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7352A - 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及轴承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及轴承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7352A
CN110937352A CN201911229300.6A CN201911229300A CN110937352A CN 110937352 A CN110937352 A CN 110937352A CN 201911229300 A CN201911229300 A CN 201911229300A CN 110937352 A CN110937352 A CN 110937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right post
bearing
outer ring
air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93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37352B (zh
Inventor
张磊
邢浩瀚
刘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ong Tong Railway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ong Tong Railway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ong Tong Railway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ong Tong Railway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293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73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7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7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37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7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B65G15/32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made of rubber or plastics
    • B65G15/42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made of rubber or plastics having ribs, ridges, or other surface proj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 B65G47/2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a single convey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43/00Assembling bearings
    • F16C43/04Assembling rolling-contact b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及轴承生产线,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包括用于运输外圈的第一部分和将内圈顺序放置到每一个外圈内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运输架和设在运输架上的运输台述运输台包括倾斜段、过渡段和水平段,三者均设在运输架上且顺序连接,还包括对称设在运输架上倾斜段较低一侧的带式运输装置,带式运输装置用于将倾斜段上的外圈推动到过渡段上。轴承生产线包括上述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本发明用于轴承生产过程中内圈与外圈的配对,采用了不间断的流水化生产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及轴承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及轴承生产线。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主要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滚动轴承主要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内圈放置到外圈中,接着放入滚动体并注入润滑油,最后再将保持架装到内圈与外圈之间。这种生产方式中,内圈和外圈是单独存放的,然后通过生产线装配在一起,外圈在流水线上前进,内圈通过升降台从外圈底部送入到内圈中,每装一个内圈,运送外圈的运输线就需要停止一次,生产速度比较慢,并且还需要配合相应的举升设备和拨叉,设备较多,单个生产节拍的停留时间也比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该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采用连续式的生产模式,生产过程中内外圈不停顿,生产效率更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生产线,包括上述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包括用于运输外圈的第一部分和将内圈顺序放置到每一个外圈内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运输架和设在运输架上的运输台,所述运输台包括倾斜段、过渡段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过渡段和水平段均设在运输架上且顺序连接;
