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28436B - 触摸感测单元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摸感测单元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8436B
CN110928436B CN201910530374.7A CN201910530374A CN110928436B CN 110928436 B CN110928436 B CN 110928436B CN 201910530374 A CN201910530374 A CN 201910530374A CN 110928436 B CN110928436 B CN 1109284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electrodes
sensing unit
disposed
electrodes
touch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03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28436A (zh
Inventor
方景楠
李昶昊
韩惠允
郑荣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28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8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28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8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触摸感测单元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触摸感测单元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交叉且绝缘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一传感器部和多个第一连接部,多个第一连接部将多个第一传感器部中的每一个彼此连接。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二传感器部、从多个第二传感器部延伸的多个枝状传感器以及将多个第二传感器部中的每一个彼此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部。多个第一传感器部中的每一个包括内向凹陷的多个凹进部。多个枝状传感器中的每一个设置成使得其由多个凹进部中的相应凹进部至少部分地围绕。

Description

触摸感测单元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9月19日提交至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8-0112025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设备,且更具体地,涉及触摸感测单元及包括触摸感测单元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由于它们可用于显示多媒体而成为多种产品的重要组件。现今存在可用的多种不同类型的显示设备。常用的显示设备的示例包括有机发光显示(OLED)设备和液晶显示(LCD)设备。
现代的用户接口(诸如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中使用的用户接口)通常将触摸用作主要的输入方式。为了感测用户的触摸,可使用触摸感测单元。触摸感测单元可并入显示设备中,使得单个表面可用于显示多媒体并感测触摸输入。例如,触摸传感器可附接至显示面板的一个表面,或者可与显示面板一体地制造。用户可在观看显示在显示设备的屏幕上的图像的同时通过对触摸感测单元进行按压或触摸来输入信息。
发明内容
触摸感测单元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交叉且绝缘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一传感器部和多个第一连接部,多个第一连接部将多个第一传感器部中的每一个彼此连接。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二传感器部、从多个第二传感器部延伸的多个枝状传感器以及将多个第二传感器部中的每一个彼此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部。多个第一传感器部中的每一个包括内向凹陷的多个凹进部。多个枝状传感器中的每一个设置成使得其由多个凹进部中的相应凹进部至少部分地围绕。
显示设备包括基底层,基底层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至少部分地围绕显示区域。多条第一信号线设置在非显示区域的第一侧边缘上。多条第二信号线设置在非显示区域的邻近所述第一侧边缘的第二侧边缘上。地线设置在非显示区域的第二侧边缘上。多个第一感测电极设置在显示区域中且连接至多条第一信号线。多个第二感测电极设置在显示区域中、连接至多条第二信号线且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交叉且绝缘。多个地电极设置在显示区域中、连接至地线且设置在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之间。多个地电极中的每一个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绝缘。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公开的更完全的理解及其诸多随附方面将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的平面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布置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4中所示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区域AA1的布局图;
图6是图5的区域AA2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中的沿着图6的线I1-I1'截取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中的沿着图5的线I2–I2'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发生触摸事件时的触摸感测单元的等效电路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一部分的布局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中的沿着图10的线II1–II1'截取的剖视图;
图1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布置的平面图;
图13是示出与图12的触摸感测单元中的区域AB1对应的部分的布局图;
图14是示出与图12的触摸感测单元中的区域AB2对应的部分的布局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着图13的线III1–III1'截取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着图14的线III2–III2'截取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剖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发生触摸事件时的触摸感测单元的等效电路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一部分的布局图;
图19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着图18的线IV1–IV1'截取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剖视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一部分的布局图;
图2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布置的平面图;
图22是示出与图21的触摸感测单元中的区域AC1对应的部分的布局图;
图23是示出与图21的触摸感测单元中的区域AC2对应的部分的布局图;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着图23的线V1–V1'截取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剖视图;
图2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着图23的线V2–V2'截取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剖视图;
图26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布置的平面图;
图27是示出与图26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区域AD1对应的部分的布局图;
图28和图2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一部分的布局图;
图30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布置的平面图;
图31是示出与图30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区域AF1对应的部分的布局图;
图3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一部分的布局图;
图3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一部分的布局图;
图34是示出图1的区域AG1的放大图;
图35是沿着图34的线VI1–VI1'截取的剖视图;以及
图3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实施方式的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将更容易理解本公开的更完全的理解及其诸多随附方面。然而,发明构思可以以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方式。更确切地说,这些实施方式被提供,以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地传达发明构思的概念。
应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所述另一元件或层,或可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
根据本公开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设备可用作显示视频或静态图像的多种设备的显示屏。多种显示设备可配置为以单像管的方式或以实体立镜的方式来显示视频或静态图像。这些显示设备可并入到诸如移动通信终端、智能电话、平板PC、膝上型计算机、智能手表和导航设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诸如电视、监视器、电子广告牌和智能家居设备(诸如物联网设备)的固定电子设备中。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以下描述中,将作为显示设备的示例描述有机发光显示设备。然而,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还可应用于诸如液晶显示设备、场发射显示设备、电泳设备、量子点显示设备或微LED显示设备的其他显示设备。在说明书全文和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的平面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的剖视图。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基本可具有在第一方向dr1上比在第二方向dr2上更长的矩形形状。例如,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的边缘可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较长边和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较短边。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为便于示出,将附图中的竖直方向限定为第一方向dr1,并且将水平方向限定为第二方向dr2。此外,与第一方向dr1且与第二方向dr2垂直的方向限定为第三方向dr3,并且可在从页面向外的方向上延伸。此外,作为平面上不同于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的倾斜方向,将相对于虚拟参考点在左上方方向上延伸的方向限定为第四方向dr4,将相对于虚拟参考点在右上方方向上延伸的方向限定为第五方向dr5,将相对于虚拟参考点在左下方方向上延伸的方向限定为第六方向dr6,以及将相对于虚拟参考点在右下方方向上延伸的方向限定为第七方向dr7。应注意,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受以上限定的方向限制,且第一方向dr1至第七方向dr7是为了图示的目的而提供的相对方向。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可包括显示区域DA1和非显示区域NDA。
