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8655A - 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8655A
CN110878655A CN201911169322.8A CN201911169322A CN110878655A CN 110878655 A CN110878655 A CN 110878655A CN 201911169322 A CN201911169322 A CN 201911169322A CN 110878655 A CN110878655 A CN 110878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cylinder
telescopic
screw rod
stat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93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8655B (zh
Inventor
丁先虎
梅厚凤
杨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uan Xingyu Digit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uan Fengkain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an Fengkain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an Fengkain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693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86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8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8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8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8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34Arrangements for erecting or lowering towers, masts, poles, chimney stack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18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movable or with movable sections, e.g. rotatable or telescopic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18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movable or with movable sections, e.g. rotatable or telescopic
    • E04H12/182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movable or with movable sections, e.g. rotatable or telescopic telescopic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18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movable or with movable sections, e.g. rotatable or telescopic
    • E04H12/187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movable or with movable sections, e.g. rotatable or telescopic with hinged 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其步骤在于:首先,伸缩驱动构件将驱动伸缩节机构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限位构件对伸长状态的伸缩节机构进行限位固定;在S1中,悬挂机构将随着伸缩节机构切换至伸长状态自动切换至展开状态;在S1中,支撑机构将随着伸缩节机构切换至伸长状态自动由合拢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且对伸缩节机构进行落地支撑;最后,用户手动将5G信号盒安装固定于悬挂板上,用户可对5G信号进行正常的调试、检验,其显著性在于,伸缩节机构可切换至缩短状态,悬挂机构可折叠收纳于伸缩节机构内,支撑机构可闭合于伸缩节机构的外部,大大缩小了5G信号接收塔的体积,便于用户的携带与运输。

Description

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5G基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
背景技术
5G基站是专门提供5G网络服务的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往往设置成塔状,2018年3月30日,中国移动天津公司宣布,在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天津开放实验室开通,这是中国第一批5G应用示范城市之一天津的首个5G基站,5G基站基于多天线Massive MIMO(大规模输入输出)、新型编码LDPC/Polar等5G先进新技术,具备超大带宽,体验速率可达1Gbps,相当于4G的100倍,峰值速率更是可达20Gbps,相当于4G的200倍,在正式建立5G基站之前,需要对5G信号进行反复的调试与验证,因此,设计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小型便捷式自动伸缩5G信号接收塔的展开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小型便捷式自动伸缩5G信号接收塔的展开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伸长阶段;
S1:伸缩驱动构件将驱动伸缩节机构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限位构件对伸长状态的伸缩节机构进行限位固定;
所述的伸缩节机构包括相互嵌套的伸缩筒一、伸缩筒二以及伸缩筒三,伸缩筒一、伸缩筒二以及伸缩筒三均为两端开口布置的方形管道结构,伸缩筒二套接于伸缩筒一的内部并且伸缩筒二的外壁与伸缩筒一的内壁相贴合,伸缩筒二可沿着伸缩筒一的长度方向向外滑动,伸缩筒三套接于伸缩筒二的内部并且伸缩筒三的外壁与伸缩筒二的内壁相贴合,伸缩筒三可沿着伸缩筒二的长度方向相外滑动,伸缩筒二的长度小于伸缩筒一的长度并且初始状态下伸缩筒二完全回缩至伸缩筒一内即伸缩筒二的顶端与伸缩筒一的顶端在初始状态下相齐平,伸缩筒三的长度小于伸缩筒一的长度、小于伸缩筒二的长度并且初始状态下伸缩筒三伸出于伸缩筒二外部半截;
所述伸缩筒三、伸缩筒二靠近其底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自身尺寸相适配的外置凸台,所述伸缩筒二、伸缩一靠近其顶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其自身尺寸相适配的内置凸台,位于伸缩筒三上的外置凸台与位于伸缩筒二上的内置凸台相互配合避免伸缩筒三与伸缩筒二相脱落,位于伸缩筒二上的外置凸台与位于伸缩筒一上的内置凸台相互配合避免伸缩筒二与伸缩筒一相脱落;
当位于伸缩筒三上的外置凸台与位于伸缩筒二上的内置凸台相抵触并且当位于伸缩筒二上的外置凸台与位于伸缩筒一上的内置凸台相抵触,伸缩节机构处于伸长状态;
所述的伸缩节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伸缩筒一内的伸缩驱动构件,伸缩驱动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伸缩筒一内部并且位于伸缩筒一的底部与伸缩筒二的底部之间的安装板一,安装板一上固定设置有双头电机,双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同轴布置并且轴向均平行于伸缩筒一的长度方向,其中一输出轴朝向伸缩筒一的顶端布置、另一输出轴朝向伸缩筒一的底端布置,双头电机靠近伸缩筒一顶端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设置有丝杆一,并且丝杆一与浮动筒同轴且浮动筒的内圆面上开设有与丝杆一相适配的内螺纹,丝杆一由伸缩筒一的底端指向顶端的方向依次为光滑段一、螺纹段以及光滑段二,丝杆一活动穿过安装盒体与安装盒盖,当伸缩节机构处于缩短状态时,限位构件一中的浮动筒与丝杆一的光滑段一滑动配合、限位构件二中的浮动筒与丝杆一的螺纹段的下端螺纹连接配合,当伸缩节机构处于伸长状态时,限位构件一中的浮动筒与丝杆一的螺纹段的上端螺纹连接配合、限位构件二中的浮动筒与丝杆一的光滑段二滑动配合,并且在伸缩节机构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的过程中,当限位构件二中的浮动筒由丝杆一的螺纹段过渡至光滑段二的瞬间,限位构件一中的浮动筒由丝杆一的光滑段一过渡螺纹段;
