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6968A - 一种用于车辆的护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贯通道和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车辆的护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贯通道和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6968A
CN110936968A CN201811120133.7A CN201811120133A CN110936968A CN 110936968 A CN110936968 A CN 110936968A CN 201811120133 A CN201811120133 A CN 201811120133A CN 110936968 A CN110936968 A CN 1109369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eat
sub
assembly
carriage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01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36968B (zh
Inventor
罗俊富
宁尚景
董冬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201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69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6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6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36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69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20Communication passages between coaches; Adaptation of coach end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护板组件和具有其的贯通道和轨道车辆,护板组件适于设置于相邻两节车厢之间,包括侧护板组件,所述侧护板组件包括:侧主板,适于外罩于所述车辆的贯通道侧面,并与所述贯通道连接;滚动组件,适于配合设置于所述侧主板和所述车厢上;当所述侧主板与所述车厢发生相对运动时,所述滚动组件使得所述侧主板与所述车厢滚动摩擦配合。本发明的护板组件可以对贯通道进行防护,且通过对护板组件的设计可以提高轨道车辆的观赏性,同时本发明的护板组件具有与车厢磨损小,不易产生异响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车辆的护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贯通道和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护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贯通道和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轨道车辆的贯通道直接暴露在外部,易造成外界环境对贯通道的损伤,造成安全隐患,同时,由于贯通道的特性导致无法与车厢的外观保持一致,观赏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护板组件,所述护板组件可以对贯通道进行防护,且通过对护板组件的设计可以提高轨道车辆的外观观赏性,同时本发明的护板组件具有与车厢磨损小,不易产生异响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护板组件,适于设置于相邻两节车厢之间,包括侧护板组件,所述侧护板组件包括:
侧主板,适于外罩于所述车辆的贯通道侧面,并与所述贯通道连接;
滚动组件,适于配合设置于所述侧主板和所述车厢,
当所述侧主板与所述车厢发生相对运动时,所述滚动组件使得所述侧主板与所述车厢滚动摩擦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护板组件,通过将侧主板外罩于轨道车辆的贯通道侧面,从而可以对贯通道进行防护,防止外界环境对贯通道的损伤,从而防止由此造成轨道车辆运行的安全隐患,且通过对侧主板的材质选择、外观造型设计等,可以与所述车厢外饰及其色带保持一致,浑然一体,从而提高整体的观赏性,最后,通过滚动组件的设置,可以使所述侧主板与所述车厢的相对运动为滚动摩擦配合,大大减少所述侧主板和所述车厢的相互磨损,不仅提高所述护板组件和所述车厢的使用寿命,而且减少了维护成本,同时在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不易出现因所述侧主板和所述车厢的摩擦或撞击而产生的异响,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滚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滚动体和导轨,所述滚动体适于沿所述导轨做往复运动,所述滚动体适于设置于所述侧主板,所述导轨适于配合设置于所述车厢;
或/和所述滚动体适于设置于所述车厢,所述导轨适于配合设置于所述侧主板。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所述第二段为曲线段,所述曲线段设置有沟槽,在安装初始位置,所述滚动体适于配合于所述沟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轨设置有与所述滚动体相配合的滚槽。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沿导轨长度方向上,所述导轨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置有限位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滚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滚动体可滚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
所述滚动体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于所述车厢,所述导轨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座配合安装于所述侧主板;
或/和所述滚动体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于所述侧主板,所述导轨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座配合安装于所述车厢。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一子安装座和第二子安装座;
所述第一子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一支撑部、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段连接;