还包括对称设在运输架上倾斜段较低一侧的带式运输装置,所述带式运输装置用于将倾斜段上的外圈推动到过渡段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圈在带式运输装置的带动下顺序经过运输台的倾斜段,该过程中,第二部分将内圈顺序放到每一个外圈内,外圈在运输台的倾斜段上移动,放入的内圈在重力的作用下,贴在外圈内侧面的底部,然后随着外圈移动到运输台的过渡段上,最后从过渡段上滑落到水平段上。生产过程中外圈在带式运输装置的带动下连续运动,不需要频繁的停顿来等待内圈的装入,套好的内圈和外圈从过渡段上滑落后经过水平段,运送到后方进行滚动体装配、注入润滑油和安装保持架等工序,这种生产下外圈连续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完成与内圈的配对,生产效率更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带式运输装置包括设在运输架上的轮组、绕在轮组上的环形传送带、均布在环形传送带上的拨杆和用于驱动轮组转动的驱动部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拨杆在环形传送带的带动下按照顺序推动倾斜段上的外圈向前运动,运动过程中,外圈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贴在环形运输带上并在前进的过程中贴在拨杆上,运输带和拨杆能够对外圈能够限制住外圈的自由度,使相邻的外圈之间间隔相等,这样内圈就能够按照顺序放入到顺序前进的外圈中,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杆可拆卸的连接在环形传送带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生产规格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更换不同产长度或者不同宽度的拨杆来进行生产,满足多规格生产的生产需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立柱、与立柱转动连接的转盘、均布在转盘边缘处的摆臂、设在转盘上的用于驱动摆臂摆动的气缸、设在摆臂上的沉孔、设在沉孔内壁上的气囊、用于驱动气缸和气囊工作的气动部分和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动力部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圈掉落到摆臂上的沉孔内后气囊充气,将内圈夹紧。摆臂在随着转盘转动的过程中在气缸的驱动下摆动,当移动到靠近外圈的地方时,气囊内的气压下降,该沉孔内的内圈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其斜下方的外圈内。转盘连续转动,使内圈顺序的掉落到每一个外圈内,这样可以实现在不停顿的情况下进行连续生产,生产效率更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在转盘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摆臂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活塞杆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推动摆臂摆动,完成将内圈放入到外圈中的动作,该过程中气缸的缸体部分保持不动,可以使摆臂能够尽可能的按照设定的轨迹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动部分包括与气囊连接的第一气线、与气缸连接的第二气线、与第一气线和第二气线连接的压力罐、设在第一气线上的第一电磁阀、设在第二气线上的第二电磁阀和控制器;
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控制端和第二电磁阀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控制多个第一电磁阀和多个第二电磁阀,完成气缸的伸缩和气囊的冲放气动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内设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立柱的侧壁连通,另一端与立柱的上端连通;
所述立柱的一端穿过转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和气线等可以布置在地面,然后穿过通道后进入立柱,最后连接到控制器和压力罐上,这样不需要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上空架线,一方面能够减少车间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能够也不会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内设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立柱的侧壁连通,另一端与立柱的上端连通;
所述转盘上设有与通道相通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和气线等可以布置在地面,然后穿过通道和通孔后进入立柱,最后连接到控制器和压力罐上,这样不需要在空中架线,一方面能够减少车间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能够也不会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轴承生产线,包括上述内容中任意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圈在带式运输装置的带动下顺序经过运输台的倾斜段,该过程中,第二部分将内圈顺序放到每一个外圈内,外圈在运输台的倾斜段上移动,放入的内圈在重力的作用下,贴在外圈内侧面的底部,然后随着外圈移动到运输台的过渡段上,最后从过渡段上滑落到水平段上。生产过程中外圈在带式运输装置的带动下连续运动,不需要频繁的停顿来等待内圈的装入,套好的内圈和外圈从过渡段上滑落后经过水平段,运送到后方进行滚动体装配、注入润滑油和安装保持架等工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生产过程中,外圈在带式运输装置的带动下顺序经过运输台的倾斜段,该过程中,第二部分将内圈顺序放到每一个外圈内,外圈在运输台的倾斜段上移动,放入的内圈在重力的作用下,贴在外圈内侧面的底部,然后随着外圈移动到运输台的过渡段上,最后从过渡段上滑落到水平段上。生产过程中外圈在带式运输装置的带动下连续运动,不需要频繁的停顿来等待内圈的装入,套好的内圈和外圈从过渡段上滑落后经过水平段,运送到后方进行滚动体装配、注入润滑油和安装保持架等工序。
2.运输外圈的过程中,多根拨杆在环形传送带的带动下按照顺序推动倾斜段上的外圈向前运动,运动过程中,外圈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贴在环形运输带上并在前进的过程中贴在拨杆上,运输带和拨杆能够对外圈能够限制住外圈的自由度,使相邻的外圈之间间隔相等,这样内圈就能够按照顺序放入到顺序前进的外圈中。
