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3803A -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3803A
CN110873803A CN201811638128.5A CN201811638128A CN110873803A CN 110873803 A CN110873803 A CN 110873803A CN 201811638128 A CN201811638128 A CN 201811638128A CN 110873803 A CN110873803 A CN 110873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detection
rail
track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381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练子富
肖擎国
刘贵东
吴栋阳
刘宇卉
李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mclin Diagnost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emclin Diagnost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mclin Diagnostics Corp filed Critical Chemclin Diagnost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73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38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 G01N35/0095Scheduling introducing urgent samples with priority, e.g. Short Turn Around Time Samples [STA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涉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化学发光分析仪的送样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包括轨道输送机构和样本架暂存机构,轨道输送机构将样本架暂存机构中未经检测的样本架送至主机的样本检测位进行检测,待主机完成相应的操作后即可将样本架运送回样本架暂存机构等待检测结果,而无需在样本检测位等待检测结果,因此能够使样本的输送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提高送样的效率。

Description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8年08月31日提交的名称为“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1811014098.0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背景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则是近年来发展较迅速的非放射性免疫检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进行信号的放大,并借助其发光强度,对免疫结合过程进行直接测定,该法已成为免疫学检测的重要方向之一。现有的化学发光分析仪中,轨道进样模块将样本架送至样本检测位后,必须等样本检测结束后才能将其送离样本检测位,并运送下一批样本,从而导致送样效率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化学发光分析仪的送样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包括主机,其用于获取位于样本检测位的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检测;
轨道输送机构,其用于输送承载样本的样本架,
样本架暂存机构,其位于所述主机的一侧,用于存放样本架;
其中,所述轨道输送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样本架暂存机构相连,所述轨道输送机构的第二端与主机的样本检测位相对应,所述轨道输送机构将所述样本架暂存机构中的样本架运送至所述样本检测位,待主机完成相应的操作后将所述样本架运送回所述样本架暂存机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输送机构包括检测轨道和退推轨道,所述检测轨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样本架暂存机构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退推轨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样本架暂存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检测轨道的第二端与所述退推轨道的第二端相连,所述退推轨道的第二端对应于主机的样本检测位,主机对所述退推轨道第二端的样本架操作完成后,所述退推轨道将所述样本架运送回所述样本架暂存机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样本架暂存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待检部、已检部和周转部,所述待检部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轨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周转部的输入端与所述退推轨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周转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待检部和所述已检部的输入端相连。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变轨机构,所述变轨机构设置在检测轨道的第二端,所述变轨机构将所述检测轨道第二端的样本架转移至退推轨道的第二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变轨机构包括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检测轨道和所述退推轨道上方的叉板,所述叉板上设置有容纳所述样本架的槽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变轨机构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传动部和第一感应部,所述叉板与所述第一传动部相连,所述第一感应部用于检测所述检测轨道第二端的样本架是否完全就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皮带、夹持在所述第一皮带上的第一滑块以及第一滑轨,所述叉板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一皮带传动时,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叉板沿第一滑轨运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轨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部电性连接的第二感应部,所述第二感应部用于检测所述叉板是否位于所述检测轨道的正上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感应部为光电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一挡光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皮带的运行方向垂直于所述检测轨道的运行方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用于驱动第一皮带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检测轨道的长度方向平行。