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4782B -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4782B
CN109654782B CN201811520885.2A CN201811520885A CN109654782B CN 109654782 B CN109654782 B CN 109654782B CN 201811520885 A CN201811520885 A CN 201811520885A CN 109654782 B CN109654782 B CN 109654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value
exhaust temperature
electronic expansion
temperature
expansio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08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54782A (zh
Inventor
郑波
吕如兵
汤康
梁祥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115208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547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54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4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54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4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3Expansion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在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排气口的排气温度;根据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并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其中,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为冷凝温度和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差值;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并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双气缸的压缩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由于两个电子膨胀阀解耦合困难,调节过程中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缩系统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并行压缩技术是指两个独立的压缩气缸分别从低压(蒸发器)和中压(闪发器)吸气,分别完成压缩后混合并排气。由于两个压缩过程相互独立,与单机双级压缩相比,并行压缩技术在实现双级压缩的补气功能的同时避免了单机双级压缩中的混合损失以及流动损失,提高了压缩机单体效率及整机能效水平。但是,并行压缩系统采用双电子膨胀阀节流,双电子膨胀阀之间存在极强耦合性,在两个电子膨胀阀的调节过程相互影响,不断联动,难以达到准确的调节效果,使得系统无法稳定高效地运行。
针对相关技术中对双气缸的压缩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由于两个电子膨胀阀解耦合困难,调节过程中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对双气缸的压缩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由于两个电子膨胀阀解耦合困难,调节过程中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其中,压缩系统包括主气缸和从气缸,从两个气缸共同的排气口到主气缸的吸气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闪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从气缸的吸气口和闪发器之间还设置有管道,主气缸的吸气口和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还设置有管道,并行压缩模式为两个气缸分别吸气压缩后混合排气的模式;在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排气口的排气温度;根据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并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其中,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为冷凝温度和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差值;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并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进一步地,从气缸的吸气口和闪发器之间的管道中还设置有第一截止阀,主气缸的吸气口和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的管道中还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包括:在第一截止阀处于开启状态,且第二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确定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下。
进一步地,根据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包括:在预设排气温度范围内划分多个排气温度区间;分别为每个排气区间设置一个预设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值;判断获取到的排气温度所属的排气温度区间;将排气温度所属的排气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值作为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
进一步地,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包括:判断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一目标值;在小于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进一步地,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包括:在压缩机启动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排气温度目标值由下式确定:
Td_s_i=(Td_s_l_i+Td_i)/2
在压缩机启动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后,排气温度目标值由下式确定:
Td_s_i=(Td_s_i-1+Td_s_l_i)/2
其中,Td_s_i为i时刻的排气温度目标值,Td_s_l_i为i时刻的临时排气温度目标值,Td_i为i时刻的实时排气温度,Td_s_i-1为i-1时刻的排气温度目标值,临时排气温度目标值Td_s_l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Td_s_l=a1Te 2+a2Tc 2+a3Ti 2+a4TeTc+a5TiTc+a6Te+a7Tc+a8Ti+a9F2+a10F+a11
其中,Te为蒸发温度,Tc为冷凝温度,Ti为中间温度,F为压缩机运行频率,a1、a2、a3、a4、a5、a6、a7、a8、a9、a10和a11为常数。
进一步地,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包括:判断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二目标值;在小于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判断吸气过热度和吸气过热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三目标值,其中,吸气过热度为吸气温度与蒸发器的蒸发温度的差值;在小于第三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在预设时长后,重新执行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排气温度的步骤,并重新执行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的步骤以及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其中,压缩系统包括主气缸和从气缸,从两个气缸共同的排气口到主气缸的吸气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闪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从气缸的吸气口和闪发器之间还设置有管道,主气缸的吸气口和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还设置有管道,并行压缩模式为两个气缸分别吸气压缩后混合排气的模式;获取单元,用于在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排气口的排气温度;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并