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9262A - 教学系统、点阵教学课件 - Google Patents
教学系统、点阵教学课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89262A CN110889262A CN201911021170.7A CN201911021170A CN110889262A CN 110889262 A CN110889262 A CN 110889262A CN 201911021170 A CN201911021170 A CN 201911021170A CN 110889262 A CN110889262 A CN 1108892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t matrix
- answer
- teaching
- area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教学系统、点阵教学课件。教学系统包括:第一点阵教学课件、点阵采集设备和教师端;第一点阵教学课件上设置有答题区域,答题区域设置有点阵码,点阵码用于形成在答题区域的任意位置上针对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点阵采集设备用于采集针对试题的答题数据;教师端用于获取点阵采集设备采集到的针对试题的答题数据,并确定答题数据和试题的匹配结果。由于点阵码用于形成在答题区域的任意位置上针对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即解除了第一点阵教学课件答题区域与试题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使第一点阵教学课件能够批量生产,降低了第一点阵教学课件的生产成本,便于点阵教学的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智能教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学系统、点阵教学课件。
背景技术
点阵答题卡是一种铺满数码点阵设置有答题区域的纸张。当学生使用点阵笔在点阵答题卡的答题区域内书写试题答案时,点阵笔会采集学生书写的答案信息,并将该答案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批阅。由此实现传统教学与数字化教学相结合,使得教师将不再需要收集答题卡,或用扫描仪扫描答题卡以采集学生的答案信息等重复性体力劳动。
现有技术中,学校通常会根据试卷或试题生成对应的答题卡文件,并在答题卡文件上铺上数码点阵,从而生成点阵答题卡文件。在考试或测试前,学校使用印刷机同时将点阵答题卡的数码点阵和答题区域印制在纸张上,以生成点阵答题卡。而由于点阵答题卡中的数码点阵较为细小,所以只有造价昂贵的高精度印刷机才能够准确印制;并且每套点阵答题卡只能和与配套的试卷一起使用,而每套试卷的使用人数有限,导致每套点阵答题卡的印制数量有限,不能形成批量化印制。所以,在无法批量化印制点阵答题卡的情况下,每张点阵答题卡的制作成本高,不利于点阵教学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教学系统、点阵教学课件,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点阵答题卡的制作成本高缺陷,达到降低点阵教学课件制作成本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学系统,包括:第一点阵教学课件、点阵采集设备和教师端;所述第一点阵教学课件上设置有答题区域,所述答题区域设置有点阵码,所述点阵码用于形成在答题区域的任意位置上针对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所述点阵采集设备用于采集针对所述试题的所述答题数据;所述教师端用于获取所述点阵采集设备采集到的针对所述试题的所述答题数据,并确定所述答题数据和所述试题的匹配结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点阵采集设备进一步用于采集所述点阵码中的坐标信息,根据所述坐标信息确定针对所述试题作出的所述答题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教师端进一步用于获取所述点阵采集设备采集到的针对当前时刻展示的所述试题作出的所述答题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教师端进一步用于获取所述点阵采集设备采集到的针对逐一展示的所述试题的所述答题数据,直至多个所述试题展示结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点阵教学课件上设置有答题区域,所述答题区域设置有点阵码,所述点阵码用于形成在答题区域的任意位置上针对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所述点阵采集设备用于采集针对所述试题的所述答题数据;所述教师端用于获取所述点阵采集设备采集到的针对所述试题的所述答题数据,并确定所述答题数据和所述试题的匹配结果。由于所述点阵码用于形成在答题区域的任意位置上针对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即解除了第一点阵教学课件答题区域与试题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使第一点阵教学课件能够批量生产,降低了第一点阵教学课件的生产成本,便于点阵教学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教学系统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设置第一答题区的第一点阵教学课件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设置第二答题区的第一点阵教学课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第二点阵教学课件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一种点阵媒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七中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八中一种教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一技术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教学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教学系统,包括:第一点阵教学课件101、点阵采集设备102和教师端103;所述第一点阵教学课件101上设置有答题区域,所述答题区域设置有点阵码,所述点阵码用于形成在答题区域的任意位置上针对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所述点阵采集设备102用于采集针对所述试题的所述答题数据;所述教师端103用于获取所述点阵采集设备102采集到的针对所述试题的所述答题数据,并确定所述答题数据和所述试题的匹配结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点阵教学课件101可以是一种点阵答题卡。第一点阵教学课件上铺设有点阵码,点阵码可以为一层肉眼不可见的数码点阵。每个数码点阵可以包括多个非常细小的数码点,数码点按照设定算法规则排列以记载设定的编码数据(即点阵id);通过点阵码的编码数据可以将书写的文字、图画等试题答案转换成数字化编码的答题数据。并且,由于第一点阵教学课件中点阵码记载的编码数据不与任何具体的试题相关联,所以点阵码形成的答题数据不受具体试题的限制。答题区域可以为第一点阵教学课件101上用于书写试题答案的区域。由于答题区域内铺设有点阵码,所以在答题区域的任意位置上针对试题书写的试题答案均会覆盖点阵码,而被试题答案覆盖的点阵码形成可以被点阵采集设备102采集的答题数据。
