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91827B - 拍摄装置以及车辆用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拍摄装置以及车辆用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91827B CN110891827B CN201880047258.3A CN201880047258A CN110891827B CN 110891827 B CN110891827 B CN 110891827B CN 201880047258 A CN201880047258 A CN 201880047258A CN 110891827 B CN110891827 B CN 1108918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camera
- display
- center
- displa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94 hip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668 polycarbonat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31 polycarbonate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4—Mounting of cameras operative during driv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拍摄装置(70)设置于车辆用显示装置(100),该车辆用显示装置(100)具备:中央显示部(10),在装置中央向车辆的乘客显示信息;以及一对侧方部(11),相对于中央显示部(10)位于侧方。拍摄装置(70)具备配置于侧方部(11)对乘客进行拍摄的照相机(71)。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基于在2017年7月19日申请的日本发明号第2017-140167号,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拍摄装置以及车辆用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设置于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拍摄装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拍摄装置具备对乘客进行拍摄的相机。相机配置于在车辆用显示装置的装置中央向车辆的乘客显示信息中央显示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22782号公报
然而,在中央显示部配置相机的情况下,由于配置空间的问题,中央显示部的显示所使用的各部件的配置变得困难。其结果,存在例如缩小中央显示部的指针显示或者图像显示的尺寸等在中央显示部的显示产生制约的情况。
另外,由于在车辆显示部中,中央显示部被乘客视觉确认的频率较高,所以担心相机的配置位置引人注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由对乘客进行拍摄的相机的配置引起的显示制约或者外观影响较少的拍摄装置以及车辆用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设置于车辆用显示装置的拍摄装置,该车辆用显示装置安装于该车辆,具备:中央显示部,在装置中央向车辆的乘客显示信息;以及一对侧方部,相对于中央显示部位于侧方,该拍摄装置具备配置于侧方部并对乘客进行拍摄的相机。
根据这样的拍摄装置,相机配置于相对于中央显示部位于侧方的侧方部。在这样的相机的配置中,由于给中央显示部的显示所使用的各部件的配置带来的影响较少,所以能够抑制在中央显示部的显示中产生制约。另外,由于与中央显示部相比,侧方部被乘客视觉确认的频率较低,另外乘客被吸引到中央显示部,所以相机的配置位置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综上所述,能够提供由对乘客进行拍摄的相机的配置引起的显示制约或者外观影响较少的拍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车辆用显示装置是安装于车辆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具备:中央显示部,在装置中央向车辆的乘客显示信息;一对侧方部,相对于中央显示部位于侧方;以及相机,配置于侧方部,对乘客进行拍摄。
根据这样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相机配置于相对于中央显示部位于侧方的侧方部。在这样的相机的配置中,由于给中央显示部的显示所使用的各部件的配置带来的影响较少,所以能够抑制在中央显示部的显示中产生制约。另外,由于与中央显示部相比,侧方部被乘客视觉确认的频率较低,另外乘客被吸引到中央显示部,所以相机的配置位置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综上所述,能够提供由对乘客进行拍摄的相机的配置引起的显示制约或者外观影响较少的车辆用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进行下述的详细的描述,有关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会变得更加明确。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具备拍摄装置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车辆中的布局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水平方向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上下方向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放大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的放大图。
