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3431U - 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3431U
CN219643431U CN202321109860.XU CN202321109860U CN219643431U CN 219643431 U CN219643431 U CN 219643431U CN 202321109860 U CN202321109860 U CN 202321109860U CN 219643431 U CN219643431 U CN 219643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rod
folding
slide bar
side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098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巍
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Power Supply Branch State Grid Jiangxi Province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Power Supply Branch State Grid Jiangxi Province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Power Supply Branch State Grid Jiangxi Province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Power Supply Branch State Grid Jiangxi Province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098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3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3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3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尘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解决了目前装配时防尘棚组装费时费力,以及不便移动的问题,其包括伸缩底板组件,所述伸缩底板组件外端四角均安装有移动轮,伸缩底板组件上端一侧边缘处对称连接有左侧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双轴电机驱动连接轴带动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传动,使得螺纹杆带动两侧的活动板能够向外侧展开或向内侧收缩,进而带动第一折叠杆单元和第二折叠杆单元展开或折叠,以便完成装置的展开,进行工作,或折叠收纳,减小占用体积,另外在移动轮配合下方便移动位置,相比于传统装配式结构,该折叠结构配合移动轮,能够实现快速展开工作以及折叠收纳,同时便于移动,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尘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
背景技术
GIS全称为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具有占地少、安全性能高、环境影响小、使用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被广泛用于各电压等级变电站。
传统的GIS设备安装防尘棚一般是组装式结构,在进行GIS设备安装时防尘棚完成组装即可,但是在需要进行下一组GIS设备安装的时候,防尘棚整体移动时不方便,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设计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有效的解决了目前装配时防尘棚组装费时费力,以及不便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包括伸缩底板组件,所述伸缩底板组件外端四角均安装有移动轮,伸缩底板组件上端一侧边缘处对称连接有左侧杆,伸缩底板组件上端中部对称连接有中间杆,伸缩底板组件上端另一侧边缘处对称连接有右侧杆,左侧杆和中间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折叠杆单元,中间杆和右侧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折叠杆单元,左侧杆、中间杆和右侧杆外部套接有防尘罩。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叠杆单元和第二折叠杆单元均包括第一V型杆,第一V型杆下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座,第一V型杆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V型杆,第二V型杆上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活动座。
优选的,所述伸缩底板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内部中央安装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两输出端均连接有连接轴,两个连接轴一端均转动套接有支板,支板与壳体内壁连接,两个连接轴外端均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两个主动锥齿轮两侧均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一端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外部一侧转动套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与壳体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一侧等距离连接有滑杆,滑杆外部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一端对应滑杆处开设有滑槽,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且滑杆与滑槽截面均呈T型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与螺纹孔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左侧杆和右侧杆上端均转动连接有扶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双轴电机驱动连接轴带动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传动,使得螺纹杆带动两侧的活动板能够向外侧展开或向内侧收缩,进而带动第一折叠杆单元和第二折叠杆单元展开或折叠,以便完成装置的展开,进行工作,或折叠收纳,减小占用体积,另外在移动轮配合下方便移动位置,相比于传统装配式结构,该折叠结构配合移动轮,能够实现快速展开工作以及折叠收纳,同时便于移动,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折叠杆单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底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伸缩底板组件;101、壳体;102、双轴电机;103、连接轴;104、支板;105、主动锥齿轮;106、从动锥齿轮;107、螺纹杆;108、固定板;109、滑杆;110、活动板;111、滑槽;112、螺纹孔;2、移动轮;3、左侧杆;4、中间杆;5、右侧杆;6、第一折叠杆单元;601、第一V型杆;602、固定座;603、第二V型杆;604、活动座;7、第二折叠杆单元;8、防尘罩;9、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伸缩底板组件1,伸缩底板组件1外端四角均安装有移动轮2,伸缩底板组件1上端一侧边缘处对称连接有左侧杆3,伸缩底板组件1上端中部对称连接有中间杆4,伸缩底板组件1上端另一侧边缘处对称连接有右侧杆5,左侧杆3和中间杆4之间连接有第一折叠杆单元6,中间杆4和右侧杆5之间连接有第二折叠杆单元7,左侧杆3、中间杆4和右侧杆5外部套接有防尘罩8,左侧杆3和右侧杆5上端均转动连接有扶杆9,方便拉动装置进行移动。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折叠杆单元6和第二折叠杆单元7均包括第一V型杆601,第一V型杆601下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座602,第一V型杆601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V型杆603,第二V型杆603上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活动座604;
