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6971B - Pet板材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Pet板材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56971B
CN110856971B CN201810940789.7A CN201810940789A CN110856971B CN 110856971 B CN110856971 B CN 110856971B CN 201810940789 A CN201810940789 A CN 201810940789A CN 110856971 B CN110856971 B CN 1108569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ressing plate
pet
driving device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407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56971A (zh
Inventor
滕爱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wel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wel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wel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wel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407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569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56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6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56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69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2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7/00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29L2007/002Panels; Plates; She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PET板材制造方法,可根据具体需要生产出各种厚度的PET板材,尤其为3毫米以上厚度的PET板材,有利于扩大PET板材的使用范围,并填补了目前市场上缺乏3毫米以上厚度的PET板材的空缺,同时生产出的PET板材的杂质少,色彩多样,能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Description

PET板材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ET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PET板材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PET板材广泛用于纺织、造纸、食品机械、运输、码头、医疗、煤矿、化工等行业。
而现有技术中的PET板材制造方法,根据其当前的步骤,其生产的PET板材的厚度一般不超过3毫米,不能生产出更厚的板材,限制了PET板材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PET板材制造方法,能根据需要生产出各种厚度的PET板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PET板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真空抽吸把原料从储料罐运输到原料预处理装置中;
通过所述原料预处理装置对所述原料进行洗涤、除水和干燥处理,然后通过真空抽吸把所述原料输送到挤出机中;
通过所述挤出机对原料进行输送、压实和塑化处理;
把塑化后的原料输送至过滤装置中进行过滤;
通过出料模具对经塑化后及过滤后的所述原料出料成型为片状的PET板材;
通过冷却装置对经由所述出料模具成型的所述PET板材进行冷却;
通过三辊轴交叉辊筒装置对经由所述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所述PET板材进行压平处理;
通过回火整平装置对经由所述三辊轴交叉辊筒装置压平处理后的所述PET板材进行整平处理;
通过剪裁装置对经由所述回火整平装置整平处理后的所述PET板材裁剪出所需的宽度;
通过保护膜覆膜装置对经由所述剪裁装置裁剪后的所述PET板材覆上保护膜;
通过剪板装置对经由所述保护膜覆膜装置覆上保护膜后的所述PET板材剪裁出所需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根据具体需要生产出各种厚度的PET板材,尤其为3毫米以上厚度的PET板材,有利于扩大PET板材的使用范围,并填补了目前市场上缺乏3毫米以上厚度的PET板材的空缺,同时生产出的PET板材的杂质少,色彩多样,能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中进料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中加工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中出料成型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出料模具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中三辊压光冷却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辊温控制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中三辊轴交叉辊筒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三辊轴交叉辊筒装置的俯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中中回火整平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中中静态剪裁机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刀具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中动态剪裁机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中边料处理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中覆膜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中覆膜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5和16中支架的侧视图;
图18为实施例中剪板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涉及一种PET板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通过真空抽吸把原料从储料罐运输到原料预处理装置100中;
步骤S102、通过所述原料预处理装置100对所述原料进行洗涤、除水和干燥处理,然后通过真空抽吸把所述原料输送到挤出机200中;
