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9753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9753B
CN111009753B CN201911224730.9A CN201911224730A CN111009753B CN 111009753 B CN111009753 B CN 111009753B CN 201911224730 A CN201911224730 A CN 201911224730A CN 111009753 B CN111009753 B CN 111009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onductive terminal
terminal
belly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47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09753A (zh
Inventor
冯晓
曹永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247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09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09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9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09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9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1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conductive elasto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通过在导电端子上设具有至少两对凸起部,其中,每一对凸起部的两个凸起部沿导电端子厚度方向彼此相反凸起,且两个凸起部以导电端子连接部的中心轴线在沿所述导电端子的宽度方向上呈镜像设置,使各凸起部挤压端子槽而对应产生的反作用力相互抵持,使导电端子在端子槽内的位置不会歪斜,从而解决导电端子斜插入端子槽或是在插入过程中凸起部引起导电端子歪斜导致电连接器接触不良情况,还可确保导电端子插接于端子槽内后不易位移的情况。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连接电路板及电子组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当今电子产业高速发展,因此对电连接器的配置要求越来越高,导电端子作为其最重要的传输部件,对电连接器的传输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现有的电连接器一般将导电端子插接于一绝缘本体上预设有的端子槽内,其中,导电端子的一端作为接触段用于与一电子元件连接,导电端子的另一端作为焊接段以焊接于一电路板上从而实现导电端子的信号传输,而连接于接触段与焊接段间的连接段则收容于端子槽内,一般端子槽内的收容空间会略大于导电端子整体大小以便于将导电端子插入端子槽内,但端子槽与导电端子间的空隙不仅在电连接器对接时容易使导电端子插接不稳易松动,且由于现今的导电端子趋于小型化及薄型化,使得导电端子经冲压加工后在纵向上其接触段相对于焊接段容易倾斜,在插接时还容易造成导电端子的插接角度偏移(如斜插),使接触段与端子槽内壁有摩擦风险,导致接触段易变形进而影响端子传输质量;因此,为填补导电端子与端子槽间的空隙,如图1所示,一般会在导电端子2的正背板面上都成型有凸包2a、2b,在导电端子2插入端子槽过程中凸包2a、2b将与端子槽内壁面接触挤压,进而确保导电端子可紧固于端子槽内,但在导电端子2插入端子槽过程中,由于凸包2a、2b挤压端子槽内壁时会产生与凸包2a、2b突出方向相同的一第一作用力,导致端子槽内壁受挤压时会产生与第一作用力方向相反的一第一反向作用力F1,致使导电端子整体在插接过程中朝第一反向作用力F1的方向倾斜(图2箭头方向),如图2所示,最终使导电端子2插入端子槽内的位置不正,使接触段易碰到端子槽内壁面而偏移变形,导致导电端子与电子组件的触点产生偏位,造成电连接器接触不良现象,影响电连接器的性能稳定。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至少两对凸起部的导电端子,其中,每一对凸起部的两个凸起部沿导电端子厚度方向彼此相反凸起,且两个凸起部以导电端子连接部的中心轴线在沿所述导电端子的宽度方向上呈镜像设置,从而解决导电端子插入端子槽过程中位置的不正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端子槽,至少一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位于所述端子槽内的一连接段,两对凸起部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段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每一对所述凸起部中的两个所述凸起部在所述导电端子厚度方向上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凸起,且两对所述凸起部以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在沿所述导电端子的宽度方向上呈镜像设置,每一对所述凸起部的两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连接段的宽度方向重叠。
进一步,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连接所述连接段的一弹性段,一接触段连接所述弹性段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所述接触段带动所述弹性段朝所述连接段的方向上下伸缩,所述凸起部沿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其宽度。
进一步,所述弹性段具有多个延伸部,多个弯折部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所述延伸部,且一个所述延伸部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弯折部,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所述弯折部的内边缘连线的延长线穿过所述凸起部。
进一步,一焊接段连接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弹性段的一端,所述接触段的延长线位于两对所述凸起部之间,且所述接触段的延长线位于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和靠近所述焊接段的一对所述凸起部之间。
进一步,多个所述凸起部在所述导电端子的上下方向对齐。