所述第二子安装座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支撑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段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与所述侧主板连接;或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与所述车厢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或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有加强板。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侧主板与所述贯通道的中间框架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侧主板与所述中间框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三安装座和第四安装座,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座与所述侧主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安装座与所述中间框架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伸缩杆和弹性件;
所述伸缩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安装座和所述第四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安装座和所述第四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安装状态下,所述弹性件为常拉伸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安装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子安装座和第四子安装座;
所述第三子安装座和所述第四子安装座在彼此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可转动地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四安装座包括安装件和连接件,所述安装件适于安装于所述中间框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靠近所述第三安装座的一侧;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子连接件和第二子连接件,所述第一子连接件设置有长圆形孔,紧固件穿过所述长圆形孔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子连接件;
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一子连接件与所述第四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接件与所述第三安装座之间的距离可调。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侧护板组件还包括适于设置在所述侧主板两端的侧边板,所述侧边板适于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所述侧边板与所述侧主板在所述车厢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侧主板位于所述侧边板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车厢长度方向上,所述侧边板与所述侧主板部分交叠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顶护板组件,所述顶护板组件包括顶主板,所述顶主板适于设置于所述贯通道的顶部上方,所述顶主板适于与所述贯通道的中间框架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顶护板组件还包括适于设置在所述顶主板两端的顶边板,所述顶边板适于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所述顶边板与所述顶主板在所述车厢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顶主板位于所述顶边板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车厢长度方向上,所述顶边板与所述顶主板部分交叠设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贯通道,包括如前所述的护板组件,所述侧护板组件为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贯通道的两侧。
通过在贯通道两侧均设置有护板组件,则对贯通道的两侧均具有防护作用,同时可以提高贯通道的两侧的观赏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贯通道。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护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护板组件的滚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护板组件的滚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护板组件的滚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护板组件的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护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贯通道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护板组件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000:护板组件;
100:侧护板组件;
10:侧主板;
20:滚动组件;21:滚动体;22:导轨;221:第一段;222:第二段;2221:沟槽;223:第三段;224:限位件;225:滚槽;23:第一安装座;24:第二安装座;241:第一子安装座;2411:第一安装部;2412:第一支撑部; 2413:第一连接部;242:第二子安装座; 2421:第二安装部;2422:第二支撑部;2423:第二连接部;243:加强板;
30:连接组件;31:第三安装座;311:第三子安装座;3111:第一凸部;312:第四子安装座;3121:第二凸部;32:第四安装座;321:安装件;322:连接件;3221:第一子连接件;32211:长圆形孔;3222:第二子连接件;3223:紧固件;33:伸缩杆;34:弹性件;
40:侧边板;
200:顶护板组件;
210:顶主板;240:顶边板;
2000:贯通道;2100:中间框架;
3000:轨道车辆;3100:车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护板组件1000及具有其的贯通道2000和轨道车辆3000。
