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1780A -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1780A
CN110971780A CN201910916649.0A CN201910916649A CN110971780A CN 110971780 A CN110971780 A CN 110971780A CN 201910916649 A CN201910916649 A CN 201910916649A CN 110971780 A CN110971780 A CN 110971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type
image data
data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66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71780B (zh
Inventor
乔德·沙奎龙
沙尼恩·罗丝·加莱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971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1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71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1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95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operator in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92Other manual input means, e.g. digitisers or writing tabl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4Automatic configuration, e.g. by dr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233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user specified instructions, e.g. user selection of reproduction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93Enlarging or redu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取得部、作业执行部、存储部和控制部。控制部判断取得图像数据是否包含第一种类图像和第二种类图像。在取得图像数据包含第一种类图像和第二种类图像的情况下,控制部对取得图像数据进行与第一种类图像对应的图像处理而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控制部使作业执行部基于所生成的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与第二种类图像对应的作业。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图像数据来执行作业的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存在对读取原稿而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来执行作业的装置。作为作业的种类,例如具有印刷。这种图像处理装置例如具有数码复合机、打印机和传真机。使用者有时在原稿上通过手写进行写入。例如,将复选标记或下划线写入原稿。公知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对原稿的图像数据实施使手写部分容易理解的图像处理。
具体地说,公知如下的图像处理装置:读取包括手写的字符或图形的原稿并进行得到的图像数据的处理,基于图像数据,判断手写区域的色调是否与包围手写区域的外侧区域的色调相同或类似,并且基于判断结果,对图像数据进行由手写的字符或图形构成的手写区域的边缘部或与手写区域相邻的规定范围的色调、色度或亮度的调整。
为了实现高功能化,近年来,在图像处理装置中,能够利用的图像处理的种类涉及多种。由于能够设定的项目和设定较多,所以图像处理装置的动作设定操作变得复杂。必须从能够利用的多种图像处理中选择要使用的图像处理。此外,在利用的图像处理中,有时应当进行详细的设定。进而,不仅可以通过设置于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面板,而且可以通过能够与图像处理装置通信的PC或便携通信装置进行设定。需要针对每个操作的装置掌握操作方法。当使用图像处理装置时,存在如下问题:用于得到所希望的结果的设定操作变得复杂而花费精力和时间。
上述公知的技术是用于容易观察(强调)手写部分的技术。由于设定操作复杂,所以无法应对操作花费精力和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能够容易地命令图像处理装置应当进行的动作,减少设定操作所需的精力和时间。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取得部、作业执行部、存储部和控制部。所述取得部取得图像数据。所述作业执行部执行作业。所述存储部存储第一定义数据和第二定义数据。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定义数据和所述第二定义数据,判断所述取得部取得的取得图像数据是否包含第一种类图像和第二种类图像。所述第一定义数据是第一种类图像的数据和定义了与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对应的图像处理的数据。所述第二定义数据是第二种类图像的数据和定义了与所述第二种类图像对应的作业的种类的数据。在所述取得图像数据包含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和所述第二种类图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取得图像数据进行与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对应的图像处理而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所述控制部使所述作业执行部基于所生成的所述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与所述第二种类图像对应的作业。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存储第一定义数据和第二定义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定义数据和所述第二定义数据,判断取得的取得图像数据是否包含第一种类图像和第二种类图像;所述第一定义数据是第一种类图像的数据和定义了与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对应的图像处理的数据;所述第二定义数据是第二种类图像的数据和定义了与所述第二种类图像对应的作业的种类的数据;在所述取得图像数据包含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和所述第二种类图像的情况下,对所述取得图像数据进行与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对应的图像处理而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基于所生成的所述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与所述第二种类图像对应的作业。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仅通过添加特定的图像,就能够容易地向图像处理装置命令应当进行的图像处理和应当执行的作业的种类。能够减少设定操作花费的精力和时间。通过如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更加明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能够由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执行的作业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定义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二定义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中的标记使用模式下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种类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种类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种类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种类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种类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种类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种类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种类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种类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二种类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保存目的地定义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二种类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发送目的地定义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二种类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数码复合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命令图像处理装置的动作。本发明减少了设定操作所需的精力和时间。以下,使用图1~图19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以下,作为图像处理装置以数码复合机100为例来进行说明。图像处理装置并不限定于数码复合机100。图像处理装置可以是像打印机那样的其他种类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结构和配置等各要素并不限定发明的范围而仅是说明例。
