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81297A - 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81297A
CN110981297A CN201911189687.7A CN201911189687A CN110981297A CN 110981297 A CN110981297 A CN 110981297A CN 201911189687 A CN201911189687 A CN 201911189687A CN 110981297 A CN110981297 A CN 110981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graphene oxide
geopolymer
sodium hydroxide
geopolymer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96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81297B (zh
Inventor
刘毅
闫东明
张亚军
陈士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9111896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812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81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1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81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1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06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mineral polymers, e.g. geopolymers of the Davidovits 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008Obtaining or using nanotechnology related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092Resistance against biological degra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4Sea water resis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10Production of cement, e.g. improving or optimising the production methods; Cement grind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计的组分:硅铝质矿物原料700‑760份,碱激发剂260‑300份,纳米二氧化钛40‑60份,氧化石墨烯2‑8份,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30‑5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地聚合物原料;2)制备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钠溶液;3)制备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4)制备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充分利用氧化石墨烯、纳米二氧化钛以及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三者的自身性能以及优异的协同作用,显著了提高了地聚合物材料的疏水抗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聚合物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无机缩聚三维氧化物网络结构的新型材料,这种材料以富含硅铝的矿物为原料,与液体硅酸钠、氢氧化钠等溶液发生碱激发反应而生成,地聚合物材料具有比传统硅酸盐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包括:快硬早强,耐酸碱、耐火、耐高温性能好,固重金属离子效率高等。此外,地聚合物原料多来源于粉煤灰、高炉矿渣、矿山废渣等工业废弃物,生产过程中碳排放和能耗均低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一种低碳、绿色、节能和环保的建筑材料。
由于海洋强国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一大批海工混凝土结构将被建成,而水以及菌落和微生物对海工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破坏已引起广泛的关注。由于地聚合物材料本身存在羟基,因此材料表现出亲水性,在水环境中易受侵蚀,这会使得材料内部结构遭到破坏,有害离子将大量侵入,严重损害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中国专利CN201510638847.7《一种具有超疏水表面的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在偏高领土基地聚合物表面涂刷液体疏水改性剂制备超疏水表面,这种方法并不能改变材料内部的亲水性,当地聚合物表面因外力或腐蚀而破坏时,其内部的亲水性仍然会使得材料受到侵蚀,同时这种疏水涂层对地聚合物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并没有较好的提升作用。中国专利CN201610530495.8《一种用于临海混凝土结构的杀菌防腐涂料及其制备工艺》公开了一种在偏高领土基地聚合物加入硫化铁铜为催化杀菌材料,这种方法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杀菌效果,但并不具有疏水功能,且几乎没有对材料性能的改善。因此如何在兼顾疏水和抗菌效果的同时,提高地聚合物材料的本身力学性能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地聚合物材料,该材料在保证疏水抗菌效果的同时,可以提高自身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计的组分:硅铝质矿物原料700-760份,碱激发剂260-300份,纳米二氧化钛40-60份,氧化石墨烯2-8份,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30-50份;所述硅铝质矿物原料为复配材料,包括偏高岭土400-420份、粉煤灰220-240份、粒化高炉矿渣50-70份和硅酸盐水泥30-50份。
粉煤灰掺入偏高岭土中有利于减小反应后地聚合物大孔孔隙,增加结构的致密度。粒化高炉矿渣有利于形成水化硅酸钙凝胶,作为微集料填充在孔隙中,但是其掺量不宜过多,以免过快凝结,影响使用。而硅酸盐水泥加入不仅提供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使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增强碱性,而且水泥水化放热会促进地质聚合反应的进行,使地聚合反应更加充分。因此偏高岭土、粉煤灰、矿渣以及硅酸盐水泥的复配不仅提供了硅铝原料,同时各组分相互配合,极大的增加了结构的致密性,有利于提高抗渗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碱激发剂为复配材料,包括液体硅酸钠190-210份,氢氧化钠溶液70-100份。
进一步的,所述氢氧化钠溶液包括固体氢氧化钠20-30份,去离子水50-70份,氢氧化钠浓度应大于等于8mol/L。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粒径范围为10-100纳米,纯度大于等于95%。