图6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机与开口部的关系进行说明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机与开口部的关系进行说明的上下方向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8是用于对作为比较例1的相机与开口部的关系进行说明的主视图。
图9是用于对作为比较例1的相机与开口部的关系进行说明的上下方向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10是用于对作为比较例2的相机与开口部的关系进行说明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用于对作为比较例2的相机与开口部的关系进行说明的上下方向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具备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拍摄装置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车辆中的布局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有通过对对应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的说明的情况。在各实施方式中仅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对于该结构的其它部分能够应用之前说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不仅是在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明确示出的结构的组合,只要不特别地在组合时产生障碍,即使未明确示出也能够将多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彼此部分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70搭载于车辆1,对车辆1的乘客进行拍摄。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70被利用于通过将车辆1的乘客,特别是驾驶员的面部作为拍摄对象进行拍摄,并对其图像进行处理,来监视该驾驶员的打瞌睡、侧视等状态的驾驶员状态监视器(Driver Status Monitor,DSM)。
拍摄装置70设置于车辆用显示装置100。拍摄装置70与车辆用显示装置100一起,设置于与乘客就座的座椅3前后对置的仪表板。更详细而言,拍摄装置70与车辆用显示装置100一起设置于仪表板2中的与驾驶员就座的驾驶座3a前后对置的驾驶座对置部2a。
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后、上下、左右等与方向有关的表达方式是以水平面上的车辆1为基准定义的。右以及左是以坐在朝向前方的座椅3的乘客为基准定义的。
在车辆1中在驾驶座对置部2a与驾驶座3a的头枕之间,配置有该车辆1的转向操作部4。在转向操纵车辆1的转向系统中,转向操作部4构成被驾驶员旋转操作的操作部。转向操作部4具有圆环状的轮辋部4a、以及将该轮辋部4a连接于转向轴的连接部4b。连接部4b具有配置在转向轴的轴上的中心垫部4c、以及为了连接中心垫部4c与轮辋部4a而向轮辋部4a的径向延伸的辐条部4d等。
而且,在转向操作部4,形成有被轮辋部4a以及连接部4b围起并开口的开口部4e。开口部4e在转向操作部4的正常位置(即,成为车辆1前进的转向操纵角的位置),位于该转向操作部4的上方,并形成为在上方配置有圆弧部的半圆状(或扇形状)。
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座3a配置于相对于车辆1的纵中心面LMP(通过处于前进姿势的汽车的左右车轮间的中点的垂直面)向右偏心的位置,更严格来说比纵中心面LMP靠右。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是所谓的右驾车,车辆用显示装置100也配置于相对于纵中心面LMP向右偏心的位置,更严格来说比纵中心面LMP靠右。
在车辆1的右方以及左方,分别设置有侧窗5a、5b。由于车辆用显示装置100向右偏心,所以太阳光等外部光容易从相对于车辆用显示装置100靠右的侧窗5a入射至车辆用显示装置100侧。例如,有来自早晨的太阳、傍晚的太阳等低角度(0~30度)的光容易入射至车辆用显示装置100的趋势。另一方面,形成有比车辆用显示装置100向转向操作部4侧突出的罩2b,使得仪表板2的上表面部从上方包围车辆用显示装置100。因此,车辆用显示装置100的一部分(后述的侧方部11)容易成为针对从右方的侧窗5a入射的外部光的罩2b的阴影。
另外,在车辆1中,在比车辆用显示装置100靠左的中心部,配置有与该车辆用显示装置100不同的信息显示装置、音频设备、空调操作面板等中心配置设备6。
