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2698U - 灶具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灶具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2698U
CN215982698U CN202122375537.4U CN202122375537U CN215982698U CN 215982698 U CN215982698 U CN 215982698U CN 202122375537 U CN202122375537 U CN 202122375537U CN 215982698 U CN215982698 U CN 215982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ortion
inner ring
outer ring
ring groove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55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刚
王帅东
余参参
俞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55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2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2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2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外环部、内环部、内环凹槽和连通通道。所述内环凹槽设置在所述外环部与所述内环部之间。所述连通通道沿所述内环部的径向斜向下延伸,所述连通通道一端与所述内环凹槽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连通通道将内环凹槽与外界相连通,并将连通通道设置为沿内环部的径向斜向下延伸,当溢液流入内环凹槽后,从而溢液能够沿流通通道流至外界,避免了溢液的淤积,进而便于内环凹槽的清洁。

Description

灶具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
背景技术
灶具燃烧器一般由多环结构组成,多环之间一般还需要二次补充空气,为此,环与环之间会设计有较深的凹槽,形成结构性死角。但是,灶具燃烧器在使用时,从锅具里溢出的汁液,会淤积在环与环之间的凹槽中,清洁难度大。同时,现有的灶具燃烧器多环之间二次补充空气的方式还不够完善,存在燃烧不够充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灶具燃烧器凹槽较深,清洁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灶具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外环部、内环部、内环凹槽和连通通道。所述内环凹槽设置在所述外环部与所述内环部之间。所述连通通道沿所述内环部的径向斜向下延伸,所述连通通道一端与所述内环凹槽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
在本方案中,利用连通通道将内环凹槽与外界相连通,并将连通通道设置为沿内环部的径向斜向下延伸,当溢液流入内环凹槽后,从而溢液能够沿流通通道流至外界,避免了溢液的淤积,进而便于内环凹槽的清洁。
优选地,所述内环凹槽的底部具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外侧的边缘沿所述内环部的径向斜向下延伸。
在本方案中,第一平台的外侧的边缘沿内环部的径向斜向下延伸,从而使得第一平台具有内高外低的坡度,进而使得液体能够从内环凹槽内部沿着坡度顺利的导流到外侧,减少溢液积累,便于清洁。
优选地,所述灶具燃烧器还包括清洁环槽,所述清洁环槽沿所述外环部的周向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的下端。
在本方案中,灶具燃烧器设置清洁环槽,并且清洁环槽沿外环部的周向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的下端,能够将从连通通道里流出的溢液汇集到清洁环槽中再流至外界,清洁环槽为环形凹槽,且清洁环槽的开口对外开放,从而能够减少结构性死角,进而能够简化清洁擦拭的方式,画圈手势即可清洁所述清洁环槽。
优选地,所述清洁环槽设置在所述外环部的下方。
在本方案中,将清洁环槽设置在外环部的下方,从而能够使得连通通道的斜势更大,进而更加有利于溢液沿流通通道流至外界,避免了溢液的淤积,便于内环凹槽的清洁。
优选地,所述外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清洁环槽的外径。
在本方案中,外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清洁环槽的外径,从而能够防止溢出到内环凹槽外的汁液直接滴落到清洁环槽上,进而能够减少需要对清洁环槽进行清洁的次数。
优选地,所述外环部罩设在所述清洁环槽的上方,能够使得自所述灶具燃烧器的斜上方难以看到所述清洁环槽。
在本方案中,外环部罩设在清洁环槽的上方,从而当人们在使用灶具燃烧器时,从灶具燃烧器的斜上方的角度去看,看不到清洁环槽,进而使灶具燃烧器看上去更加干净。
优选地,所述灶具燃烧器还包括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位于在所述外环部靠近所述内环凹槽的一侧,所述导流面向所述内环部的方向倾斜。
在本方案中,灶具燃烧器还包括有导流面,导流面的位置在外环部靠近所述内环凹槽的一侧并向内环部的方向倾斜,从而能够对从锅具里溢出的汁液进行导流,方便汁液及时流出,进而方便对灶具燃烧器的倾斜。
优选地,所述灶具燃烧器还包括基座,所述外环部和所述内环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外环部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内环部连通。
在本方案中,外环部与内环部设置在同一基座上,并且在基座分别设有于外环部连通的第一通道和与内环部连通的第二通道,从而,通过第一通道对外环部供气,通过第二通道对内环部供气,两部分互不影响,进而能够使得灶具燃烧器燃烧的更加稳定,不会因其中一部分在燃烧时出现意外状况导致整个灶具燃烧器不能使用。
优选地,所述灶具燃烧器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一端连接所述基座,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外环部。