在第一折叠杆单元6和第二折叠杆单元7进行伸缩时,下部的固定座602保持固定,上部的活动座604沿对应的左侧杆3和右侧杆5外部上下滑动。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伸缩底板组件1包括壳体101,壳体101内部中央安装有双轴电机102,双轴电机102两输出端均连接有连接轴103,两个连接轴103一端均转动套接有支板104,支板104与壳体101内壁连接,两个连接轴103外端均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105,两个主动锥齿轮105两侧均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06,从动锥齿轮106一端连接有螺纹杆107,螺纹杆107外部一侧转动套接有固定板108,固定板108与壳体101内壁连接,壳体101一侧等距离连接有滑杆109,滑杆109外部设有活动板110,活动板110一端对应滑杆109处开设有滑槽111,滑杆109与滑槽111滑动连接,且滑杆109与滑槽111截面均呈T型结构设置,活动板110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112,螺纹杆107与螺纹孔112相适配,该新型中,壳体101两侧的螺纹杆107与两侧对应的活动板110上的螺纹孔112在转动螺纹配合时,两侧的活动板110呈相向运动方式运行。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扶杆9拉动该装置在移动轮2的作用下进行移动位置,移动至适当位置后,通过双轴电机102驱动连接轴103转动,连接轴103带动主动锥齿轮105与从动锥齿轮106啮合传动,进而从动锥齿轮106带动螺纹杆107转动,螺纹杆107与螺纹孔112螺纹配合,从而使得两侧的活动板110能够沿螺纹杆107外部向两侧逐渐伸展,此时,两侧的活动板110分别带动左侧杆3和右侧杆5向两侧运动,随着左侧杆3和右侧杆5向两侧伸展,使得第一折叠杆单元6和第二折叠杆单元7逐渐伸展展开,同时防尘罩8展开,从而完成装置的扩展展开,然后在内部进行工作;反之,通过双轴电机102驱动连接轴103带动主动锥齿轮105与从动锥齿轮106啮合传动,使得螺纹杆107带动两侧的活动板110向内侧收缩,进而使得两侧的活动板110分别带动左侧杆3和右侧杆5向中间杆4方向运动,此时,第一折叠杆单元6和第二折叠杆单元7逐渐折叠,防尘罩8同样被带动收缩,从而使得装置能够折叠减小体积,在下一个工作地点需要工作时,在移动轮2作用下进行移动。

Claims (6)

1.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包括伸缩底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底板组件(1)外端四角均安装有移动轮(2),伸缩底板组件(1)上端一侧边缘处对称连接有左侧杆(3),伸缩底板组件(1)上端中部对称连接有中间杆(4),伸缩底板组件(1)上端另一侧边缘处对称连接有右侧杆(5),左侧杆(3)和中间杆(4)之间连接有第一折叠杆单元(6),中间杆(4)和右侧杆(5)之间连接有第二折叠杆单元(7),左侧杆(3)、中间杆(4)和右侧杆(5)外部套接有防尘罩(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杆单元(6)和第二折叠杆单元(7)均包括第一V型杆(601),第一V型杆(601)下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座(602),第一V型杆(601)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V型杆(603),第二V型杆(603)上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活动座(6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底板组件(1)包括壳体(101),壳体(101)内部中央安装有双轴电机(102),双轴电机(102)两输出端均连接有连接轴(103),两个连接轴(103)一端均转动套接有支板(104),支板(104)与壳体(101)内壁连接,两个连接轴(103)外端均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105),两个主动锥齿轮(105)两侧均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06),从动锥齿轮(106)一端连接有螺纹杆(107),螺纹杆(107)外部一侧转动套接有固定板(108),固定板(108)与壳体(101)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一侧等距离连接有滑杆(109),滑杆(109)外部设有活动板(110),活动板(110)一端对应滑杆(109)处开设有滑槽(111),滑杆(109)与滑槽(111)滑动连接,且滑杆(109)与滑槽(111)截面均呈T型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10)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112),螺纹杆(107)与螺纹孔(112)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杆(3)和右侧杆(5)上端均转动连接有扶杆(9)。
CN202321109860.X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 Active CN219643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9860.XU CN219643431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9860.XU CN219643431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3431U true CN219643431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1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09860.XU Active CN219643431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3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8366B (zh) 一种折叠式遮阳棚
DE4003513A1 (de) Energiepaket fuer solarmobil
CN108146883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旋转收纳装置
CN113710856B (zh) 可伸展结构和相关的移动方法
CN113401368A (zh) 一种二次展开扇形太阳翼
CN112706638A (zh) 一种太阳能电动单车充电桩
CN114337483A (zh) 一种具有捕光调节的太阳能绿色建筑
CN219643431U (zh) 一种可折叠移动式gis安装防尘棚
CN213509807U (zh) 折叠伸缩式节地停车装置
CN112647599A (zh)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
CN205632075U (zh) 汽车罩
CN205097372U (zh) 一种可旋转带轨道的水电开槽机支架
CN210680373U (zh) 遮阳伞开闭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便携式全自动汽车遮阳伞
CN216290812U (zh) 一种可移动折叠太阳能板
CN113446904B (zh) 一种盾牌收展装置
CN112278232B (zh) 一种系留旋翼旋翼臂自动收展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5291652U (zh) 一种多功能牢固式拼装移动箱房
CN115233826B (zh) 一种空间可变移动式节能建筑物
CN220639484U (zh) 车辆遮阳结构
CN212488835U (zh) 一种太阳伞用自动收缩结构
CN217969349U (zh) 一种房车自动化扩展机构
CN213484375U (zh) 一种可折叠电缆支架
CN211441931U (zh) 一种安装于汽车车顶的便携式全自动遮阳伞
CN212927297U (zh) 户外车顶帐篷
CN114978209B (zh) 一种便携式通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