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回收推手,所述回收推手设置在退推轨道的第二端,所述回收推手使退推轨道上的样本架沿与检测轨道的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收推手使所述退推轨道上的样本架每次移动的距离为样本架上两个试管的中心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收推手包括第二传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二传动部相连的第一横向推板,所述第一横向推板平行与所述退推轨道的长度方向平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横向推板的宽度与所述样本架的宽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皮带、夹持在所述第二皮带上的第二滑块以及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横向推板与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二皮带传动时,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第一横向推板沿第二滑轨运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感应部,所述第三感应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横向推板是否达到极限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感应部为光电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滑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二挡光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用于驱动第二皮带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检测轨道的长度方向垂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横向推板为L形板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进样推手,所述进样推手设置在待检部的输入端,所述进样推手用于将所述待检部中的样本架由输入端推至输出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样推手包括第三传动部和纵向推板,所述纵向推板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横向推板的移动方向垂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传动部包括包括第三皮带、夹持在所述第三皮带上的第三滑块以及第三滑轨,所述纵向推板与所述第三滑块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三皮带传动时,所述第三滑块带动所述纵向推板沿第三滑轨运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滑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四感应部,所述第四感应部用于检测所述纵向推板是否达到极限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感应部为光电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滑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三挡光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传动部包括用于驱动第三皮带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检测轨道的宽度方向平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纵向推板为长条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滑块的顶部设置有顶推机构,所述顶推机构与所述纵向推板转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三滑块固定连接的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中的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与旋转头相连,另一端设置有顶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头和所述纵向推板相连处还设置有弹簧。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回推推手,所述回推推手设置在样本架暂存机构的端部,所述回推推手用于将周转区输出端的样本架推至待检部的输入端或已检部的输入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推推手包括第四传动部和第二横向推板,所述第二横向推板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横向推板的移动方向平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传动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五感应部,所述第五感应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横向推板是否达到极限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感应部为光电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滑块的侧部设置有第四挡光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传动部包括用于驱动第四皮带的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检测轨道的长度方向平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横向推板为L形板状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下移推手,所述下移推手设置在已检部的输入端,所述下移推手用于将所述已检部中的样本架由输入端向下推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移推手包括第五传动部和下移推板,所述下移推板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待检部的长度方向平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传动部包括第五电机、与第五电机相连的第五滑块以及第五滑轨,所述下移推板设置在所述第五滑块的上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传动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七感应部,所述第七感应部用于检测所述下移推板是否达到极限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七感应部为光电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滑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五挡光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待检部的宽度方向平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移推板为平板状。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上移推手,所述上移推手设置在周转部的输入端,所述上移推手用于将所述周转部中的样本架由输入端推至输出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移推手包括第六传动部和上移推板,所述上移推板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周转部的长度方向平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传动部包括第六皮带、夹持在所述第六皮带上的第六滑块以及第六滑轨,所述上移推板设置在所述第六滑块的上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传动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八感应部,所述第八感应部用于检测所述上移推板是否达到极限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八感应部为光电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滑块的侧部设置有第六挡光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传动部包括用于驱动第六皮带的第六电机,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周转部的高度方向平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移推板为U形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检部、所述已检部和所述周转部中均设置有行走轨道,所述样本架的底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行走轨道相配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轨道为输送带,所述退推轨道为与所述输送带平行设置的滑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输送机构包括急诊轨道,所述急诊轨道的第一端为输入端或输出端,所述急诊轨道的第二端对应于与主机的急诊进样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急诊轨道与所述检测轨道平行设置的输送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急诊轨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六感应部,所述第六感应部用于检测所述急诊轨道上的样本架是否完全就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轨道和所述急诊轨道上均设置有扫描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机包括孵育模块以及设置在样本检测位的加样臂模块,所述进加样臂模块将所述样本检测位的样本转移到所述孵育模块中的反应杯中进行孵育。