3.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电缆和气线等可以布置在地面,然后穿过立柱上的通道后进入立柱,最后连接到控制器和压力罐上,这样不需要在空中架线,一方面能够减少车间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能够也不会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基于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隐藏了第一气线和第二气线。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部分与转盘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立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立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11、运输架,12、运输台,121、倾斜段,122、过渡段,123、水平段,13、带式运输装置,131、轮组,132、环形传送带,133、拨杆,134、驱动部分,21、立柱,22、转盘,23、摆臂,24、气缸,25、沉孔,26、气囊,27、气动部分,28、动力部分,271、第一气线,272、第二气线,273、压力罐,274、第一电磁阀,275、第二电磁阀,276、控制器,31、通道,3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主要由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组成,其中第一部分1负责运送轴承的外圈,第一部分2负责运送轴承的内圈并将内圈顺序放到每一个外圈中,组合好的外圈和内圈运送到后续的工序中进行滚动体安装、注入润滑油和安装保持架等。
参照图1和图2,第一部分1主要有运输架11、运输台12和带式运输装置13三部分组成,其中运输架11是主体,运输台12和带式运输装置13均安装在运输架11上。运输台12由倾斜段121、过渡段122和水平段123三部分组成,这三段顺序连接,用于运输轴承的外圈。带式运输装置13安装在倾斜段121较低的一侧,用于推动倾斜段121上的外圈向前移动。
倾斜段121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水平段123与水平面保持水平,过渡段122作为倾斜段121和水平段123之间的过渡,是一个曲面,能够使配对好的外圈与内圈从倾斜段121平稳的滑水平段123上。
生产过程中,轴承外圈顺序掉落到运输台12的倾斜段121上,然后在带式运输装置13的推动下顺序向前运动,该过程中,第二部分2将内圈顺序放入到每一个外圈内,配好对的外圈和内圈随着运输装置13移动到过渡段122上,然后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过渡段122滑到水平段123上,最后由其他的运输设备比如运输带等运送到后续的工序中。
内圈与外圈的上料均可以通过振动盘实现,使用时将足量的内圈和外圈分别倒入到振动盘内,在振动的驱使下,内圈或者外圈沿着振动盘内的环形轨道移动,移动过程中逐渐排列整齐,然后分别被送入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中完成配对工作。
带式运输装置13主要由驱动轮组131、环形传送带132、拨杆133和驱动部134等组成,其中驱动轮组131由多个驱动辊成,这些驱动辊都安装在运输架11上,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自由转动,环形传送带132顺序绕过每一个驱动辊,能够在驱动辊的带动下自由转动。环形传送带132的内侧面贴在驱动辊上,外侧面在工作过程中与外圈接触。
拨杆133是一根具有一定长度的杆,可拆卸安装在环形传送带132的外侧面上,环形传送带132上的多根拨杆133的长度相等,相邻拨杆133之间的距离相等。工作过程中,外圈顺序掉落到相邻的拨杆133之间,然后在拨杆133的推动下随着环形传送带132移动。
驱动部分134同样安装在运输架11上,其输出端与运输架11上的其中一个驱动辊连接,带动其运输转动,该驱动辊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摩擦力带动环形传送带132转动,转动的环形传送带132通过摩擦力带动其余的驱动辊转动。
驱动部分134主要由电机和减速机组成,减速机安装在运输架11上,电机安装在减速机上。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与运输架11上的其中一个驱动辊连接,电机工作过程中,通过减速机带动与之连接的运输辊转动。减速机输出轴与驱动辊之间用联轴器连接,当然,也可以选用齿轮传动或者皮带轮传动等方式进行连接。
为了方便生产不同规格的轴承,拨杆133可拆卸的连接在环形传送带132上,这样可以轴承的直径和厚度选择合适长度和宽度的拨杆133,然后将其安装在环形传送带132上。二者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螺纹连接或者插接等。
参照图1和图3,第二部分2主要由立柱21、转盘22、摆臂23、气缸24和气动部分27等组成,其中立柱21放置在地面上,位于运输架11的一侧。转盘22是一个圆盘,与立柱21的上端转动连接,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自由转动。
转盘22的边缘上安装有多个摆臂23,摆臂23同样与转盘22转动连接,能够自由摆动。转盘23上还安装有多个气缸24,气缸24的数量与摆臂23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每一个气缸24均与一个摆臂23靠近转盘22中心处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摆臂23摆动。
每一个摆臂23的远离转盘22中心处的一端上开设有一个沉孔25,沉孔25的侧壁上安装有一个气囊26,气囊26的形状可以是环形,也可以是多个小气囊,均匀的分布在沉孔25的侧壁上。气囊26可以直接粘在沉孔25的内壁上,充气时膨胀,将落到沉孔25内的内圈夹住,不充气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内圈从沉孔25中掉出来。
气动部分27安装在转盘22上,作用是驱动气缸24和气囊26按照设定的顺序工作,将内圈顺序的放入到每一个外圈中。动力部分28安装在立柱21或者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用于驱动转盘22按照一个设定的速度转动。
工作过程中,动力部分28驱动转盘转动,驱动气缸24拉动摆臂23转动。当摆臂23转动到振动盘输出端的下方时,驱动气缸24拉动该摆臂23上有沉孔25的一端向上运动,使沉孔25正好位于振动盘输出端的正下方,振动盘中掉出一个内圈,落到该摆臂23上的沉孔25内,该沉孔25内的气囊26快速充气,将内圈夹紧。该过程中转盘22持续转动,将该摆臂23移动到运输台12上倾斜段121附近,此时驱动气缸24反向拉动摆臂23摆动,使摆臂23上有沉孔25的一端向下运动,运动到极限位置后,气囊26停止充气并依靠弹性将里面的气体压出来,该气囊26夹住的内圈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下方的外圈内。转盘22上有多个摆臂23,在随着转盘22转动的过程中,连续不断的将内圈放到外圈中。
参照图5,动力部分28主要由电机和减速机组成,为了保证转盘22的运动精度,可以在转盘22的底面上安装一个齿圈,减速机的转轴上安装一个齿轮,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使转盘22转动。
