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7814B -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57814B
CN110857814B CN201811524974.4A CN201811524974A CN110857814B CN 110857814 B CN110857814 B CN 110857814B CN 201811524974 A CN201811524974 A CN 201811524974A CN 110857814 B CN110857814 B CN 1108578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compressor
refrigerant
temperature
refrigerant lea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49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57814A (zh
Inventor
白韡
许真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57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7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57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78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8Failure diagnos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包括:S1、空调开机;S2、空调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1运行;S3、空调运行额定时长后,获取排气过热度Tp;S4、空调判断排气过热度Tp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是,则进行步骤S5;否,则空调正常运行;S5、空调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2运行,并获取冷凝器过冷度T0;S6、空调判断冷凝器过冷度T0是否小于第二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空调正常运行。本发明中的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提高了空调对冷媒泄漏检测的准确性,减少误判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空调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重要的电器设备,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中。然而空调在安装过程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管路可能会因密封性差、折弯、长期腐蚀或其他外部不可抗力等原因,出现管路的破损导致空调冷媒泄漏。从根本上来看,冷媒泄漏的体现方式是冷媒流量的减少,冷媒量的不足会使空调性能下降,使压缩机在较差的状况下运行,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压缩机损坏的情况。
目前的技术大多采用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检测冷媒泄漏与否,当检测冷媒泄漏时,空调发出保护指令,停止整机运行,但空调系统在开始运行到运行稳定过程中,或者空调处于高温高湿的工作状况下,空调系统容易出现误判,影响空调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
申请人在早期已经开始了对防止空调冷媒泄漏的技术研究,并在早期递交了相关的专利申请,其申请号为:CN200910099237.9,发明名称为:空调器中制冷剂泄漏的判断方法,公开了一种空调器中制冷剂泄漏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记录压缩机启动前的室内盘管温度T;b.判定压缩机是否启动,是则进行下一步骤,否则返回步骤a;c.判定压缩机是否持续运行x分钟,是则进行下一步骤,否则返回步骤b;d.记录压缩机持续运行x分钟时的室内盘管温度T’和同时的室内温度Tr;e.计算压缩机持续运行x分钟时的室内盘管温度T’与压缩机启动前的室内盘管温度T之间的温差,计算压缩机持续运行x分钟时的室内盘管温度T’和与此同时的室内温度Tr之间的温差,判断两个温差是否小于y,是则进入步骤f,否则将压缩机运行时间清零后返回步骤b;f.停机报故障。但随着申请人对空调冷媒防泄漏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申请中的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某些特定使用环境下,也容易出现误判现象,影响空调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对冷媒泄漏时容易产生误判的问题,以提高空调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包括:
S1、空调开机;
S2、空调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1运行;
S3、空调运行额定时长后,获取排气过热度Tp;
S4、空调判断排气过热度Tp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是,则进行步骤S5;否,则空调正常运行;
S5、空调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2运行,并获取冷凝器过冷度T0;
S6、空调判断冷凝器过冷度T0是否小于第二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空调正常运行;
其中,f2<f1。
进一步的,步骤S3包括:
S301、空调运行t3时长后,获取压缩机排气管压力P11、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
S302、空调根据压缩机排气管压力P11,获取冷媒饱和温度T31;
S303、空调根据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冷媒饱和温度T31,获取排气过热度Tp;
其中,排气过热度Tp=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冷媒饱和温度T31。
进一步的,步骤S5包括:
S501、空调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2运行;
S502、空调运行t4时长后,获取冷凝器出口压力P1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
S503、空调根据冷凝器出口压力P12,获取冷媒饱和温度T32;
S504、空调根据冷媒饱和温度T3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获取冷凝器过冷度T0;
其中,冷凝器过冷度T0=冷媒饱和温度T3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
进一步的,步骤S1包括:
S101、空调开机,获取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
S102、空调根据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获取预运行频率f0;
S103、空调预运行,控制压缩机按照预运行频率f0运行;
S104、空调预运行t1时长后,对压缩机工作电流进行采样;
S105、空调判断压缩机工作电流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是否小于预设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空调结束预运行,并进行步骤S2。
进一步的,步骤S1包括:
S1001、空调开机,获取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
