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9079A - 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及应用该指引装置的道路 - Google Patents

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及应用该指引装置的道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9079A
CN110939079A CN201811109912.7A CN201811109912A CN110939079A CN 110939079 A CN110939079 A CN 110939079A CN 201811109912 A CN201811109912 A CN 201811109912A CN 110939079 A CN110939079 A CN 110939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plate
control circuit
circuit board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099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zech Wisdom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zech Wisdom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zech Wisdom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zech Wisdom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099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90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9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907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9/00Arrangement of road signs or traffic signals; Arrangements for enforcing caution
    • E01F9/50Road surface markings; Kerbs or road edg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erting road u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和灯珠固定板,以及罩盖于壳体上表面开口的透光盖板;控制电路板固定在壳体的底板上,灯珠固定板架设于壳体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之间,且与底板相对设置,灯珠固定板包括至少两块子板,上述至少两块子板中每两块子板相互连接且形成一固定角度,每一块子板上固定有若干个灯珠,每一灯珠受控于控制电路板,且每一灯珠发出的光信号能够部分或全部穿透透光盖板。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交通导向指引功能的道路,路面上内嵌有上述的指引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双向引导车辆,有助于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和安全可控性。

Description

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及应用该指引装置的道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及应用该指引装置的道路。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大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进而造成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城市交通拥堵已经对人们日常出行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治堵”成为了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当下研究的热门课题。例如,道路交通标线被广泛引入来管制和引导交通,但目前道路交通标线一般是涂覆于路面上,如用来引导车辆行驶方向的导向车道线,用来引导车辆变道的车道隔离线等,其使用寿命受限于环境且指示方向固定而不利于变更,因此如何改进道路交通标线来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和安全可控性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及应用该指引装置的道路,能够实现双向引导车辆,有助于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和安全可控性。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和灯珠固定板,以及罩盖于所述壳体上表面开口的透光盖板;
其中,所述壳体为中空且上端开口的立体结构,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板上,所述灯珠固定板架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之间,且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灯珠固定板包括至少两块子板,所述至少两块子板中每两块子板相互连接且形成一固定角度,每一块子板上固定有若干个灯珠,每一灯珠受控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且每一灯珠发出的光信号能够部分或全部穿透所述透光盖板。