伸缩驱动构件在工作过程中,驱动伸缩节机构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具体表现为,启动双头电机,双头电机将带动丝杆一绕自身轴线进行转动,丝杆一将带动限位构件二中的浮动筒向上运动,对应的安装盒体将带动伸缩筒三朝向伸缩筒二的外部滑动伸出,直至限位构件二中的限位块与伸缩筒二上的限位卡槽相结合,限位构件二中的浮动筒由丝杆一的螺纹段过渡至光滑段二并且限位构件一中的浮动筒由丝杆一的光滑段一过渡螺纹段,接着,丝杆一将带动限位构件一中的浮动筒向上运动,对应的安装盒体将带动伸缩筒二朝向伸缩筒一的外部滑动伸出,直至限位构件一中的限位块与伸缩筒一上的限位卡槽相结合,此时,伸缩节机构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
(二)展开阶段;
S2:在S1的过程中,悬挂机构将随着伸缩节机构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的进程自动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
所述伸缩筒三上开设有与其内部接通的矩形的敞口一,敞口一设置有四个并且与伸缩筒三的四个周面一一对应,敞口一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伸缩筒三的长度方向,悬挂机构可由敞口一向上延伸切换至展开状态,悬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伸缩筒三内壁上的方形固定块一且固定块一与敞口一靠近伸缩筒三的一端相对齐,固定块一的四个周面上均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口一,悬挂机构还包括活动设置于敞口一开口处的矩形翻折板,翻折板与敞口一的大小一致,翻折板的一端插接于安装口一内并且两者之间转动连接配合并且翻折板与安装口一转动连接处构成的转动轴的轴向平行于翻折板的宽度方向,翻折板的内侧面上转动设置有矩形的悬挂板且悬挂板背离其与安装口一转动连接端的一端,悬挂板的尺寸小于翻折板的尺寸并且可与翻折板重合,折叠状态下翻折板与悬挂板均折叠收纳于伸缩筒三内,展开状态下翻折板绕着其与安装口一之间的转动轴转动与伸缩筒三相垂直;
所述的悬挂机构还包括活动设置于伸缩筒三内并且可沿着其长度方向进行运动的方形升降块一,升降块一的四个周面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口二,安装口二与反翻折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铰接杆一,铰接杆一一端与安装口二铰接连接配合并且铰接杆一与安装口二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翻折板的宽度方向,铰接杆一的另一端与翻折板铰接连接配合并且铰接杆一与翻折板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翻折板的宽度方向,铰接杆一的另一端与翻折板铰接铰接处靠近翻转板与安装口一转动连接端的一端布置,初始状态下铰接杆一倾斜布置并且对称布置的两铰接杆一之间的距离由伸缩筒三的底端指向顶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的悬挂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伸缩筒三内部并且轴向平行于伸缩筒三长度方向的丝杆二,丝杆二的输出端与固定块一转动连接配合,丝杆二的驱动端与丝杆一相配合,升降块一套接于丝杆二的外部并且两者构成螺纹连接配合,所述丝杆一设置成中空状且丝杆一的输出端开口处的内壁上设置成内花键,丝杆二的驱动端的外部设置成与内花键相适配的外花键,初始状态下丝杆二同轴滑动插接于丝杆一的内部,当伸缩筒三朝向伸缩筒二的外部滑动进程的末段,外花键与内花键相结合,并且随着丝杆二转动将使翻折板向外转动逐渐打开;当伸缩筒三完全伸出于伸缩筒二时,外花键与内花键相脱离,并且翻折板转动打开与伸缩筒三相垂直;
悬挂机构自动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具体表现为,丝杆一转动将使伸缩筒三朝向伸缩筒二外部滑动,伸缩筒三将带动悬挂机构进行同步运动,丝杆二将沿着丝杆一向外滑动,直至外花键与内花键相啮合,丝杆一的转动将带动丝杆二进行同步转动,丝杆二的转动将迫使升降块一朝向伸缩筒三的顶端运动,铰接杆一将对翻折板进行支撑并且使翻折板由敞口一向外转动逐渐打开,直至翻折板与伸缩筒三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与此同时,伸缩筒三完全伸出于伸缩筒二,而后,用户手动将悬挂板转动九十度使其与翻折板相垂直;
S3:在S1的过程中,支撑机构将随着伸缩节机构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的进程自动由合拢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并且对伸长状态的伸缩节机构进行落地支撑;
所述伸缩筒一靠近其底端开口处的四周面上开设有贯穿至底端的敞口二,且敞口二位于伸缩筒一周面的中部位置,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与伸缩筒一底端开口处的内壁上固定连接并且与其适配的固定块二,固定块二的四个周面上开设有与敞口二相对应的安装口三,支撑机构还包括进行的支撑板,支撑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插接于安装口三内并且两者转动连接配合,支撑板与安装口三转动连接处构成的转动轴的轴向平行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合拢状态下,支撑板绕着其与安装口三之间的转轴与伸缩筒一的周面相紧贴,打开状态下,支撑板绕着其与安装口三之间的转轴与伸缩筒一相垂直;
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伸缩筒一内并且位于双头电机与固定块二之间的升降块二,升降块二的四个周面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口四,安装口四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铰接杆二,铰接杆二的一端与安装口四铰接连接并且铰接杆二与安装口四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铰接杆二的另一端与支撑板铰接连接并且铰接杆二与支撑板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平行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铰接杆二的另一端与支撑板铰接连接靠近支撑板与安装口三转动连接处一端布置,初始状态下铰接杆二倾斜布置于伸缩筒一内并且对称布置的两铰接杆二之间的距离由伸缩筒一的底端指向顶端逐渐减小;
所述升降块二与双头电机之间设置有与伸缩筒一内壁固定连接的安装板二,安装板二与固定块二之前转动设置有轴向平行于伸缩筒一长度方向的丝杆三,丝杆三的驱动端与双头电机靠近伸缩筒一底端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升降块二套接于丝杆三上并且两者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当伸缩节机构切换至伸长状态的同时支撑机构切换至打开状态;
支撑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双头电机件带动丝杆三进行转动,丝杆三的转动将驱动升降块二朝向伸缩筒一的底端运动,铰接杆二将对支撑板进行抵推并且使支撑板绕着其与安装口三的转动转动直至其与伸缩筒一相垂直,支撑机构由合拢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并且对伸长状态的伸缩节机构进行落地支撑;
(三)安装使用阶段;
S4:用户手动将5G信号盒安装固定于悬挂机构的悬挂板上,用户可对5G信号进行正常的调试、检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其伸缩节机构可切换至缩短状态,用于安装5G 信号盒的悬挂机构可折叠收纳于伸缩节机构内,用于对伸缩节机构进行落地支撑的支撑机构可闭合于伸缩节机构的外部,大大缩小了5G信号接收塔的体积,便于用户的携带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打开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初始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打开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伸缩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伸缩节机构的剖视图。