进一步,所述凸起部为撕裂形成,每一对所述凸起部的两个所述凸起部为紧邻设置。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端子槽,至少一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位于所述端子槽内的一连接段,于所述连接段的正面凸伸有一第一凸起部及一第二凸起部,于所述连接段的背面凸伸有一第三凸起部及一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间具有一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间具有一第二距离,所述第四凸起部与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不相等,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三凸起部沿所述连接段的宽度方向重叠,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四凸起部均沿所述连接段的宽度方向重叠,且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四凸起部沿所述连接段的宽度方向重叠。
进一步,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连接所述连接段的一弹性段,一接触段连接所述弹性段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所述接触段带动所述弹性段朝所述连接段的方向上下伸缩,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及所述第四凸起部沿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其宽度。
进一步,所述弹性段具有多个延伸部,多个弯折部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所述延伸部,且一个所述延伸部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弯折部,具有所述第一凸起部一侧的多个所述弯折部的内边缘连线的延长线穿过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所述第二凸起部一侧的多个所述弯折部的内边缘连线的延长线穿过所述第二凸起部。
进一步,一焊接段连接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弹性段的一端,所述接触段的延长线位于所述第三凸起部和所述第四凸起部之间,且所述接触段的延长线位于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和靠近所述焊接段的所述第四凸起部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及所述第四凸起部为撕裂形成,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三凸起部为紧邻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和所述第四凸起部为紧邻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导电端子连接段上分别具有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第三凸起部及第四凸起部,其中,第一凸起部与第三凸起部沿导电端子厚度方向彼此相反凸起,第二凸起部与第四凸起部沿导电端子厚度方向彼此相反凸起,第一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组合以形成一对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组合以形成另一对凸起部,由于两对凸起部以连接段的中心轴线沿导电端子的宽度方向呈镜像设置,从而当导电端子插入端子槽的过程中,第一凸起部与第四凸起部主动挤压端子槽内壁,从而对端子槽内壁分别产生与第一凸起部及第四凸起部凸伸方向相同的一第一作用力,此时,端子槽内壁则分别产生与两第一作用力方向相反的一第一反作用力F1,而第二凸起部及第三凸起部也主动挤压端子槽内壁,从而对端子槽内壁分别产生与第二凸起部及第三凸起部凸伸方向相同的一第二作用力,此时,端子槽内壁则分别产生与两第二作用力方向相反的一第二反作用力F2,由于两个第一反作用力F1间的距离与两个第二反作用力F2间的距离相等,且两个第一反作用力F1与两个第二反作用力F2的力的方向相反,使导电端子在插入端子槽过程中,两个第二反作用力F2与两个第一反作用力F1相互抵持,使导电端子在端子槽内的位置不会只受到第一反作用力F1而歪斜,从而解决导电端子斜插入端子槽或是在插入过程中凸起部引起导电端子歪斜导致电连接器接触不良情况,还可确保导电端子插接于端子槽内后不易位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电端子插入端子槽内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导电端子插入端子槽内受到第一反作用力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导电端子未插接于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导电端子插接于电连接器后的仰视图;
图5为图4中沿A-A线的立体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导电端子的正视图;
图8为本发明导电端子歪斜插入端子槽内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导电端子于端子槽内受到第一反作用力及第二反作用力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 绝缘本体1 端子槽11 导电端子2
弹性段21 延伸部211 弯折部212 内边缘连线212a
接触段22 焊接段23 连接段24 第一凸起部241
第二凸起部242 第三凸起部243 第四凸起部244 中心轴线24a
第一距离S1 第二距离S2 正板面25 背板面26
第一反作用力F1 第二反作用力F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器100,包括呈矩形的一绝缘本体1,所述绝缘本体1成型有多个端子槽11以供多个导电端子2插接以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定义沿所述导电端子2的插接方向为上下方向,沿所述导电端子2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7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整体为薄板状,且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固持于所述端子槽11内呈矩形板状的一连接段24,自所述连接段24上方连接有一弹性段21;具体的,如图6和7所示,所述弹性段21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部211,且多个所述延伸部211向上平行排列并间隔有一定距离,此外,所述弹性段21还包括多个弯折部212,所述一个弯折部212的首尾分别对应连接同一侧两两相邻的所述延伸部211的端部,即,一个所述延伸部211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弯折部212,使所述弹性段21整体呈S型向上延伸,此外,一接触段22位于所述弹性段21上方并与所述弹性段21相连接,所述接触段22整体相对于所述连接段24向上垂直延伸,且所述接触段22的端部向上凸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外,所述接触段22用于与一电子元件(未图示)连接,当所述接触段22因与所述电子元件(未图示)连接而向下移动时,所述接触段22带动所述弹性段21朝所述连接段24的方向向下收缩,此时,各所述延伸段间的距离减小,直至所述电子元件(未图示)远离所述接触段22时,所述接触段2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弹性段21向上朝原始位置恢复,另外,一焊接段23连接所述连接段24下部,所述焊接段23的一侧横向凸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外,所述焊接段23用于与一电路板(图未示)电连接。