S1002、空调根据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获取预运行频率f0;
S1003、空调预运行,控制压缩机按照预运行频率f0运行,并控制计数器归零;
S1004、空调预运行t1时长后,获取压缩机工作电流;
S1005、空调继续预运行t2时长后,再次获取压缩机工作电流,并控制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
S1006、空调获取相邻两个压缩机工作电流的差值△I;
S1007、空调判断△I是否小于预设阈值;是,则进行步骤S1009;否,则进行步骤S1008;
S1008、空调判断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小于预设计数值;是,则返回步骤S1005;否,则空调结束预运行,并进行步骤S2;
S1009、空调对压缩机吸气管压力进行采样;
S1010、空调判断压缩机吸气管压力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是否小于压力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空调结束预运行,并进行步骤S2。
进一步的,预设模式包括空调上一次关机前的运行模式、用户设置的运行模式;
f2<f0<f1。
进一步的,步骤S6包括:
S601、空调判断冷凝器过冷度T0是否小于第二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进行步骤S602;
S602、空调正常运行;
S603、空调判断运行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是,则返回步骤S5;否,则返回步骤S602。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包括:
S01、空调开机,获取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
S02、空调根据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获取预运行频率f0;
S03、空调预运行,控制压缩机按照预运行频率f0运行,并控制计数器归零;
S04、空调预运行t1时长后,获取压缩机工作电流;
S05、空调继续预运行t2时长后,再次获取压缩机工作电流,并控制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
S06、空调获取相邻两个压缩机工作电流的差值△I;
S07、空调判断△I是否小于预设阈值;是,则进行步骤S09;否,则进行步骤S08;
S08、空调判断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小于预设计数值;是,则返回步骤S05;否,则空调结束预运行,并进行步骤S11;
S09、空调对压缩机吸气管压力进行采样;
S10、空调判断压缩机吸气管压力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是否小于压力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空调结束预运行,并进行步骤S11;
S11、空调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1运行;
S12、空调运行t3时长后,获取压缩机排气管压力P11、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
S13、空调根据压缩机排气管压力P11,获取冷媒饱和温度T31;
S14、空调根据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冷媒饱和温度T31,获取排气过热度Tp;
S15、空调判断排气过热度Tp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是,则进行步骤S16;否,则进行步骤S21;
S16、空调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2运行;
S17、空调运行t4时长后,获取冷凝器出口压力P1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
S18、空调根据冷凝器出口压力P12,获取冷媒饱和温度T32;
S19、空调根据冷媒饱和温度T3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获取冷凝器过冷度T0;
S20、空调判断冷凝器过冷度T0是否小于第二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进行步骤S21;
S21、空调正常运行;
S22、空调判断运行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是,则返回步骤S16;否,则返回步骤S21。
进一步的,f1=nf0,且f1≤压缩机最高运行频率fmax;其中,n为预设数据值,且n>1;
f2=mf0,且f2≥压缩机最低运行频率fmin;其中,m为预设数据值,且0<m<1;
排气过热度Tp=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冷媒饱和温度T31;
冷凝器过冷度T0=冷媒饱和温度T3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
一种空调器,采用所述的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在空调正常的变频运行过程中,首先进行高频阶段,并利用排气过热度作为检测冷媒泄漏的依据,若判断冷媒泄漏可能已经发生,通过将空调调整至低频运行,并获取冷凝器过冷度,利用冷凝器过冷度作为检测冷媒泄漏的依据,对冷媒泄漏情况进行二次判定,这与现有技术中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相比,不仅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空调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避免误判情况的发生;而且有效地避免了可能已经发生的冷媒泄漏情况对高频运行状态下的压缩机造成的损害,降低了压缩机损坏的风险,有利于对压缩机进行及时地保护。
另外,在空调进行正常的变频运行之前,通过设置空调预运行过程,并在预运行阶段利用压缩机工作电流情况作为检测依据,对空调冷媒泄漏情况进行检测,一方面能够提高空调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用户对空调需求的前提下,及时有效地对冷媒泄漏情况进行检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冷媒泄漏检测的滞后情况。
此外,本发明所述的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在预运行阶段中,对压缩机工作电流情况进行多次检测分析,即进行第一级冷媒泄漏检测,在判定空调可能发生冷媒泄漏之后,进行冷媒泄漏情况的复核,即进行第二级冷媒泄漏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空调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最大程度上减少误判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的另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未进行任何特殊解释说明的情况下,本发明中所述的空调器或空调,均指变频空调。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空调,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空调开机;
S2、空调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1运行;
其中,空调在空调数据存储装置中存储有多个压缩机运行频率;空调可以控制压缩机以任一个运行频率进行运行;作为优选,频率f1为较高的压缩机运行频率,从而有利于室内环境尽快达到用户所需求的状态。
S3、空调运行额定时长后,获取排气过热度Tp;
其中,空调运行达到额定时长后,即在空调运行稳定后,再进行数据的获取,以确保所获取数据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有利于保障对空调冷媒泄漏检测的准确性。