气缸24的缸体和活塞杆可以分别铰接在转盘22和摆臂23上,其活塞杆伸缩时带动摆臂23摆动。也可以将气缸24的缸体固定在转盘22上,然后在摆臂23上开设一个滑槽,滑槽内安装一个滑块,滑块与气缸24的活塞杆铰接在一起,气缸24的活塞杆伸缩时,带动摆臂23摆动,同时滑块在滑槽内滑动。
参照图3和图4,气动部分主要由第一气线271、第二气线272、压力罐273、第一电磁阀274、第二电磁阀275和控制器276等组成,压力罐273和控制器276均安装在转盘22上,能够随着转盘22一起转动。
参照图6,气囊26与压力罐273通过第一气线271连接,气缸24与压力罐273通过第二气线272连接,第一气线271和第二气线272上分别装有第一电磁阀274和第二电磁阀275。第一电磁阀274和第二电磁阀275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276连接,由控制器276发送控制指令。气缸24的伸缩可以两根第二气线272连接,也可以使用一个二位三通电磁阀来驱动一个气缸24动作。气囊26的表面上可以开设几个气孔,供放气使用,也可以使用一个二位三通电磁阀来驱动,二位三通电磁阀的其中一路连接气囊26与压力罐273,另一路连接气囊26与大气。
控制器276使用PLC,第一电磁阀274和第二电磁阀275的控制端均连接在PLC的连接端上,由PLC直接进行控制。
参照图7和图8,为了方便车间内的布线,在立柱21内增设了一个通道31,该通道31的两端分别与立柱21的侧壁和上端连通,当立柱21的上端直接穿过转盘22时,则将工作过程中需要的电线和气线等穿过通道31后直接连接在气动部分27上,当立柱21的上端位于转盘22内部时,则需要在转盘22的对应部分上开设一个通孔32,用于走线。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轴承生产线,包括上述内容中任意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运输外圈的第一部分(1)和将内圈顺序放置到每一个外圈内的第二部分(2);
所述第一部分(1)包括运输架(11)和设在运输架(11)上的运输台(12),所述运输台(12)包括倾斜段(121)、过渡段(122)和水平段(123),所述倾斜段(121)、过渡段(122)和水平段(123)均设在运输架(11)上且顺序连接;
还包括对称设在运输架(11)上倾斜段(121)较低一侧的带式运输装置(13),所述带式运输装置(13)用于将倾斜段(121)上的外圈推动到过渡段(1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运输装置(13)包括设在运输架(11)上的轮组(131)、绕在轮组(131)上的环形传送带(132)、均布在环形传送带(132)上的拨杆(133)和用于驱动轮组(131)转动的驱动部分(1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133)可拆卸连接在环形传送带(1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2)包括立柱(21)、与立柱(21)转动连接的转盘(22)、均布在转盘(22)边缘处的摆臂(23)、设在转盘(22)上的用于驱动摆臂(23)摆动的气缸(24)、设在摆臂(23)上的沉孔(25)、设在沉孔(25)内壁上的气囊(26)、用于驱动气缸(24)和气囊(26)工作的气动部分(27)和用于驱动转盘(22)转动的动力部分(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24)的缸体固定在转盘(22)上,所述气缸(24)的活塞杆与摆臂(23)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部分(27)包括与气囊(26)连接的第一气线(271)、与气缸(24)连接的第二气线(272)、与第一气线(271)和第二气线(272)连接的压力罐(273)、设在第一气线(271)上的第一电磁阀(274)、设在第二气线(272)上的第二电磁阀(275)和控制器(276);
所述第一电磁阀(274)的控制端和第二电磁阀(275)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27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1)内设有通道(31),所述通道(31)的一端与立柱(21)的侧壁连通,另一端与立柱(21)的上端连通;
所述立柱(21)的一端穿过转盘(2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1)内设有通道(31),所述通道(31)的一端与立柱(21)的侧壁连通,另一端与立柱(21)的上端连通;
所述转盘(22)上设有与通道(31)相通的通孔(32)。
9.轴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
CN201911229300.6A 2019-12-04 2019-12-04 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及轴承生产线 Active CN1109373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9300.6A CN110937352B (zh) 2019-12-04 2019-12-04 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及轴承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9300.6A CN110937352B (zh) 2019-12-04 2019-12-04 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及轴承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7352A true CN110937352A (zh) 2020-03-31
CN110937352B CN110937352B (zh) 2021-03-16

Family

ID=69909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9300.6A Active CN110937352B (zh) 2019-12-04 2019-12-04 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及轴承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373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2903A (zh) * 2020-10-22 2020-12-22 苏州美特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保持架装配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82298A (en) * 1985-10-19 1987-05-13 Seitz Enzinger Noll Masch Impact noise damping in conveying apparatus
CN201027818Y (zh) * 2007-05-16 2008-02-27 林旦 轴承自动装配设备上的合圈搬送装置