由于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具有羟基自由基或者高氧化性的空穴,对细菌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因而具有较强的杀菌功能。除此以外,纳米二氧化钛可以加快地聚合物反应的进程,形成更多的凝胶产物,减小地聚合物的总孔隙率,改善地聚合物的微观结构,提高地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石墨烯厚度为1.0-1.5纳米,延展尺寸为0.5-5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为将苯乙烯和二甲基硅氧烷形成的嵌段聚合物制成纤维。
苯乙烯和二甲基硅氧烷均具有较好的憎水性,形成的嵌段聚合物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疏水功能,产生更好的疏水效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地聚合物反应粉料:将400-420份偏高岭土、220-240份粉煤灰、50-70份粒化高炉矿渣和30-50份硅酸盐水泥按比例混合搅拌研磨得到;
2)制备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钠溶液:将20-30份氢氧化钠,50-70份去离子水、2-8份氧化石墨烯混合,40-50Hz超声分散60-80分钟得到;
3)制备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将190-210份液体硅酸钠与步骤2)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钠溶液、30-50份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40-60份纳米二氧化钛混合,40-50Hz超声分散30-60分钟,形成均匀的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
4)制备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将步骤3)得到的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不断搅拌,并加入步骤1)得到的地聚合物反应粉料,混合均匀即得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氧化石墨烯中具有大量的官能团,形成的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具有良好的分散效果,可以解决纳米二氧化钛和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在地聚合物中分散不均匀问题,充分发挥纳米二氧化钛的抗菌效果和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的疏水功能;(2)具有较强碱性的碱激发剂溶液可以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使其产生起皱和折叠,形成的共轭二维结构良好的导电性且褶皱和边缘处的大量的含氧官能团为纳米二氧化钛提供了活性位点,抑制了电子-空穴对复合,提高了羟基自由基的寿命和催化,使得纳米二氧化钛的抗菌效果大大增强;(3)氧化石墨烯以及部分还原的氧化石墨烯使得纳米二氧化钛以及硅铝质原料生成的无定形凝胶可在二维结构上生长、覆盖,形成独特的三维氧化石墨烯基地聚合物凝胶,对孔隙和裂缝起到填充作用,使得其与地聚合物基质具有更好的界面粘合,形成的包裹和锚固机制有利于提高地聚合物的韧性和强度;(4)纳米二氧化钛可以填充并桥接地聚合物材料与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其诱导成核生成的凝胶依附于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表面,增加地聚合物材料与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的粘结强度,使得地聚合物与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产生更好的化学键合;(5)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填充并桥接基质的孔隙、微裂纹的效果,降低地聚合物的总孔隙率,提高地聚合物的致密性,增强地聚合物的抗渗性,改善地聚合物的机械性能;(6)本发明制备的地聚合物材料可以兼顾疏水和抗菌的功效,对材料自身强度的提升也有较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1)制备地聚合物反应粉料:将410g偏高岭土、230g粉煤灰、62g粒化高炉矿渣和38g硅酸盐水泥按比例混合搅拌研磨得到;
2)制备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钠溶液:将24g氢氧化钠,58g去离子水、4g厚度为1.5纳米、延展尺寸为3微米氧化石墨烯,50Hz超声分散80分钟得到;
3)制备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将205g液体硅酸钠与步骤2)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钠溶液、41g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50g纳米二氧化钛混合,50Hz超声分散60分钟,形成均匀的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
4)制备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将步骤3)得到的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不断搅拌,并加入步骤1)得到的地聚合物反应粉料,混合均匀即得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
实施例2
1)制备地聚合物反应粉料:将418g偏高岭土、235g粉煤灰、65g粒化高炉矿渣和42g硅酸盐水泥按比例混合搅拌研磨得到;
2)制备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钠溶液:将28g氢氧化钠,70g去离子水、5g厚度为1.5纳米、延展尺寸为3微米氧化石墨烯混合,50Hz超声分散80分钟得到;
3)制备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将202g液体硅酸钠与步骤2)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钠溶液、48g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56g纳米二氧化钛混合,50Hz超声分散60分钟,形成均匀的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
4)制备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将步骤3)得到的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不断搅拌,并加入步骤1)得到的地聚合物反应粉料,混合均匀即得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
实施例3
1)制备地聚合物反应粉料:将402g偏高岭土、223g粉煤灰、55g粒化高炉矿渣和30g硅酸盐水泥按比例混合搅拌研磨得到;
2)制备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钠溶液:将20g氢氧化钠,50g去离子水、2g厚度为1.5纳米、延展尺寸为3微米氧化石墨烯混合,40Hz超声分散60分钟得到;
3)制备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将190g液体硅酸钠与步骤2)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钠溶液、30g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42g纳米二氧化钛混合,40Hz超声分散30分钟,形成均匀的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