可选的,每一块子板上安装的灯珠可以是LED灯珠,也可以是石墨烯灯,还可以是LED灯珠构成的LED灯带等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指引装置还包括一隔离板,所述隔离板架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之间,所述灯珠固定板固定在所述隔离板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壳体的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隔离板与所述支撑杆配合且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灯珠固定板呈锯齿状结构或波浪状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灯珠固定板不止一块,每块所述灯珠固定板逐一相邻设置,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灯珠固定板交错排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壳体的底板上开设有用于对外走线的防水走线孔;或者,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个或任意一个侧板上开设有用于对外走线的防水走线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透光盖板由钢化玻璃材料制成,所述透光盖板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口之间配合形成密封防水结构。
可选的,透光盖板可以是由钢化磨砂玻璃材料或钢化非磨砂玻璃材料制成的,也可以是由其他硬度较高的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透光盖板为透光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口之间配合形成密封防水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灯珠固定板上的每一灯珠均独立受控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或者,所述灯珠固定板的不同子板上的灯珠分别独立受控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同一子板上的灯珠联合受控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或者,所述灯珠固定板上的所有灯珠均联合受控于所述控制电路板。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具有交通导向指引功能的道路,包括:路基和设置于所述路基上的路面,所述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有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所述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其中,所述指引装置内嵌于所述凹槽内时所述指引装置的壳体被部分或全部嵌于所述凹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可以包括中空且上端开口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和灯珠固定板,以及罩盖于壳体上端开口的透光盖板,其中,灯珠固定板包括至少两块子板,上述至少两块子板中每两块子板相互连接且形成一固定角度,每一块子板上固定有若干个灯珠,每一灯珠可受控于控制电路板发出不同的指示信号,例如可发出允许直行指示信号或允许左转指示信号或允许右转指示信号等。由于灯珠固定板是由一系列子板构成的一呈锯齿状或波浪状的结构,且不同朝向的子板上的灯珠发出的光信号能够部分或全部穿透透光盖板,因此可以实现双向车辆引导,为双向引导车辆行驶奠定一定的硬件基础,尤其将上述指引装置应用于道路上,将有助于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和安全可控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举例所示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举例所示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举例所示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5举例所示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交通导向指引功能的道路的分布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交通导向指引功能的道路的分布示意图。
其中,1、指引装置;10、壳体;11、灯珠固定板;12、透光盖板;13、控制电路板;14、隔离板;15、支撑杆;111、子板;112、灯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及应用该指引装置的道路。
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出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未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图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举例所示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举例所示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举例所示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该指引装置1可以包括:壳体10、设置于壳体10内部的控制电路板13和灯珠固定板11,以及罩盖于壳体10上表面开口的透光盖板12;
其中,壳体10为中空且上端开口的立体结构,控制电路板13固定在壳体10的底板上,灯珠固定板11架设于壳体1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之间,且与壳体10的底板相对设置,灯珠固定板11可以包括至少两块子板111,上述至少两块子板111中每两块子板111相互连接且形成一固定角度a,每一块子板111上固定有若干个灯珠112,每一灯珠112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且每一灯珠112发出的光信号能够部分或全部穿透透光盖板12。