显示区域DA1限定为用于显示图像的区域。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可包括完全地设置在显示区域DA1内的多个像素。显示区域DA1还可用作用于识别用户的触摸输入的区域以及用于显示图像的区域。
非显示区域NDA限定为不显示图像的区域。例如,没有像素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内。非显示区域NDA可设置在显示区域DA1的外侧上,且可至少部分地围绕显示区域DA1。
扬声器模块、相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等可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的某一部分中。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传感器模块可包括亮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或超声传感器。
参照图2,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可包括第一衬底10、设置在第一衬底10上的电路层20、设置在电路层20上的发光元件层30、设置在发光元件层30上的封装层40、设置在封装层40上的触摸层50以及设置在触摸层50上的第二衬底60。然而,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各层中的每一个可由单层或多层构成。按照需要,可添加另一层或者可省略本文描述的层中的一些。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的堆叠结构将在稍后参照图35进行描述。
如图35中所示,第二衬底60包括盖窗601。盖窗601的上表面可以是用户的输入装置(例如手指或触控笔)在其上进行触摸的表面。
如图3中所示,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可包括触摸感测单元50a。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触摸感测单元50a可设置在触摸层50中。将参照图3和图4描述触摸感测单元50a的构成元件的布置。
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的布置的平面图。
参照图3和图4,触摸感测单元50a可具有多层结构且可设置在基底层51上。触摸感测单元50a包括多个感测电极510和520、连接至多个感测电极510和520的多条信号线530、540和550以及至少一个绝缘层(例如,第一触摸绝缘层53)。触摸感测单元50a可配置为通过例如电容感应来感测来自外部源的输入。通常,多个感测电极510和520布置在落入上述显示区域DA1内的区域中,并且多条信号线530、540和550布置在落入非显示区域NDA内的区域中,且至少一个绝缘层(例如,第一触摸绝缘层53)可设置在显示区域DA1和非显示区域NDA的整个表面上方。然而,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
如图3中所示,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触摸感测单元50a可包括在第三方向dr3上堆叠在彼此上的第一触摸导电层52、第一触摸绝缘层53、第二触摸导电层54和第二触摸绝缘层55。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省略第二触摸绝缘层55。
触摸感测单元50a可设置在基底层51上。基底层51可与上述封装层40对应。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基底层51可与封装层450(参见图35)的第二无机层453(参见图35)对应。例如,第一触摸导电层52可直接设置在封装层450的第二无机层453上。然而,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还可包括可起到基底层51作用的触摸缓冲层。触摸缓冲层可设置在封装层450的第二无机层453上。第一触摸导电层52可设置在触摸缓冲层上。触摸缓冲层可配置为使封装层450的表面平滑并且防止水分或空气的渗入。触摸缓冲层可以是包含硅氮化物(SiNx)的无机层。
第一触摸导电层52和第二触摸导电层54中的每一个可由单层或堆叠在第三方向dr3上的多个层的堆叠构成。当触摸导电层由单层构成时,其可包括金属层或透明导电层。金属层可例如包括钼、银、钛、铜、铝和/或它们的合金。透明导电层可包括诸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锌氧化物(ZnO)和/或铟锡锌氧化物(ITZO)的透明导电氧化物。此外,透明导电层可包括诸如PEDOT、金属纳米线、石墨烯等的导电聚合物。
当触摸导电层由多个层构成时,它可包括多个金属层。多个金属层可具有例如钛(Ti)/铝(Al)/钛(Ti)的三层结构。触摸导电层可包括至少一个金属层和至少一个透明导电层。
第一触摸导电层52和第二触摸导电层54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图案。在以下描述中,假设第一触摸导电层52包括第一导电图案且第二触摸导电层54包括第二导电图案。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中的每一个可包括信号线530、540和550以及感测电极510和520中的至少一者。
感测电极510和520的堆叠结构和材料可基于期望的灵敏度进行确定。RC延迟可能影响灵敏度。由于包括金属层的感测电极510和520的电阻小于透明导电层的电阻,因此RC值减小。因此,限定在感测电极510和520之间的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减小。与包括金属层的感测电极相比,包括透明导电层的感测电极对用户的可见性更低,且输入面积增加以增大电容器的电容。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包括金属层的感测电极可具有网格形状以防止它们被用户看见。然而,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封装层450的厚度被调节成使得由发光元件层30的构成元件产生的噪声不影响触摸感测单元50a。第一触摸绝缘层53和第二触摸绝缘层55中的每一个可由单层或多个层构成。第一触摸绝缘层53和第二触摸绝缘层55中的每一个可包括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无机材料可包括铝氧化物、钛氧化物、硅氧化物、硅氮氧化物、锆氧化物和/或铪氧化物。有机材料可包括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异戊二烯、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尿烷树脂、纤维素树脂、硅氧烷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和/或二萘嵌苯树脂。
如图4中所示,感测电极510和520可设置在落入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的显示区域DA1内的区域中,并且信号线530、540和550可设置在落入非显示区域NDA内的区域中。因此,可在基底层51中限定分别与显示区域DA1和非显示区域NDA对应的区域。
感测电极510和520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510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52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假设第一感测电极510是感测电极,而第二感测电极520是驱动电极。可替代地,第一感测电极510可以是驱动电极,而第二感测电极520可以是感测电极。
第一感测电极510与第二感测电极520交叉。第一感测电极510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且彼此平行地布置。第二感测电极520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且彼此平行地布置。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可彼此绝缘且例如可彼此间隔开。
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可通过互电容感应来感测外部输入。另外,可通过在第一时间段期间的互电容感应来获得外部输入的坐标,并且之后可在第二时间段期间的自电容感应而重新获得外部输入的坐标。
第一感测电极510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一连接部512。第一传感器部511布置在第二方向dr2上。第一连接部512中的每一个连接第一传感器部511之中的相邻的两个。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一连接部512可设置在相同的层上。第一传感器部511之中的相邻的两个可通过第一连接部512彼此基本物理连接。
第二感测电极520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二传感器部521和第二连接部522。第二传感器部521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第二连接部522之中的每一个连接第二传感器部521之中的相邻的两个。第二传感器部521可设置在不同于第二连接部522的层上。第二连接部522可设置在不同于第一连接部512的层上,并且可横跨第一连接部512使得它们彼此绝缘。
第二感测电极520还可包括枝状传感器523(其标记为523a至523d)。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可从第二传感器部521延伸。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中的每一个可具有插入到第一传感器部511中的形状。接下来将参照图5详细对此进行描述。
第一信号线530(例如,531-535)连接至第一感测电极510的第一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信号线530可连接至第一感测电极510的右端,并且可沿着落入到非显示区域NDA内的区域的右边缘大体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
第二信号线540(例如,541-544)连接至第二感测电极520的第一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二信号线540可连接至第二感测电极520的上端,并且可弯曲成大体沿着左边缘延伸。
第三信号线550(例如,551-554)连接至第二感测电极520的相对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三信号线550可连接至第二感测电极520的下端,并且可大体设置下边缘附近。
如附图中所示,第二感测电极520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双路径的,而第一感测电极510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单路径的。第一感测电极510可施加有第一参考电压信号,而第二感测电极520可施加有第二参考电压信号。施加至第一感测电极510中的每一个的第一参考电压信号所具有的电压电平可低于施加至第二感测电极520中的每一个的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的电压电平。
由于第二感测电极520施加有具有更高电压电平的信号,因此第二感测电极520中的电压电平可根据距离连接至其的信号线的距离而发生很大改变。例如,如果一条信号线连接至第二感测电极520的仅一端,则邻近这一端的第二传感器部521的电压电平可不同于邻近相对端的第二传感器部521的电压电平。鉴于此,第二信号线540和第三信号线550分别连接至第二感测电极520的第一端和相对端,使得驱动电极的两端之间的第二传感器部521的电压电平的差异可减小。应注意,连接至第二感测电极520的信号线的数量和信号线的布置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数量和布置。