S4、空调判断排气过热度Tp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是,则进行步骤S5;否,则空调正常运行;
在空调运行过程中,冷媒介质通过压缩机,由低压低温的蒸汽变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冷媒的过热现象,即冷媒在压缩机处存在过热度参数;当空调正常运行,且冷媒未发生泄露时,所述过热度参数往往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当空调发生冷媒泄漏时,由于冷媒量的减少,在压缩机功率持续输出的影响下,所述过热度参数会随之上升;从而通过获取压缩机排气管中冷媒的过热度情况,利用排气过热度作为检测冷媒泄漏的依据,这与现有技术中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相比,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空调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避免误判情况的发生。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空调厂商生产的空调,在空调类型、功率、以及所填充冷媒的种类上,均有一定的差异;相应的,压缩机排气管中冷媒的过热度情况以及第一阈值也各不相同;具体的,在空调出厂之前,第一阈值为空调厂商根据空调实际情况,预存储在空调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信息。
S5、空调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2运行,并获取冷凝器过冷度T0;
若在步骤S4中,空调检测到冷媒泄漏可能已经发生,则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2运行,作为优选,频率f2为较低的压缩机运行频率,且f2<f1;即空调启动低频运行,一方面是为了在控制室内环境条件平稳的前提下,降低空调对电能的消耗;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可能已经发生的冷媒泄漏情况对高频运行状态下的压缩机造成损害,因而空调控制压缩机低频运行,以降低压缩机损坏的风险,对压缩机进行相应的保护。
S6、空调判断冷凝器过冷度T0是否小于第二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空调正常运行;
在空调运行过程中,冷媒介质通过压缩机变为高温高压的气态介质;然后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介质经过冷凝器变为中温高压的液态介质,对于气态的冷媒介质而言,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会发生冷媒的过冷现象,即冷媒在冷凝器处存在一个过冷度参数;当空调正常运行,且冷媒未发生泄露时,所述过冷度参数往往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当空调发生冷媒泄漏时,其过冷度参数会随之降低,泄漏严重时甚至会变为0度,尤其是在安装风冷冷凝器的空调中,过冷度参数受冷媒泄漏的影响更大;从而通过获取冷凝器过冷度,利用冷凝器过冷度作为检测冷媒泄漏的依据,这与现有技术中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相比,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空调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避免误判情况的发生。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空调厂商生产的空调,在空调类型、功率、以及所填充冷媒的种类上,均有一定的差异;相应的,其过冷度情况以及预设值也各不相同;具体的,在空调出厂之前,预设值为空调厂商根据空调实际情况,预存储在空调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在高频阶段时,利用排气过热度作为检测冷媒泄漏的依据,若判断冷媒泄漏可能已经发生,通过将空调调整至低频运行,并获取冷凝器过冷度,利用冷凝器过冷度作为检测冷媒泄漏的依据,对冷媒泄漏情况进行二次判定,这与现有技术中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相比,不仅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空调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避免误判情况的发生;而且有效地避免了可能已经发生的冷媒泄漏情况对高频运行状态下的压缩机造成的损害,降低了压缩机损坏的风险,有利于对压缩机进行及时地保护。
与常规技术人员认知相同的是,空调正常运行,即为空调按照某个运行模式运行;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空调按照预设模式运行;
其中,预设模式包括空调上一次关机前的运行模式、用户设置的运行模式;具体的,若空调在本次开机时,用户主动设置运行模式,则所述预设模式即为用户设置的运行模式;若用户未设置运行模式,则所述预设模式即为空调上一次关机前的运行模式。
实施例2
如附图2所示,为了对本发明中排气过热度、冷凝器过冷度的检测过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分别对步骤S3、步骤S5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的,步骤S3包括:
S301、空调运行t3时长后,获取压缩机排气管压力P11、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
其中,空调在高频运行阶段,运行t3时长后,即待空调运行稳定后,通过在压缩机排气口处设置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获取压缩机排气管压力P11、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排气管压力P11是指压缩机排气管中冷媒的实际压力值,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是指压缩机排气管中冷媒的实际温度值。
S302、空调根据压缩机排气管压力P11,获取冷媒饱和温度T31;
对于冷媒物质气液相的相平衡而言,在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存在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此时气液两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相应的,在空调出厂之前,空调生产厂商在空调数据存储装置中预设有各个压缩机排气管压力值所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值,或者是压缩机排气管压力值与冷媒饱和温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此外,若空调中冷媒为单一组分时,压缩机排气管压力值与冷媒饱和温度值之间的对应情况,以该单一组分为基准物质;若空调中冷媒为混合组分时,压缩机排气管压力值与冷媒饱和温度值之间的对应情况,优选为以含量最多的一个组分为基准物质。
S303、空调根据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冷媒饱和温度T31,获取排气过热度Tp;
其中,排气过热度为压缩机排气管中冷媒的过热度,是在压缩机排气管中冷媒的实际压力下,压缩机排气管中冷媒的实际温度与冷媒所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差值,即排气过热度Tp=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冷媒饱和温度T31。
本实施例通过步骤S301-步骤S303的过程,能够准确地获取排气过热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近似处理的手法所引入的数据信息的误差或偏差,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数据偏差所导致的误判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
