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6600B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6600B
CN110966600B CN201811154625.8A CN201811154625A CN110966600B CN 110966600 B CN110966600 B CN 110966600B CN 201811154625 A CN201811154625 A CN 201811154625A CN 110966600 B CN110966600 B CN 1109666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guide
fire cover
guide channel
groove
annula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46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66600A (zh
Inventor
程永超
郑军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46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66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6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6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66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6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23D14/04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 F23D14/06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with radial outlets at the burner he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4Spillage trays or groo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火盖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以及连接两者的顶壁,所述内环壁围成有中央腔体,内环壁与外环壁共同围成有外周腔体,外周腔体内具有用于导流溢液的第一导流通道,第一导流通道的入液口开设在所述内环壁上,第一导流通道的出液口开设在外环壁上,而外环壁于出液口的上方还开设有与外周腔体相连通的主火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火盖的中央腔体独立形成能承装溢液的空间,同时在该外周腔体内设置有能将溢液导流至外环壁的第一导流通道,能加快溢液从中央腔体中排出,又不影响外环壁主火孔的出火,尤其适合配合于尖锅使用,具有结构简单,使得火盖具有一物两用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燃气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燃气灶的内环火盖。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灶的火盖通常包括有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其对锅体的加热方式基本都是外部环形火焰和内部环形火焰相结合的方式,以适用于大面积的平底锅或是角度尖锐的尖底锅,相对于平底锅而言,在国内使用较多的尖锅更容易产生溢液沿着尖锅锅底聚集的现象,防溢液是内环火盖以及外环火盖尤其对尖底锅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稳焰和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很多具有稳焰功能的外火盖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0920112857.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气灶外环火盖》(授权公告号为CN201377835Y),该专利中在外火盖外侧立面上开设有稳焰孔,稳焰孔位于外环火孔下方且与外环火孔交替排列,稳焰孔里端与火盖的燃气通道连通。由于稳焰孔的设置使得燃烧效率大大提高,可以减少室内一氧化碳的排放。类似地设计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920195299.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燃气灶燃烧器用的环形火盖》(授权公告号为CN201513893U)及专利号为ZL200820031768.5的中国发明专利《炉头火盖》(授权公告号为CN201155762C)。虽然改进后的结构取得了不错的技术效果,但还存在不足:首先,稳焰效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次,溢流液容易进入主火孔或稳焰孔从而堵塞主火通道或稳焰通道,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燃烧器火盖作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不容易被溢液堵塞、尤其适合于尖底锅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稳焰效果较好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以及连接两者的顶壁,所述内环壁围成有中央腔体,所述内环壁与外环壁共同围成有外周腔体,所述外周腔体内具有用于导流溢液的第一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入液口开设在所述内环壁上、并与所述中央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出液口开设在所述外环壁上,而所述外环壁于所述出液口的上方还开设有与所述外周腔体相连通的主火孔。
为了更快速地导流溢液,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自所述火盖的中央向外周、自上而下逐渐向下倾斜。
为了增加火盖导流溢液的承载力,还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之下的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出口也开设在所述外环壁上,并且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出液口和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出口相交。其中第一导流通道的出液口和第二导流通道的出口相交,还能防止从第一导流通道排出的溢液堵塞第二导流通道,同时,第一导流通道的出液口和第二导流通道的出口相交能够增加整体导流通道的根部出口面积,以获得更大地承载排出更多的溢液的承载力。