(数码复合机100)
使用图1对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100的一例进行说明。数码复合机100包括:控制部1、存储部2(相当于作业执行部)、图像读取部3(相当于取得部)、操作面板4、印刷部5(相当于作业执行部)和通信部6(相当于取得部和作业执行部)。
控制部1对数码复合机100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1包括控制电路11和图像处理电路12。控制电路11例如是CPU。控制电路11基于存储于存储部2的程序和数据对各部(图像读取部3、操作面板4、印刷部5和通信部6)进行控制。图像处理电路12进行各种图像处理。例如,图像处理电路12是图像处理专用的电路(ASIC)。
存储部2包括ROM、存储器和RAM。ROM例如是闪存ROM。存储器是像HDD或SSD那样的大容量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存储部2存储各种数据和控制用程序。例如,存储部2存储控制用数据、设定数据和图像数据。
图像读取部3包括放置原稿的原稿台(接触玻璃)。当读取原稿时,控制部1使图像读取部3读取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为了读取原稿,图像读取部3包括光源(灯)、透镜和图像传感器(线传感器)。并且,图像读取部3基于图像传感器的读取来生成图像数据。能够使用图像读取部3取得原稿的图像数据。图像读取部3作为取得图像数据的取得部发挥功能。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基于图像读取部3的读取而取得的图像数据称为取得图像数据8。
操作面板4包括显示面板41、触摸面板42和硬键43。显示面板41显示画面和图像。控制部1对显示面板41的显示进行控制。控制部1使显示面板41显示用于作业设定的操作图像。操作图像例如是按钮、键和标签。触摸面板42接受使用者的操作。触摸面板42设置在显示面板41的上表面。触摸面板42识别触摸位置。控制部1基于触摸面板42的输出来识别操作的操作图像。控制部1基于所操作的操作图像来识别使用者的操作内容。硬键43也接受使用者的操作。
印刷部5包括:供纸部51、送纸部52、图像形成部53和定影部54。在供纸部51放置纸。当进行印刷作业时,控制部1将纸向供纸部51供给。控制部1将纸向送纸部52输送。控制部1使图像形成部53形成基于栅格数据的调色剂像。控制部1使图像形成部53进行调色剂像向输送的纸的转印。控制部1使定影部54进行转印在纸上的调色剂像的定影。控制部1使送纸部52向机外排出定影后的纸。
控制部1能够经由网络与计算机200通信。通信部6与计算机200通信。通信部6包括:连接器、通信用电路、通信用存储器和通信软件。通信部6能够从计算机200取得图像数据。通信部6也作为取得图像数据的取得部发挥功能。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通信部6取得的图像数据也称为取得图像数据8。
(能够由数码复合机100执行的作业)
接着,使用图2说明实施方式中能够由数码复合机100执行的作业的种类的一例。在数码复合机100中能够执行多种作业。例如,在数码复合机100中,能够基于图像读取部3或通信部6取得的图像数据(取得图像数据8),进行保存作业、发送作业和打印作业。
当基于取得图像数据8执行作业时,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进行取得图像数据8的图像处理。控制部1进行图像处理而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控制部1基于所生成的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来执行作业。
例如,当保存作业时,控制部1进行取得图像数据8的图像处理。控制部1基于图像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来生成保存用的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控制部1将预先确定的保存用文件格式的数据生成为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控制部1使存储部2非易失性地存储所生成的保存用文件(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在保存作业中,存储部2作为作业执行部发挥功能。
此外,当发送作业时,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也进行取得图像数据8的图像处理。控制部1基于图像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来生成发送用的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控制部1将预先确定的发送用文件格式的数据生成为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控制部1使通信部6发送所生成的发送用文件(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在发送作业中,通信部6作为作业执行部发挥功能。
此外,当打印作业时,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也进行取得图像数据8的图像处理。控制部1基于图像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来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控制部1将能够用于图像形成部53的印刷的图像数据生成为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例如,控制部1将进行了网点处理(半色调处理)的图像数据生成为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控制部1使印刷部5基于所生成的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在打印作业中,图像形成部53作为作业执行部发挥功能。
(标记利用模式下的处理)
接着,使用图3~图5说明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100中的标记利用模式下的处理的一例。在数码复合机100中,能够利用标记利用模式。操作面板4接受是否利用标记利用模式的选择。在操作面板4中进行了利用标记利用模式的选择时,控制部1进行标记利用模式下的处理。
标记利用模式是如下模式:基于取得图像数据8中包含的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来进行作业。当利用标记利用模式时,控制部1对取得图像数据8进行分析。然后,控制部1判断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是否包含在取得图像数据8中。控制部1对取得图像数据8进行与第一种类图像71对应的图像处理而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此外,控制部1使作业执行部基于所生成的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与第二种类图像72对应的作业。
另外,在操作面板4中进行了不利用标记利用模式的选择时,控制部1以正常模式进行处理。在正常模式中,控制部1不判断是否在取得图像数据8中包含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基于在操作面板4中进行的设定来进行图像处理。此外,控制部1使作业执行部进行在操作面板4中选择的种类的作业。
此处,存储部2存储第一定义数据D1和第二定义数据D2。第一定义数据D1是第一种类图像71的数据和定义了与第一种类图像71对应的图像处理的数据。图3表示第一定义数据D1的一例。如图3所示,在第一定义数据D1中定义在数码复合机100中能够使用的图像处理的种类。定义多种第一种类图像71。定义与各图像处理对应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图像数据。图3表示定义了与调整尺寸(尺寸调整)的图像处理对应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第一定义数据D1的一例。在后面说明其他的第一种类图像71。
第二定义数据D2是第二种类图像72的数据和定义了与第二种类图像72对应的作业的种类的数据。图4表示第二定义数据D2的一例。如图4所示,在第二定义数据D2中定义执行的作业的种类。此外,定义与各作业对应的第二种类图像72的图像数据。图4表示定义了发送作业的第二种类图像72的第二定义数据D2的一例。在后面说明其他的第二种类图像72。
接着,使用图5说明标记利用模式下的处理流程的一例。图5的开始是在标记利用模式下开始作业的时刻。在操作面板4中进行了使用标记利用模式的选择。
