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6433A - 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6433A
CN110886433A CN201911214769.2A CN201911214769A CN110886433A CN 110886433 A CN110886433 A CN 110886433A CN 201911214769 A CN201911214769 A CN 201911214769A CN 110886433 A CN110886433 A CN 1108864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einforcing
shaped plate
shaped
sealing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147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李先缘
崔哲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reenbel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Shanghai Greenlan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reenbel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reenbel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reenbel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147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864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86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64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30Columns; Pillars; Struts
    • E04C3/34Columns; Pillars; Struts of concrete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permanent form elements, with or without internal or external reinforcement, e.g. metal cove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04G13/02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columns or like pillars; Special tying or clamp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包括包括十字异形柱模板,所述十字异形柱模板由第一L型板材、第二L型板材、第三L型板材、第四L型板材、第一端口封档板、第二端口封档板、第三端口封档板、第四端口封档板、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第三加固板第四加固板与第二钢环组成。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钢筋加固结构、拉环、钢环与钢丝绳索,在十字异形柱混凝土浇筑中,能够对第一端口封档板、第二端口封档板、第三端口封档板与第四端口封档板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端口封档板、第二端口封档板、第三端口封档板与第四端口封档板受到混凝土侧压力向不同方向涨模,还能对钢筋加固结构起到定位作用,防止钢筋加固结构的位置出现大幅度偏移。

Description

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
背景技术
异形柱是指在满足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等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建筑设计布置的要求而采取不同几何形状截面的柱,诸如:T、L、Z 十字形等形状截面的柱,且截面各肢的肢高肢厚比不大于4的柱。异形柱各肢肢长,可能相等,或不相等,但提倡采用等肢异形柱。抗震设计时宜采用等肢异形柱,当不得不采用不等肢异形柱时,柱两肢的肢高比不宜超过1.6,且肢厚相差不大于50mm,建筑界所讲的“异形柱”,特点是截面肢薄,由此引起构件性能与矩形柱性能的包括受力、变形、构造做法等一系列差异。制定规程主要是针对肢厚200、250mm的异形柱。其形式与短墙肢相似,若肢较长就称短墙肢,很难划分两者的界线。
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十字异形柱模板需使用十二组板材进行拼装,拼装结构稳固性难以保证,十字异形柱混凝土浇筑时会造成混凝土侧压力向不同方向分散出现涨模现象,此外,钢筋加固结构的位置容易出现偏移,对异形柱成型后的质量具有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包括十字异形柱模板,所述十字异形柱模板由第一L型板材、第二L型板材、第三L型板材、第四L型板材、第一端口封档板、第二端口封档板、第三端口封档板、第四端口封档板、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第三加固板第四加固板与第二钢环组成,所述十字异形柱模板的内部设置有钢筋加固结构,所述第一L型板材与第二L型板材之间设置有第一夹具,所述第一L型板材与第三L型板材之间设置有第二夹具,所述第二L型板材与第四L型板材之间设置有第三夹具,所述第三L型板材与第四L型板材之间设置有第四夹具。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口封档板通过铁钉固定安装于第一L型板材与第二L型板材之间,所述第二端口封档板通过铁钉固定安装于第一L型板材与第三L型板材之间,所述第三端口封档板通过铁钉固定安装于第二L型板材与第四L型板材之间,所述第四端口封档板通过铁钉固定安装于第三L型板材与第四L型板材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固板位于第一L型板材的直角区域内,所述第二加固板位于第二L型板材的直角区域内,所述第三加固板位于第三L型板材的直角区域内,所述第四加固板位于第四L型板材的直角区域内。
