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79085A - 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79085A
CN106679085A CN201611226342.0A CN201611226342A CN106679085A CN 106679085 A CN106679085 A CN 106679085A CN 201611226342 A CN201611226342 A CN 201611226342A CN 106679085 A CN106679085 A CN 106679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system
compressor
superheat
machine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263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79085B (zh
Inventor
王命仁
李元阳
刘树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263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790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79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9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79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90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多个室内机中的任意一个室内机发生通讯故障时,判断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如果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露,则进一步获取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如果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进行调整,以使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如果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进行调整,以使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从而不仅能够保证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室内机能够正常运行,提高用户体验,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维修人员排查故障的时间,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效率。

Description

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一种多联机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多联机系统具有室内机独立控制、使用灵活、占用安装空间小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别墅等中小型区域。
现有安装环境,通常是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室内机安装在一个室外机下,多个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通过通讯线进行通讯,同时,多个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还连接有气管和液管。由于多个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连接线、连接管较多,因此,在工程安装后正常使用时,有时会因室内机的电路板发生故障或者室内机被断电而导致室内机通讯异常,当某个室内机发生通讯异常时,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室外机都会直接做停机处理,这就导致大多数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室内机被牵连而无法继续运行。对于办公室或者家庭来说,等售后维修人员到来之前都会出现不能使用空调的情况,也就是1%的空调故障,会导致其他99%的房间不能使用空调,这会严重影响到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不仅能够保证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室内机能够正常运行,提高用户体验,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维修人员排查故障的时间,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多个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所述多个室内机中的任意一个室内机发生通讯故障时,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S2,如果所述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露,则进一步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S3,如果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S4,如果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当多个室内机中的任意一个室内机发生通讯故障时,先判断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如果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露,则进一步获取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如果为制冷模式,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进行调整,以使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如果为制热模式,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进行调整,以使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从而不仅能够保证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室内机能够正常运行,提高用户体验,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维修人员排查故障的时间,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压力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排气压力和所述回气压力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漏,包括:判断预设时间内所述排气压力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变化率,并判断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回气压力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如果所述排气压力的变化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变化率,且所述回气压力的变化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则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S31,判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S32,如果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则将所述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升高第一预设值,并进一步判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S33,如果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则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的旁通阀,其中,在将所述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升高所述第一预设值后,如果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则控制所述旁通阀处于开启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S41,将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降低第二预设值,并判断所述制热内机的能力不足信号、所述制热内机的积液系数和所述制热内机的节流元件的开度是否均满足预设条件;S42,如果满足,则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4具体还包括:S43,如果不满足,则将所述压缩机的目标排气压力升高第三预设值,并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排气压力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多个室内机;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多个室内机中的任意一个室内机发生通讯故障时,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并在所述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露时,进一步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其中,如果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如果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当多个室内机中的任意一个室内机发生通讯故障时,判断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并在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露时,进一步获取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如果为制冷模式,控制模块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进行调整,以使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如果为制热模式,控制模块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进行调整,以使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从而不仅能够保证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室内机能够正常运行,提高用户体验,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维修人员排查故障的时间,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压力