图中的X方向为轨道车辆3000的宽度方向,也为轨道车辆3000的左右方向,Y方向为轨道车辆3000的长度方向,也为轨道车辆3000的前后方向,Z方向为轨道车辆3000的高度方向,也为轨道车辆3000的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轨道车辆3000的护板组件1000,适于设置于相邻两节车厢3100之间,包括侧护板组件100,侧护板组件100包括侧主板10和滚动组件20,侧主板10适于外罩于轨道车辆3000的贯通道2000侧面,并与贯通道2000连接,以对贯通道2000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外界环境对贯通道2000的损伤,从而防止由贯通道2000的损伤而引发的轨道车辆3000运行安全隐患;且可以通过对侧主板10的材质选择,例如说可以选择与车厢3100外壳的材质较为搭配的材质作为侧主板10的材质,则可以使得轨道车辆3000的整体感更强,同时可以使侧主板10的外观造型设计与车厢3100和车辆整体相一致,例如说可以在侧主板10的外侧表面喷涂与车辆整体外饰色带一致的颜色和图案,进一步提高观赏性和城市特色;滚动组件20适于配合设置于侧主板10和车厢3100上,可以理解的是,滚动组件20包括多个组成部分,一部分设置于侧主板10,与之相互配合的另一部分设置于车厢3100,侧主板10与车厢3100发生相对运动时,滚动组件20使得侧主板10与车厢3100滚动摩擦配合,换言之,当侧主板10与车厢3100发生相对运动时,滚动组件20中相互配合的两部分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将侧主板10与车厢3100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摩擦力,从而大大减少了侧主板10和车厢3100的相互磨损,不仅提高了护板组件1000和车厢3100的使用寿命,而且因减少对车厢3100的外壳磨损而减少了在使用周期内对车厢3100外观的的维护成本,同时,摩擦力小使得在轨道车辆3000运行过程中,不易出现因侧主板10和车厢3100的摩擦或撞击而产生的异响,从而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体验。
如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滚动组件20包括相互配合的滚动体21和导轨22,滚动体21适于沿导轨22做往复运动。相互配合是指滚动体21在导轨22的行走面上滚动,滚动体21可以安装于侧主板10上,导轨22与滚动体21相适配地安装于车厢3100上,如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滚动体21也可以安装于车厢3100上,导轨22与滚动体21相适配地安装于侧主板10。该滑动组件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变,能可靠地实现使得侧主板10与车厢3100在相对运动时滚动摩擦配合。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滚动体21可以通过第一安装座23安装于车厢3100或侧主板10,例如说第一安装座23设置有一个转轴,滚动体21的中心穿过该转轴,则可实现滚动体21可滚动地设置于第一安装座23上,之后通过紧固件3223将第一安装座23安装于车厢3100或侧主板10上,则滚动体21可滚动地安装于车厢3100或侧主板10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滚动组件20可以包括相互配合的滑块和滚动导轨,滑块适于沿滚动导轨做往复运动,滑块可以安装于侧主板10上,相应地,滚动导轨配合安装于车厢3100,可以理解的是,滑块也可以安装于车厢3100上,滚动导轨配合安装于侧主板10上。滑块沿滚动导轨往复运动的摩擦同样也是滚动摩擦,因此也可以实现使侧主板10与车厢3100的相对运动时为滚动摩擦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其他能实现使侧主板10与车厢3100的相对运动为滚动摩擦配合的组件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将滑块与侧主板10一体设置,在车厢3100外壁设置有与滑块相互配合的底部带滚珠的凹槽,则同样可以实现发明目的。
如图2-3所示,导轨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21、第二段222、第三段223,第二段222为曲线段,曲线段设置有沟槽2221,在安装初始位置,滚动体21适于配合于沟槽2221内。如此,则沟槽2221对滚动体21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不仅方便安装,而且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对滚动体21提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对侧主板10和车厢3100的相对运动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侧主板10在安装位较为稳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段221、第二段222、第三段223可以一体成型。
第一段221和第三段223分别位于第二段222的两侧,当侧主板10与车厢3100发生相对运动时,滚动体21在整个导轨22上做往复运动,例如第一段221向车厢3100运动的前方延伸,假设该方向为Y的负方向,第三段223向车厢3100运动的后方延伸,则该方向为Y的正方向,则对于如图1所示的侧主板10,当侧主板10相对于车厢3100向前运动时,位于侧主板10上的滚动体21则沿导轨22从第二段222的沟槽2221位置往第一段221的位置移动,相应地,当侧主板10相对于车厢3100向后运动时,位于侧主板10上的滚动体21则沿导轨22从第二段222的沟槽2221位置往第三段223的位置移动。
如图1所示,侧主板10的前后两侧均设置多个滚动组件20,以使侧主板10与车厢3100的相对运动更加平稳,多个滚动组件20的导轨22可以相同,其在运动过程中滚动体21与导轨22的相对运动也大致相同。第一段221可以根据侧主板10相对于车厢3100向前运动的轨迹进行设计,第三段223可以根据侧主板10相对于车厢3100向后运动的轨迹进行设计,以使侧主板10更好地适应轨道车厢3100的各种运行工况。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段221和第三段223可以均是直线段,第一段221向车厢3100运动的前方和外侧延伸,也即图1中的Y的负方向偏X的负方向的方向延伸,第二段222向车厢3100运动的后方和内侧延伸,也即图1中Y的正方向偏X的正方向的方向延伸。如此,则导轨22的第一段221伸出车外,导轨22的第三段223伸进车内,方便安装,且与轨道车辆3000的运动特点相适应。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沿导轨22的长度方向上,导轨22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置有限位件224。限位件224可以是设置于导轨22长度方向一端的一块限位板,当侧主板10相对于车厢3100发生相对运动时,滚动体21沿导轨22长度方向往复运动,限位件224可以限制滚动体21朝导轨22的外部移动,从而保证了滚动组件20工作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同一高度的两侧的两个导轨22,可以分别在第一段221和第三段223的自由端部设置有限位件224,这样,当侧主板10相对车厢3100向前运动时,可由位于侧主板10后侧的导轨22的第一段221的限位件224进行限位,当侧主板10相对车厢3100向后运动时,可由位于侧主板10前侧的导轨22的第三段223的限位件224进行限位,如此便可以达到限位的作用,且可以节省材料从而节省成本。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轨22设置有与滚动体21相配合的滚槽225。例如,滚动体21可以是滚珠,则导轨22在与滚动体21的配合面上设置有滚槽225,滚槽225与滚动体21相配合,换言之,也即在导轨22的滚动面上设置有与滚珠相配合的圆弧形滚槽225,从而在上下方向也即Z方向上限定了滚动体21的移动,以此来防止滚动体21偏离运动轨迹。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滚动组件20还包括第一安装座23和第二安装座24,滚动体21可滚动地设置于第一安装座23,滚动体21通过第一安装座23安装于车厢3100,导轨22通过第二安装座24配合安装于侧主板10。或者,滚动体21通过第一安装座23侧主板10,导轨22通过第二安装座24配合安装于车厢3100。