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10由四块两两相对设置的侧板以及一块底板围成一个中空且上端开口的立体结构,这样会在壳体10的内部形成一个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可以用于收容灯珠固定板11和控制电路板13等部件。具体的,可以将控制电路板13固定在壳体10的底板上,例如可以是将控制电路板13直接焊接在底板上,也可以是通过螺丝或卡扣等将控制电路板13可拆卸安装在底板上,还可以是通过胶水将控制电路板13粘在底板上等等。可以将灯珠固定板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10的任意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上,使得灯珠固定板11架设在这两个侧板之间,且与底板相对设置。例如可以通过螺丝或卡扣或支撑块等将灯珠固定板11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1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上,也可以通过胶水将灯珠固定板11粘在壳体1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上等等。灯珠固定板11与控制电路板13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这样可以防止控制电路板13被压坏。此外,在这一间隙中可以注入防水密封胶泥,以形成密封防水结构,可以防止控制电路板13受潮短路。进一步地,将透光盖板12罩盖在灯珠固定板11的上方,具体的是将透光盖板12罩盖于壳体10的上端开口处,以使指引装置1形成密封结构。灯珠固定板11上的灯珠112发出的光信号可以通过透光盖板12透射出来,以使行人和/或司机可以直观看到。
本申请实施例中,灯珠固定板11可以由至少两块子板111构成,如两块、四块、六块、八块、十块、十二块等等,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块子板111相互连接且形成一固定角度a。灯珠固定板1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即灯珠固定板11包括的多个子板111是一体成型的。每一块子板111上可以固定有若干个灯珠112,其中,每一块子板111上的灯珠112可以是LED灯珠,也可以是石墨烯灯,还可以是LED灯珠构成的LED灯带等等。优选的,固定角度a的范围可以为30°至150°,可以理解的是,固定角度a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或应用场景进行设置,例如适用于平地和有坡度的路面的指引装置1,其子板111之间形成的固定角度a可以不同。这里也可以以人们眼睛与地面之间的入射角为基准来设置该固定角度a,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由于灯珠固定板11是由多个子板111相互连接组成的,且两两子板111之间呈一固定角度,使得灯珠固定板11可以呈一锯齿状结构(如图1所示)或波浪状结构。这样,固定在灯珠固定板11上的灯珠112即形成立体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平面灯结构,立体结构能够更加贴合人们的视觉感受,尤其是在白天光照强度比较大的情况下,立体灯结构比平面灯结构受外界光干扰程度更小,人们能够更为清楚地看到立体灯结构发出的光信号;此外,由于角度的影响,人们能够在比较远的距离接收到立体灯结构发出的光信号,而要在比较近的距离才能看清平面灯结构发出的光信号,这一优势可以使得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做出相应的反映。进一步地,当将指引装置1设置在道路的路面上时,将子板111上的灯珠112朝向车辆行驶的方向,使得司机能够从双向看到灯珠112发出的光信号,从而可以实现双向指引车辆通行。
可选的,如图4所示,该指引装置1还可以包括一隔离板14,隔离板14架设于壳体1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之间,灯珠固定板11固定在隔离板14上。
其中,隔离板14既可以用于隔离灯珠固定板11和控制电路板13,也可以用于固定灯珠固定板11。隔离板14的两端可以分别固定在壳体10的任意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上,使得隔离板14架设在这两个侧板之间,且与底板相对设置。例如可以通过螺丝或卡扣或支撑块等将隔离板14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1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上,也可以通过胶水将隔离板14粘在壳体1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上等等。灯珠固定板11固定在隔离板14上可以是灯珠固定板11通过螺丝或卡扣等可拆卸地固定在隔离板14上,也可以是利于胶水将灯珠固定板11粘在隔离板14上等等。
可选的,壳体10的底板上可以设置有支撑杆15,隔离板14与支撑杆15配合且固定在支撑杆15上。
其中,支撑杆15可以有多个,这多个支撑杆15均设置在底板上,例如,支撑杆15可以设置在底板上的四个角落,也可以设置在底板四条边缘的中间位置等等。具体的,隔离板14的底面上可以开设多个与支撑杆15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相适配的凹槽,将各支撑杆15卡在对应的凹槽内即可将隔离板14固定在支撑杆15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例如可以利于胶水直接将隔离板14粘在各支撑杆15上,或者将隔离板14直接放在各撑杆15上等等,这里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撑杆15改为采用设置在壳体10的侧板上的支撑块来替代。具体的,可以在壳体10的任意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支撑块,或者可以在壳体10的每个侧板上设置至少一个支撑块,所设置的支撑块维持在同一平面上,将隔离板14通过预定方式固定在各支撑块上。例如,可以在隔离板14的底面上开设与各支撑块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均相适配的凹槽,将各支撑块卡在对应的凹槽内即可将隔离板14固定在支撑块上;或者可以利于胶水直接将隔离板14粘在各支撑块上;或者可以将隔离板14直接放在各支撑块上等等。
可选的,灯珠固定板11可以不止一块,每块灯珠固定板11逐一相邻设置,任意相邻的两块灯珠固定板11交错排列。