触摸感测单元50a还可包括地线GNL。地线GNL可在第二信号线540与多个感测电极510和520之间延伸。地线GNL可施加有第三参考电压信号(例如,具有与施加至公共电极的电压信号相同的电平的电压信号)。第三参考电压信号可以是但不限于具有比第一参考电压信号和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的电压电平更低的电压电平的电压信号。地线GNL可防止第二信号线540与多个感测电极510和520之间的联接。
地线GNL可进一步设置在第一信号线530与第二信号线540之间以及第二信号线540与第三信号线550之间。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焊盘端子区域TPA可形成在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的非显示区域NDA的一侧上。焊盘端子区域TPA包括连接至信号线530、540和550的多个焊盘端子。焊盘端子区域TPA可包括连接至第一信号线530的第一焊盘端子区域TPA1和连接至第二信号线540和第三信号线550的第二焊盘端子区域TPA2。第二焊盘端子区域TPA2可包括但不限于包括连接至地线GNL的焊盘端子。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焊盘端子区域TPA1可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的右下方区域中,且第二焊盘端子区域TPA2可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的左下方区域中。应注意,焊盘端子区域TPA的位置不限于此。焊盘端子区域TPA的位置可根据建立与可能连接至触摸构件的其他元件的电连接所需的布置而改变。
彼此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510的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感测电极520的第二传感器部521可形成多个单元感测区域(例如,SUT1至SUT4)。例如,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一传感器部511的一半和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二传感器部521的一半可形成正方形或矩形形状,并且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之间的交叉部在所述正方形或矩形形状的中心。由相邻的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传感器部521的一半区域限定的区域可以是单个单元感测区域。多个单元感测区域SUT1至SUT4可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布置。列方向可与第一方向dr1对应,且行方向可与第二方向dr2对应。
在单元感测区域SUT1至SUT4中的每一个中,测量相邻的驱动电极和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值以确定是否做出了触摸输入,且如果做出了触摸输入,则可获得触摸输入的位置作为触摸输入坐标。
单元感测区域SUT1至SUT4中的每一个可大于将稍后描述的一个像素的发射区域。例如,单元感测区域SUT1至SUT4中的每一个可覆盖多个发射区域。单元感测区域SUT1至SUT4中的每一个的一侧的长度可例如在3.5mm至4.5mm的范围中,但是这些区域不限于在此范围内。
接下来,将参照图5至图8描述感测电极510和520的布置。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中的图4中的区域AA1的布局图。图6是图5中的区域AA2的放大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中的沿着图6中的线I1-I1'截取的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中的沿着图5的线I2–I2'截取的剖视图。
应注意,图4中的区域AA1被示出为包括四个单元感测区域,例如,以矩阵形式布置成彼此相邻的第一单元感测区域SUT1至第四单元感测区域SUT4。为便于示出,将描述设置在第一单元感测区域SUT1中的感测电极510和520。要理解,设置在第一单元感测区域SUT1中的感测电极510和520的描述可同样应用于设置在其他单元感测区域(例如,SUT2至SUT4)中的感测电极510和520。
参照图5至图8,多个第一感测电极510和多个第二感测电极520彼此间隔开。第一感测电极510可包括多个凹进部513a至513d。第二感测电极520可包括多个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分别由第一感测电极510的凹进部513a至513d至少部分地围绕。
多个凹进部513a至513d表示第一传感器部511的向内凹陷的部分。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表示从第二传感器部521延伸且分别由凹进部513a至513d至少部分地围绕的凸出部。例如,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可具有分别穿透到第一传感器部511的凹进部513a至513d中的形状。
第一感测电极510的凹进部513a至513d和第二感测电极520的相应的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可彼此间隔开。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单元感测区域SUT1的中心(附图中,第一连接部512的中心),第一感测电极510可包括四个凹进部513a至513d,且第二感测电极520可包括四个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
第一感测电极510可包括在第四方向dr4上凹陷的第一凹进部513a、在第五方向dr5上凹陷的第二凹进部513b、在第六方向dr6上凹陷的第三凹进部513c和在第七方向dr7上凹陷的第四凹进部513d。第一凹进部513a和第三凹进部513c可形成在彼此相同的第一传感器部511中,且第二凹进部513b和第四凹进部513d可形成在彼此相同的第一传感器部511中。
第二感测电极520可包括在第四方向dr4上从第二传感器部521延伸的第一枝状传感器523a、在第五方向dr5上从第二传感器部521延伸的第二枝状传感器523b、在第六方向dr6上从第二传感器部521延伸的第三枝状传感器523c和在第七方向dr7上从第二传感器部521延伸的第四枝状传感器523d。第一枝状传感器523a和第二枝状传感器523b可形成在同一个第二传感器部521中,且第三枝状传感器523c和第四枝状传感器523d可形成在同一个第二传感器部521中。
第一枝状传感器523a可由第一凹进部513a至少部分地围绕,第二枝状传感器523b可由第二凹进部513b至少部分地围绕,第三枝状传感器523c可由第三凹进部513c至少部分地围绕,且第四枝状传感器523d可由第四凹进部513d至少部分地围绕。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可基本平行于第二传感器部521与设置在其间的第一传感器部511之间的边界线延伸,其中,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从第二传感器部521延伸。
由于第二感测电极520包括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所以第一感测电极510与第二感测电极520之间的边界线的总长度与不存在枝状传感器时相比可增加。因此,第一感测电极510与第二感测电极520之间可产生电容的区域可扩宽,使得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之间的互电容Cm(参见图9)可增加。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可包括呈网格形式的电极。第一感测电极510可包括在第四方向dr4上延伸的多条第一电极线511a和在与第四方向dr4交叉(例如以直角交叉)的第五方向dr5上延伸的多条第二电极线511b。第二感测电极520可包括在第四方向dr4上延伸的多条第三电极线521a和在第五方向dr5上延伸的多条第四电极线521b。像素的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参见图34)可形成在由彼此交叉的第一电极线511a和第二电极线511b和彼此交叉的第三电极线521a和第四电极线521b形成的网格孔中,这将稍后参照图34进行描述。
属于一个第一感测电极510的第一电极线511a和第二电极线511b可彼此物理连接。另一方面,属于一个第二感测电极520的第三电极线521a和第四电极线521b可不彼此物理连接。属于一个第二传感器部521的第三电极线521a和第四电极线521b可彼此物理连接。应注意,第二传感器部521中的一个中所包括的第三电极线521a和第四电极线521b可与第二传感器部521中的另一个中所包括的第三电极线521a和第四电极线521b间隔开。
相邻的第二传感器部521可通过设置在不同于第二传感器部521的层上的第二连接部522彼此电连接。例如,相邻的第二传感器部521可通过两个第二连接部522a和522b电连接。即使第二连接部522a和522b中的一个断开连接,相邻的第二传感器部521也可通过第二连接部522a和522b中的另一个彼此电连接。
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一连接部512可不仅设置在相邻的第一传感器部511之间,而且还可设置在相邻的第二传感器部521之间和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部522a和522b之间。
接下来,将描述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之间的堆叠关系。
首先,第二连接部522可设置在基底层51上。第二连接部522可与上述的第一触摸导电层52对应。包括第一接触孔CNT1的第一触摸绝缘层53可设置在第二连接部522上,且通过第一接触孔CNT1可允许第二连接部522的一部分暴露。
第一传感器部511、第一连接部512和第二传感器部521可设置在第一触摸绝缘层53上。第一传感器部511、第一连接部512和第二传感器部521可与上述的第二触摸导电层54对应。第二传感器部521可与由第一接触孔CNT1暴露的第二连接部522接触。
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可与包括凹进部513a至513d的第一传感器部511设置在相同的层中。例如,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可与第二触摸导电层54对应。
虽然在附图中感测电极510和520包括网格状电极线,但是这仅是说明性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感测电极510和520可实现为公共电极图案。公共电极图案中的每一个可在第三方向dr3上与多个发射区域(例如,图34中的PXA_R、PXA_G和PXA_B)重叠。
接下来,将描述发生在单元感测区域SUT1至SUT4中的触摸事件。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发生触摸事件时的触摸感测单元50a的等效电路图。
当发生触摸事件时,在触摸事件所在的点处,限定在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之间的互电容Cm发生改变。参照图9,当发生触摸事件时,互电容Cm的两个端子之间形成电容(在下文中称为触摸电容)。触摸电容可包括串联连接的两个电容Cft和Cfr
触摸电容Cft形成在输入装置(例如,手指或触控笔)与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中的被施加有检测信号DS的一个之间。触摸电容Cfr形成在输入装置与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中的另一个之间。微处理器可从所述另一个感测电极读取感测信号SS,并且可根据感测信号SS测量在来自输入装置的输入进行之前和之后发生的电容变化ΔCm。电容变化ΔCm可通过感测感测信号SS的电流变化来进行测量。
图9还分别示出系统地System GND与第一感测电极510之间的电容Cbt和系统地System GND与第二感测电极520之间的电容Cbr,并且还示出系统地System GND与地之间的电容Cbg、以及输入装置与地之间的电容Cfg。系统地System GND可表示施加至图35中所示的第二像素电极313的电压电平或比较电压电平。此外,图9示出输入焊盘ISU-PDT与感测电极之间的等效电阻r1、输出焊盘ISU-PDR与另一感测电极之间的等效电阻r2以及由输入装置形成的等效电阻r3、r4和r5,其中,检测信号DS施加至等效电阻r1
随着触摸感测单元50a的上表面和盖窗601的上表面之间距离减小,触摸电容Cft和Cfr增大。例如,对于可折叠有机发光显示设备,触摸感测单元50a的上表面与盖窗60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可小于0.5mm以提供有效的折叠特性。
随着触摸感测单元50a的上表面和盖窗60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减小,沿着图9的第一路径C1移动的信号的量减少,且沿着图9的第二路径C2移动的信号的量增加。