优选的,所述钢筋加固结构由矩形钢箍、钢筋与十字加固架组成,所述钢筋的数量为四组,所述钢筋分布于矩形钢箍的内侧直角区域,所述钢筋与矩形钢箍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十字加固架由第一钢环、纵向加强筋与横向加强筋组成,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中部与横向加强筋的中部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十字加固架还包含有钢丝轧带,所述纵向加强筋与横向加强筋均通过钢丝轧带与矩形钢箍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口封档板、第二端口封档板、第三端口封档板与第四端口封档板靠近钢筋加固结构的一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钢环,所述纵向加强筋与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均焊接固定有第一钢环,所述第一钢环与第二钢环之间设置有钢丝绳索。
优选的,所述第一L型板材、第二L型板材、第三L型板材与第四L型板材均由两组板材组合而成,两组板材之间通过强力粘合剂粘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L型板材、第二L型板材、第三L型板材、第四L型板材、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第三加固板与第四加固板均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加固板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均通过螺栓与第一L型板材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加固板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均通过螺栓与第二L型板材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三加固板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均通过螺栓与第三L型板材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四加固板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均通过螺栓与第四L型板材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具、第二夹具、第三夹具与第四夹具均由螺纹杆、限位块、螺母与活动夹爪组成,所述限位块、螺母与活动夹爪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限位块焊接固定于螺纹杆的两端,所述螺母螺纹安装于螺纹杆上,所述活动夹爪活动套装于螺纹杆上,所述螺母位于两组限位块之间,所述活动夹爪位于两组螺母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一L型板材、第二L型板材、第三L型板材与第四L型板材,第一L型板材、第二L型板材、第三L型板材与第四L型板材均采用预组装的方式完成安装,并且,第一L型板材、第二L型板材、第三L型板材与第四L型板材结构中分别安装有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第三加固板、第四加固板,提高第一L型板材、第二L型板材、第三L型板材与第四L型板材结构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变形,在施工现场直接与第一端口封档板、第二端口封档板、第三端口封档板、第四端口封档板进行拼装,仅八组结构进行拼装,拼装难度低,便于操作。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钢筋加固结构、拉环、钢环与钢丝绳索,钢筋加固结构由矩形钢箍、钢筋与十字加固架组成,该结构与十字异形柱匹配度高,并且,十字加固架结构中的第一钢环与第一端口封档板、第二端口封档板、第三端口封档板、第四端口封档板结构中的第二钢环通过钢丝绳索连接,即钢筋加固结构与十字异形柱模板之间有直接联系,在十字异形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加固结构通过钢丝绳索对第一端口封档板、第二端口封档板、第三端口封档板与第四端口封档板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端口封档板、第二端口封档板、第三端口封档板与第四端口封档板受到混凝土侧压力向不同方向分散出现涨模,反之,第一端口封档板、第二端口封档板、第三端口封档板与第四端口封档板通过钢丝绳索对钢筋加固结构起到定位作用,防止钢筋加固结构的位置出现大幅度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十字异形柱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钢筋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十字加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1中A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3中B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十字异形柱模板;2、钢筋加固结构;3、第一夹具;4、第二夹具;5、第三夹具;6、第四夹具;7、钢丝绳索;8、钢丝轧带;11、第一L型板材;12、第二L型板材;13、第三L型板材;14、第四L型板材;15、第一端口封档板;16、第二端口封档板;17、第三端口封档板;18、第四端口封档板;19、第一加固板;110、第二加固板;111、第三加固板;112、第四加固板;113、第二钢环;21、矩形钢箍;22、钢筋;23、十字加固架;231、第一钢环;232、纵向加强筋;233、横向加强筋;31、螺纹杆;32、限位块;33、螺母;34、活动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包括十字异形柱模板1,十字异形柱模板1由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第四L型板材14、第一端口封档板15、第二端口封档板16、第三端口封档板17、第四端口封档板18、第一加固板19、第二加固板110第三加固板111第四加固板112与第二钢环113组成,十字异形柱模板1的内部设置有钢筋加固结构2,第一L型板材11与第二L型板材12之间设置有第一夹具3,第一L型板材11与第三L型板材13之间设置有第二夹具4,第二L型板材12与第四L型板材14之间设置有第三夹具5,第三L型板材13与第四L型板材14之间设置有第四夹具6,第一夹具3、第二夹具4、第三夹具5与第四夹具6对十字异形柱模板1起到夹紧作用,防止十字异形柱模板1组成结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大幅度变形。