如图2~3所示,车辆用显示装置100为将通过指针50指示指标31来进行的模拟显示、与通过图像显示器20所显示的图像进行的数字显示组合而成的组合仪表。这些模拟显示以及数字显示通过向在装置中央位于视觉确认侧的乘客显示信息的中央显示部10来实施。
作为显示的信息,例如可举出车辆1的速度、发动机转速、燃料余量、发动机冷却水的水温、电动马达的电流值、其他车辆1的异常等车辆1的状态。作为其他显示的信息,例如可举出警报、道路信息、视界辅助信息、电子邮件等各种信息。对于这样显示的信息而言,由于将车辆用显示装置100配置于相对于与转向操作部4与视觉确认侧相反侧(以下,称为反视觉确认侧),所以可以视觉确认中央显示部10从基准眼点中心CSE主要通过转向操作部4的开口部4e而显示的信息。
在这里,所谓的基准眼点中心CSE是按每个车辆设定的虚拟的点,是代表通常的驾驶状态下的驾驶员的左眼以及右眼的位置的点。基准眼点中心CSE通常被设定在座位参考点的正上方635mm的高度。所谓的座位参考点是指根据ISO6549-1980中规定的就座方法使人体模型坐在驾驶座等座椅上的情况下的人体模型H点(该模型的股关节点)的位置或者相当于该位置的在座椅上设定的设计标准位置。
像这样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00由图像显示器20、显示板30、显示用光源部40、指针50、挡风板60以及拍摄装置70等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准眼点中心CSE与左眼范围LER的中心和右眼范围RER的中心的中点大致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显示器20为采用使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透射式的液晶面板,且由在二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液晶像素形成的有源矩阵型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此外,作为图像显示器20,也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以外的有机EL显示器等。
显示板30通常也被称作文字板,在车辆用显示装置100中,是暴露于被挡风板60以及挡住挡风板60的视觉确认侧开口部的透明板13围起的空间的暴露部件。显示板30例如通过在由聚碳酸酯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等合成树脂构成的透光性的基体材料的表面,部分地或者整体地实施半透光性或者遮光性的印刷,而形成为平板状。此外,也可以代替印刷,实施涂镀,也可以通过粘贴等将透过近红外部光的光学树脂或者光学滤光材料保持于显示板。
显示板30配置于比图像显示器20靠视觉确认侧。通过在显示板30上与图像显示器20重叠的位置,不实施印刷等,图像不干扰显示板30地显示于视觉确认侧。在显示板30上,在隔着图像显示器20的左右的区域,分别形成有供指针50指示的指标31。显示板30的指标31被显示用光源部40从反视觉确认侧照明。
显示用光源部40配置于比显示板30靠反视觉确认侧,具有发出可视显示光的多个显示用发光元件41。各显示用发光元件41例如采用发光二极管元件,各显示用发光元件41通过平板状的基板15上的导通图案与电源连接,从而朝向显示板30发出可视显示光。具体而言,显示用发光元件41例如作为可视显示光,发出由广泛地分布在400~800nm左右的波长的范围的光构成的白色光。
在显示板30上,通过上述的印刷等,形成有遮光区域以及显示区域。遮光区域占据显示板30的较多的面积,通过遮光性的印刷等成为暗色(例如黑色),从而遮挡来自反视觉确认侧的可视显示光。通过对显示区域实施半透光性的印刷或不实施印刷,可透过来自反视觉确认侧的可视显示光,通过将指标31设定在显示区域,该指标31发光来显示。
以左右夹持图像显示器20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指针50。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右的区域各设置有一个指针50。各指针50一体地具有连结部51以及指示部52。连结部51配置于比显示板30靠反视觉确认侧,与保持于基板15的步进电机53的旋转轴连结。指示部52配置于比显示板30靠视觉确认侧,并呈针状,从而能够指示指标31。
各指针50根据步进电机53的输出围绕旋转轴转动,并通过分别指示对应的指标31,来显示与指示位置相应的信息。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左侧的指针50以及指标31来显示车辆1的速度,通过右侧的指针50以及指标31来显示车辆1的发动机转速。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图像显示器20以外,指针50以及被该指针50指示的指标31也构成中央显示部10。显示板30的视觉确认侧表面实质上构成中央显示部10的显示面10a。
挡风板60也被称为折回板,以包围显示板30,并且比显示板30向视觉确认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为沿着车辆用显示装置100的外周的筒状。挡风板60通过将表面形成为暗色(例如黑色),产生车辆用显示装置100的深度感,并抑制入射来的外部光的反射而提高中央显示部10的可视性,并且其本身不太引人注目。
挡风板60具有相对于显示板30大致垂直地延伸并朝向外周侧的外周壁部61、以及以越朝向视觉确认侧越接近外周侧的外周壁部61的方式倾斜并朝向内周侧的内周壁部62。
也如图4所示,拍摄装置70由相机71、图像处理部74、照明部80等构成。