图9为伸缩节机构伸长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伸缩节机构伸长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伸缩筒一、伸缩筒二、伸缩筒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A处的放大图。
图13为限位构件与伸缩筒一、伸缩筒二的配合图。
图14为限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16、17、18、19、20为限位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1为伸缩驱动构件与限位构件的配合图。
图22为伸缩驱动构件与伸缩筒一的配合图。
图23为伸缩驱动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4为伸缩驱动构件与限位构件的配合图。
图25为折叠状态的悬挂机构与伸缩筒三的配合图。
图26为展开状态的悬挂机构与伸缩筒三的配合图。
图27、28为悬挂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9、30为丝杆一与丝杆二的配合图。
图31、32为丝杆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丝杆一与丝杆二的配合图。
图34为丝杆一与悬挂结构的配合图。
图35为伸缩筒一与支撑机构的配合图。
图36、37为支撑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支撑机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伸长阶段;
S1:伸缩驱动构件120将驱动伸缩节机构100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限位构件110对伸长状态的伸缩节机构100进行限位固定;
伸缩驱动构件120在工作过程中,驱动伸缩节机构100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具体表现为,启动双头电机122,双头电机122将带动丝杆一123绕自身轴线进行转动,丝杆一123将带动限位构件二110c中的浮动筒117向上运动,对应的安装盒体111将带动伸缩筒三103朝向伸缩筒二102的外部滑动伸出,直至限位构件二110c中的限位块114与伸缩筒二102上的限位卡槽108相结合,限位构件二110c中的浮动筒117由丝杆一123的螺纹段123b过渡至光滑段二123c并且限位构件一110b中的浮动筒117由丝杆一123的光滑段一123a过渡螺纹段123b,接着,丝杆一123将带动限位构件一110b中的浮动筒117向上运动,对应的安装盒体111将带动伸缩筒二102朝向伸缩筒一101的外部滑动伸出,直至限位构件一110b中的限位块114与伸缩筒一101上的限位卡槽108相结合,此时,伸缩节机构100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
(二)展开阶段;
S2:在S1的过程中,悬挂机构200将随着伸缩节机构100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的进程自动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
悬挂机构200自动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具体表现为,丝杆一123转动将使伸缩筒三103朝向伸缩筒二102外部滑动,伸缩筒三103将带动悬挂机构200进行同步运动,丝杆二208将沿着丝杆一123向外滑动,直至外花键209与内花键124相啮合,丝杆一123的转动将带动丝杆二208进行同步转动,丝杆二208的转动将迫使升降块一205朝向伸缩筒三103的顶端运动,铰接杆一207将对翻折板203进行支撑并且使翻折板203由敞口一105向外转动逐渐打开,直至翻折板203与伸缩筒三10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与此同时,伸缩筒三103完全伸出于伸缩筒二102,而后,用户手动将悬挂板204转动九十度使其与翻折板203相垂直;
S3:在S1的过程中,支撑机构300将随着伸缩节机构100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的进程自动由合拢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并且对伸长状态的伸缩节机构100进行落地支撑;
支撑机构300在工作过程中,双头电机122件带动丝杆三308进行转动,丝杆三308的转动将驱动升降块二304朝向伸缩筒一101的底端运动,铰接杆二306将对支撑板303进行抵推并且使支撑板303绕着其与安装口三302的转动转动直至其与伸缩筒一101相垂直,支撑机构300由合拢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并且对伸长状态的伸缩节机构110进行落地支撑;
(三)安装使用阶段;
S4:用户手动将5G信号盒安装固定于悬挂机构200的悬挂板204上,用户可对5G信号进行正常的调试、检验。
参见图1-38,一种小型可移动多级自动伸缩5G信号接收塔,其包括伸缩节机构100、悬挂机构200、支撑机构300以及避雷针400,支撑机构300活动安装于伸缩节机构100的底部、悬挂机构200活动安装于伸缩节机构100的顶部,伸缩节机构100设置成可相互切换至的伸长状态与缩短状态并且初始状态为缩短状态,悬挂机构200设置成可相互切换至的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并且初始状态下为折叠状态,折叠状态的悬挂机构200折叠收纳于伸缩节机构100内、展开状态的悬挂机构200延展至伸缩节机构100的外部,5G信号盒可拆卸安装于展开状态的悬挂机构200上,支撑机构300设置成可相互切换至的合拢状态与打开状态,合拢状态的支撑机构300闭合紧贴于伸缩节机构100的外壁上、打开状态的支撑机构300张开并且用于对伸缩节机构110进行落地支撑。
具体的,所述的悬挂机构200可伴随着伸缩节机构100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的进程自动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并且可伴随着伸缩节机构100由伸长状态切换至缩短状态的进程自动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支撑机构300可伴随着伸缩节机构200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的进程自动由合拢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并且可伴随着伸缩节机构100由伸长状态切换至缩短状态的进程自动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合拢状态。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5G信号进行定点调试、检验时,使伸缩节机构100通过内部的电动驱动使其由缩短状态向外伸长切换至伸长状态,在此过程中,悬挂机构200将自动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支撑机构300将自动由合拢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用户手动将5G信号盒安装固定于悬挂机构200上,此时,将伸长状态的伸缩节机构100树立于选定的地点并且由打开状态的支撑机构300对其进行落地支撑,悬挂机构200将5G信号盒悬挂于空中,而后,用户可对5G信号进行调试、检验;调试、检验完成后,复位过程中,用户首先将5G信号盒由悬挂机构200上拆卸下来,而后,使伸缩节机构100通过内部的电动驱动使其由伸长状态切换至缩短状态复位,在此过程中,悬挂机构200将自动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复位,支撑机构300将自动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合拢状态复位,伸缩节机构100、悬挂机构200以及支撑机构300复位切换至初始状态下体积大大缩小,提升了其便捷性。
