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9395A - 一种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9395A
CN110969395A CN201911254933.2A CN201911254933A CN110969395A CN 110969395 A CN110969395 A CN 110969395A CN 201911254933 A CN201911254933 A CN 201911254933A CN 110969395 A CN110969395 A CN 110969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packaging
module
materials
p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49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桂梅
陈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Priority to CN2019112549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93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9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93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3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cycling or dispos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流运输包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材生产模块,包材使用模块,消费者模块,回收模块,处理模块,共享服务模块。本发明清洗厂家直接将清洗完成的包材发送给原包材生产厂家,生产厂家的营利在于包材的循环次数,其中破损的包材需要发送新的给电商厂家,这就无形中提高了包材生产厂家对质量的控制要求,同时包材质量高也提高了消费者的体验度,同时也提高了电商厂家的满意感。同时可以降低包装成本,提高行业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避免了因包材污染产生的环境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运输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2016年7月,国家邮政局出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要在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做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盒再生利用,减轻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节约能源和资源,不仅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然而目前我国废旧包装纸回收率仅为30%,塑料回收率也只有30%,整个包装产品的回收率还达不到包装产品总产量的20%。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生鲜储运包装大多数为难以降解的泡沫箱,并且还存在回收体系不完善、过度包装、包装材料不够环保、包装不能循环利用的问题,带来了很大的环境问题。目前生鲜类储运包装箱不能循环利用的难度在于:因快递包材上的运单一般都比较难以清洁,企业考虑到公司机密,消费者考虑到个人隐私,多数不愿让快递包材回收,而当废品直接处理掉;大多数消费者不愿意使用陈旧的包材,如使用会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存疑;快递员对回收包材的积极性不高,回收包材费用低;个别包材破损严重,回收价值不大;回收品需要占用空间,且运输成本高昂,操作复杂,不如直接从厂家购买包材方便实惠。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快递包材上的运单一般都比较难以清洁,企业考虑到公司机密,消费者考虑到个人隐私,多数不愿让快递包材回收,而当废品直接处理掉;
(2)大多数消费者不愿意使用陈旧的包材,如使用会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存疑;
(3)快递员对回收包材的积极性不高,回收包材费用低;
(4)个别包材破损严重,回收价值不大;回收品需要占用空间,且运输成本高昂,操作复杂,不如直接从厂家购买包材方便实惠。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如何采取其他措施,在同时满足企业、消费者、快递员的需求下,实现生鲜包材的循环利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可以降低包装成本,提高行业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避免了因包材污染产生的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所述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包材生产模块按设计要求生产生鲜包材,并将设计完成的生鲜包材发送至包材使用模块;
第二步,包材使用模块首先对生鲜包材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使用生鲜包材保证生鲜产品,并将快递单卡放到生鲜包材一侧的文件袋中,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返回包材生产模块;
第三步,消费者模块接收生鲜产品后,可将快递单取出,将生鲜包材返给快递人员或送至就近的配送站或回收点;
第四步,回收模块将回收的生鲜包材嵌装放置,并在达到一定量时,物流送至处理模块;
第五步,处理模块经过分拣、检验、清洗、烘干、计数、分类分送至包材生产模块;
第六步,包材生产模块统计处理模块输送的包材数量,在包材使用模块有需求时输送给包材使用模块进行包装使用。
进一步,所述包材生产模块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回收方法包括:
(1)首先生鲜包材生产厂家对生鲜包材进行重新设计,设计原则:生鲜包材可嵌装运输;原材料使用一次性聚乙烯塑料;依据电商销售的生鲜类型及一次性发送量;
(2)相同规格尺寸的生鲜包材采用不同颜色制作,用于分拣、回收、发放;
(3)生鲜包材各位置点厚度≥1.5mm;
(4)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完成后,在包材箱体一侧醒目位置粘贴软性塑料文件袋,用于放置快递单;
