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8639A - 盲插头、电能存储器和安装电能存储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盲插头、电能存储器和安装电能存储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8639A
CN110838639A CN201910757349.2A CN201910757349A CN110838639A CN 110838639 A CN110838639 A CN 110838639A CN 201910757349 A CN201910757349 A CN 201910757349A CN 110838639 A CN110838639 A CN 110838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housing
plug
hinge
desig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73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哈普
J.休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filed Critical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0838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8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01R13/501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comprising an integral hinge or a frangible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3Dummy plu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71Lids or covers for the racks or secondary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盲插头、电能存储器和用于安装这样的电能存储器的方法,所述盲插头具有插头部分、铰链和封闭盖,其中所述插头部分设计为接合所述电能存储器的接触机构,其中所述铰链通过第一侧连接到所述插头部分且通过第二侧连接到背离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其中所述封闭盖可以借助于所述铰链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封闭盖远离所述插头部分的第一面侧折叠,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一面侧折叠。

Description

盲插头、电能存储器和安装电能存储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权利要求1的插头、如权利要求13的电能存储器和如权利要求15的用于安装这种电能存储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盲插头从DE 10 2007 014 178 A1中是已知的。
本发明的问题是提供改进的插头、改进的电能存储器和用于安装这种电能存储器的改进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上述问题通过如权利要求1的插头、如权利要求13的电能存储器和如权利要求15的用于安装这种电能存储器的方法来解决。有利的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详细说明。
已经认识到,用于机动车辆的电能存储器的运输安全的改进的盲插头可以设置有盲插头,其包括插头部分、铰链和封闭盖,其中插头部分设计为接合电能存储器的接触机构。铰链通过第一侧连接到插头部分且通过背离第一侧的第二侧连接到封闭盖。封闭盖可以借助于铰链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在第一位置,封闭盖背离插头部分的第一面侧折叠,在第二位置,封闭盖朝向第一面侧折叠。
该设计的优点在于,在电能存储器的安装中,盲插头可以在最终安装电能存储器之前已经被引入接触机构,盲插头,特别是插头的封闭盖,不会成为安装中的障碍。
在另一实施例中,铰链设计为薄膜铰链的类型。铰链包括第一铰链部分和至少第二铰链部分。第一铰链部分通过第一侧连接到插头部分。第一铰链部分通过背离第一侧的第三侧连接到第二铰链部分。第二铰链部分设置为厚于第一铰链部分。
在另一实施例中,盲插头具有掣扣构件。掣扣构件布置在第一面侧上并连接到插头部分。掣扣构件设计为在第二位置至少部分地接合在封闭盖后面,且在第二位置将封闭盖保持在第一面侧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掣扣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掣扣元件。第一掣扣元件通过第一固定端连接到第一面侧。第一掣扣元件设计为以第一曲率弯曲。第一曲率中心布置在面向封闭盖的第一侧上。第一掣扣元件在面向封闭盖的一侧上具有第一支承面。封闭盖具有第一盖侧表面,其设计为对应于第一支承面弯曲。第一支承面和第一盖侧表面在封闭盖的二位置以平坦的方式邻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掣扣元件设计为从第一掣扣元件的固定端到自由端渐缩。
在另一实施例中,插头部分具有第一侧表面和相对布置的第二侧表面。掣扣构件具有第二掣扣元件。第一掣扣元件邻近第一侧表面布置。第二掣扣元件以第二固定端连接到第一面侧。第二掣扣元件邻近第二侧表面布置。第二掣扣元件设置为以第二曲率弯曲。第二曲率中心布置在面向封闭盖的一侧上。第二掣扣元件在面向封闭盖的一侧上具有第二支承面。第二支承面在第二位置紧靠与第一盖侧表面相对布置的第二盖侧表面。在第二位置,封闭盖布置在第一掣扣元件和第二掣扣元件之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插头部分在第一面侧处具有压痕。