在触摸感测单元50a中,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二感测电极520的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分别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510的凹进部513a至513d中,使得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之间的可产生电容的区域增大,且因此可增大互电容Cm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在以下描述中,可认为未详细描述的元件至少类似于已经参照图1至图9描述的相应元件。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1的一部分的布局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1的沿着图10的线II1–II1'截取的剖视图。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示例分别是图5和图8中所示的示例的变型。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除了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1还包括多个虚拟电极561a至561d和562a至562d之外,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1与图5和图8中所示的触摸感测单元50a基本相同。
触摸感测单元50a_1还可包括多个虚拟电极561a至561d和562a至562d。虚拟电极561a至561d和562a至562d可通过与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相同的工艺形成,使得它们可包括相同的材料并且可具有相同的堆叠结构。
虚拟电极561a至561d和562a至562d是浮置电极且不电连接至第一感测电极510或第二感测电极520。通过以这种方式设置虚拟电极561a至561d和562a至562d,能够使得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传感器部521之间的边界线更不明显。
当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具有网格形状时,虚拟电极561a至561d和562a至562d也可具有网格形状,且可与相应的传感器部间隔开几毫米。然而,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
触摸感测单元50a_1可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传感器部511与第二传感器部521之间的多个第一虚拟电极561a至561d以及分别设置在凹进部513a至513d与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之间的多个第二虚拟电极562a至562d。在单个单元感测区域中,触摸感测单元50a_1可包括四个第一虚拟电极561a至561d和四个第二虚拟电极562a至562d。
第一虚拟电极561a至561d可设置在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传感器部521之间以调节两者之间的空隙。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传感器部521之间的边界线可相对于第一单元感测区域SUT1的虚构中心点分别大体在第四方向dr4至第七方向dr7上延伸。四个第一传感器部511可设置成与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传感器部521之间的边界线的方向大体平行的形状。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单元感测区域SUT1中,第一虚拟电极561a至561d可包括在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传感器部521之间大体在第四方向dr4上延伸的第一虚拟图案561a、在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传感器部521之间大体在第五方向dr5上延伸的第二虚拟图案561b、在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传感器部521之间大体在第六方向dr6上延伸的第三虚拟图案561c以及在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传感器部521之间大体在第七方向dr7上延伸的第四虚拟图案561d。虽然在附图中第一虚拟图案561a至第四虚拟图案561d被示出为具有矩形形状,但是这仅是说明性的且它们可具有多种不同的形状。
第二虚拟电极562a至562d可设置在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与第一感测电极510的凹进部513a至513d之间以调节它们之间的空隙。例如,在第一单元感测区域SUT1中,第二虚拟电极562a至562d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凹进部513a和第一枝状传感器523a之间的第五虚拟图案562a、设置在第二凹进部513b和第二枝状传感器523b之间的第六虚拟图案562b、设置在第三凹进部513c和第三枝状传感器523c之间的第七虚拟图案562c、以及设置在第四凹进部513d和第四枝状传感器523d之间的第八虚拟图案562d。
第二虚拟电极562a至562d可基本具有U形的形状,且可设置成分别至少部分地围绕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然而,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且可使用其他配置。
虚拟电极561a至561d和562a至562d可配置为调整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之间的距离。因此,可调节触摸感测单元50a_1的电容变化ΔCm以满足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中所需要的规格。
虽然在图10中第一单元感测区域SUT1包括四个第一虚拟电极561a至561d和四个第二虚拟电极562a至562d,但是第一单元感测区域SUT1的数量和位置不限于图10中所示的数量和位置。单个虚拟电极可设置成使得其可划分为多个块。虚拟电极可设置在感测电极510和520内部以调节感测电极510和520的面积(参见图32和图33)。在这样的情况中,虚拟电极可设置在感测电极510和520内部以调节面积,从而可调节感测电极510和520的互电容Cm
通过在第一感测电极510与第二感测电极520之间设置虚拟电极561a至561d和562a至562d,减小了输入装置与第一传感器部511或第二传感器部521重叠的面积。因此,可减小触摸电容Cft和Cfr。因此,可增大来自输入装置的输入进行之前和之后的电容变化ΔCm
由于由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传感器部521占据的面积因虚拟电极561a至561d和562a至562d而变得相对小,所以与系统地SystemGND的重叠面积减小。其结果是,能够减小由系统地System GND的波动造成的影响。
图1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2的布置的平面图。图13是示出与图12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2中的区域AB1对应的部分的布局图。图14是示出与图12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2中的区域AB2对应的部分的布局图。图15是示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2的沿着图13的线III1–III1'截取的剖视图。图16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2的沿着图14的线III2–III2'截取的剖视图。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发生触摸事件时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2的等效电路图。
除了图12至图17中所示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2还包括第一虚拟电极561a至561d和地电极563之外,图12至图17中所示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2与图4和图5中所示的触摸感测单元50a基本相同。此外,除第二虚拟电极562a至562d被替换为地电极563外,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2与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1基本相同。
触摸感测单元50a_2还可包括多个第一虚拟电极561a至561d和多个地电极563。多个第一虚拟电极561a至561d和多个地电极563可通过与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相同的工艺形成,并且因此可包括相同的材料并且可具有相同的堆叠结构。
第一虚拟电极561a至561d是浮置电极且不电连接至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多个地电极563电连接至地线GNL,且不电连接至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
多个地电极563可包括多个地图案563a至563d和将地图案563a至563d中相邻的地图案彼此电连接的多个第三连接部564a和564b。
多个地图案563a至563d可布置成矩阵形式。例如,第一单元感测区域SUT1可包括四个地图案563a至563d。四个地图案563a至563d可布置成两行和两列的矩阵。四个地图案563a至563d可具有相对于第一单元感测区域SUT1的虚构中心点对称的形状。以上针对图10和图11描述的多个第二虚拟电极562a至562d可替换为多个地图案563a至563d。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单元感测区域SUT1中,多个地图案563a至563d可包括第一地图案563a至第四地图案563d。第一地图案563a可设置在第一凹进部513a和第一枝状传感器523a之间。第二地图案563b可设置在第二凹进部513b和第二枝状传感器523b之间。第三地图案563c可设置在第三凹进部513c和第三枝状传感器523c之间。第四地图案563d可设置在第四凹进部513d和第四枝状传感器523d之间。地图案563a至563d可具有大体的U形形状且可设置成分别围绕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然而,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且可使用其他布置。
地图案563a至563d中相邻的地图案可通过第三连接部564a彼此电连接。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连接部564a可连接在行方向(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邻的地图案(例如,563a和563b)。然而,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且可使用其他布置。
多个第三连接部564a可通过与多个第二连接部522相同的工艺形成,且因此它们可包括相同的材料且可形成在相同的层中。例如,第三连接部564a可形成在第一触摸导电层52中。
第一触摸绝缘层53还可包括第二接触孔CNT2,第三连接部564a的至少一部分可通过第二接触孔CNT2暴露。多个地图案563a至563d可经由第二接触孔CNT2与第三连接部564a接触。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地线GNL可以是双线结构。例如,在落入非显示区域NDA内的区域中,地线GNL可包括形成在第一触摸导电层52中的第一地线层GNLa和形成在第二触摸导电层54中的第二地线层GNLb。
第一触摸绝缘层53可包括多个第三接触孔CNT3,第一地线层GNLa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第三接触孔CNT3暴露。第一地线层GNLa和第二地线层GNLb可经由第一触摸绝缘层53的第三接触孔CNT3彼此接触。
另一方面,邻近地线GNL的地图案通过第三连接部564b彼此连接且可连接至第一地线层GNLa和第二地线层GNLb中的至少之一。例如,第一地线层GNLa可与第三连接部564b接触。在这样的情况中,第一地线层GNLa可延伸至落入显示区域DA1内的区域,且第三连接部564b可经由第一触摸绝缘层53的第四接触孔CNT4与地图案接触,其中,第三连接部564b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第四接触孔CNT4暴露。