(5)将生产完成的生鲜包材,分不同颜色发送电商仓库;
(6)生鲜包材生产厂家接收来自清洗厂家的生鲜包材,检验外观、分颜色分类并统计使用量,即循环使用次数。
进一步,所述第二步具体包括::
(1)电商仓库在接收到来自包材厂家的生鲜包材时,首先对生鲜包材进行质量检验,检验项目如下:包材外观是否破损;包材是否出现变形;包材表面是否有杂质;包材颜色是否有色差;
(2)在检验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对生鲜进行包装,对检验质量不合格的包材返生产厂家。
进一步,所述接收生鲜产品后,可将快递单取出,将生鲜包材返给快递人员或送至就近的配送站或回收点的方法如下:采用积分机制和抽奖机制。
进一步,所述将回收的生鲜包材嵌装放置,并在达到一定量时,物流送至处理模块的方法如下:
(1)通过快递员、配送站、回收点回收的生鲜包材进行嵌装存储;
(2)当生鲜包材量达到可物流运输至清洗厂家的量时,统一配送到清洗厂家。
进一步,处理模块经过分拣、检验、清洗、烘干、计数、分类将其分送至包材生产模块方法如下:
(1)清洗厂家在接收到回收模块回收的生鲜包材时,首先针对不同颜色的包材使用机械手进行分拣;
(2)然后针对不同颜色的包材分类放置于输送带上进行检验,对破损的包材取出,质量合格的包材进行碱液浸泡、清水冲洗、清水冲洗、清水冲洗、烘干工艺操作;
(3)烘干完成的生鲜包材使用机械手进行嵌装,并使用计数器对烘干完成数量进行统计,完成后运输至各包材生产厂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所述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的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所述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包括:
包材生产模块:与共享服务模块连接,包括各生鲜包材生产厂家,用于对生鲜循环包材的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回收;
包材使用模块:与共享服务模块连接,包括各电商生鲜仓库,用于对冷库内出库生鲜的包装;
消费者模块:与共享服务模块连接,包括电商消费者,用于将使用完成的生鲜包材归还快递员或送至配送站或回收点;
回收模块:与共享服务模块连接,包括配送站、回收点、快递员,用于对消费者使用完成的生鲜包材进行回收;
处理模块:与共享服务模块连接,包括清洗厂家,用于对回收的生鲜包材进行分拣、清洗、烘干、检验;并收集运输生产厂家;
共享服务模块:与各模块连接,用于协调各模块之间的配合关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所述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的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的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在物流运输包装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清洗厂家直接将清洗完成的包材发送给原包材生产厂家,生产厂家的营利在于包材的循环次数,其中破损的包材需要发送新的给电商厂家,这就无形中提高了包材生产厂家对质量的控制要求,同时包材质量高也提高了消费者的体验度,同时也提高了电商厂家的满意感。同时可以降低包装成本,提高行业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避免了因包材污染产生的环境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费者模块的激励机制的流程图;
图中:1、包材生产模块;2、共享服务模块;3、包材使用模块;4、消费者模块;5、回收模块;6、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包括:
包材生产模块1:与共享服务模块2连接,包括各生鲜包材生产厂家,用于对生鲜循环包材的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回收。
包材使用模块3:与共享服务模块2连接,包括各电商生鲜仓库,用于对冷库内出库生鲜的包装。
消费者模块4:与共享服务模块2连接,包括电商消费者,用于将使用完成的生鲜包材归还快递员或送至配送站或回收点。
回收模块5:与共享服务模块2连接,包括配送站、回收点、快递员,用于对消费者使用完成的生鲜包材进行回收。
处理模块6:与共享服务模块2连接,包括清洗厂家,用于对回收的生鲜包材进行分拣、清洗、烘干、检验;并收集运输生产厂家。
共享服务模块2:与各模块连接,用于协调各模块之间的配合关系。
本发明提供的包材生产模块1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回收方法如下:
(1)首先生鲜包材生产厂家对生鲜包材进行重新设计,设计原则:
①生鲜包材可嵌装运输。
②原材料使用一次性聚乙烯塑料,不允许使用废料。
③依据电商销售的生鲜类型及一次性发送量。
(2)为方便不同电商客户的区别,相同规格尺寸的生鲜包材采用不同颜色制作,用于方便分拣、回收、发放;
(3)为避免生鲜包材在运输中因碰撞破损,引起包材的损失,生鲜包材各位置点厚度≥1.5mm。
(4)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完成后,在包材箱体一侧醒目位置粘贴软性塑料文件袋,用于放置快递单。
(5)将生产完成的生鲜包材,分不同颜色发送电商仓库。
(6)生鲜包材生产厂家接收来自清洗厂家的生鲜包材,检验外观、分颜色分类并统计使用量,即循环使用次数。
本发明提供的包材使用模块3的控制方法如下:
(1)电商仓库在接收到来自包材厂家的生鲜包材时,首先对生鲜包材进行质量检验,检验项目如下:
①包材外观是否破损;
②包材是否出现变形;
③包材表面是否有杂质;
④包材颜色是否有色差;
(2)在检验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对生鲜进行包装,对检验质量不合格的包材返生产厂家。
本发明提供的消费者模块4的方法如下:
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积分机制和抽奖机制,达到生鲜包材循环使用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回收模块5的回收方法如下:
(1)通过快递员、配送站、回收点回收的生鲜包材进行嵌装存储,存储位置可露天存储,存储位置不受限制。
(2)当生鲜包材量达到可物流运输至清洗厂家的量时,统一配送到清洗厂家。
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模块6的处理方法如下:
(1)清洗厂家在接收到回收模块5回收的生鲜包材时,首先针对不同颜色的包材使用机械手进行分拣。
(2)然后针对不同颜色的包材分类放置于输送带上进行检验,对破损的包材取出,质量合格的包材进行碱液浸泡——清水冲洗——清水冲洗——清水冲洗——烘干工艺操作。