压痕在插头部分的下侧和上侧之间延伸。压痕在面向封闭盖的一侧上敞开。压痕具有压痕基部,其平行于第一面侧行进。铰链的第一侧在下侧附近连接到压痕基部。压痕设计为在封闭盖的第一位置至少部分第接收铰链。
在另一实施例中,插头部分具有至少一行的第一触头凹部。分离杆分布布置在两个相邻布置的触头凹部之间。触头凹部在插头部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且在与第一面侧相对的第二面侧处向外敞开。触头凹部设置为分别接收接触机构的接触元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触头凹部在面向第一面侧的一侧上具有接收基部。接收基部与第一面侧间隔开地布置。接收基部封闭触头凹部。
在另一实施例中,盲插头具有止动元件。止动元件布置在第一面侧上且连接到第一面侧。止动元件凸出超出插头部分的下侧。止动元件在面向插头部分的第一面侧上具有止动面。通过紧靠接触机构的第四面侧,止动面设计为防止插头部分进一步插入接触机构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止动元件在下侧和第一掣扣元件之间连接到第一面侧。止动元件在铰链和第一侧表面之间连接到第一面侧。
在另一实施例中,铰链、插头部分和封闭盖以一件式且材料整体的方式设计。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于机动车辆的电能存储器具有外壳、接触机构、至少一个电池单元和盲插头。电池单元设计为存储电力。盲插头如上所述地设计。外壳界定外壳内部且具有向外延伸的外壳凸起。外壳在外壳凸起处具有贯通开口。接触机构和电池单元布置在外壳内部中。接触机构布置在电池单元和外壳之间,且至少部分地接合外壳凸起。插头部分接合接触机构。封闭盖通过贯通开口接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外壳在外部具有a第一平坦设计的外壳外表面和第二平坦设计的外壳外表面。第一外壳外表面和第二外壳外表面彼此相邻。第二外壳外表面布置在外壳凸起处。第一外壳外表面和第二外壳外表面布置为相对于彼此倾斜地倾斜且形成角度(α),角度(α)优选地在92度至100度的范围内,特别是在94度至96度的范围内。
此外已经认识到,通过具有以下步骤的方法可以提供用于安装上述电能存储器的改进方法,其中步骤优选地按以下顺序以时间顺序依次执行:提供电池单元、接触机构,盲插头和外壳,在接触机构和电池单元之间建立电连接,将插头部分插接到接触机构中,将封闭盖枢转到第二位置,引导封闭盖通入贯通开口,将外壳相对于接触机构定位,使得接触机构与外壳凸起接合。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机动车辆的电能存储器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穿过图1所示的电能存储器,沿图1所示的剖面A-A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盲插头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盲插头的另一透视图;
图5示出了穿过图1至4所示的盲插头,沿图4所示的剖面B-B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盲插头的透视图,封闭盖处于第二位置;
图7示出了用于安装图1至6所示的电能存储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至11各自示出了图1至6中所示的电能存储器10的透视图的剖切图;
图12示出了盲插头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以下附图参考了坐标系。坐标系具有x轴(纵向方向),y轴(横向方向)和z轴(垂直方向)。作为示例,坐标系被设计为右手系统。
电能存储器10包括外壳15、接触机构20(图1中用虚线表示)、至少一个电池单元25、控制装置95和盲插头30。作为示例,外壳15以长方体的方式设计。外壳15在内部界定外壳内部35。电池单元25(优选为若干电池单元25)和控制装置95布置在外壳内部35中。电池单元25用于在相对长的时间段(例如几周或几个月)内存储电力。控制装置95至少与电池单元25中的一个电连接。此外,接触机构20布置在外壳内部35中。此外,控制装置95可以连接到接触机构20。
外壳15具有外壳盖40和外壳下部45。外壳盖40在上侧封闭外壳内部35。外壳下部45相对于外壳盖40布置在下侧。外壳下部45在下侧界定外壳内部35。外壳内部35由外壳盖40和外壳下部45共同横向围绕。外壳盖40在外壳上侧50上具有外壳凸起55。作为示例,外壳凸起55大致在横向方向上相对于外壳盖40的最大范围布置在中心位置。此外,外壳凸起55在纵向方向上设计得明显窄于外壳15或外壳盖40在纵向方向上的最大范围。外壳凸起55大致设计成棱柱形状。外壳凸起55在一侧具有贯通开口60。贯通开口60将电能存储器的周围环境65连接到外壳内部35。
图2示出了穿过图1所示的电能存储器10,沿图1所示的剖面A-A的剖视图。
外壳凸起55凸出超出外壳上侧50。外壳凸起55在这里设计成棱柱形状,并且具有平行于外壳上侧50行进的凸起上侧75。外壳盖40具有布置在外壳上侧50外部的第一外壳外表面70。第一外壳外表面70在xy平面中延伸并且被平面地设计。在第一外壳外表面70中,可以设置第一压痕80,其设计得窄,并且基本上在纵向方向上延伸且在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外壳凸起55由第一外壳外表面70在外围包围。
外壳凸起55具有第二外壳外表面85,其与第一外壳外表面70相邻。第二外壳外表面85相对于第一外壳外表面70倾斜地倾斜布置。这里,第一外壳外表面70与第二外壳外表面85形成钝角a,角度a优选地在在92度至100度的范围内,特别是在94度至96度的范围内。特别有利的是,角度a为95度。
类似于第一外壳外表面70,第二外壳外表面85设计成平面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外壳外表面85在第一外壳外表面70和凸起上侧75之间延伸,并将第一外壳外表面70连接到凸起上侧75。
位于纵向方向的对面,外壳盖40在外壳凸起55上具有第三外壳外表面90。第三外壳外表面90将第一外壳外表面70连接到凸起上侧75。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外壳外表面90比第二外壳外表面85相对于第一外壳外表面70和凸起上侧75明显更加倾斜地倾斜布置。此外,第三外壳外表面90封闭并且不被贯通开口60中断。外壳凸起55处的其他表面同样设计成封闭的。因此,在外壳凸起55处,仅布置用于将周围环境65连接到外壳内部35的贯通开口60。