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样臂模块包括支架和臂组件,所述臂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上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机包括设置在所述孵育模块上方的检测模块,孵育结束后所述检测模块对所述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光激发并对激发后产生的发光信号进行检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用于发射激发光并激发待测物的激发部和用于接收并检测待测物所产生的发光信号的检测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发部和所述检测部不同时工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机包括设置在所述加样臂模块后方的理杯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理杯模块与所述孵育模块之间的上杯模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机包括设置在所述孵育模块一侧的试剂盘模块和试剂臂模,所述试剂臂模块将所述试剂盘模块中的试剂转移到所述反应杯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臂模块通过流路系统控制将所述试剂盘模块中的试剂转移到所述反应杯中,所述流路系统包括:
分注及冲洗系统,其用于分注样本和试剂,并用于样本针冲洗和试剂针冲洗;
酸清洗系统,其用于酸洗样本针和试剂针;以及
排废系统,其用于排出清洗废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轨道输送机构将样本架暂存机构中未经检测的样本架送至主机的样本检测位进行检测,待主机完成相应的操作后即可将样本架运送回样本架暂存机构等待检测结果,而无需在样本检测位等待检测结果,因此能够使样本的输送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提高送样的效率。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主机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轨道进样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变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变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的回收推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的回收推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所示的进样推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所示的进样推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顶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3所示的回推推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3所示的回推推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下移推手和上移推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下移推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上移推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3所示的样本架暂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2所示的检测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2所示的检测模块的正视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检测模块中激发光通路导通时,A-A处的剖视图(图中未示出剖面线);
图20是图18所示的检测模块中激发光通路关闭时,A-A处的剖视图(图中未示出剖面线);
图21是图18所示的检测模块中信号光通路导通时,B-B处的剖视图(图中未示出剖面线);
图22是图18所示的检测模块中信号光通路关闭时,B-B处的剖视图(图中未示出剖面线);
图23是图2所示的理杯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所示的上杯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所示的加样臂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相同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附图标记:
100-轨道输送机构;
110-检测轨道;120-退推轨道;130-急诊轨道;140-第六感应部;150-扫描部;160-机架;170-滚轮;180-支撑腿;190-控制箱;
200-样本架暂存机构;
210-待检部;220-已检部;230-周转部;240-样本架;250-凹槽;260-行走轨道;
300-变轨机构;
310-叉板;320-槽体;
330-第一传动部;340-第一皮带;350-第一滑块;360-第一滑轨;
370-第一感应部;380-第二感应部;390-第一电机;391-第一挡光片;
400-回收推手;
410-第二传动部;420-第一横向推板;430-第二皮带;440-第二滑块;450- 第二滑轨;460-第三感应部;470-第二电机;480-第二挡光片;
500-进样推手;
510-第三传动部;520-纵向推板;530-第三皮带;540-第三滑块;550-第三滑轨;560-第四感应部;570-顶推机构;571-丝杠;572-旋转头;573-固定座;574- 顶针;580-第三电机;590-第三挡光片;
600-回推推手;
610-第四传动部;620-第二横向推板;630-第四皮带;640-第四滑块;650- 第四滑轨;660-第五感应部;670-第四电机;680-第四挡光片;
700-下移推手;
710-第五传动部;720-下移推板;730-电机;840-第五滑块;850-第五滑轨; 760-第七感应部;770-第五挡光片;
800-上移推手;
810-第六传动部;820-上移推板;830-第六皮带;840-第六滑块;850-第六滑轨;860-第八感应部;870-第六电机;880-第六挡光片;
900-主机;
11-加样臂模块;301-样本针;302-连接臂;303-花键轴;304-旋转运动组件; 305-上下运动组件;306-第一电机;307-第一主动轮;308-第二同步带;309-移动块;310-第二电机;311-第二从动轮;312-旋转块;
12-试剂臂模块;
13-检测模块;
131-激发部;1311-激发器、1312-激发光通路;1313-第一开关;
132-检测部;1321-检测器、1322-信号光通路;1323-第二开关;
133-驱动部;
14-反应杯;15-试剂模块;151-第一试剂盘;152-第二试剂盘;
16-上杯模块;161-反应杯卡爪;162-步进电机;163-同步带轮;64-第一同步带;165-惰轮;166-滑轨;167-电磁铁;168-第一光电传感器;169-滑道;1611- 复位装置;1612-滑块;1613-滑槽;
17-理杯模块;170-杯槽;171-装杯部;72-反应杯转动盘;173-反应杯滑道; 174-第一驱动部;175-第一驱动装置;176-纵向导向槽;177-横向导向槽;178- 摩擦轮;179-电磁铁导向部;
18-移杯弃杯模块;19-孵育模块;191-第一孵育盘;192-第二孵育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包括轨道输送机构100和样本架暂存机构200,样本架暂存机构200设置在轨道输送机构100 的第一端,轨道输送机构100的第二端与主机900的样本检测位(图1所示的A 处)相对应,轨道输送机构100将样本架暂存机构200中的样本架240运送至样本检测位,待主机900操作完成后将样本架240运送回样本架暂存机构200。
具体地,如图3所示,轨道输送机构100包括检测轨道110和退推轨道120,检测轨道110的第一端与样本架暂存机构200的输出端相连,退推轨道120的第一端与样本架暂存机构200的输入端相连,检测轨道110的第二端与退推轨道120 的第二端相连,退推轨道120的第二端对应于主机900的样本检测位,主机900 对退推轨道120第二端的样本架240相应的操作完成后,退推轨道120将样本架 240运送回样本架暂存机构200。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机900对退推轨道120第二端的样本架240完成添加样本的操作后,退推轨道120将样本架240运送回样本架暂存机构200。
样本架暂存机构200包括依次设置的待检部210、已检部220和周转部230,待检部210的输出端与检测轨道110的第一端相连,周转部230的输入端与退推轨道120的第一端相连,周转部230的输出端分别与待检部210和已检部220的输入端相连。
由于经过检测后,样本存在符合要求和不符合要求两种情况,对于这两种情况需要送至不同的部位,因此现有技术中是在样本检测位等待样本的检测结果,获得检测结果后才判断,该样本架被送往何处,因此存在大量的等待时间,使检测的效率较低。而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周转部230,使在样本检测位完成检测的样本架240可被退推轨道120送回周转部230等待检测结果而无需在样本检测位等待检测结果,因此能够大大缩短等待的时间,从而提高检测的效率;此外,由于周转部230的输出端分别与待检部210和已检部220的输入端相连,因此当获得了周转部230中样本架240中的样本检测结果,即可判断是将该样本架240 送入何处。