如在图5中表示详细内容那样,相机71配置于车辆用显示装置100的侧方部11。在这里所谓的侧方部11是车辆用显示装置100中,相对于中央显示部10在车辆左右方向上位于侧方的部分,设置有一对相对于中央显示部位于右方的侧方部11a、和位于左方的侧方部11b。
如图1所示,由于车辆用显示装置100相对于纵中心面LMP向右偏心设置,所以一对侧方部11中的侧方部11a相对于侧窗5a为更近距离。将本实施方式的相机71配置于这样的侧方部11a。
如图5所示,相机71被与基板15不同的相机保持部件17保持。相机71具有拍摄元件72、以及用于在拍摄元件72上形成拍摄对象的透镜部73。
拍摄元件72检测入射至将由光电二极管等检测元件构成的像素二维排列而形成的矩形状的拍摄面72a的光。作为拍摄元件,可采用例如CMOS传感器等,从可见光到近红外部光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且检测的图像的分辨率较高的元件。
透镜部73由一个或多个透镜73a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连结在透镜73a中折射光的各折射面73b的曲率中心的虚拟轴定义为光轴OA。在透镜部73中包括非球面透镜的情况下,通过各折射面73b的旋转对称轴来定义光轴OA。在本实施方式中,光轴OA被设定为相对于拍摄面72a垂直,并通过拍摄面72a的中心点。
如图2所示,相机71在侧方部11中的挡风板60上形成于外周壁部61与内周壁部62之间,并配置于被外周壁部61以及内周壁部62从视觉确认侧覆盖的配置空间63。而且,在挡风板60中与相机71的透镜部73对置的内周壁部62的对置区域,开设有板开口孔62a。这样,通过将相机71配置于容易成为死角的配置空间63,从而有效地使用该配置空间63。
相机71将其光轴OA以及拍摄面72a相对于显示板30的视觉确认侧表面倾斜地配置。具体而言,相机71倾斜,以使其透镜部73朝向车辆用显示装置100的内周侧(换言之为左侧)。此外,拍摄面72a相对于显示板30的倾斜角被设定为比内周壁部62相对于显示板30的倾斜角小。
而且,设定为将光轴OA向视觉确认侧延长所得的虚拟的延长线EL通过转向操作部4的正常位置上的开口部4e。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延长线EL通过基准眼点中心CSE。
其结果,相机71能够通过拍摄元件检测在从基准眼点中心CSE附近通过开口部4e之后,通过板开口孔62a的光。换言之,相机71能够通过开口部4e拍摄乘客。
进一步,如图6、图7所示,定义在正常位置上的转向操作部4的开口部4e的内部,连结相对于轮辋部4a和连接部4b为等距离的位置的虚拟的开口分割线ODL。于是,本实施方式的相机71配置于连结基准眼点中心CSE与开口分割线ODL上的规定的点的虚拟直线ISL与侧方部11交叉的位置。
图4所示的图像处理部74作为以将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安装在基板15上的电子电路为主体而构建的功能模块来实现。处理器基于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输入的来自拍摄元件72的输入信号,来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从而能够实施图像处理。该电子电路可以为了图像处理部74分别独立地设置,也可以与用于控制图像显示器20、指针50等的控制电路共享。
具体而言,图像处理部74通过从拍摄元件72输入的信号,来生成图像数据。所生成的图像数据可以保持原样输出至车辆1的ECU(Electric Control Unit:电气控制单元)等车辆用显示装置100的外部,并在该ECU中进行解析,也可以由图像处理部74对图像数据进行解析,并判定驾驶员的打瞌睡、侧视的有无。
图4、图6所示的照明部80通过照明光照明由相机71拍摄的乘客。照明部80配置于车辆用显示装置100中的配置有相机71的侧方部11a以外。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照明部80在中央显示部10中配置于图像显示器20的附近。
照明部80具有近红外发光元件81以及照明控制部82。近红外发光元件81例如采用发光二极管。近红外发光元件81配置于比显示板30靠反视觉确认侧。更详细而言,近红外发光元件81保持于基板15的视觉确认侧表面,通过基板15上的导通图案与电源连接,从而发出作为照明光的近红外部光。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采用在850nm处具有峰值波长,并具有半值宽度为30~40nm左右的波长特性的近红外发光元件81。
照明控制部82作为以将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安装在基板15上的电子电路为主体而构建的功能模块来实现。该电子电路可以为了照明部80而分别独立地设置,也可以与实现图像处理部74的电子电路共享,还可以与用于控制图像显示器20、指针50等的控制电路共享。
照明控制部82根据车辆1的点火开关的打开以及关闭等,来控制近红外发光元件81的点亮以及熄灭,并在近红外发光元件81被点亮的情况下,根据图像处理部74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的明度、对比度等来控制其发光量。
(作用效果)