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其中,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为冷凝温度和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差值;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并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程序执行上述任意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通过本申请,采用以下步骤: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其中,压缩系统包括主气缸和从气缸,从两个气缸共同的排气口到主气缸的吸气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闪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从气缸的吸气口和闪发器之间还设置有管道,主气缸的吸气口和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还设置有管道,并行压缩模式为两个气缸分别吸气压缩后混合排气的模式;在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排气口的排气温度;根据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并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其中,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为冷凝温度和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差值;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并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双气缸的压缩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由于两个电子膨胀阀解耦合困难,调节过程中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通过设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设定排气温度目标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进而达到了对双气缸的压缩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对两个电子膨胀阀解耦合,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系统中的主气缸和从气缸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其中,压缩系统包括主气缸和从气缸,从两个气缸共同的排气口到主气缸的吸气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闪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从气缸的吸气口和闪发器之间还设置有管道,主气缸的吸气口和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还设置有管道,并行压缩模式为两个气缸分别吸气压缩后混合排气的模式。
如图2所示,并行压缩机1、冷凝器2、第一电子膨胀阀3、闪发器4、第二电子膨胀阀5、蒸发器6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如图3所示,并行压缩机具有独立吸气的两个气缸,主气缸A和从气缸B,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时,分别从主气缸A的吸气口a和从气缸B的吸气口c吸气,又即并行吸气口,在完成压缩后混合再从排气口b排出压缩机壳体。
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下,需要对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进行解耦合控制,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中,从气缸的吸气口和闪发器之间的管道中还设置有第一截止阀,主气缸的吸气口和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的管道中还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包括:在第一截止阀处于开启状态,且第二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确定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下。
如图2所示,闪发器4和并行压缩机1的并行吸气口c之间的气体管路中设置有起开关作用的第一截止阀7,并行压缩机1主吸气口a与并行吸气口c之间的旁通管路中设置有起开关作用的第二截止阀8,在第一截止阀7开启,第二截止阀8关闭的情况下,闪发器4和并行压缩机1的并行吸气口c之间的气体管路导通,并行压缩机1中的两个气缸共同工作,即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下。
步骤S102,在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排气口的排气温度。
如图2所示,在并行压缩机排气口b、冷凝器2中部及制冷剂出口、闪发器4和并行压缩机的并行吸气口c之间的气体管路和蒸发器6中部分别设置排气温度Td传感器、冷凝温度Tc传感器、冷凝器出口处制冷剂温度Tc_o传感器、中间温度Ti传感器、蒸发温度Te传感器,在冷凝器2和蒸发器6所处的环境中分别设置有室外环境温度Tout传感器和室内环境温度Tin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测量各个温度。
步骤S103,根据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并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其中,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为冷凝温度和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差值。
具体地,第一电子膨胀阀3以冷凝器出口过冷度ΔTc_o为控制目标参数,冷凝器出口过冷度ΔTc_o为冷凝温度Tc与冷凝器出口温度Tc_o的差值。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中,根据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包括:在预设排气温度范围内划分多个排气温度区间;分别为每个排气区间设置一个预设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值;判断获取到的排气温度所属的排气温度区间;将排气温度所属的排气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值作为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
例如,预设排气温度范围为[Td1,Tdi],Td<Td1时,ΔTc_s=ΔTs1,Td1<Td<Td2时,ΔTc_s=ΔTs2,…,Td(i-1)<Td<Tdi时,ΔTc_s=ΔTsi,判断实时获取到的排气温度所属的排气温度区间,从而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
通过本实施例,为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设定独立的调节目标值,第一电子膨胀阀据此目标值进行独立的调节,能够较好地避免与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产生较大的联动,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平稳运行。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中,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包括:判断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一目标值;在小于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第一电子膨胀阀控制冷凝器出口过冷度ΔTc_o时,计算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与其目标值的差值:当|ΔTc_o-ΔTc_s|≤ΔT1时,认为已达到收敛状态,系统在该状态下可以达到较平稳的运行状态,此时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再进行调节;否则,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与其目标值的差值以及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的变化量等参数,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度量。
步骤S104,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并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具体地,第二电子膨胀阀5以压缩机排气温度Td为控制目标参数。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中,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包括:在压缩机启动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排气温度目标值由下式确定:
Td_s_i=(Td_s_l_i+Td_i)/2