为了能够区别对待密度较大的溢液和密度较小的溢液,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入口开设在所述内环壁上,并且第二导流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入液口之间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供溢液流出的排出孔。密度较大的溢液被分流板阻隔,直接从第一导流通道中排出,不仅能减轻整体中央腔体的溢液承载量,还能使得中央腔体在有限的空间内承载更多的溢液,而密度较小的溢液存留在中央腔体内,清洁更加方便。
为了导流密度较大的溢液进入第一导流通道,所述分流板自中央向外周逐渐向下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排出孔分布于所述分流板的中央部位,所述分流板的外周部位没有所述排出孔。
为了实现分流板还具有存储溢液的功能,所述分流板的外周外周部位具有凹陷区。
为了实现密度较大的溢液被分流板阻隔,直接从第一导流通道中排出,而较小密度的溢液经过分流板的分筛进入中央腔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入液口的孔径>所述排出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入口的孔径。
为了使得从中央腔体排出的溢液不影响主火孔的出气,所述内环壁与所述外环壁之间通过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连接筋相连接,所述第二导流通道贯通所述连接筋,并与所述连接筋的数量相对应。
由于第一导流通道的入液口的孔径大于第二导流通道的入口的孔径,因而第一导流通道的数量小于第二导流通道的数量,故所对应的第一连接筋的数量小于整体连接筋的数量,为此,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并对应于所述连接筋中的第一连接筋。
为了支承分流板,所述内环壁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入液口之下的部分局部沿径向向内延伸有支承所述分流板外周缘的凸台。并且分流板的外边缘与第一导流通道的入液口相邻,以更好地将密度较大的溢液通过第一导流通道排出至外环壁之外。
为了更加集中地收集从分流板排出的密度较小的溢液,所述中央腔体的底部中央向下凹陷形成有收集从所述分流板排出的溢液的集液槽。
为了使得密度较小的溢液更容易聚集到中央腔体的底部边缘,所述中央腔体的底部边缘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入口所处的区域为下凹区域。
为了使得密度较小的溢液更快地聚集到中央腔体的底部边缘的下凹区域,所述中央腔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自所述集液槽的中央顶部斜向下延伸至所述下凹区域。为使得密度较小的溢液更均匀地流至下凹区域,优选地各导流槽呈放射状。
为了实现主火孔之间的传火,所述外环壁周向地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主火孔相交。
为了更好地稳焰主火孔,所述外环壁于所述主火孔的上方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外周腔体相连通的稳焰孔。
为了更好了稳焰稳焰孔,所述外环壁周向地开设与所述外周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稳焰孔贯通所述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壁沿轴向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均与所述主火孔、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稳焰孔以及所述第二凹槽相贯通。第三凹槽可以呈V形,能更好地实现主火孔的内聚,而主火孔于V形中间的部分还能提前出气,防止主火孔的离焰;另一方面第三凹槽的设置可使得主火孔整体的出气面积变大,同样地也能使稳焰孔也具有同样的效果,最后呈V形的第三凹槽可以使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相对表面张力较大的溢液更不易附着,减少溢液堵塞主火孔和稳焰孔的概率。
同样为了减少溢液堵塞主火孔和稳焰孔的概率,所述外环壁和/或所述顶壁沿径向向外延伸有能遮挡在所述主火孔、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稳焰孔以及所述第二凹槽上方的挡水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火盖的中央腔体独立形成能承装溢液的空间,同时在该外周腔体内设置有能将溢液导流至外环壁的第一导流通道,能加快溢液从中央腔体中排出,又不影响外环壁主火孔的出火,尤其适合配合于尖锅使用,具有结构简单,使得火盖具有一物两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火盖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火盖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略去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6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用于燃气灶的火盖1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内环壁11和外环壁12)以及连接两者的顶壁13,内环壁11围成有中央腔体 111,内环壁11与外环壁12共同围成有外周腔体112,外周腔体112内具有用于导流溢液的第一导流通道51,第一导流通道51的入液口22开设在内环壁11上、并与中央腔体 111相连通,第一导流通道51的出液口21开设在外环壁12上,而外环壁12于出液口 21的上方还开设有与外周腔体112相连通的主火孔121。通过火盖1的中央腔体111独立形成能承装溢液的空间,同时在该中央腔体111内设置有能将溢液导流至外环壁12的第一导流通道51,能加快溢液从中央腔体111中排出,又不影响外环壁12主火孔121 的出火,尤其适合配合于尖锅使用,尖锅的尖端部分正好对应中央腔体111。
具体地,本火盖还包括有位于第一导流通道51之下的第二导流通道3,第一导流通道51的入液口22的孔径大小第二导流通道52的入口32的孔径,其数量也相应地小于第二导流通道52,为了防止从第一导流通道51排出的溢液堵塞第二导流通道3,第一导流通道51的出液口21和第二导流通道52的出口31于外环壁12相交。同时,第一导流通道51出液口21和第二导流通道52的出口31相交能够增加整体导流通道的根部出口 31面积,以获得更大地承载排出更多的溢液的承载力。为了能够区别对待密度较大的溢液和密度较小的溢液,第一导流通道51的入液口22和第二导流通道52的入口32之间还设置有分流板4,分流板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供溢液流出的排出孔41,其中为了要实现密度较大的溢液被分流板4阻隔,直接从第一导流通道51中排出,而较小密度的溢液经过分流板4的分筛进入中央腔体111的底部,第一导流通道51的入液口22的孔径>排出孔41的孔径>第二导流通道52的入口32的孔径,这样密度较大的溢液被分流板4阻隔,直接从第一导流通道51中排出,为了更快速地导流溢液,优选地,第一导流通道51 自火盖1的中央向外周、自上而下逐渐向下倾斜,不仅能减轻整体中央腔体111的溢液承载量,还能使得中央腔体111在有限的空间内承载更多的溢液,而密度较小的溢液存留在中央腔体111内,清洁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排出孔41分布于分流板4的中央部位,分流板4的外周部位没有排出孔41,为了实现分流板4还具有存储溢液的功能,分流板 4的外周部位还可以具有凹陷区。