在本方案中,支撑件为环状条形,并且支撑件上开设有与连通通道横截面相匹配的缺口,通过支撑件将基座与外环部连接起来,从而能够加强灶具燃烧器结构的稳定性,进而能够防止灶具燃烧器变形损坏,提高其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连通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通通道沿所述外环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本方案中,灶具燃烧器设置多个连通通道,并且多个连通通道沿外环部的周向均匀分布,从而能够保证溢出的汁液有足够的空间从内环凹槽的各个方向及时流出,并且能够保证有充足的空气从各个方向上均匀地对内环部燃烧区域进行二次空气补充,使燃烧更加充分。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灶具燃烧器能够极大的减少结构性死角,方便清洁,同时二次空气的精确补充能够使得燃烧器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灶具燃烧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灶具燃烧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灶具燃烧器另一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灶具燃烧器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外环部1
导流面11
内环部2
内环凹槽3
第一平台31
连通通道4
清洁环槽5
基座6
第一通道61
第二通道62
支撑件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外环部1、内环部2、内环凹槽3和连通通道4。内环凹槽3设置在外环部1与内环部2 之间。连通通道4沿内环部2的径向斜向下延伸,连通通道4一端与内环凹槽3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外环部1为环形的腔体,且外环部1顶部横截面的面积小于底部横截面的面积,外环部1腔体的外侧壁的高于外环部1腔体的内侧壁(即导流面11)。内环部2为圆柱形腔体,设置在灶具燃烧器的中央,内环部2的顶部设置有内环火盖。内环凹槽3的开口朝上设置并与外界相连通。连通通道4可以是矩形通道或者圆形通道或者是一段圆管。连通通道4 直接将内环凹槽3与外界相连通,并且连通通道4沿内环部2的径向斜向下延伸,使得连通通道4呈现一定的角度,可以使从锅具中溢出的汁液通过连通通道4顺利流出到外界,避免了溢液的淤积,进而便于内环凹槽3的清洁。除此之外,连通通道4呈现一定的角度向下倾斜设置,从而使得清洁方式从水平方向变为从上向下,从上向下的清洁方式也比水平的清洁方式更为便捷。同时二次空气能够从外界通过连通通道4进入内环凹槽3,精确补充到内环部2中央的火盖上的火孔区域,能够使得灶具燃烧器燃烧的更加充分。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环凹槽3的底部具有第一平台31,第一平台31的外侧的边缘沿内环部2的径向斜向下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台31外侧的边缘沿内环部2的径向斜向下延伸,从而使得第一平台31具有内高外低的坡度,第一平台31内高外低地产生的坡度可以使得液体在自身的重力下能够迅速顺着坡度从内环凹槽3内部的流到连通通道4中,进而能够减少溢液在内环凹槽3处的积累,便于清洁。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灶具燃烧器还包括清洁环槽5,清洁环槽5沿外环部1的周向设置在连通通道4的下端。
在本实施例中,灶具燃烧器设置清洁环槽5,并且清洁环槽5沿外环部 1的周向设置在连通通道4的下端,并与连通通道4相连通,能够将从连通通道4里流出的溢液汇集到清洁环槽5中再流至外界,清洁环槽5为环形凹槽,且清洁环槽5的开口对外开放,从而能够减少结构性死角,进而能够简化清洁擦拭的方式,当清洁环槽5需要清洁时,只需从外界将抹布放入清洁环槽5中,作画圈手势即可清洁清洁环槽5。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清洁环槽5设置在外环部1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将清洁环槽5设置在外环部1的下方,并且两者相互隔绝设置,从而能够使得连通通道4向下倾斜的角度更大,溢液在自身的重力下会更容易从内环凹槽3中流至外界,避免了溢液的淤积,进而便于对内环凹槽3的清洁。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环部1的外径大于清洁环槽5的外径。
在本实施例中,外环部1的外径大于清洁环槽5的外径,从而能够防止溢出到内环凹槽3外的汁液直接滴落到清洁环槽5上,而是使其直接滴落到外界,进而能够减少需要对清洁环槽5进行清洁的次数。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环部1罩设在清洁环槽5的上方,能够使得自灶具燃烧器的斜上方难以看到清洁环槽5。
在本方案中,外环部1罩设在清洁环槽5的上方,如前所述外环部1的横截面积总体上表现上部大,下部小,呈帽子状罩设在清洁环槽5的上方,并且外环部1对清洁环槽5的开口的横截面积不造成任何影响。从而当人们在使用灶具燃烧器时,自灶具燃烧器的斜上方的角度去看,看不到清洁环槽 5,即使清洁环槽5上已沾有溢液需要清洁,人们也难以看到,进而使灶具燃烧器看上去更加干净。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灶具燃烧器还包括导流面11,导流面11位于在外环部1靠近内环凹槽3的一侧,导流面11向内环部2的方向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灶具燃烧器还包括有导流面11,导流面11的位置在外环部1靠近内环凹槽3的一侧并向内环部2的方向倾斜,从而能够对从锅具里溢出到导流面11上的汁液进行导流,将溢液汇集到第一平台31上,进而方便溢液及时流出。
如图1示,在本实施例中,灶具燃烧器还包括基座6,外环部1和内环部2固定设置在基座6上,基座6设有第一通道61和第二通道62,第一通道61与外环部1连接,第二通道62与内环部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外环部1与内环部2设置在同一基座上,并且在基座分别设有于外环部1连通的第一通道61和与内环部2连通的第二通道62,第一通道61和第二通道62设置在外环部的下方。第一通道61和第二通道62 还与燃气管道相连通,从而可以通过第一通道61对外环部1供气,通过第二通道62对内环部2供气,此两部分互不影响,进而能够使得灶具燃烧器燃烧的更加稳定,不会因其中一部分在燃烧时出现意外状况而导致整个灶具燃烧器不能使用。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灶具燃烧器还包括支撑件7,支撑件 7一端连接基座6,另一端连接外环部1。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7的形状为环状条形,并且支撑件7上开设有与连通通道4的横截面相匹配的缺口。支撑件7设置在基座6与外环部1之间,用以将基座6与外环部1连接起来,从而能够加强灶具燃烧器结构的稳定性,进而能够防止灶具燃烧器变形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通通道4的数量为4个,4个连通通道 4沿外环部1的周向均匀分布,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通通道4的数量不局限为4个。