在压缩机启动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后,排气温度目标值由下式确定:
Td_s_i=(Td_s_i-1+Td_s_l_i)/2
其中,Td_s_i为i时刻的排气温度目标值,Td_s_l_i为i时刻的临时排气温度目标值,Td_i为i时刻的实时排气温度,Td_s_i-1为i-1时刻的排气温度目标值,临时排气温度目标值Td_s_l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Td_s_l=a1Te 2+a2Tc 2+a3Ti 2+a4TeTc+a5TiTc+a6Te+a7Tc+a8Ti+a9F2+a10F+a11
其中,Te为蒸发温度,Tc为冷凝温度,Ti为中间温度,F为压缩机运行频率,a1、a2、a3、a4、a5、a6、a7、a8、a9、a10和a11为常数。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中,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包括:判断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二目标值;在小于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第二电子膨胀阀控制排气温度Td时,控制排气温度与其目标值的差值:当时|ΔTd-ΔTd_s|≤ΔT2,认为已达到收敛状态,系统在该状态下可以达到较平稳的运行状态,此时第二电子膨胀阀5开度不再进行调节;否则,根据排气温度Td与目标排气温度Td_s的差值以及计算排气温度Td的变化量等参数,调节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调节量。
通过本实施例,为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设定独立的调节目标值,第一电子膨胀阀据此目标值进行独立的调节,能够较好地避免与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产生较大的联动,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平稳运行。
第二电子膨胀阀还可以依据其他参数进行调节,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判断吸气过热度和吸气过热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三目标值,其中,吸气过热度为吸气温度与蒸发器的蒸发温度的差值;在小于第三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具体地,第二电子膨胀阀以吸气过热度ΔTs为控制目标参数,吸气过热度ΔTs为吸气温度与蒸发温度Te的差值,吸气温度通过设置在吸气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测得。控制流程为:当|ΔTs-ΔTs_s|≤ΔT3时,认为已达到收敛状态,此时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再进行调节;否则,根据吸气过热度与其目标值的差值以及吸气过热度的变化量等参数,调节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其中,吸气过热度目标值ΔTs_s取值1~3。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在预设时长后,重新执行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排气温度的步骤,并重新执行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的步骤以及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的步骤。
具体地,定期获取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不断对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进行调节,实现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双气缸的压缩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由于两个电子膨胀阀解耦合困难,调节过程中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通过设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设定排气温度目标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进而达到了对双气缸的压缩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对两个电子膨胀阀解耦合,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进行介绍。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10、获取单元20、第一确定单元30和第二确定单元40。
具体地,检测单元10,用于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其中,压缩系统包括主气缸和从气缸,从两个气缸共同的排气口到主气缸的吸气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闪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从气缸的吸气口和闪发器之间还设置有管道,主气缸的吸气口和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还设置有管道,并行压缩模式为两个气缸分别吸气压缩后混合排气的模式;
获取单元20,用于在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排气口的排气温度;
第一确定单元30,用于根据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并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其中,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为冷凝温度和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差值;
第二确定单元40,用于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并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中,从气缸的吸气口和闪发器之间的管道中还设置有第一截止阀,主气缸的吸气口和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的管道中还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检测单元10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一截止阀处于开启状态,且第二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确定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中,第一确定单元30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第二确定模块包括:划分子模块,用于在预设排气温度范围内划分多个排气温度区间;设置子模块,用于分别为每个排气区间设置一个预设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值;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获取到的排气温度所属的排气温度区间;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排气温度所属的排气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值作为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中,第一确定单元30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一目标值;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在小于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中,第二确定单元40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第三确定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压缩机启动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排气温度目标值由下式确定:
Td_s_i=(Td_s_l_i+Td_i)/2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在压缩机启动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后,排气温度目标值由下式确定:
Td_s_i=(Td_s_i-1+Td_s_l_i)/2
其中,Td_s_i为i时刻的排气温度目标值,Td_s_l_i为i时刻的临时排气温度目标值,Td_i为i时刻的实时排气温度,Td_s_i-1为i-1时刻的排气温度目标值,临时排气温度目标值Td_s_l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Td_s_l=a1Te 2+a2Tc 2+a3Ti 2+a4TeTc+a5TiTc+a6Te+a7Tc+a8Ti+a9F2+a10F+a11