为了导流密度较大的溢液进入第一导流通道51,分流板4优选地自中央向外周逐渐向下倾斜。为了实现密度较大的溢液被分流板4阻隔,直接从第一导流通道51中排出,而较小密度的溢液经过分流板4的分筛进入中央腔体111的底部,为了使得从中央腔体 111排出的溢液不影响主火孔121的出气,内环壁11与外环壁12之间通过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连接筋5相连接,连接筋5的数量与第二导流通道52相对应,每个连接筋5上均贯通有连通第二导流通道52的出口31以及与出口31对应的入口32的第二导流通道52。由于第一导流通道51的入液口22的孔径大小第二导流通道52的入口32的孔径,因而第一导流通道51的数量小于第二导流通道52的数量,故所对应的第一连接筋50的数量小于整体连接筋5的数量,为此,与第一导流通道51对应的连接筋5中的第一连接筋50开设有连通第一导流通道51的出液口21以及与出液口21对应的入液口22的第一导流通道51。其中,为了支承分流板4,内环壁11于第一导流通道51的入液口22之下的部分局部沿径向向内延伸有支承分流板4外周缘的凸台6,并且分流板4的外边缘与第一导流通道51的入液口22相邻,以更好地将密度较大的溢液通过第一导流通道51排出至外环壁12之外,而为了更加集中地收集从分流板4排出的密度较小的溢液,中央腔体 111的底部中央向下凹陷形成有收集从分流板4排出的溢液的集液槽7,并且为了使得密度较小的溢液更容易聚集到中央腔体111的底部边缘,中央腔体111的底部边缘于第二导流通道52的入口32所处的区域为下凹区域8,更好了为了使得密度较小的溢液更快地聚集到中央腔体111的底部边缘的下凹区域8,中央腔体111的底部还设置有导流槽9,导流槽9自集液槽7的中央顶部斜向下延伸至下凹区域8,而本实施例中为使得密度较小的溢液更均匀地流至下凹区域8,优选地各导流槽9呈放射状。
另外,本实施施中为了实现主火孔121之间的传火,外环壁12周向地开设有第一凹槽122,第一凹槽122与主火孔121相交,为了更好地稳焰主火孔121,外环壁12于主火孔121的上方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两个与外周腔体112相连通的稳焰孔123。同样为了更好了稳焰稳焰孔123,外环壁12周向地开设与外周腔体112相连通的第二凹槽124,稳焰孔123贯通第二凹槽124。进一步地,外环壁12沿轴向开设有第三凹槽125,第三凹槽125均与主火孔121、第一凹槽122、稳焰孔123以及第二凹槽124相贯通,优选地第三凹槽125可以呈V形,能更好地实现主火孔121的内聚,而主火孔121于V形中间的部分还能提前出气,防止主火孔121的离焰;另一方面第三凹槽125的设置可使得主火孔121整体的出气面积变大,同样地也能使稳焰孔123也具有同样的效果,最后呈V形的第三凹槽125可以使得第一凹槽122和第二凹槽124形成相对表面张力较大的溢液更不易附着,减少溢液堵塞主火孔121和稳焰孔123的概率。同样为了减少溢液堵塞主火孔121和稳焰孔123的概率,外环壁12或顶壁13沿径向向外延伸有能遮挡在主火孔121、第一凹槽122、稳焰孔123以及第二凹槽124上方的挡水檐126。

Claims (17)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1)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内环壁(11)和外环壁(12)以及连接两者的顶壁(13),所述内环壁(11)围成有中央腔体(111),所述内环壁(11)与外环壁(12)共同围成有外周腔体(112),所述外周腔体(112)内具有用于导流溢液的第一导流通道(51),所述第一导流通道(51)的入液口(22)开设在所述内环壁(11)上、并与所述中央腔体(111)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流通道(51)的出液口(21)开设在所述外环壁(12)上,而所述外环壁(12)于所述出液口(21)的上方还开设有与所述外周腔体(112)相连通的主火孔(121),所述第一导流通道(51)自所述火盖(1)的中央向外周、自上而下逐渐向下倾斜,还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51)之下的第二导流通道(52),所述第二导流通道(52)的出口(31)也开设在所述外环壁(12)上,并且所述第一导流通道(51)的出液口(21)和所述第二导流通道(52)的出口(31)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52)的入口(32)开设在所述内环壁(11)上,并且第二导流通道(52)的入口(32)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51)的入液口(22)之间设置有分流板(4),所述分流板(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供溢液流出的排出孔(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4)自中央向外周逐渐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孔(41)分布于所述分流板(4)的中央部位,所述分流板(4)的外周部位设有所述排出孔(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4)的外周外周部位具有凹陷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51)的入液口(22)的孔径>所述排出孔(41)的孔径>所述第二导流通道(52)的入口(32)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壁(11)与所述外环壁(12)之间通过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连接筋(5)相连接,所述第二导流通道(52)贯通所述连接筋(5),并与所述连接筋(5)的数量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51)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52),并对应于所述连接筋(5)中的第一连接筋(50)。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壁(11)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51)的入液口(22)之下的部分局部沿径向向内延伸有支承所述分流板(4)外周缘的凸台(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腔体(111)的底部中央向下凹陷形成有收集从所述分流板(4)排出的溢液的集液槽(7)。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腔体(111)的底部边缘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52)的入口(32)所处的区域为下凹区域(8)。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腔体(111)的底部还设置有导流槽(9),所述导流槽(9)自所述集液槽(7)的中央顶部斜向下延伸至所述下凹区域(8)。