另外,步骤S5包括:
S501、空调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2运行;
步骤S501为空调的低频运行阶段,是针对空调在高频运行阶段,检测到可能已经发生冷媒泄漏之后,为了对冷媒泄漏情况进行二次检测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可能已经发生的冷媒泄漏对压缩机造成的损害,空调压缩机以频率f2运行,其中f2<f1,即空调由高频运行阶段调整为低频运行阶段。
S502、空调运行t4时长后,获取冷凝器出口压力P1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
空调在低频运行阶段,运行t4时长后,即待空调运行稳定后,通过在冷凝器出口处设置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获取冷凝器出口压力P1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需要说明的是,冷凝器出口压力P12是指冷凝器出口的冷媒实际压力值;冷凝器出口温度T12是指冷凝器出口的冷媒实际温度值。
S503、空调根据冷凝器出口压力P12,获取冷媒饱和温度T32;
其中,对于冷媒物质的气液两相而言,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存在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此时气液两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相应的,在空调出厂之前,空调生产厂商在空调数据存储装置中预设有各个冷凝器出口压力值所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值,或者是冷凝器出口压力值与冷媒饱和温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此外,若空调中冷媒为单一组分时,冷凝器出口压力值与冷媒饱和温度值之间的对应情况,以该单一组分为基准物质;若空调中冷媒为混合组分时,冷凝器出口压力值与冷媒饱和温度值之间的对应情况,优选为以含量最多的一个组分为基准物质。
S504、空调根据冷媒饱和温度T3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获取冷凝器过冷度T0;
其中,冷凝器过冷度为冷凝器中冷媒的过冷度,是冷凝器出口的冷媒实际压力所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与冷凝器出口的冷媒实际温度的差值,即冷凝器过冷度T0=冷媒饱和温度T3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
从而通过步骤S501-步骤S504的过程,能够准确地获取冷凝器过冷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近似处理的手法所引入的数据信息的误差或偏差,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数据偏差所导致的误判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
实施例3
如附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空调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实施例1中的方法做进一步补充说明。
具体的,对于实施例1中的方法,本实施例对步骤S1进行了技术方案上的补充;其中,步骤S1包括:
S101、空调开机,获取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
其中,空调通过设置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对各项温度参数分别进行检测。
预设模式包括空调上一次关机前的运行模式、用户设置的运行模式;具体的,若空调在本次开机时,用户主动设置运行模式,则所述预设模式即为用户设置的运行模式;若用户未设置运行模式,则所述预设模式即为空调上一次关机前的运行模式;
S102、空调根据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获取预运行频率f0;
空调在出厂之前,空调生产厂商在空调数据存储装置中预设有若干预运行频率以及各个预运行频率与不同空调相关参数(如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等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空调根据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中的至少两个数据信息,从空调数据存储装置中调取处相对应的预运行频率f0;作为优选,空调根据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这三个数据信息,从空调数据存储装置中获取对应的预运行频率f0,其中f0<空调最大运行频率fmax;作为优选,f2<f0<f1。
S103、空调预运行,控制压缩机按照预运行频率f0运行;
空调预运行阶段,压缩机保持预运行频率f0运行,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用户对空调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使空调进入较为平稳的运行状态,便于进行冷媒泄漏的检测。
S104、空调预运行t1时长后,对压缩机工作电流进行采样;
空调在预运行达到t1时长后,即在空调运行稳定后,再进行数据的获取,以确保所获取数据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有利于保障对空调冷媒泄漏检测的准确性。
其中,对压缩机工作电流进行采样,具体是空调通过在压缩机电路上设置电流检测装置,对压缩机工作电流进行连续采样,所述电流检测装置可以是电流表或者电流传感器。
S105、空调判断压缩机工作电流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是否小于预设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空调结束预运行,并进行步骤S2。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阈值为单位时间内的电流变化量或电流变化速率,其数值为负数;
在空调运行过程中,压缩机对冷媒介质进行功率输出,将低压低温的蒸汽变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当空调正常运行,且冷媒未发生泄露时,压缩机会保持稳定的功率输出状态,其实际工作电流同样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当空调发生冷媒泄漏,由于冷媒量的不断减少,压缩机的负载也在逐渐减小,其输出功率逐渐减少,压缩机的工作电流相应的也会随之减小;
因此,压缩机工作电流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均为负值,当压缩机工作电流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小于预设阈值,则说明发生冷媒泄漏;若压缩机工作电流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不小于预设阈值,则空调结束预运行,并进行步骤S2,以及后续的冷媒检测过程。
通过在空调进行正常的变频运行之前,设置预运行阶段,并在预运行阶段利用压缩机工作电流情况作为检测依据,对空调冷媒泄漏情况进行检测,一方面能够提高空调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用户对空调需求的前提下,及时有效地对冷媒泄漏情况进行检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冷媒泄漏检测的滞后情况。
实施例4
如附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空调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实施例1中的方法做进一步补充说明。