具体的,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5举例所示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所示的指引装置是在图1所示的指引装置的结构上的变形。如图5和图6所示,该指引装置1可以包括多块灯珠固定板11,每块灯珠固定板11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指引装置1中的灯珠固定板11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每块灯珠固定板11逐一相邻设置,且任意相邻的两块灯珠固定板11交错排列。每块灯珠固定板11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或应用场景进行设置,且灯珠固定板11的块数也可以进行设置,这里不作限定。
可选的,壳体10的底板上可以开设有用于对外走线的防水走线孔(图中未示出);或者,壳体10的其中一个或任意一个侧板上可以开设有用于对外走线的防水走线孔(图中未示出)。
具体的,当指引装置1通过有线方式与外部设备(如控制器、供电设备等)进行通信时,指引装置1上可以开设用于线路导入导出的走线孔,且走线孔设置成防水式的,这样能够有助于防止外部的水渗入指引装置1内。防水走线孔可以是不止一个,既可以设置在壳体10的底板上,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0的其中一个或任意一个侧板上,这里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当指引装置1通过无线方式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时,则可以不需要在壳体10上开设走线孔。
可选的,透光盖板12可以由钢化玻璃材料制成,透光盖板12与壳体10的上表面开口之间配合形成密封防水结构。
其中,透光盖板12可以由钢化磨砂玻璃材料或钢化非磨砂玻璃材料制成的,也可以是由其他硬度较高的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的。透光盖板12与壳体10的上端开口之间配合形成密封防水结构,能够有助于防止水渗入进壳体10内造成电路短路。
可选的,透光盖板12可以为透光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壳体10的上表面开口之间配合形成密封防水结构。
其中,透光盖板12可以一块透光的太阳能电池板,既可以将灯珠112发出的光信号透射出来,又可以吸收外部的光能来转化为电能,从而为指引装置1的各部件进行供电,例如可以为各灯珠112和控制电路板13进行供电。该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是由硬度较高的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壳体10的上端开口之间配合形成密封防水结构,能够有助于防止水渗入进壳体10内造成电路短路。
可选的,指引装置1可以自身携带供电装置,具体可以将该供电装置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直接为指引装置1正常工作提供电能,该供电装置可以是蓄电池。
可选的,指引装置1也可以通过外部供电设备进行供电,此时,指引装置1可以通过有线方式和/或无线方式与外部供电设备进行连接,当以有线方式进行供电时,可以在壳体10上开设用于走线的防水走线孔,当以无线方式进行供电时,可以不需要在壳体10上开设走线孔。其中,外部供电设备可以是电站、电网、大型蓄电池等等。
可选的,灯珠固定板11上的每一灯珠112均可以独立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或者,灯珠固定板11的不同子板111上的灯珠112可以分别独立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同一子板111上的灯珠112联合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或者,灯珠固定板11上的所有灯珠112均可以联合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或者,灯珠固定板11上同一朝向的灯珠112可以联合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不同朝向的灯珠112独立受控制控制电路板13。
具体的,灯珠固定板11上的灯珠112可以完全独立或部分独立或联合被控制电路板13所控制,当灯珠固定板11上的灯珠112完全独立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时,控制电路板13可以单独控制任意一个灯珠112的状态;当灯珠固定板11上的灯珠112部分独立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时,控制电路板13可以单独控制独立部分的任意一个灯珠112的状态,而联合部分的灯珠112的状态则一起控制;当灯珠固定板11上的灯珠112联合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时,控制电路板13一次性可以控制所有的灯珠112的状态。此外,当灯珠固定板11为多块时,任一灯珠固定板11上的每一灯珠112均可以独立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或者,任一灯珠固定板11的不同子板111上的灯珠112可以分别独立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同一子板111上的灯珠112联合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或者,任一灯珠固定板11上的所有灯珠112均可以联合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或者,不同灯珠固定板11上的灯珠112可以分别独立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同一灯珠固定板11上的灯珠112可以联合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或者,所有灯珠固定板11上的同一朝向的灯珠112可以联合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不同朝向的灯珠112可以独立受控于控制电路板13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壳体10的形状可以为如图中示出的长方体外,还可以为正方体、圆柱体等规则形状,也可以为其它不规则形状,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指引装置1设置于路面上用于指示行车道的行驶导向时,指引装置1上的双向灯珠112的其中一个方向朝向行车道上的车辆驶来的方向,相应地另一方向相反设置。控制电路板13可以控制相反方向的灯珠112熄灭或发出禁行光信号(如全部发出红光或发出“禁行”字样等)。