接触机构20布置在外壳内部35中并且至少部分地在下侧接合,优选大部分,特别是至少80%,外壳凸起55。在实施例中,接触机构20在垂直方向上布置在电池单元25和外壳盖40之间。另外,控制装置95可以布置在电池单元25上方。控制装置95可具有连接单元100。连接单元100电连接到接触机构20。此外,接触机构20布置在连接单元100上。在实施例中,连接单元100包括电路板105,接触机构20布置在电路板105上。
在实施例中,接触机构20例如具有第一触头行110和相对于第一触头行10布置在下方的第二触头行115。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触头行115在垂直方向上布置在第一触头行110和控制装置95之间。第一触头行11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接触元件120,优选地是在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布置的若干第一接触元件120。在实施例中,举例来说,第一接触元件120被设计成彼此相同。在实施例中,第一接触元件120中的每一个被设计为针脚触头。
第二触头行112与第一触头行110间隔地布置。第二触头行115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接触元件125,优选地是在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布置的若干第二接触元件125。在实施例中,举例来说,第二接触元件125被设计成彼此相同。类似于第一接触元件120,第二接触元件125被设计成针脚触头。
在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设想第一接触元件120和/或第二接触元件125被设计为容座触头。第一接触元件120和第二接触元件125也可以彼此不同地设计。也可以设想各个接触元件120、125之间的不同间距。
在实施例中,作为示例,第一触头行110和第二触头行115分别在xy平面中延伸,它们以偏移方式布置。
接触机构20还具有触头外壳130。触头外壳130在内部界定触头插座135。触头插座135通过开口150在面向贯通开口60的一侧敞开。在后侧,在面向第三外壳外表面90的一侧,触头插座135是封闭的。接触元件120、125各自具有接触部分140。接触部分140平行于x轴延伸并且从触头外壳130的面向第三外壳外表面90的那侧凸出到触头插座135中。触头插座135的开口150在纵向方向上与接触元件120、125的自由端145间隔开地布置。
在安装状态下,接触机构20用于在机动车辆中将关于电能存储器10的信息提供给机动车辆控制装置(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连接电缆插接到接触机构20中,该连接电缆具有另一个接触机构(未示出),其设计成与接触机构20相对应并且接触接触机构20。
盲插头30具有插头部分155、接头160和封闭盖165。插头部分155设计在外周处,以至少部分地对应于触头插座135。在安装状态下,插头部分155接合触头插座135。在这种情况下,插头部分155在开口150处封闭触头插座135。结果,防止了灰尘或其他污染物进入触头插座135。
铰链160通过第一侧175连接到插头部分155。利用背离第一侧175的第二侧180,铰链160连接到封闭盖165。封闭盖165具有基本上板状的构型。封闭盖165可以通过铰链160在第一位置(参见图3)和第二位置(参见图2)之间枢转。第二位置如图2所示。在第二位置,封闭盖165朝向插头部分155折叠。在第二位置,封闭盖165通过贯通开口60接合,并且在上侧凸出超过凸起上侧75。
图3示出了盲插头30的透视图。
插头部分155具有第一面侧170。第一面侧170在yz平面中延伸并且垂直于接触部分140布置。封闭盖165在图3中以第一位置示出。在第一位置,封闭盖165远离第一面侧170折叠。在这种情况下,封闭盖165相对于第一面侧170倾斜布置,例如倾斜地或垂直地布置。
在第二位置中,封闭盖165平行于第一面侧170延伸。
插头部分155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基本形状,并且布置成对应于外周处的触头插座135。在实施例中,作为示例,对应于第一触头行110和/或第二触头行115的布置,插头部分155具有第一凹部行185和第二凹部行190。第一行185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触头凹部195,优选若干个第一触头凹部195,其设计为矩形,例如彼此间隔开。第一触头凹部195在横向方向上对应于第一接触元件120的布置而布置。第一触头凹部195基本上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第一触头凹部195设计成在纵向方向上比第一接触元件的接触部分140更深。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触头凹部195例如设计成在插头部分155的上侧200处敞开。第一触头凹部195在插头部分155的第二面侧205处向外敞开,该第二面侧205与第一面侧170相对布置。第一面侧170和第二面侧205彼此平行并且各自布置在yz平面中。
第二凹部行190具有至少一个,优选若干个第二触头凹部210。第二触头凹部210设计成基本上矩形,并且在插头部分155中基本上在纵向方向上以长形的方式行进。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触头凹部210相对于第一触头凹部195在横向方向上以偏移的方式布置。第二触头凹部210布置在横向方向上,对应于第二接触元件125。第二触头凹部210朝向插头部分155的下侧215敞开。类似于第一触头凹部195,第二触头凹部210在第二面侧205处向外敞开。第二触头凹部210的截面表面与yz截面中的第一触头凹部195的截面表面基本相同。
凹部220可以设计在第一触头凹部195和第二触头凹部210之间。凹部220设计成在横向方向上比第一触头凹部195和/或第二触头凹部210宽。凹槽220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截面。在实施例中,存在多个凹部220,其在垂直方向上布置在第一凹部行185和第二凹部行190之间。凹部220各自设计成在横向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宽度。凹部220用于节省重量和材料,使得盲插头30能够特别简单且廉价地制造。