步骤S103、通过所述挤出机对原料进行输送、压实和塑化处理,其中,所述原料在所述挤出机中的温度受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
步骤S104、把塑化后的原料输送至过滤装置312中进行过滤,其中,所述原料在所述过滤装置312中进行双重过滤,于双重过滤之间通过计量装置31221控制所述原料的流速;
步骤S105、通过出料模具313对经塑化后及过滤后的所述原料出料成型为片状的PET板材,其中,可根据所需生产的PET板材的厚度决定所述出料模具的模具开口的大小;
步骤S106、通过冷却装置对经由所述出料模具成型的所述PET板材进行冷却,其中,所述冷却装置为三辊压光冷却装置320;
步骤S107、通过三辊轴交叉辊筒装置330对经由所述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所述PET板材进行压平处理;
步骤S108、通过回火整平装置340对经由所述三辊轴交叉辊筒装置330压平处理后的所述PET板材进行整平处理;
步骤S109、通过剪裁装置对经由所述回火整平装置340整平处理后的所述PET板材裁剪出所需的宽度;
步骤S110、通过保护膜覆膜装置420对经由所述剪裁装置裁剪后的所述PET板材覆上保护膜;
步骤S111、通过剪板装置430对经由所述保护膜覆膜装置420覆上保护膜后的所述PET板材剪裁出所需的长度出料模具。
本实施例中的PET板材制造方法,可根据具体需要生产出各种尺寸和各种厚度的PET板材,尤其为3毫米以上厚度的PET板材,如3毫米、4毫米、5毫米等厚度尺寸的PET板材,而这些厚度尺寸的PET板材,也是本实施例的保护对象;同时,也有利于扩大PET板材的使用范围,并填补了目前市场上缺乏3毫米以上厚度的PET板材的空缺。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优选实施例,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内容,其中,对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阅上述描述,此处的实施例不作重复详述;而在本实施例中,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所述原料在输送到所述挤出机之前,通过色母喂料机132在原料中添加颜料。
本实施例中的PET板材制造方法,生产出的PET板材的色彩多样,能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优选实施例,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内容,其中,对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阅上述描述,此处的实施例不作重复详述;而在本实施例中,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所述出料模具内设有二级分流结构,所述原料在所述出料模具313内进行二次分流,从而保证原料在出料模具313中均匀分布。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优选实施例,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内容,其中,对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阅上述描述,此处的实施例不作重复详述;而在本实施例中,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在所述PET板材冷却成型后,通过彩膜覆膜装置在所述PET板材的两侧面上涂覆纹路。
本实施例中的PET板材制造方法,生产出的PET板材纹路多样,能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优选实施例,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内容,其中,对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阅上述描述,此处的实施例不作重复详述;而在本实施例中,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在所述PET板材裁剪出所需的宽度后,其所裁切出的边料进入边料用的碎边装置440中进行碎边处理,碎边处理后的边料可投放到储料罐中进行再次利用。
本实施例中的PET板材制造方法,实现了边料的再次利用,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降低了成本,同时更环保。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优选实施例,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内容,其中,对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阅上述描述,此处的实施例不作重复详述;而在本实施例中,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所述剪裁装置包括动力剪裁机构412和静态剪裁机构411,所述PET板材可根据厚度选择采用动力剪裁机构412或静态剪裁机构411。
PET板材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cm时,所述PET板材可采用静态剪裁机构进行边料裁剪;当PET板材的厚度大于2cm时,所述PET板材可采用动力剪裁机构进行边料裁剪。
本实施例中的PET板材制造方法,解决了当PET板材过薄时,采用动力剪裁机构对PET板材造成损坏、而当PET板材过厚时,采用静态剪裁机构,容易出现剪裁的力度不够而出现的边料裁剪不完全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所述原料预处理装置100包括顺序连接的输料组件110、预处理组件120和出料组件130;所述预处理组件120包括从上到下顺序连接的洗涤腔121、除水腔122和干燥腔123,其中,所述洗涤腔121与除水腔122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除水腔122和干燥腔123设有第二阀门。具体地,所述洗涤腔121内设置有出水装置1210,所述出水装置1210为喷头,该喷头有两个,并分布在洗涤腔121顶部的内壁两侧;所述除水腔122连接有抽水泵1220,用于把除水腔122内的水抽走;所述干燥腔123的底部两侧设有加热装置1230,用于蒸发原料上残留的水珠。
所述出料组件130包括从上到下顺序连接的进料腔131、色母喂料机132、保温漏斗133和出料底座134,其中,所述保温漏斗133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330,用于监测和控制保温漏斗133中的温度;所述出料底座134内设有第三阀门。
所述输料组件110包括第一输料管112、第一真空抽气泵113、第二输料管114和第二真空抽气泵115。其中,所述第一输料管112的一端与所述储料罐1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洗涤腔121连接,所述第一真空抽气泵113与所述第一输料管112连接,并与第一输料管112连通,用于将第一输料管112的内部抽真空,以使第一输料管112的内部形成负压,从而可以将置于储料罐111内的物料被抽送至洗涤腔121;所述第二输料管114的一端与所述干燥腔12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料腔131连接,所述第二真空抽气泵115设置在所述第二输料管114上。具体地,所述第一真空抽气泵113设置在所述预处理组件120上;所述第二真空抽气泵115设置在所述出料组件130上。
所述第一输料管112与所述储料罐111连接的一端为漏斗形开口,由于原材料是固体,漏斗形的开口更利于对固体的原材料进行抽吸。
所述干燥腔123还连接有用于除杂质的真空泵1231。