具体的,对于实施例1中的方法,本实施例对步骤S1进行了技术方案上的补充;其中,步骤S1包括:
S1001、空调开机,获取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
S1002、空调根据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获取预运行频率f0;
S1003、空调预运行,控制压缩机按照预运行频率f0运行,并控制计数器归零;
其中,步骤S1001、步骤S1002、步骤S1003与实施例3中的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103相同,在此不进行赘述。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空调上设置有计数器,并在步骤S1003中,空调在预运行开始时,控制计数器归零,以便于后续冷媒泄漏检测工作的进行。
S1004、空调预运行t1时长后,获取压缩机工作电流;
空调在预运行达到t1时长后,即在空调运行稳定后,再进行数据的获取,以确保所获取数据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有利于保障对空调冷媒泄漏检测的准确性。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对压缩机工作电流的获取过程,优选为,在压缩机电路上设置电流传感器,通过电流传感器实时获取压缩机工作电流。
S1005、空调继续预运行t2时长后,再次获取压缩机工作电流,并控制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
同样的,空调继续运行t2时长后,再次通过电流传感器获取压缩机工作电流;其中,t2时长可视为单位时长或预设时长。
S1006、空调获取相邻两个压缩机工作电流的差值△I;
S1007、空调判断△I是否小于预设阈值;是,则进行步骤S1009;否,则进行步骤S1008;
需要说明的是,差值△I的计算,是以时间先后为基准,将在后检测的压缩机工作电流减去在先检测的压缩机工作电流;即随着空调的运转,若发生冷媒泄漏,随着压缩机工作电流的减小,差值△I为负数;
相应的,预设阈值是空调出厂前预设的空调数据,具体为单位时间内的电流变化量,其数值也为负数;若发生冷媒泄漏,压缩机工作电流会急剧减小,因此,当差值△I小于预设阈值时,说明空调可能发生冷媒泄漏,需要进行步骤S1009,对冷媒泄漏情况进行复核。
S1008、空调判断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小于预设计数值;是,则返回步骤S1005;否,则空调结束预运行,并进行步骤S2;
为了确保检测的准确性,避免因单次检测分析而引起的误判情况,本实施例在步骤S1007中判定空调发生冷媒泄漏后,对预运行阶段的压缩机工作电流检测分析次数进行判断;若有任意一次的压缩机工作电流检测分析判定为冷媒泄漏,则空调直接进行步骤S1009,对冷媒泄漏情况进行复核;若每一次的压缩机工作电流检测分析判定均为空调未发生冷媒泄漏,则空调直接进行正常的变频运行阶段,以及时满足用户对空调的需求,相应的,在空调正常的变频运行阶段同样也可以进行后续的冷媒检测过程,对于本实施例而言,空调直接结束预运行,进行步骤S2。
S1009、空调对压缩机吸气管压力进行采样;
其中,空调在压缩机吸气管处设置压力采集装置,用于实时获取压缩机吸气管压力,所述压力采集装置可以是压力传感器或者压力开关;
S1010、空调判断压缩机吸气管压力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是否小于压力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空调结束预运行,并进行步骤S2。
其中,所述压力阈值为单位时间内的压力变化值或压力变化速率,其数值为负数;
相较于外部大气环境,空调冷媒管路中往往是高压环境,在发生冷媒泄漏时,冷媒管路中的压力会随之急剧下降;因此,压缩机吸气管压力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均为负值,当其小于压力阈值时,说明空调可能发生冷媒泄漏;
相应的,通过在对压缩机工作电流情况进行判定,当判定结果为△I小于预设阈值时,说明空调可能发生了冷媒泄漏;为了对判定结果进行进一步核实,将压缩机吸气管压力的变化情况作为复核条件,对可能发生的冷媒泄露情况做进一步复核;当压缩机吸气管压力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不小于压力阈值时,说明在对压缩机工作电流情况的判定过程中,可能出现误判,需要继续进行后续的冷媒检测,即空调结束预运行,并进行步骤S2;当压缩机吸气管压力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小于压力阈值时,则说明在对可能发生的冷媒泄漏情况进行复核时,可以确定空调已经发生冷媒泄漏。
具体的,在对压缩机吸气管压力进行采样过程中,空调可以获取一次压缩机吸气管压力,然后继续运行单位时长后,再次获取压缩机吸气管压力,通过计算获取相邻两个压缩机吸气管压力的差值,或者相邻两个压缩机吸气管压力的差值与单位时长的比值(即为压缩机吸气管压力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最后再进行步骤S1010即可;另外,本实施例中获取压缩机吸气管压力的次数至少为两次。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压缩机吸气管压力的差值的计算,是以时间先后为基准,将在后检测的压缩机吸气管压力减去在先检测的压缩机吸气管压力;即随着空调的运转,压缩机吸气管压力随之降低的过程中,压缩机吸气管压力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均为负数;
相应的,压力阈值是在空调出厂前预设的空调数据,具体为单位时间内的压力变化量或压力变化速率,其数值也均为负数;若发生冷媒泄漏,压缩机吸气管压力会随之急剧下降;因此,当压缩机吸气管压力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小于压力阈值时,说明空调发生冷媒泄漏。
此外,本实施例也可视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对实施例3的技术方案做的进一步改进;一方面是在空调进行正常的变频运行阶段之前,设置预运行阶段,并在预运行阶段对空调冷媒泄漏情况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在预运行阶段中,对压缩机工作电流情况进行多次检测分析,即进行第一级冷媒泄漏检测,在判定空调可能发生冷媒泄漏之后,进行冷媒泄漏情况的复核,即进行第二级冷媒泄漏检测。本实施例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空调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最大程度上减少误判情况的发生,而且能够在保障用户对空调需求的前提下,及时有效地对冷媒泄漏情况进行检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冷媒泄漏检测的滞后情况。
实施例5
如附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空调对冷媒泄漏判断的准确性,本实施例提出另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具体包括:
S01、空调开机,获取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
S02、空调根据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获取预运行频率f0;
S03、空调预运行,控制压缩机按照预运行频率f0运行,并控制计数器归零;
S04、空调预运行t1时长后,获取压缩机工作电流;
S05、空调继续预运行t2时长后,再次获取压缩机工作电流,并控制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
S06、空调获取相邻两个压缩机工作电流的差值△I;
S07、空调判断△I是否小于预设阈值;是,则进行步骤S09;否,则进行步骤S08;
S08、空调判断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小于预设计数值;是,则返回步骤S05;否,则进行步骤S09;
空调判断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小于预设计数值;是,则返回步骤S05;否,则空调结束预运行,并进行步骤S11;
S09、空调对压缩机吸气管压力进行采样;