当盲插头30处于电能存储器10上的安装状态时,第一接触元件120的接触部分140分别与第一触头凹部195接合,并且在每种情况下,第二接触元件125的接触部分140分别与第四触头凹部210接合。
在面向第一面侧170的一侧,第一触头凹部195具有第一凹部基部225,第二触头凹部210具有第二凹部基部230。第一凹部基部225和第二凹部基部230在共同的yz平面中行进。第一凹部基部225封闭第一触头凹部195,第二凹部基部230封闭第二触头凹部210。通过触头凹部195、210在面向第一面侧170的一侧上的封闭配置,当盲插头30处于接触机构20上的安装状态时,经由盲插头30防止了污垢颗粒的进入。
在横向方向上,第一分离杆235分别布置在彼此相邻布置的两个第一触头凹部195之间,并且第二分离杆240分别布置在彼此相邻布置的两个第二触头凹部210之间。第一分离杆235分别横向界定两个相邻布置的第一触头凹部195,并且第二分离杆240分别横向界定紧密相邻布置的第二触头凹部210。当盲插头30处于接触机构20上的安装状态时,分离杆235、240在发生碰撞时,例如如果电能存储器10在运输期间掉落,则防止接触元件120、125在接触部分140处弯曲而使接触元件120、125彼此接触。结果,可以防止各个接触元件120、125之间的短路。
图4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盲插头30的另一透视图。
插头部分155在第一面侧170上具有第二压痕245。第二压痕245在垂直方向上在插头部分155的上侧200和插头部分155的下侧215之间延伸。压痕245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构型。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压痕245朝向第一面侧170敞开。第二压痕245基本上在插头部分155的横向方向上的最大范围的至少80%上延伸。第二压痕245具有压痕基部250。压痕基部250平行于第一面侧170行进。压痕基部250与凹部基部225、230间隔开地布置。通过间隔布置,在第一凹部基部225和第二凹部基部230与压痕基部250之间提供足够的插头部分155的材料,从而确保在触头凹部195、210和第二压痕245之间可靠地流体分离。
铰链160的第一侧175在插头部分155的下侧215附近连接到压痕基部250。在封闭盖165的向前折叠状态(第二位置)中,第二压痕245使得铰链160被接收在压痕245中,从而在封闭盖165的第二位置中也是如此,盲插头30在安装状态下在纵向方向上特别紧凑地设计。
盲插头30还具有掣扣构件270。该实施例中,作为示例,掣扣构件270包括第一掣扣元件275和第二掣扣元件280。掣扣元件275、280的数量是作为示例给出的。第一掣扣元件275布置在横向方向上,邻近插头部分155的第一侧表面285。第二掣扣元件280布置在横向方向上,与第一掣扣元件275相对。第二掣扣元件280邻近插头部分155的第二侧表面290布置。第一侧表面285和第二侧表面290彼此平行地行进,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布置成在xz平面中行进,它们分别以在横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偏移的方式布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侧表面285和第二侧表面290将上侧200连接到插头部分155的下侧215。
在实施例中,第一掣扣元件275和第二掣捕元件280布置在垂直方向上,例如,邻近插头部分155的上侧200。在垂直方向上,第一掣扣元件275和第二掣扣元件280例如被设计成具有相等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掣扣元件275和/或第二掣扣元件280被设计成在垂直方向上比插头部分155的最大范围更短。
第一掣扣元件275在第一固定端295处连接到第一面侧170。第二掣扣元件280通过第二固定端300连接到第一面侧170。第一掣扣元件275设计成从第一掣扣元件275的第一固定端295朝向第一自由端305渐缩。类似地,第二掣扣元件280设计成从第二固定端300朝向第二自由端310渐缩。在实施例中,例如,第一掣扣元件275和第二掣扣元件280相对于对称平面315以镜像对称的方式设计。对称平面315在第一侧表面285和第二侧表面290之间的中心位置行进,并且布置成在xz平面中行进。因此,对称平面315也平行于第一侧表面285和第二侧表面290布置。
第一掣扣元件275设计成以第一曲率弯曲。第一曲率具有第一曲率中心320,其中第一曲率中心320布置在第一掣扣元件275的面向压痕245和封闭盖165的一侧(在横向方向上)。第一掣扣元件275在面向压痕245和封闭盖165的一侧具有第一支承面325。第一支承面325也设计成弯曲的,优选为弓形,特别是圆柱形。
第二掣扣元件280邻近第二侧表面290布置。第二掣扣元件280设计为弯曲的,且具有第二曲率,其中第二曲率的第二曲率中心330在横向方向上布置在面向封闭盖165和压痕245的一侧。在面向压痕245和封闭盖165的一侧,第二掣扣元件280具有第二支承面335。第二支承面335设计成弯曲的,优选为弓形,特别是圆柱形。通过分别邻近侧表面285、290布置掣扣元件275、280,封闭盖165可以设计成在横向方向上特别宽。
封闭盖165设计成板状。封闭盖165,例如图4中所示,可以具有握持结构340。当然,可以省去握持结构340,该握持结构340具有例如若干矩形的第三压痕345。
封闭盖165在面向第一侧表面285的一侧具有第一盖侧表面350。在横向方向上相对低,在面向第二侧表面290的一侧,封闭盖165具有第二盖侧表面355。第一盖侧表面350和第二盖侧表面355均设计成弯曲的,优选为弓形,特别是半圆柱形。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支承面325和第一盖侧表面350设计成彼此对应。此外,第二盖侧表面355和第二支承面335设计成彼此对应。
图5示出了穿过图1至4所示的盲插头30,沿图4所示的剖面B-B的剖视图;