可通过地图案563a至563d来调节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与第一感测电极510的凹进部513a至513d之间的空隙,从而可调节触摸感测单元50a_2的电容变化ΔCm
由于多个地图案563a至563d和地线GNL全部被电连接,所以多个地图案563a至563d可被施加有第三参考电压信号。
可在输入装置和系统地System GND之间形成电容Csg。其结果是,可能发生噪声(称为“再传输”)。
被施加有第三参考电压信号的多个地图案563a至563d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510与第二感测电极520之间,使得信号可沿着第三路径C3流动至系统地System GND,其中,第三参考电压信号的电压电平低于第一参考电压信号和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的电压电平,第一参考电压信号施加至第一感测电极510,第二参考电压信号施加至第二感测电极520。噪声(再传输)可沿着第三路径C3移动至系统地SystemGND。
例如,沿着第二路径C2移动的信号量可相对减少,且可减少噪声(称为再传输)。因此,可增加触摸感测单元50a_2的电容的灵敏度ΔCm/Cm
例如,通过设置第一虚拟电极561a至561d和地图案563a至563d,由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占据的面积可变得相对小,从而可减少噪声。由于由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占据的面积减小,所以可减少电容变化ΔCm。然而,通过增加第一感测电极510的凹进部513a至513d与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之间的边界线的长度,可进一步减小电容变化ΔCm。此外,通过在第一感测电极510的凹进部513a至513d与枝状传感器523a至523d之间设置地图案563a至563d,可减少噪声,从而可增加电容的灵敏度ΔCm/Cm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3的一部分的布局图。图19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3的沿着图18的线IV1–IV1'截取的剖视图。
除了图18和图19中所示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3还包括在单个单元感测区域将在列方向(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地图案(例如,地图案563a和563c)彼此连接的第四连接部564c外,图18和图19中所示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3与图13和图15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2基本相同。
在第一单元感测区域SUT1中,触摸感测单元50a_3还可包括将第一地图案563a与第三地图案563c连接且将第二地图案563b与第四地图案563d连接的多个第四连接部564c。多个第四连接部564c可通过与多个第三连接部564a和564b和多个第二连接部522相同的工艺形成,且因此它们可包括相同的材料且可形成在相同的层中。例如,第四连接部564c可形成在第一触摸导电层52中。
第一触摸绝缘层53还可包括第五接触孔CNT5,第四连接部564c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第五接触孔CNT5暴露。在单个单元感测区域中,在列方向(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多个地图案563a和563c或者563b和563d可经由第五接触孔CNT5与第四连接部564c接触。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4的一部分的布局图。
除了图20中所示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4还包括将在列方向(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单元感测区域(例如,单元感测区域SUT1和SUT3)中所包括的地图案彼此连接的第四连接部564d外,图20中所示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4与图18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3基本相同。
触摸感测单元50a_4还可包括多个第四连接部564d,所述多个第四连接部564d包括在于列方向(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单元感测区域中的每一个中且连接在列方向(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多个地图案。多个第四连接部564d可通过与多个第二连接部522、第三连接部564a和564b、第四连接部564c相同的工艺形成,且因此它们可包括相同的材料且可形成在相同的层中。例如,第四连接部564d可形成在第一触摸导电层52中。
图2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5的布置的平面图。图22是示出与图21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5中的区域AC1对应的部分的布局图。图23是示出与图21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5中的区域AC2对应的部分的布局图。图24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5的沿着图23的线V1–V1'截取的剖视图。图25是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5的沿着图23的线V2–V2'截取的剖视图。
除了省略第三连接部564a和564b且地线GNL的布置不同外,图21至图25中所示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5与图20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4基本相同。
地线GNL可延伸至落入非显示区域NDA内的区域的上边缘及左边缘。地线GNL可设置在第二信号线540与左边缘处的多个感测电极510和520之间。地线GNL可在上边缘处设置成与感测电极扩展部521a交叉。
感测电极扩展部521a可用作将第二感测电极520与第二信号线540连接的桥电极。第二感测电极520的扩展部(即,感测电极扩展部521a)可形成在第二触摸导电层54中,并且可从第二感测电极520的第一端延伸至落入非显示区域NDA中的区域。
第一触摸绝缘层53可包括多个第六接触孔CNT6,第二信号线54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541)通过第六接触孔CNT6暴露。感测电极扩展部521a可经由第一触摸绝缘层53的第六接触孔CNT6与第二信号线540接触。
地线GNL可在设置于上边缘处的区域中连接至邻近地线GNL的地图案。地线GNL可在设置于上边缘处的区域中横跨感测电极扩展部521a。地线GNL可与感测电极扩展部521a绝缘。
地线GNL可在左边缘处包括双线结构并且可在上边缘处包括单线结构。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上边缘处的地线GNL可仅包括第一地线层GNLa。地线GNL可在上边缘处与感测电极扩展部521a绝缘,并且第一地线层GNLa可延伸至落入显示区域DA1内的区域以连接至地图案。
即使省略了根据本公开的以上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三连接部564a和564b,多个地图案也可保持与地线GNL的电连接。
应注意,地线GNL的布置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布置。地线GNL可设置成在上边缘处与第二信号线540交叉。在这样的情况中,地线GNL可设置在第二触摸导电层54中,并且第二信号线540可设置在第一触摸导电层52中且彼此绝缘。此外,地线GNL和地图案可通过第四连接部564c彼此连接。
图26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6的布置的平面图。图27是示出与图26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6中的区域AD1对应的部分的布局图。
除枝状传感器523_1a至523_1d的形状外,图26和图27中所示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6与图12和图13中所示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2基本相同。
枝状传感器523_1a至523_1d中的一个(例如,枝状传感器523_1a)可包括具有不同宽度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例如,枝状传感器523_1a至523_1d中的一个可具有在其所延伸的方向上其宽度在小与大之间变化的形状。枝状传感器523_1a至523_1d中的一个可包括第一宽度523W1和大于第一宽度523W1的第二宽度523W2。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宽度523W1的范围可约为从50μm至150μm,并且第二宽度523W2的范围可约为从150μm至200μm。例如,枝状传感器523_1a至523_1d可具有包括锯齿状的较长边的形状。
地图案563a至563d的形状可与枝状传感器523_1a至523_1d的边缘的形状基本一致。例如,地图案563a至563d的外边缘可与凹进部513a至513d的边缘形状一致,并且地图案563a至563d的内边缘可与枝状传感器523_1a至523_1d的具有锯齿形状的边缘形状一致。
第一感测电极510与第二感测电极520之间的边界线的长度可通过枝状传感器523_1a至523_1d而增大。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电容变化ΔCm
虽然凹进部513a至513d的边缘的形状在附图中示出为直线,但是这仅是说明性的。凹进部513a至513d的边缘形状可与枝状传感器523_1a至523_1d的具有锯齿形状的形状一致。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8至图31描述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型。
图28和图2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7和50a_8的一部分的布局图。
除了图28和图29所示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7和50a_8还包括第三连接部564a和564b和第四连接部564c和564d中至少之一外,图28和图29所示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7和50a_8与图27中所示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6基本相同。
除地线GNL的形状外,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7和50a_8分别与上面参考图18和图20描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基本相同,且因此将省略冗余的描述。
图30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9的布置的平面图。图31是示出与图30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9中的区域AF1对应的部分的布局图。
除地线GNL的布置不同以及还包括第三连接部564a和564b以及第四连接部564c和564d中至少之一外,图30和图31中所示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9与图27中所示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6基本相同。
除了地线GNL的形状外,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9与上面参考图21和图22描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基本相同,且因此将省略冗余的描述。
图3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10的一部分的布局图。
除了图32中所示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10还包括第三虚拟电极565外,图32中所示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10与图27中所示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6基本相同。
