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6969A - 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6969A
CN110936969A CN201811115810.6A CN201811115810A CN110936969A CN 110936969 A CN110936969 A CN 110936969A CN 201811115810 A CN201811115810 A CN 201811115810A CN 110936969 A CN110936969 A CN 1109369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compartment
carriage
condition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158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二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158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69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6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69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27/00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air-conditioning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根据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根据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向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本申请实现了根据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包含的乘客数量,自动化的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进行独立控制,使得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温度与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相匹配,从而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提供了条件。

Description

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控制城市轨道车辆上的车载空调设备,向乘客营造舒适的乘车环境。然而,传统方式对车载空调设备进行控制时,整个城市轨道车辆上的车载空调设备温度相同,乘客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传统方式对车载空调设备进行控制时,整个城市轨道车辆上的车载空调温度相同,乘客体验差的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其中,每个车厢内包含至少一个车载监控设备;对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向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其中,每个车厢内包含至少一个车载监控设备;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向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空调设备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载监控设备、车载空调设备及控制设备;所述车载监控设备,用于采集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视频数据,其中,每个车厢内包含至少一个车载监控设备;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对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并根据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控制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的工作模式。
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以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
本申请再一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
本申请再一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获取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并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然后根据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并根据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向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由此,实现了根据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包含的乘客数量,自动化的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进行独立控制,使得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温度与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相匹配,从而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提供了条件。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各实施例针对相关技术中,传统方式对车载空调设备进行控制时,整个城市轨道车辆上的车载空调温度相同,乘客体验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解析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采集的视频数据,确定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并根据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从而根据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向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由此,实现了根据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包含的乘客数量,自动化的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进行独立控制,使得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温度与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相匹配,从而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提供了条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结合图1对本申请中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其中,每个车厢内包含至少一个车载监控设备。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执行。其中,计算机设备中设置有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以实现根据采集的视频数据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进行控制。本实施例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任一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硬件设备,比如台式电脑、服务器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车载监控设备可以是任一具有图像采集功能的设备,比如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losed-Circuit Television,简称CCTV)中的摄像机、车载录像机(MDVR)等等,此处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实际使用时,通常轨道车辆具有不同数量的车厢,比如:6~8个车厢、4~6个车厢、4~2个车厢、2个车厢等等。为了对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中的乘客数量及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本实施例可以为每个车厢至少设置一个车载监控设备,以通过至少一个车载监控设备采集所在车厢内的视频数据,并将采集的视频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实时的发送给监控服务器。
其中,本实施例中,每个车厢内包含的至少一个车载监控设备的数量,与其设置位置有关,通常车载监控设备的设置位置只要保证能够采集到每个车厢内全部位置的画面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当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的空间比较小,可容纳的乘客数量少时,可在每个车厢顶部中心位置设置一个车载监控设备,即可实现对整个车厢内全部位置的画面采集操作。
又如,若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的空间比较大,可容纳的乘客数量较多时,则可在每个车厢顶部的对角位置分别设置一个车载监控设备,以实现对整个车辆内全部位置的画面采集操作;
或者,可以在每个车厢顶部的四个顶点位置分别设置一个车载监控设备,以实现对整个车辆内全部位置的画面采集操作,等等。
进一步的,当监控服务器接收到上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后,可将车载监控设备发送的视频数据,按照接口协议实时的发送给计算机设备,以使计算机设备根据监控服务器发送的视频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其中,本实施例中监控服务器可以接收到多个轨道车辆中多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并将多个轨道车辆中多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按照接口协议发送给计算机设备。
即,步骤101获取轨道车辆中多个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包括:获取监控服务器发送的多个轨道车辆中多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监控服务器的数量可以根据不同城市、不同轨道线路进行适应性设置。
比如,当城市X的轨道线路及轨道车辆数量比较少时,则可以设置一个监控服务器,以通过该监控服务器向计算机设备,发送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
又如,当城市X的轨道线路及轨道车辆数量较多时,此时若仅设置一个监控服务器,则有可能发生多个轨道车辆中多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同时向该监控服务器发送视频数据,由于带宽资源有限,容易造成网络拥堵,影响运行效率,并且当该监控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还会影响视频数据的正常传输。
对此,本实施例可以为每条轨道线路设置单独的一个监控服务器;或者对监控服务器进行冗余设置,实现主备双重服务器的设置,以保证多个轨道车辆中多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发送的视频数据可以不间断、正常的被监控服务器接收,以保证视频数据的传输效率,提高运行效率。
步骤102,对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