如图6和7所示,于所述连接段24的正板面25沿所述导电端子2的厚度方向凸伸有一第一凸起部241及一第二凸起部242,于所述连接段24的背板面26沿所述导电端子2的厚度方向凸伸有一第三凸起部243及一第四凸起部244,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241与所述连接段24的中心轴线24a间具有一第一距离S1,所述第二凸起部242与所述连接段24的所述中心轴线24a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距离S1,所述第三凸起部243与所述连接段24的所述中心轴线24a间具有一第二距离S2,所述第四凸起部244与所述连接段24的所述中心轴线24a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S2,且所述第一距离S1不等于所述第二距离S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S1大于所述第二距离S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S1可小于所述第二距离S2),所述第一凸起部241、所述第二凸起部242、所述第三凸起部243及所述第四凸起部244沿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其宽度;此外,如图7所示,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同一侧的多个所述弯折部212的内边缘连线212a的延长线穿过所述第一凸起部241,与所述第二凸起部242一侧的多个所述弯折部212的所述内边缘连线212a的延长线穿过所述第二凸起部242,且所述接触段22的延长线(未图示)位于所述第三凸起部243和第四凸起部244之间,进一步,所述接触段22的延长线位于所述连接段24的所述中心轴线24a和靠近所述焊接段23的所述第四凸起部244之间,以便于所述导电端子2对准插接入所述端子槽11内;所述第一凸起部241、所述第二凸起部242、所述第三凸起部243及所述第四凸起部244为撕裂形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各凸起部可为冲压成型),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和所述第三凸起部243为紧邻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242和所述第四凸起部244为紧邻设置。即,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和所述第三凸起部243组合以形成一对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242和所述第四凸起部244组合以形成另一对凸起部,两对凸起部以所述连接段24的所述中心轴线24a沿所述导电端子2的宽度方向呈镜像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一凸起部241、所述第二凸起部242、所述第三凸起部243及所述第四凸起部244在所述导电端子2的上下方向上对齐,且所述第一凸起部241、所述第二凸起部242、所述第三凸起部243及所述第四凸起部244的凸起高度相同。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由于所述导电端子2呈薄板状,所述弹性段21易相对于所述连接段24倾斜,且所述端子槽11的整体空间会略大于所述导电端子2的体积以便于收容所述导电端子2,因此,在所述导电端子2插入所述端子槽11过程中,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凸起部241与所述第四凸起部244主动挤压所述端子槽11内壁,从而对所述端子槽11内壁分别产生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及所述第四凸起部244凸伸方向相同的一第一作用力(未图示),此时,所述端子槽11内壁则分别产生与两个所述第一作用力方向相反的一第一反作用力F1,而所述第二凸起部242及所述第三凸起部243也主动挤压所述端子槽11内壁,从而对所述端子槽11内壁分别产生与所述第二凸起部242及所述第三凸起部243凸伸方向相同的一第二作用力(未图示),此时,所述端子槽11内壁则分别产生与两个所述第二作用力方向相反的一第二反作用力F2,由于两个所述第一反作用力F1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第二反作用力F2间的距离相等,且两个所述第一反作用力F1与两个所述第二反作用力F2的力的作用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使所述导电端子2在插入所述端子槽11过程中,两个所述第二反作用力F2与所述两个所述第一反作用力F1可相互抵持,使所述导电端子2正确插入所述端子槽11内而不会歪斜。
此外,当所述导电端子2在插接入所述端子槽11内过程中呈歪斜状态插入时,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及所述第四凸起部244将会先与所述端子槽11内壁接触挤压,同理,所述端子槽11内壁分别产生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及所述第四凸起部244凸伸方向相同的所述第一作用力(未图示),此时,所述端子槽11内壁则分别产生与两个所述第一作用力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一反作用力F1,使所述导电端子2在插入所述端子槽11内时整体呈与插入时歪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即,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所述第一凸起部241的一侧及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所述第四凸起部244的另一侧对应朝两个所述第一反作用力F1的方向倾斜),如图9所示,直至所述第二凸起部242及所述第三凸起部243接触并挤压所述端子槽11内壁,从而对端子槽11内壁分别产生与第二凸起部242及第三凸起部243凸伸方向相同的所述第二作用力,此时,端子槽11内壁则分别产生与两个所述第二作用力(未图示)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反作用力F2(即,两个所述第二反作用力F2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二凸起部242及所述第三凸起部243的凸伸方向相反),由于两个所述第一反作用力F1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