具体地,当周转部230中样本架240中的样本检测结果符合要求时,该样本架240被送入已检部220;当周转部230中样本架240中的样本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时,该样本架240被送入待检部210等待重新检测。
检测轨道110上的样本架240由第一端运送至第二端,并在第二端被移至退推轨道120上等待主机900的操作。具体地,如图4所示,检测轨道110的第二端设置有变轨机构300,变轨机构300将检测轨道110第二端的样本架240转移至退推轨道120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变轨机构300包括滑动地设置在检测轨道110和退推轨道120上方的叉板310,叉板310上设置有容纳样本架240的槽体320。
变轨机构300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传动部330和第一感应部370,叉板310 与第一传动部330相连,第一感应部370用于检测检测轨道110第二端的样本架 240是否完全就位。
当检测轨道110上的样本架240运动到检测轨道110的第二端时,样本架240 进入叉板310上的槽体320,当样本架240完全进入槽体320中时,样本架240 的最前端触碰到第一感应部370,第一感应部370向第一传动部330发送样本架 240已经就位的信号,则第一传动部330开始运动,将带动叉板310和样本架240 一起移动到退推轨道120的第二端,此时样本架240最后端的试管所对应的位置为样本检测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330包括第一皮带340、夹持在第一皮带340 上的第一滑块350以及第一滑轨360,叉板310与第一滑块350的底部相连,第一皮带340传动时,第一滑块350带动叉板310沿第一滑轨360运动。
如图4所示,第一皮带340在运行过程中,使夹持在其上的第一滑块350沿第一滑轨360作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叉板310进行平移,即可将样本架240进行移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感应部370为位置传感器。
进一步地,第一滑轨360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传动部330电性连接的第二感应部380,第二感应部380用于检测叉板310是否位于检测轨道110的正上方。由于叉板310将样本架240转移到退推轨道120上之后,需要返回至检测轨道110 的,上方以待移动下一个样本架240,因此叉板310的位置必须在检测轨道110的正上方,否则检测轨道110上的样本架240将无法进入到叉板310上的槽体320 中。因此,当叉板310位于检测轨道110的正上方后,第二感应部380向第一传动部330发送叉板310完全就位的电信号,从而使第一传动部330开始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感应部380为光电传感器。如图7所示,第一滑块350 的侧部设置有第一挡光片391,当第一挡光片391挡住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束时,即表示叉板310位于检测轨道110的正上方。
此外,第一传动部310包括用于驱动第一皮带340的第一电机390,第一电机390的输出轴与检测轨道120的长度方向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皮带340的运行方向垂直于检测轨道110的运行方向,能够节省一定的空间。
如图7所示,退推轨道120的第二端设置有回收推手400,回收推手400使退推轨道120上的样本架240沿与检测轨道110的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回收推手400的作用是,将处于样本检测位的样本架240向着靠近周转部230的方向移动。
由于每个样本架240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试管(图7中示出了一个样本架240 具有5个试管),因此样本架240上的其中一个试管所处的位置对应于样本检测位,当该试管中的样本加样完成后,需要推动整个样本架240,从而使下一个试管达到样本检测位,这样依次将样本架240中的每个试管加样完毕。
具体地,回收推手400使退推轨道120上的样本架240每次移动的距离为样本架240上两个试管的中心距,从而保证下一个试管的正好移动到样本检测位。
回收推手400包括第二传动部410以及与第二传动部410相连的第一横向推板420,第一横向推板420平行与退推轨道120的长度方向平行。如图7所示,第一横向推板420的移动方向为与退推轨道120的长度方向平行,因此第一横向推板420将推动样本架240向靠近周转部230的方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传动部410包括第二皮带430、夹持在第二皮带430 上的第二滑块440以及第二滑轨450,第一横向推板420与第二滑块440的顶部相连,第二皮带430传动时,第二滑块440带动第一横向推板420沿第二滑轨450 运动。
进一步地,第二滑轨45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感应部460,第三感应部460 用于检测第一横向推板420是否达到极限位置。当第一横向推板420到达左侧的极限位置或右侧的极限位置后,第三感应部460向第二传动部410发送信号,从而使第二传动部410以相反的方向运行。
如图5所示,第二皮带430在运行过程中,使夹持在其上的第二滑块440沿第二滑轨450作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横向推板420进行平移,即可将样本架 240进行移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感应部460为光电传感器。如图6所示,第二滑块440 的侧部设置有第二挡光片480,当第二挡光片480挡住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束时,即表示第一横向推板420达到极限位置。
此外,第二传动部410包括用于驱动第二皮带430的第二电机470,第二电机470的输出轴与检测轨道120的长度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第一横向推板420的宽度与样本架240的宽度相同,或稍微大于样本架240的宽度,以便均匀施加力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横向推板420为L形板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样本架240上是否有试管以及是否对该试管内的试剂进行加样操作进行判断,如果有试管,且该试管中的试剂需要进行加样操作,那么加样臂模块吸取其中的样本进行加样,从而快速准确地对目标试管进行加样操作。
如图8所示,待检部210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样推手500,进样推手500用于将待检部210中的样本架240由输入端推至输出端。在检测轨道11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待检部210的输出端相匹配的开口,使样本架240能够进入检测轨道110 中。
如图8和16所示,检测轨道110的宽度与样本架240的宽度一致,或者稍微大于样本架240的宽度,从而在待检部210中的样本架240的行走方向为纵向,在检测轨道110中样本架240的行走方向为横向,因此样本架240在从待检部210 转移到检测轨道110中时,无需转动方向,其对接更方便,更能够节省运送的时间。
类似地,在已检部120和周转部130中的样本架240的行走方向也均为纵向。
同样地,退推轨道120的宽度与样本架240的宽度一致,或者稍微大于样本架240的宽度,由于样本架240在从检测轨道110向退推轨道120转移时,转移的方向为垂直于检测轨道110运行方向,因此退推轨道120中样本架240的行走方向也为横向,从而减少轨道所占空的空间。
待检部210至少能够容纳2个样本架240,图8所示为能够容纳28个样本架 240的待检部210。
进样推手500包括第三传动部510和纵向推板520,纵向推板520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横向推板420的移动方向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传动部510包括包括第三皮带530、夹持在第三皮带 530上的第三滑块540以及第三滑轨550,纵向推板520与第三滑块540的顶部相连,第三皮带530传动时,第三滑块540带动纵向推板520沿第三滑轨550运动。
第三滑轨55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四感应部560,第四感应部560用于检测纵向推板520是否达到极限位置。当纵向推板520到达左侧的极限位置或右侧的极限位置后,第四感应部560向第三传动部510发送信号,从而使第三传动部510 以相反的方向运行。
如图8所示,第三皮带530在运行过程中,使夹持在其上的第三滑块540沿第三滑轨550作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纵向推板520进行平移,即可将样本架240 进行移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四感应部560为光电传感器。如图9所示,第三滑块540 的侧部设置有第三挡光片590,当第三挡光片590挡住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束时,即表示纵向推板520达到极限位置。