所述出料组件130还包括视察窗1340,所述视察窗1340设置在所述出料底座134的侧壁上。操作者可通过视察窗1340观察保温漏斗133中的颜料是否添加成功的问题。
所述保温漏斗133的一侧还连接有原料导出管1331,所述保温漏斗133与所述原料导出管1331之间设有原料导出阀门。
该原料预处理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流程如下:原材料放入储料罐111内,第一真空抽气泵113把储料罐111中的原材料抽吸入洗涤腔121中,两个出水装置1210喷射出水,对原材料进行冲洗和浸泡,接着打开第一阀门,原材料进入除水腔122,除水腔122中的抽水泵1220把除水腔122中的水抽干后,打开第二阀门,原材料进入干燥腔123,干燥腔123内的加热装置1230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对原材料做干燥处理,干燥后的原材料由第二真空抽气泵115抽吸进入出料组件130的进料腔131中,然后经过色母喂料机132进行保温漏斗133中,若需在成品中添加色彩,可通过色母喂料机132向保温漏斗133中的原材料添加颜料;此时,打开出料阀门,原材料即可从出料底座134中出料。
该原料预处理装置100适用于PET板材生产时使用,在进料的过程中,可对PET板材的生产原料进行洗涤和干燥预处理,避免原料携带外界的灰尘进入加工流程中,提高了PET板材成品的质量。
如图3所示,所述挤出机200包括第一机架210、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的驱动装置220和挤出装置230,所述挤出装置220与所述驱动装置230连接。其中,所述驱动装置220包括螺杆驱动伺服转轴电机44231、联轴器222和减速箱223,具体地,所述螺杆驱动伺服转轴电机44231通过联轴器222与所述减速箱223连接;所述挤出装置230包括机筒231、内置于所述机筒231中的螺杆232和包裹在所述机筒231外侧的加热圈233,具体地,所述机筒231设有用于与抽真空系统连接的真空口234,所述机筒231分为进料段2311和熔融段2312,所述进料段2311连接有上料座237;所述熔融段2312包括若干段小机筒、与所述若干段小机筒的数量对应的若干个温度控制器、以及与所述若干段小机筒的数量对应的若干个风机235,所述若干段小机筒依次首尾连接并连通,每个所述温度控制器设置于对应的每节所述小机筒内,每个所述风机235设置于对应的每节所述小机筒的底部;所述减速箱与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机架210上还固定七个小型电机236,所述七个小型电机236分别与所述七个风机235连接,其中,风机235由小型电机236驱动;所述挤出装置230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每节小机筒上的温度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电连接,温度控制系统同时监测并控制多个温度控制器;每个所述小机筒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上料座237上设有手柄2370,便于把上料座237从机筒231中拆卸出来。
较佳地,所述挤出装置230还包括出料部件238,所述出料部件238的一端与所述机筒23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料成型单元300连通。
该挤出机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每节小机筒的内部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温度控制器通过控制加热圈和风机对小机筒的内部温度进行控制,从而精确地控制机筒内每个部分的温度。
如图4和5所示,所述过滤装置312和出料模具313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机架311上,所述过滤装置312和出料模具313连通。
所述过滤装置312包括顺序连通的前换网器3121、计量组件3122和后换网器3123;所述计量组件3122包括计量装置31221、控制器安装座31222和控制器31223,所述计量装置312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换网器3121和后换网器3123连接,所述控制器安装座31222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架311上,所述控制器31223安装在所述控制器安装座31222上,所述计量装置31221穿过所述控制器安装座31222并与所述控制器31223连接;其中,所述计量装置31221内置有用于控制物料流速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控制器31223连接。
较佳地,所述前换网器3121和后换网器3123的底部分别放置有前网片31210和后网片31230,网片使用一定时间后,可更换一块新的网片。
所述出料模具313包括模具外壳3131、内置于所述模具外壳3131中的出料管道3132和与所述模具外壳3131卡接的模唇3133,所述出料管道3132的上端与所述过滤换网器312连通,所述出料管道3132的下端与所述模唇3133连通。该出料成型装置310中,模唇3133与出料模具中的模具外壳3131卡接,用户可根据具体需要更换厚度适合的模唇3133。
所述出料管道3132的纵截面为三角形,其内设有二级分流结构。具体地,所述二级分流结构如下:出料管道3132内设有多个长隔板,所述长隔板在竖直方向上呈伞型分布,对原料进行第一次分流;在每个所述长隔板之间设有短隔板,对原料进行第二次分流,使原料能均匀地流入模唇3133中。
较佳地,所述模唇3133包括模唇主体31330和卡扣31331,所述模唇主体31330与所述出料管道3132的下端连通;所述模唇主体31330外壁上设有卡扣31331,所述模具外壳3131上设有与所述卡扣31331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扣31331扣合在所述卡槽上实现所述模唇3133与模具外壳3131的连接。
较佳地,所述出料管道3132的下端设有出料闸门3134,所述过滤换网器312与出料管道3132之间设有出料阀门314。
较佳地,所述过滤换网器312和出料模具313之间通过管道315连通,所述出料阀门314设置在所述管道315上。
该过滤装置312和出料模具313组合后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流程如下:原料从管道315中流入本装置,原料进入前换网器3121后进行初步过滤;接着原料进入计量泵3122中,由控制器3125控制计量泵3122内的齿轮转动速度,从而对流入计量泵3122中的原料的流速进行控制;然后原料进入后换网器3123中进行再过滤,提高原料的纯度;原料经过出料阀门314流入出料管道3132中,原料经过二级分流结构后均匀流入到模唇3133,最后从模唇3133中出料。在出料完成后,可依次关闭出料阀门314和出料闸门。当出现出料不均匀的情况时,可先关闭出料闸门,待原料填满出料管道3132和模唇3133后再打开出料闸门,可解决出料不均匀的问题。
如图6和7所示,所述三辊压光冷却装置320包括辊温控制系统321和与所述辊温控制系统321连通的三辊压光组件322。其中,所述三辊压光组件322包括第三机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机架上的一辊3221、二辊3222和三辊3223,所述一辊3221、所述二辊3222和所述三辊3223内壁上均设有储水层;所述辊温控制系统321包括三个辊温控制组件,所述三个辊温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一辊3221的储水层、所述二辊3222的储水层、所述三辊3223的储水层连通;每个所述辊温控制组件包括辊温控制中心3211、水箱3212、加热管3213和热交换箱3214和水泵3215,具体地,所述辊温控制中心3211与所述热交换箱3214连通形成内循环,所述水箱3212与所述热交换箱3214连通形成外循环,所述加热管3213与辊温控制中心3211所述连通形成热循环,内循环中的水与外循环中的水在热交换箱3214中发生热交换;所述辊温控制中心3211设有辊出水口与辊进水口,所述水泵3215设置在所述辊出水口上,为内循环流动提供动力;所述辊温控制中心3211内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以实时监测辊温控制组件内水流的温度。