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与第四L型板材14均采用预组装的方式完成安装,在施工现场直接与第一端口封档板15、第二端口封档板16、第三端口封档板17、第四端口封档板18进行拼装,仅八组结构进行拼装,拼装难度低,便于操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端口封档板15通过铁钉固定安装于第一L型板材11与第二L型板材12之间,第二端口封档板16通过铁钉固定安装于第一L型板材11与第三L型板材13之间,第三端口封档板17通过铁钉固定安装于第二L型板材12与第四L型板材14之间,第四端口封档板18通过铁钉固定安装于第三L型板材13与第四L型板材14之间。
第一加固板19、第二加固板110、第三加固板111、第四加固板112能够提高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与第四L型板材14结构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变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加固板19位于第一L型板材11的直角区域内,第二加固板110位于第二L型板材12的直角区域内,第三加固板111位于第三L型板材13的直角区域内,第四加固板112位于第四L型板材14的直角区域内。
在十字异形柱的浇筑过程中,钢筋加固结构2与混凝土结为一体,钢筋加固结构2主要起抗拉作用,提高十字异形柱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钢筋加固结构2由矩形钢箍21、钢筋22与十字加固架23组成,钢筋22的数量为四组,钢筋22分布于矩形钢箍21的内侧直角区域,钢筋22与矩形钢箍21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十字加固架23的设计,使钢筋加固结构2与十字异形柱匹配度更高,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十字加固架23由第一钢环231、纵向加强筋232与横向加强筋233组成,纵向加强筋232的中部与横向加强筋233的中部通过焊接固定,十字加固架23还包含有钢丝轧带8,纵向加强筋232与横向加强筋233均通过钢丝轧带8与矩形钢箍21固定连接。
使钢筋加固结构2与十字异形柱模板1之间有直接联系,在后续的十字异形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加固结构2通过钢丝绳索7对第一端口封档板15、第二端口封档板16、第三端口封档板17与第四端口封档板18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端口封档板15、第二端口封档板16、第三端口封档板17与第四端口封档板18受到混凝土侧压力向不同方向分散出现涨模,反之,第一端口封档板15、第二端口封档板16、第三端口封档板17与第四端口封档板18通过钢丝绳索7对钢筋加固结构2起到定位作用,防止钢筋加固结构2的位置出现大幅度偏移,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端口封档板15、第二端口封档板16、第三端口封档板17与第四端口封档板18靠近钢筋加固结构2的一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钢环113,纵向加强筋232与横向加强筋233的两端均焊接固定有第一钢环231,第一钢环231与第二钢环113之间设置有钢丝绳索7。
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与第四L型板材14预制,在后续组装中,降低拼装难度,便于操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与第四L型板材14均由两组板材组合而成,两组板材之间通过强力粘合剂粘合固定。
使第一加固板19、第二加固板110、第三加固板111、第四加固板112分别与够提高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第四L型板材14结为一体,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变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第四L型板材14、第一加固板19、第二加固板110、第三加固板111与第四加固板112均为L型结构,第一加固板19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均通过螺栓与第一L型板材11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可拆卸式连接,第二加固板110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均通过螺栓与第二L型板材12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可拆卸式连接,第三加固板111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均通过螺栓与第三L型板材13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可拆卸式连接,第四加固板112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均通过螺栓与第四L型板材14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可拆卸式连接。