此外,第三传动部510包括用于驱动第三皮带530的第三电机580,第三电机580的输出轴与检测轨道120的宽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纵向推板520的长度至少为样本架240长度的1/3,以便均匀推动样本架240。
在一个实施例中,纵向推板520为长条状。此外,如图9和10所示,第三滑块540的顶部设置有顶推机构570,顶推机构570与纵向推板520转动连接。具体地,顶推机构570包括与第三滑块540固定连接的固定座573,设置在固定座573中的丝杠571,丝杠571的一端与旋转头572相连,另一端设置有顶针574,当丝杠571的一端与顶针574接触时,由于第三滑块540还在进行滑动,因此丝杠571在顶针574的作用下开始旋转,从而使旋转头572带动纵向推板520向上 (样本架240的高度方向)旋转,则纵向推板520就不会阻碍待检部210的输入端,从而来自周转部230的样本架240能够从待检部210的输入端进入。
并且,如图8所示,旋转头572和纵向推板520相连处还设置有弹簧575,当通过顶针574无法使纵向推板520旋转时,通过弹簧575可使纵向推板520进行旋转。
如图11所示,样本架暂存机构200的前端设置有回推推手600,回推推手 600用于将周转区输出端的样本架240推至待检部210的输入端或已检部220的输入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推推手600包括第四传动部610和第二横向推板620,第二横向推板620的移动方向与第二横向推板620的移动方向平行。第四传动部 610包括第四皮带630、夹持在第四皮带630上的第四滑块640以及第四滑轨650,第二横向推板620设置在第四滑块640的上端。
进一步地,第四传动部61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五感应部660,第五感应部660 用于检测第二横向推板620是否达到极限位置。当第二横向推板620到达左侧的极限位置或右侧的极限位置后,第五感应部660向第四传动部610发送信号,从而使第四传动部610以相反的方向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五感应部660为光电传感器。如图12所示,第四滑块 640的侧部设置有第四挡光片680,当第四挡光片680挡住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束时,即表示第二横向推板620达到极限位置。
此外,第四传动部610包括用于驱动第四皮带630的第四电机670,第四电机670的输出轴与检测轨道120的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第二横向推板620的长度大于样本架240的宽度,以便均匀推动样本架24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横向推板620为长条状。
如图13所示,已检部220的输入端设置有下移推手700,下移推手700用于将已检部220中的样本架240由输入端向下推移。其中,下移推手700包括第五传动部710和下移推板720,下移推板620的移动方向与纵向推板520的移动方向平行且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五传动部710包括第五传动部610,第五传动部610包括第五电机730、与第五电机相连的第五滑块740以及第五滑轨750,下移推板720设置在第五滑块740的上端。
第五电机730使第五滑块740带动下移推板720做往复运动,第五滑块740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七感应部760,第七感应部760用于检测下移推板720的位置。下移推板720将已检部220的输入端的样本架240向下推移,每推动一个样本架240后,下移推板720均回到初始位置等待推移下一个样本架24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七感应部760为光电传感器。第五滑块640的侧部设置有第五挡光片770,当第五挡光片770挡住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束时,即表示下移推板720达到极限位置。
此外,第五电机730的输出轴与检测轨道120的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下移推板720的长度至少大于样本架240长度的1/3,以便均匀推动样本架240。
在一个实施例中,下移推板720为平板状。
下移推板720与已检部220输入端的端面齐平,因此下移推板720不会对已检部220输入端造成阻碍。
如图13所示,周转部230已检部220的输入端设置有上移推手800,上移推手800用于将周转部230中的样本架240由输入端推至输出端。其中,上移推手800包括第六传动部810和上移推板820,上移推板820的移动方向与纵向推板 520的移动方向平行且相反。
第六传动部810包括第六皮带830、夹持在第六皮带830上的第六滑块840 以及第六滑轨850,上移推板设置在第六滑块840的上端。
进一步地,第六传动部81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八感应部860,第八感应部860 用于检测上移推板是否达到极限位置。当上移推板到达左侧的极限位置或右侧的极限位置后,第八感应部860向第六传动部810发送信号,从而使第六传动部810 以相反的方向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八感应部860为光电传感器。如图15所示,第六滑块 840的侧部设置有第六挡光片880,当第六挡光片880挡住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束时,即表示上移推板820达到极限位置。
此外,第六传动部810包括用于驱动第六皮带830的第六电机870,第六电机870的输出轴与检测轨道120的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上移推板820的宽度至少大于样本架240长度的1/3,以便均匀推动样本架240。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移推板820为U形板,本文所述的上移推板820的宽度为U形板的开口宽度。如图6所示,待检部210、已检部220和周转部230中均设置有行走轨道260,样本架240的底端设置有凹槽250,凹槽250与行走轨道 260相配合。从而推动样本架240在待检部210、已检部220和周转部230中行走时,能够保持其行走轨迹为直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轨道110为输送带,退推轨道120为与输送带平行设置的滑槽。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急诊通道。具体地,轨道输送机构100包括急诊轨道130,急诊轨道130的第一端为输入端或输出端,急诊轨道130的第二端对应于与主机 900的急诊进样位。急诊轨道130具有比检测通道110更高的优先级,即急诊通道130上的样本架240能够优先于检测通道110上的样本架240被检测。
具体地,急诊轨道130与检测轨道110平行设置的输送带。
急诊轨道130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六感应部140,第六感应部140用于检测急诊轨道130上的样本架240是否完全就位。
当有急诊样本需要检测时,通过急诊通道130的第一端放入样本架240,样本架240被运送到急诊通道130的第二端,急诊通道130的第二端对应主机900 的急诊样本检测位,此时检测通道110停止,当第六感应部14检测急诊轨道130 上的样本架240完全就位后,向主机900发送信号,使主机900从急诊样本检测位加样。待加样完成后,急诊轨道130反向运行,从而使样本架240由第二端运送至第一端,并从第一端中取出。
同样地,急诊轨道130的宽度与样本架240的宽度一致,或者稍微大于样本架240的宽度,并且急诊轨道130中样本架240的行走方向也为横向,从而减少轨道所占空的空间。
另外,检测轨道110和急诊轨道130上均设置有扫描部150。样本架240上设置有条码,当样本架240经过扫描部150时,扫描部150能够获知样本架240 中的样本属性。
其中,条码格式应至少支持:Code 128,Code 39,Codabar,2/5Interleaved。
并且,由于试管的规格为:外径是12-16mm,高度是75-100mm的不同规格类型,因此,扫描部150同时支持对于样本架上试管类型的识别。
在一个实施例中,样本暂存机构200设置在机架160上,如图1所示,机架 160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行走的滚轮170以及用于支撑机架160的支撑腿180,当需要推动机架160时将滚轮170放下,将支撑腿180收起就可推动机架160;当需要使机架160停在某处时,将滚轮170收起,将支撑腿180放下就可将机架160 固定在地面上。
此外,机架160上设置有控制箱190,其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感应部以及各个传动部均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横向为检测轨道110的运行方向,即图1所示的X轴方向,纵向为图1所示的Y轴方向。
如图2所示,主机1包括加样臂模块11、试剂臂模块12和设置在孵育模块 19上方的检测模块13,其中,进加样臂模块11将样本检测位的样本转移到反应杯14中,试剂臂模块12将试剂模块15中的试剂转移到反应杯14中并与反应杯 14内的样品混合,随后反应杯14在孵育模块19中进行孵育,孵育结束后检测模块13对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光激发并对激发后产生的发光信号进行检测。