触摸感测单元50a_10还可包括第三虚拟电极565。第三虚拟电极565设置在第一传感器部511内部且可与第一传感器部511间隔开。第三虚拟电极565可通过与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传感器部521以及第一虚拟电极561a至561d相同的工艺形成,且因此可包括相同的材料且可形成在相同的层中。例如,第三虚拟电极565可形成在第二触摸导电层54中。
第三虚拟电极565可具有多种位置和形状。虽然在图32中一个第一传感器部511包括两个第三虚拟电极565且第三虚拟电极565具有大体的三角形形状,但是这仅是说明性的。
通过在第一传感器部511中设置第三虚拟电极565,减小了输入装置(例如,用户的手指)与第一传感器部511之间的重叠面积。因此,可减小触摸电容Cft和Cfr。其结果是,可增大来自输入装置的输入进行之前和之后的电容变化ΔCm。此外,减小了与系统地SystemGND的重叠面积。其结果是,能够减小由系统地System GND的波动造成的影响。
为了调节电容变化ΔCm,可调节由第三虚拟电极565占据的面积,从而可调节第一传感器部511的面积。
图3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11的一部分的布局图。
除了图33中所示的根据此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11还包括第四虚拟电极566外,图33中所示的根据此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11与图32的触摸感测单元50a_10基本相同。
触摸感测单元50a_11还可包括第四虚拟电极566。第四虚拟电极566可设置在第二传感器部521内部且可与第二传感器部521间隔开。第四虚拟电极566可通过与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传感器部521以及第一虚拟电极561a至561d相同的工艺形成,且因此可包括相同的材料且可形成在相同的层中。例如,第四虚拟电极566可形成在第二触摸导电层54中。
第四虚拟电极566的位置和形状可改变。虽然在图33中一个第二传感器部521包括两个第四虚拟电极566且第四虚拟电极566具有大体的三角形形状,但是这仅是说明性的且第四虚拟电极566可具有不同的形状。
通过将第三虚拟电极565和第四虚拟电极566分别设置在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传感器部521中,输入装置与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传感器部521重叠的面积减小。因此,可减小触摸电容Cft和Cfr。其结果是,可增大来自输入装置的输入进行之前和之后的电容变化ΔCm。此外,通过将第三虚拟电极565和第四虚拟电极566分别设置在第一传感器部511和第二传感器部521中,与系统地System GND的重叠面积减小。其结果是,能够减小由系统地System GND的波动造成的影响。
为了调节电容变化ΔCm,可调节由第四虚拟电极566占据的面积,从而可调节第二传感器部521的面积。
在下文中,将描述包括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50a、50a_1至50a_11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
图34是图1的区域AG1的放大图。图35是沿着图34的线VI1-VI1'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34,基底层51包括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和非发射区域,非发射区域设置成使得其至少部分地围绕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并且使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彼此分离。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可通过像素限定层PDL彼此分离。例如,在显示区域DA1中,与像素限定层PDL重叠的部分可以是非发射区域,而不与像素限定层PDL重叠的部分可以是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非发射区域可呈网格的形式,但形状不限于此。
第二传感器部521中的每一个的网格图案可限定多个网格孔。网格孔可分别形成在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中。网格孔可包括在非发射区域中。
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可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生成的光的颜色而分类成组。在图34中所示的示例中,描绘了通过光的颜色分类的三组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
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可根据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机发射层312(参见图35)发射的光的颜色而具有不同的面积。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的面积可根据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类型而确定。例如,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可包括第一发射区域PXA_R、第二发射区域PXA_G和第三发射区域PXA_B。第三发射区域PXA_B的面积可大于第一发射区域PXA_R的面积,且第一发射区域PXA_R的面积可大于第二发射区域PXA_G的面积。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射区域PXA_R发射红光,第二发射区域PXA_G发射绿光,且第三发射区域PXA_B发射蓝光。然而,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根据可选的布置,第一发射区域PXA_R、第二发射区域PXA_G和第三发射区域PXA_B可发射具有蓝绿色、紫红色和黄色的光,而不发射具有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光。
网格孔可分类成具有不同面积的组。例如,网格孔可通过与其相关联的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而分类成三组。
在前述描述中,网格孔分别形成在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中,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网格孔中的每一个可与两个或更多个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相关联。此外,虽然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具有不同的面积,但这仅是说明性的。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可全部具有相同的尺寸,且全部网格孔也可具有相同的尺寸。
当从顶部观察时,网格孔的形状不限于本文所示的形状,而是能可选地具有菱形形状或其他多边形形状。当从顶部观察时,网格孔的形状可具有包括圆化拐角的多边形形状。
由于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具有网格形状,所以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不与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重叠,且因此对观看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的用户不可见。此外,在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中,可减少发光元件层30的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参照图35,基衬底101可以是刚性衬底或柔性衬底。如果基衬底101是刚性衬底,则其可以是玻璃衬底、石英衬底、玻璃陶瓷衬底和/或水晶玻璃衬底。如果基衬底101是柔性衬底,则其可以是包括聚合物有机材料或塑料衬底的膜衬底。此外,基衬底101可包括玻璃纤维加强的塑料(FRP)。
在基衬底101上可限定上述的显示区域DA1和非显示区域NDA。
图35中所示的基衬底101可与图2的第一衬底10对应。
第一缓冲层201设置在基衬底101上。第一缓冲层201使基衬底101的表面平滑并且防止水分或空气穿过其渗透。第一缓冲层201可以是无机层。第一缓冲层201可由单个或多个层构成。
在第一缓冲层201上设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TR1、TR2和TR3。多个薄膜晶体管TR1、TR2和TR3可以是驱动薄膜晶体管。
薄膜晶体管TR1、TR2和TR3可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R1、第二薄膜晶体管TR2和第三薄膜晶体管TR3。薄膜晶体管TR1、TR2和TR3可分别设置在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中。例如,第一薄膜晶体管TR1可设置在第一发射区域PXA_R中,第二薄膜晶体管TR2可设置在第二发射区域PXA_G中,且第三薄膜晶体管TR3可设置在第三发射区域PXA_B中。
薄膜晶体管TR1、TR2和TR3可分别包括半导体层A1、A2和A3、栅电极G1、G2和G3、源电极S1、S2和S3以及漏电极D1、D2和D3。更具体地,半导体层A1、A2和A3设置在第一缓冲层201上。半导体层A1、A2和A3可包括非晶硅、多晶硅、低温多晶硅和有机半导体。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半导体层A1、A2和A3可以是氧化物半导体。半导体层A1、A2和A3可包括沟道区以及分别设置在沟道区的各侧上并且掺杂有杂质的源极区和漏极区。
栅绝缘层211设置在半导体层A1、A2和A3上。栅绝缘层211可以是无机层。栅绝缘层211可由单层或多个层构成。
在栅绝缘层211上设置有栅电极G1、G2和G3。栅电极G1、G2和G3可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例如,栅电极G1、G2和G3可包括钼(Mo)、铝(Al)、铜(Cu)和/或钛(Ti)。栅电极G1、G2和G3可由单层或多个层构成。
层间介电层212设置在栅电极G1、G2和G3上。层间介电层212可以是无机层。层间介电层212可由单层或多个层构成。
源电极S1、S2和S3和漏电极D1、D2和D3设置在层间介电层212上。源电极S1、S2和S3和漏电极D1、D2和D3由导电金属材料构成。例如,源电极S1、S2和S3和漏电极D1、D2和D3可包括铝(Al)、铜(Cu)、钛(Ti)和/或钼(Mo)。
源电极S1、S2和S3和漏电极D1、D2和D3可通过穿过层间介电层212和栅绝缘层211的接触孔分别电连接至半导体层A1、A2和A3的源极区和漏极区。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还可包括位于基衬底101上的存储电容器和开关薄膜晶体管。
保护层220设置在源电极S1、S2和S3和漏电极D1、D2和D3上。保护层220覆盖包括薄膜晶体管TR1、TR2和TR3的电路。保护层220可以是钝化层或平坦化层。钝化层可包括SiO2、SiNx等,且平坦化层可包括诸如丙烯酸和聚酰亚胺的材料。保护层220可包括钝化层和平坦化层两者。在这样的情况中,钝化层可设置在源电极S1、S2和S3、漏电极D1、D2和D3和层间介电层212上方,并且平坦化层可设置在钝化层上。保护层220的上表面可以是平坦的。
图35中所示的第一缓冲层201和保护层220可与图2的电路层20对应。
多个第一像素电极311设置在保护层220上。第一像素电极311可设置在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中的每一个中。此外,第一像素电极311中的每一个可以是相应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电极。
第一像素电极311可通过穿过保护层220的通孔分别电连接至设置在基衬底101上的漏电极D1、D2和D3(或源电极S1、S2和S3)。
第一像素电极311可根据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的面积具有不同的面积。
第一像素电极311可由具有高功函数的材料制成。第一像素电极311可包括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锌氧化物(ZnO)、铟氧化物(In2O3)和/或具有在上述材料的余函数范围内的功函数的材料。
像素限定层PDL设置在第一像素电极311上方。像素限定层PDL包括多个开口。第一像素电极311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经由相应的开口暴露。开口可根据发射区域PXA_R、PXA_G和PXA_B的面积而具有不同的宽度。