其中,Te为蒸发温度,Tc为冷凝温度,Ti为中间温度,F为压缩机运行频率,a1、a2、a3、a4、a5、a6、a7、a8、a9、a10和a11为常数。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中,第二确定单元40包括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二目标值;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在小于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中,该装置还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吸气过热度和吸气过热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三目标值,其中,吸气过热度为吸气温度与蒸发器的蒸发温度的差值;控制单元,用于在小于第三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中,该装置还包括:重新执行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长后,重新执行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排气温度的步骤,并重新执行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的步骤以及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通过检测单元10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其中,压缩系统包括主气缸和从气缸,从两个气缸共同的排气口到主气缸的吸气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闪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从气缸的吸气口和闪发器之间还设置有管道,主气缸的吸气口和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还设置有管道,并行压缩模式为两个气缸分别吸气压缩后混合排气的模式;获取单元20在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排气口的排气温度;第一确定单元30根据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并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其中,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为冷凝温度和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差值;第二确定单元40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并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双气缸的压缩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由于两个电子膨胀阀解耦合困难,调节过程中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通过设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设定排气温度目标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进而达到了对双气缸的压缩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对两个电子膨胀阀解耦合,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效果。
所述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检测单元10、获取单元20、第一确定单元30和第二确定单元40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解决相关技术中对双气缸的压缩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由于两个电子膨胀阀解耦合困难,调节过程中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其中,压缩系统包括主气缸和从气缸,从两个气缸共同的排气口到主气缸的吸气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闪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从气缸的吸气口和闪发器之间还设置有管道,主气缸的吸气口和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还设置有管道,并行压缩模式为两个气缸分别吸气压缩后混合排气的模式;在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排气口的排气温度;根据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并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其中,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为冷凝温度和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差值;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并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从气缸的吸气口和闪发器之间的管道中还设置有第一截止阀,主气缸的吸气口和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的管道中还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包括:在第一截止阀处于开启状态,且第二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确定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下。
根据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包括:在预设排气温度范围内划分多个排气温度区间;分别为每个排气区间设置一个预设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值;判断获取到的排气温度所属的排气温度区间;将排气温度所属的排气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值作为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
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包括:判断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一目标值;在小于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包括:在压缩机启动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排气温度目标值由下式确定:
Td_s_i=(Td_s_l_i+Td_i)/2
在压缩机启动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后,排气温度目标值由下式确定:
Td_s_i=(Td_s_i-1+Td_s_l_i)/2
其中,Td_s_i为i时刻的排气温度目标值,Td_s_l_i为i时刻的临时排气温度目标值,Td_i为i时刻的实时排气温度,Td_s_i-1为i-1时刻的排气温度目标值,临时排气温度目标值Td_s_l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Td_s_l=a1Te 2+a2Tc 2+a3Ti 2+a4TeTc+a5TiTc+a6Te+a7Tc+a8Ti+a9F2+a10F+a11
其中,Te为蒸发温度,Tc为冷凝温度,Ti为中间温度,F为压缩机运行频率,a1、a2、a3、a4、a5、a6、a7、a8、a9、a10和a11为常数。
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包括:判断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二目标值;在小于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该方法还包括:判断吸气过热度和吸气过热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三目标值,其中,吸气过热度为吸气温度与蒸发器的蒸发温度的差值;在小于第三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该方法还包括:在预设时长后,重新执行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排气温度的步骤,并重新执行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的步骤以及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的步骤。本文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其中,压缩系统包括主气缸和从气缸,从两个气缸共同的排气口到主气缸的吸气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闪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从气缸的吸气口和闪发器之间还设置有管道,主气缸的吸气口和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还设置有管道,并行压缩模式为两个气缸分别吸气压缩后混合排气的模式;在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排气口的排气温度;根据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并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其中,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为冷凝温度和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差值;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并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从气缸的吸气口和闪发器之间的管道中还设置有第一截止阀,主气缸的吸气口和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的管道中还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包括:在第一截止阀处于开启状态,且第二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确定压缩系统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下。
