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0817A - 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0817A
CN110930817A CN201911153119.1A CN201911153119A CN110930817A CN 110930817 A CN110930817 A CN 110930817A CN 201911153119 A CN201911153119 A CN 201911153119A CN 110930817 A CN110930817 A CN 110930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ed rod
motor
lifting
resistor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531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峰
邓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9111531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08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0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081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9/00Teaching not covered by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维修教学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支架、升降螺纹杆、升降块、伺服电机一、转架,所述支架后部设有所述升降螺纹杆,所述支架上成型有滑槽,所述升降螺纹杆上设有所述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上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上端设有所述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架,所述转架侧面设有伺服电机二。本发明设计有升降螺纹杆、转架和夹爪,从而可以将零部件夹取并带动升降和转动,使学员可以全方位更直观的观察汽车零部件,并且螺纹杆具有自锁性避免在升降时意外坠落,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维修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
背景技术
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就是对出现故障的汽车通过技术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并恢复达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标准。汽车维修包括汽车大修和汽车小修,汽车大修是指用修理或更换汽车任何零部件(包括基础件)的方法,恢复汽车的完好技术状况和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汽车寿命的恢复性修理。而汽车小修是指:用更换或修理个别零件的方法,保证或恢复汽车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
现有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不能带动汽车零部件旋转和升降,也就不能使学员全方位更直观的观察汽车零部件,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并且没有自锁性容易发生意外坠落,安全性不高。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设计有升降螺纹杆、转架和夹爪,从而可以将零部件夹取并带动升降和转动,使学员可以全方位更直观的观察汽车零部件,并且螺纹杆具有自锁性避免在升降时意外坠落,提高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支架、升降螺纹杆、升降块、伺服电机一、转架,所述支架后部设有所述升降螺纹杆,所述支架上成型有滑槽,所述升降螺纹杆上设有所述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上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上端设有所述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架,所述转架侧面设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上设有位移螺纹杆,所述位移螺纹杆上安装有夹爪一,所述夹爪一一侧设有夹爪二,所述夹爪二与所述位移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控制开关、控制电机、主动带轮、传动带,所述底板上端设有所述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一侧设有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电机上端设有所述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前部设有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和所述主动带轮外侧设有所述传动带,所述从动带轮下方设有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与所述升降螺纹杆连接,所述支撑轴承外侧设有支圈,所述支圈与所述底板焊接,所述支圈与所述底板连接紧固稳定支撑所述支撑轴承,所述控制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一和所述伺服电机二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接通电源后操作所述控制开关可以控制所述控制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一和所述伺服电机二的启停运行,启动所述控制电机带动所述主动带轮、所述传动带和所述从动带轮转动,也就可以使所述升降螺纹杆转动;所述控制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用于电机降温的降温机构,所述电机本体外侧设置有所述降温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电机转动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接近开关、感应块、温度传感器、控制盒,所述接近开关