S10、空调判断压缩机吸气管压力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是否小于压力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空调结束预运行,并进行步骤S11;
S11、空调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1运行;
其中,f1=nf0,且f1≤压缩机最高运行频率fmax;其中,n为预设数据值,且n>1。
S12、空调运行t3时长后,获取压缩机排气管压力P11、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
S13、空调根据压缩机排气管压力P11,获取冷媒饱和温度T31;
S14、空调根据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冷媒饱和温度T31,获取排气过热度Tp;
其中,排气过热度Tp=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冷媒饱和温度T31。
S15、空调判断排气过热度Tp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是,则进行步骤S16;否,则进行步骤S21;
S16、空调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2运行;
其中,f2=mf0,且f2≥压缩机最低运行频率fmin;其中,m为预设数据值,且0<m<1。
S17、空调运行t4时长后,获取冷凝器出口压力P1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
S18、空调根据冷凝器出口压力P12,获取冷媒饱和温度T32;
S19、空调根据冷媒饱和温度T3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获取冷凝器过冷度T0;
其中,冷凝器过冷度T0=冷媒饱和温度T3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
S20、空调判断冷凝器过冷度T0是否小于第二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进行步骤S21;
S21、空调正常运行;
S22、空调判断运行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是,则返回步骤S16;否,则返回步骤S21。
其中,步骤S20、步骤S21、步骤S22这三个步骤,可以视为对实施例1中的步骤S6进行的补充说明。具体的,步骤S22的设置,使得空调在开机运行,并进行相应的冷媒泄漏的检测分析后,若判定未发生冷媒泄漏,空调正常运行,且在运行达到预设时长后,返回到步骤S16,重新在低频运行阶段对空调进行冷媒泄漏的检测分析,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检测分析过程,在空调运行的各个阶段中均能对冷媒泄漏进行检测,直至空调运行结束,从而为空调使用过程中任意时刻可能发生的冷媒泄漏,进行有效地检测及防护。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采用实施例1-5中任一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具体的,所述空调包括:
中央处理器,用于处理空调冷媒泄漏的相关信息,包括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向空调相关部件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等;
第一压力传感器,被设置于压缩机吸气口,第一压力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压缩机吸气管压力;
第二压力传感器,被设置于压缩机排气口,第二压力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压缩机排气管压力;
第三压力传感器,被设置于冷凝器出口,第三压力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冷凝器出口压力;
第一温度传感器,被设置于冷凝器出口,第一温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冷凝器出口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被设置于空调室内机壳体上,第二温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室内温度;
第三温度传感器,被设置于空调室外机壳体上,第三温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室外温度;
第四温度传感器,被设置于压缩机排气口,第四温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压缩机排气管温度;
电流传感器,分别与压缩机电路、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压缩机工作电流;
计数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在检测过程中进行计数;
存储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空调冷媒泄漏的相关数据。
其中,存储器中存储的相关数据至少包括空调运行模式相关的数据,压缩机相关的运行频率,预运行频率与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等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预设阈值,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压力阈值,不同压缩机排气管压力值所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值(或压缩机排气管压力值与冷媒饱和温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冷凝器出口压力值所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值(或冷凝器出口压力值与冷媒饱和温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计数器的预设计数值,预设时长以及各阶段的运行时长等。
具体的,所述存储器包括下列存储介质类型中的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闪存型、硬盘型、固态磁盘(SSD)型、硅磁盘驱动器(SDD)型、多媒体卡微型、卡型存储器(SD或XD存储器类型)、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型、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型、只读存储器(ROM)型、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型、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型、磁存储器型、磁盘型以及光盘型。
在本实施例所述空调的结构基础上,空调还包括空调室内机以及室外机的其余部件,诸如壳体结构、导风机构、变频压缩机、盘管结构等等,鉴于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空调结构或零部件,均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或者通过常规加工生产得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空调开机;
S2、空调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1运行;
S3、空调运行额定时长后,获取排气过热度Tp;
S4、空调判断排气过热度Tp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是,则进行步骤S5;否,则空调正常运行;
S5、空调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2运行,并获取冷凝器过冷度T0;