孵育模块19包括第一孵育盘191和第一孵育盘192,试剂模块15包括第一试剂盘151和第二试剂盘152,孵育盘通过电机带动转动,在第一孵育盘191和第一孵育盘192之间设有移杯弃杯模块18,移杯弃杯模块18包括推杯轨道和弃杯轨道,推杯轨道和弃杯轨道之间通过直线电动进行轨道变换。当第一孵育盘191 上的反应杯孵育时间结束,反应杯14旋转至第一孵育盘191的反应杯移出位的同时第一孵育盘192的反应杯也转至反应杯移出位,此时移杯弃杯模块18启动,并将轨道移至弃杯轨道,将第一孵育盘192反应杯丢弃;然后移杯弃杯模块18 切换至移杯轨道,将第一孵育盘191的检测反应杯推送到第一孵育盘19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加样臂模块11包括支架和臂组件,臂组件设置在支架的上部,支架上还设有分别与臂组件连接的上下运动组件305和旋转运动组件304,上下运动组件305使臂组件相对支架上下运动,旋转运动组件304 使臂组件相对支架旋转运动。
臂组件包括连接臂302,连接臂302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样本针301,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花键轴303,花键轴303可以在直线方向传递运动,还可以在圆周方向传递扭矩。样本针301通过连接臂302与花键轴303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样本针301能够随花键轴303的上下运动或旋转运动而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下运动组件305包括第一电机306,第一电机306连接第一主动轮307,第一主动轮307通过第二同步带308连接第一从动轮,第二同步带308上固定有移动块309,花键轴303的下端穿过移动块309,当第一电机 306启动后,带动第一主动轮307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同步带308转动,移动块309 随第二同步带309转动而上下移动,花键轴303随移动块309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花键轴303通过连接臂302固定连接的样本针302上下运动。
优选的,移动块309的上下两端设有挡圈防止花键轴303相对移动块上下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运动组件304包括第二电机310,第二电机310连接第二主动轮,第二主动轮通过第三同步带连接第二从动轮311,第二从动轮311 的上部设有旋转块,第二从动轮和旋转块312均套设在花键轴303的外部。当第二电机310启动带动第三同步带转动时,第三同步带将带动第二从动轮311转动。第二从动轮311转动带动花键轴303转动,由于花键轴303能够在旋转块312内部相对转动,因此花键轴303随第二从动轮311的旋转运动从而带动与花键轴303 通过连接臂302固定连接的样本针301的旋转运动。
优选的,第二从动轮311与花键轴302之间设有平键防止花键轴302与第二从动轮311相对转动。
加样臂模块11的样本针301能够随花键轴303的上下运动或旋转运动而运动。这种结构不仅使得样本针301可以在不同位置加载样品或试剂;同时由于只有花键轴这一级旋转,体积小、结构简单且装配和维修方便、成本低;并且由于采用旋转和上下运动的结合,使得样本针301的运动轨迹确定,不仅速度快且减少了出错的概率,精度高。
理杯模块17位于加样臂模块11的后方,如图23所示,理杯模块17包括用于盛放反应杯的装杯部171和位于装杯部171底部的排杯装置。在装杯部171的一侧设置有敞口,敞口沿装杯部171一侧的顶部至延伸至底部。其中,敞口沿装杯部171一侧的顶部至中部呈弧形过渡,以使装杯部171的顶部至中部的容积逐渐增大,装杯部171的内壁呈光滑设置,在装杯部171光滑内壁的作用下,能够使反应杯14快速地进入排杯装置内。
排杯装置包括与紧固连接在装杯部171底部的托盘和设置在托盘内的反应杯转动盘172,在反应杯转动盘172顶部(反应杯转动盘172上接触反应杯14的位置)的周向边缘设置有与反应杯14相配合的杯槽170。在反应杯转动盘17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反应杯14排出杯槽170的第一驱动部174。反应杯转动盘172 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75驱动转动,在反应杯转动盘172转动的作用下,装杯部171 底部的反应杯14能够依次放置在杯槽170内,接着在第一驱动部174的作用下,将反应杯14整齐划一地排出杯槽170。
反应杯滑道基座的内部设置有与杯槽170连通的反应杯滑道173,在反应杯滑道173上设置有纵向导向槽176,在纵向导向槽176的底部横向设置有与纵向导向槽176连通的横向导向槽177,在横向导向槽177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横向导向槽177内的反应杯14沿横向导向槽177依次滑移至末端的第二驱动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紧固连接的控制反应杯14运动的摩擦轮178,驱动电机带动摩擦轮178转动,在摩擦轮 178转动的过程中,摩擦轮178的周侧表面与反应杯14的凸缘的接触,利用摩擦轮178与反应杯14之间的作用力带动反应杯14沿横向导向槽175以正立姿态向其末端运动。
优选的,在横向导向槽175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反应杯以整齐排出横向导向槽175的电磁铁导向部179,电磁铁导向部179的始端设置有接触传感器。
横向导向槽175内的反应杯在碰到电磁铁导向部179的接触传感器后,停止运动。
理杯模块17能够将杂乱无章的反应杯整理成有序排列,并经上杯模块16有序推送至第一孵育盘191,提高样本的检测效率。先将反应杯14通过敞口放置在装杯部171内,第一驱动装置带动反应杯转动盘172逆时针转动,装杯部171内的反应杯14依次进入杯槽170内。反应杯转动盘172逆时针转动,带动拨轮周期性逆时针转动,能够将杯槽170内的反应杯14依次、平躺、整齐划一输送至反应杯滑道173上,接着反应杯14依次进入纵向导向槽176和横向导向槽177 内。当反应杯转动盘172发生卡杯故障时,在第一驱动装置中摩擦离合器的作用下,实现第一电机空转,能够方便地取出反应杯转动盘172上卡住的反应杯14。纵向导向槽176内反应杯14的位置到达满杯传感器的位置时,反应杯转动盘172 停止转动。第二电机带动摩擦轮178运动,并保证摩擦轮178与反应杯14接触,控制反应杯14由横向导向槽177的始端依次、以正立姿态、整齐划一地运动至末端。位于横向导向槽177末端的反应杯14在碰到接触传感器后,反应杯14停止运动,从而能够实现将杂乱的反应杯14理好的目的。上杯模块16位于理杯模块17与孵育模块19之间,包括滑轨166、卡杯装置、传动装置、滑道以及复位装置,其中,卡杯装置与滑轨166滑动连接,传动装置位于滑轨166上方,用于控制卡杯装置沿滑轨166移动,滑道169位于卡杯装置的下方,反应杯14位于滑道169内,卡杯装置能够控制反应杯14在滑道169内移动;复位装置用于使卡杯装置复位,优选地,复位装置固定于滑轨166一端的上方。
卡杯装置包括:滑块1612、反应杯卡爪161、电磁铁167以及第一光电流传感器168。其中,滑块1612与滑轨166滑动配合连接,滑块1612一侧设置有反应杯卡爪161,反应杯卡爪161相对于滑块1612垂直滑动,反应杯卡爪161上设置有用于使限位螺钉通过的滑槽1613,限位螺钉通过滑槽1613将反应杯卡爪161 连接在滑块1612上。反应杯抓手161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反应杯抓手161相对于滑块1612垂直滑动的电磁铁167,其中,电磁铁167与滑块1612固定连接,电磁铁167在通电状态下,反应杯抓手161离开电磁铁167沿滑槽1613向下运动,电磁铁167在未通电状态下,反应杯抓手161吸附在电磁铁167下端。第一光电流传感器168设置在反应杯抓手161一侧,用于检测反应杯抓手161的位置。
如图24所示,反应杯14的杯底为半球状,杯体呈圆柱形,杯底中央设置有圆柱形凸起,杯口一周设置有向外凸起的杯沿,杯沿的直径大于反应杯14杯的直径。反应杯抓手161的底部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用于卡接反应杯14,其中,限位槽长度与杯沿直径相同,移动反应杯14时,反应杯14的杯沿卡接在限位槽内,反应杯14随反应杯抓手161的移动而移动。由于反应杯抓手161在电磁铁通电时下移至反应杯边沿,反应杯14仅随反应杯抓手161在滑道169内水平移动而非竖直移动,因此,反应杯不会发生掉杯现象,且抓手的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和加工。
优选的,卡杯装置与滑轨166相互垂直设置,在滑轨166的上方,滑轨166 两端分别设置有惰轮165和同步带轮163,惰轮165和同步带轮163通过同步带 164连接在一起,卡杯装置与第一同步带164垂直相连,第一同步带164通过步进电机162带动转动,当第一同步带164转动时带动卡杯装置沿滑轨166在理杯模块17与孵育盘模块之间运动。
优选的,滑道169位于反应杯卡爪161下方,与滑轨166平行设置,反应杯卡爪161通过电磁铁167感应,带动反应杯14通过滑道169到达孵育盘模块。理杯模块17整理好的反应杯14位于滑轨166一端,此时电磁铁167启动,光电传感器168感应电磁铁167启动后,带动卡杯抓手161向下移动,卡杯抓手161 底部开口卡住反应杯14边沿,同时步进电机162带动第一同步带164转动,驱动反应杯移动装置沿滑轨166向第一孵育盘5所在方向移动,反应杯14从滑道 169穿过,到达第一孵育盘5。
优选地,复位装置1611为第二光电感应传感器,包括能够使卡杯装置通过的N型槽,电磁铁167断电后,反应杯卡爪161上移,直至第一光电流传感器 14检测反应杯卡爪161通过第一光电流传感器的U型槽,反应杯卡爪161吸附在电磁铁167上并离开反应杯14,此时步进电机162运动,带动同步带轮163沿与送杯时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一同步带164带动卡杯装置沿与送杯时相反的方向运动,直至卡杯装置回到第二光电流传感器复位装置的N型槽内,即回到孵育盘另一端,完成送杯到回位这一过程。