本实施例中,点阵采集设备102可以为点阵笔,学生使用点阵笔在第一点阵教学课件101上书写试题答案时,点阵笔采集笔尖划过的点阵码,以采集答题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教师端103与点阵采集设备102通信连接,并通过该通信连接获取点阵采集设备102采集到的答题数据。进而,教师端103对答题数据和试题进行匹配,以获取答题数据和所述试题的匹配结果,以为后续对答题数据批阅做准备。其中,教师端103可以是常规计算机、平板电脑或含OPS电脑的教学大屏等设备。
本实施例中,由于点阵码记载的编码数据不与任何具体的试题相关联,使得点阵码形成的答题数据不受具体试题的限制。由此解除了第一点阵教学课件101答题区域与试题之间的关联关系,提高第一点阵教学课件101的通用性;并使得第一点阵教学课件101能够被批量生产,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因此便于点阵教学的推广使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点阵采集设备102用于采集所述点阵码中的坐标信息,根据所述坐标信息确定针对所述试题作出的所述答题数据。
本实施例中,点阵码的坐标信息表示点阵码在预设坐标系中所在的位置。该坐标信息可以由点阵码的编码数据表示。其中,由于点阵码有多个数码点阵组成,每个数码点阵记载的编码信息与一个坐标点相对应。点阵采集设备102通过采集书写的试题答案覆盖的点阵码记载的编码,确定坐标信息中的多个坐标点,进而通过在坐标系中将所有的坐标点重新绘制,以确定针对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教师端103进一步用于获取所述点阵采集设备102采集到的针对当前时刻展示的所述试题作出的所述答题数据。进而将获取的答题数据与当前时刻展示的试题进行匹配,以确定答题数据与展示的试题的匹配结果。上述过程可以理解为,教师端103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实现了对展示的试题与获取的答题数据之间的精确匹配。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教师端103进一步用于获取所述点阵采集设备102采集到的针对逐一展示的所述试题的所述答题数据,直至多个所述试题展示结束。
本实施例中,当教师端103需要展示的试题有多个时,设置多个试题的展示顺序,并根据设置的展示顺序依次展示所述试题。例如,在获取所述点阵采集设备102采集到的针对展示的所述试题的所述答题数据时,判断试题是否全部完成展示,若是,则结束试题展示,若否,则根据试题展示顺序展示下一个试题。进一步地,教师端103将获取的答题数据与逐一展示的试题进行匹配,以确定答题数据与展示的试题的匹配结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教师端103还用于根据匹配结果对所述答题数据进行批阅。本实施例中,若答题数据为客观题答案,则教师端103根据匹配结果和试题的答案对客观题答案进行自动批阅。若答题数据为主观题答案,则教师端103将主观题答案显示在的屏幕上,以供教师批阅。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教学系统还包括教学课件生成设备,所述教学课件生成设备用于生成所述第一点阵教学课件101。
本实施例中,所述教学课件生成设备可以包括主机系统和打印设备。主机系统用于生成第一点阵教学课件101的版式数据,并记载所述第一点阵教学课件101的点阵码的点阵id;打印设备用于印制主机系统生成的第一点阵教学课件101的版式数据,以生成第一点阵教学课件101。
本实施例中,教学系统解除了现有技术中试题与点阵答题卡之间的关联,并通过一问一答的方法,实现了试题与答题数据的精准匹配,从而使第一点阵教学课件101能够大规模生产,降低第一点阵教学课件101的制作成本,以便于点阵教学的推广使用。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设置第一答题区的第一点阵教学课件的示意图;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设置第二答题区的第一点阵教学课件的示意图;如图2A、图2B所示,所述点阵教学课件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第一点阵教学课件,所述第一点阵教学课件上设置有答题区域201,所述答题区域201设置有点阵码,所述点阵码用于形成在答题区域201的任意位置上针对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
本实施例中,第一点阵教学课件可以是一种点阵答题卡。第一点阵教学课件上铺设有点阵码,点阵码可以为一层肉眼不可见的数码点阵。每个数码点阵可以包括多个非常细小的数码点,数码点按照设定算法规则排列以记载设定的编码数据(即点阵id);通过点阵码的编码数据可以将书写的文字、图画等试题答案转换成数字化编码的答题数据。并且,由于点阵码记载的编码数据不与任何具体的试题相关联,所以点阵码形成的答题数据不受具体试题的限制。答题区域201可以为第一点阵教学课件上用于书写试题答案的区域。由于答题区域201内铺设有点阵码,所以在答题区域201的任意位置上针对试题书写的试题答案均会覆盖点阵码,而被试题答案覆盖的点阵码形成可以被点阵采集设备采集的答题数据。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点阵教学课件的答题区域201包括客观题答题区域,其内的点阵码用于形成在客观题答题区域的任意位置上针对客观题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客观题答题区域包括第一答题区211,所述第一答题区211配置为可重复使用;或者,所述客观题答题区域包括第二答题区221,在所述第二答题区221内的点阵码形成的多个针对不同所述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可区分。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答题区211包括答题选项,所述答题选项配置为可在其上重复书写所述答题数据中的选项。其中,所述答题选项可以为选项(A、B、C、D、E、F)或者判断项(√/×)等。第一答题区211配置为可重复使用,即学生可以在第一答题区211的相同位置重复书写试题的答案,以使第一点阵教学课件可以重复使用,提高了第一点阵教学课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答题区221包括多个答题子区域,每个所述答题子区域的所述点阵码用于形成一个针对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每个所述答题子区域设置有标签,所述标签用于区分多个针对不同所述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例如,所述答题子区域可以为选项(A、B、C、D、E、F)或者判断项(√/×)等;所述标签可以为题号,通过所述题号用于区分多个选项或判断项。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点阵教学课件的答题区域201还包括主观题答题区域231,其内的点阵码用于形成在主观题答题区域231的任意位置上针对主观题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主观题答题区域231可以根据试题的科目进行相应的填充。比如,若科目为数学,则主观题答题区域231的填充可以为空白;若科目为语文,则主观题答题区域231的填充可以为田字格;若科目为英语,则主观题答题区域231的填充可以为四线格。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点阵教学课件还包括答案提交区域202,答案提交区域202内的点阵码用于形成答案提交指令。每个答题提交区域与一个答题区域相对应,所述答案提交指令用于控制答题提交区域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形成的答题数据进行提交。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制作方法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将点阵码印制在媒介上以生成点阵媒介。