4)制备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将步骤3)得到的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不断搅拌,并加入步骤1)得到的地聚合物反应粉料,混合均匀即得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
对比实施例4
1)制备地聚合物反应粉料:将402g偏高岭土、223g粉煤灰、55g粒化高炉矿渣和30g硅酸盐水泥按比例混合搅拌研磨得到;
2)制备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钠溶液:将20g氢氧化钠,50g去离子水、2g厚度为1.5纳米、延展尺寸为3微米氧化石墨烯混合,40Hz超声分散60分钟得到;
3)制备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将190g液体硅酸钠与步骤2)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钠溶液、42g纳米二氧化钛混合,40Hz超声分散30分钟,形成均匀的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
4)制备地聚合物材料:将步骤3)得到的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不断搅拌,并加入步骤1)得到的地聚合物反应粉料,混合均匀即得地聚合物材料。
对比实施例5
1)制备地聚合物反应粉料:将402g偏高岭土、223g粉煤灰、55g粒化高炉矿渣和30g硅酸盐水泥按比例混合搅拌研磨得到;
2)制备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钠溶液:将20g氢氧化钠,50g去离子水、2g厚度为1.5纳米、延展尺寸为3微米氧化石墨烯混合,40Hz超声分散60分钟得到;
3)制备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将190g液体硅酸钠与步骤2)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钠溶液、30g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40Hz超声分散30分钟,形成均匀的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
4)制备地聚合物材料:将步骤3)得到的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不断搅拌,并加入步骤1)得到的地聚合物反应粉料,混合均匀即得地聚合物材料。
对比实施例6
1)制备地聚合物反应粉料:将402g偏高岭土、223g粉煤灰、55g粒化高炉矿渣和30g硅酸盐水泥按比例混合搅拌研磨得到;
2)制备氢氧化钠溶液:将20g氢氧化钠,50g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
3)制备碱激发溶液:将190g液体硅酸钠与步骤2)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30g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42g纳米二氧化钛混合,40Hz超声分散30分钟,形成均匀的碱激发溶液;
4)制备地聚合物材料:将步骤3)得到的碱激发溶液不断搅拌,并加入步骤1)得到的地聚合物反应粉料,混合均匀即得地聚合物材料。
对比实施例7
1)制备地聚合物反应粉料:将402g偏高岭土、223g粉煤灰、55g粒化高炉矿渣和30g硅酸盐水泥按比例混合搅拌研磨得到;
2)制备氢氧化钠溶液:将20g氢氧化钠与50g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
3)制备碱激发溶液:将190g液体硅酸钠与步骤2)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
4)制备地聚合物材料:将步骤3)得到的碱激发溶液不断搅拌,并加入步骤1)得到的地聚合物反应粉料,混合均匀即得地聚合物材料。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地聚合物材料疏水抗菌效果,进行了强度试验、接触角测试以及光催化杀菌试验,具体方法和结果如下:
1)强度试验
取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制得的地聚合物材料作为测试样品,在标准养护室养护7天后,测试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强度试验按照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进行测试。
2)接触角测试
取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制得的地聚合物材料作为测试样品,在标准养护室养护7天后,先进行干燥然后劈开,进行水在混凝土表面和内部进行接触角测试,测试采用标准接触角测量仪进行。
3)光催化杀菌
选取实施例3和对比实施例7制得的地聚合物材料作为测试样品,在标准养护室养护7天后,劈开后将一定量的硫氧化菌营养液倒入试块表面和内部面上,使用紫外光线照射带有菌落的液体,在一定时间后,取定量的溶液进行显微测数,以判断抗菌能力。
制得的地聚合物材料疏水抗菌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地聚合物材料力学性能和接触角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293255230000071
表2:地聚合物材料光催化杀菌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293255230000072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地聚合物材料充分利用氧化石墨烯、纳米二氧化钛以及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三者的自身性能以及优异的协同作用,在改善强度的同时,显著了提高了地聚合物材料的疏水抗菌效果。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计的组分:硅铝质矿物原料700-760份,碱激发剂260-300份,纳米二氧化钛40-60份,氧化石墨烯2-8份,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30-50份;所述硅铝质矿物原料为复配材料,包括偏高岭土400-420份、粉煤灰220-240份、粒化高炉矿渣50-70份和硅酸盐水泥3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激发剂为复配材料,包括液体硅酸钠190-210份,氢氧化钠溶液70-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包括固体氢氧化钠20-30份,去离子水50-70份,氢氧化钠浓度应大于等于8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粒径范围为10-100纳米,纯度大于等于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厚度为1.0-1.5纳米,延展尺寸为0.5-5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为将苯乙烯和二甲基硅氧烷形成的嵌段聚合物制成纤维。
7.一种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地聚合物反应粉料:将400-420份偏高岭土、220-240份粉煤灰、50-70份粒化高炉矿渣和30-50份硅酸盐水泥按比例混合搅拌研磨得到;
2)制备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钠溶液:将20-30份氢氧化钠,50-70份去离子水、2-8份氧化石墨烯混合,40-50Hz超声分散60-80分钟得到;
3)制备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将190-210份液体硅酸钠与步骤2)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钠溶液、30-50份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纤维、40-60份纳米二氧化钛混合,40-50Hz超声分散30-60分钟,形成均匀的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