第一夹具3、第二夹具4、第三夹具5与第四夹具6结构中的活动夹爪34对十字异形柱模板1进行夹紧,螺母33锁紧,能够防止十字异形柱模板1出现大幅度变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夹具3、第二夹具4、第三夹具5与第四夹具6均由螺纹杆31、限位块32、螺母33与活动夹爪34组成,限位块32、螺母33与活动夹爪34的数量均为两组,限位块32焊接固定于螺纹杆31的两端,螺母33螺纹安装于螺纹杆31上,活动夹爪34活动套装于螺纹杆31上,螺母33位于两组限位块32之间,活动夹爪34位于两组螺母33之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前,完成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与第四L型板材14的预制与组装,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与第四L型板材14结构中分别安装有第一加固板19、第二加固板110、第三加固板111、第四加固板112,能够提高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与第四L型板材14结构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变形,对钢筋加固结构2结构组成部分进行组装,四组钢筋22焊接固定于矩形钢箍21的内侧直角区域,纵向加强筋232与横向加强筋233通过钢丝轧带8捆扎固定于矩形钢箍21上,完成钢筋加固结构2的组装,使用时,预制混凝土,确定十字异形柱浇筑点,钢筋加固结构2垂直固定于十字异形柱浇筑点,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与第四L型板材14定点围绕于钢筋加固结构2的外侧,将第一端口封档板15、第二端口封档板16、第三端口封档板17与第四端口封档板18组装至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第四L型板材14上,完成十字异形柱模板1的拼装,钢丝绳索7的两端分别捆绑至第二钢环113与第一钢环231上,使钢筋加固结构2与十字异形柱模板1之间有直接联系,在后续的十字异形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加固结构2通过钢丝绳索7对第一端口封档板15、第二端口封档板16、第三端口封档板17与第四端口封档板18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端口封档板15、第二端口封档板16、第三端口封档板17与第四端口封档板18受到混凝土侧压力向不同方向分散出现涨模,反之,第一端口封档板15、第二端口封档板16、第三端口封档板17与第四端口封档板18通过钢丝绳索7对钢筋加固结构2起到定位作用,防止钢筋加固结构2的位置出现大幅度偏移,第一夹具3、第二夹具4、第三夹具5与第四夹具6结构中的活动夹爪34夹住十字异形柱模板1的四组端头部分,螺母33锁紧活动夹爪34,混凝土于十字异形柱模板1的顶部开口处注入,等待混凝土固化成型,混凝土固化成型后,首先拧松螺母33,将第一夹具3、第二夹具4、第三夹具5与第四夹具6拆下,继而,拧下用于固定第一加固板19、第二加固板110、第三加固板111、第四加固板112的螺栓,将第一加固板19、第二加固板110、第三加固板111、第四加固板112拆除,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第四L型板材14第一端口封档板15、第二端口封档板16、第三端口封档板17与第四端口封档板18采用暴力拆除的方式进行拆卸,完成脱模,其中,钢丝绳索7与第二钢环113的连接点断开,钢丝绳索7留于混凝土结构内,该位置会出现与第二钢环113形状相似的凹陷槽,后续采用水泥浆抹平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包括十字异形柱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异形柱模板(1)由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第四L型板材(14)、第一端口封档板(15)、第二端口封档板(16)、第三端口封档板(17)、第四端口封档板(18)、第一加固板(19)、第二加固板(110)第三加固板(111)第四加固板(112)与第二钢环(113)组成,所述十字异形柱模板(1)的内部设置有钢筋加固结构(2),所述第一L型板材(11)与第二L型板材(12)之间设置有第一夹具(3),所述第一L型板材(11)与第三L型板材(13)之间设置有第二夹具(4),所述第二L型板材(12)与第四L型板材(14)之间设置有第三夹具(5),所述第三L型板材(13)与第四L型板材(14)之间设置有第四夹具(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封档板(15)通过铁钉固定安装于第一L型板材(11)与第二L型板材(12)之间,所述第二端口封档板(16)通过铁钉固定安装于第一L型板材(11)与第三L型板材(13)之间,所述第三端口封档板(17)通过铁钉固定安装于第二L型板材(12)与第四L型板材(14)之间,所述第四端口封档板(18)通过铁钉固定安装于第三L型板材(13)与第四L型板材(1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板(19)位于第一L型板材(11)的直角区域内,所述第二加固板(110)位于第二L型板材(12)的直角区域内,所述第三加固板(111)位于第三L型板材(13)的直角区域内,所述第四加固板(112)位于第四L型板材(14)的直角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加固结构(2)由矩形钢箍(21)、钢筋(22)与十字加固架(23)组成,所述钢筋(22)的数量为四组,所述钢筋(22)分布于矩形钢箍(21)的内侧直角区域,所述钢筋(22)与矩形钢箍(21)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加固架(23)由第一钢环(231)、纵向加强筋(232)与横向加强筋(233)组成,所述纵向加强筋(232)的中部与横向加强筋(233)的中部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十字加固架(23)还包含有钢丝轧带(8),所述纵向加强筋(232)与横向加强筋(233)均通过钢丝轧带(8)与矩形钢箍(2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封档板(15)、第二端口封档板(16)、第三端口封档板(17)与第四端口封档板(18)靠近钢筋加固结构(2)的一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钢环(113),所述纵向加强筋(232)与横向加强筋(233)的两端均焊接固定有第一钢环(231),所述第一钢环(231)与第二钢环(113)之间设置有钢丝绳索(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与第四L型板材(14)均由两组板材组合而成,两组板材之间通过强力粘合剂粘合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型板材(11)、第二L型板材(12)、第三L型板材(13)、第四L型板材(14)、第一加固板(19)、第二加固板(110)、第三加固板(111)与第四加固板(112)均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加固板(19)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均通过螺栓与第一L型板材(11)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加