可选的,本实施例可通过光流计算法(Kanade-Lucas-Tomasi,简称KLT),对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以实现对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中乘客数量进行量化,确定出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
实际应用时,获取的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可能是来自不同的轨道车辆,若直接对来自不同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操作,很有可能造成轨道车辆中任一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分析结果出现误差,影响后续对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的控制精准度。
因此,本实施例在确定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时,可首先根据每个车厢所在轨道车辆的标识信息,比如车次、运行线路、运行时间及运行方向等,确定每个车厢所属的轨道车辆,然后再以轨道车辆为为单位,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每个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以提高对不同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的统计准确性。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根据每个车厢所在轨道车辆的标识信息,对属于同一辆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以实现对不同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进行高准确度、高效率的量化处理。
步骤103,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
第一种方式
根据预设的乘客数量与车载空调设备工作模式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
其中,预设的乘客数量与车载空调设备工作模式间的映射关系,可以通过在不同乘客数量下,对车载空调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多次模拟训练生成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预先建立乘客数量与车载空调设备工作模式间的映射关系,使得根据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可以快速便捷的确定出当前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从而能够提高对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控制效率。
举例来说,若轨道车辆中车厢A当前的乘客数量为xx,则计算机设备可根据该乘客数量xx,在映射关系表中进行匹配操作,若车载空调设备工作模式C与乘客数量xx匹配,则可以确定工作模式C为车厢A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
第二种方式
显示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以获取用户根据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设置的每个车厢内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中央控制器上的显示界面,向运营人员显示同一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使得运营人员根据显示的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设置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本实施例上述确定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的方式,可以单独进行实施,也可以两者结合之后实施,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央控制器的显示界面上,可同时显示多辆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等信息,因此为了清楚区分不同的轨道车辆,本实施例可以根据轨道车辆的运行线路,或者,运行方向等特征,以不同的显示形式在中央控制器的显示界面上显示不同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从而方便运营人员可以清楚的知晓不同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
其中,不同的显示形式,可以包括:
按照轨道车辆的运行线路,将不同运行线路的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以不同的颜色进行显示。
例如,将运行线路1的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以绿色进行显示;将运行线路2的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以橙色进行显示;将运行线路3的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以蓝色进行显示,等等。
或者,按照轨道车辆的运行方向,将不同运行方向的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以不同的形状标识进行显示。
例如,将运行方向为从A1到A2方向的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以三角形的形状标识进行显示;将运行方向为从B1到B2方向的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以五角星的形状标识进行显示,等等。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外,本实施例还可根据运营人员的操作,设置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以使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可以根据设置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实现自动化、周期性的启动和关闭操作,从而无需运营人员手动操作来开启和关闭车载空调设备,节省人力资源。
例如,设置轨道车辆在工作时,上电后在05:30开启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在23:30关闭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
步骤104,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向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可选的,确定出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后,计算机设备可将目标工作模式以指令的形式发送给消息队列服务器,以通过消息队列服务器对指令进行转换操作后,将转换后的指令发送给对应的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使得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接收到指令后,根据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其中,由于运营人员还可对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进行设置,因此本实施例在向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时,还可将设置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一起发送给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以使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可以按照上述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进行相应的开启和关闭操作,以实现不受地域限制,对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进行智能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通过获取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并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然后根据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并根据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向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由此,实现了根据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包含的乘客数量,自动化的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进行独立控制,使得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温度与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相匹配,从而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提供了条件。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解析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确定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以根据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并向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在实际使用时,轨道车辆具有多个车厢,而每个车厢中可以至少设置一个车载空调设备,以实现对整个车厢不同位置处进行不同的温度调节。也就是说本实施例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中可包括多个车载空调设备,且多个车载空调设备分别设置在车厢内的不同位置处。此时为了实现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并且还能保证对车载空调设备的控制准确性,本实施例可以根据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采集的视频数据及每个车载监控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各位置对应的车载空调设备所对应的工作模式。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的上述情况进行具体说明。
图2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每个车厢内的每个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及每个车载监控设备的位置信息。
其中,本实施例中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中设置的车载监控设备可以车厢的实际乘客数量进行适应性设置。
例如,若轨道车辆a的每个车厢可容纳的乘客数量为20人,则可以在车厢顶部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个车载监控设备;
又如,若轨道车辆a的每个车厢可容纳的乘客数量为80人,则可以在车厢顶部的各对角位置上各设置一个车载监控设备,等等,此处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采集所在车厢内当前的视频数据,并将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实时的发送给监控服务器。
进而,监控服务器将每个车厢内的各车载监控设备发送的视频数据,按照接口协议实时的发送给计算机设备,以使计算机设备根据监控服务器发送的视频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每个车载监控设备的位置信息,可以是计算机设备通过分析视频数据确定的,也可以是每个车厢内的每个车载监控设备在发送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时,一起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给计算机设备,等等。