本实施例中,点阵码可以为一层肉眼不可见的数码点阵。每个数码点阵可以包括多个非常细小的数码点。其中,数码点按照特殊算法规则排列,以使每个数码点记载一个数码点编号,多个数码点组合以记载数码点阵编号,其中一个数码点阵编号由其多个数码点编号组成。具体地,每个数码点阵包括数码点、横向基准线、竖向基准线,横向基准线和竖向基准线正交,其交点作为基准点。其中,所述横向基准线和竖向基准线以及基准点可以为虚拟的(即不可见),也可以为实际存在的(即可见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进一步地,数码点与横向基准线、竖向基准线以及基准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表示数码点阵记载的数码点编号。例如,数码点位于横向基准线上,并处于基准点的左方,则该数码点表示的数码点编号为(-1,0)。当然,该数码点编号还可以由1、2、3等数字表示,或者a、b、c等字母表示,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此外,所述点阵码可以存储在后台服务器中,其数据格式可以为PDF格式或word格式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媒介可以为纸张,所述媒介包括可印制区域和不可印制区域,所述可印制区域用于在其上印制点阵码。其中,可印制区域的范围可以包括可印制区域的形状和尺寸等,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此外,所述媒介的其可以为一张纸件,也可以为多张纸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另外,所述点阵媒介也可称为点阵纸。
本实施例中,将点阵码印制在媒介上以生成点阵媒介的具体过程可以为:首先,根据所述媒介的可印制区域的范围确定点阵码的铺码区域。其中,所述点阵码的铺码区域的范围与所述媒介的可印制区域的范围相同。进一步地,在所述铺码区域建立点阵码的坐标系,以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所述铺码区域中每个位置。进一步地,根据每个坐标的数据,如(x,y)坐标中x和y的数值,生成其对应的数码点阵编码。并根据所述数码点阵编码确定数码点阵中每个数码点与横向基准线、竖向基准线以及基准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当所述点阵码的铺码区域铺满数码点,点阵码文件就制作完成了。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通过高精度印刷机按照点阵码的铺码区域和媒介的可印制区域的位置对应关系,将点阵码文件印制在媒介的可印制区域以生成点阵媒介。由此,点阵媒介上每个坐标位置的点阵码的数码点阵编号都不相同,从而能够根据点阵码的数码点阵编号确定该点阵码在点阵媒介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生成点阵码时,点阵码不与任何试卷或试题相关联,从而点阵媒介的印制数量不受试卷或试题使用量的限制,使得所述点阵媒介可以使用高精度印刷机进行批量化印制,以降低点阵媒介的制作成本。
步骤S302:确定将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时所述目标版式数据与所述点阵码在所述点阵媒介上的坐标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中,目标版式数据包括印制区域,其内可以设置主观题答题区域、客观题答题区域以及答案提交区域中至少之一。具体地,目标版式数据的印制区域的范围不超过点阵码的铺码区域,即目标版式数据的印制区域可以与点阵码的铺码区域相同,也可以小于点阵码的铺码区域。此外,点阵媒介可以为上述步骤S301生成的点阵媒介。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版式数据与所述点阵码在所述点阵媒介上的坐标关联关系可以为:在点阵媒介上,目标版式数据中各个区域(主观题答题区域、客观题答题区域以及答案提交区域)的位置与其覆盖的点阵码的之间坐标关联关系,即每一个区域与其覆盖的多个点阵码相关联。例如,主观题答题区域的区域坐标集合为{(x,,y)|0<x<10,0<y<10},点阵码的坐标为(x1,y1),若点阵码的坐标(x1,y1)属于所述主观题答题区域的区域坐标集合,则确定所述主观题答题区域与所述点阵码在所述点阵媒介上的具有位置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中,将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时,根据点阵码的坐标系中位置与坐标的关系,确定目标版式数据中每个区域的坐标集合。进一步地,确定每个区域的坐标集合包含的坐标对应的点阵码。从而确定目标教学数据与点阵码在点阵媒介上的坐标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生成点阵码时,点阵码不与任何试卷或试题相关联,所以需要确定所述目标版式数据与所述点阵码在所述点阵媒介上的坐标关联关系;以便于在点阵笔书写生成笔迹信息时,根据笔迹信息对应点阵码的坐标以及坐标关联关系,将笔迹信息对应到目标版式数据的各个区域。
步骤S303:根据所述坐标关联关系,将所述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以生成与所述目标版式数据相对应的第二点阵教学课件。
本实施例中,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可以为将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点阵媒介上生成的点阵答题卡,所述点阵答题卡用于学生使用点阵笔在其上进行书写以生成笔迹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普通打印机根据目标版式数据中各个区域与点阵码之间的关联关系,将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点阵媒介上,以生成第二点阵教学课件。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坐标关联关系,将所述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包括:根据所述坐标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点阵码印制在所述媒介上时的印制原点,并根据所述印制原点将所述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印制原点可以为:打印机在印制点阵数据的起点,例如,可以将点阵纸和目标教学数据的左上角为印制原点。此外,为了便于识别,还可以点阵纸上打印出印制原点。所述印制原点可以用圆点表示。
本实施例中,在打印机将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点阵媒介上之前,根据点阵纸上的印制原点和打印机内设置的原点的位置,调整好点阵纸放置到打印机内的位置,以使点阵纸和目标版式数据以相同的印制原点进行印制,从而使目标版式数据的坐标信息与点阵纸的坐标信息保持一致。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坐标关联关系,将所述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包括:根据所述坐标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点阵码印制在所述媒介上时的印制方向,并根据所述印制方向将所述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印制方向可以为点阵码印制在媒介上时的方向,例如,按照点阵码坐标系y轴的正向进行印制,或按照点阵码坐标系y轴的负向进行印制等。此外,为了便于识别,还可以点阵纸上打印出印制方向,所述印制方向可以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