当使用标记利用模式时,使用者使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包含在取得图像数据8中。当读取原稿并进行作业时,使用者可以将第一种类图像71的贴签和第二种类图像72的贴签粘贴在原稿上。操作面板4可以接受印刷定义于第一定义数据D1的第一种类图像71和定义于第二定义数据D2的第二种类图像72的指示,以便容易地制作贴签。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使印刷部5仅印刷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能够容易地使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包含在原稿中。此外,操作面板4可以接受印刷的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的选择。由此,能够仅将经常使用的种类图像、特定的种类图像印刷在贴签纸上。
此外,使用者可以通过手写将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添加到原稿中。此外,使用者可以准备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的印章(图章)。能够仅通过按压印章使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包含在原稿中。
在从计算机200发送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使用者使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包含在发送前的图像数据中。例如,在计算机200中安装用于对图像数据进行编辑、加工的软件。使用者利用该软件,将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添加到为了作业而发送的图像数据中。能够使用计算机200的操作用设备(例如鼠标),将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追加到图像数据中。计算机200可以存储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的图像数据,以便能够容易地进行追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复制和粘贴所存储的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的图像数据,使用者将种类图像添加到图像数据中。
首先,控制部1取得取得图像数据8(步骤#11)。当读取原稿时,控制部1使图像读取部3读取所放置的原稿。图像读取部3生成原稿的图像数据(取得图像数据8)。此外,通信部6可以从计算机200取得取得图像数据8。接着,控制部1对取得图像数据8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包含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的双方(步骤#12)。
控制部1(控制电路11或图像处理电路12)可以进行图形匹配处理,判断取得图像数据8是否包含第一种类图像71。控制部1对包含于第一定义数据D1的每个第一种类图像71进行图形匹配处理。当取得图像数据8包含与第一种类图像71的图像数据的匹配率(类似率)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部分时,控制部1判断为取得图像数据8包含第一种类图像71。当判断为取得图像数据8包含第一种类图像71时,控制部1将匹配率(类似率)最高的第一种类图像71确定为取得图像数据8中包含的第一种类图像71。
此外,控制部1(控制电路11或图像处理电路12)可以进行图形匹配处理,判断取得图像数据8是否包含第二种类图像72。控制部1对包含于第二定义数据D2的每个第二种类图像72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形匹配处理。当取得图像数据8包含与第二种类图像72的图像数据的匹配率(类似率)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部分时,控制部1判断为取得图像数据8包含第二种类图像72。当判断为取得图像数据8包含第二种类图像72时,控制部1将匹配率(类似率)最高的第二种类图像72确定为取得图像数据8中包含的第二种类图像72。
另外,为了容易地判断是否包含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可以预先确定在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中使用的颜色。在第一种类图像71中使用的颜色和在第二种类图像72中使用的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可以在第一种类图像71中使用红色,在第二种类图像72中使用蓝色。
在这种情况下,操作面板4可以从多种颜色中接受在第一种类图像71中使用的颜色和在第二种类图像72中使用的颜色的选择。能够从多种颜色中选择颜色。预先确定与所选择的颜色对应的像素值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识别取得图像数据8中与所选择的颜色对应的像素。控制部1进行与由与所选择的颜色对应的像素描绘的图形的图形匹配。
当判断为不包含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时(步骤#12的否),控制部1使显示面板41显示警告(步骤#13)。警告是传达种类图像不足和应当进行原稿的再次读取的消息。然后,本流程结束(end)。当流程经过步骤#12的否而结束时,不执行基于读取的原稿的作业。控制部1不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
当判断为包含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的双方时(步骤#12的是),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对取得图像数据8实施与第一种类图像71对应的图像处理(步骤#14)。此处,在输出时不需要添加到原稿或图像数据中的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此处,当进行取得图像数据8的图像处理时,控制部1可以消除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的区域。例如,控制部1可以将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置换为白色。在不消除像字符或图形那样的信息的情况下,使用者只要在页内的空白(原稿或图像数据中白色的部分)添加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即可。
接着,控制部1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步骤#15)。然后,控制部1使作业执行部基于所生成的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与第二种类图像72对应的作业(步骤#16)。例如,当打印作业的第二种类图像72取得图像数据8中包含时,控制部1进行打印作业。然后,本流程结束(end)。
(第一种类图像71)
接着,使用图6~图14说明实施方式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一例。在数码复合机100中能够利用的图像处理的种类涉及多种。以下,说明其一部分和与它们对应的第一种类图像71。另外,以下,说明第一种类图像71是包含矩形(正方形)的框的图(标记)的例子。根据图像处理的种类,矩形内的内容不同。另外,可以不是框。
在图像处理中,有时将取得图像数据8中指定的一部分的范围作为对象。当使用这种图像处理时,使用者在原稿或图像数据中利用指定用的框(指定框80)包围想要实施图像处理的范围。指定框80的框线可以不是矩形。指定框80的框线可以包含曲线。指定框80可以通过手写写入到原稿中。控制部1识别取得图像数据8中包含的指定框80。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配置成与指定框80接触。控制部1将与第一种类图像71接触的线且是封闭区域的线识别为指定框80。
可以预先设定在指定框80的框线中使用的颜色,以便容易地识别指定框80。操作面板4可以从多种颜色中接受在指定框80的框线中使用的颜色的选择。预先确定与能够选择的颜色对应的像素值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识别取得图像数据8中与所选择的颜色对应的像素。控制部1将由所选择的颜色像素的线包围的区域识别为进行图像处理的范围。
(1)调整尺寸(尺寸调整)
图6的左端的图形是放大了调整尺寸的图像处理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图。调整尺寸的图像处理是放大或缩小取得图像数据8整体的尺寸的处理。图6的中央的图表示追加了调整尺寸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当想要进行调整尺寸的图像处理时,使用者将与调整尺寸对应的第一种类图像71追加到原稿或图像数据中。调整尺寸的第一种类图像71包含四个双箭头。各双箭头的一端与矩形的角接触。
图6的右端的图表示调整尺寸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一例。使用者能够使处理用数值73包含在(添加到)调整尺寸的第一种类图像71内。调整尺寸的处理用数值73是倍率。控制部1进行调整尺寸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区域内的OCR处理。然后,判断是否包含处理用数值73(倍率、%)。
当调整尺寸的第一种类图像71包含处理用数值73时,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进行将取得图像数据8的尺寸变更为乘以该处理用数值73后的尺寸的图像处理。如图6的左端下段的图所示,当将125写入调整尺寸的第一种类图像71内时,控制部1生成将取得图像数据8放大为125%的图像数据。当写入了小于100%的倍率时,控制部1生成缩小了取得图像数据8的图像数据。