根据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包括:在预设排气温度范围内划分多个排气温度区间;分别为每个排气区间设置一个预设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值;判断获取到的排气温度所属的排气温度区间;将排气温度所属的排气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值作为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
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包括:判断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一目标值;在小于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包括:在压缩机启动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排气温度目标值由下式确定:
Td_s_i=(Td_s_l_i+Td_i)/2
在压缩机启动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后,排气温度目标值由下式确定:
Td_s_i=(Td_s_i-1+Td_s_l_i)/2
其中,Td_s_i为i时刻的排气温度目标值,Td_s_l_i为i时刻的临时排气温度目标值,Td_i为i时刻的实时排气温度,Td_s_i-1为i-1时刻的排气温度目标值,临时排气温度目标值Td_s_l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Td_s_l=a1Te 2+a2Tc 2+a3Ti 2+a4TeTc+a5TiTc+a6Te+a7Tc+a8Ti+a9F2+a10F+a11
其中,Te为蒸发温度,Tc为冷凝温度,Ti为中间温度,F为压缩机运行频率,a1、a2、a3、a4、a5、a6、a7、a8、a9、a10和a11为常数。
根据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包括:判断排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二目标值;在小于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该方法还包括:判断吸气过热度和吸气过热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三目标值,其中,吸气过热度为吸气温度与蒸发器的蒸发温度的差值;在小于第三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该方法还包括:在预设时长后,重新执行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排气温度的步骤,并重新执行控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的步骤以及控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其中,所述压缩系统包括主气缸和从气缸,从两个气缸共同的排气口到所述主气缸的吸气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闪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蒸发器,所述从气缸的吸气口和所述闪发器之间还设置有管道,所述主气缸的吸气口和所述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还设置有管道,所述并行压缩模式为两个气缸分别吸气压缩后混合排气的模式;
在所述压缩系统运行在所述并行压缩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所述排气口的排气温度;
根据所述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并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所述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其中,所述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为所述冷凝温度和所述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差值;
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并根据所述排气温度和所述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气缸的吸气口和所述闪发器之间的管道中还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主气缸的吸气口和所述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的管道中还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处于开启状态,且所述第二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压缩系统运行在所述并行压缩模式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包括:
在预设排气温度范围内划分多个排气温度区间;
分别为每个排气温度区间设置一个预设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值;
判断获取到的所述排气温度所属的排气温度区间;
将所述排气温度所属的排气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值作为所述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所述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包括:
判断所述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所述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一目标值;
在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包括:
在压缩机启动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排气温度目标值由下式确定:
Td_s_i=(Td_s_l_i+Td_i)/2
在压缩机启动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后,所述排气温度目标值由下式确定:
Td_s_i=(Td_s_i-1+Td_s_l_i)/2
其中,Td_s_i为i时刻的排气温度目标值,Td_s_l_i为i时刻的临时排气温度目标值,Td_i为i时刻的实时排气温度,Td_s_i-1为i-1时刻的排气温度目标值,临时排气温度目标值Td_s_l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Td_s_l=a1Te 2+a2Tc 2+a3Ti 2+a4TeTc+a5TiTc+a6Te+a7Tc+a8Ti+a9F2+a10F+a11
其中,Te为蒸发温度,Tc为冷凝温度,Ti为中间温度,F为压缩机运行频率,a1、a2、a3、a4、a5、a6、a7、a8、a9、a10和a11为常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排气温度和所述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包括:
判断所述排气温度和所述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二目标值;
在小于所述第二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吸气过热度和吸气过热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三目标值,其中,所述吸气过热度为吸气温度与所述蒸发器的蒸发温度的差值;
在小于所述第三目标值的情况下,控制停止对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时长后,重新执行获取所述冷凝温度、所述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所述排气温度的步骤,并重新执行控制对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的步骤以及控制对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的步骤。
9.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压缩系统是否运行在并行压缩模式,其中,所述压缩系统包括主气缸和从气缸,从两个气缸共同的排气口到所述主气缸的吸气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闪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蒸发器,所述从气缸的吸气口和所述闪发器之间还设置有管道,所述主气缸的吸气口和所述从气缸的吸气口之间还设置有管道,所述并行压缩模式为两个气缸分别吸气压缩后混合排气的模式;