本实施例中,在打印机将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点阵媒介上之前,根据点阵纸上的印制方向和打印机内设置的印制方向,调整好点阵纸放置到打印机内的位置,以使点阵纸和目标版式数据以相同的印制方向进行印制,从而使目标版式数据的坐标信息与点阵纸的坐标信息保持一致。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的所述点阵媒介的位置与所述目标版式数据的位置进行比对,生成比对结果;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所述点阵媒介与所述目标版式数据之间的印制坐标偏差。
本实施例中,所述点阵媒介的位置可以为点阵码在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的坐标位置。所述目标版式数据的位置可以为目标版式数据的区域在点阵教学媒介上的位置。比对结果包括点阵码在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的坐标位置和目标版式数据的区域在点阵教学媒介上的位置重合,或者两者不重合。所述印制坐标偏差可以为点阵码在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的坐标位置和目标版式数据的区域在点阵教学媒介上的位置之间的差值。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点阵媒介设置有第一标记,所述目标版式数据设置有第二标记;对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的所述第一标记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标记的位置进行对比,以生成比对结果。其中,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在点阵码的坐标系中位于相同位置。所述第一标记和所述第二标记可以为:标志点、标记线、标记框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的所述第一标记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标记的位置进行对比,若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的所述第一标记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标记的位置重合,则确定所述点阵媒介与所述目标版式数据之间没有印制坐标偏差;若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的所述第一标记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标记的位置不重合,则确定所述点阵媒介与所述目标版式数据之间存在印制坐标偏差。其中,若确定所述点阵媒介与所述目标版式数据之间存在印制坐标偏差,则根据所述印制坐标偏差调整目标版式数据的印制参数设置,以重新制作第二点阵教学课件。所述目标版式数据的印制参数包括:印制幅面、印制位置等。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二点阵教学课件的使用时,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的目标版式数据的坐标信息与点阵码的坐标信息必须保持一致。但是本实施例的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制作方法将点阵码的印制和点阵纸的印制分为两个步骤进行印制,由此可能造成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的目标版式数据的坐标信息与点阵码的坐标信息不一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根据所述坐标关联关系,将所述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以使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的目标版式数据的坐标信息与点阵码的坐标信息保持一致。此外,本实施例中在将所述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之后,还对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的点阵码和目标版式数据进行检验,确定印制坐标偏差,从而根据印制偏差对目标版式数据的印制进行控制,以提高第二点阵教学课件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生成点阵媒介时,点阵码不与任何试卷或试题相关联,所以点阵媒介的印制数量不受试卷或试题使用量的限制,使得所述点阵媒介可以使用高精度印刷机进行批量化印制,以降低点阵媒介的制作成本。进而将印制的点阵媒介分发至普通印刷机将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点阵媒介上,以生成与所述目标化版式数据相对应的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从而降低了第二点阵教学课件的制作成本。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制作方法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将点阵码印制在媒介上以生成点阵媒介。
本实施例中,步骤S401的技术内容参照实施例三中步骤S301,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02:根据目标教学文件生成所述目标版式数据,所述目标教学文件包括用于进行教学的试题。
本实施例中,目标教学文件可以包括多个试题,所述试题的类型可以为主观题、客观题。所述目标教学文件的科目包括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所述目标教学文件的类型包括:考试试卷、课后通用作业、个性化作业等。
本实施例中,目标版式数据可以为根据目标教学文件的试题制作的答题卡的版式。其包括与目标教学文件中试题相对应的答题区域,所述答题区域的范围可以容纳所述试题答案的书写。其中每个答题区域可以包括试题的题号和答案书写区域。所述答题区域还可以区分为客观题答题区域和主观题答题区域;所述客观题答题区域的书写区域可以为选项(A、B、C、D、E、F),也可以为判断项(√/×),用于学生使用点阵笔在其上进行书写采集客观题答案;所述主观题答题区域的书写区域可以为空白,用于学生使用点阵笔在其上进行书写采集主观题答案。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客观题答题区域还可以包括:题号区域、选项书写区域或选项标记。其中,所述题号区域用于书写客观题题号,以对客观题答案进行区分;所述选项书写区域用于学生使用点阵笔在其上进行书写获得的客观题答案;所述选项标记用于学生使用点阵笔在其上进行标记获得的客观题答案。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版式数据还包括答案提交区域,答案提交区域用于从其上进行书写获得的答案提交指令,以进行答案的提交。其中,所述目标版式数据可以只设置一个答案提交区域,用于在完成整套试卷的答案书写后进行答案提交。所述目标版式数据也可以在每一个答题区域对应位置设置一个答案提交区域,当完成一道试题的作答后就可以进行答案的提交。