固板(110)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均通过螺栓与第二L型板材(12)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三加固板(111)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均通过螺栓与第三L型板材(13)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四加固板(112)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均通过螺栓与第四L型板材(14)的横向部分、纵向部分可拆卸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3)、第二夹具(4)、第三夹具(5)与第四夹具(6)均由螺纹杆(31)、限位块(32)、螺母(33)与活动夹爪(34)组成,所述限位块(32)、螺母(33)与活动夹爪(34)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限位块(32)焊接固定于螺纹杆(31)的两端,所述螺母(33)螺纹安装于螺纹杆(31)上,所述活动夹爪(34)活动套装于螺纹杆(31)上,所述螺母(33)位于两组限位块(32)之间,所述活动夹爪(34)位于两组螺母(33)之间。
CN201911214769.2A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 Pending CN1108864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4769.2A CN110886433A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4769.2A CN110886433A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6433A true CN110886433A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49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14769.2A Pending CN110886433A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8643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5664A (zh) * 2020-10-28 2021-02-26 镇江伟民新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l型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53283A (zh) * 2022-12-13 2023-01-31 中铁建设集团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壳十字形构件及其组装模具、组装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5664A (zh) * 2020-10-28 2021-02-26 镇江伟民新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l型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53283A (zh) * 2022-12-13 2023-01-31 中铁建设集团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壳十字形构件及其组装模具、组装方法
CN115653283B (zh) * 2022-12-13 2023-08-15 中铁建设集团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壳十字形构件组装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86433A (zh) 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
CN208122301U (zh) 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
CN211499477U (zh) 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
CN209453864U (zh) 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
CN111877752B (zh) 一种建筑模板的加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1042375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再生混凝土墙板
CN206752855U (zh) 一种可调式框架柱钢筋定位箍
CN210288827U (zh) 一种可拆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
CN208518137U (zh) 一种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连接节点
CN211947965U (zh) 现浇连续箱梁内模
CN210858003U (zh) 一种带有卡扣装置的铝合金模板梁
CN211492091U (zh) 建筑用预制模板
CN104831921B (zh) 用于固定混凝土方形柱模板不需对拉杆的环形箍
CN109898645B (zh) 一种拼装式承重钢结构厂房骨架的施工方法
CN213890459U (zh) 装配式预制柱子模具
CN205591551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构件模板夹
CN109930821A (zh) 柱状框架结构模
CN214941592U (zh) 一种钢材连接的竹木—混凝土组合板
CN110593558A (zh) 一种花瓶式墩柱无拉杆大型钢模及其施工工艺
CN218264919U (zh) 一种钢框式模板
CN217782853U (zh) 一种角部加固型型钢混凝土柱模板
CN218479548U (zh) 装配式侧模加固紧固件
CN216196610U (zh) 梁侧帮整体式夹具
CN216690340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定型模架
CN215717214U (zh) 一种高层建筑物支承柱混凝土工程定型模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