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压缩系统运行在所述并行压缩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冷凝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和所述排气口的排气温度;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排气温度确定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并根据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和所述冷凝器出口过冷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调节,其中,所述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为所述冷凝温度和所述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差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排气温度目标值,并根据所述排气温度和所述排气温度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对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11.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CN201811520885.2A 2018-12-12 2018-12-12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654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0885.2A CN109654782B (zh) 2018-12-12 2018-12-12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0885.2A CN109654782B (zh) 2018-12-12 2018-12-12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4782A CN109654782A (zh) 2019-04-19
CN109654782B true CN109654782B (zh) 2020-06-16

Family

ID=66113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0885.2A Active CN109654782B (zh) 2018-12-12 2018-12-12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547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1845B (zh) * 2019-07-17 2021-08-3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其空调器
CN110608519B (zh) * 2019-09-26 2022-03-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113834759A (zh) * 2020-06-08 2021-12-24 武汉云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气体凝结核方法、设备及其应用
CN113854612B (zh) * 2021-08-25 2023-02-28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机组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烘干机组
CN118043605A (zh) * 2022-04-25 2024-05-14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5060016B (zh) * 2022-08-18 2022-11-04 泰美科环境仪器(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制冷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5487A (zh) * 1999-08-24 2001-02-28 潘启川 两段式冷却的高风压空调机
CN1800747A (zh) * 2005-11-25 2006-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空调热泵系统及使用该系统降低温度调节波动的方法
CN101936600A (zh) * 2010-09-15 2011-01-05 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调节稳态低温热泵热水器及其运行方法
EP2224187A3 (en) * 2004-10-18 2012-05-2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Refrigeration/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5487A (zh) * 1999-08-24 2001-02-28 潘启川 两段式冷却的高风压空调机
EP2224187A3 (en) * 2004-10-18 2012-05-2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Refrigeration/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N1800747A (zh) * 2005-11-25 2006-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空调热泵系统及使用该系统降低温度调节波动的方法
CN101936600A (zh) * 2010-09-15 2011-01-05 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调节稳态低温热泵热水器及其运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4782A (zh) 2019-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4782B (zh)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200292200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P3196564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omaly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9612021A (zh) 一种多联空调系统异响控制方法和多联空调系统
CN111964236A (zh) 一种计算室外环境温度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0857814B (zh)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CN112923507A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CN113203173B (zh) 停机压差平衡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196563B1 (en) Control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omaly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2013034045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in a refrigerant circuit
WO2022160672A1 (zh) 用于制冷系统的冷媒量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US20180252451A9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103162328A (zh) 热水供暖装置
CN110542234B (zh) 空调器及其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00221A (zh) 一种自然冷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11118B (zh) 空调器及其制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23496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AU2020240773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estimating amount of refrigerant
CN110857808B (zh) 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和空调
CN112432340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处理器和空调系统
CN110857812B (zh) 空调和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
CN116878144A (zh) 空调器的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4110994B (zh) 基于配管长度的空调系统节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49117B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系统、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US11815298B2 (en) Combined air conditioning and water heating via expansion valve regu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