第二安装座24包括第一子安装座241和第二子安装座242,第一子安装座241包括第一安装部2411、第一支撑部2412和第一连接部2413,第一支撑部241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部2411和第一连接部2413,第一连接部2413与导轨22的第一段221连接;第二子安装座242包括第二安装部2421、第二支撑部2422、第二连接部2423,第二支撑部242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安装部2421和第二连接部2423,第二连接部2423与第二段222连接;第一安装部2411与第二安装部2421均与侧主板1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导轨22设置于车厢3100时,第一安装部2411与第二安装部2421则均与车厢3100连接。通过第一连接部2413和第二连接部2423分别与导轨22的第一段221和第二段222连接,对导轨22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使得安装和运行更加稳固。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设置三个子安装座,分别与第一段221、第二段222、第三段223连接,则导轨22的安装会更加稳固,或者,可以仅用一个子安装座即可较好地固定安装导轨22,此时,该安装座一般来说应与位于导轨22中间的第二段222连接。
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部2412或第二支撑部2422设置有加强板243,换言之,可以在第一支撑部2412设置加强板243,也可以在第二支撑部2422设置加强板243,也可以同时在第一支撑部2412和第二支撑部2422均设置加强板243。通过加强板243的设置,进一步使得导轨22的安装,以及在运行过程中导轨22受力时的稳固,提高了安全性能。
如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护板组件1000与贯通道2000相连接,也即侧主板10与贯通道2000相连接,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侧主板10与贯通道2000的中间框架2100相连接,不仅连接安装方便,且中间框架2100可作为承重部分,使得侧主板10的重量可以传递到中间框架2100,可靠性更高。
如图8-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侧主板10通过连接组件30与中间框架2100连接。如图5所示,连接组件30包括第三安装座31和第四安装座32,连接组件30的一端通过第三安装座31与侧主板10可转动地连接,连接组件30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安装座32与中间框架2100固定连接。通过连接组件30将侧主板10连接在中间框架2100上,则中间框架2100的重量可通过连接组件30传递到中间框架2100。连接组件30通过第三安装座31与侧主板10可转动地连接,在这里,“可转动地连接”是指侧主板10通过第三安装座31与连接组件30连接,且侧主板10相对于连接组件30可以绕Z轴转动,如此,当轨道车辆3000遇到转弯或其它运行工况时,侧主板10可以绕Z轴进行相应的转动,以此来适应特殊的工况。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安装座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子安装座311和第四子安装座312,第三子安装座311和第四子安装座312在彼此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部3111和第二凸部3121,第一凸部3111和第二凸部3121可转动地连接,第四子安装座312与侧主板10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凸部3111和第二凸部3121可以上下交叠设置,并通过转轴连接,第二凸部3121相对于转轴可转动,这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可靠性高。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凸部3111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凸部和第二子凸部,第二凸部3121适于连接于第一子凸部和第二子凸部之间,如此,第一子凸部和第二子凸部进一步地对第二凸部3121具有上下方向的定位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
如图5所示,连接组件30包括伸缩杆33和弹性件34,伸缩杆3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安装座31和第四安装座32固定连接,弹性件3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安装座31和第四安装座32可拆卸地连接,伸缩杆33的伸缩方向与弹性件34的伸缩方向一致,安装状态下,弹性件34为常拉伸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伸缩杆33沿长度方向也即伸缩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安装座31和第四安装座32固定连接,也即伸缩杆33与第三安装座31中的第三子安装座311的背离第一凸部31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三安装座31中的第四子安装座312与侧主板10连接,第四安装座32与中间框架2100连接,则伸缩杆33可以起到将侧主板10的重量传递到中间框架2100的作用,另一方面,伸缩杆33的伸缩可以调整侧主板10与中间框架2100之间的距离,也即可以使侧主板10相对于贯通道2000左右移动。伸缩杆33可以为套杆,通过侧主板10和中间框架2100之间的力,使得伸缩杆33进行伸缩或拉伸作用;伸缩杆33也可以为其他可以实现伸缩功能的装置。
弹性件3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安装座31和第四安装座32可拆卸地连接,弹性件34可以是弹簧、橡胶皮筋或其它有弹性的物件,如图5所示,弹性件34为弹簧,弹簧的两端有挂钩,在第三安装座31和第四安装座32安装完毕后,可以简单地将弹簧两端的挂钩挂在第三安装座31和第四安装座32的挂环上,第三安装座31的挂环设置于第三子安装座311背离第一凸部3111的一侧,在安装状态下,弹性件34为常拉伸状态,如此则可以保证侧主板10在轨道车辆3000宽度方向或左右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使得滚动组件20中的滚动体21和导轨22保持良好的接触,从而保证整个护板组件1000的良好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四安装座32包括安装件321和连接件322,安装件321适于安装于中间框架2100,连接件322设置于安装件321靠近第三安装座31的一侧,连接件322包括第一子连接件3221和第二子连接件3222,第一子连接件3221设置有长圆形孔32211,紧固件3223穿过长圆形孔32211连接第一子连接件3221和第二子连接件3222,弹性件34通过第一子连接件3221与第四安装座32连接,第一子连接件3221与第三安装座31之间的距离可调。通过在第一子连接件3221上设置长圆形孔32211,则可以方便地调整第一子连接件3221与第二子连接件3222的固定位置,从而方便地调整第一子连接件3221与第三安装座31之间的距离,以方便地对弹性件34的拉伸程度进行微调,以使侧主板10在管道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安装位置更加精准,也使滚动组件20的配合性更好,从而提升侧主板10对轨道车辆3000各种运行工况的适应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轨道车辆3000从直道进入弯道时,在轨道车辆3000的拉伸侧,相邻两个车厢3100的车端距变大,在伸缩杆33和弹性件34的作用下,滚动体21沿着导轨22向车端距中间运动,带动侧主板10运动,以适应轨道车辆3000的车端距拉伸状态,如图8所示,左侧部分为轨道车辆3000的拉伸侧;在轨道车辆3000的压缩侧,相邻两车厢3100的车端距变小,在伸缩杆33和拉伸弹簧的作用下,滚动体21沿着导轨22向前侧运动,带动侧主板10运动,凸出车厢3100,以避免侧主板10与车厢3100互相干涉,以适应车厢3100的车端距压缩状态,如图8所述,右侧部分为轨道车辆3000的压缩侧。