连接所述降温机构,所述接近开关的型号为LJ18A3-15-Z,所述感应块连接所述降温机构,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电机本体前方,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DS18B20,所述控制盒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电机本体一侧位置,所述控制盒内部的控制器型号为STC89C51单片机;所述降温机构包括第一散热板、隔离架、进风格栅、降温叶轮、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散热板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电机本体外侧,所述隔离架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第一散热板前端,所述进风格栅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隔离架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电机本体转动轴的后端,所述降温叶轮通过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轴外侧。如此设置,利用所述电机本体转动轴的转动,带动所述降温机构中的所述第一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带动所述降温叶轮进行转动,带动空气从所述第一散热板流过进而对所述电机本体进行降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升降螺纹杆与所述支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支架通过轴承支撑所述升降螺纹杆转动,所述升降块与所述升降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升降螺纹杆转动后可以使所述升降块升降。
优化地,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冷却箱、第二散热板、固定架、涡轮扇叶、第二转动轴、皮带、传动轮、扇叶固定轴,所述冷却箱上端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电机本体外侧,所述第二散热板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冷却箱下端孔内,所述冷却箱内部中空且灌满冷却液,所述固定架通过螺丝连接在所述冷却箱下端孔的前后两侧位置,所述扇叶固定轴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中心,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电机本体转动轴前端,两个所述传动轮分别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轴外侧和所述扇叶固定轴前端,所述传动轮外侧设置有所述皮带,在所述冷却箱下端孔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前方的所述涡轮扇叶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扇叶固定轴外侧。如此设置,利用所述电机本体转动轴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轴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所述皮带和所述传动轮带动所述扇叶固定轴进行转动,通过所述扇叶固定轴的转动带动所述涡轮扇叶进行高速转动,将空气从所述冷却箱下端孔内流过,在空气流动的同时对所述第二散热板进行降温,与此同时所述电机本体发出的热量被所述冷却箱内的冷却液送至所述第二散热板附近进行降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滑槽宽度与所述支板宽度相等,所述支板可以在所述滑槽内侧滑动升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被所述伺服电机一带动转动时可以在所述支板上转动,所述夹爪一与所述位移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位移螺纹杆转动后可以带动所述夹爪一位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轴承与所述升降螺纹杆过盈配合,所述支撑轴承支撑所述升降螺纹杆转动。
本发明中,采用了专用的控制器来实现对于电机的控制,所述控制器包括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二极管D2的正极、三极管D4的发射极、信号输入端V1、芯片IC的第四引脚、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D3的集电极;三极管D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D4的集电极,三极管D4的基极分别连接三极管D3的基极、电阻R5的一端、三极管D6的基极、二极管D7的正极;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8的负极,三极管D6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信号输出端V2和二极管D8的正极;三极管D6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二极管D7的负极;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芯片IC的第三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伺服电机二带动位移螺纹杆转动,也就可以使夹爪一和夹爪二位移,从而使夹爪一和夹爪二配合夹住汽车零部件,电机带动升降螺纹杆转动后也就可以使升降块和支板升降,在升降时升降螺纹杆与升降块的自锁性可以避免支板的意外坠落,带动汽车零部件升起后,启动伺服电机一带动转轴和转架转动,从而使汽车零部件转动,因此也就可以将零部件夹取并带动升降和转动,使学员可以全方位更直观的观察汽车零部件,并且升降螺纹杆与升降块之间具有自锁性还有位移螺纹杆与夹爪一和夹爪二之间具有自锁性,也就避免在升降时意外坠落,提高安全性;
2、本发明中采用了专用的电机结构,它可以利用降温叶轮带动空气流过第一散热板对电机本体外壳进行降温处理,可以快速的将电机本体发出的热量进行散去,防止电机过热造成损坏的情况;