所述的伸缩节机构100包括相互嵌套的伸缩筒一101、伸缩筒二102以及伸缩筒三103,伸缩筒一101、伸缩筒二102以及伸缩筒三103均为两端开口布置的方形管道结构,伸缩筒二102套接于伸缩筒一101的内部并且伸缩筒二102的外壁与伸缩筒一101的内壁相贴合,伸缩筒二102可沿着伸缩筒一101的长度方向向外滑动,伸缩筒三103套接于伸缩筒二102的内部并且伸缩筒三103的外壁与伸缩筒二102的内壁相贴合,伸缩筒三103可沿着伸缩筒二102的长度方向相外滑动,伸缩筒二102的长度小于伸缩筒一101的长度并且初始状态下伸缩筒二102完全回缩至伸缩筒一101内即伸缩筒二102的顶端与伸缩筒一101的顶端在初始状态下相齐平,伸缩筒三103的长度小于伸缩筒一101的长度、小于伸缩筒二102的长度并且初始状态下伸缩筒三103伸出于伸缩筒二102外部半截。
具体的,为了避免伸缩筒三103朝向伸缩筒二102外部滑动导致两者之间的脱落,为了避免伸缩筒二102朝向伸缩筒一101外部滑动导致两者之间的脱落,为此,所述伸缩筒三103、伸缩筒二102靠近其底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自身尺寸相适配的外置凸台106,所述伸缩筒二102、伸缩一101靠近其顶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其自身尺寸相适配的内置凸台107,位于伸缩筒三103上的外置凸台106与位于伸缩筒二102上的内置凸台107相互配合避免伸缩筒三103与伸缩筒二102相脱落,位于伸缩筒二102上的外置凸台106与位于伸缩筒一102上的内置凸台107相互配合避免伸缩筒二102与伸缩筒一102相脱落。
更为具体的,当位于伸缩筒三103上的外置凸台106与位于伸缩筒二102上的内置凸台107相抵触并且当位于伸缩筒二102上的外置凸台106与位于伸缩筒一102上的内置凸台107相抵触,伸缩节机构100处于伸长状态。
更为具体的,所述伸缩筒三103的顶端开口处固定设置有顶盖104,所述的避雷针固定安装于顶盖104的上端面上并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伸缩筒三103的长度方向。
为了能够对切换至伸长状态的伸缩筒一101与伸缩筒二102、伸缩筒二102与伸缩筒一101之间进行限位固定,确保能够对悬挂机构200以及5G信号盒进行有效支撑,所述的伸缩节机构100还包括限位构件100,限位构件100包括结构、形状、连接关系均一致的限位构件一110b与限位构件二110c,其中限位构件一110b固定安装于伸缩筒二102的底端开口处并且与尺寸相适配,限位构件二110c固定安装于伸缩筒三103的底端开口处并且并其尺寸相适配,限位构件一110b用于对伸长状态的伸缩筒二102与伸缩筒一101进行限位固定,限位构件二110c用于对伸长状态的伸缩筒三103与伸缩筒二102进行限位固定。
具体的,所述的限位构件110包括与伸缩筒二102/伸缩筒三103底端开口处内壁固定连接的方形安装盒体111,安装盒体111靠近伸缩筒二102/伸缩筒三103顶端的一端面上开设有贯穿至其侧面的矩形安装槽113,安装槽11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伸缩筒二102/伸缩筒三103的长度方向,安装槽113与安装盒体111侧面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矩形限位块114,限位块114与安装槽113沿安装槽113的长度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为了能够使限位块114与伸缩筒一101/伸缩筒二102相配合,所述伸缩筒一101/伸缩筒二102靠近其顶端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卡槽108且限位卡槽108位于内置凸台107的下方,限位卡槽108靠近伸缩筒一101/伸缩筒二102底端的侧壁设置成水平面、限位卡槽108靠近伸缩筒一101/伸缩筒二102顶端的侧设置成倾斜面并且该对称布置的倾斜面108之间的距离沿伸缩筒一101/伸缩筒二102由其底端指向顶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的限位块114由伸缩筒二102/伸缩筒三103活动穿出并且弹性抵触于伸缩筒一101/伸缩筒二102的内壁上,对称布置的两限位块114相互远离一端面设置成可与限位卡槽108相匹配的倾斜状并且伸缩节机构100切换至伸长状态时,限位块114卡接于限位卡槽108内。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使给限位块114施加一个相互远离滑动的弹力,所述限位块114相互靠近一端面开设有上下沿安装槽113槽深方向上下贯穿的避让口115且避让口115位于限位块114的中部位置,限位块114的上端面开设有并列布置的引导斜槽116且引导斜槽116位于避让口115的一侧,左右对称布置的两引导斜槽116之间的距离沿伸缩筒二102/伸缩筒三103由其底端指向顶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的限位构件110还包括浮动设置于安装槽113内并且可沿着安装槽113的槽深方向进行上下滑动浮动筒117,浮动筒117两端开口布置并且其轴向沿安装槽113的槽深方向布置,浮动筒117位于两限位块114之间,浮动筒117靠近安装槽113的开口处一端的外圆面上固定套设有与其开口相适配的矩形连接块一117a,连接块一117a可沿着安装槽113的槽深方向上下滑动,连接块一117a靠近安装槽113槽底的一端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块二117b,连接块二117b设置有两个并且位于浮动筒117的一侧,连接块二117活动插接于避让口115内并且连接块二117上固定设置有引导滑块117c,引导滑块117c设置有两个并且与引导斜槽116一一配合,引导滑块117c与引导斜槽116相配合并且两者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为了能够使浮动筒117沿着安装槽113的开口向上弹性浮动以此给限位块114施加一个相互远离滑动的弹力,所述浮动筒117的外部活动套设有浮动弹簧118,浮动弹簧118一端与安装槽113的槽底抵触、另一端与连接块117a抵触并且浮动弹簧118的弹力始终由安装槽113的槽底指向连接块117a,为了避免浮动筒117与安装槽113相脱离,所述安装槽113的开口处固定设置有安装盒盖112。
限位构件100在工作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初始状态下伸缩节构件100处于缩短状态,浮动弹簧118始终推动浮动筒117沿着安装槽113的开口方向向上浮动,引导滑块117c与引导斜槽116相互配合并且给两个限位块114施加一个相互远离滑动的弹性抵推力,限位块114将与伸缩筒一101/伸缩筒二102的内壁弹性抵触,当伸缩节机构110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时,限位块114将插接于限位卡槽108内并且与限位卡槽108的槽底相抵触,对伸缩筒一101与伸缩筒二102之间进行限位固定,对伸缩筒二102与伸缩筒三103之间进行限位固定;当需要使伸缩节机构110由伸长状态切换至缩短状态时,使浮动筒117克服浮动弹簧118的弹力作用下靠近安装槽113的槽底滑动,引导滑块117c与引导斜槽116相互配合将使两限位块114相互靠近滑动,限位块114将与限位卡槽108内撤出并且解除对伸缩筒一101与伸缩筒二102之间的固定以及对伸缩筒二102与伸缩筒三103之间的固定,而后,使伸缩筒二102朝向伸缩筒一101内滑动,使伸缩筒三103朝向伸缩筒二102滑动时伸缩节机构100由伸长状态切换至缩短状态。
为了能够使伸缩节机构100在缩短状态与伸长状态之间相互切换,所述的伸缩节机构100还包括设置于伸缩筒一101内的伸缩驱动构件120,伸缩驱动构件120包括固定安装于伸缩筒一101内部并且位于伸缩筒一101的底部与伸缩筒二102的底部之间的安装板一121,安装板一121上固定设置有双头电机122,双头电机122的两个输出轴同轴布置并且轴向均平行于伸缩筒一101的长度方向,其中一输出轴朝向伸缩筒一101的顶端布置、另一输出轴朝向伸缩筒一101的底端布置,双头电机122靠近伸缩筒一101顶端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设置有丝杆一123,并且丝杆一123与浮动筒117同轴且浮动筒117的内圆面上开设有与丝杆一123相适配的内螺纹,丝杆一123由伸缩筒一101的底端指向顶端的方向依次为光滑段一123a、螺纹段123b以及光滑段二123c,丝杆一123活动穿过安装盒体111与安装盒盖112,当伸缩节机构110处于缩短状态时,限位构件一110b中的浮动筒117与丝杆一123的光滑段一123a滑动配合、限位构件二110c中的浮动筒117与丝杆一123的螺纹段123b的下端螺纹连接配合,当伸缩节机构110处于伸长状态时,限位构件一110b中的浮动筒117与丝杆一123的螺纹段123b的上端螺纹连接配合、限位构件二110c中的浮动筒117与丝杆一123的光滑段二123c滑动配合,并且在伸缩节机构100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的过程中,当限位构件二110c中的浮动筒117由丝杆一123的螺纹段123b过渡至光滑段二123c的瞬间,限位构件一110b中的浮动筒117由丝杆一123的光滑段一123a过渡螺纹段123b。