以下,对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重新进行说明。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相机71配置于相对于中央显示部10位于侧方的侧方部11。在这样的相机71的配置中,由于给中央显示部10的显示所使用的各部件的配置带来的影响较少,所以能够抑制在中央显示部10的显示中产生制约。另外,由于与中央显示部10相比,侧方部11被乘客视觉确认的频率较低,另外乘客被吸引到中央显示部10,所以相机71的配置位置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综上所述,能够提供由拍摄乘客的相机71的配置引起的显示制约或者外观影响较少的拍摄装置70。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相机71相对于中央显示部10的显示面10a倾斜地配置,以使光轴OA的延长线EL通过正常位置上的开口部4e。若这样,即使相机71配置于相对于中央显示部10位于侧方的侧方部11,也能够避免拍摄范围FC被转向操作部4遮挡而能够可靠地拍摄乘客,并且使相机71的配置不那么引人注目。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光轴OA的延长线EL被设定为通过设定于车辆1的基准眼点中心CSE。若这样,能够提高能够使乘客的面部位于拍摄范围FC的中心来进行拍摄的盖然性。因此,能够容易地拍摄乘客,并且使相机71的配置不那么引人注目。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相机71配置于侧方部11中的连结基准眼点中心CSE与开口分割线ODL上的点的虚拟直线ISL所交叉的位置。若这样,能够对于相机71的拍摄范围FC,取得被转向操作部4的轮辋部4a遮挡的部分与被转向操作部4的连接部4b遮挡的部分的平衡,即隐藏的范围的均衡化。因此,在相对于基准眼点中心CSE乘客从开口部4e向轮辋部4a的方向稍微偏移的情况下,另外从开口部4e向连接部4b的方向稍微偏移的情况下,都能够避免乘客被转向操作部4遮挡而能够容易地拍摄乘客,并且使相机71的配置不那么引人注目。
在这里,使用比较例1、2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在图8、图9所示的比较例1中,将相机871配置于中央显示部10中的比图像显示器20靠上方。在该情况下,不仅相机871变得容易引人注目,拍摄范围FC的上侧的大半部分也被转向操作部4的轮辋部4a遮挡。其结果,若乘客相对于基准眼点中心CSE向上侧偏移,则由于乘客的面部被轮辋部4a遮挡而无法拍摄,所以判别乘客的状态也变得困难。
在图10、图11所示的比较例2中,将相机971配置于中央显示部10中的比图像显示器20靠下方。在该情况下,不仅相机971变得容易引人注目,拍摄范围FC的下侧的大半部分也被转向操作部4的连接部4b遮挡。其结果,若乘客相对于基准眼点中心CSE向下侧偏移,则由于乘客的面部被连接部4b遮挡而无法拍摄,所以判别乘客的状态也变得困难。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通过在拍摄范围FC中,取得被转向操作部4的轮辋部4a遮挡的部分与被转向操作部4的连接部4b遮挡的部分的平衡,即使对于乘客相对于基准眼点中心CSE上下偏移,也能够减少对拍摄的负面影响。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拍摄装置70还具备照明部80,该照明部80配置于车辆用显示装置100中的配置有相机71的侧方部11a以外,通过照明光的照明来照明乘客。像这样,通过使相机71的配置位置与照明部80的配置位置分离,即使照明光被反射并返回到相机71侧,在其反射光与相机71的光轴OA之间产生角度之差。因此,即使照明光被例如乘客的瞳孔或者佩戴的眼镜等反射,也能够抑制由其反射光被相机71检测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因眼球充血、球形外观等将反射光误检测为其它对象)。因此,能够容易地拍摄乘客,并且使相机71的配置不那么引人注目。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相机71配置于一对侧方部11中的相对于车辆1的侧窗5a为更近距离的侧方部11a。根据这样的配置,由于对于从侧窗5a朝向车辆用显示装置100侧入射的光,配置有相机71的侧方部11a容易成为罩2b的阴影,所以能够抑制外部光向相机71的影响而容易地拍摄乘客,并且使相机71的配置不那么引人注目。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相机71配置于相对于中央显示部10位于侧方的侧方部11。在这样的相机71的配置中,由于给中央显示部10的显示所使用的各部件的配置带来的影响较少,所以能够抑制在中央显示部10的显示中产生制约。另外,由于与中央显示部10相比,侧方部11被乘客视觉确认的频率较低,另外乘客被吸引到中央显示部10,相机71的配置位置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综上所述,能够提供由拍摄乘客的相机71的配置引起的显示制约或者外观影响较少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00。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于第二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驾驶座3a也配置于相对于车辆1的纵中心面LMP,向右偏心的位置。因此,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1也是所谓的右驾车,车辆用显示装置100也配置于相对于纵中心面LMP向右偏心的位置。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1中,在位于比车辆用显示装置100靠左,构成于纵中心面LMP附近的中心部,配置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中心配置设备6。由于可以产生用于确认这样的设备6的动作,所以有作为乘客的驾驶员从车辆用显示装置100朝向左侧的频率以及时间比从车辆用显示装置100朝向右侧的频率以及时间多的趋势。另外,有驾驶员朝向左侧的角度也比朝向右侧的角度大的趋势。