3、在控制电机中,可以利用温度传感器和接近开关对电机本体的温度和转速进行检测,若是电机不转或者发热严重时,利用控制盒内的控制器迅速切断电源保护电机本体。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的第一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的第二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中转架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中夹爪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控制电机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控制电机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控制电机的降温机构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局部零件图;
图8是本发明中控制电机的降温机构另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局部零件图;
图9是本发明中控制电机的降温机构一种实施例的第二局部零件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控制电机的降温机构另一种实施例的第二局部零件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控制电机的温度传感器局部零件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撑机构;101、底板;102、控制开关;103、控制电机;104、主动带轮;105、传动带;106、支圈;107、从动带轮;108、支撑轴承;2、抓取机构;201、支架;202、升降螺纹杆;203、升降块;204、伺服电机一;205、转架;206、伺服电机二;207、位移螺纹杆;208、夹爪一;209、夹爪二;210、转轴;211、支板;212、滑槽;3、电机本体;4、降温机构;5、控制机构;41、第一散热板;42、隔离架;43、进风格栅;44、降温叶轮;45、第一转动轴;411、冷却箱;412、第二散热板;413、固定架;414、涡轮扇叶;415、第二转动轴;416、皮带;417、传动轮;418、扇叶固定轴;51、接近开关;52、感应块;53、温度传感器;54、控制盒;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包括支撑机构1,支撑机构1上设有抓取机构2,抓取机构2包括支架201、升降螺纹杆202、升降块203、伺服电机一204、转架205,支架201后部通过轴承连接有升降螺纹杆202,支架201通过轴承支撑升降螺纹杆202转动,支架201上成型有滑槽212,升降螺纹杆202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升降块203,升降螺纹杆202转动后可以使升降块203升降,升降块203上固定连接有支板211,支板211用以支撑伺服电机一204和转架205,滑槽212宽度与支板211宽度相等,支板211可以在滑槽212内侧滑动升降,支板211上端设有伺服电机一204,伺服电机一204安装有转轴210,转轴210用以支撑转架205转动,转轴210与支板211转动连接,转轴210被伺服电机一204带动转动时可以在支板211上转动,转轴210下端固定连接有转架205,转架205侧面设有伺服电机二206,伺服电机二206上设有位移螺纹杆207,位移螺纹杆207上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夹爪一208,位移螺纹杆207转动后可以带动夹爪一208位移,夹爪一208一侧设有夹爪二209,夹爪二209与位移螺纹杆207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板101、控制开关102、控制电机103、主动带轮104、传动带105,底板101上端设有控制电机103,控制电机103一侧设有控制开关102,控制电机103上端设有主动带轮104,主动带轮104前部设有从动带轮107,从动带轮107和主动带轮104外侧设有传动带105,从动带轮107下方设有支撑轴承108,支撑轴承108与升降螺纹杆202过盈配合连接,支撑轴承108支撑升降螺纹杆202转动,支撑轴承108外侧设有支圈106,支圈106用以支撑支撑轴承108和升降螺纹杆202,支圈106与底板101焊接,支圈106与底板101连接紧固稳定支撑支撑轴承108,控制电机103、伺服电机一204和伺服电机二206与控制开关102电连接,接通电源后操作控制开关102可以驱动控制电机103、伺服电机一204和伺服电机二206的启停运行,启动控制电机103带动主动带轮104、传动带105和从动带轮107转动,也就可以使升降螺纹杆202转动。
所述控制电机103包括电机本体3、用于电机降温的降温机构4,电机本体3外侧设置有降温机构4,还包括用于控制电机转动的控制机构5,控制机构5包括接近开关51、感应块52、温度传感器53、控制盒54,接近开关51通过焊接连接在进风格栅43上,感应块52通过螺纹连接在降温叶轮44上,温度传感器53通过螺纹连接在电机本体3前方,控制盒54通过螺栓连接在电机本体3一侧位置。所述降温机构4包括第一散热板41、隔离架42、进风格栅43、降温叶轮44、第一转动轴45,第一散热板41通过焊接连接在电机本体3外侧,隔离架42通过焊接连接在第一散热板41前端,进风格栅43通过焊接连接在隔离架42中心位置,第一转动轴45通过焊接连接在电机本体3转动轴的后端,降温叶轮44通过键连接在第一转动轴45外侧,利用电机本体3转动轴的转动,带动降温机构4中的第一转动轴45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动轴45带动降温叶轮44进行转动,带动空气从第一散热板41流过进而对电机本体3进行降温。
本发明中,所述控制电机103工作时,是在电机本体3运行时,通过电机本体3转动轴带动第一转动轴4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降温叶轮44也随之转动,通过转动的降温叶轮44将空气从隔离架42的进风格栅43内吸入,吸入的空气高速的流过第一散热板41间隙,通过热传递使第一散热板41的温度迅速的降低,在电机本体3运行一段时间后所发出的热量会传递到第一散热板41上,通过第一散热板41将电机本体3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失;同时在电机本体3运行时,感应块52跟随降温叶轮44进行转动,在感应块52转动的同时利用接近开关51来感应判断电机本体3是否发生转动,如果电机本体3转动轴卡住时,利用控制盒54内的控制器来计时,接近开关51在15秒内未感应到感应块52的转动,则通过控制盒54内的控制器来切断电机本体3的供电,进而对电机本体3进行保护防止电机本体3损坏;同时利用温度传感器53对电机本体3外壳的温度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温度超过电机本体3所能承受的温度,也可通过控制盒54内的控制器对电机本体3电源进行切断,以保护电机本体3防止因温度过高而烧坏。