在图5中,封闭盖165布置在第一位置并且远离第一面侧170折叠。铰链160具有第一铰链部分255和第二铰链部分260。第一铰链部分255结合到铰链160的第一侧175上并因此连接到压痕基部250。第二铰链部分260结合到铰链160的第二侧180上。第一铰链部分255在背向铰链160的第一侧175的第三侧265上连接到第二铰链部分260。第三侧265布置在铰链160的第一侧175和第二侧180之间。
第一铰链部分255和第二铰链部分260设计成在横向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铰链部分255和第二铰链部分260设计成在横向方向上比封闭盖165的最大横向范围更窄。第一铰链部分255在背离第一侧175的一侧连接到第二铰链部分260。第二铰链部分260设计得比第一铰链部分255厚。
当封闭盖16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时,运动主要在第一铰链部分255中进行,而第二铰链部分260基本上用于将第一铰链部分255紧固到封闭盖165。在实施例中,例如,第二铰链部分260具有与封闭盖165相同的厚度(在图5中的z方向上)。当然,第二铰链部分260也可以设计成比封闭盖165更薄。也可以设想,铰链160在图5中的纵向方向上基本上在其整个范围内具有相同的厚度。
通过特别薄的设计的第一铰链部分255,可以确保封闭盖165的特别容易的枢转。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铰链部分255将铰链160形成为薄膜铰链。
图6示出了盲插头30的透视图,封闭盖165处于第二位置。
在第二位置,封闭盖165朝向第一面侧170折叠。在这种情况下,封闭盖165和第一面侧170平行地行进。举例来说,在图6中,封闭盖165紧靠第一面侧170。此外,第一面侧170垂直于上侧200对齐,因此也垂直于下侧215。
在第二位置,封闭盖165被掣扣构件270锁定。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掣扣元件275和第二掣扣元件280从后面接合封闭盖165。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支承面325和第一盖侧表面350以平坦的方式邻接。此外,第二支承面335和第二盖侧表面355以平坦的方式彼此邻接。在第二位置,封闭盖165明显凸出超过插头部分155的上侧200。在第二位置,在纵向方向上,封闭盖165基本上布置在第一自由端305和第二自由端310与第一面侧170之间。
在第二位置,借助于布置在两个掣扣元件275、280之间的封闭盖165,确保了将封闭盖165可靠地保持在第二位置。此外,在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期间以及在随后的锁定期间,避免了封闭盖165的倾斜。
图7示出了图1至6中所示的电能存储器的盲插头30的侧视图。
盲插头30还可以具有在横向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止动元件360和第二止动元件365。第一止动元件360在第一面侧170布置在第一掣扣元件275下方。第二止动元件365在第一面侧170布置在第二掣扣元件280下方。止动元件360、365凸出超过第一面侧170。在这种情况下,止动元件360、365具有棱柱形构型。作为示例,第一止动元件360从第一侧表面285向内偏移地布置,并且第二止动元件365相对于第二侧表面290向内偏移地布置。止动元件360、365与压痕245相邻。
止动元件360、365中的每一个在面向第二面侧205的第三面侧370上具有止动面375。止动面375在yz平面中延伸,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在与第一面侧170相同的平面中行进。当然,止动面375也可以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第一面侧170以偏移的方式布置。
止动元件360、365凸出超过插头部分155的下侧215。止动元件360、365在下侧215和掣扣元件275、280之间连接到第一面侧170,每个掣扣元件布置在止动元件360、365的上侧。此外,第一止动元件360布置在第一侧表面285和铰链160之间,并且第二止动元件365布置在铰链160和第二侧表面290之间。
特别有利的是,盲插头30(特别是铰链160)、插头部分155、封闭盖165、止动元件360、365和掣扣构件270以一件式且材料整体的方式设计。结果,可以在注射模制过程中特别简单且廉价地制造盲插头30。
图8示出了用于安装图1至7所示的电能存储器10的方法的流程图。图9至图12分别示出了图1至图7中所示的电能存储器10的透视图的剖视图,图9示出了在第二方法步骤410之后的电能存储器,图10在第三方法步骤415之后,图11在第四方法步骤420之后,图12在第六方法步骤430期间。
在第一方法步骤405中,接触机构20与电池单元25和控制装置95在安装状态下设置在一起。此外,盲插头30设置为单独的部件。
在第二方法步骤410中,插头部分155通过插头部分155引入触头插座135,直到止动面375在接触机构20的第四面侧380上停止。在这种情况下,封闭盖165位于第一位置。结果,可以以特别简单的方式手动或自动地将盲插头30插接到触头插座135中。
在第三方法步骤415中,封闭盖165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并且借助于掣扣构件270锁定在插头部分155上。
在第四方法步骤420中,放置外壳盖40。在这种情况下,外壳盖40可以垂直于控制装置95放置。在这种情况下,封闭盖165通过贯通开口60接合。
在第五方法步骤425中,电能存储器10在安装状态下被运输到机动车辆的最终安装。
在第六方法步骤430中,封闭盖165从第二位置枢转到第一位置。然后,通过拉动封闭盖165,张紧力FZ经由封闭盖165被引入到盲插头30中,所述张紧力FZ基本上平行于x轴行进。借助于张紧力FZ,将盲插头30,特别是插头部分155从触头插座135中拉出。一旦触头插座135现在被释放,就可以将另一个接触机构(未示出)引入接触机构20的触头插座135中,以便与接触机构20电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有利的是,刚刚描述的方法步骤405-504的序列按照所描述的顺序以时间顺序执行。当然,方法步骤405-504以不同的顺序执行也可能是适当的。
还应注意,盲插头30和/或电能存储器10的设计也与上述不同。
附图标记列表
10 电能存储器
15 外壳
20 接触机构
25 电池单元
30 盲插头
35 外壳内部
40 外壳盖