步骤202,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的每个车载监控设备的位置信息及每个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确定所述每个车厢内各位置处的乘客数量。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光流计算法(Kanade-Lucas-Tomasi,简称KLT),对每个车厢内的每个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以确定出每个车厢内每个车载监控设备所在位置处的乘客数量。
步骤203,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各位置处的乘客数量,确定所述每个车厢内各位置的车载空调设备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的,在确定出每个车厢内的每个车载监控设备所在位置处的乘客数量之后,可以根据各位置对应的乘客数量,利于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不同方式,确定出各位置的车载空调当前的工作模式。
例如,若位于车厢门口的车载监控设备对应的乘客数量为Y时,则可以根据预设的乘客数量与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确定出车厢门口处的车载空调的工作模式为M1模式。
步骤204,根据每个车厢内各位置的车载空调设备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向对应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在确定出每个车厢内各位置的车载空调设备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后,计算机设备可将工作模式设置以指令的形式发送给消息队列服务器,以通过消息队列服务器对指令进行转换操作后,将转换后的指令发送给对应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使得对应的车载空调设备接收到指令后,根据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实际使用时,存在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实际工作模式与目标工作模式相匹配的情况,此时为了减少网络资源的占用,本实施例可以预先对每个车厢内各位置的车载空调设备实际工作模式与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进行匹配。当车厢内各位置的车载空调设备实际工作模式与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匹配时,此时不向该车厢内各位置的车载监控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当车厢内各位置的车载空调设备实际工作模式与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不匹配时,则向不匹配的车厢内各位置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即本实施例在向各位置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发送的当前的实际工作模式;
确定所述实际工作模式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未匹配。
其中,在向每个车厢内各位置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时,为了使得消息队列服务器可以准确的将指令发送给对应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本实施例还可将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的标识信息携带在指令中,以使消息队列服务器可以根据车载空调设备的标识信息,直接将指令发送给对应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
或者,本实施例还可以将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的标识信息携带在指令中,以使消息队列服务器根据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该车载监控设备对应的车载空调设备,并将指令发送给对应的车载空调设备。
进一步的,向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之后,本实施例还可获取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返回的响应消息,并根据响应消息,确定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的工作状态;在确定任一车载空调设备异常时,向轨道车辆的服务人员发送任一车载空调设备异常的提示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车载空调设备返回的响应消息中,可以包括接收工作模式设置指令的确定消息,以及车载空调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其中,车载空调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可以包括正常和异常。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向计算机设备返回响应消息时,是将响应消息发送给消息队列服务器,通过消息队列服务器对响应消息进行转换,并将转换后的响应消息发送给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通过对响应消息进行解析,可以知晓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是否接收到指令消息,以及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是否出现异常。
其中,当确定车厢内任一车载空调设备出现异常时,计算机设备还可向轨道车辆的服务人员发送任一车载空调设备异常的提示消息,以使服务人员及时对出现异常的车载空调进行修复。
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通过获取每个车厢内的每个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及每个车载监控设备的位置信息,以根据每个车厢内的每个车载监控设备的位置信息及每个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确定每个车厢内各位置对应的乘客数量,然后根据各位置对应的乘客数量,确定各位置的车载空调设备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以根据每个车厢内各位置的车载空调设备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向对应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由此,实现了根据每个车厢内各位置的车载监控设备采集的视频数据,对不同位置处的车载空调设备有针对性的控制,使得对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各位置处的车载空调设备的控制更灵活,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1、第一确定模块12、第二确定模块13以及控制模块14。
其中,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其中,每个车厢内包含至少一个车载监控设备;
第一确定模块12用于对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
控制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向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现形式,获取模块11具体用于获取监控服务器发送的多个轨道车辆中多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
对每个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所述每个轨道车辆的每个车厢中当前的乘客数量。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现形式,第二确定模块13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的乘客数量与车载空调设备工作模式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
或者,
显示所述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以获取用户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设置的每个车厢内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通过获取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并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然后根据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并根据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向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由此,实现了根据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包含的乘客数量,自动化的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进行独立控制,使得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温度与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相匹配,从而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提供了条件。
图4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4所示,本申请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1、第一确定模块12、第二确定模块13以及控制模块14。
其中,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其中,每个车厢内包含至少一个车载监控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车厢中包括多个车载空调设备,且所述多个车载空调设备分别设置在车厢内的不同位置处;
第一确定模块12用于对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
控制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向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模块11具体用于:获取每个车厢内的每个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及每个车载监控设备的位置信息。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的每个车载监控设备的位置信息及每个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确定所述每个车厢内各位置处的乘客数量。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各位置处的乘客数量,确定所述每个车厢内各位置的车载空调设备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本申请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15和第三确定模块16。
其中,第二获取模块15用于获取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的当前的实际工作模式;
第三确定模块16用于确定所述实际工作模式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未匹配。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本申请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17、第四确定模块18、提示模块19。