第二反作用力F2间的距离相等,且两个所述第一反作用力F1与两个所述第二反作用力F2的力的作用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使所述导电端子2在插入所述端子槽11过程中,两个所述第二反作用力F2与两个所述第一反作用力F1相互抵持,进而使所述导电端子2在所述端子槽11内时的位置得以摆正,从而使所述导电端子2可正确插接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的所述连接段24上分别具有所述第一凸起部241、所述第二凸起部242、所述第三凸起部243及所述第四凸起部244,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241与所述第三凸起部243沿所述导电端子2厚度方向彼此相反凸起,所述第二凸起部242与所述第四凸起部244沿所述导电端子2厚度方向彼此相反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和所述第三凸起部243组合以形成一对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242和所述第四凸起部244组合以形成另一对凸起部,两对凸起部以所述连接段24的所述中心轴线24a沿所述导电端子2的宽度方向呈镜像设置,从而当所述导电端子2在插入所述端子槽11内时,所述第一凸起部241与所述第三凸起部243将对所述端子槽11内壁挤压而产生的两个所述第一作用力F1,所述第二凸起部242与所述第四凸起部244将对所述端子槽11内壁挤压而产生的两个所述第二作用力F2,其中,由于两个所述第一反作用力F1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第二反作用力F2间的距离相等,且两个所述第一反作用力F1与两个所述第二反作用力F2的力的作用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使所述导电端子2在插入所述端子槽11过程中,两个所述第二反作用力F2与所述两个第一反作用力F1可相互抵持,进而使所述导电端子2正确插入所述端子槽11内而不会歪斜,此外,所述第一凸起部241、所述第二凸起部242、所述第三凸起部243及所述第四凸起部244还可在所述导电端子2歪斜插入所述端子槽11时,对所述导电端子2的位置进行校正,从而使所述导电端子2可正确插接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有效解决所述导电端子2斜插入所述端子槽11,或是在插入过程中由于多个凸起部排列不当引起所述导电端子2歪斜,进而导致所述电连接器100接触不良情况;此外,在所述导电端子2完全插接于所述端子槽11内后,当所述接触段22由于与所述电子元件(未图示)连接而带动所述弹性段21朝所述连接段24的方向上下压缩时,易由于连接不当或偏差而使所述接触段22朝各所述凸起部的凸伸方向晃动,此时由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41、第二凸起部242、第三凸起部243及第四凸起部244与所述端子槽11内壁相抵触,进而有效防止所述连接段24随所述接触段22的晃动方向而发生位移的情况。
2、所述接触段22带动所述弹性段21朝所述连接段24的方向上下伸缩,由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41、第二凸起部242、第三凸起部243及第四凸起部244沿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其宽度,在满足所述导电端子2小型化的趋势下,所述导电端子2可根据实际需求形成多组凸起部,使所述导电端子2的受力平衡效果更佳。此外,由于各所述凸起部沿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其宽度,这样所述连接段24于上下方向的强度增加,即使所述弹性段21是于上下方向进行伸缩,这样也不会出现所述连接段24强度不够的情况,同时所述连接段24稳定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进一步确保当所述接触段22带动所述弹性段21朝所述连接段24的方向上下伸缩时,整个所述导电端子2也不会出现晃动。
3、在所述导电端子2插入所述端子槽11内后,当所述接触段22带动所述弹性段21朝所述连接段24的方向上下伸缩时,所述弹性段21中会发生上下变形的就是各个所述弯折部212,且这个变形回弹力还很大,而具有所述第一凸起部241一侧的多个所述弯折部212的所述内边缘连线212a的延长线穿过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具有所述第二凸起部242一侧的多个所述弯折部212的所述内边缘连线212a的延长线穿过所述第二凸起部242,由于限定了所述弯折部212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及所述第二凸起部242的位置关系,即变形位置对应的是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和所述第二凸起部242,这样即使变形回弹力很大,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和所述第二凸起部242可以对其进行牵制,不会因为各个所述弯折部212的变形而导致整个所述导电端子2进行晃动。
此外,所述接触段22的延长线位于两对所述凸起部(即由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和所述第三凸起部243组成一对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242和所述第四凸起部244组成另一对凸起部)之间,且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和所述第三凸起部243为一对位于所述接触段22延长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部242和所述第四凸起部244为另一对位于所述接触段22延长线的另一侧,这样当所述接触段22带动所述弹性段21朝所述连接段24的方向上下伸缩时,所述接触段22和所述弹性段21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晃动,这样分别位于所述接触段22延长线(图未示)两侧的各凸起部均稳固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这样就可以对所述接触段22和所述弹性段21的晃动进行牵制。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段22的延长线位于所述连接段24的所述中心轴线24a和靠近所述焊接段23的一对所述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242与所述第四凸起部244组成)之间,所述焊接段23会焊接至所述电路板(未图示),所以所述焊接段23会得以固定,如此辅助牵制所述接触段22和所述弹性段21的晃动,当然,信号在经过所述导电端子2传输的过程中,所述接触段22的延长线位于所述连接段24的所述中心轴线24a和靠近所述焊接段23的一对所述凸起部之间,这样的导通路径也最短,从而信号的损耗低。
4、由于所述焊接段23与所述连接段24连接,且所述焊接段23凸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部分,可便于使用者通过查看所述焊接段23位置是否歪斜,以判断所述导电端子2在插入所述端子槽11内时的插接位置是否存在歪斜的情况。