4)制备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将步骤3)得到的氧化石墨烯-碱激发溶液不断搅拌,并加入步骤1)得到的地聚合物反应粉料,混合均匀即得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
CN201911189687.7A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9812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9687.7A CN110981297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9687.7A CN110981297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1297A true CN110981297A (zh) 2020-04-10
CN110981297B CN110981297B (zh) 2021-02-19

Family

ID=70087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9687.7A Active CN110981297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8129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9917A (zh) * 2020-05-19 2020-08-25 常熟理工学院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制备地质聚合物光催化剂的方法
CN112079593A (zh) * 2020-07-30 2020-12-15 浙江大学 一种硅氧烷改性的超疏水地聚合物防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79585A (zh) * 2020-07-30 2020-12-15 浙江大学 一种利用微孔发泡制备的超疏水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73750A (zh) * 2021-04-27 2021-07-27 西南大学 一种具有抗菌性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15677275A (zh) * 2022-09-07 2023-02-03 广州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加固用地聚合物基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120011A (zh) * 2023-02-06 2023-05-16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掺纳米二氧化钛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779A (zh) * 2005-03-10 2008-03-05 麻省理工学院 超疏水纤维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KR100942032B1 (ko) * 2009-01-30 2010-02-11 전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무시멘트 알칼리 활성결합재, 상기 결합재를 포함하는 무시멘트 알칼리 활성 모르터, 콘크리트 및 콘크리트 제품
CN104496333A (zh) * 2014-12-29 2015-04-08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煤灰基地聚合物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6041A (zh) * 2015-01-21 2015-05-2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石墨烯-矿渣基导电功能复合材料制备及在污水处理应用
CN105218004A (zh) * 2015-09-17 2016-01-06 浙江大学 一种导电地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380167A (zh) * 2016-08-30 2017-02-08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威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碱激发粉煤灰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8467A (zh) * 2017-06-06 2017-09-22 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台州分院 一种海工混凝土防护用地聚合物涂层材料
CN107352861A (zh) * 2017-06-06 2017-11-17 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台州分院 一种海工混凝土防护用地聚合物涂层材料的使用方法
CN107352860A (zh) * 2017-06-06 2017-11-17 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台州分院 一种海工混凝土防护用地聚合物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892978A (zh) * 2018-06-15 2018-11-27 浙江航通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聚物基防霉抗菌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6355A (zh) * 2019-05-14 2019-08-23 安徽扬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质聚合物改性聚苯保温板
CN110981298A (zh) * 2019-11-28 2020-04-10 浙江大学 一种氧化石墨烯-纳米矿物增强型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779A (zh) * 2005-03-10 2008-03-05 麻省理工学院 超疏水纤维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KR100942032B1 (ko) * 2009-01-30 2010-02-11 전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무시멘트 알칼리 활성결합재, 상기 결합재를 포함하는 무시멘트 알칼리 활성 모르터, 콘크리트 및 콘크리트 제품
CN104496333A (zh) * 2014-12-29 2015-04-08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煤灰基地聚合物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6041A (zh) * 2015-01-21 2015-05-2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石墨烯-矿渣基导电功能复合材料制备及在污水处理应用
CN105218004A (zh) * 2015-09-17 2016-01-06 浙江大学 一种导电地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380167A (zh) * 2016-08-30 2017-02-08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威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碱激发粉煤灰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8467A (zh) * 2017-06-06 2017-09-22 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台州分院 一种海工混凝土防护用地聚合物涂层材料