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排气压力和所述回气压力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漏时,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判断预设时间内所述排气压力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变化率,并判断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回气压力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如果所述排气压力的变化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变化率,且所述回气压力的变化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所述控制模块则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则判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如果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所述控制模块则将所述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升高第一预设值,并进一步判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其中,如果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的旁通阀,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在将所述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升高所述第一预设值后,如果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旁通阀处于开启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则将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降低第二预设值,并判断所述制热内机的能力不足信号、所述制热内机的积液系数和所述制热内机的节流元件的开度是否均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满足,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不满足,所述控制模块则将所述压缩机的目标排气压力升高第三预设值,并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排气压力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多联机系统。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联机系统可包括多个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外机可包括压缩机。
如图1所示,该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多个室内机中的任意一个室内机发生通讯故障时,判断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
具体而言,在多联机系统中,当只有部分室内机发生通讯故障时,如果系统中的冷媒未发生泄漏,则应该允许多联机系统正常运行,以保证其他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室内机能够正常运行。
相关技术中,在室内机发生通讯故障时,室外机将直接做停机处理,然后采用人工排查方式逐一排查故障原因,但由于多个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连接线、连接管较多,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室内机也停止运行,大大影响了用户体验。而如果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冷媒是否发生泄漏,则可以在室内机发生通讯故障且系统未发生冷媒泄漏时,控制系统继续运行,从而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用户体验,而且对于维修人员的快速处理故障也是十分有利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压缩机的回气压力判断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其中,可通过设置在压缩机排气口和回气口的压力传感器实时获取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回气压力。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排气压力和回气压力判断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漏,包括:判断预设时间内排气压力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变化率,并判断预设时间内回气压力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如果排气压力的变化率小于第一预设变化率,且回气压力的变化率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则判断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漏。其中,预设时间、第一预设变化率和第二预设变化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
具体而言,当多联机系统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室内机发生通讯故障时,例如,室内机因突然断电或者室内机的电路板发生故障等,导致与室外机的通讯发生故障时,室内机的节流元件(电子膨胀阀)可能处于较大的开度,此时可根据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回气压力来判断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
在判断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时,可先控制压缩机保持当前运行频率不变,并控制未发生通讯故障的每个室内机保持当前运行状态不变,然后,实时检测预设时间内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回气压力,并对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回气压力的变化率进行判断。如果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有明显下降,或者压缩机的回气压力有明显下降,则判断多联机系统发生冷媒泄漏,此时,控制多联机系统停止运行,并发出冷媒故障报警提示给用户,同时发送冷媒故障报警提示至维修人员处,并等待紧急检修信号;如果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未明显下降,并且压缩机的回气压力也未明显下降,则判断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漏。
S2,如果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露,则进一步获取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
S3,如果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进行调整,以使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3具体可包括:S31,判断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S32,如果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小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则将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升高第一预设值,并进一步判断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S33,如果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则控制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其中,第一预设过热度和第一预设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例如,第一预设过热度可以为10。
具体而言,当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故障制冷内机会旁通液态冷媒,此时获取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并判断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如果是,则无需进行调整,系统可以以当前状态继续运行;否则,将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升高第一预设值,以提高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出口过热度,防止发生故障的制冷内机回液。然后,再次判断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如果是,则不再进行调整,系统以当前状态继续运行;否则,控制多联机系统停止运行,并发出冷媒故障报警提示给用户,同时发送冷媒故障报警提示至维修人员处,并等待紧急检修信号。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的旁通阀,其中,在将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升高第一预设值后,如果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仍小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则控制旁通阀处于开启状态。
也就是说,当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回气口之间有旁通阀时,在将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升高第一预设值后,如果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仍小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则控制旁通阀处于开启状态,以进一步提高压缩机的回气过热度,进而提高排气过热度,防止故障制冷内机回液。在旁通阀开启之后,再次判断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如果是,则控制多联机系统以当前状态继续运行;否则,控制多联机系统停止运行,并发出冷媒故障报警提示给用户,同时发送冷媒故障报警提示至维修人员处,并等待紧急检修信号。
S4,如果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进行调整,以使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4具体可包括:S41,将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降低第二预设值,并判断制热内机的能力不足信号、制热内机的积液系数和制热内机的节流元件的开度是否均满足预设条件;S42,如果满足,则控制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其中,第二预设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4具体还包括:S43,如果不满足,则将压缩机的目标排气压力升高第三预设值,并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排气压力控制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其中,第三预设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