通过上杯模块16,反应杯14可以在理杯模块17、滑道169、第一孵育盘5 之间直接平面移动,避免了在三维机械手臂抓手抓取反应杯14造成的错误率高、掉杯以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另外,所述电机采用步进电机,控制皮带传动装置传动时使带轮运行更加平稳。
本发明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是通过以下过程完成检测的:
检测轨道31将要检测样本推送至样本吸取位;理杯模块17将无序地反应杯 14整理有序并排列整齐,通过上杯模块16将反应杯14推送至第一孵育盘191的进杯位;随后,第一孵育盘191旋转,将反应杯14从进杯位转至加样位;接着,加样臂模块11通过流路系统控制旋转,从检测轨道31中到达样本吸取位的试管中吸取样本,随后旋转至第一孵育盘191的加样位,向加样位的反应杯14中加样本;如若遇到急诊样品,加样臂模块11会先吸取急诊样品,带急诊样品取样结束后再继续之前检测轨道31中的样本吸取;之后,通过加样臂模块11吸取稀释液对样本进行稀释,随后,第一孵育盘191继续转动,将加样位上的反应杯14 从加样位转至试剂位,同时第一试剂盘151转动,将位于第一试剂盘151上的试剂转至第一试剂吸取位;第一试剂臂通过流路系统控制,从第一试剂盘151试剂吸取位吸取一定量的第一试剂,旋转至第一孵育盘191的试剂位,将第一试剂加入反应杯14中;
随后,第一孵育盘191继续转动,将反应杯14从第一试剂位转至第二试剂位,同时第一试剂盘151转动,将试剂转至第二试剂吸取位;第二试剂臂通过流路系统控制,从第一试剂盘152试剂吸取位吸取一定量的第二试剂,旋转至第一孵育盘191的第二试剂位,加入试剂至反应杯14,第一孵育盘191会将盛有混合液的反应杯14转至混匀位;接着,混匀机构会对反应杯14内的样本混匀;之后,反应杯14将在第一孵育盘191内按一定的周期进行旋转孵育。孵育时间到后,反应杯14正好旋转至第一孵育盘191的反应杯移出位;同时第一孵育盘192转动,转至反应杯14移出位,移杯弃杯模块18启动,轨道移至弃杯轨道,将第二孵育盘13上的反应杯14丢弃;然后移杯弃杯模块18切换至移杯轨道,第一孵育盘191的需要检测的反应杯14推送到第一孵育盘192。反应杯14随第一孵育盘192转至试剂加入位;同时第二试剂盘152转动,将试剂转至第二试剂盘152 的第三试剂吸取位;第三试剂臂转动,通过流路系统控制将第三试剂从试剂瓶中吸出,然后转至第二孵育盘的试剂加入位,将试剂吐入反应杯14中。之后,反应杯14随第一孵育盘192转动。孵育时间到后,反应杯14转至光路检测装置 18,光路检测系统18对反应杯14内的样本进行光学检测,通过激发单元发射的激发光激发样本产生发光信号,进行多次采集和读数,并将上述化学发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检测组件检测化学发光信号的过程包括采集化学发光信号和读数以及对化学发光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再将其传送至控制系统,以由控制系统对其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检测分析。
随后反应杯14随第一孵育盘192转动,转至第一孵育盘192的试剂反应杯出入位。同时移杯弃杯模块18
启动至弃杯轨道,将检测后的反应杯14推出丢弃。至此,完成整个样品检测过程。
整个操作为自动化操作,可以有效避免人工操作存在的个体差异、人工误差、操作规范等不确定性的问题,提高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第一孵育盘192通过旋转将同一待测物质多次移动到检测位置,使得检测模块13对待测物质进行多次检测,进而判断免疫测定是否存在HOOK 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检测位置是指检测机构所处的位置(即产生激发光的位置)。当然,上述的检测位置还可以是第一孵育盘192的上待测物质所处的位置。
如图17和18所示,检测模块13包括用于发射激发光并激发待测物的激发部131和用于接收并检测待测物所产生的发光信号的检测部132,激发部131和检测部132不同时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激发部131包括激发器1311,所述激发器1311能够发射 600~700nm的红色激发光。
其中,激发器1311设置在待测物质的上方,且激发部131中,除激发器1311 不随第一孵育盘192进行周期行的运动之外,激发部131的其余部件可随第一孵育盘192进行周期行的运动,本发明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部132包括检测器1321,其中,检测器1321为单光子计数器、光电倍增管、硅光电池或测光积分球。
其中,检测部132能够检测到的发光信号的波长为520~620nm。
同样地,检测部132中,除检测器1321不随第一孵育盘192进行周期行的运动之外,检测部132的其余部件可随第一孵育盘192进行周期行的运动,本发明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激发部131包括激发光通路1312,检测部132包括信号光通路1322,激发光通路1312与信号光通路1322不同时导通,也不同时关闭。
其中,激发光通路1312和信号光通路1322均设置在壳体上,且激发光通路1312的轴线与信号光通路1322的轴线垂直。如图17所示,激发光通路1312的轴线L1沿Z轴方向,信号光通路1322的轴线L2沿X轴方向。
激发光通路131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激发光通路1312导通或关闭的第一开关1313,信号光通路132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信号光通路1322导通或关闭的第二开关1323,第一开关1313和第二开关1323反向联动。从而同时驱动激发光通路 1312与信号光通路1322的开启与关闭,具体如下:当激发光通路1312开启时,信号光通路1322关闭;当激发光通路1312关闭时,信号光通路1322开启。
具体地当需要激发光激发待测物时,驱动部133转动,驱动部133带动第一开关1313转动,激发光通路1312导通(如图19所示),同时驱动部133带动第二开关1323转动,信号光通路1322处于关闭状态(如图22所示)。
同理,接收并检测待测物所产生的发光信号时,驱动部133再次转动,驱动部133带动第一开关1313转动,第一开关1313阻断激发光通路1312(如图20 所示),同时驱动部133带动第二开关1323转动,信号光通路1322处于打开状态(如图21所示)。从而,驱动部133同时控制激发光通路1312与信号光通路 1322的开启与关闭。
第一开关1313和第二开关1323分别与驱动部133的两端相连,驱动部133 使第一开关1313和第二开关1323呈反方向联动。
其中,驱动部133为旋转电磁铁或电机。驱动部13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输出轴,其中一端与第一开关1313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开关1323相连。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23)

1.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其用于获取位于样本检测位的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检测;
轨道输送机构,其用于输送承载样本的样本架,
样本架暂存机构,其位于所述主机的一侧,用于存放样本架;
其中,所述轨道输送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样本架暂存机构相连,所述轨道输送机构的第二端与主机的样本检测位相对应,所述轨道输送机构将所述样本架暂存机构中的样本架运送至所述样本检测位,待主机完成相应的操作后将所述样本架运送回所述样本架暂存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输送机构包括检测轨道和退推轨道,所述检测轨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样本架暂存机构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退推轨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样本架暂存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检测轨道的第二端与所述退推轨道的第二端相连,所述退推轨道的第二端对应于主机的样本检测位,主机对所述退推轨道第二端的样本架操作完成后,所述退推轨道将所述样本架运送回所述样本架暂存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架暂存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待检部、已检部和周转部,所述待检部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轨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周转部的输入端与所述退推轨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周转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待检部和所述已检部的输入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变轨机构,所述变轨机构设置在检测轨道的第二端,所述变轨机构将所述检测轨道第二端的样本架转移至退推轨道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推手,所述回收推手设置在退推轨道的第二端,所述回收推手使退推轨道上的样本架沿与检测轨道的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样推手,所述进样推手设置在待检部的输入端,所述进样推手用于将所述待检部中的样本架由输入端推至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推推手,所述回推推手设置在样本架暂存机构的端部,所述回推推手用于将周转区输出端的样本架推至待检部的输入端或已检部的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移推手,所述下移推手设置在已检部的输入端,所述下移推手用于将所述已检部中的样本架由输入端向下推移。