本实施例中,根据目标教学文件生成所述目标版式数据的具体过程可以为:根据目标教学文件中的每一道试题生成其对应的答题区域,例如,根据客观题生成客观题答题区域,根据主观题生成主观题答题区域。进一步地,为区分主观题答题区域和客观题答题区域,可以生成答题区域的标签,例如,客观题答题区域的标签为“0”,主观题答题区域的标签为“1”。当然,答题区域的标签还可以为“a”、“b”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进一步地,将各个答题区域按照其对应的试题题号进行排序,并按照所述排序,依次将各个答题区域排布在目标版式数据的印制区,以生成目标版式数据。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目标教学文件生成目标版式数据,包括:生成每一份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所述编号用于对所述目标教学文件进行区分;根据所述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生成所述目标版式数据的编号识别区域,以将所述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生成包括所述编号识别区域的第二点阵教学课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可以包括:教学文件科目编号、教学文件类型编号、教学文件历史编号、页码编号中的至少之一。其中,教学文件科目编号用于区分目标教学文件的科目,如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教学文件类型编号用于区分目标教学文件的类型,如考试试卷、课后通用作业、个性化作业等。教学文件历史编号用于区分目标教学文件的历史版本,如第22套试卷。页码编号用于区分目标教学文件的页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版式数据的编号识别区域可以为空白区域,其用于学生使用点阵笔在其上采集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此外,为了与目标版式数据中的其他区域(客观题答题区域、主观题答题区域等)进行区分,可以生成编号识别区域的标签,例如,所述编号识别区域的标签可以用“2”表示。当然,本申请对编号识别区域的标签的表示形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进行书写或进行所需的区域尺寸生成所述目标版式数据的编号识别区域。与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相对应,若所述编号包括所述教学文件科目编号,则编号识别区域包括科目编号识别区域。若所述编号包括所述教学文件类型编号,则编号识别区域包括类型编号识别区域。若所述编号包括教学文件历史编号,则编号识别区域包括历史编号识别区域。若所述编号包括所述页码编号,则编号识别区域包括页码识别区域。其中,上述编号中的多个识别区域可以进行组合后设置在目标版式数据的同一区域。例如,上述编号识别区域可以进行组合后设置在所述目标版式数据的顶部。当然上述编号中的识别区域也可以分散设置在在目标版式数据的不同区域。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生成所述目标版式数据的编号识别区域,包括:所述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为数字编号;根据所述数字编号的数字种类确定至少两种识别标志,其中,每一种识别标志对应数字编号中的一种数字;根据所述目标教学文件的数字编号对所述识别标志进行排列,以生成所述编号识别区域的识别标志序列。
本实施例中,数字编号可以为二进制数字编号、三进制数字编号、十进制数字编号或十六进制数字编号等。其中,为了便于操作所述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可以先用十进制数字编写,而后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将十进制数字转化为相应的数字编号。
本实施例中,识别标志用于表示数字编号的种类,其可以为:圆框区域、方框区域、三角框区域、空白区域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其中,每一种识别标志对应数字编号中的一种数字。例如,所述数字编号为三进制数字编号,其数字种类包括:“0、1、2”,所述标识标志包括:空白区域、方框区域、圆框区域,所以可以使用空白区域表示“0”,可以使用方框区域表示“1”,可以使用圆框区域表示“2”。另外,所述编号识别区域包括根据所述数字编号对是被标志进行排列后生成的识别标志序列。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为二进制编号;根据所述二进制编号确定用于表示“1”的第一识别标志,以及用于表示“0”的第二识别标志;根据所述目标教学文件的二进制编号对所述第一识别标志和所述第二识别标志进行排列,以生成所述编号识别区域的识别标志序列。其中,设置第一识别标志和第二识别标志是为了对二进制编号进区分,例如设置第一识别标志为方框,第二识别标志为空白。当然,本实施例不对第一识别标志和第二识别标志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只需第一识别标志和第二识别标志不相同即可。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目标教学文件为试卷,所述目标版式数据将编号识别区域组合后设置在所述目标版式数据的顶部。所述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可以用一个20位的二进制数字编号表示,例如“0001 0011 00001010 0110”。其中,“0001”的十进制为1,其可以表示试卷科目为数学;“0011”的十进制的编号为3,其可以表示试卷类型个性化作业;“00001010”的十进制的编号为22,其可以表示该试卷为第22套试卷;“0110”的十进制的编号为2,代表该试卷的第2页。进一步地,根据该二进制数字编号中“0”和“1”的排列生成目标版式数据的编号识别区域中第一识别标志和第二识别标志的序列。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印制完成后,第二点阵教学课件的点阵码没有与目标教学文件相关联,所以本实施例生成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并根据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生成目标版式数据的编号识别区域,从而将所述编号识别区域印制在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以便于从第二点阵教学课件的编号识别区域中获取识别编号,进而根据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和所述识别编号对目标教学文件与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进行匹配。
步骤S403:确定将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时所述目标版式数据与所述点阵码在所述点阵媒介上的坐标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中,步骤S403的技术内容参照实施例三中步骤S302,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04:根据所述坐标关联关系,将所述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以生成与所述目标版式数据相对应的第二点阵教学课件。
本实施例中,步骤S404的技术内容参照实施例三中步骤S303,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05:对所述目标教学文件与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进行匹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目标教学文件与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进行匹配,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和从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的所述编号识别区域获得的识别编号对所述目标教学文件与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进行匹配。