对应于这样的趋势,第二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270中的相机271配置于一对侧方部11中的相对于纵中心面LMP为更近距离的侧方部11b。相机271将其光轴OA以及拍摄面72a相对于显示板30的视觉确认侧表面倾斜地配置。具体而言,相机271倾斜,使得其透镜部73朝向车辆用显示装置100的内周侧(换言之右侧)。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相机271配置于一对侧方部11中的相对于纵中心面LMP为更近距离的侧方部11b。由于驾驶员等乘客有容易朝向车辆1的纵中心面LMP侧的趋势,所以通过利用该趋势,将相机271配置于与驾驶员等乘客正对的位置,从接近正面的角度拍摄该乘客的机会增加。因此,能够容易地拍摄乘客,并且使相机271的配置不那么引人注目。
若从正面拍摄乘客,则能够进一步提高乘客的打瞌睡、侧视等状态的判别精度。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来解释,能够在不脱离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应用于各种实施方式以及组合。
具体而言,作为变形例1,也可以在挡风板60中与相机71的透镜部73对置的内周壁部62的对置区域,不开设开口孔62a。作为该例,对置区域也可以设定于近红外透光区域。在近红外透光区域中,将近红外部光的透过率设定为较高,并且将比近红外部光短波长的可见光的透过率设定为较低。能够通过拍摄元件72检测透过该近红外透光区域的近红外部光,并且相机不会被视觉确认侧的乘客明确地视觉确认。
作为变形例2,相机71若配置于侧方部11,则也可以不配置于挡风板60的配置空间63,而配置于比显示板30靠反视觉确认侧。
作为变形例3,照明部80也可以配置于一对侧方部11中的未配置相机71的侧方部。
作为变形例4,照明部80也可以不构成拍摄装置70的一部分,也可以不设置于车辆用显示装置100的内部。
作为变形例5,相机71也可以偏离与连结基准眼点中心CSE与开口分割线ODL上的点的虚拟直线ISL交叉的位置来配置。
作为变形例6,相机71的光轴OA的延长线EL也可以不设定为通过基准眼点中心CSE。
作为变形例7,中央显示部10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在比转向操作部4靠外侧显示信息。
作为变形例8,也可以在中央显示部10不设置图像显示器20。另外,也可以在中央显示部10不设置指针50以及指标31。作为中央显示部10,能够采用各种结构。
作为变形例9,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在驾驶座3a相对于车辆1的纵中心面LMP向左偏心的所谓的左驾车中,配置于相对于该纵中心面LMP向左偏心的位置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00。
Claims (7)
1.一种拍摄装置,设置于车辆用显示装置(100),所述车辆用显示装置搭载于车辆(1),且具备:中央显示部(10),在装置中央向所述车辆的乘客显示信息;以及一对侧方部(11),相对于所述中央显示部位于侧方,
所述拍摄装置具备相机(71),该相机(71)配置于所述侧方部,对所述乘客进行拍摄,
在比所述车辆用显示装置更靠视觉确认侧,配置有所述车辆的转向操作部(4),并在所述转向操作部的正常位置,所述中央显示部通过设置于所述转向操作部的开口部(4e)来显示所述信息,
所述转向操作部具有圆环状的轮辋部(4a)以及将所述轮辋部连接于转向轴的连接部(4b),
所述开口部在所述轮辋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呈半圆状开口,
若在所述正常位置的所述开口部的内部定义连结相对于所述轮辋部和所述连接部为等距离的位置的虚拟的开口分割线(ODL),则所述相机被配置于所述侧方部中的连结设定于所述车辆的基准眼点中心和所述开口分割线上的点的虚拟直线(ISL)交叉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相机相对于所述中央显示部的显示面(10a)倾斜配置,以使光轴(OA)的延长线(EL)通过所述正常位置的所述开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光轴的延长线被设定为通过所述基准眼点中心(CS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还具备照明部(80),该照明部(80)配置于所述车辆用显示装置中的配置有所述相机的所述侧方部以外,通过照明光的照明来照明所述乘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用显示装置从上方被比所述车辆用显示装置更向视觉确认侧突出的罩(2b)包围,
所述相机被配置于一对所述侧方部中的相对于所述车辆的侧窗(5a)为更近距离的侧方部(11a)。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用显示装置相对于所述车辆的纵中心面(LMP)偏心设置,
所述相机被配置于一对所述侧方部中的相对于所述纵中心面更近距离的侧方部(11b)。
7.一种车辆用显示装置,搭载于车辆(1),具备:
中央显示部(10),在装置中央向所述车辆的乘客显示信息;
一对侧方部(11),相对于所述中央显示部位于侧方;以及
相机(71),配置于所述侧方部,对所述乘客进行拍摄,
在比所述车辆用显示装置更靠视觉确认侧,配置有所述车辆的转向操作部(4),并在所述转向操作部的正常位置,所述中央显示部通过设置于所述转向操作部的开口部(4e)来显示所述信息,