当调整尺寸的第一种类图像71不包含处理用数值73时,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进行将取得图像数据8的尺寸变更为乘以默认倍率后的尺寸的图像处理。如图6的左端上段的图所示,当未将表示倍率的数值写入第一种类图像71内时,控制部1生成缩小了取得图像数据8的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在图6的例子中默认倍率是65%)。预先确定调整尺寸处理的默认倍率。操作面板4可以接受默认倍率的设定。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将设定的倍率作为默认倍率进行调整尺寸的图像处理。
(2)删除(消除)
图7的左端的图形是放大了删除的图像处理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图。删除的图像处理是消除取得图像数据8中由指定框80指定的范围的内容(置换为白像素)的处理。当想要进行删除的图像处理时,使用者用指定框80包围原稿或图像数据中想要消除的范围。使用者以与指定框80接触的方式将删除的第一种类图像71追加到原稿中。删除的第一种类图像71包含×标记。
图7的中央的图表示删除的第一种类图像71和追加了指定框80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图7的右端的图表示删除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进行消除指定的范围(指定框80)的内容的图像处理。控制部1基于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来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
(3)剪切
图8的左端的图形是放大了剪切(裁剪)的图像处理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图。剪切的图像处理是仅保留取得图像数据8中由指定框80指定的范围(将范围外的像素置换为白像素)的处理。当想要进行剪切的图像处理时,使用者用指定框80包围原稿或图像数据中想要保留的范围。使用者以与指定框80接触的方式追加剪切的第一种类图像71。剪切的第一种类图像71包含重叠了L和倒L的符号。
图8的中央的图表示剪切的第一种类图像71和追加了指定框80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图8的右端的图表示剪切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对取得图像数据8进行消除指定的范围(指定框80)外的图像处理。控制部1基于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来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
(4)转动
图9的左端的图形是放大了转动的图像处理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图。转动的图像处理是使取得图像数据8转动的处理。当想要进行转动的图像处理时,使用者将转动的第一种类图像71追加到原稿或图像数据中。图9的中央的图表示追加了转动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转动的第一种类图像71包含带箭头的半圆弧。能够通过半圆弧中箭头的位置来选择转动的方向。当以表示顺时针方向的转动的方式附加了箭头时,控制部1使取得图像数据8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当以表示逆时针方向的转动的方式附加了箭头时,控制部1使取得图像数据8向逆顺时针方向转动。
图9的右端的图表示转动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使用者能够使处理用数值73包含在(添加到)转动的第一种类图像71内。转动的处理用数值73是角度。控制部1进行转动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区域内的OCR处理。然后,控制部1判断第一种类图像71是否包含处理用数值73(角度)。
当转动的第一种类图像71包含处理用数值73时,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使取得图像数据8转动添加的数值的角度。例如,如图9的左端下段的图所示,当将45度作为角度写入第一种类图像71内时,控制部1生成使取得图像数据8顺时针转动45度的图像数据。
当转动的第一种类图像71不包含处理用数值73时,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使取得图像数据8转动默认角度。如图9的左端上段的图所示,当未将表示角度的数值写入第一种类图像71内时,控制部1生成使取得图像数据8向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的图像数据。预先确定默认转动角度。操作面板4可以接受默认转动角度的设定。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将设定的角度作为默认转动角度进行转动的图像处理。
(5)翻转
图10的左端的图形是放大了翻转(上下翻转)的图像处理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图。翻转的图像处理是使取得图像数据8整体的上下翻转的处理。当想要进行翻转的图像处理时,使用者将翻转的第一种类图像71追加到原稿或图像数据中。翻转的第一种类图像71包含向上的箭头和向下的箭头。向上的箭头和向下的箭头沿左右方向排列。
图10的中央的图表示追加了翻转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图10的右端的图表示翻转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控制部1基于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来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
(6)镜像
图11的左端的图形表示放大了镜像(左右翻转)的图像处理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图。镜像的图像处理是使取得图像数据8整体的左右翻转的处理。当想要进行镜像的图像处理时,使用者将镜像的第一种类图像71追加到原稿中。镜像的第一种类图像71包含空心三角形和实心三角形。各三角形相对于虚线呈线对称。通过线对称表示是镜像处理。
图11的中央的图表示追加了镜像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图11的右端的图表示镜像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控制部1基于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来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
(7)局部放大
图12的左端的图形是放大了局部放大的图像处理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图。局部放大的图像处理是放大取得图像数据8中由指定框80指定的范围的处理。此外,在局部放大的图像处理中,控制部1可以消除由指定框80指定的范围外的内容(可以置换为白像素)。
当想要进行局部放大的图像处理时,使用者用指定框80包围原稿或图像数据中想要放大的(想要保留的)范围。使用者以与指定框80接触的方式将局部放大的第一种类图像71追加到原稿中。局部放大的第一种类图像71包含附加了+的符号的放大镜。
图12的中央的图表示局部放大的第一种类图像71和追加了指定框80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图12的右端的图表示局部放大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控制部1基于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来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
能够使处理用数值73包含在(添加到)局部放大的第一种类图像71内。局部放大的处理用数值73是倍率。控制部1进行局部放大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区域内的OCR处理。然后,判断是否包含处理用数值73(倍率、%)。
当局部放大的第一种类图像71包含处理用数值73时,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进行将指定框80内的图像数据的尺寸放大为乘以该处理用数值73后的尺寸的图像处理。如图12的左端下段的图所示,当将200%作为倍率写入局部放大的第一种类图像71内时,控制部1生成粘贴有将由指定框80包围的范围的尺寸(纵和横)放大为2倍后的数据的图像数据。控制部1以由指定框80包围的范围的中心与放大的数据的中心一致方式粘贴数据。控制部1基于所生成的图像数据来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
当局部放大的第一种类图像71不包含处理用数值73时,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进行将指定框80内的图像数据的尺寸变大局部放大的默认倍率的图像处理。如图12的左端上段的图所示,当未将表示倍率的数值写入第一种类图像71内时,控制部1生成粘贴有将由指定框80包围的范围的尺寸放大默认倍率的数据的图像数据。控制部1以由指定框80包围的范围的中心与放大的数据的中心一致的方式粘贴数据。控制部1基于所生成的图像数据来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预先确定局部放大处理的默认倍率。操作面板4可以接受局部放大的默认倍率的设定。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将设定的倍率作为默认倍率进行处理。
(8)局部缩小
图13的左端的图形是放大了局部缩小的图像处理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图。局部缩小的图像处理是缩小取得图像数据8中由指定框80指定的范围的处理。此外,在局部缩小的图像处理中,控制部1可以消除由指定框80指定的范围外的内容(可以置换为白像素)。
当想要进行局部缩小的图像处理时,使用者用指定框80包围原稿或图像数据中想要缩小并保留的范围。使用者以与指定框80接触的方式将局部缩小的第一种类图像71追加到原稿或图像数据中。局部缩小的第一种类图像71包含附加了-(负)的符号的放大镜。