每个所述辊温控制组件还包括补水箱3216,所述补水箱3216与所述辊温控制中心3211连通可随时为内循环补充水源。
所述水箱3212和热交换箱3214之间设有第一冷凝器3217和第二冷凝器3218,用以降低外循环中的水的温度。
所述辊温控制中心3211和热交换箱3214之间设有第四阀门;所述辊温控制中心3211和加热管3213之间设有第五阀门;所述辊温控制中心3211和补水箱3216之间设有第六阀门。
所述三个辊温控制组件对应的三个所述辊进水口连通,所述三个辊温控制组件对应的三个所述辊出水口连通。其中,所述三个辊进水口之间设有进水阀门,所述三个辊出水口之间设有出水阀门。
所述三辊压光组件322还包括三个辊伺服电机及三个旋转接头,所述三个辊伺服电机分别与所述一辊3221、所述二辊3222和所述三辊3223的一端连接,所述三个旋转接头分别与所述一辊3221、所述二辊3222和所述三辊3223的另一端连接,并分别与所述三个辊温控制组件连通。其中,所述一辊3221、二辊3222和三辊3223与相应的辊伺服电机之间均连接有减速机。
优选地,所述一辊3221和二辊3222之间的缝隙中设有第一风刀,所述二辊3222和三辊3223之间的缝隙中设有第二风刀。
所述三辊压光组件322还包括导轨,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与导轨活动连接。较佳地,所述支架上设有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与所述移动轮连接。
该三辊压光冷却装置320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流程如下:辊温控制系统321中内循环的水通过水泵3215抽至三辊压光组件322的三辊3223的储水层中,三辊压光组件322的行走电机带动移动轮让三辊压光组件322移动到相应的位置;板材从一辊3221和二辊3222之间进入三辊压光组件,此时三个辊伺服电机分别带动三个减速机转动三辊3223,板材从二辊3222和三辊3223中出料,在这过程中板材被压光冷却成型;辊温控制系统中外循环的水经过冷凝器进行降温,内循环中的水与外循环中的水在热交换箱3214中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内循环中的水的温度;当内循环中的水的温度过低时,可关闭第四阀门,打开第五阀门,此时内循环的水流经加热管3213进行加热,从而使内循环中的水的温度升高;当内循环中的水出现耗损时,打开第六阀门,从补水箱3216中进行补水。
该三辊压光冷却装置320保障了板材的冷却速度能跟上三辊压光组件的运作速度,能够满足高速生产的需求。
如图8和9所示,所述三辊轴交叉辊筒装置330包括侧板331、第四机架332、第一辊筒334、第二辊筒335、第三辊筒336以及辊筒驱动模组333。其中,所述侧板331和所述第四机架33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辊筒334、所述第二辊筒335和所述第三辊筒336依次排列并且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侧板331和所述第四机架332之间;所述第一辊筒334与第二辊筒335为不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辊筒334与第三辊筒336平行设置,避免板材出现中间厚,两边薄的问题;所述辊筒驱动模组333固定在所述侧板331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辊筒334、所述第二辊筒335和所述第三辊筒336的一端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辊筒334、所述第二辊筒335和所述第三辊筒336转动工作。
所述辊筒驱动模组包括三个电机,所述三个电机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331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辊筒334、所述第二辊筒335和所述第三辊筒336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辊筒334、所述第二辊筒335和所述第三辊筒336均内置有一滚动轴,所述第四机架33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辊筒334的滚动轴、所述第二辊筒335的滚动轴和所述第三辊筒336的滚动轴对应的三个轴承座,所述三个轴承座分别与所述第一辊筒334的滚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辊筒335的滚动轴的一端和所述第三辊筒336的滚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辊筒334的滚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辊筒335的滚动轴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辊筒336的滚动轴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个电机连接。
所述第一辊筒334、第二辊筒335和第三辊筒336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底板3341和第三底板3361,所述两个底板均安装在所述第四机架332和固定座331之间。
所述第四机架332和固定座331上均设有供底板安装用的安装卡座,所述两个底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卡座上;所述第四机架332和固定座331上均开设有相互对称的纵向卡槽,所述安装卡座卡设在所述纵向卡槽内,所述卡槽中设有若干个卡位。所述安装卡座可带动底板在纵向卡槽内进行上下调节,根据PET板材的厚度,调节底板适当的位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辊筒334位于所述第二辊筒335的斜下方,所述第二辊筒335和第三辊筒336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辊筒334、第二辊筒335和第三辊筒336的长度一致;所述两个底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辊筒334和第三辊筒336平行。
在该三辊轴交叉辊筒装置330中,根据生产的PET板材的厚度把两个底板调节到适当的位置;出料成型的PET板材从第一辊筒334和第一底板334的缝隙中进入该装置,接着从第二辊筒335上经过,最后进入第三辊筒336和第三底板3361的缝隙中。
如图10所示,所述回火整平装置340包括上烘箱341、下烘箱342、入料部件343及下导热板344,所述上烘箱341设于所述下烘箱342上,并且所述上烘箱341与所述下烘箱342之间形成通道;所述入料部件343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上烘箱341和所述下烘箱342的一端,且所述入料部件343上设有一可供原料进入至指定位置处的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与所述通道连通。
所述下烘箱342的顶角处设有带有若干个卡槽的支撑架3421,所述下导热板344卡设在所述支撑架3421的卡槽上。优选地,卡槽在竖直方向上设有四个,通道的高度可通过更换下导热板344的位置进行调节,可适用于多种厚度的板材;所述上烘箱341下设有上导热板345,与下导热板344相配合,对板材进行压合整平。
所述上烘箱341和下烘箱342均设有横向加热区和纵向加热区,所述上烘箱341和下烘箱342中的横向加热区分别位于所述上烘箱341和下烘箱342的中部,所述上烘箱341和下烘箱342中的纵向加热区分别分布在所述上烘箱341和下烘箱342的两侧。其中,所述横向加热区中横向设置有若干加热管;所述纵向加热区中纵向设置有若干加热管。