13.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12)周向地开设有第一凹槽(122),所述第一凹槽(122)与所述主火孔(121)相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12)于所述主火孔(121)的上方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外周腔体(112)相连通的稳焰孔(123)。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12)周向地开设与所述外周腔体(112)相连通的第二凹槽(124),所述稳焰孔(123)贯通所述的第二凹槽(124)。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12)沿轴向开设有第三凹槽(125),所述第三凹槽(125)均与所述主火孔(121)、所述第一凹槽(122)、所述稳焰孔(123)以及所述第二凹槽(124)相贯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12)和/或所述顶壁(13)沿径向向外延伸有能遮挡在所述主火孔(121)、所述第一凹槽(122)、所述稳焰孔(123)以及所述第二凹槽(124)上方的挡水檐(126)。
CN201811154625.8A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Active CN1109666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4625.8A CN110966600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4625.8A CN110966600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6600A CN110966600A (zh) 2020-04-07
CN110966600B true CN110966600B (zh) 2021-11-02

Family

ID=70028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4625.8A Active CN110966600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66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7338B (zh) * 2021-01-07 2022-08-1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灶具的火盖及燃气灶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5646A (en) * 1993-08-30 1994-08-09 Robertshaw Controls Company Water heater, a burner unit therefor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JP3138416B2 (ja) * 1995-10-03 2001-02-26 パロマ工業株式会社 こんろバーナの着火用炎口
CN101178177B (zh) * 2007-04-10 2011-09-1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多射流燃气燃烧器
KR101799301B1 (ko) * 2016-05-31 2017-11-21 린나이코리아 주식회사 가스버너의 이물질 침투방지구조
CN206001468U (zh) * 2016-06-06 2017-03-0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内环火盖组件及燃烧器
CN106196066B (zh) * 2016-07-18 2019-01-2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的火盖及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7339696B (zh) * 2017-04-26 2022-10-2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防堵塞中心火盖及应用有该中心火盖的燃烧器
CN207378827U (zh) * 2017-09-27 2018-05-18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大火盖及燃气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6600A (zh) 202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66600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CN109506234B (zh) 灶具燃烧器
CN110553266B (zh) 灶具燃烧器
CN211372503U (zh) 一种具有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CN109990276B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
CN110594742A (zh) 具有燃烧功能的聚能盘及包含其的燃气灶
CN109424956B (zh) 适用于尖底锅的燃烧器
CN110360565B (zh) 一种分体式火盖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111853783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9944334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
CN212987210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CN219867885U (zh) 一种内环火盖及具有该内环火盖的灶具燃烧器
CN109506233B (zh) 二次空气开放的燃烧器
CN220249986U (zh) 聚能圈及灶具燃烧器
CN219867886U (zh) 一种内环火盖及具有该内环火盖的灶具燃烧器
CN213777718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CN215863399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210861102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CN215765095U (zh)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220471611U (zh) 灶具燃烧器
CN215523289U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内环火盖
CN219083193U (zh) 一种灶具用承液盘及具有该承液盘的燃气灶具
CN216557136U (zh) 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燃烧器火盖的灶具
CN109990288A (zh) 压火帽、旋风混合式燃烧腔及灶具
CN215982698U (zh) 灶具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