图13的中央的图表示局部缩小的第一种类图像71和追加了指定框80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图13的右端的图表示局部缩小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
使用者能够使处理用数值73包含在(添加到)局部缩小的第一种类图像71内。局部缩小的处理用数值73是倍率。控制部1进行局部缩小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区域内的OCR处理。然后,判断是否包含处理用数值73(倍率、%)。
当局部缩小的第一种类图像71包含处理用数值73时,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进行将指定框80内的图像数据的尺寸缩小为乘以该处理用数值73后的尺寸的图像处理。如图13的左端下段的图所示,当将50%作为倍率写入局部缩小的第一种类图像71内时,控制部1生成粘贴有将由指定框80包围的范围的尺寸缩小为50%的数据的图像数据。控制部1以由指定框80包围的范围的中心与缩小的数据的中心一致的方式粘贴数据。控制部1基于所生成的图像数据来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
当局部缩小的第一种类图像71不包含处理用数值73时,控制部1(图像处理电路12)进行将指定框80内的图像数据的尺寸变小局部缩小的默认倍率的图像处理。如图13的左端上段的图所示,当未将表示倍率的数值写入第一种类图像71内时,控制部1生成粘贴有将由指定框80包围的范围的尺寸变小局部缩小的默认倍率的数据的图像数据。控制部1以由指定框80包围的范围的中心与缩小的数据的中心一致的方式粘贴数据。控制部1基于所生成的图像数据来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预先确定局部缩小处理的默认倍率。操作面板4可以接受局部缩小的默认倍率的设定。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将设定的倍率作为默认倍率进行处理。
(9)高亮度
图14的左端的图形是放大了高亮度(字符强调)的图像处理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图。高亮度的图像处理是转换所指定的部分的字符的背景颜色来强调字符的处理。当想要进行高亮度的图像处理时,使用者将高亮度的第一种类图像71追加到原稿中。高亮度的第一种类图像71包含H字符。
当进行高亮度的图像处理时,使用者至少在两个部位将高亮度的第一种类图像71追加到原稿或图像数据中。使用者以夹着想要附加高亮度的行的开头和结尾的方式添加高亮度的第一种类图像71。
图14的中央的图表示追加了高亮度的第一种类图像71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图14的右端的图表示高亮度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处理后的取得图像数据8)的一例。控制部1识别取得图像数据8中被高亮度的第一种类图像71夹着的范围。例如,控制部1将包含在识别的范围内的高浓度像素(构成字符的像素)的像素值转换为规定的像素值(例如白)。预先确定用于判断是否是高浓度像素的阈值。控制部1对像素的像素值和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是高浓度像素。此外,控制部1将包含在识别的范围内的高浓度像素以外的像素(背景的像素、淡的像素)转换为规定的像素值(例如黑色或深蓝色的像素值)。
(第二种类图像72)
接着,使用图15~图19说明实施方式的第二种类图像72的一例。能够由数码复合机100执行的作业的种类具有多种。为了选择执行的作业的种类,使用者使第二种类图像72包含在原稿或图像数据中(参照图6~图14)。以下,说明与第二种类图像72对应的作业的种类。另外,以下说明第二种类图像72是包含矩形(正方形)的框的图(标记)的例子。可以没有框。矩形内的内容根据作业的种类而不同。
(1)保存作业
图15表示保存作业的第二种类图像72的一例。当想要基于取得图像数据8进行保存作业时,使用者将与保存作业对应的第二种类图像72追加到原稿或图像数据中。在图15的例子中,保存作业的第二种类图像72包含一个向下的箭头。
在保存作业的第二种类图像72内能够包含(添加)保存目的地符号74。保存目的地符号74是用于指定(设定)保存目的地的符号。预先确定保存目的地符号74。存储部2存储保存目的地定义数据D3(参照图16)。在保存目的地定义数据D3中定义保存目的地符号74和与保存目的地符号74对应的保存位置的地址(路径)。控制部1将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存储在与保存目的地符号74对应的保存位置的地址的文件夹中。
操作面板4可以接受保存目的地符号74的选择和与所选择的保存目的地符号74对应的保存位置的地址(路径)的设定。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将所选择的保存目的地符号74和所输入的保存位置的地址的组合作为保存目的地定义数据D3存储在存储部2中。所选择的保存目的地符号74和所输入的保存位置的地址相关联。
保存目的地符号74可以是一个字符。图15的右侧的图表示保存目的地符号74是字母A的一个字符的例子。此外,保存目的地符号74可以是一位数字。保存目的地符号74也可以是两位数字。此外,保存目的地符号74可以是一个符号(例如#、$)。
控制部1判断取得图像数据8中包含的第二种类图像72是否包含保存目的地符号74。控制部1进行第二种类图像72的区域内的OCR处理。然后,控制部1判断是否包含保存目的地符号74。
当判断为第二种类图像72包含保存目的地符号74时,控制部1将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保存在与保存目的地符号74对应的地址的保存位置。如图15的左侧的图所示,可以不添加保存目的地符号74。当判断为第二种类图像72不包含保存目的地符号74时,控制部1将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保存在预先确定的默认的保存位置。操作面板4可以接受默认的保存位置的设定。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将设定的(输入的)保存位置(路径)作为默认的保存位置的地址存储在存储部2中。
(2)发送作业
图17表示发送作业的第二种类图像72的一例。当想要基于取得图像数据8进行发送作业时,使用者将与发送作业对应的第二种类图像72追加到原稿或图像数据中。在图17的例子中,发送作业的第二种类图像72包含书信的图案。
在发送作业的第二种类图像72内能够包含(添加)发送目的地符号75。发送目的地符号75是用于指定(设定)发送目的地的符号。预先确定发送目的地符号75。存储部2存储发送目的地定义数据D4(参照图18)。在定义数据D4中定义发送目的地符号75和与发送目的地符号75对应的发送目的地地址。作为发送目的地地址能够定义电子邮件地址、能够通信的计算机200的文件夹、传真号。控制部1使通信部6向与发送目的地符号75对应的发送目的地地址发送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
操作面板4可以接受发送目的地符号75的选择和与所选择的发送目的地符号75对应的发送目的地地址(路径)的设定。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将所选择的发送目的地符号75和所输入的发送目的地地址的组合作为发送目的地定义数据D4存储在存储部2中。所选择的发送目的地符号75和所输入的发送目的地地址相关联。发送目的地符号75可以是一个字符。图17的右侧的图表示发送目的地符号75是字母D的一个字符的例子。此外,发送目的地符号75可以是一位数字。发送目的地符号75也可以是两位数字。此外,发送目的地符号75可以是一个符号(例如#、$)。
控制部1判断取得图像数据8中包含的第二种类图像72是否包含发送目的地符号75。控制部1进行第二种类图像72的区域内的OCR处理。然后,判断是否包含发送目的地符号75。
当判断为第二种类图像72包含发送目的地符号75时,控制部1将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向与发送目的地符号75对应的发送目的地地址发送。另外,如图17的左侧的图所示,当判断为第二种类图像72不包含发送目的地符号75时,控制部1使通信部6向预先确定的默认发送目的地发送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例如,能够将共享的数据存储用文件夹设定为默认发送目的地。操作面板4可以接受默认发送目的地的设定。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将设定的(输入的)发送目的地地址(路径)作为默认发送目的地地址存储在存储部2中。
(3)打印作业
图19表示打印作业的第二种类图像72的一例。当想要基于取得图像数据8进行打印作业时,使用者将与打印作业对应的第二种类图像72追加到原稿或图像数据中。在图19的例子中,打印作业的第二种类图像72包含PRINT的字符串。
在打印作业的第二种类图像72内能够包含(添加)份数值76。份数值76是用于指定(设定)印刷份数的数字。使用者将所希望的份数添加到第二种类图像72内。图19的右侧的图表示作为份数值76写入了数字4的例子。
控制部1判断取得图像数据8中包含的第二种类图像72是否包含份数值76。控制部1进行第二种类图像72的区域内的OCR处理。当打印作业的第二种类图像72内包含数字时,控制部1判断为包含份数值76。当不包含数字时,控制部1判断为不包含份数值76。
当判断为第二种类图像72包含份数值76时,控制部1使印刷部5进行份数值76的份数的印刷。当判断为第二种类图像72不包含份数值76时、或作为份数值76写入了1时,控制部1使印刷部5印刷一份。
(变形例)
接着,使用图20说明变形例的数码复合机100的一例。图20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数码复合机100的图。说明了在操作面板4中选择标记利用模式并进行基于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的处理的例子。在变形例中,说明了使用专用纸或图像数据来开始使用标记利用模式的例子。另外,变形例的数码复合机100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100可以是同样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不包括操作面板4。