45 外壳下部
50 外壳上侧
55 外壳凸起
60 贯通开口
65 周围环境
70 第一外壳外表面
75 凸起上侧
80 第一压痕
85 第二外壳外表面
α 角度
90 第三外壳外表面
95 控制装置
100 连接单元
105 电路板
110 第一触头行
115 第二触头行
120 第一接触元件
125 第二接触元件
130 触头外壳
135 触头插座
140 触头部分
145 (第一接触元件和/或第二接触元件)的自由端
150 (触头插座的)开口
155 插头部分
160 铰链
165 封闭盖
170 第一面侧
175 铰链的第一侧
180 铰链的第二侧
185 第一凹部行
190 第二凹部行
195 第一触头凹部
200 (插头部分的)上侧
205 (插头部分的)第二面侧
210 第二触头凹部
215 (插头部分的)下侧
220 凹部
225 第一凹部基部
230 第二凹部基部
235 第一分离杆
240 第二分离杆
245 第二压痕
250 压痕基部
255 第一铰链部分
260 第二铰链部分
265 第三侧
270 掣扣构件
275 第一掣扣元件
280 第二掣扣元件
285 第一侧表面
290 第二侧表面
295 第一固定端
300 第二固定端
305 第一自由端
310 第二自由端
315 对称平面
320 第一曲率中心
325 第一支承面
330 第二曲率中心
335 第二支承面
340 握持结构
345 另一压痕
350 第一盖侧面
355 第二盖侧面
360 第一止动元件
365 第二止动元件
370 第三面侧
375 止动面
380 第四面侧
405 第一方法步骤
410 第二方法步骤
415 第三方法步骤
420 第四方法步骤
425 第五方法步骤
430 第六方法步骤

Claims (15)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能存储器(10)的运输安全的盲插头(30),
~具有插头部分(155)、铰链(160)和封闭盖(165),
~其中所述插头部分(155)设计为接合所述电能存储器(10)的接触机构(20),
~其中所述铰链(160)通过第一侧(175)连接到所述插头部分(155)且通过背离所述第一侧(175)的第二侧(180)连接到所述封闭盖(165),
~其中所述封闭盖(165)可以借助于所述铰链(16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
~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封闭盖(165)背离所述插头部分(155)的第一面侧(170)折叠,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一面侧(170)折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插头(30),
~其中所述铰链(160)设计为一种类型的薄膜铰链,
~其中所述铰链(160)包括第一铰链部分(255)和至少第二铰链部分(260),
~其中所述第一铰链部分(255)通过所述第一侧(175)连接到所述插头部分(155),
~其中所述第一铰链部分(255)通过背离所述第一侧(175)的第三侧(265)连接到所述第二铰链部分(260),
~其中所述第二铰链部分(260)设计为厚于所述第一铰链部分(255)。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盲插头(30),
~具有掣扣构件(270),
~其中所述掣扣构件(270)布置在所述第一面侧(170)上并连接到所述插头部分(155),
~其中所述掣扣构件(270)设计为在所述第二位置至少部分地接合在所述封闭盖(165)后面,且在所述第二位置将所述封闭盖(165)保持在所述第一面侧(170)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盲插头(30),
~其中所述掣扣构件(27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掣扣元件(275),
~其中所述第一掣扣元件(275)在第一固定端(295)处连接到所述第一面侧(170),
~其中所述第一掣扣元件(275)设计为以第一曲率弯曲,
~其中所述第一曲率的第一曲率中心(320)布置在面向所述封闭盖(165)的一侧上,
~其中所述第一掣扣元件(275)在面向所述封闭盖(165)的一侧上具有第一支承面(325),
~其中所述封闭盖(165)具有第一盖侧表面(350),其设计为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承面(325)弯曲,
~其中所述第一支承面(325)和所述第一盖侧表面(350)在所述封闭盖(165)的第二位置以平坦的方式邻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盲插头(30),
~其中所述第一掣扣元件(275)设置为从所述第一掣扣元件(275)的固定端(295)到自由端(305)渐缩。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盲插头(30),
~其中所述插头部分(155)具有第一侧表面(285)和相对布置的第二侧表面(290),
~其中所述掣扣构件(270)具有第二掣扣元件(280),
~其中所述第一掣扣元件(275)邻近所述第一侧表面(285)布置,
~其中所述第二掣扣元件(280)通过第二固定端(300)连接到所述第一面侧(170),
~其中所述第二掣扣元件(280)邻近所述第二侧表面(290)布置,
~其中所述第二掣扣元件(280)设计为以第二曲率弯曲,
~其中所述第二曲率的第二曲率中心(330)布置在面向所述封闭盖(165)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掣扣元件(280)在面向所述封闭盖(165)的一侧上具有第二支承面(335),
~其中所述第二支承面(335)在所述第二位置紧靠与所述第一盖侧表面(350)相对布置的第二盖侧表面(355),
~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封闭盖(165)布置在所述第一掣扣元件(275)和所述第二掣扣元件(280)之间。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盲插头(30),
~其中所述插头部分(155)在所述第一面侧(170)上具有压痕(245),
~其中所述压痕(245)在所述插头部分(155)的下侧(215)和上侧(200)之间延伸,