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移推手,所述上移推手设置在周转部的输入端,所述上移推手用于将所述周转部中的样本架由输入端推至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部、所述已检部和所述周转部中均设置有行走轨道,所述样本架的底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行走轨道相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轨道为输送带,所述退推轨道为与所述输送带平行设置的滑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输送机构包括急诊轨道,所述急诊轨道的第一端为输入端或输出端,所述急诊轨道的第二端对应于与主机的急诊进样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急诊轨道与所述检测轨道平行设置的输送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急诊轨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六感应部,所述第六感应部用于检测所述急诊轨道上的样本架是否完全就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轨道和所述急诊轨道上均设置有扫描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孵育模块以及设置在样本检测位的加样臂模块,所述进加样臂模块将所述样本检测位的样本转移到所述孵育模块中的反应杯中进行孵育。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臂模块包括支架和臂组件,所述臂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上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设置在所述孵育模块上方的检测模块,孵育结束后所述检测模块对所述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光激发并对激发后产生的发光信号进行检测。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用于发射激发光并激发待测物的激发部和用于接收并检测待测物所产生的发光信号的检测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部和所述检测部不同时工作。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设置在所述加样臂模块后方的理杯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理杯模块与所述孵育模块之间的上杯模块。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设置在所述孵育模块一侧的试剂盘模块和试剂臂模,所述试剂臂模块将所述试剂盘模块中的试剂转移到所述反应杯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臂模块通过流路系统控制将所述试剂盘模块中的试剂转移到所述反应杯中,所述流路系统包括:
分注及冲洗系统,其用于分注样本和试剂,并用于样本针冲洗和试剂针冲洗;
酸清洗系统,其用于酸洗样本针和试剂针;以及
排废系统,其用于排出清洗废液。
CN201811638128.5A 2018-08-31 2018-12-29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Pending CN1108738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4098 2018-08-31
CN2018110140980 2018-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3803A true CN110873803A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17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38128.5A Pending CN110873803A (zh) 2018-08-31 2018-12-29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380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3180A (zh) * 2020-08-04 2020-12-15 广东联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进样机械臂组件和高通量自动进样系统及方法
CN115480070A (zh) * 2022-11-07 2022-12-16 苏州艾科锐特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3180A (zh) * 2020-08-04 2020-12-15 广东联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进样机械臂组件和高通量自动进样系统及方法
WO2022028329A1 (zh) * 2020-08-04 2022-02-10 广东联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进样机械臂组件和高通量自动进样系统及方法
CN115480070A (zh) * 2022-11-07 2022-12-16 苏州艾科锐特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62884B (zh) 一种全自动光激化学发光检测仪
WO2017128806A1 (zh) 全自动荧光定量免疫分析仪及检测方法
JP5000750B2 (ja) 多機器臨床作業セルのための検体−搬送モジュール
CN108614101B (zh) 一种磁微粒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11094991A (zh) 血液分析仪及其控制方法
CN210071854U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样本架暂存机构
JP2010139501A (ja) 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検体分析装置
CN112051406B (zh)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设备
JP5342389B2 (ja) 検体処理装置及び検体の搬送装置
JP6651380B2 (ja) 臨床検査装置
CN113588969A (zh) 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及样本检测方法
CN110873803A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CN210155153U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CN114324916A (zh) 样本分析仪
JP6619928B2 (ja) 把持装置、搬送装置、及び分析装置
CN210071850U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CN210109125U (zh) 全自动流水线化化学发光分析仪
CN215115900U (zh) 样本联检分析系统
CN110873804A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JP5373561B2 (ja) 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検体分析装置
JP2010164432A (ja) 自動分析装置とその異常停止回復方法
CN218512463U (zh)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15494249A (zh)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15494229A (zh) 全自动多重免疫联检分析仪及分析方法
CN111751565A (zh) 样本测定装置和样本测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Practicing Zifu

Inventor after: Xiao Qingguo

Inventor after: Liu Guidong

Inventor after: Wu Dongyang

Inventor after: Liu Yuhui

Inventor after: Li Lin

Inventor before: Practicing Zifu

Inventor before: Xiao Qingguo

Inventor before: Liu Guidong

Inventor before: Wu Dongyang

Inventor before: Liu Yuhui

Inventor before: Li Li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