伸缩驱动构件120在工作过程中,驱动伸缩节机构100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具体表现为,启动双头电机122,双头电机122将带动丝杆一123绕自身轴线进行转动,丝杆一123将带动限位构件二110c中的浮动筒117向上运动,对应的安装盒体111将带动伸缩筒三103朝向伸缩筒二102的外部滑动伸出,直至限位构件二110c中的限位块114与伸缩筒二102上的限位卡槽108相结合,限位构件二110c中的浮动筒117由丝杆一123的螺纹段123b过渡至光滑段二123c并且限位构件一110b中的浮动筒117由丝杆一123的光滑段一123a过渡螺纹段123b,接着,丝杆一123将带动限位构件一110b中的浮动筒117向上运动,对应的安装盒体111将带动伸缩筒二102朝向伸缩筒一101的外部滑动伸出,直至限位构件一110b中的限位块114与伸缩筒一101上的限位卡槽108相结合,此时,伸缩节机构100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
驱动伸缩节机构110由伸长状态切换至缩短状态,具体表现为,双头电机122启动反转并且驱动丝杆一123进行反向转动,丝杆一123反向转动首先将驱动限位构件一110b中的浮动筒117沿着安装槽113向下滑动,使限位构件一110b中的限位块114与伸缩筒一101上的限位卡槽108相脱离,而后,丝杆一123再驱动限位构件一110b中的浮动筒117向下运动,对应的安装盒体111将带动伸缩筒二102朝向伸缩筒一101的内部滑动缩回,直至完全复位,同时,限位构件一110b中的浮动筒117由丝杆一123的螺纹段123b过渡至光滑段一123a并且限位构件二110c中的浮动筒117由丝杆一123的光滑段二123c过渡至螺纹段123b,接着,丝杆一123反转首先将驱动限位构件二110c中的浮动筒117沿着安装槽113向下滑动,使限位构件二110c中的限位块114与伸缩筒二102上的限位卡槽108线脱落,而后,丝杆一123在再驱动限位构件二110c中的浮动筒117向下运动,对应的安装盒体111将带动伸缩筒三103朝向伸缩筒二102的内部滑动缩回,直至完全复位,此时,伸缩节机构100由伸长状态切换至缩短状态复位。
为了便于悬挂机构200的安装,所述伸缩筒三103上开设有与其内部接通的矩形的敞口一105,敞口一105设置有四个并且与伸缩筒三103的四个周面一一对应,敞口一105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伸缩筒三103的长度方向,悬挂机构200可由敞口一105向上延伸切换至展开状态,悬挂机构200包括固定安装于伸缩筒三103内壁上的方形固定块一201且固定块一201与敞口一105靠近伸缩筒三103的一端相对齐,固定块一201的四个周面上均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口一202,悬挂机构200还包括活动设置于敞口一105开口处的矩形翻折板203,翻折板203与敞口一105的大小一致,翻折板203的一端插接于安装口一202内并且两者之间转动连接配合并且翻折板203与安装口一202转动连接处构成的转动轴的轴向平行于翻折板203的宽度方向,翻折板203的内侧面上转动设置有矩形的悬挂板204且悬挂板204背离其与安装口一202转动连接端的一端,悬挂板204的尺寸小于翻折板203的尺寸并且可与翻折板203重合,折叠状态下翻折板203与悬挂板204均折叠收纳于伸缩筒三103内,展开状态下翻折板203绕着其与安装口一202之间的转动轴转动与伸缩筒三103相垂直。
具体的,为了能够驱动翻转板203绕着与安装口一202之间的转动轴转动与伸缩筒三103相垂直,所述的悬挂机构200还包括活动设置于伸缩筒三103内并且可沿着其长度方向进行运动的方形升降块一205,升降块一205的四个周面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口二206,安装口二206与反翻折板203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铰接杆一207,铰接杆一207一端与安装口二206铰接连接配合并且铰接杆一207与安装口二206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翻折板203的宽度方向,铰接杆一207的另一端与翻折板203铰接连接配合并且铰接杆一207与翻折板203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翻折板203的宽度方向,铰接杆一207的另一端与翻折板203铰接铰接处靠近翻转板203与安装口一202转动连接端的一端布置,初始状态下铰接杆一207倾斜布置并且对称布置的两铰接杆一207之间的距离由伸缩筒三103的底端指向顶端的方向逐渐增大,通过驱动升降块一205靠近伸缩筒三103的顶端运动,使铰接杆一207对翻折板203进行支撑,从而使翻折板203由敞口一105向外转动,直至翻转板203转动至与伸缩筒三103相垂直,悬挂机构200切换至展开状态。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使升降块一205沿着伸缩筒三103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所述的悬挂机构200还包括设置于伸缩筒三103内部并且轴向平行于伸缩筒三103长度方向的丝杆二208,丝杆二208的输出端与固定块一201转动连接配合,丝杆二208的驱动端与丝杆一123相配合,升降块一205套接于丝杆二208的外部并且两者构成螺纹连接配合,为了便于丝杆二208与丝杆一123相配合,所述丝杆一123设置成中空状且丝杆一123的输出端开口处的内壁上设置成内花键124,丝杆二208的驱动端的外部设置成与内花键124相适配的外花键209,初始状态下丝杆二208同轴滑动插接于丝杆一123的内部,当伸缩筒三103朝向伸缩筒二102的外部滑动进程的末段,外花键209与内花键124相结合,并且随着丝杆二208转动将使翻折板203向外转动逐渐打开;当伸缩筒三103完全伸出于伸缩筒二102时,外花键209与内花键124相脱离,并且翻折板203转动打开与伸缩筒三103相垂直。
悬挂机构200自动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具体表现为,丝杆一123转动将使伸缩筒三103朝向伸缩筒二102外部滑动,伸缩筒三103将带动悬挂机构200进行同步运动,丝杆二208将沿着丝杆一123向外滑动,直至外花键209与内花键124相啮合,丝杆一123的转动将带动丝杆二208进行同步转动,丝杆二208的转动将迫使升降块一205朝向伸缩筒三103的顶端运动,铰接杆一207将对翻折板203进行支撑并且使翻折板203由敞口一105向外转动逐渐打开,直至翻折板203与伸缩筒三10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与此同时,伸缩筒三103完全伸出于伸缩筒二102,而后,用户手动将悬挂板204转动九十度使其与翻折板203相垂直,最后,用户将5G信号盒固定安装于悬挂板204上。
为了便于支撑机构300的安装,所述伸缩筒一101靠近其底端开口处的四周面上开设有贯穿至底端的敞口二109,且敞口二109位于伸缩筒一101周面的中部位置,所述的支撑机构300包括与伸缩筒一101底端开口处的内壁上固定连接并且与其适配的固定块二301,固定块二301的四个周面上开设有与敞口二209相对应的安装口三302,支撑机构300还包括进行的支撑板303,支撑板303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插接于安装口三302内并且两者转动连接配合,支撑板303与安装口三302转动连接处构成的转动轴的轴向平行于支撑板303的宽度方向,合拢状态下,支撑板303绕着其与安装口三302之间的转轴与伸缩筒一101的周面相紧贴,打开状态下,支撑板303绕着其与安装口三302之间的转轴与伸缩筒一101相垂直。
具体的,为了能够驱动支撑板303绕着其与安装口三302之间的转轴进行转动,所述支撑机构300还包括设置于伸缩筒一101内并且位于双头电机122与固定块二301之间的升降块二304,升降块二304的四个周面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口四305,安装口四350与支撑板303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铰接杆二306,铰接杆二306的一端与安装口四305铰接连接并且铰接杆二306与安装口四305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支撑板303的宽度方向,铰接杆二306的另一端与支撑板303铰接连接并且铰接杆二306与支撑板303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平行于支撑板303的宽度方向,铰接杆二306的另一端与支撑板303铰接连接靠近支撑板303与安装口三302转动连接处一端布置,初始状态下铰接杆二306倾斜布置于伸缩筒一101内并且对称布置的两铰接杆二306之间的距离由伸缩筒一101的底端指向顶端逐渐减小,通过驱动升降块二304朝向伸缩筒一101的底端运动,使支撑板303转动打开。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驱动升降块二304沿着伸缩筒一101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所述升降块二304与双头电机122之间设置有与伸缩筒一101内壁固定连接的安装板二307,安装板二307与固定块二301之前转动设置有轴向平行于伸缩筒一101长度方向的丝杆三308,丝杆三308的驱动端与双头电机122靠近伸缩筒一101底端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升降块二304套接于丝杆三308上并且两者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当伸缩节机构110切换至伸长状态的同时支撑机构300切换至打开状态,通过丝杆三308的转动,驱动升降块二304靠近伸缩筒一101的底端运动。