具体而言,当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故障内机会旁通大量冷媒,从而导致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中的冷媒减少。为了防止故障制热内机旁通大量冷媒,导致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缺少冷媒,需要将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降低第二预设值,这样,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出口过冷度降低,根据控制逻辑,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节流元件的开度会调大,从而使得流过的冷媒量增多,进而保证制热内机的制热效果。
在将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降低第二预设值后,判断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能力不足信号是否为OFF,制热内机的积液系数是否满足一定条件,制热内机的节流元件的开度是否已经达到最大,如果是,则不进行调整,此时控制多联机系统以当前状态继续运行;否则,将压缩机的目标排气压力升高第三预设值,进而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保证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制热能力。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室内机出现通讯故障时,能够自动判断是否发生冷媒泄露,并在未发生冷媒泄露时,通过适当调节,使得其他室内机仍可继续正常运行,在维修人员到来之前不会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维修人员可以根据报警提示来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进而有效解决排查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的了解本发明。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多联机系统可包括以下步骤:
S101,室内机出现通讯故障,如,断电或电路板故障导致的通讯故障。
S102,获取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回气压力。
S103,预设时间内,判断排气压力和回气压力是否发生明显下降。如果是执行步骤S104;如果否,执行步骤S105。
S104,多联机系统停止运行,并报冷媒系统故障,紧急检修。
S105,报通讯故障,并获取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
S106,制冷模式下,判断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DSH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例如10),如果是,执行步骤S112;如果否,执行步骤S107。
S107,将未发生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SH提高第一预设值A,即SH'=SH+A。
S108,判断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DSH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例如10)。如果是,执行步骤S112;如果否,执行步骤S109。
S109,开启压缩机排气口与回气口之间的旁通阀。
S110,判断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DSH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例如10)。如果是,执行步骤S112;如果否,执行步骤S111。
S111,多联机系统停止运行,并报冷媒系统故障,紧急检修。
S112,多联机系统以该状态稳定运行。
S113,制热模式下,将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SC降低第二预设值B,即SC'=SC-B。
S114,判断是否满足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能力不足信号=OFF、制热内机的积液系数大、制热内机的节流元件的开度达到最大。如果是,执行步骤S116;如果否,执行步骤S115。
S115,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调节后的频率继续运行。
S116,多联机系统以该状态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当多个室内机中的任意一个室内机发生通讯故障时,判断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如果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露,则进一步获取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如果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进行调整,以使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如果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进行调整,以使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从而不仅能够保证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室内机能够正常运行,提高用户体验,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维修人员排查故障的时间,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效率。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多联机系统可包括:多个室内机10室外机20和控制模块(图中未具体示出)。
其中,室外机20可包括压缩机21。控制模块用于当多个室内机10中的任意一个室内机发生通讯故障时,判断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并在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露时,进一步获取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其中,如果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控制模块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进行调整,以使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如果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控制模块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进行调整,以使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根据压缩机21的排气压力和压缩机21的回气压力判断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根据排气压力和回气压力判断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漏时,控制模块判断预设时间内排气压力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变化率,并判断预设时间内回气压力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如果排气压力的变化率小于第一预设变化率,且回气压力的变化率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控制模块则判断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控制模块则判断压缩机21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如果压缩机21的排气过热度小于第一预设过热度,控制模块则将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升高第一预设值,并进一步判断压缩机21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如果压缩机21的排气过热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控制模块则控制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室外机20还包括:设置在压缩机21的排气口与压缩机21的回气口之间的旁通阀(图中未具体示出),控制模块在将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升高第一预设值后,如果压缩机21的排气过热度仍小于第一预设过热度,控制模块则控制旁通阀处于开启状态。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如果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控制模块则将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降低第二预设值,并判断制热内机的能力不足信号、制热内机的积液系数和制热内机的节流元件的开度是否均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满足,控制模块则控制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不满足,控制模块则将压缩机21的目标排气压力升高第三预设值,并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排气压力控制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所披露的细节,具体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当多个室内机中的任意一个室内机发生通讯故障时,判断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并在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露时,进一步获取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如果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控制模块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进行调整,以使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如果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控制模块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进行调整,以使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从而不仅能够保证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室内机能够正常运行,提高用户体验,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维修人员排查故障的时间,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效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多个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所述多个室内机中的任意一个室内机发生通讯故障时,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
