轮、左前链轮和左后链轮;传送带为两个,分别为左传送带和右传送带;链轮轴为两个,分别为前链轮轴和后链轮轴;右前链轮和右后链轮之间通过右传送带传动连接,左前链轮和左后链轮之间通过左传送带传动连接,左前链轮和右前链轮之间通过前链轮轴传动连接,左后链轮和右后链轮之间通过后链轮轴传动连接,且输送电机与后链轮轴传动连接驱动链轮转动,所述链板架横跨在左传送带和右传送带上,且链板架上设有多组平行的夹紧橡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底部的前端还设有抚地板。
CN201911398984.2A 2019-12-30 2019-12-30 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 Withdrawn CN1110110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8984.2A CN111011016A (zh) 2019-12-30 2019-12-30 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8984.2A CN111011016A (zh) 2019-12-30 2019-12-30 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1016A true CN111011016A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99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8984.2A Withdrawn CN111011016A (zh) 2019-12-30 2019-12-30 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101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7752A (zh) * 2020-07-20 2020-10-02 广西财经学院 苗圃插条机
CN113892354A (zh) * 2021-10-22 2022-01-07 米林冰钱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藏蜜冰钱柳扦插育苗装置及方法
CN114287251A (zh) * 2021-12-31 2022-04-08 福建省鼎仙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柑橘种植用柑橘苗育苗系统及育苗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7752A (zh) * 2020-07-20 2020-10-02 广西财经学院 苗圃插条机
CN111727752B (zh) * 2020-07-20 2021-10-01 广西财经学院 苗圃插条机
CN113892354A (zh) * 2021-10-22 2022-01-07 米林冰钱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藏蜜冰钱柳扦插育苗装置及方法
CN114287251A (zh) * 2021-12-31 2022-04-08 福建省鼎仙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柑橘种植用柑橘苗育苗系统及育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11016A (zh) 自动多列可调插苗装置
CN104025801B (zh) 一种温室雾培蔬菜收获机
CN107980337B (zh) 一种玉米秸秆自动收割破碎装置
CN111406637B (zh) 水培蔬菜全自动收获生产线
CN106258161B (zh) 一种大蒜联合收割机
CN105619489A (zh) 一种全自动大蒜切根机
CN113383628A (zh) 一种高速钵苗定植机
CN104521682B (zh) 果树幼苗成组移栽装置
CN110100571B (zh) 一种新型自动化甘蓝收获机
CN111328541B (zh) 一种自动打包的水培蔬菜收割机
CN206895236U (zh) 一种蒜薹收获机
CN210537462U (zh) 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
CN212827731U (zh) 一种自动移栽机用行走底盘
CN201742715U (zh) 马铃薯播种机
CN210113786U (zh) 一种自动钵苗定植机
CN212367887U (zh) 一种移栽机用自动取苗分苗装置
CN212381666U (zh) 一种高速钵苗定植机
CN210445123U (zh) 一种花菇种植架
CN209749070U (zh) 一种主动脱膜式残膜回收机
CN208490182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播种机
CN112471555A (zh) 水培蔬菜切根自动化生产线
CN111296012A (zh) 一种移栽机用自动取苗分苗装置
CN110012722A (zh) 一种定植蔬菜聚拢输送机构
CN212034866U (zh) 一种用于长杆状作物的收割及收割后的排列装置
CN203492366U (zh) 自动化幼苗移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