S6、空调判断冷凝器过冷度T0是否小于第二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空调正常运行;
其中,f2<f1;
步骤S1包括:
S1001、空调开机,获取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
S1002、空调根据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获取预运行频率f0;
S1003、空调预运行,控制压缩机按照预运行频率f0运行,并控制计数器归零;
S1004、空调预运行t1时长后,获取压缩机工作电流;
S1005、空调继续预运行t2时长后,再次获取压缩机工作电流,并控制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
S1006、空调获取相邻两个压缩机工作电流的差值△I;
S1007、空调判断△I是否小于预设阈值;是,则进行步骤S1009;否,则进行步骤S1008;
S1008、空调判断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小于预设计数值;是,则返回步骤S1005;否,则空调结束预运行,并进行步骤S2;
S1009、空调对压缩机吸气管压力进行采样;
S1010、空调判断压缩机吸气管压力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是否小于压力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空调结束预运行,并进行步骤S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
S301、空调运行t3时长后,获取压缩机排气管压力P11、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
S302、空调根据压缩机排气管压力P11,获取冷媒饱和温度T31;
S303、空调根据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冷媒饱和温度T31,获取排气过热度Tp;
其中,排气过热度Tp=压缩机排气管温度T11-冷媒饱和温度T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包括:
S501、空调控制压缩机以频率f2运行;
S502、空调运行t4时长后,获取冷凝器出口压力P1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
S503、空调根据冷凝器出口压力P12,获取冷媒饱和温度T32;
S504、空调根据冷媒饱和温度T3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获取冷凝器过冷度T0;
其中,冷凝器过冷度T0=冷媒饱和温度T32-冷凝器出口温度T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S101、空调开机,获取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
S102、空调根据预设模式、运行前室外温度T21、运行前室内温度T22,获取预运行频率f0;
S103、空调预运行,控制压缩机按照预运行频率f0运行;
S104、空调预运行t1时长后,对压缩机工作电流进行采样;
S105、空调判断压缩机工作电流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量或变化率是否小于预设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空调结束预运行,并进行步骤S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模式包括空调上一次关机前的运行模式、用户设置的运行模式;
f2<f0<f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包括:
S601、空调判断冷凝器过冷度T0是否小于第二阈值;是,则发生冷媒泄漏;否,则进行步骤S602;
S602、空调正常运行;
S603、空调判断运行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是,则返回步骤S5;否,则返回步骤S602。
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采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
CN201811524974.4A 2018-08-24 2018-12-13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Active CN1108578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31335 2018-08-24
CN201810973133 2018-08-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7814A CN110857814A (zh) 2020-03-03
CN110857814B true CN110857814B (zh) 2021-05-18

Family

ID=69635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4974.4A Active CN110857814B (zh) 2018-08-24 2018-12-13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578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7549A (zh) * 2020-04-09 2020-07-28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442468A (zh) * 2020-04-10 2020-07-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与其控制方法和其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28448A (zh) * 2020-07-20 2020-11-13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制冷剂泄漏双模判断方法和装置
CN111928447A (zh) * 2020-07-20 2020-11-13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制冷剂泄漏判断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5186A (zh) * 2002-05-01 2003-11-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和检测制冷剂泄漏的方法
CN104534752A (zh) * 2015-01-26 2015-04-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灌注系统、方法及空调机组
CN104677550A (zh) * 2013-11-26 2015-06-0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泄露检测方法
CN104949266A (zh) * 2015-06-04 2015-09-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检测方法
CN105004492A (zh) * 2015-07-16 2015-10-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6545957A (zh) * 2016-10-11 2017-03-2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速度区间参数的变频空调冷媒泄露检测方法
CN106679085A (zh) * 2016-12-27 2017-05-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CN107042747A (zh) * 2016-01-13 2017-08-15 博格思众公司 具有过热、过冷和制冷剂充注量控制的制冷系统
CN107076489A (zh) * 2014-08-13 2017-08-18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 制冰机的制冷剂充注检测