控制电路板13可以控制朝向行车道上的车辆驶来的方向上的各灯珠112的状态,使各灯珠112配合发出用于引导车辆的光信号,例如,当各灯珠112配合发出的光信号构成一个直行导向箭头时,可以表明当前行车道为直行车道;当各灯珠112配合发出的光信号构成一个左转导向箭头时,可以表明当前行车道为左转车道,即在该车道上行驶的车辆在路口可以左转;当各灯珠112配合发出的光信号构成一个右转导向箭头时,可以表明当前行车道为右转车道,即在该车道上行驶的车辆在路口可以右转;当各灯珠112配合发出的光信号同时构成左转导向箭头和直行导向箭头时,则可以表明在当前车道上行驶的车辆在路口既可以左转又可以直行;当各灯珠112配合发出的光信号同时构成右转导向箭头和直行导向箭头时,则可以表明在当前车道上行驶的车辆在路口既可以右转又可以直行;当各灯珠112配合发出的光信号构成一个掉头箭头时,则可以表明在当前车道上行驶的车辆在路口可以掉头。此外,各灯珠112配合除可以发出指示箭头外,还可以发出电子字符,如中文文字“左”、“中”或“右”等来分别指示左转、直行或右转导向;或者,发出英文字符“L”、“M”、“R”等来分别指示左转、直行或右转导向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通过利于指引装置1向车辆指示行驶导向,能够有助于提高车辆在路口的通行效率和安全可控制。
另外,当指引装置1设置于路面上用于指示潮汐车道的行驶方向时,指引装置1上的双向灯珠112朝向潮汐车道的行驶方向。控制电路板13可以控制各灯珠112的状态,使各灯珠112配合发出用于指示潮汐车道当前行驶方向的光信号,例如,当第一朝向的灯珠112配合发出的光信号为允许通行光信号(如绿色的直行箭头,或显示字符“行”,或第一朝向的灯珠112全部点亮为绿色等等),而第二朝向的灯珠112配合发出的光信号为禁止通行光信号(如红色的“X”,或显示字符“停”、“禁行”,或第二朝向的灯珠112全部点亮为红色等等)时,此时可以表明潮汐车道的行驶方向为允许面向第一朝向的灯珠112的车辆通行,而禁止面向第二朝向的灯珠112的车辆通行。反之,亦成立。
还有,当指引装置1设置于两条行车道之间用于指示车辆是否可以变道时,指引装置1上的双向灯珠112分别朝向这两条行车道,使得在这两条行车道上的车辆可以分别看到一个方向的灯珠112。控制电路板13可以控制各灯珠112的状态,使各灯珠112配合发出用于指示车辆是否可以换道的光信号,例如,当每一方向的灯珠112配合发出的光信号为允许变道光信号(如显示字符“可变道”,或各灯珠112点亮为绿色等)时,则位于这两条行车道上的车辆可以进行变道。此外,指引装置1还可以设置在人行横道上,用于指示行人过马路。指引装置1安装在人行横道上时,双向灯珠112分别朝向人行横道的两端(即行人等待过马路的端口)。控制电路板13可以控制各灯珠112的状态,使各灯珠112配合发出用于指示行人过马路的光信号,例如,当每一方向的灯珠112配合发出的光信号为允许通行光信号(如显示字符“可行”,或各灯珠112点亮为绿色等)时,则位于人行横道两端的行人可以过马路;当每一方向的灯珠112配合发出的光信号为禁止通行光信号(如显示字符“禁行”,或各灯珠112点亮为红色等)时,则位于人行横道两端的行人不可以过马路。
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可以包括中空且上端开口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和灯珠固定板,以及罩盖于壳体上端开口的透光盖板,其中,灯珠固定板包括至少两块子板,上述至少两块子板中每两块子板相互连接且形成一固定角度,每一块子板上固定有若干个灯珠,每一灯珠可受控于控制电路板发出不同的指示信号,例如可发出允许直行指示信号或允许左转指示信号或允许右转指示信号等。由于灯珠固定板是由一系列子板构成的一呈锯齿状或波浪状的结构,且不同朝向的子板上的灯珠发出的光信号能够部分或全部穿透透光盖板,因此可以实现双向车辆引导,为双向引导车辆行驶奠定一定的硬件基础,尤其将上述指引装置应用于道路上,将有助于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和安全可控性。
进一步的,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定数量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组合使用,可形成了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阵列,利用指引装置阵列可实现复杂的导向控制。
图1~图6对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的形状和尺寸等的举例都是示意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可能示意性调整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的形状和尺寸等。
请参阅图7和图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交通导向指引功能的道路。该具有交通导向指引功能的道路可以包括路基和设置于路基上的路面,路面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条行车道,该行车道上可以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可以嵌入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任一种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1。
具体的,道路主要是由路基和路面两部分组成,这里的道路可以是指城市道路,也可以是郊区道路、高速公路等。路基可以看作是道路的基础,位于路面之下,而路面铺筑在路基之上供车辆行驶。进一步的,可以将路面划分为不同的行车道,该行车道可以包括入口车道和/或出口车道,车辆在入口车道与出口车道中行驶时行驶方向相反。如图7所示,假设某一平面交叉路口有3条入口车道,分别为入口车道1、入口车道2和入口车道3,当指引装置1被用来指示各入口车道在路口的行驶导向时,可以在每一入口车道上开设若干个凹槽,并在每一凹槽内嵌入一个指引装置1,嵌入时指引装置1中双向灯珠的其中一个方向(即如图标识的方向1)朝向入口车道上的车辆驶来的方向,相应地另一方向(即如图标识的方向2)相反设置。位于入口车道内的指引装置1通过发出不同的指示光信号来引导车辆在路口时的行驶导向,该行驶导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左转、直行、右转、左转+直行、右转+直行、掉头、左转+掉头、右转+掉头等等。设置于同一入口车道内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指引装置1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或部分相等或互不相等。例如,同一入口车道内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指引装置1之间的距离可均为3米、5米、8米、10米或其他值;或者,沿该入口车道的行驶方向,两个相邻指引装置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或者,沿该入口车道的行驶方向,两个相邻指引装置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等等。当然,两个相邻指引装置1之间的距离也可能是随意变化的或是其他变化规律,而不一定呈现出上述举例的沿某方向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