CN107352861A (zh) * 2017-06-06 2017-11-17 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台州分院 一种海工混凝土防护用地聚合物涂层材料的使用方法
CN107352860A (zh) * 2017-06-06 2017-11-17 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台州分院 一种海工混凝土防护用地聚合物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892978A (zh) * 2018-06-15 2018-11-27 浙江航通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聚物基防霉抗菌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6355A (zh) * 2019-05-14 2019-08-23 安徽扬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质聚合物改性聚苯保温板
CN110981298A (zh) * 2019-11-28 2020-04-10 浙江大学 一种氧化石墨烯-纳米矿物增强型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闫姝: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9917A (zh) * 2020-05-19 2020-08-25 常熟理工学院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制备地质聚合物光催化剂的方法
CN112079593A (zh) * 2020-07-30 2020-12-15 浙江大学 一种硅氧烷改性的超疏水地聚合物防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79585A (zh) * 2020-07-30 2020-12-15 浙江大学 一种利用微孔发泡制备的超疏水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79585B (zh) * 2020-07-30 2021-06-01 浙江大学 一种利用微孔发泡制备的超疏水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73750A (zh) * 2021-04-27 2021-07-27 西南大学 一种具有抗菌性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15677275A (zh) * 2022-09-07 2023-02-03 广州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加固用地聚合物基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120011A (zh) * 2023-02-06 2023-05-16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掺纳米二氧化钛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1297B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81297B (zh) 一种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的疏水抗菌型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ng et al. Advances in geopolymer material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CN110922111A (zh) 一种铜渣-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checo-Torgal et al. Alkali-activated cement-based binders (AACBs) as durable and cost-competitive low-CO2 binder materials: some shortcoming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CN110981298B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纳米矿物增强型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0205B (zh) 地质聚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0294611B (zh) 一种常温弱碱地聚物激发水泥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09942235A (zh) 常温养护高强高抗碳化性能的地聚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0574A (zh) 负离子彩色饰面外墙保温材料
CN109437753B (zh) 一种无机石及其生产工艺
CN112573884A (zh) 一种高韧性碱矿渣花岗岩石粉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25392A (zh) 一种耐微生物侵蚀防护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Idrees et al. Effectiveness of metakaolin and hybrid polymers incorporated mortar for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acid resistance of industrial and wastewater infrastructure
Rashad et al. An initi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nano-zirconium on the behavious of alkali-activated slag cement subjected to seawater attack
CN110395884A (zh) 一种仿生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51995B (zh) 一种聚合物快速加固用修补砂浆
CN116396045B (zh) 一种高密实防滑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Park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fly ash-pastes synthesized at different activator conditions
CN112456925A (zh) 一种具有自愈合能力的耐侵蚀性混凝土
CN115093185B (zh) 一种深邃排污用抗菌耐腐蚀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07036B (zh) 灭活杀菌高耐腐玄武岩纤维改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TW201731797A (zh) 環保水泥及其製法
CN115948084A (zh) 一种混凝土自清洁有机无机杂化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5624B (zh) 用于氯氧镁水泥的羧酸聚合物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KR20200049101A (ko) 자기 치유가 촉진된 콘크리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