本实施例中,学生使用点阵笔在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的编号识别区域书写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以从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的所述编号识别区域获得识别编号。进一步地,判断目标教学数据的编号与所述识别编号是否相同,若目标教学数据的编号与所述识别编号相同,则所述目标教学文件与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相匹配。
在一应用场景中,若所述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为二进制编号,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的编号识别区域内印制有方框和空白的序列,则仅需学生使用点阵笔在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的编号识别区域的方框处打钩,点阵笔通过识别打钩位置合成识别编号的二进制数字序列。进而根据识别编号与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对所述目标教学文件与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进行匹配。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印制完成后,第二点阵教学课件的点阵码没有与目标教学文件,所以本实施例生成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并从第二点阵教学课件的编号识别区域中获取相应的识别编号,进而根据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和所述获取的识别编号对目标教学文件与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进行匹配。实现了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与目标教学文件相匹配,从而将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的答题数据与目标教学文件的试题信息相匹配。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第二点阵教学课件示意图;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一种点阵媒介示意图;如图5A、图5B所示,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三、实施例四中所述的第二点阵教学课件方法制作的第二点阵教学课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可以为一种用于试卷或作业作答的答题卡。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的目标版式数据为根据目标教学文件的试题内容生成,所述目标版式数据包括编号识别区域504、主观题答题区域501、客观题答题区域502以及答案提交区域503。其中,所述编号识别区域504用于学生使用点阵笔在其上上书写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以获得采集编号。所述主观题答题区域501用于学生使用点阵笔在其上进行书写主观题答案;所述客观题答题区域502用于学生使用点阵笔在其上进行书写客观题答案,其中,所述客观题答案可以为单选,也可以为多选;并且每个所述客观题答题区域502和每个所述主观题答题区域501都设置有对应的试题编号,以与所述目标教学文件的试题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点阵媒介上印制有点阵码,并设置有印制方向505。进而通过将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以生成如图5A中所示的第二点阵教学课件。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可以根据目标教学文件的科目对主观题答题区域501进行相应的填充。比如,若科目为数学,则主观题答题区域501的填充可以为空白;若科目为语文,则主观题答题区域501的填充可以为田字格;若科目为英语,则主观题答题区域501的填充可以为四线格。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制作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三中的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制作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601,用于将点阵码印制在媒介上以生成点阵媒介。
关联关系建立模块602,用于确定将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时所述目标版式数据与所述点阵码在所述点阵媒介上的坐标关联关系。
第二生成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坐标关联关系,将所述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以生成与所述目标版式数据相对应的第二点阵教学课件。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七中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制作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四中的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制作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701,用于将点阵码印制在媒介上以生成点阵媒介。
数据生成模块702,用于根据目标教学文件生成所述目标版式数据。
关联关系建立模块703,用于确定将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时所述目标版式数据与所述点阵码在所述点阵媒介上的坐标关联关系。
第二生成模块704,用于根据所述坐标关联关系,将所述目标版式数据印制在所述点阵媒介上,以生成与所述目标版式数据相对应的第二点阵教学课件。
匹配模块705,用于对所述目标教学文件与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进行匹配。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八中一种教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系统包括:教学设备801以及点阵采集设备802。