较佳地,入料部件343的进料端的高度大于出料端的高度,方便板材进入本装置。
较佳地,所述上烘箱341上设有上隔热层3410;所述下烘箱342下设有下隔热层3420,避免造成意外烧伤。
在该回火整平装置340中,PET板材从入料部件343的进料端进入本装置,从出料端进入通道,PET板材进入通道后,上烘箱341和下烘箱342对其进行加热,所述上导热板344和下导热板345在上下方向上对该PET板材进行压合整平,防止从三辊轴交叉辊筒装置330中出来的PET板材因急速冷却变形,从而保持厚板板面光泽度和平整度,有效提高生产速度和产品质量,适于在厚板生产中推广应用。
如图11和12所示,所述静态剪裁机构411包括第六机架4111、设置在第六机架4111上的刀具驱动组件4112、以及刀具组件4113,所述刀具组件4113连接于所述刀具驱动组件4112。
所述刀具组件4113包括静态静态刀片41131、刀片升降丝杆41132、轴承外壳41133、升降轴承座41134、旋转座41135和固定卡件41136,所述刀片升降丝杆41132贯穿所述升降轴承座41134并与所述升降轴承座41134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轴承座41134设置在所述轴承外壳41133内,所述轴承外壳41133与所述旋转座41135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座41135通过所述固定卡件41136固定在所述刀具驱动组件4112上;所述静态静态刀片41131连接于所述升降轴承座41134的底端。具体地,所述升降轴承座41134上设有供所述静态静态刀片41131安装的安装槽,所述静态静态刀片41131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升降轴承座41134上设有凸块411340,所述轴承外壳41133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块411340匹配连接的条形槽411330,所述升降轴承座41134通过所述凸块411340与所述条形槽411330匹配连接而定位在所述轴承外壳41133内;所述刀片升降丝杆41132的一端连接有升降把手411320。
所述刀具驱动组件4112包括刀具移动丝杆41121、位移控制器41122和移动轴承座41123,所述位移控制器41122和移动轴承座41123均固定在所述第六机架4111上,所述刀具移动丝杆41121依次贯穿于所述位移控制器41122和移动轴承座41123,并与所述旋转座41135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刀具移动丝杆41121的一端连接有移动把手411210。
所述第六机架4111上横设有红外感应层41110,所述红外感应层41110位于所述刀具组件4113的下方。其中,所述红外感应层41110与所述位移控制器41122电连接。
所述刀具组件4113和刀具驱动组件4112均有两个,所述两个刀具组件4113分别位于所述第六机架200的两端,且对称分布;所述刀具驱动组件4112分别位于所述第六机架4111的左右两侧,且相互对称。
该静态剪裁机构411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流程如下:通过刀片升降丝杆41132和旋转座41135预先调节好静态静态刀片41131的位置,通过两个位移控制器41122预先设置好两个刀具组件4113之间的相对距离,该距离即为板材成品的宽度。当板材进入红外感应层41110的下方时,红外感应层41110得出板材的具体位置和原尺寸,两个位移控制器分别控制两个刀具组件4113移动到板材的两端进行裁切,在裁切过程中刀具组件4113的位置能根据板材的实际位置进行相应的调节,,大大提高了板材成品的精度,避免由于板材发生偏移而出现成品尺寸误差较大的问题。
如图13所示,所述动力剪裁机构412包括第五机架412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五机架4121上的左侧裁切机构4122和右侧裁切机构4123。其中,所述左侧裁切机构4122包括左侧板41221和左圆刀组件,所述左圆刀组件包括第一圆刀412221、第二圆刀412222、左升降丝杆412223、左移动丝杆412224和左减速驱动组件412225,所述第一圆刀412221和第二圆刀412222固定在所述左侧板41221上,所述第二圆刀412222位于所述第一圆刀412221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圆刀412221与所述左升降丝杆412223连接,所述第二圆刀412222与所述左移动丝杆412224连接;所述左减速驱动组件412225分别与所述第一圆刀412221、所述第二圆刀412222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圆刀412221、所述第二圆刀412222的移动。所述右侧裁切机构4123包括左右侧板41231和右圆刀组件,所述右圆刀组件包括第三圆刀412321、第四圆刀412322、右升降丝杆412323、右移动丝杆412324和右减速驱动组件412325,所述第三圆刀412321和第四圆刀412322固定在所述左右侧板41231上,所述第四圆刀412322位于所述第三圆刀412321的正下方;所述第三圆刀412321与所述右升降丝杆412323连接,所述第四圆刀412322和左移动丝杆41324连接;所述右减速驱动组件412325分别与所述第三圆刀412321、所述第四圆刀412322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三圆刀412321、所述第四圆刀412322的移动。所述左移动丝杆412224、右移动丝杆412324、左升降丝杆412223和右升降丝杆41223均固定在所述第五机架4121上。
所述左侧板41221底部设有左移动底座412210,所述左右侧板41231底部设有右移动底座412310,所述第五机架4121的底面上固定有水平滑轨4124,所述左移动底座412210和右移动底座412310均活动连接在所述水平滑轨4124上。
所述左圆刀组件还包括第五圆刀和第六圆刀,所述第五圆刀和第六圆刀固定在所述左侧板41221上,所述第六圆刀位于所述第五圆刀的正下方;所述第五圆刀与所述左升降丝杆412223连接,所述第六圆刀和左移动丝杆412224连接,所述第五圆刀和第六圆刀均与所述左减速驱动组件连接。
具体地,所述左减速驱动组件包括四个左减速电机,其中一个所述左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一圆刀412221连接,一个所述左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圆刀412222连接,一个所述左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五圆刀连接;最后一个所述左减速电机与所述第六圆刀连接。
所述第一圆刀412221和第五圆刀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圆刀412222和第六圆刀位于同一高度。
所述右圆刀组件还包括第七圆刀和第八圆刀,所述第七圆刀和第八圆刀固定在所述左右侧板41231上,所述第八圆刀位于所述第七圆刀的正下方;所述第七圆刀与所述右升降丝杆412323连接,所述第八圆刀和右移动丝杆412324连接,所述第七圆刀和第八圆刀均与所述左减速驱动组件连接。
具体地,所述右减速驱动组件包括四个右减速电机,其中一个所述右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三圆刀412321连接,一个所述右减速电机与所述第四圆刀412322连接,一个所述右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七圆刀连接,最后一个所述右减速电机与所述第八圆刀连接。
所述第三圆刀412321和第七圆刀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四圆刀412322和第八圆刀位于同一高度。