~其中所述压痕(245)在面向所述封闭盖(165)的一侧上敞开,
~其中所述压痕(245)具有压痕基部(250),其平行于所述第一面侧(170)行进,
~其中所述铰链(160)的第一侧(175)在所述下侧(215)附近连接到所述压痕基部(250),
~其中所述压痕(245)设计为在所述封闭盖(165)的第一位置至少部分第接收所述铰链(160)。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盲插头(30),
~其中所述插头部分(155)具有至少一行(185)的第一触头凹部(195,210),
~其中分离杆(235,240)分别布置在两个相邻设置的触头凹部(195,210)之间,
~其中所述触头凹部(195,210)在所述插头部分(155)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且在与所述第一面侧(170)相对的第二面侧(205)处向外敞开,
~其中所述触头凹部(195,210)设计为分别接收所述接触机构(20)的接触元件(12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盲插头(30),
~其中所述触头凹部(195,210)在面向所述第一面侧(170)的一侧具有接收基部(225,230),
~其中所述接收基部(225,230)与所述第一面侧(170)间隔开地布置,
~其中所述接收基部(225,230)封闭所述触头凹部(195,210)。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盲插头(30),
~具有止动元件(360,365),
~其中所述止动元件(360,365)布置在所述第一面侧(170)上且连接到所述第一面侧(170),
~其中所述止动元件(360,365)凸出超出所述插头部分(155)的下侧,
~其中所述止动元件(360,365)在面向所述插头部分(155)的第三面侧(370)上具有止动面(375),
~其中,通过紧靠所述接触机构(20)的第四面侧(380),所述止动面(375)设计为防止所述插头部分(155)进一步插入所述接触机构(20)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盲插头(30),
~其中所述止动元件(360,365)在所述下侧(215)和所述第一掣扣元件(275)之间连接到所述第一面侧(170),
~其中所述止动元件(360,365)在所述铰链(160)和所述第一侧表面(285)之间连接到所述第一面侧(170)。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盲插头(30),
~其中所述铰链(160)、所述插头部分(155)和所述封闭盖(165)以一件式且材料整体的方式设计。
13.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能存储器(10),
~具有外壳(15)、接触机构(20)、至少一个电池单元(25)和盲插头(30),
~其中所述电池单元(25)设计为存储电力,
~其中所述盲插头(3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个设计,
~其中所述外壳(15)界定外壳内部(35)且具有向外延伸的外壳凸起(55),
~其中所述外壳(15)在所述外壳凸起(55)处具有贯通开口(60),
~其中所述接触机构(20)和所述电池单元(25)布置在所述外壳内部(35)中,
~其中所述接触机构(20)布置在所述电池单元(25)和所述外壳(15)之间,且至少部分地接合所述外壳凸起(55),
~其中所述插头部分(155)接合所述接触机构(20),
~其中所述封闭盖(165)通过所述贯通开口(60)接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能存储器(10),
~其中所述外壳(15)在外部具有第一平坦设计的外壳外表面(70)和第二平坦设计的外壳外表面(85),
~其中所述第一外壳外表面(70)和第二外壳外表面(85)彼此相邻,
~其中所述第二外壳外表面(85)布置在所述外壳凸起(55)处,
~其中所述第一外壳外表面(70)和所述第二外壳外表面(85)布置为相对于彼此倾斜地倾斜且形成角度(α),
~其中所述角度(α)优选地在92度至100度的范围内,特别是在94度至96度的范围内。
15.一种用于安装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能存储器(10)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其中所述步骤优选地按以下顺序以时间顺序依次进行,:
~提供所述电池单元(25)、所述接触机构(20)、所述盲插头(30)和所述外壳(15),
~在所述接触机构(20)和所述电池单元(25)之间建立电连接,
~将所述插头部分(155)插接到所述接触机构(20)中,
~将所述封闭盖(165)枢转到所述第二位置中,
~引导所述封闭盖(165)通入所述贯通开口(60)中,
~相对于所述接触机构(20)定位所述外壳(15),使得所述接触机构(20)接合所述外壳凸起(55)。
CN201910757349.2A 2018-08-16 2019-08-16 盲插头、电能存储器和安装电能存储器的方法 Pending CN1108386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19979.1A DE102018119979B4 (de) 2018-08-16 2018-08-16 Blindstecker, elektrischer Energiespeicher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des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s
DE102018119979.1 2018-08-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8639A true CN110838639A (zh) 2020-02-25

Family

ID=69320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7349.2A Pending CN110838639A (zh) 2018-08-16 2019-08-16 盲插头、电能存储器和安装电能存储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8639A (zh)