所述教学设备801用于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制作方法生成第二点阵教学课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教学设备801可以配置有实施例四中的第一生成模块601、关联关系建立模块602、第二生成模块603。或者,所述教学设备801可以配置有实施例五中的第一生成模块701、数据生成模块702、关联关系建立模块703、第二生成模块704以及匹配模块707。所述教学设备801可以为云端系统服务器也可以是物理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可以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等;数据库服务器内设置有所述教学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安装有必备的应用程序,如图像识别程序。另外,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三至七中的第二点阵教学课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点阵采集设备802用于采集其在所述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进行书写生成点阵数据,并根据所述点阵数据生成反馈数据。点阵采集设备802可以为点阵笔,学生使用点阵笔在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书写时,点阵笔采集所述笔尖的点阵数据,并根据所述点阵数据生成反馈数据,其中,所述反馈数据可以包括:纸张类型、来源、页码、位置、笔的编号、笔迹坐标、运动轨迹、笔尖压力、笔画顺序、运笔时间、运笔速度等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学生使用点阵笔在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上书写生成点阵笔迹时,点阵笔前端笔尖被压下的同时,其内设置的压力传感器被触发,启动内置的高速摄像头,对笔尖所经过的数码点阵进行图像采集,并读取学生的书写产生的笔尖的运动轨迹、笔尖压力等,进一步,点阵笔的处理器通过对采集图像中数码点阵的分析,并生成反馈数据。进而,点阵采集设备802可以通过其内部设置的蓝牙通讯单元、wifi通讯单元或USB通讯单元等向外发送所述反馈数据。
所述教学设备801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点阵采集设备802采集的所述反馈数据进行教学互动。其中,教学活动包括课后作业、考试等。
本实施例中,目标教学文件可以为试卷,点阵媒介可以为点阵纸,第二点阵教学课件可以为点阵答题卡,若第二点阵教学课件为多页,则其可以为答题册。首先教学设备801生成只含有点阵码的pdf文件,所述pdf文件包括多页,每页的点阵页码id(即数码点阵编号)不同。首先,教学设备801根据试卷内容生成试卷的编号(即目标教学文件的编号),并根据试卷的编号生成答题卡文件(即目标版式数据)的编号识别区域,该编号识别区域印制有试卷编号并在试卷编号之下留出空白位置,所述空白区域用于学生使用点阵笔在其上抄写试卷编号。而后,根据试卷中的每一道试题生成与试题对应的答题卡文件中的答题区域,其中所述编号识别区域设置在答题卡文件的上部,所述答题区域设置在所述编号识别区域之下。此外,每页点阵答题卡的起始位置设置有一个页码区域。在考试之前,教学设备801将答题卡文件通过打印机或复印机输出到点阵纸上,生成点阵答题卡或点阵答题册。
在考试时,学生使用点阵笔在点阵答题卡编号识别区域的空白区域内书写试卷编号,在页码区域书写点阵答题卡页码,在所述答题区域书写试题的答案。同时点阵笔采集笔尖的点阵码,并将根据点阵码生成的反馈数据发送至教学设备801。由此教学设备801对反馈数据进行分析生成笔迹信息以及所述笔迹信息的坐标位置。若所述笔记信息的坐标位置位于编号识别区域,则教学设备801根据笔迹信息的内容确定试卷的编号。若所述笔记信息的坐标位置位于页码书写区域,则教学设备801根据所述笔迹信息确定答题卡的页码。若所述笔记信息的坐标位置位于答题区域,则教学设备801根据所述笔迹信息确定学生的答题数据以及答题数据对应的试题编号。进一步地,将所述答题数据与上述试卷编号和答题卡的页码进行关联。由此,教学设备801能够根据试卷编号、答题卡的页码以及试题编号,确定笔记信息与试卷试题的对应关系,以便于进行后续的试卷的批阅。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事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事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点阵教学课件、点阵采集设备和教师端;所述第一点阵教学课件上设置有答题区域,所述答题区域设置有点阵码,所述点阵码用于形成在答题区域的任意位置上针对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所述点阵采集设备用于采集针对所述试题的所述答题数据;所述教师端用于获取所述点阵采集设备采集到的针对所述试题的所述答题数据,并确定所述答题数据和所述试题的匹配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采集设备进一步用于采集所述点阵码中的坐标信息,根据所述坐标信息确定针对所述试题作出的所述答题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师端进一步用于获取所述点阵采集设备采集到的针对当前时刻展示的所述试题作出的所述答题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师端进一步用于获取所述点阵采集设备采集到的针对逐一展示的所述试题的所述答题数据,直至多个所述试题展示结束。
5.一种点阵教学课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的第一点阵教学课件,所述第一点阵教学课件上设置有答题区域,所述答题区域设置有点阵码,所述点阵码用于形成在答题区域的任意位置上针对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阵教学课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答题区域包括第一答题区,所述第一答题区配置为可重复使用;
或者,所述答题区域包括第二答题区,在所述第二答题区内的点阵码形成的多个针对不同所述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可区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阵教学课件,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答题区域包括所述第一答题区,所述第一答题区包括答题选项,所述答题选项配置为可在其上重复书写所述答题数据中的选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阵教学课件,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答题区域包括所述第二答题区,所述第二答题区包括多个答题子区域,每个所述答题子区域的所述点阵码用于形成一个针对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每个所述答题子区域设置有标签,所述标签用于区分多个针对不同所述试题作出的答题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21170.7A CN110889262B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教学系统、点阵教学课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21170.7A CN110889262B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教学系统、点阵教学课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89262A true CN110889262A (zh) | 2020-03-17 |
CN110889262B CN110889262B (zh) | 2024-05-07 |
Family
ID=69746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21170.7A Active CN110889262B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教学系统、点阵教学课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8926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83349A (zh) * | 2020-05-15 | 2020-08-25 | 上海普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原笔迹还原编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CN111680555A (zh) * | 2020-04-29 | 2020-09-18 | 上海奇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写笔迹识别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7909A (zh) * | 2014-04-29 | 2014-07-16 | 南京数模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摸式移动终端的交互式教学系统与方法 |