(3)烘干完成的生鲜包材使用机械手进行嵌装,并使用计数器对烘干完成数量进行统计,完成后运输至各包材生产厂家。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所述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1:包材生产模块按设计要求生产生鲜包材,并将设计完成的生鲜包材发送至包材使用模块。
S102:包材使用模块首先对生鲜包材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使用生鲜包材保证生鲜产品,并将快递单卡放到生鲜包材一侧的文件袋中,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返回包材生产模块。
S103:消费者模块接收生鲜产品后,可将快递单取出,将生鲜包材返给快递人员或送至就近的配送站或回收点。
S104:回收模块将回收的生鲜包材嵌装放置,并在达到一定量时,物流送至处理模块。
S105:处理模块经过分拣、检验、清洗、烘干、计数、分类将其分送至包材生产模块。
S106:包材生产模块统计处理模块输送的包材数量,在包材使用模块有需求时输送给包材使用模块进行包装使用。
本发明在使用时,生鲜包材生产厂家依据相关设计要求,根据不同电商厂家按不同颜色分别生产生鲜包材,根据颜色的不同,将生鲜包材发送给电商厂家,电商厂家根据检验标准对生鲜包材进行外观等质量检验,检验合格的生鲜包材对生鲜进行包装,对检验不合格的生鲜包材退回生鲜包材生产厂家进行换货,生鲜包材随产品到消费者手中时,消费者可将包材退回快递员,或自行送到配送站或回收点,此过程的激励方法详见图3,配送站或回收点将回收的生鲜包材进行暂存,当暂存达到一定数量时,将包材统一配送至清洗厂家,清洗厂家首先对接收到的生鲜包材进行分拣,然后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产品标记计数暂存,质量检验合格的包材进行上线清洗,烘干,计数,嵌装然后发送至包材生产厂家,包材生产厂家对回收的包材进行统计,如电商需要包材,包材生产厂家将回收的包材发送给电商厂家,以形成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闭环。另外此系统模式最大的创新点在于,清洗厂家直接将清洗完成的包材发送给原包材生产厂家,生产厂家的营利在于包材的循环次数,其中破损的包材需要发送新的给电商厂家,这就无形中提高了包材生产厂家对质量的控制要求,同时包材质量高也提高了消费者的体验度,同时也提高了电商厂家的满意感。
应当注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硬件部分可以利用专用逻辑来实现;软件部分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由适当的指令执行系统,例如微处理器或者专用设计硬件来执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设备和方法可以使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和/或包含在处理器控制代码中来实现,例如在诸如磁盘、CD或DVD-ROM的载体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固件)的可编程的存储器或者诸如光学或电子信号载体的数据载体上提供了这样的代码。本发明的设备及其模块可以由诸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等的半导体、或者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的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用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上述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结合例如固件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包材生产模块按设计要求生产生鲜包材,并将设计完成的生鲜包材发送至包材使用模块;
第二步,包材使用模块首先对生鲜包材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使用生鲜包材保证生鲜产品,并将快递单卡放到生鲜包材一侧的文件袋中,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返回包材生产模块;
第三步,消费者模块接收生鲜产品后,可将快递单取出,将生鲜包材返给快递人员或送至就近的配送站或回收点;
第四步,回收模块将回收的生鲜包材嵌装放置,并在达到一定量时,物流送至处理模块;
第五步,处理模块经过分拣、检验、清洗、烘干、计数、分类分送至包材生产模块;
第六步,包材生产模块统计处理模块输送的包材数量,在包材使用模块有需求时输送给包材使用模块进行包装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材生产模块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回收方法包括:
(1)首先生鲜包材生产厂家对生鲜包材进行重新设计,设计原则:生鲜包材可嵌装运输;原材料使用一次性聚乙烯塑料;依据电商销售的生鲜类型及一次性发送量;
(2)相同规格尺寸的生鲜包材采用不同颜色制作,用于分拣、回收、发放;
(3)生鲜包材各位置点厚度≥1.5mm;
(4)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完成后,在包材箱体一侧醒目位置粘贴软性塑料文件袋,用于放置快递单;
(5)将生产完成的生鲜包材,分不同颜色发送电商仓库;
(6)生鲜包材生产厂家接收来自清洗厂家的生鲜包材,检验外观、分颜色分类并统计使用量,即循环使用次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二步具体包括:
(1)电商仓库在接收到来自包材厂家的生鲜包材时,首先对生鲜包材进行质量检验,检验项目如下:包材外观是否破损;包材是否出现变形;包材表面是否有杂质;包材颜色是否有色差;
(2)在检验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对生鲜进行包装,对检验质量不合格的包材返生产厂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接收生鲜产品后,可将快递单取出,将生鲜包材返给快递人员或送至就近的配送站或回收点的方法如下:采用积分机制和抽奖机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将回收的生鲜包材嵌装放置,并在达到一定量时,物流送至处理模块的方法如下:
(1)通过快递员、配送站、回收点回收的生鲜包材进行嵌装存储;
(2)当生鲜包材量达到可物流运输至清洗厂家的量时,统一配送到清洗厂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经过分拣、检验、清洗、烘干、计数、分类将其分送至包材生产模块方法如下:
(1)清洗厂家在接收到回收模块回收的生鲜包材时,首先针对不同颜色的包材使用机械手进行分拣;
(2)然后针对不同颜色的包材分类放置于输送带上进行检验,对破损的包材取出,质量合格的包材进行碱液浸泡、清水冲洗、清水冲洗、清水冲洗、烘干工艺操作;