该动力剪裁机构412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流程如下:根据即将通过本装置的板材的宽度对左侧裁切机构和右侧裁切机构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根据即将通过本装置的板材的厚度对第一圆刀412221、第三圆刀412321、第五圆刀和第七圆刀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当板材通过本装置时,通过左右两侧的升降丝杆将第一圆刀412221、第三圆刀412321、第五圆刀和第七圆刀分别下降到与第二圆刀412222、第四圆刀412322、第六圆刀和第八圆刀相接触的合适位置,首先由第一圆刀412221、第二圆刀412222、第三圆刀412321和第四圆刀412322对板材左右两端的上下两侧同时进行切割;接着,第五圆刀、第六圆刀、第七圆刀和第八圆刀对板材左右两端的上下两侧同时进行二次切割,避免板材因一次裁切而出现切不断的现象。该动力剪裁机构412适用于各种宽度及各种厚度的板材,且能有效避免由于板材过厚而出现的切不断现象。
如图14所示,所述碎边装置440包括上盖组件441和与所述上盖组件441连接的下盖组件442;所述上盖组件441包括上盖4411、若干个碎边刀片4412和若干个剪刀4413,所述碎边刀片4412和剪刀4413均设于所述上盖4411的顶面内壁上;所述下盖组件442包括下盖4421,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盖4421上的转轴4422、转轴电机4423和转轴轴承4424,所述转轴4422横设于所述下盖4421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转轴电机4423和转轴轴承4424均固定在所述下盖4421的侧壁上,所述转轴电机4423通过所述转轴轴承4424与所述转轴4422连接;所述上盖4411的两侧壁和所述下盖4421的两侧壁分别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碎边刀片4412和剪刀4413均位于所述转轴4422的上侧,并与所述转轴4422相接触。
较佳地,所述下盖组件442还包括位于所述转轴4422上方的压片4425,所述压片4425设于所述剪刀4413的一侧,并与所述转轴4422的轴线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下盖组件442还包括横设于所述下盖4421的两侧内壁之间的托杆4426,所述托杆4426与所述转轴4422平行设置。所述下盖4421的底部开有用于让碎料通过的槽口4427。
具体地,所述碎边刀片4412有两个,两个所述刀片均匀分布在所述转轴4422上;所述剪刀4413有三个,其中两个所述剪刀4413分别位于所述上盖4411两侧的内壁与碎边刀片4412之间,第三个所述剪刀4413位于两个所述碎边刀片4412之间;所述压片4425分为三段,其中两段所述压片4425分别位于所述上盖4411两侧的内壁与碎边刀片4412之间,第三段所述压片4425位于两个所述碎边刀片4412之间。
该碎边装置440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流程如下:边料从托杆4426一侧进入本装置,转轴电机4423驱动转轴4422转动,转轴4422转动带动边料向前运输,边料从托杆4426上经过后,进入转轴4422,边料先被两个碎边刀片4412均匀切成3份,接着3份边料被三个剪刀4413剪断,形成尺寸大小均一的碎料,碎料从转轴4422的另一侧掉落,通过槽口4427掉落至预先放置好的收纳容器中。
该碎边装置440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边料处理装置440设有刀片和剪刀,可同时把边料切碎及剪断,取代人工操作,能精准且迅速地剪裁出尺寸大小均一的碎料。
如图15和17所示,保护膜覆膜装置420包括覆膜机构421、移动小车422和调节滑轨423,所述覆膜机构421固定在所述移动小车422上,所述移动小车422滑动设于所述调节滑轨423上,具体地,所述调节滑轨423安放在地方上,所述移动小车422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滑轨423滑动连接。其中,所述覆膜机构421包括气胀轴4211、气胀轴轴承座4212、制动器4213、支架4214、转动接头4215和微调组件4216,所述支架4214上开设有供所述气胀轴4211放置的凹槽42140,如图17所示;所述气胀轴4211的一端贯穿于所述气胀轴轴承座4212并与所述制动器4213连接,所述气胀轴4211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架4214的凹槽42140上;所述气胀轴轴承座4212固定在所述转动接头4215的上表面,所述转动接头4215的下表面设置在所述微调组件4216上,所述微调组件4216固定在所述移动小车422上。具体地,所述微调组件4216包括微调移动丝杆42161、丝杆轴承座42162、移动块42163和移动手轮42164,所述微调移动丝杆42161内置于所述丝杆轴承座42162中,并与所述移动手轮42164连接,所述移动块42163套设在所述微调移动丝杆42161上,所述移动块42163与所述转动接头4215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小车422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滑轨423滑动连接,另一端的底部设有滚轮4221,所述移动小车422上设有供所述移动小车422与所述调节滑轨423紧固定位的固定组件。具体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件和与所述卡件连接的手柄4222,所述手柄4222可带动所述卡件插入所述调节滑轨423中从而实现所述移动小车422与所述调节滑轨423紧固定位。
该保护膜覆膜装置420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流程如下:首先把气胀轴4211的一端从支架4124里拿出,并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在气胀轴4211上套入保护膜,接着气胀轴4211旋转复位,并把其重新放入支架4124中,从进气口42110中向气胀轴4211内充气,使保护膜紧贴在气胀轴4211上,此时,可通过移动小车422调整覆膜机构的位置,调整完成后,摇下手柄4222使卡件插入调节滑轨423中实现移动小车422与调节滑轨423的定位,若此时覆膜机构的位置还有小偏差,可通过转动移动手轮46124带动微调移动丝杆42161移动,套设在微调移动丝杆42161上的移动块46123跟随微调移动丝杆42161移动,转动接头4215及固定转动接头4215上的部件均跟随移动块46123移动,即可实现覆膜机构的位置微调。完成上述操作后,该装置可启动开始工作,把PET板材覆在气胀轴4211上,由磁粉制动器4213带动气胀轴4211转动,使保护膜的输送速度与PET板材的输送速度保持一致,从而把保护膜覆在PET板材上。该保护膜覆膜装置420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覆膜机构的位置,有效提高精确度,且套膜的操作简单方便,能大大节省套膜的时间,有利于PET板材的高速生产。
优选地,如图16所示,所述覆膜机构有两个,分别为上覆膜机构和下覆膜机构,所述上覆膜机构位于所述下下覆膜机构的上方,可同时对PET板材的两侧进行覆膜,使PET板材的上下两侧均可防划花。
如图18所示,所述剪板装置430包括剪板壳体431、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剪板壳体431上的剪裁组件432和压板模组433,所述剪裁组件432设置在所述压板模组433上方。其中,所述剪裁组件432包括水平驱动器件4321、竖直驱动器件4322和剪板刀片4323,所述水平驱动器件4321固定在所述剪板壳体431的侧壁上,所述竖直驱动器件4322固定在所述水平驱动器件4321上,所述剪板刀片4323设置在所述竖直驱动器件4322的底部;所述压板模组433包括上压板4331、下压板4332和压板驱动组件4333,所述压板驱动组件4333设有两个,所述两个压板驱动组件4333分别固定在所述剪板壳体431的两侧壁上;所述上压板4331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两个压板驱动组件4333上;所述下压板4332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两个压板驱动组件4333上,所述上压板4331位于所述下压板4332的上方,所述上压板4331和所述下压板4332上下对称。