CN105608656A (zh) * | 2015-12-31 | 2016-05-25 | 田雪松 | 一种点阵编码文件识别方法 |
CN106971638A (zh) * | 2016-01-14 | 2017-07-21 | 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交互式无线教学方法 |
CN107292784A (zh) * | 2017-06-27 | 2017-10-24 | 北京新国人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数字光学点阵技术的教学管理系统 |
WO2018098732A1 (zh) * | 2016-11-30 | 2018-06-07 | 深圳益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教育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0060531A (zh) * | 2019-05-22 | 2019-07-26 | 清华大学 | 一种使用智能数码笔的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和方法 |
-
2019
- 2019-10-25 CN CN201911021170.7A patent/CN1108892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7909A (zh) * | 2014-04-29 | 2014-07-16 | 南京数模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摸式移动终端的交互式教学系统与方法 |
CN105608656A (zh) * | 2015-12-31 | 2016-05-25 | 田雪松 | 一种点阵编码文件识别方法 |
CN106971638A (zh) * | 2016-01-14 | 2017-07-21 | 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交互式无线教学方法 |
WO2018098732A1 (zh) * | 2016-11-30 | 2018-06-07 | 深圳益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教育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7292784A (zh) * | 2017-06-27 | 2017-10-24 | 北京新国人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数字光学点阵技术的教学管理系统 |
CN110060531A (zh) * | 2019-05-22 | 2019-07-26 | 清华大学 | 一种使用智能数码笔的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和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80555A (zh) * | 2020-04-29 | 2020-09-18 | 上海奇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写笔迹识别系统 |
CN111583349A (zh) * | 2020-05-15 | 2020-08-25 | 上海普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原笔迹还原编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89262B (zh) | 2024-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50199598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rading Unstructured Documents Using Automated Field Recognition | |
JP4894189B2 (ja) | 教材処理装置、教材処理方法、教材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CN107292784A (zh) | 基于数字光学点阵技术的教学管理系统 | |
US20150187219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uter-assisted grading of printed tests | |
US8768241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resenting digital assessments | |
CN107657255A (zh) | 网络阅卷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1901338A (zh) | 一种试卷分数统计方法及系统 | |
US20120282587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implementing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ractice worksheets | |
CN112183143A (zh) | 批阅方法及教学系统 | |
CN112669179A (zh) | 一种作业智能批改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 |
CN110889262B (zh) | 教学系统、点阵教学课件 | |
CN109146740A (zh) | 一种基于智能阅卷的动态答题卷模板系统 | |
CN108563623A (zh) | 一种有痕阅卷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0826872A (zh) | 考试成绩分析报告生成方法、系统、装置 | |
JP6454962B2 (ja) | ドキュメントを編集する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2181323A (zh) | 一种作业布置方法和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 |
US6970267B1 (en) | Gray scale optical mark reader | |
JP2019113611A (ja) | テスト用紙処理装置 | |
CN110889406A (zh) | 一种习题数据卡的信息采集方法、系统及终端 | |
CN116108804B (zh) | 点码文件生成方法、内容审阅方法和内容审阅系统 | |
CN112396897A (zh) | 一种教学系统 | |
JP2018106082A (ja) | 問題作成装置、問題作成方法及び問題作成プログラム | |
CN115294573A (zh) | 作业批改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5936937A (zh) | 基于智能答题卡的作业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9953219B2 (en) |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handwritten not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