像素限定层PDL可包括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像素限定层PDL可包括诸如光刻胶、聚酰亚胺树脂、丙烯酸树脂、硅化合物和丙烯酸树脂的材料。
有机发射层312设置在由像素限定层PDL暴露的第一像素电极311上。
第二像素电极313设置在有机发射层312上。第二像素电极313可以是横跨全部像素延伸的公共电极。此外,第二像素电极313可用作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电极。
第二像素电极313可由具有低功函数的材料制成。第二像素电极313可包括Li、Ca、LiF/Ca、LiF/Al、Al、Mg、Ag、Pt、Pd、Ni、Au、Nd、Ir、Cr、BaF、Ba或它们的化合物或混合物,例如Ag和Mg的混合物。低功函数材料可以是具有在以上提到的材料的功函数范围内的功函数的任何材料。第二像素电极313可通过与第一像素电极311形成在相同的层中的电极而连接至电力线。
第一像素电极311、有机发射层312和第二像素电极313可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此外,图35中所示的第一像素电极311和第二像素电极313可与图2的发光元件层30对应。
封装层450可设置在第二像素电极313上。封装层450包括无机层和有机层。封装层450可包括堆叠在彼此上的多个层。如图35中所示,封装层450可由包括以第一无机层451、有机层452和第二无机层453的顺序堆叠在彼此上的第一无机层451、有机层452和第二无机层453的多个层构成。第一无机层451和第二无机层453可包括硅氧化物(SiOx)、硅氮化物(SiNx)和/或硅氮氧化物(SiONx)。有机层452可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和/或聚氨酯丙烯酸酯。
图35中所示的封装层450可与图2的封装层40对应。
触摸感测单元50a可按顺序设置在封装层450上。触摸感测单元50a包括第一触摸绝缘层53、第二传感器部521和第二触摸绝缘层55,其详细描述此处不再重复。触摸感测单元50a可与图2的触摸层50对应。
盖窗601可设置在触摸层50上。盖窗601可保护发光元件层30、电路层20或触摸层50免受外部对象的刮擦。盖窗601可通过诸如光学透明胶(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CR)的粘合构件610附接至触摸层50。
图35中所示的盖窗601可与图2的包括粘合构件610的第二衬底60对应。
诸如防反射膜和偏振膜的光学构件可设置在盖窗601上或下方,或者滤色器可设置在盖窗601下方。
图36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2的立体图。图36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2是其中图1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1可弯曲的变型。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2可以是可折叠的。例如,基衬底101可以是具有优良柔性的柔性衬底,从而其可在不断裂或损坏的情况下通过其自身进行弯曲。第一触摸绝缘层53和第二触摸绝缘层55可包括以上列出的有机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有机发光显示设备2可包括可相对于弯曲轴线弯曲的弯曲区域BA、不弯曲的第一非弯曲区域NBA1和第二非弯曲区域NBA2。弯曲区域BA可包括显示区域DA的一部分和非显示区域NDA的一部分,且类似地,显示区域DA的一部分和非显示区域NDA的一部分可成为非弯曲区域NBA1和NBA2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效果不受上文限制,且本文可预期到其他多种效果。
虽然出于说明的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Claims (24)

1.触摸感测单元,包括: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以及
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交叉且绝缘,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一传感器部和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将所述多个第一传感器部中的每一个彼此连接,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二传感器部、从所述多个第二传感器部延伸的多个枝状传感器以及将所述多个第二传感器部中的每一个彼此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传感器部中的每一个包括内向凹陷的多个凹进部,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枝状传感器中的每一个分别插入所述多个凹进部中的每一个中,从而设置成使得其由所述多个凹进部中相应的凹进部至少部分地围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还包括:
多个第一电极图案,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图案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多个凹进部中的相应凹进部与所述多个枝状传感器中的相应枝状传感器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绝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图案中的每一个是浮置电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图案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图案彼此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
其中,第一参考电压信号施加至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第二参考电压信号施加至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以及第三参考电压信号施加至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图案,以及
其中,所述第三参考电压信号所具有的电压电平低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的电压电平和所述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的电压电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还包括:
多个第二电极图案,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传感器部和所述多个第二传感器部之间,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图案与所述多个第一传感器部和所述多个第二传感器部绝缘。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还包括:
多个第三电极图案,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传感器部中且与所述多个第一传感器部绝缘。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图案中的每一个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三连接部,将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图案中的每一个彼此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所述多个第三连接部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设置在相同的层中,且所述多个第三连接部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设置在不同的层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所述多个枝状传感器中的每一个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同的方向上从所述多个第二传感器部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所述多个枝状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边缘具有锯齿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所述多个枝状传感器中的每一个在第一区域中具有第一宽度且在第二区域中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宽度等于或大于50μm且小于150μm,以及所述第二宽度等于或大于150μm且小于200μm。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彼此交叉,并且设置在不同的层中且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之间插置有绝缘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有机材料。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各具有网格形状。
18.显示设备,包括:
基底层,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显示区域;
多条第一信号线,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一侧边缘上;
多条第二信号线,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邻近所述第一侧边缘的第二侧边缘上;
地线,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缘上;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且连接至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
多个第二感测电极,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连接至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且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交叉且绝缘;以及
多个地电极,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连接至所述地线且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之间,其中,所述多个地电极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绝缘,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内向凹陷的多个凹进部,以及
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包括从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延伸的多个枝状传感器,所述多个枝状传感器中的每一个分别插入所述多个凹进部中的每一个中,从而设置成使得其由所述多个凹进部中相应的凹进部至少部分地围绕。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地线和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在与所述第一侧边缘相对的边缘延伸,且所述地线在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之间延伸。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第一参考电压信号施加至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第二参考电压信号施加至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以及第三参考电压信号施加至所述地线,以及