所述剪板刀片4323可拆卸安装固定在所述竖直驱动器件4322的底部,具体地,所述剪板刀片4323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形。
所述上压板4331和所述下压板4332内均间隔设有若干吸盘。
所述压板驱动组件4333包括上压板驱动器件43331、下压板驱动器件43332和连接板43333,所述连接板43333固定在所述壳体431的侧壁上,所述上压板驱动器件43331和下压板驱动器件43332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板43333的上下两侧,所述上压板驱动器件43331与所述上压板4331与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板驱动器件43332与所述下压板4332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接板43333上开设有供所述上压板4331和所述下压板4332穿过的竖直卡槽。
具体地,所述水平驱动器件4321和竖直驱动器件4322均为气缸;所述上压板驱动器件43331和下压板驱动器件43332均为气缸。
较佳地,所述上压板4331和所述下压板4332的表面均设有接触感应器,当上压板4331和所述下压板4332接触到板材时,其上的接触感应器分别把信息传递到上压板驱动器件43331和下压板驱动器件43332,使上压板驱动器件43331和下压板驱动器件43332停止运动,避免上压板4331和所述下压板4332对板材进行紧压而使板材发生局部变形。
所述剪裁组件432还包括横设在所述壳体431两侧壁之间的空心第六机架4324,所述水平驱动器件4321的移动端内置于所述空心第六机架4324中,所述空心第六机架4324上开有供所述竖直驱动器件4322穿过的水平卡槽,所述竖直驱动器件4322穿过所述水平卡槽固定在所述水平驱动器件4321的移动端上。
该剪板装置430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流程如下:板材进入本装置后,两个压板模组20中的上压板4331和下压板4332在上压板驱动器件43331和下压板驱动器件43332的驱动下,像板材靠近并压下,当上压板4331和下压板4332上的接触感应器感应到上压板4331和下压板4332接触到板材后,上压板驱动器件43331和下压板驱动器件43332停止运动,上压板4331和下压板4332内的吸盘43310和吸盘43320分别吸附住板材的上下两侧,使板材固定在上压板4331和下压板4332之间,此时,剪裁组件432中的水平驱动器件4321驱动竖直驱动器件4322运动到板材的一侧,接着,所述竖直驱动器件4322驱动剪板刀片4323插入板材中,然后由水平驱动器件4321驱动剪板刀片4323在板材中做水平运动,从而完成板材的剪裁。
在剪板装置430中,方便剪裁组件对板材进行裁剪,保证不会因压紧而使板材发生局部变形,且适用不同厚度的板材,保证板材的吸附稳定,剪裁时不会产生偏斜。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PET板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真空抽吸把原料从储料罐运输到原料预处理装置中;
通过所述原料预处理装置对所述原料进行洗涤、除水和干燥处理,然后通过真空抽吸把所述原料输送到挤出机中;
通过所述挤出机对原料进行输送、压实和塑化处理;
把塑化后的原料输送至过滤装置中进行过滤;
通过出料模具对经塑化后及过滤后的所述原料出料成型为片状的PET板材;
通过冷却装置对经由所述出料模具成型的所述PET板材进行冷却;
通过三辊轴交叉辊筒装置对经由所述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所述PET板材进行压平处理;
通过回火整平装置对经由所述三辊轴交叉辊筒装置压平处理后的所述PET板材进行整平处理;
通过剪裁装置对经由所述回火整平装置整平处理后的所述PET板材裁剪出所需的宽度;
通过保护膜覆膜装置对经由所述剪裁装置裁剪后的所述PET板材覆上保护膜;
通过剪板装置对经由所述保护膜覆膜装置覆上保护膜后的所述PET板材剪裁出所需的长度,具体如下:
首先准备好剪裁所需的工具,具体为:所述剪板装置包括剪板壳体、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剪板壳体上的剪裁组件和压板模组,所述剪裁组件设置在所述压板模组上方;所述剪裁组件包括水平驱动器件、竖直驱动器件和剪板刀片,所述水平驱动器件固定在所述剪板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竖直驱动器件固定在所述水平驱动器件上,所述剪板刀片设置在所述竖直驱动器件的底部;所述压板模组包括上压板、下压板和压板驱动组件,所述压板驱动组件设有两个,所述两个压板驱动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剪板壳体的两侧壁上;所述上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两个压板驱动组件上;所述下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两个压板驱动组件上,所述上压板位于所述下压板的上方,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上下对称;所述剪板刀片可拆卸安装固定在所述竖直驱动器件的底部,所述剪板刀片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形;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内均间隔设有若干吸盘;所述压板驱动组件包括上压板驱动器件、下压板驱动器件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上压板驱动器件和下压板驱动器件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上下两侧,所述上压板驱动器件与所述上压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板驱动器件与所述下压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供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穿过的竖直卡槽;所述水平驱动器件和竖直驱动器件均为气缸;所述上压板驱动器件和下压板驱动器件均为气缸;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的表面均设有接触感应器,当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接触到板材时,其上的接触感应器分别把信息传递到上压板驱动器件和下压板驱动器件,使上压板驱动器件和下压板驱动器件停止运动,避免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对板材进行紧压而使板材发生局部变形;所述剪裁组件还包括横设在所述壳体两侧壁之间的空心第六机架,所述水平驱动器件的移动端内置于所述空心第六机架中,所述空心第六机架上开有供所述竖直驱动器件穿过的水平卡槽,所述竖直驱动器件穿过所述水平卡槽固定在所述水平驱动器件的移动端上;