CN101943217A (zh) * 2010-09-10 2011-01-12 山东迅捷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轴承合套机
CN202529541U (zh) * 2012-03-20 2012-11-14 成都康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理瓶机
CN202851695U (zh) * 2012-09-21 2013-04-03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双层平移式圆锥轴承自动组装机
CN103231230A (zh) * 2013-04-19 2013-08-07 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缝型润滑关节轴承自动装配设备
CN203784112U (zh) * 2014-04-14 2014-08-20 苏州志东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机
CN204900570U (zh) * 2015-08-26 2015-12-23 泛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滚珠自动上料生产线
CN205937541U (zh) * 2016-07-22 2017-02-08 昆山轴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轴承装配机
CN208409072U (zh) * 2018-06-27 2019-01-22 宁波摩盛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全自动轴承装配线的内外圈上料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82298A (en) * 1985-10-19 1987-05-13 Seitz Enzinger Noll Masch Impact noise damping in conveying apparatus
CN201027818Y (zh) * 2007-05-16 2008-02-27 林旦 轴承自动装配设备上的合圈搬送装置
CN101943217A (zh) * 2010-09-10 2011-01-12 山东迅捷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轴承合套机
CN202529541U (zh) * 2012-03-20 2012-11-14 成都康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理瓶机
CN202851695U (zh) * 2012-09-21 2013-04-03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双层平移式圆锥轴承自动组装机
CN103231230A (zh) * 2013-04-19 2013-08-07 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缝型润滑关节轴承自动装配设备
CN203784112U (zh) * 2014-04-14 2014-08-20 苏州志东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机
CN204900570U (zh) * 2015-08-26 2015-12-23 泛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滚珠自动上料生产线
CN205937541U (zh) * 2016-07-22 2017-02-08 昆山轴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轴承装配机
CN208409072U (zh) * 2018-06-27 2019-01-22 宁波摩盛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全自动轴承装配线的内外圈上料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2903A (zh) * 2020-10-22 2020-12-22 苏州美特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保持架装配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7352B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66527A (en) Device for picking up and placing articles on movable conveyors and assembly lines and to an endless construction and to an article pickup and deposit device therefor
US4658947A (en) Transfer mechanism
US4730718A (en) Bi-directional transfer mechanism
CN106429147B (zh) 一种婴童服装抽湿房自动仓储系统
JPS5911490B2 (ja) 可動コンベアから作業場所へ品物を自動的に動かす方法および装置
US429830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loads
CN110937352B (zh) 轴承内外圈装配机组及轴承生产线
CN108557429A (zh) 自动下料装置
CN207482700U (zh) 双向输送装置、电池包存放台、换电小车及换电平台输送线
CN109502233A (zh) 双向输送装置
CN206010586U (zh) 一种用于人工操作的免等待自动化双轨模组
CN209275575U (zh) 一种豆瓣酱生产线自动排序装置
CN110961360A (zh) 高速分拣机
CN109201775A (zh) 冲压零件缺陷在线视觉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9178746B (zh) 一种立体仓储系统
JP5184871B2 (ja) 物品搬送装置
CN109761059A (zh) 一种砖坯码放机器人
CN206126296U (zh) 一种包装物自动抓取输送装置
CN202213995U (zh) 翻转输送装置
CN108313671B (zh) 一种下料设备
CN209814897U (zh) 一种自动取放货系统
US3637064A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articles
CN208944863U (zh) 冲压零件缺陷在线视觉检测装置
WO1994002394A1 (en) System for conveying articles
JP3140693B2 (ja) 円筒状物品の移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