此外,指引装置1也可以设置在两条行车道之间,可以用来取代车道隔离线的作用。如图8所示,在入口车道1和入口车道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指引装置1,在入口车道2和入口车道3之间也设置有若干个指引装置1,这里指引装置1用于指示车辆是否可以变道。具体的,在任意两条相邻的入口车道之间开设若干个凹槽,并在每一凹槽内嵌入一个指引装置1,嵌入时指引装置1中双向灯珠112的其中一个方向(即如图标识的方向1)朝向其中一条入口车道,相应地另一方向(即如图标识的方向2)朝向与之相邻的另一条入口车道,以使位于这两条入口车道的车辆均可以看到相对一向的灯珠。位于两条入口车道之间的指引装置1通过发出不同的指示光信号来指示车辆是否可以进行变道,例如当位于入口车道1和入口车道2之间的指引装置1双向灯珠均发出允许变道光信号,则行驶在入口车道1内的车辆可以变道至入口车道2,行驶在入口车道2内的车辆可以变道至入口车道1;当方向1侧的灯珠发出允许变道光信号,而方向2侧的灯珠发出禁止变道光信号时,则行驶在入口车道1内的车辆可以变道至入口车道2,而行驶在入口车道2内的车辆不可变道至入口车道1;当双向灯珠均发出禁止变道光信号时,行驶在入口车道1和入口车道2内的车辆均不可变道。位于两条入口车道之间的指引装置1可以间隔设置,具体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指引装置1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或部分相等或互不相等。此外,位于两条入口车道之间的指引装置1也可以紧挨着设置,使得各指引装置1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指引灯带,通过各指引装置1发出光信号来形成虚实线,以指示车辆变道。例如,当相邻的多个指引装置1间隔点亮时,可以将其看作是虚线隔离光信号,此时,两条入口车道之间可以进行变道;当相邻的多个指引装置1均点亮时,可以将其看作是实线隔离光信号,此时,两条入口车道之间不可以进行变道。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入口车道和出口车道之间设置若干个指引装置1,以进行车道隔离,其工作原理与上述过程相同或相似。
指引装置1也可以设置在潮汐车道的地面上,用于指示潮汐车道的行驶方向。具体的,可以在潮汐车道的地面上开设若干个凹槽,在每一凹槽内嵌入指引装置1,其指引装置1的安装方向可以参考图7中举例所示,从而可以通过点亮不同方向的灯珠来改变潮汐车道的行驶方向。指引装置1还可以设置在人行横道上,用于指示行人过马路。具体的,可以在人行横道的地面或两端开设至少一个凹槽,在凹槽内嵌入指引装置1,嵌入时指引装置1的双向灯珠分别朝向行人的位置,以使行人能够直观地看到指示光信号,并按照光信号进行通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指引装置1安装在路面上时,指引装置1的壳体10可以被部分或全部掩埋于路面之下;或者指引装置1的壳体10可以被贴装于道路表面。而当指引装置1是以贴装的方式安于道路表面时,可以无需开设凹槽。
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交通导向指引功能的道路所包括的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每一个凹槽内嵌有上述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通过该指引装置可以实现双向引导车辆通行,有助于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和安全可控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可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中的组成部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及应用该指引装置的道路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和灯珠固定板,以及罩盖于所述壳体上表面开口的透光盖板;
其中,所述壳体为中空且上端开口的立体结构,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板上,所述灯珠固定板架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之间,且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灯珠固定板包括至少两块子板,所述至少两块子板中每两块子板相互连接且形成一固定角度,每一块子板上固定有若干个灯珠,每一灯珠受控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且每一灯珠发出的光信号能够部分或全部穿透所述透光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隔离板,所述隔离板架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之间,所述灯珠固定板固定在所述隔离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隔离板与所述支撑杆配合且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固定板呈锯齿状结构或波浪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固定板不止一块,每块所述灯珠固定板逐一相邻设置,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灯珠固定板交错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板上开设有用于对外走线的防水走线孔;或者,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个或任意一个侧板上开设有用于对外走线的防水走线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盖板由钢化玻璃材料制成,所述透光盖板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口之间配合形成密封防水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盖板为透光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口之间配合形成密封防水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固定板上的每一灯珠均独立受控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或者,所述灯珠固定板的不同子板上的灯珠分别独立受控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同一子板上的灯珠联合受控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或者,所述灯珠固定板上的所有灯珠均联合受控于所述控制电路板。