支撑机构300在工作过程中,双头电机122件带动丝杆三308进行转动,丝杆三308的转动将驱动升降块二304朝向伸缩筒一101的底端运动,铰接杆二306将对支撑板303进行抵推并且使支撑板303绕着其与安装口三302的转动转动直至其与伸缩筒一101相垂直,支撑机构300由合拢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并且对伸长状态的伸缩节机构110进行落地支撑。

Claims (4)

1.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伸长阶段;
S1:伸缩驱动构件将驱动伸缩节机构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限位构件对伸长状态的伸缩节机构进行限位固定;
所述的伸缩节机构包括相互嵌套的伸缩筒一、伸缩筒二以及伸缩筒三,伸缩筒一、伸缩筒二以及伸缩筒三均为两端开口布置的方形管道结构,伸缩筒二套接于伸缩筒一的内部并且伸缩筒二的外壁与伸缩筒一的内壁相贴合,伸缩筒二可沿着伸缩筒一的长度方向向外滑动,伸缩筒三套接于伸缩筒二的内部并且伸缩筒三的外壁与伸缩筒二的内壁相贴合,伸缩筒三可沿着伸缩筒二的长度方向相外滑动,伸缩筒二的长度小于伸缩筒一的长度并且初始状态下伸缩筒二完全回缩至伸缩筒一内即伸缩筒二的顶端与伸缩筒一的顶端在初始状态下相齐平,伸缩筒三的长度小于伸缩筒一的长度、小于伸缩筒二的长度并且初始状态下伸缩筒三伸出于伸缩筒二外部半截;
所述伸缩筒三、伸缩筒二靠近其底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自身尺寸相适配的外置凸台,所述伸缩筒二、伸缩一靠近其顶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其自身尺寸相适配的内置凸台,位于伸缩筒三上的外置凸台与位于伸缩筒二上的内置凸台相互配合避免伸缩筒三与伸缩筒二相脱落,位于伸缩筒二上的外置凸台与位于伸缩筒一上的内置凸台相互配合避免伸缩筒二与伸缩筒一相脱落;
当位于伸缩筒三上的外置凸台与位于伸缩筒二上的内置凸台相抵触并且当位于伸缩筒二上的外置凸台与位于伸缩筒一上的内置凸台相抵触,伸缩节机构处于伸长状态;
所述的伸缩节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伸缩筒一内的伸缩驱动构件,伸缩驱动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伸缩筒一内部并且位于伸缩筒一的底部与伸缩筒二的底部之间的安装板一,安装板一上固定设置有双头电机,双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同轴布置并且轴向均平行于伸缩筒一的长度方向,其中一输出轴朝向伸缩筒一的顶端布置、另一输出轴朝向伸缩筒一的底端布置,双头电机靠近伸缩筒一顶端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设置有丝杆一,并且丝杆一与浮动筒同轴且浮动筒的内圆面上开设有与丝杆一相适配的内螺纹,丝杆一由伸缩筒一的底端指向顶端的方向依次为光滑段一、螺纹段以及光滑段二,丝杆一活动穿过安装盒体与安装盒盖,当伸缩节机构处于缩短状态时,限位构件一中的浮动筒与丝杆一的光滑段一滑动配合、限位构件二中的浮动筒与丝杆一的螺纹段的下端螺纹连接配合,当伸缩节机构处于伸长状态时,限位构件一中的浮动筒与丝杆一的螺纹段的上端螺纹连接配合、限位构件二中的浮动筒与丝杆一的光滑段二滑动配合,并且在伸缩节机构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的过程中,当限位构件二中的浮动筒由丝杆一的螺纹段过渡至光滑段二的瞬间,限位构件一中的浮动筒由丝杆一的光滑段一过渡螺纹段;
伸缩驱动构件在工作过程中,驱动伸缩节机构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具体表现为,启动双头电机,双头电机将带动丝杆一绕自身轴线进行转动,丝杆一将带动限位构件二中的浮动筒向上运动,对应的安装盒体将带动伸缩筒三朝向伸缩筒二的外部滑动伸出,直至限位构件二中的限位块与伸缩筒二上的限位卡槽相结合,限位构件二中的浮动筒由丝杆一的螺纹段过渡至光滑段二并且限位构件一中的浮动筒由丝杆一的光滑段一过渡螺纹段,接着,丝杆一将带动限位构件一中的浮动筒向上运动,对应的安装盒体将带动伸缩筒二朝向伸缩筒一的外部滑动伸出,直至限位构件一中的限位块与伸缩筒一上的限位卡槽相结合,此时,伸缩节机构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
(二)展开阶段;
S2:在S1的过程中,悬挂机构将随着伸缩节机构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的进程自动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
所述伸缩筒三上开设有与其内部接通的矩形的敞口一,敞口一设置有四个并且与伸缩筒三的四个周面一一对应,敞口一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伸缩筒三的长度方向,悬挂机构可由敞口一向上延伸切换至展开状态,悬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伸缩筒三内壁上的方形固定块一且固定块一与敞口一靠近伸缩筒三的一端相对齐,固定块一的四个周面上均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口一,悬挂机构还包括活动设置于敞口一开口处的矩形翻折板,翻折板与敞口一的大小一致,翻折板的一端插接于安装口一内并且两者之间转动连接配合并且翻折板与安装口一转动连接处构成的转动轴的轴向平行于翻折板的宽度方向,翻折板的内侧面上转动设置有矩形的悬挂板且悬挂板背离其与安装口一转动连接端的一端,悬挂板的尺寸小于翻折板的尺寸并且可与翻折板重合,折叠状态下翻折板与悬挂板均折叠收纳于伸缩筒三内,展开状态下翻折板绕着其与安装口一之间的转动轴转动与伸缩筒三相垂直;
所述的悬挂机构还包括活动设置于伸缩筒三内并且可沿着其长度方向进行运动的方形升降块一,升降块一的四个周面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口二,安装口二与反翻折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铰接杆一,铰接杆一一端与安装口二铰接连接配合并且铰接杆一与安装口二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翻折板的宽度方向,铰接杆一的另一端与翻折板铰接连接配合并且铰接杆一与翻折板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翻折板的宽度方向,铰接杆一的另一端与翻折板铰接铰接处靠近翻转板与安装口一转动连接端的一端布置,初始状态下铰接杆一倾斜布置并且对称布置的两铰接杆一之间的距离由伸缩筒三的底端指向顶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的悬挂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伸缩筒三内部并且轴向平行于伸缩筒三长度方向的丝杆二,丝杆二的输出端与固定块一转动连接配合,丝杆二的驱动端与丝杆一相配合,升降块一套接于丝杆二的外部并且两者构成螺纹连接配合,所述丝杆一设置成中空状且丝杆一的输出端开口处的内壁上设置成内花键,丝杆二的驱动端的外部设置成与内花键相适配的外花键,初始状态下丝杆二同轴滑动插接于丝杆一的内部,当伸缩筒三朝向伸缩筒二的外部滑动进程的末段,外花键与内花键相结合,并且随着丝杆二转动将使翻折板向外转动逐渐打开;当伸缩筒三完全伸出于伸缩筒二时,外花键与内花键相脱离,并且翻折板转动打开与伸缩筒三相垂直;
悬挂机构自动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具体表现为,丝杆一转动将使伸缩筒三朝向伸缩筒二外部滑动,伸缩筒三将带动悬挂机构进行同步运动,丝杆二将沿着丝杆一向外滑动,直至外花键与内花键相啮合,丝杆一的转动将带动丝杆二进行同步转动,丝杆二的转动将迫使升降块一朝向伸缩筒三的顶端运动,铰接杆一将对翻折板进行支撑并且使翻折板由敞口一向外转动逐渐打开,直至翻折板与伸缩筒三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与此同时,伸缩筒三完全伸出于伸缩筒二,而后,用户手动将悬挂板转动九十度使其与翻折板相垂直;
S3:在S1的过程中,支撑机构将随着伸缩节机构由缩短状态切换至伸长状态的进程自动由合拢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并且对伸长状态的伸缩节机构进行落地支撑;