其中,第三获取模块17用于获取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返回的响应消息;
第四确定模块18根据所述响应消息,确定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的工作状态;
提示模块19在确定任一车载空调设备异常时,向所述轨道车辆的服务人员发送任一车载空调设备异常的提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的实施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前述对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通过获取每个车厢内的每个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及每个车载监控设备的位置信息,以根据每个车厢内的每个车载监控设备的位置信息及每个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确定每个车厢内各位置对应的乘客数量,然后根据各位置对应的乘客数量,确定各位置的车载空调设备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以根据每个车厢内各位置的车载空调设备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向对应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由此,实现了根据每个车厢内各位置的车载监控设备采集的视频数据,对不同位置处的车载空调设备有针对性的控制,使得对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各位置处的车载空调设备的控制更灵活,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车载空调设备控制系统。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申请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系统1000包括:车载监控设备10、车载空调设备20及控制设备30。
其中,所述车载监控设备10用于采集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视频数据,其中,每个车厢内包含至少一个车载监控设备;
所述控制设备30用于对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10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并根据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控制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10的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车载监控设备10可以为多个,也可以为一个。其中,车载监控设备的数量与其设置位置有关,通常车载监控设备的设置位置只要保证能够采集到车厢内全部位置的画面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车载空调设备20也可以包括多个,且多个车载空调设备分别设置在轨道车辆内的不同位置处。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本申请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系统还包括:监控服务器40。
其中,监控服务器40用于获取多个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10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并将每个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10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发送给控制设备3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监控服务器40可以为多个,以有效避免多个车载监控设备10同时将采集的视频数据传输给控制设备30时,由于带宽资源不足,而造成数据传输失败,或者控制设备30的网络负载过重等问题,能够有效保证视频传输成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系统,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系统,通过获取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并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然后根据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并根据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向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由此,实现了根据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包含的乘客数量,自动化的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进行独立控制,使得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温度与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相匹配,从而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提供了条件。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的计算机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上述计算机设备200包括:存储器210、处理器220及存储在存储器210上并可在处理器2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220执行所述程序时,以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形式中,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10及处理器220,连接不同组件(包括存储器210和处理器220)的总线230,存储器21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处理器22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
总线230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200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设备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20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10还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4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250。计算机设备20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260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8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8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他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230相连。存储器2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270的程序/实用工具28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10中,这样的程序模块270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他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270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2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29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91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2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2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92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2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93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93通过总线230与计算机设备200的其他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200使用其他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实施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前述对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通过获取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并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然后根据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并根据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向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由此,实现了根据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包含的乘客数量,自动化的对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进行独立控制,使得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温度与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相匹配,从而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提供了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
一种可选实现形式中,本实施例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其中,每个车厢内包含至少一个车载监控设备;
对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
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
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向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车厢中包括多个车载空调设备,且所述多个车载空调设备分别设置在车厢内的不同位置处;
所述获取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每个车厢内的每个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及每个车载监控设备的位置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的每个车载监控设备的位置信息及每个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确定所述每个车厢内各位置处的乘客数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各位置处的乘客数量,确定所述每个车厢内各位置的车载空调设备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的当前的实际工作模式;
确定所述实际工作模式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未匹配。