当轨道车辆3000从弯道进入直道时,情况亦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侧板组件还包括适于设置在侧主板10两端的侧边板40,侧边板40适于与车厢3100固定连接,侧边板40与侧主板10在车厢3100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侧主板10位于侧边板40的外侧。侧边板40的设置有利于对贯通道2000进一步的防护,侧边板40与侧主板10在车厢3100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防止在轨道车辆3000运行工况下,侧边板40与侧主板10相互干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轨道车辆3000的长度方向上,也即图中的Y方向上,侧边板40与侧主板10部分交叠设置。如此,当轨道车辆3000从直道变为弯道,或从弯道变为直道,在轨道车辆3000的拉伸侧,相邻两车厢3100之间的间距变大,侧边板40与侧主板10部分交叠则可以补偿变大的间距,使得贯通道2000在不同工况下都可以被侧护板组件100完全遮挡防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护板组件1000还包括顶护板组件200,顶护板组件200包括顶主板210,顶主板210适于设置于贯通道2000的顶部上方,顶主板210与贯通道2000的中间框架2100固定连接。换句话说,顶主板210与贯通道2000的顶部间隔一定的高度,且顶主板210与贯通道2000的中间框架2100固定连接,在轨道车辆3000运行过程中,顶主板210始终保持与贯通道2000的中间框架2100相对位置不变。这样,即可以实现对贯通道2000的顶部进行防护,减少传热,降低空调负荷,同时可以适应轨道车辆3000的各种运行工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顶护板组件200还包括适于设置在顶主板210两端的顶边板240,顶边板240适于与车厢3100固定连接,顶边板240与顶主板210在车厢3100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顶主板210位于顶边板240的上方。可以理解的是,顶边板240位于顶主板210的前后两侧,也即图8中Y方向的两端,顶边板240与车厢3100固定连接,可以进一步对贯通道2000的顶部进行防护,顶边板240与顶主板210在车厢3100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顶主板210位于顶边板240的上方,则可以防止在运行工况下,顶边板240与顶主板210的相互干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车厢3100长度方向上,顶边板240与顶主板210部分交叠设置。顶边板240与顶主板210部分交叠同样也是为了补偿在运行工况下,轨道车辆3000拉伸侧相邻两车厢3100之间变大的间距,使得护板组件1000更好地适应轨道车辆3000的各种运行工况。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贯通道2000,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护板组件1000,侧护板组件100为两组,分别设置于贯通道2000的两侧,如图9所示。护板组件1000可以对贯通道2000的两侧进行防护,可以防止外界环境对贯通道2000的损伤,从而防止由此造成轨道车辆3000运行的安全隐患,且通过对两侧的侧主板10的设计,可以使其与车厢3100外饰及其色带保持一致性,从而提高轨道车辆3000的整体观赏性,同时,滚动组件20的设置,使得带护板组件1000的贯通道2000不会有较大的磨损和异响,从而提高的贯通道2000和车厢3100的使用寿命,提高乘客的舒适性体验。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轨道车辆3000,包括车厢3100和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贯通道2000,如图10所示。由于带护板组件1000的贯通道2000的设置,使得整个轨道车辆3000的观赏性和舒适性都有较大的提升。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0)

1.一种用于车辆的护板组件,适于设置于相邻两节车厢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护板组件,所述侧护板组件包括:
侧主板,适于外罩于所述车辆的贯通道侧面,并与所述贯通道连接;
滚动组件,适于配合设置于所述侧主板和所述车厢;
当所述侧主板与所述车厢发生相对运动时,所述滚动组件使得所述侧主板与所述车厢滚动摩擦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滚动体和导轨,所述滚动体适于沿所述导轨做往复运动,所述滚动体适于设置于所述侧主板,所述导轨适于配合设置于所述车厢;
或/和所述滚动体适于设置于所述车厢,所述导轨适于配合设置于所述侧主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所述第二段为曲线段,所述曲线段设置有沟槽,在安装初始位置,所述滚动体适于配合于所述沟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设置有与所述滚动体相配合的滚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导轨长度方向上,所述导轨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置有限位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滚动体可滚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
所述滚动体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于所述车厢,所述导轨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座配合安装于所述侧主板;
或/和所述滚动体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于所述侧主板,所述导轨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座配合安装于所述车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一子安装座和第二子安装座;
所述第一子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一支撑部、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段连接;