所述伸缩筒一靠近其底端开口处的四周面上开设有贯穿至底端的敞口二,且敞口二位于伸缩筒一周面的中部位置,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与伸缩筒一底端开口处的内壁上固定连接并且与其适配的固定块二,固定块二的四个周面上开设有与敞口二相对应的安装口三,支撑机构还包括进行的支撑板,支撑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插接于安装口三内并且两者转动连接配合,支撑板与安装口三转动连接处构成的转动轴的轴向平行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合拢状态下,支撑板绕着其与安装口三之间的转轴与伸缩筒一的周面相紧贴,打开状态下,支撑板绕着其与安装口三之间的转轴与伸缩筒一相垂直;
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伸缩筒一内并且位于双头电机与固定块二之间的升降块二,升降块二的四个周面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口四,安装口四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铰接杆二,铰接杆二的一端与安装口四铰接连接并且铰接杆二与安装口四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铰接杆二的另一端与支撑板铰接连接并且铰接杆二与支撑板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平行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铰接杆二的另一端与支撑板铰接连接靠近支撑板与安装口三转动连接处一端布置,初始状态下铰接杆二倾斜布置于伸缩筒一内并且对称布置的两铰接杆二之间的距离由伸缩筒一的底端指向顶端逐渐减小;
所述升降块二与双头电机之间设置有与伸缩筒一内壁固定连接的安装板二,安装板二与固定块二之前转动设置有轴向平行于伸缩筒一长度方向的丝杆三,丝杆三的驱动端与双头电机靠近伸缩筒一底端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升降块二套接于丝杆三上并且两者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当伸缩节机构切换至伸长状态的同时支撑机构切换至打开状态;
支撑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双头电机件带动丝杆三进行转动,丝杆三的转动将驱动升降块二朝向伸缩筒一的底端运动,铰接杆二将对支撑板进行抵推并且使支撑板绕着其与安装口三的转动转动直至其与伸缩筒一相垂直,支撑机构由合拢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并且对伸长状态的伸缩节机构进行落地支撑;
(三)安装使用阶段;
S4:用户手动将5G信号盒安装固定于悬挂机构的悬挂板上,用户可对5G信号进行正常的调试、检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所述的伸缩节机构还包括限位构件,限位构件包括结构、形状、连接关系均一致的限位构件一与限位构件二,其中限位构件一固定安装于伸缩筒二的底端开口处并且与尺寸相适配,限位构件二固定安装于伸缩筒三的底端开口处并且并其尺寸相适配,限位构件一用于对伸长状态的伸缩筒二与伸缩筒一进行限位固定,限位构件二用于对伸长状态的伸缩筒三与伸缩筒二进行限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所述的限位构件包括与伸缩筒二/伸缩筒三底端开口处内壁固定连接的方形安装盒体,安装盒体靠近伸缩筒二/伸缩筒三顶端的一端面上开设有贯穿至其侧面的矩形安装槽,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伸缩筒二/伸缩筒三的长度方向,安装槽与安装盒体侧面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矩形限位块,限位块与安装槽沿安装槽的长度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伸缩筒一/伸缩筒二靠近其顶端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卡槽且限位卡槽位于内置凸台的下方,限位卡槽靠近伸缩筒一/伸缩筒二底端的侧壁设置成水平面、限位卡槽靠近伸缩筒一/伸缩筒二顶端的侧设置成倾斜面并且该对称布置的倾斜面之间的距离沿伸缩筒一/伸缩筒二由其底端指向顶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的限位块由伸缩筒二/伸缩筒三活动穿出并且弹性抵触于伸缩筒一/伸缩筒二的内壁上,对称布置的两限位块相互远离一端面设置成可与限位卡槽相匹配的倾斜状并且伸缩节机构切换至伸长状态时,限位块卡接于限位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所述限位块相互靠近一端面开设有上下沿安装槽槽深方向上下贯穿的避让口且避让口位于限位块的中部位置,限位块的上端面开设有并列布置的引导斜槽且引导斜槽位于避让口的一侧,左右对称布置的两引导斜槽之间的距离沿伸缩筒二/伸缩筒三由其底端指向顶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的限位构件还包括浮动设置于安装槽内并且可沿着安装槽的槽深方向进行上下滑动浮动筒,浮动筒两端开口布置并且其轴向沿安装槽的槽深方向布置,浮动筒位于两限位块之间,浮动筒靠近安装槽的开口处一端的外圆面上固定套设有与其开口相适配的矩形连接块一,连接块一可沿着安装槽的槽深方向上下滑动,连接块一靠近安装槽槽底的一端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块二,连接块二设置有两个并且位于浮动筒的一侧,连接块二活动插接于避让口内并且连接块二上固定设置有引导滑块,引导滑块设置有两个并且与引导斜槽一一配合,引导滑块与引导斜槽相配合并且两者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浮动筒的外部活动套设有浮动弹簧,浮动弹簧一端与安装槽的槽底抵触、另一端与连接块抵触并且浮动弹簧的弹力始终由安装槽的槽底指向连接块,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固定设置有安装盒盖。
CN201911169322.8A 2019-11-26 2019-11-26 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 Active CN1108786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9322.8A CN110878655B (zh) 2019-11-26 2019-11-26 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9322.8A CN110878655B (zh) 2019-11-26 2019-11-26 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8655A true CN110878655A (zh) 2020-03-13
CN110878655B CN110878655B (zh) 2020-12-04

Family

ID=69730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9322.8A Active CN110878655B (zh) 2019-11-26 2019-11-26 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865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3826A (zh) * 2021-03-26 2021-07-16 山东能源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于拆装的就地充填装备
CN113982355A (zh) * 2021-11-11 2022-01-28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组合式通讯基站设备
CN114243563A (zh) * 2021-12-08 2022-03-25 陕西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带电作业工具挂架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63342Y (zh) * 2009-03-02 2009-12-16 厦门永森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伸缩管无段定位结构
CN206279807U (zh) * 2016-11-09 2017-06-27 成都雅途视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舞台