所述转向操作部具有圆环状的轮辋部(4a)以及将所述轮辋部连接于转向轴的连接部(4b),
所述开口部在所述轮辋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呈半圆状开口,
若在所述正常位置的所述开口部的内部定义连结相对于所述轮辋部和所述连接部为等距离的位置的虚拟的开口分割线(ODL),则所述相机被配置于所述侧方部中的连结设定于所述车辆的基准眼点中心和所述开口分割线上的点的虚拟直线(ISL)交叉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40167A JP6617752B2 (ja) | 2017-07-19 | 2017-07-19 | 撮像装置及び車両用表示装置 |
JP2017-140167 | 2017-07-19 | ||
PCT/JP2018/024096 WO2019017157A1 (ja) | 2017-07-19 | 2018-06-26 | 撮像装置及び車両用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91827A CN110891827A (zh) | 2020-03-17 |
CN110891827B true CN110891827B (zh) | 2022-11-22 |
Family
ID=65015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47258.3A Active CN110891827B (zh) | 2017-07-19 | 2018-06-26 | 拍摄装置以及车辆用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78318B2 (zh) |
JP (1) | JP6617752B2 (zh) |
CN (1) | CN110891827B (zh) |
DE (1) | DE112018003671T5 (zh) |
WO (1) | WO201901715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24169B2 (ja) | 2017-07-21 | 2019-12-2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撮像装置及び車両用表示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55430A (ja) * | 2005-08-24 | 2007-03-08 | Denso Corp | 車両用表示装置 |
CN101161200A (zh) * | 2006-10-11 | 2008-04-16 | 株式会社电装 | 眼睛状况检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JP2010006362A (ja) * | 2008-05-27 | 2010-01-14 | Tokai Rika Co Ltd | 乗員撮像装置及び居眠り防止装置 |
JP2010105461A (ja) * | 2008-10-29 | 2010-05-13 | Nippon Seiki Co Ltd | 車両用計器装置 |
CN102310817A (zh) * | 2010-07-05 | 2012-01-1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脸部图像摄像装置 |
KR20170054812A (ko) * | 2015-11-10 | 2017-05-18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휠레벨러에 장착된 hud 검사시스템 및 hud 검사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54956A (ja) | 2001-03-02 | 2002-09-11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覚醒状態低下検知装置 |
JP5122782B2 (ja) | 2006-09-19 | 2013-01-1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運転者撮影用カメラの搭載構造 |
JP2009223659A (ja) * | 2008-03-17 | 2009-10-01 | Nissan Motor Co Ltd | 視覚情報提示装置 |
DE102014215856A1 (de) * | 2014-08-11 | 2016-02-11 | Robert Bosch Gmbh | Fahrerbeobachtungssystem in einem Kraftfahrzeug |
US9533687B2 (en) * | 2014-12-30 | 2017-01-03 | Tk Holdings Inc. | Occupant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JP6727499B2 (ja) | 2016-02-09 | 2020-07-22 |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 ゲームシステム、ゲーム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624169B2 (ja) | 2017-07-21 | 2019-12-2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撮像装置及び車両用表示装置 |
-
2017