CN107178961A (zh) * 2017-04-21 2017-09-1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制冷剂泄露监测装置、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7560098A (zh) * 2017-10-30 2018-01-09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7576002A (zh) * 2017-08-17 2018-01-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69574A (zh) * 2016-09-27 2018-04-0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冷却剂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5186A (zh) * 2002-05-01 2003-11-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和检测制冷剂泄漏的方法
CN104677550A (zh) * 2013-11-26 2015-06-0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泄露检测方法
CN107076489A (zh) * 2014-08-13 2017-08-18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 制冰机的制冷剂充注检测
CN104534752A (zh) * 2015-01-26 2015-04-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灌注系统、方法及空调机组
CN104949266A (zh) * 2015-06-04 2015-09-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检测方法
CN105004492A (zh) * 2015-07-16 2015-10-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7042747A (zh) * 2016-01-13 2017-08-15 博格思众公司 具有过热、过冷和制冷剂充注量控制的制冷系统
CN107869574A (zh) * 2016-09-27 2018-04-0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冷却剂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CN106545957A (zh) * 2016-10-11 2017-03-2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速度区间参数的变频空调冷媒泄露检测方法
CN106679085A (zh) * 2016-12-27 2017-05-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CN107178961A (zh) * 2017-04-21 2017-09-1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制冷剂泄露监测装置、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7576002A (zh) * 2017-08-17 2018-01-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60098A (zh) * 2017-10-30 2018-01-09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7814A (zh) 2020-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57814B (zh)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US11131490B2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having condenser unit connected to compressor unit with on-site pipe interposed therebetween and remote from the compressor unit
CN110762743B (zh) 空调和空调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
CN110762785B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冷媒泄漏检测方法
EP2333461B1 (en) Leakage diagnosing device, leakage diagnosing method, and refrigerating device
CN108895611B (zh) 一种冷凝器脏堵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987548B (zh) 制冷系统运行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857811B (zh) 一种空调和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
CN109654782B (zh)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357357B (zh) 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多联机及存储介质
US11747065B2 (en)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0887165B (zh) 一种冷媒泄漏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486612A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制热阀泄漏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503948A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制冷阀泄漏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682035B (zh) 回油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11121249B (zh) 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多联机系统
CN115854488A (zh) 空调设备及故障检测方法
CN110173816B (zh) 一种空调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10857808B (zh) 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和空调
CN110857813B (zh) 空调及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
CN110873434B (zh) 一种冷媒泄露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EP3862649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EP3502593A1 (en) Composition abnormality detection device and composition abnormality detection method
CN110857812B (zh) 空调和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
CN110940047B (zh) 一种冷媒泄漏的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