5、由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41、所述第二凸起部242、所述第三凸起部243及所述第四凸起部244在所述导电端子2的上下方向对齐,且所述第一凸起部241、所述第二凸起部242、所述第三凸起部243及所述第四凸起部244的凸伸高度一致,以保证所述导电端子2在插入所述端子槽11过程中,所述导电端子2受到的两个所述第一反作用力F1大小相同,所述导电端子2受到的两个所述第二反作用力F2大小相同,以及受力的时间和过程均相同,如此确保所述导电端子2在所述端子槽11内受到的反作用力可以实现平衡。
6、所述第一凸起部241、所述第二凸起部242、所述第三凸起部243及所述第四凸起部244为撕裂形成,直接一次工序,成型简单,因为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和所述第三凸起部243之间只有相对的两个撕裂面,所以毛刺也只会形成于两个撕裂面,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和所述第三凸起部243为紧邻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242和所述第四凸起部244为紧邻设置,相对所述第一凸起部241和所述第三凸起部243之间具有隔离结构而言,会产生毛刺的面变少;并且,在达到同样固定的目的下,这样的紧邻设置,可以降低所述导电端子2的宽度,利于所述导电端子2小型化发展趋势;此外,直接撕裂形成紧邻的结构,使所述第一凸起部241、所述第二凸起部242、所述第三凸起部243及所述第四凸起部244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抵接于所述端子槽11的内壁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端子槽,至少一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位于所述端子槽内的一连接段,两对凸起部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段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每一对所述凸起部中的两个所述凸起部在所述导电端子的厚度方向上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凸起,且两对所述凸起部以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在沿所述导电端子的宽度方向上呈镜像设置,定义所述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每一对所述凸起部的两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连接段的宽度方向排成一排,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连接所述连接段的一弹性段,一接触段连接所述弹性段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所述接触段带动所述弹性段朝所述连接段的方向收缩并上下伸缩,每一对所述凸起部中的两个所述凸起部分别位于所述弹性段的前后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起部沿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其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段具有多个延伸部,多个弯折部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所述延伸部,且一个所述延伸部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弯折部,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所述弯折部的内边缘连线的延长线穿过所述凸起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焊接段连接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弹性段的一端,所述接触段的延长线位于两对所述凸起部之间,且所述接触段的延长线位于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和靠近所述焊接段的一对所述凸起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部的上端对齐,多个所述凸起部的下端对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撕裂形成,每一对所述凸起部的两个所述凸起部为紧邻设置。
7.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端子槽,至少一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位于所述端子槽内的一连接段,于所述连接段的正面凸伸有一第一凸起部及一第二凸起部,于所述连接段的背面凸伸有一第三凸起部及一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间具有一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间具有一第二距离,所述第四凸起部与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不相等,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三凸起部沿所述连接段的宽度方向排成一排,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四凸起部均沿所述连接段的宽度方向排成一排,且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四凸起部沿所述连接段的宽度方向排成一排,定义所述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连接所述连接段的一弹性段,一接触段连接所述弹性段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所述接触段带动所述弹性段朝所述连接段的方向收缩并上下伸缩,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弹性段的前侧,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四凸起部位于所述弹性段的后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及所述第四凸起部沿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其宽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段具有多个延伸部,多个弯折部分别连接两两相邻的所述延伸部,且一个所述延伸部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弯折部,具有所述第一凸起部一侧的多个所述弯折部的内边缘连线的延长线穿过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所述第二凸起部一侧的多个所述弯折部的内边缘连线的延长线穿过所述第二凸起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焊接段连接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弹性段的一端,所述接触段的延长线位于所述第三凸起部和所述第四凸起部之间,且所述接触段的延长线位于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和靠近所述焊接段的所述第四凸起部之间。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及所述第四凸起部为撕裂形成,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三凸起部为紧邻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和所述第四凸起部为紧邻设置。