- 2017-07-19 JP JP2017140167A patent/JP6617752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6-26 DE DE112018003671.5T patent/DE112018003671T5/de active Pending
- 2018-06-26 WO PCT/JP2018/024096 patent/WO201901715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6-26 CN CN201880047258.3A patent/CN110891827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1-13 US US16/741,569 patent/US1117831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55430A (ja) * | 2005-08-24 | 2007-03-08 | Denso Corp | 車両用表示装置 |
CN101161200A (zh) * | 2006-10-11 | 2008-04-16 | 株式会社电装 | 眼睛状况检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JP2010006362A (ja) * | 2008-05-27 | 2010-01-14 | Tokai Rika Co Ltd | 乗員撮像装置及び居眠り防止装置 |
JP2010105461A (ja) * | 2008-10-29 | 2010-05-13 | Nippon Seiki Co Ltd | 車両用計器装置 |
CN102310817A (zh) * | 2010-07-05 | 2012-01-1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脸部图像摄像装置 |
KR20170054812A (ko) * | 2015-11-10 | 2017-05-18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휠레벨러에 장착된 hud 검사시스템 및 hud 검사방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178318B2 (en) | 2021-11-16 |
JP6617752B2 (ja) | 2019-12-11 |
JP2019018751A (ja) | 2019-02-07 |
US20200154008A1 (en) | 2020-05-14 |
DE112018003671T5 (de) | 2020-05-07 |
CN110891827A (zh) | 2020-03-17 |
WO2019017157A1 (ja) | 2019-0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093094B1 (en) | Head-up display device | |
CN110914113B (zh) | 摄像装置以及车辆用显示装置 | |
US20210129755A1 (en) | Display system | |
JP6825903B2 (ja) | ドライバー撮像装置 | |
US20160320624A1 (en) | Head-up display device | |
JP4973921B2 (ja) |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CN113741031B (zh) | 车载显示装置 | |
CN110891827B (zh) | 拍摄装置以及车辆用显示装置 | |
CN111263707B (zh) | 方向盘上用于手指检测的光学效应触摸垫 | |
JP7492670B2 (ja) | 車両用表示装置 | |
US10401621B2 (en) | Display unit for vehicle head-up display system | |
JP7411889B2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制御回路 | |
EP4318442A1 (en) |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230019596A1 (en) | Imaging and display system | |
GB2417847A (en) | Vehicle blind spot viewing system | |
JP2008051970A (ja) | 車両用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JP6927178B2 (ja) | 車両用表示装置 | |
US20240270167A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17460645A (zh) | 乘员拍摄装置 | |
JP2006007935A (ja) | 車両用表示装置 | |
CN112882302A (zh) | 电致变色镜片模块 | |
JP2021196390A (ja) | 乗員監視装置 | |
JP2020189591A (ja) | 車両用表示装置 | |
JP2022065231A (ja) | 撮像装置、移動体用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ドライバ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 |
JP2020153877A (ja) | 車両用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