所述第二子安装座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支撑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段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与所述侧主板连接;或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与所述车厢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或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有加强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主板与所述贯通道的中间框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主板与所述中间框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三安装座和第四安装座,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座与所述侧主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安装座与所述中间框架固定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伸缩杆和弹性件;
所述伸缩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安装座和所述第四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安装座和所述第四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安装状态下,所述弹性件为常拉伸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子安装座和第四子安装座;
所述第三子安装座和所述第四子安装座在彼此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可转动地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安装座包括安装件和连接件,所述安装件适于安装于所述中间框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靠近所述第三安装座的一侧;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子连接件和第二子连接件,所述第一子连接件设置有长圆形孔,紧固件穿过所述长圆形孔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子连接件;
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一子连接件与所述第四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接件与所述第三安装座之间的距离可调。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护板组件还包括适于设置在所述侧主板两端的侧边板,所述侧边板适于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所述侧边板与所述侧主板在所述车厢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侧主板位于所述侧边板的外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厢长度方向上,所述侧边板与所述侧主板部分交叠设置。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护板组件,所述顶护板组件包括顶主板,所述顶主板适于设置于所述贯通道的顶部上方,所述顶主板适于与所述贯通道的中间框架固定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护板组件还包括适于设置在所述顶主板两端的顶边板,所述顶边板适于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所述顶边板与所述顶主板在所述车厢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顶主板位于所述顶边板的上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厢长度方向上,所述顶边板与所述顶主板部分交叠设置。
19.一种贯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1-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护板组件,所述侧护板组件为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贯通道的两侧。
20.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贯通道。
CN201811120133.7A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用于车辆的护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贯通道和轨道车辆 Active CN1109369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0133.7A CN110936968B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用于车辆的护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贯通道和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0133.7A CN110936968B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用于车辆的护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贯通道和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6968A true CN110936968A (zh) 2020-03-31
CN110936968B CN110936968B (zh) 2021-03-26

Family

ID=69904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0133.7A Active CN110936968B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用于车辆的护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贯通道和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3696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6251A1 (zh) * 2019-04-22 2020-10-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列车的贯通道和具有其的列车
CN113232684A (zh) * 2021-06-11 2021-08-10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渡板组成
CN116257651A (zh) * 2023-05-16 2023-06-13 丹纳威奥贯通道系统(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贯通道渡板异响智能监测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17639A4 (de) * 1992-09-21 1995-07-18 Walter Boeniger Tunnelartige abdeckung einer begehbaren durchgangsverbindung zwischen zwei zusammengekoppelten personenwagen einer miniatur-eisenbahn.