其中,所述第三参考电压信号所具有的电压电平低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的电压电平和所述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的电压电平。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地电极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多个凹进部中的相应凹进部与所述多个枝状传感器的相应枝状传感器之间。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是感测电极,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是驱动电极。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的第一端,以及
其中,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多条第三信号线,所述多条第三信号线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包括连接至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的扩展部,其中,所述地线横跨所述扩展部,以及所述地线和所述扩展部两者彼此绝缘。
CN201910530374.7A 2018-09-19 2019-06-19 触摸感测单元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 Active CN1109284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12025A KR102414056B1 (ko) 2018-09-19 2018-09-19 터치 감지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018-0112025 2018-09-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8436A CN110928436A (zh) 2020-03-27
CN110928436B true CN110928436B (zh) 2024-03-29

Family

ID=69772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0374.7A Active CN110928436B (zh) 2018-09-19 2019-06-19 触摸感测单元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908754B2 (zh)
KR (2) KR102414056B1 (zh)
CN (1) CN110928436B (zh)
TW (1) TWI8103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14056B1 (ko) 2018-09-19 2022-06-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감지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582641B1 (ko) 2018-11-30 2023-09-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00116577A (ko) * 2019-04-01 2020-10-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00121400A (ko) 2019-04-15 2020-10-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N110865737B (zh) * 2019-11-15 2021-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KR20210070459A (ko) 2019-12-04 2021-06-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N110910767B (zh) * 2019-11-29 2020-12-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KR20210070457A (ko) 2019-12-04 2021-06-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력 감지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장치
KR20210070454A (ko) 2019-12-04 2021-06-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20210086044A (ko) 2019-12-31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102558A (ko) * 2020-02-11 2021-08-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1226709B2 (en) * 2020-03-13 2022-01-18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screen
KR20210145027A (ko) 2020-05-22 2021-12-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N111766978B (zh) 2020-06-12 2021-09-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组件及触控显示装置
KR20210157944A (ko) * 2020-06-22 2021-12-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N111651091A (zh) * 2020-06-22 2020-09-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结构及触控显示面板
KR20220002005A (ko) * 2020-06-30 2022-01-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KR20220045603A (ko) 2020-10-05 2022-04-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102526461B1 (ko) * 2021-02-05 2023-04-28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입력 장치
CN115291744A (zh) * 2021-05-03 2022-11-04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设备
KR20230106758A (ko) 2022-01-06 2023-07-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입력 시스템
KR20230124144A (ko) * 2022-02-17 2023-08-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20240048694A (ko) * 2022-10-07 2024-04-16 주식회사 지2터치 고분해능 센싱 전극을 갖는 터치 패널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5403A (zh) * 2014-04-17 2015-10-2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和包括该触摸面板的触控装置
CN10766591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58106B1 (ko) * 2009-08-06 2011-08-2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20110291982A1 (en) * 2010-05-28 2011-12-01 Au Optronics Corp.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and touch sensing device thereof
CN103294294B (zh) 2012-08-17 2018-01-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感应器、内嵌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
US9352951B2 (en) 2012-09-28 2016-05-31 Franklin Fueling Systems, Inc. Fuel delivery management system
KR102056110B1 (ko) * 2012-10-04 2019-1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JP6026003B2 (ja) * 2013-10-22 2016-11-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イルム、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KR102307532B1 (ko) 2014-12-24 2021-09-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341352B1 (ko) * 2015-04-08 2021-12-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6873820A (zh) * 2016-12-19 2017-06-20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膜及触摸屏
KR102351618B1 (ko) 2017-08-28 2022-01-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414056B1 (ko) 2018-09-19 2022-06-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감지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5403A (zh) * 2014-04-17 2015-10-2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和包括该触摸面板的触控装置
CN10766591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14056B1 (ko) 2022-06-28
US10908754B2 (en) 2021-02-02
US20220214770A1 (en) 2022-07-07
CN110928436A (zh) 2020-03-27
US20200089369A1 (en) 2020-03-19
KR20200033362A (ko) 2020-03-30
TW202013032A (zh) 2020-04-01
KR20220092843A (ko) 2022-07-04
TWI810313B (zh) 2023-08-01
US20210232267A1 (en) 2021-07-29
US11275476B2 (en) 2022-03-15
US11698702B2 (en) 2023-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8436B (zh) 触摸感测单元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
US11716891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modul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2351618B1 (ko) 표시장치
EP3276469B1 (en) Display device
CN109407905B (zh) 触摸传感器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TW202036114A (zh) 顯示裝置
KR20180067772A (ko) 표시모듈
CN110580109A (zh) 触摸传感器和显示装置
KR20160087981A (ko) 표시 장치
CN113140600A (zh) 显示装置
CN111128012A (zh) 显示装置
KR102017767B1 (ko) 표시장치
KR102528063B1 (ko) 표시장치
KR102151017B1 (ko) 표시장치
KR20200106014A (ko) 표시장치
US1198960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sens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40069661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6896954A (zh) 显示装置
CN116708620A (zh) 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