从降低制造成本和销售价格的观点出发,具有未设置操作面板4的图像处理装置。即,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存在不具备操作面板4的装置。在这种图像处理装置中,不能在操作面板4中进行是否利用标记利用模式的选择。
因此,在变形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当读取包含模式开始图像91的原稿时,控制部1进行标记利用模式下的处理。模式开始图像91是用于停止正常模式并开始利用标记利用模式的图像。预先确定模式开始图像91。存储部2存储模式开始图像91的图像数据。
此外,在变形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当读取包含模式停止图像92的原稿时,控制部1不进行标记利用模式下的处理。控制部1以正常模式执行作业。模式停止图像92是用于停止标记利用模式并开始利用正常模式的图像。预先确定模式停止图像92。存储部2存储模式停止图像92的图像数据。
即使没有操作面板4,通常也设置有用于开始原稿读取的开始按钮(硬键43)。当对开始按钮进行了操作时,控制部1使原稿的读取开始。然后,控制部1生成取得图像数据8。控制部1对取得图像数据8进行分析。
控制部1判断取得图像数据8是否包含模式开始图像91。此外,控制部1判断是否包含模式停止图像92。控制部1可以进行图形匹配处理,判断取得图像数据8是否包含模式开始图像91或模式停止图像92。
例如,控制部1确认取得图像数据8是否包含与模式开始图像91的图像数据的匹配率(类似率)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部分。当包含阈值以上的部分时,控制部1判断为取得图像数据8包含模式开始图像91。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使标记利用模式开始。在标记利用模式中,控制部1判断是否包含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
此外,控制部1确认取得图像数据8是否包含与模式停止图像92的图像数据的匹配率(类似率)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部分。当包含阈值以上的部分时,控制部1判断为取得图像数据8包含模式停止图像92。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使正常模式开始。在正常模式中,控制部1不判断是否包含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
图20中左侧的图表示包含模式开始图像91的原稿的一例。右侧的图表示包含模式停止图像92的原稿的一例。各图像包含重叠的三角形和四边形。三角形意味着进行(利用)。四边形意味着停止。因此,在模式开始图像91中,三角形配置在相比四边形靠上层侧。在模式停止图像92中,三角形配置在相比四边形靠下层侧。
实施方式或变形例的图像处理装置(数码复合机100)包括:取得部(图像读取部3和通信部6)、作业执行部(存储部2、通信部6和印刷部5)、存储部2和控制部1。取得部取得图像数据。作业执行部执行作业。存储部2存储第一定义数据D1和第二定义数据D2。控制部1基于第一定义数据D1和第二定义数据D2,判断取得部取得的取得图像数据8是否包含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第一定义数据D1是第一种类图像71的数据和定义了与第一种类图像71对应的图像处理的数据。第二定义数据D2是第二种类图像72的数据和定义了与第二种类图像72对应的作业的种类的数据。在取得图像数据8包含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时,控制部1对取得图像数据8进行与第一种类图像71对应的图像处理而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控制部1使作业执行部基于所生成的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与第二种类图像72对应的作业。
使用者可以将想要使用的图像处理的第一种类图像71(标记)添加到原稿或图像数据中。能够仅通过添加第一种类图像71使图像处理装置进行所希望的图像处理。此外,使用者可以将与想要执行的作业的种类对应的第二种类图像72(标记)添加到原稿中。能够仅通过添加第二种类图像72使图像处理装置进行所希望的作业。即使不对像操作面板4或便携通信装置那样的设定用装置进行操作,也能够命令应当进行的动作。此外,可以通过手写向原稿追加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能够容易地追加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
存储部2是作业执行部。存储部2存储用于指定保存目的地的保存目的地符号74和与保存目的地符号74对应的保存位置的地址。在取得图像数据8包含与保存作业对应的第二种类图像72的情况下,当第二种类图像72包含保存目的地符号74时,控制部1将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保存在与保存目的地符号74对应的保存位置。当第二种类图像72不包含保存目的地符号74时,控制部1将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保存在预先确定的默认的保存位置。仅通过添加标记就能够存储(保存)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此外,仅通过添加保存目的地符号74就能够将图像数据存储在所希望的保存目的地。此外,能够将图像数据存储在默认的保存目的地。即使不详细地设定保存位置的地址,也能够将图像数据存储在所希望的保存位置。
图像处理装置作为作业执行部而包括通信部6。存储部2存储用于指定发送目的地的发送目的地符号75和与发送目的地符号75对应的发送目的地地址。在取得图像数据8包含与发送作业对应的第二种类图像72的情况下,当第二种类图像72包含发送目的地符号75时,控制部1使通信部6将与发送目的地符号75对应的发送目的地地址作为收件方发送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当第二种类图像72不包含发送目的地符号75时,控制部1使通信部6向预先确定的默认发送目的地发送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仅通过添加标记就能够发送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仅通过对标记(第二种类图像72)添加符号就能够向所希望的发送目的地发送图像数据。此外,能够向默认发送目的地发送图像数据。即使不详细地设定发送目的地地址,也能够向所希望的发送目的地发送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印刷部5作为作业执行部。在取得图像数据8包含与打印作业对应的第二种类图像72的情况下,当第二种类图像72包含表示印刷份数的份数值76时,控制部1使印刷部5基于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份数值76的份数的印刷。当第二种类图像72不包含份数值76时,控制部1使印刷部5基于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一份的印刷。仅通过对标记(第二种类图像72)添加表示份数的数字就能够进行基于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印刷。能够得到进行了所希望的加工的印刷物。
当取得图像数据8中包含的第一种类图像71包含处理用数值73时,控制部1对取得图像数据8实施应用了处理用数值73的图像处理。当取得图像数据8中包含的第一种类图像71不包含处理用数值73时,控制部1进行预先确定的默认处理内容的图像处理。仅通过对第一种类图像71添加数字,就能够使图像处理装置进行与写入的数字对应的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操作面板4,该操作面板4接受是否利用基于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进行作业的标记利用模式的选择。当进行了利用标记利用模式的选择时,控制部1对取得图像数据8进行与第一种类图像71对应的图像处理而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控制部1使作业执行部基于所生成的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与第二种类图像72对应的作业。当进行了不利用标记利用模式的选择时,控制部1不判断取得图像数据8是否包含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能够仅在使标记利用模式有效化时,进行与第一种类图像71对应的图像处理。此外,能够仅在使标记利用模式有效化时,进行与第二种类图像72对应的作业。能够对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进行分析来选择是否执行作业。
控制部1判断取得图像数据8是否包含模式开始图像91。当包含模式开始图像91时,开始标记利用模式的处理。在标记利用模式下,控制部1进行与第一种类图像71对应的图像处理而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控制部1使作业执行部基于所生成的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与第二种类图像72对应的作业。使用者仅通过读取包含模式开始图像91的原稿就能够开始标记利用模式。能够将包含模式开始图像91的原稿的读取作为开始标记利用模式的触发。即使在不包括操作面板4的图像处理装置中,也能够容易地使用标记利用模式。
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显示面板41。在取得图像数据8不包含第一种类图像71和第二种类图像72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的情况下,控制部1使显示面板41显示催促取得图像数据8的再次取得的警告。当不能判断进行何种图像处理时,也能够催促图像数据的再次取得(再次读取)。此外,当不能判断进行何种作业时,也能够催促图像数据的再次取得(再次读取)。