(3)烘干完成的生鲜包材使用机械手进行嵌装,并使用计数器对烘干完成数量进行统计,完成后运输至各包材生产厂家。
7.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的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包括:
包材生产模块:与共享服务模块连接,包括各生鲜包材生产厂家,用于对生鲜循环包材的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回收;
包材使用模块:与共享服务模块连接,包括各电商生鲜仓库,用于对冷库内出库生鲜的包装;
消费者模块:与共享服务模块连接,包括电商消费者,用于将使用完成的生鲜包材归还快递员或送至配送站或回收点;
回收模块:与共享服务模块连接,包括配送站、回收点、快递员,用于对消费者使用完成的生鲜包材进行回收;
处理模块:与共享服务模块连接,包括清洗厂家,用于对回收的生鲜包材进行分拣、清洗、烘干、检验;并收集运输生产厂家;
共享服务模块:与各模块连接,用于协调各模块之间的配合关系。
8.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的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方法在物流运输包装中的应用。
CN201911254933.2A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9693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4933.2A CN110969395A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4933.2A CN110969395A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9395A true CN110969395A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33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4933.2A Pending CN110969395A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93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9689A (zh) * 2022-05-09 2022-09-06 南京财经大学 一种共享快递包装循环再利用运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54877U (zh) * 2017-06-22 2018-02-02 徐清国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充气式环保快递箱包盒
CN109242111A (zh) * 2018-08-17 2019-01-18 广东天元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包装方法及装置
CN208842784U (zh) * 2018-09-05 2019-05-10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电商物流循环快递箱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54877U (zh) * 2017-06-22 2018-02-02 徐清国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充气式环保快递箱包盒
CN109242111A (zh) * 2018-08-17 2019-01-18 广东天元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包装方法及装置
CN208842784U (zh) * 2018-09-05 2019-05-10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电商物流循环快递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9689A (zh) * 2022-05-09 2022-09-06 南京财经大学 一种共享快递包装循环再利用运作方法
CN115009689B (zh) * 2022-05-09 2024-01-26 南京财经大学 一种共享快递包装循环再利用运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9944B (zh) 卷烟包装机在线生产过程的小盒和大条标识信息关联方法
CN108216797B (zh) 一种自动化绿色包装系统
CN108160506B (zh) 物流分拣、输送及打包的一体化设备
CN101887543A (zh) 一种卷烟成品合流入库的方法
CN205594688U (zh) 一种物流系统
CN208576789U (zh) 一种集成播种墙及交叉带的拣选装置
KR102278724B1 (ko) 배달음식용 포장물품의 재활용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118138A (zh) 一票多件预先生成面单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63527A (zh) 一种生产制造型企业资源回收云服务系统和方法
CN108636813B (zh) 一种处理快递货物的自动化分拣包装流水线及使用方法
CN110969395A (zh) 一种生鲜物流运输用包装循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815698A (zh) 一种仓储作业跨地域协同方法及系统
CN210339332U (zh) 吊挂存储分拣系统
CN110280487A (zh) 物品分拣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3395635B (zh) 一种原烟分类定量装框系统及其装框工艺
CN104463530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
CN107954141A (zh) 一种物料智能配送输送线同步带输送方法及装置
CN104008472B (zh) 基于soa架构的自动化服装分拣与门店配送管理系统及设备
CN208879097U (zh) 一种自动分拣机
CN112363407B (zh) 一种物流分拣台的传送仿真方法及传送仿真系统
CN206088030U (zh) 一种分拣机
CN106694395A (zh) 一种物流仓储领域一家多件商品的分拣方法及分拣系统
CN205942749U (zh) 国际包裹二次分拣车
CN210667490U (zh) 可循环利用的物流标签及环保物流包装
CN109102226B (zh) 仓储物料全自动智能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