然后具体剪裁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流程如下:板材进入本装置后,两个压板模组中的上压板和下压板并压下,当上压板和下压板上的接触感应器感应到上压板和下压板接触到板材后,上压板驱动器件和下压板驱动器件停止运动,上压板和下压板内的吸盘和吸盘分别吸附住板材的上下两侧,使板材固定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此时,剪裁组件中的水平驱动器件驱动竖直驱动器件运动到板材的一侧,接着,所述竖直驱动器件驱动剪板刀片插入板材中,然后由水平驱动器件驱动剪板刀片在板材中做水平运动,从而完成板材的剪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板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真空抽吸把所述原料输送到挤出机中之前,通过色母喂料机在原料中添加颜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板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温度控制系统对位于所述挤出机中的所述原料控制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板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原料在所述过滤装置中进行双重过滤,其中,于双重过滤之间通过计量装置控制所述原料的流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板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需生产的PET板材的厚度决定所述出料模具的模具开口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板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出料模具内设有二级分流结构,并使所述原料在所述出料模具内进行二次分流,从而保证所述原料在所述出料模具中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板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冷却装置为三辊压光冷却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板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冷却装置对经由所述出料模具成型的所述PET板材进行冷却后,通过彩膜覆膜装置在所述PET板材的两侧面上涂覆纹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板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剪裁装置对经由所述回火整平装置整平处理后的所述PET板材裁剪出所需的宽度后,将所述PET板材被裁切出的边料输送至碎边装置,并由所述碎边装置对所述边料进行碎边处理,以使经由碎边处理后的所述边料可投放到储料罐中进行再次利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板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剪裁装置包括动力剪裁机构和静态剪裁机构,以使所述PET板材可根据厚度选择采用所述动力剪裁机构或所述静态剪裁机构。
CN201810940789.7A 2018-08-17 2018-08-17 Pet板材制造方法 Active CN1108569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0789.7A CN110856971B (zh) 2018-08-17 2018-08-17 Pet板材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0789.7A CN110856971B (zh) 2018-08-17 2018-08-17 Pet板材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6971A CN110856971A (zh) 2020-03-03
CN110856971B true CN110856971B (zh) 2023-06-16

Family

ID=69634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40789.7A Active CN110856971B (zh) 2018-08-17 2018-08-17 Pet板材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5697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0172B (zh) * 2008-02-04 2010-12-29 潘伟林 一种吸塑贴面板及生产方法
CN101886735B (zh) * 2009-05-14 2013-01-16 管印贵 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型材及成型工艺
CN103158270A (zh) * 2011-12-08 2013-06-19 河南一博板业有限公司 生物质高分子墙面装饰板生产线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2602006B (zh) * 2012-03-23 2014-11-12 株洲宏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大尺寸聚偏氟乙烯板材挤出成型方法及其挤出成型设备
CN107866980A (zh) * 2016-09-27 2018-04-03 东莞市杰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Pp共挤发泡厚板挤出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6971A (zh) 2020-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86765B1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molded multilayer product
KR101537481B1 (ko) 플라스틱 컵 제조 장치
CN217891942U (zh) 一种多层共挤流延膜设备
KR101633597B1 (ko) 가이드 롤러를 구비한 x축 및 y축 이동식 고무시트 자동 적재 장치
CN210336975U (zh) 一种厚度可调塑料片材挤出机
CN113681919B (zh) 生产药用包装复合膜的设备
CN216100417U (zh) 一种新型包覆机
CN110856971B (zh) Pet板材制造方法
CN208789125U (zh) Pet板材制造设备
CN110834423B (zh) Pet板材制造设备
CN110834420B (zh) Pet板材制造设备
CN209904016U (zh) Pet板材制造设备
CN110834424B (zh) Pet板材制造设备
CN110834421B (zh) Pet板材制造设备
CN218642111U (zh) 一种生物降解多层薄膜复合装置
KR101633594B1 (ko) 압착롤러를 이용한 x축 및 y축 이동식 고무시트 자동 적재 장치
CN110834422A (zh) Pet板材制造设备
CN214562368U (zh) 淋膜纸多层共挤流延设备
CN112896673B (zh) 一种3d打印机原料线材生产用线筒热封装置
CN114571696A (zh) 一种用于音管生产的挤出成型设备及音管成型方法
CN205631344U (zh) 一种可直接定型的吸塑成型或气压成型设备
CN112497791B (zh) Petg复合封边条片材的制备系统
CN114274430A (zh) 一种塑料薄膜生产设备的定型装置及其定型工艺
CN208789126U (zh) Pet板材制造设备
CN110561712A (zh) 高档pmma光学级板材挤出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