当取得图像数据8包含指定框80时,控制部1在由指定框80指定的范围内进行与第一种类图像71对应的图像处理。能够通过由框包围来指定进行图像处理的范围。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本发明。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得部,用于取得图像数据;
作业执行部,执行作业;
存储部,存储第一定义数据和第二定义数据;以及
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定义数据和所述第二定义数据,判断所述取得部取得的取得图像数据是否包含第一种类图像和第二种类图像,
所述第一定义数据是第一种类图像的数据和定义了与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对应的图像处理的数据,
所述第二定义数据是第二种类图像的数据和定义了与所述第二种类图像对应的作业的种类的数据,
在所述取得图像数据包含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和所述第二种类图像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取得图像数据进行与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对应的图像处理而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作业执行部基于所生成的所述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与所述第二种类图像对应的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也是所述作业执行部,
所述存储部存储指定保存目的地的保存目的地符号和与所述保存目的地符号对应的保存位置的地址,
在所述取得图像数据包含与保存作业对应的所述第二种类图像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部当所述第二种类图像包含所述保存目的地符号时,将所述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保存在与所述保存目的地符号对应的保存位置,
所述控制部当所述第二种类图像不包含所述保存目的地符号时,将所述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保存在预先确定的默认的保存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作业执行部包括通信部,
所述存储部存储用于指定发送目的地的发送目的地符号和与所述发送目的地符号对应的发送目的地地址,
在所述取得图像数据包含与发送作业对应的所述第二种类图像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部当所述第二种类图像包含所述发送目的地符号时,使所述通信部将与所述发送目的地符号对应的所述发送目的地地址作为收件方发送所述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
所述控制部当所述第二种类图像不包含所述发送目的地符号时,使通信部向预先确定的默认的发送目的地发送所述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作业执行部包括印刷部,
在所述取得图像数据包含与打印作业对应的所述第二种类图像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部当所述第二种类图像包含表示印刷份数的份数值时,使所述印刷部基于所述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所述份数值的份数的印刷,
所述控制部当所述第二种类图像不包含所述份数值时,使所述印刷部基于所述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一份印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当所述取得图像数据中包含的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包含处理用数值时,对所述取得图像数据实施应用了所述处理用数值的图像处理,
所述控制部当所述取得图像数据中包含的所述第一种类图像不包含所述处理用数值时,进行预先确定的默认的处理内容的图像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接受是否利用基于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和所述第二种类图像进行作业的标记利用模式的选择,
所述控制部当进行了利用所述标记利用模式的选择时,对所述取得图像数据进行与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对应的图像处理而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作业执行部基于所生成的所述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与所述第二种类图像对应的作业,
所述控制部当进行了不利用所述标记利用模式的选择时,不判断所述取得图像数据是否包含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和所述第二种类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取得图像数据是否包含模式开始图像,
所述控制部当包含所述模式开始图像时使基于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和所述第二种类图像进行作业的标记利用模式的处理开始,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标记利用模式下,进行与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对应的图像处理而生成所述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作业执行部基于所生成的所述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与所述第二种类图像对应的作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显示面板,
在所述取得图像数据不包含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和所述第二种类图像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催促再次取得所述取得图像数据的警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取得图像数据包含指定框时,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指定框指定的范围内进行与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对应的图像处理。
10.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第一定义数据和第二定义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定义数据和所述第二定义数据,判断取得图像数据是否包含第一种类图像和第二种类图像;
所述第一定义数据是第一种类图像的数据和定义了与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对应的图像处理的数据;
所述第二定义数据是第二种类图像的数据和定义了与所述第二种类图像对应的作业的种类的数据;
在所述取得图像数据包含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和所述第二种类图像的情况下,对所述取得图像数据进行与所述第一种类图像对应的图像处理而生成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
基于所生成的所述作业执行用图像数据进行与所述第二种类图像对应的作业。
CN201910916649.0A 2018-10-01 2019-09-26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9717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6868 2018-10-01
JP2018186868A JP7155833B2 (ja) 2018-10-01 2018-10-01 画像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1780A true CN110971780A (zh) 2020-04-07
CN110971780B CN110971780B (zh) 2022-10-28

Family

ID=69946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6649.0A Active CN110971780B (zh) 2018-10-01 2019-09-26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05483B2 (zh)
JP (1) JP7155833B2 (zh)
CN (1) CN11097178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9108A (en) * 1992-07-29 1996-03-12 Visioneer Communications, Inc. Document-driven scanning input device communicating with a computer
CN1632785A (zh) * 2005-01-18 2005-06-29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在页面光栅化时刻附加标记的方法