本发明中,所述降温机构4还可以包括冷却箱411、第二散热板412、固定架413、涡轮扇叶414、第二转动轴415、皮带416、传动轮417、扇叶固定轴418,冷却箱411上端通过焊接连接在电机本体3外侧,第二散热板412通过焊接连接在冷却箱411下端孔内,冷却箱411内部中空且灌满冷却液,固定架413通过螺丝连接在冷却箱411下端孔的前后两侧位置,扇叶固定轴418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架413中心,第二转动轴415通过焊接连接在电机本体3转动轴前端,两个传动轮417分别通过焊接连接在第二转动轴415外侧和扇叶固定轴418前端,传动轮417外侧设置有皮带416,在冷却箱411下端孔内且位于第二散热板412前方的涡轮扇叶414通过焊接连接在扇叶固定轴418外侧,利用电机本体3转动轴带动第二转动轴415进行转动,第二转动轴415通过皮带416和传动轮417带动扇叶固定轴418进行转动,通过扇叶固定轴418的转动带动涡轮扇叶414进行高速转动,将空气从冷却箱411下端孔内流过,在空气流动的同时对第二散热板412进行降温,与此同时电机本体3发出的热量被冷却箱411内的冷却液送至第二散热板412附近进行降温。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启动伺服电机二206带动位移螺纹杆207转动,也就可以使夹爪一208和夹爪二209位移,从而使夹爪一208和夹爪二209配合夹住汽车零部件,控制电机103带动升降螺纹杆202转动后也就可以使升降块203和支板211升降,在升降时升降螺纹杆202与升降块203的自锁性可以避免支板211的意外坠落,带动汽车零部件升起后,启动伺服电机一204带动转轴210和转架205转动,从而使汽车零部件转动,因此也就可以将零部件夹取并带动升降和转动,使学员可以全方位更直观的观察汽车零部件,并且升降螺纹杆202与升降块203之间具有自锁性还有位移螺纹杆207与夹爪一208和夹爪二209之间具有自锁性,也就避免在升降时意外坠落,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中,所述控制器6采用了专用的控制器结构,所述控制器包括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二极管D2的正极、三极管D4的发射极、信号输入端V1、芯片IC的第四引脚、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D3的集电极;三极管D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D4的集电极,三极管D4的基极分别连接三极管D3的基极、电阻R5的一端、三极管D6的基极、二极管D7的正极;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8的负极,三极管D6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信号输出端V2和二极管D8的正极;三极管D6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二极管D7的负极;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芯片IC的第三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包括支撑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上设有抓取机构(2),所述抓取机构(2)包括支架(201)、升降螺纹杆(202)、升降块(203)、伺服电机一(204)、转架(205),所述支架(201)后部设有所述升降螺纹杆(202),所述支架(201)上成型有滑槽(212),所述升降螺纹杆(202)上设有所述升降块(203),所述升降块(203)上固定连接有支板(211),所述支板(211)上端设有所述伺服电机一(204),所述伺服电机一(204)安装有转轴(210),所述转轴(210)下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架(205),所述转架(205)侧面设有伺服电机二(206),所述伺服电机二(206)上设有位移螺纹杆(207),所述位移螺纹杆(207)上安装有夹爪一(208),所述夹爪一(208)一侧设有夹爪二(209),所述夹爪二(209)与所述位移螺纹杆(207)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板(101)、控制开关(102)、控制电机(103)、主动带轮(104)、传动带(105),所述底板(101)上端设有所述控制电机(103),所述控制电机(103)一侧设有所述控制开关(102),所述控制电机(103)上端设有所述主动带轮(104),所述主动带轮(104)前部设有从动带轮(107),所述从动带轮(107)和所述主动带轮(104)外侧设有所述传动带(105),所述从动带轮(107)下方设有支撑轴承(108),所述支撑轴承(108)与所述升降螺纹杆(202)连接,所述支撑轴承(108)外侧设有支圈(106),所述支圈(106)与所述底板(101)焊接,所述控制电机(103)、伺服电机一(204)和伺服电机二(206)均通过控制开关(102)与控制器(6)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机(103)包括电机本体(3)、用于电机降温的降温机构(4)和用于控制电机转动的控制机构(5),所述电机本体(3)外侧设置有所述降温机构(4),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接近开关(51)、感应块(52)、温度传感器(53)、控制盒(54),所述接近开关(51)连接所述降温机构(4),所述感应块(52)连接所述降温机构(4),所述温度传感器(53)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电机本体(3)前方,所述控制盒(54)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电机本体(3)一侧位置;所述降温机构(4)包括第一散热板(41)、隔离架(42)、进风格栅(43)、降温叶轮(44)、第一转动轴(45),所述第一散热板(41)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电机本体(3)外侧,所述隔离架(42)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第一散热板(41)前端,所述进风格栅(43)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隔离架(42)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转动轴(45)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电机本体(3)转动轴的后端,所述降温叶轮(44)通过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轴(45)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螺纹杆(202)与所述支架(20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升降块(203)与所述升降螺纹杆(202)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4)还包括冷却箱(411)、第二散热板(412)、固定架(413)、涡轮扇叶(414)、第二转动轴(415)、皮带(416)、传动轮(417)、扇叶固定轴(418),所述冷