6.如权力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包括:
根据预设的乘客数量与车载空调设备工作模式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
或者,
显示所述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以获取用户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设置的每个车厢内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监控服务器发送的多个轨道车辆中多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
所述对所述每个车厢内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包括:
对每个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所述每个轨道车辆的每个车厢中当前的乘客数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返回的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响应消息,确定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的工作状态;
在确定任一车载空调设备异常时,向所述轨道车辆的服务人员发送任一车载空调设备异常的提示消息。
9.一种车载空调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其中,每个车厢内包含至少一个车载监控设备;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确定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车载空调设备的目标工作模式,向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发送工作模式设置指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车厢中包括多个车载空调设备,且所述多个车载空调设备分别设置在车厢内的不同位置处;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每个车厢内的每个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及每个车载监控设备的位置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每个车厢内的每个车载监控设备的位置信息及每个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确定所述每个车厢内各位置处的乘客数量。
12.一种车载空调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监控设备、车载空调设备及控制设备;
所述车载监控设备,用于采集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视频数据,其中,每个车厢内包含至少一个车载监控设备;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对所述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并根据当前包含的乘客数量,控制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空调设备的工作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服务器;
所述监控服务器,用于获取多个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并将每个轨道车辆中每个车厢内的车载监控设备当前采集的视频数据发送给控制设备。
CN201811115810.6A 2018-09-25 2018-09-25 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09369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15810.6A CN110936969A (zh) 2018-09-25 2018-09-25 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15810.6A CN110936969A (zh) 2018-09-25 2018-09-25 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6969A true CN110936969A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04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15810.6A Pending CN110936969A (zh) 2018-09-25 2018-09-25 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369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5930A (zh) * 2021-04-30 2021-07-0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送风控制方法及轨道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1338A (zh) * 2006-05-25 2006-10-25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全方位计算机视觉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JP2007034585A (ja) * 2005-07-26 2007-02-0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映像監視システム
CN103778442A (zh) * 2014-02-26 2014-05-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基于视频人数统计分析的中央空调控制方法
CN105910225A (zh) * 2016-04-18 2016-08-3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人员信息检测的空调负荷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655159A (zh) * 2017-10-19 2018-02-02 福建帝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群密度感知模型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7345430U (zh) * 2017-10-25 2018-05-1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视频传感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4585A (ja) * 2005-07-26 2007-02-0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映像監視システム
CN1851338A (zh) * 2006-05-25 2006-10-25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全方位计算机视觉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CN103778442A (zh) * 2014-02-26 2014-05-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基于视频人数统计分析的中央空调控制方法
CN105910225A (zh) * 2016-04-18 2016-08-3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人员信息检测的空调负荷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655159A (zh) * 2017-10-19 2018-02-02 福建帝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群密度感知模型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7345430U (zh) * 2017-10-25 2018-05-1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视频传感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5930A (zh) * 2021-04-30 2021-07-0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送风控制方法及轨道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14464B6 (ja) 車両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装置、設備及び記憶媒体
US10170003B2 (en) Dynamic parking space definition
CN103471621B (zh) 一种适用于车载导航多媒体终端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设备
CN104217592B (zh) 人流量统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602194B (zh) 车联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US8515662B2 (en) Computer-supported monitoring of an energy consumption of a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US20150009048A1 (en) Image assisted parking space availability searching and reserv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9613576B (zh) 挂车位置信息上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490161B (zh) 一种故障诊断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0864704A (zh) 自动驾驶里程统计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200139845A1 (en) Battery stat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3535743A (zh) 无人驾驶地图实时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203534602U (zh) 一种适用于车载导航多媒体终端的测试设备
US1139326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operating status of vehicle
CN109118797A (zh) 信息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66249A (zh) 车辆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36969A (zh) 车载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15854B (zh) 列车司机台的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CN112182132B (zh) 一种地铁用户的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1098514A (ja) 車上装置および列車状態監視システム
CN111726382A (zh) 运行车辆座位状态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0089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THE CAPACITY OF A PREDETERMINED AREA OF A VEHICLE
CN210327795U (zh) 一种集成客流统计的车载视频监控设备、系统及车辆
CN112036332A (zh) 公共交通的乘客密度检测系统、检测方法
JP3730080B2 (ja) 電気車の車両情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