CN2441702Y (zh) * 2000-09-07 2001-08-08 青岛欧特美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护板及应用该护板的铁路客车旅客通道
CN201544968U (zh) * 2009-12-11 2010-08-11 长春长客金豆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低地板客车贯通道
CN204998535U (zh) * 2015-07-06 2016-01-27 吉林省金越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客车贯通道侧滑护板机构
CN107399335A (zh) * 2016-11-25 2017-11-28 青岛欧特美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及贯通道侧护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17639A4 (de) * 1992-09-21 1995-07-18 Walter Boeniger Tunnelartige abdeckung einer begehbaren durchgangsverbindung zwischen zwei zusammengekoppelten personenwagen einer miniatur-eisenbahn.
CN2441702Y (zh) * 2000-09-07 2001-08-08 青岛欧特美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护板及应用该护板的铁路客车旅客通道
CN201544968U (zh) * 2009-12-11 2010-08-11 长春长客金豆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低地板客车贯通道
CN204998535U (zh) * 2015-07-06 2016-01-27 吉林省金越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客车贯通道侧滑护板机构
CN107399335A (zh) * 2016-11-25 2017-11-28 青岛欧特美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及贯通道侧护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6251A1 (zh) * 2019-04-22 2020-10-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列车的贯通道和具有其的列车
CN113232684A (zh) * 2021-06-11 2021-08-10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渡板组成
CN113232684B (zh) * 2021-06-11 2022-06-17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渡板组成
CN116257651A (zh) * 2023-05-16 2023-06-13 丹纳威奥贯通道系统(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贯通道渡板异响智能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6968B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6968B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护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贯通道和轨道车辆
US11312400B2 (en) Coupler assembly and straddle type rail train with same
US8783780B2 (en) Vehicle seat
EP2913243B1 (en) Bogie and axle box suspension and positioning apparatus thereof
US20180009338A1 (en) Height adjustment apparatus for vehicle seat
CN103249628A (zh) 具有被覆盖的转向架的轨道车辆
US7191909B2 (en) Cover for coupling head
CN110802992A (zh) 减震机构、底盘结构以及移动机器人
JP2011213226A (ja) 軌条車両
CN102781690A (zh) 车辆悬架系统
EP3636508B1 (en) Railway train and compartment thereof
CN204526805U (zh) 吊挂装置和车辆
JP4815165B2 (ja) 車両連結部用外幌構造
CN207747887U (zh) 贯通道及磁悬浮列车
CN209904754U (zh) 超薄型吊装轨道机器人及其行走装置
CN116198613A (zh) 车体下部结构
CN106042804A (zh) 一种汽车控制臂
US20210162886A1 (en) Vehicle sensor assembly and a sensor-mount assembly
CN218324445U (zh) 用于车辆的平移门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JP2012001059A (ja) 鉄道車両
CN214823284U (zh) 一种具有新型居中机构的贯通道装置
CN114506353B (zh) 跨座式单轨下裙板安装连接组件
CN211082544U (zh) 一种补偿间隙的球头销总成
CN112265560B (zh) 栅栏、车厢连接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05168523U (zh) 一种轨道车辆牵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