US20080267534A1 (en) * 2007-04-30 2008-10-30 Sriganesh Madhvanath Image-Processing System
US20090046327A1 (en) * 2007-08-17 2009-02-1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CN101662558A (zh) * 2008-08-27 2010-03-03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203720A (zh) * 2008-10-31 2011-09-2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用于控制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2572182A (zh) * 2010-12-10 2012-07-1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认证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US20130016390A1 (en) * 2008-08-26 2013-01-17 Chen-Ning Hsi Document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40320933A1 (en) * 2013-04-24 2014-10-30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5015599A (ja) * 2013-07-04 2015-01-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CN104519221A (zh) * 2013-09-30 2015-04-15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US20150249756A1 (en) * 2014-02-28 2015-09-03 Ricoh Company, Ltd. Digital signage display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39366A (ja) 2003-07-16 2005-02-10 Ricoh Co Ltd 文書配信サーバ、文書配信方法、文書配信プログラム、文書配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9060645A (ja) 2005-10-18 2009-03-19 Seiko Epson Corp 印刷方法、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プログラム
JP2009105492A (ja) 2007-10-19 2009-05-14 Sharp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257098A1 (en) * 2008-04-09 2009-10-15 Sriganesh Madhvanath Simplified Operation Of Scan And Print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9108C1 (en) * 1992-07-29 2001-01-16 Primax Electronics Ltd Document-driven scanning input device communicating with a computer
US5499108A (en) * 1992-07-29 1996-03-12 Visioneer Communications, Inc. Document-driven scanning input device communicating with a computer
CN1632785A (zh) * 2005-01-18 2005-06-29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在页面光栅化时刻附加标记的方法
US20080267534A1 (en) * 2007-04-30 2008-10-30 Sriganesh Madhvanath Image-Processing System
US20090046327A1 (en) * 2007-08-17 2009-02-1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US20130016390A1 (en) * 2008-08-26 2013-01-17 Chen-Ning Hsi Document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662558A (zh) * 2008-08-27 2010-03-03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203720A (zh) * 2008-10-31 2011-09-2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用于控制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2572182A (zh) * 2010-12-10 2012-07-1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认证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US20140320933A1 (en) * 2013-04-24 2014-10-30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5015599A (ja) * 2013-07-04 2015-01-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CN104519221A (zh) * 2013-09-30 2015-04-15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US20150249756A1 (en) * 2014-02-28 2015-09-03 Ricoh Company, Ltd. Digital signage display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57921A (ja) 2020-04-09
JP7155833B2 (ja) 2022-10-19
US10805483B2 (en) 2020-10-13
US20200106894A1 (en) 2020-04-02
CN110971780B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3900B2 (en) Object based adaptive document resizing
US20070146791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system, printing method,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JP40853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0447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形成方法
US813473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for outputting reduced-size pages
KR20060133493A (ko) 화상 합성 장치, 및 그를 위한 제어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US20180035006A1 (en) Print transformation effects
CN109479081A (zh) 原稿读取装置
US6669085B1 (en) Making language localiz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ettings in a multi-function device through image scanning
US10609249B2 (en) Scanner and scanning control program which outputs an original image and an extracted image in a single file
CN107770399B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0971780B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8288912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96976A (ja) Ocrによる自動清書機能を持つ複写システム
US20090122344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21028706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09919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35012A (ja) 画像処理装置
WO2022097600A1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1836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32001A (ja) プリンタ制御装置
JP5935376B2 (ja) 複写装置
JP729836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18129575A (ja) 画像データ出力装置、画像データ出力システム、及び画像データ出力方法
JP410057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