10.一种具有交通导向指引功能的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和设置于所述路基上的路面,所述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其中,所述指引装置内嵌于所述凹槽内时所述指引装置的壳体被部分或全部嵌于所述凹槽内。
CN201811109912.7A 2018-09-21 2018-09-21 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及应用该指引装置的道路 Withdrawn CN1109390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9912.7A CN110939079A (zh) 2018-09-21 2018-09-21 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及应用该指引装置的道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9912.7A CN110939079A (zh) 2018-09-21 2018-09-21 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及应用该指引装置的道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9079A true CN110939079A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04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09912.7A Withdrawn CN110939079A (zh) 2018-09-21 2018-09-21 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及应用该指引装置的道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390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0440A (zh) * 2022-02-26 2022-05-27 深圳弘桦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控制用可变行人交通引导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0440A (zh) * 2022-02-26 2022-05-27 深圳弘桦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控制用可变行人交通引导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7256693A1 (en) Flashing beacon
CN111223313A (zh) 一种电子智能化车道优先通行应急车辆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150330040A1 (en) Roadway delineator and safety system
CN110782665A (zh) 一种无灯控平面交叉路口提示预警系统及提示预警方法
CN111127912A (zh) 一种基于车流量的电子智能化潮汐车道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KR102247216B1 (ko) 주행정보의 인지기능을 개선시키는 패턴조명 출력시스템
CN111223314A (zh) 一种应急车辆优先通行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JP2003535242A (ja) 道路表示システム
CN111127911A (zh) 一种电子智能化潮汐车道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939079A (zh) 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及应用该指引装置的道路
KR101939632B1 (ko) 도로표지병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도로 방향유도시스템
KR20130128826A (ko) 과속방지턱
KR101158243B1 (ko) Led를 이용한 도로 표지병
CN209011004U (zh) 路面式电子交通导向的指引装置及应用该指引装置的道路
KR200310581Y1 (ko) 태양에너지를 이용한 엘이디 중앙분리대 표시장치
RU123111U1 (ru) Система освещения пешеходного переход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в целом), светодиодный светильник (часть целого)
KR102528497B1 (ko) 도로용 에너지 하베스팅 장치 및 시스템
CN209015425U (zh) 一种多面式电子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系统
EP1556552A1 (en) Road marking system
JP7275531B2 (ja) 交通安全システム
CN111127922A (zh) 一种电子智能化潮汐车道的动态控制系统及方法
KR102433056B1 (ko) 횡단보도용 보행자 신호등
KR102507859B1 (ko) 안전 유도등을 이용한 과속방지턱 사고방지시스템
KR20200084214A (ko) 엘이디로 이루어진 볼라드
CN211578047U (zh) 一种路面信号灯的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