在本实施例中,灶具燃烧器设置4个连通通道4,并且4个连通通道4 沿外环部1的周向均匀分布,从而能够保证溢出的汁液有足够的空间从内环凹槽3的各个方向通过连通通道4及时流出,并且能够保证有充足的空气从各个方向上均匀地对内环部2中央设置的内环火盖的燃烧区域进行二次空气补充,使燃烧更加充分。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燃烧器包括:
外环部;
内环部;
内环凹槽,所述内环凹槽设置在所述外环部与所述内环部之间;
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沿所述内环部的径向斜向下延伸,所述连通通道一端与所述内环凹槽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凹槽的底部具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外侧的边缘沿所述内环部的径向斜向下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燃烧器还包括清洁环槽,所述清洁环槽沿所述外环部的周向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的下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环槽设置在所述外环部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清洁环槽的外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部罩设在所述清洁环槽的上方,能够使得自所述灶具燃烧器的斜上方看不到所述清洁环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燃烧器还包括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位于在所述外环部靠近所述内环凹槽的一侧,所述导流面向所述内环部的方向倾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燃烧器还包括基座,所述外环部和所述内环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外环部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内环部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燃烧器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一端连接所述基座,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外环部。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通通道沿所述外环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CN202122375537.4U 2021-09-29 2021-09-29 灶具燃烧器 Active CN215982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5537.4U CN215982698U (zh) 2021-09-29 2021-09-29 灶具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5537.4U CN215982698U (zh) 2021-09-29 2021-09-29 灶具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2698U true CN215982698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08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5537.4U Active CN215982698U (zh) 2021-09-29 2021-09-29 灶具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26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3266B (zh) 灶具燃烧器
CN110762559A (zh) 一种高效燃气灶
CN215982698U (zh) 灶具燃烧器
CN207907238U (zh) 灶具燃烧器
CN211822385U (zh) 一种内环火盖及应用有该内环火盖的灶具燃烧器
CN211822378U (zh) 一种内环火盖及应用有该内环火盖的灶具燃烧器
CN110594742A (zh) 具有燃烧功能的聚能盘及包含其的燃气灶
CN210197281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1121034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以及应用有该上进风燃烧器的灶具
CN218721481U (zh) 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以及应用该火盖的燃烧器
CN211625250U (zh) 一种内环火盖及应用有该内环火盖的灶具燃烧器
CN110043900B (zh) 灶具燃烧器
CN211822619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10375299B (zh) 一种燃烧器
CN213777718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CN112393310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11853783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9693247U (zh) 内环火盖及具有该内环火盖的灶具燃烧器
CN110360561A (zh) 引射管及包含其的灶具燃烧器
CN216307785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9083193U (zh) 一种灶具用承液盘及具有该承液盘的燃气灶具
CN215723218U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2747337B (zh) 燃气灶
CN219867886U (zh) 一种内环火盖及具有该内环火盖的灶具燃烧器
CN220038465U (zh) 一种内环火盖及具有该内环火盖的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