却箱(411)上端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电机本体(3)外侧,所述第二散热板(412)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冷却箱(411)下端孔内,所述冷却箱(411)内部中空且灌满冷却液,所述固定架(413)通过螺丝连接在所述冷却箱(411)下端孔的前后两侧位置,所述扇叶固定轴(418)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固定架(413)中心,所述第二转动轴(415)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电机本体(3)转动轴前端,两个所述传动轮(417)分别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轴(415)外侧和所述扇叶固定轴(418)前端,所述传动轮(417)外侧设置有所述皮带(416),在所述冷却箱(411)下端孔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412)前方的所述涡轮扇叶(414)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扇叶固定轴(418)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12)宽度与所述支板(211)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10)与所述支板(211)转动连接,所述夹爪一(208)与所述位移螺纹杆(207)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承(108)与所述升降螺纹杆(202)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包括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二极管D2的正极、三极管D4的发射极、信号输入端V1、芯片IC的第四引脚、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D3的集电极;三极管D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D4的集电极,三极管D4的基极分别连接三极管D3的基极、电阻R5的一端、三极管D6的基极、二极管D7的正极;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8的负极,三极管D6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信号输出端V2和二极管D8的正极;三极管D6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二极管D7的负极;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芯片IC的第三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
CN201911153119.1A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 Withdrawn CN1109308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3119.1A CN110930817A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3119.1A CN110930817A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0817A true CN110930817A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50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53119.1A Withdrawn CN110930817A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3081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2933A (zh) * 2021-04-15 2021-08-06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具有防护减震功能的电子存放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2933A (zh) * 2021-04-15 2021-08-06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具有防护减震功能的电子存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0817A (zh) 一种汽车维修教学用实验台
CN209717171U (zh) 一种具有防溅保护功能的台式钻床
CN108273922A (zh) 一种应用于生产五金配件的多功能冷却装置
CN210475385U (zh) 一种轴承加工锻造设备
CN201450408U (zh) 环绕式温控强制风扇冷却的电动机
CN114624544A (zh) 一种加热器部件故障检测装置
CN112742674A (zh) 液压管件防锈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219526700U (zh) 一种铸钢件铸造热处理工装
CN116169396B (zh) 一种大功率汽车电源模块
CN212648794U (zh) 一种组装式高低压配电柜
CN113799555A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制造的扒胎机
CN201764622U (zh) 空调自动控制电路
CN220544851U (zh) 一种驱动变频器检测装置
CN216348120U (zh) 一种引信旋转试验机
CN110026542A (zh) 一种铝合金轮毂铸造用冷却装置
CN213916605U (zh) 一种电焊机的冷却装置
CN218904071U (zh) 一种用于遥控器的双面多层线路板加工的焊接装置
CN21959225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的衬套热压装置
CN218874033U (zh) 一种回流焊设备
CN216530864U (zh) 一种节能型发电机组调速装置
CN220389246U (zh) 一种汽车空调组装用可调节定位工装
CN219255392U (zh) 一种冷却风机安装装置
CN219106284U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加热保护结构
CN215033438U (zh) 一种基于铝锭生产用铝液的铝灰分离装置
CN219657462U (zh) 一种光学测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