S2,如果所述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露,则进一步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
S3,如果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S4,如果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压力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排气压力和所述回气压力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漏,包括:
判断预设时间内所述排气压力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变化率,并判断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回气压力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
如果所述排气压力的变化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变化率,且所述回气压力的变化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则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漏。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31,判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
S32,如果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则将所述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升高第一预设值,并进一步判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
S33,如果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则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的旁通阀,其中,在将所述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升高所述第一预设值后,如果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则控制所述旁通阀处于开启状态。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S41,将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降低第二预设值,并判断所述制热内机的能力不足信号、所述制热内机的积液系数和所述制热内机的节流元件的开度是否均满足预设条件;
S42,如果满足,则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43,如果不满足,则将所述压缩机的目标排气压力升高第三预设值,并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排气压力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8.一种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室内机;
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多个室内机中的任意一个室内机发生通讯故障时,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并在所述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露时,进一步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其中,
如果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如果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则通过对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压力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排气压力和所述回气压力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是否发生冷媒泄漏时,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判断预设时间内所述排气压力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变化率,并判断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回气压力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变化率;
如果所述排气压力的变化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变化率,且所述回气压力的变化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所述控制模块则判断所述多联机系统未发生冷媒泄漏。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则判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如果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所述控制模块则将所述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升高第一预设值,并进一步判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其中,如果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的旁通阀,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在将所述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冷内机的目标过热度升高所述第一预设值后,如果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旁通阀处于开启状态。
13.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则将未发生通讯故障的制热内机的目标过冷度降低第二预设值,并判断所述制热内机的能力不足信号、所述制热内机的积液系数和所述制热内机的节流元件的开度是否均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满足,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不满足,所述控制模块则将所述压缩机的目标排气压力升高第三预设值,并根据调节后的目标排气压力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继续运行。
CN201611226342.0A 2016-12-27 2016-12-27 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6790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6342.0A CN106679085B (zh) 2016-12-27 2016-12-27 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6342.0A CN106679085B (zh) 2016-12-27 2016-12-27 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9085A true CN106679085A (zh) 2017-05-17
CN106679085B CN106679085B (zh) 2019-07-02

Family

ID=58871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26342.0A Active CN106679085B (zh) 2016-12-27 2016-12-27 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79085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4494A (zh) * 2017-05-05 2017-08-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的故障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多联式空调系统
CN107401848A (zh) * 2017-08-02 2017-11-2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室内机掉电控制方法
CN108131795A (zh) * 2017-12-19 2018-06-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00306A (zh) * 2018-08-16 2018-12-14 中山路得斯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
CN110857814A (zh) * 2018-08-24 2020-03-03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CN110887165A (zh) * 2018-09-10 2020-03-17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泄漏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271819A (zh) * 2019-12-30 2020-06-1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系统可靠性的控制方法
CN112665238A (zh) * 2020-12-18 2021-04-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灌注冷媒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CN113108422A (zh) * 2021-05-21 2021-07-13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系统、空调机组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79043A (zh) * 2021-12-08 2022-04-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缺冷媒处理方法、装置、多联机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4543406A (zh) * 2022-02-11 2022-05-27 深圳市深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空气源热泵预警系统、方法及空气源热泵