CN108824938A (zh) * 2018-07-27 2018-11-16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移动式管线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39554A (zh) * 2018-10-15 2019-02-15 合肥鸿坤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立式通信机架及通信设备
CN208734190U (zh) * 2018-07-27 2019-04-12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移动式管线支架
CN209385976U (zh) * 2018-12-24 2019-09-13 宁夏锐波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Lora无线网络基站安装结构
EP3392548B1 (en) * 2017-04-21 2019-11-20 TRIME S.r.l. Lighting tower with safet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63342Y (zh) * 2009-03-02 2009-12-16 厦门永森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伸缩管无段定位结构
CN206279807U (zh) * 2016-11-09 2017-06-27 成都雅途视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舞台
EP3392548B1 (en) * 2017-04-21 2019-11-20 TRIME S.r.l. Lighting tower with safety device
CN108824938A (zh) * 2018-07-27 2018-11-16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移动式管线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N208734190U (zh) * 2018-07-27 2019-04-12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移动式管线支架
CN109339554A (zh) * 2018-10-15 2019-02-15 合肥鸿坤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立式通信机架及通信设备
CN209385976U (zh) * 2018-12-24 2019-09-13 宁夏锐波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Lora无线网络基站安装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3826A (zh) * 2021-03-26 2021-07-16 山东能源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于拆装的就地充填装备
CN113982355A (zh) * 2021-11-11 2022-01-28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组合式通讯基站设备
CN114243563A (zh) * 2021-12-08 2022-03-25 陕西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带电作业工具挂架装置
CN114243563B (zh) * 2021-12-08 2023-12-08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网带电作业工具挂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8655B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8655B (zh) 5g信号发射基站的伸展搭建方法
JP3230328U (ja) 自動オーニング構造付き折り畳み式テント
CN110805355B (zh) 一种小型折叠式5g信号支撑塔的伸展搭建方法
CN104201481A (zh) 一种剪叉联动式折展抛物柱面天线机构
CN110830099A (zh) 一种小型可移动5g信号接收塔
CN109795898B (zh) 一种具有折叠式除杂机构的精平机器人
CN110886940A (zh) 一种5g信号盒的折叠式支撑安装构件
CN110965214A (zh) 一种缝制超净过滤袋头自动化装置
CN113374337A (zh) 一种自动收起支腿的可伸缩围栏
CN107170371B (zh) 一种可收展柔性显示器
CN110863692B (zh) 5g信号收发基站伸展运行方法
CN112647599A (zh)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
CN215636607U (zh) 一种折叠式户内外led工作灯
CN110913281A (zh) 伸缩自动收展式5g收发基站
CN202571042U (zh) 一种销钉反铆装置
CN110847682B (zh) 一种5g信号支撑塔的底座构件
CN214587300U (zh) 一种新型临时的交通信号灯
CN110848521A (zh) 5g通信信号盒的自动收展悬挂装置
CN219643431U (zh) 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
CN208604763U (zh) 一种轻质建筑结构
CN210690012U (zh) 一种折叠伞开合检测机
CN110503842A (zh) 一种可折叠收纳的移动交通信号灯
CN107696035B (zh) 一种曲柄滑块为折展单元刚性铰链连接的变拓扑折展机构
CN216225215U (zh) 一种用于再生混凝土原料的筛选装置
CN112095802B (zh) 一种防风层叠式滑动开合建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Fengkaini office, 1919, Wanda Yinzuo, Nanning Road, Yandun street, Baohe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00

Applicant after: Lu'an fengkain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7000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center, Yingbin Avenue, Lu'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u'an fengkain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8

Address after: 237000 tobacco community, Yingbin Avenue, Lu'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ang Weiwei

Address before: Fengkaini office, 1919, Wanda Yinzuo, Nanning Road, Yandun street, Baohe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00

Applicant before: Lu'an fengkain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3

Address after: 100000 409, floor 4, No. 58, Fuche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Wanxiang Xinyuan Digit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37000 Yingbin Avenue tobacco commun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Weiwe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00 409, floor 4, No. 58, Fuche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Xinyuan Xingyu Digit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00 409, floor 4, No. 58, Fuche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Wanxiang Xinyuan Digit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