CN201911224730.9A 2019-12-04 2019-12-04 电连接器 Active CN111009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4730.9A CN111009753B (zh) 2019-12-04 2019-12-04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4730.9A CN111009753B (zh) 2019-12-04 2019-12-04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9753A CN111009753A (zh) 2020-04-14
CN111009753B true CN111009753B (zh) 2021-08-20

Family

ID=70113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4730.9A Active CN111009753B (zh) 2019-12-04 2019-12-04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0975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0517Y (zh) * 2005-04-08 2006-07-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具有端子改良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884571Y (zh) * 2005-11-28 2007-03-28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205385132U (zh) * 2016-02-29 2016-07-13 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小间距压接式电连接器
CN206195012U (zh) * 2016-10-28 2017-05-24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可正反插拔的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及其组合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6110A (zh) * 2018-08-23 2018-12-21 毛黎莉 拔插式pcba连接端子及电连接组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0517Y (zh) * 2005-04-08 2006-07-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具有端子改良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884571Y (zh) * 2005-11-28 2007-03-28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205385132U (zh) * 2016-02-29 2016-07-13 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小间距压接式电连接器
CN206195012U (zh) * 2016-10-28 2017-05-24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可正反插拔的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及其组合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9753A (zh) 2020-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2606B (zh) 电连接器
KR100538161B1 (ko) 저 프로파일 커넥터
US71724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apparatus capable of resisting repetition of connection and disconnection
KR101495399B1 (ko) 차동 신호쌍 사이에서 스큐를 감소시킬 수 있는 차동 신호 커넥터
KR100416297B1 (ko) 전기 커넥터
US7056146B2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tact and electric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KR101119768B1 (ko) 커넥터 세트 및 그에 사용하기 위한 조인터
JP2007149394A (ja) コネクタ
KR101539873B1 (ko) 기판 접속용 단자
US7011543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TWI296867B (en) Low insertion force socket
KR20060050339A (ko) 커넥터
US10707619B2 (en) Movable connector
CN111009753B (zh) 电连接器
US9793632B2 (en) Spring finge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3546598U (zh) 一种浮动式双排连接器
CN113054469B (zh) 电连接器
CN110247214B (zh) 电连接器
CN209150379U (zh) 便于安装的背板连接器
JPH0245305B2 (zh)
CN112117569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6698805U (zh) 充电器
CN218005410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
CN219498220U (zh)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JP2015185243A (ja) 音叉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