CN114543259A (zh) * 2022-03-08 2022-05-2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3639A (zh) * 2004-03-22 2005-09-28 Lg电子株式会社 集中多个区域的空调系统
CN101504180A (zh) * 2009-02-27 2009-08-1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中故障吸气传感器的替代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KR20110105230A (ko) * 2010-03-18 2011-09-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운전방법
CN102230662A (zh) * 2011-06-21 2011-11-02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直流变频vrv空调模块故障的判断方法
CN102345915A (zh) * 2011-08-02 2012-02-08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直流变频空调的故障运行控制方法
CN104251529A (zh) * 2014-10-16 2014-12-31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制冷多联空调系统
WO2015192073A1 (en) * 2014-06-12 2015-12-17 Emerson Electric Co. Hvac system mode detection based on control line current
CN105953354A (zh) * 2016-04-25 2016-09-2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3639A (zh) * 2004-03-22 2005-09-28 Lg电子株式会社 集中多个区域的空调系统
CN101504180A (zh) * 2009-02-27 2009-08-1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中故障吸气传感器的替代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KR20110105230A (ko) * 2010-03-18 2011-09-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운전방법
CN102230662A (zh) * 2011-06-21 2011-11-02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直流变频vrv空调模块故障的判断方法
CN102345915A (zh) * 2011-08-02 2012-02-08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直流变频空调的故障运行控制方法
WO2015192073A1 (en) * 2014-06-12 2015-12-17 Emerson Electric Co. Hvac system mode detection based on control line current
CN104251529A (zh) * 2014-10-16 2014-12-31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制冷多联空调系统
CN105953354A (zh) * 2016-04-25 2016-09-2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4494A (zh) * 2017-05-05 2017-08-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的故障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多联式空调系统
CN107084494B (zh) * 2017-05-05 2020-04-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的故障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多联式空调系统
CN107401848A (zh) * 2017-08-02 2017-11-2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室内机掉电控制方法
CN107401848B (zh) * 2017-08-02 2019-12-0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室内机掉电控制方法
CN108131795A (zh) * 2017-12-19 2018-06-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31795B (zh) * 2017-12-19 2020-04-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00306A (zh) * 2018-08-16 2018-12-14 中山路得斯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
CN110857814A (zh) * 2018-08-24 2020-03-03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CN110857814B (zh) * 2018-08-24 2021-05-18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CN110887165A (zh) * 2018-09-10 2020-03-17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泄漏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887165B (zh) * 2018-09-10 2021-08-24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泄漏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271819A (zh) * 2019-12-30 2020-06-1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系统可靠性的控制方法
CN111271819B (zh) * 2019-12-30 2021-08-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系统可靠性的控制方法
CN112665238A (zh) * 2020-12-18 2021-04-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灌注冷媒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CN112665238B (zh) * 2020-12-18 2022-06-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灌注冷媒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CN113108422A (zh) * 2021-05-21 2021-07-13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系统、空调机组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79043A (zh) * 2021-12-08 2022-04-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缺冷媒处理方法、装置、多联机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4279043B (zh) * 2021-12-08 2022-1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缺冷媒处理方法、装置、多联机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4543406A (zh) * 2022-02-11 2022-05-27 深圳市深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空气源热泵预警系统、方法及空气源热泵
CN114543259A (zh) * 2022-03-08 2022-05-2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装置
CN114543259B (zh) * 2022-03-08 2023-10-1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9085B (zh) 201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9085A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CN105953354B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22072B (zh) 多联机空调的控制方法及多联机空调的控制系统
CN106196428A (zh) 空调器及其防冻结控制方法
CN110440402B (zh) 空调器及其回油控制方法
CN105115199B (zh) 多联机系统的冷媒分流控制方法和装置
EP3998439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system
CN105928279A (zh) 四通阀故障检测方法、四通阀故障检测装置及空调器
CN107062560A (zh) 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冷媒泄漏保护装置和方法
US20100275626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refrigerant quant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CN109237721A (zh) 用于空调的电子膨胀阀故障检测方法
CN110388719B (zh) 中央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318491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260461B (zh) 精准检测多联机空调系统中通讯线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99988B (zh)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及其防止高压保护方法
CN104596000B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6403429A (zh) 空调系统的防液击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7202402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20779B (zh) 空调群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03044A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室内机制热能力的判定方法
CN106545958A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室内机制冷能力不足的判定方法
CN107621058A (zh) 室内机冷媒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105444380A (zh) 一种冷水系统
CN112503723B (zh) 阀体检测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5241143B (zh)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及其防止高压保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