DE (1) DE102018119979B4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4776A (ja) * 1990-05-08 1992-01-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ネクタの防じん・防滴装置
CN2567813Y (zh) * 2002-05-01 2003-08-20 畑屋制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
DE102007014178A1 (de) * 2007-03-24 2008-09-25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von Schlössern, insbesondere an Fahrzeugen
JP2009289591A (ja) * 2008-05-29 2009-12-10 Kyocera Corp 携帯電子機器
CN202797397U (zh) * 2012-07-13 2013-03-13 谢益长 防触电保护盖
CN104081559A (zh) * 2011-12-14 2014-10-01 泰科电子公司 电池连接器系统
CN205231315U (zh) * 2015-12-21 2016-05-11 广州市普格斯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电源插座保护盖
CN106340607A (zh) * 2015-07-06 2017-01-18 株式会社牧田 电池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0058A1 (en) * 2017-04-25 2018-11-01 Sol Pals, Llc Port lock system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4776A (ja) * 1990-05-08 1992-01-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ネクタの防じん・防滴装置
CN2567813Y (zh) * 2002-05-01 2003-08-20 畑屋制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
DE102007014178A1 (de) * 2007-03-24 2008-09-25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von Schlössern, insbesondere an Fahrzeugen
JP2009289591A (ja) * 2008-05-29 2009-12-10 Kyocera Corp 携帯電子機器
CN104081559A (zh) * 2011-12-14 2014-10-01 泰科电子公司 电池连接器系统
CN202797397U (zh) * 2012-07-13 2013-03-13 谢益长 防触电保护盖
CN106340607A (zh) * 2015-07-06 2017-01-18 株式会社牧田 电池组
CN205231315U (zh) * 2015-12-21 2016-05-11 广州市普格斯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电源插座保护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119979A1 (de) 2020-02-20
DE102018119979B4 (de)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9409B (zh) 适应两个方向上的偏移的销与索环紧固件以及相关的方法
US10056596B2 (en) Battery connector assembly
US9088040B2 (en) Cell wiring module
US9209550B2 (en) Battery wiring module
US9293276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assembly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CN101552164B (zh) 电部件保持器
EP3683896B1 (en) Pcb direct connector
KR101590735B1 (ko) 전기 커넥터
RU2624462C2 (ru) Электронный блок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защитный кожух
KR20110013383A (ko) 전기 커넥터
CN109155378B (zh) 蓄电模块和控制设备的连接结构
US2010021014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1035462A (ja) 多数収納可能な乾電池パック
CN110838639A (zh) 盲插头、电能存储器和安装电能存储器的方法
WO2017061202A1 (ja) 固定装置
EP302142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GB2412503A (en) Computer dock
CN215911502U (zh) 电池模块及电池模组
CN112448090B (zh) 电池布线模块
CN112242626B (zh) 具有拉力释放装置的插接连接件
EP4050633A1 (en)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
CN220043837U (zh) 外壳结构及电子设备
US20040137315A1 (en) Battery positive cover
CN113629340A (zh) 可快换动力电池包及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电池拆装方法
JP5504767B2 (ja) 電子ユニットおよび同ユニット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