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6530A - 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6530A
CN110836530A CN201911290511.0A CN201911290511A CN110836530A CN 110836530 A CN110836530 A CN 110836530A CN 201911290511 A CN201911290511 A CN 201911290511A CN 110836530 A CN110836530 A CN 110836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densation
heat preservation
inser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05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周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905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65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6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6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1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to avoid the formation of condensate, e.g. de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防凝露结构,包括: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为隔热和连接一体化结构,设置于空调内机侧板内侧;所述保温组件的左侧面用于与侧板内表面装配,所述保温组件的右侧面用于与蒸发器装配连接。基于该保温组件同时实现隔热和连接蒸发器两个功能,集隔热和连接功能于一体化,隔绝了在侧板与作为蒸发器连接结构的保温组件之间的空调风,从而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在侧板与保温组件之间吹风产生的凝露,另一方面还避免或减少了由于在侧板与保温组件之间流动的空调风导致的风量损失,使得风口的出风量得以提高,此外由于保温组件设置于侧板内部,提高了侧板外观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Description

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系统中,水循环系统、送风系统等的介质温度均低于空气中的露点温度,容易产生凝露现象。
为了避免或者防止凝露现象的发生,大部分的管道或者风口处会采用保温材料来防止凝露。例如现有技术中通过在侧板外表面贴附海绵来实现防凝露效果,然而在侧板外表面贴附的海绵易出现歪斜、褶皱以及气泡等不良外观,影响外观面且时间久了影响防凝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防凝露结构存在防凝露效果差且机组运行时,部分风量流向侧板与连接板之间空隙,造成风量损失,风口出风量小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凝露结构,包括: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为隔热和连接一体化结构,设置于空调内机侧板内侧;所述保温组件的左侧面用于与侧板内表面装配,所述保温组件的右侧面用于与蒸发器装配连接。
该防凝露结构通过将保温组件设置于空调内机侧板内侧,该保温组件的两侧分别用于与空调内机侧板及蒸发器进行装配,基于该保温组件同时实现隔热和连接蒸发器两个功能,集隔热和连接功能于一体化,隔绝了在侧板与作为蒸发器连接结构的保温组件之间的空调风,从而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在侧板与保温组件之间吹风产生的凝露,另一方面还避免或减少了由于在侧板与保温组件之间流动的空调风导致的风量损失,使得风口的出风量得以提高,此外由于保温组件设置于侧板内部,提高了侧板外观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的右侧面为台阶状结构,所述台阶状结构包含:台阶底表面、台阶面以及连接台阶底表面和台阶面的台阶侧面。
通过设置保温组件的右侧面为台阶状结构,有效解决了保温组件与蒸发器进行配合连接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台阶侧面的形状为底边开口的梯形,所述底边开口的梯形用于与蒸发器进行配合,使得蒸发器与所述台阶侧面配合后所述蒸发器贴附于所述台阶底表面。
通过将保温组件的右侧面设置为台阶状结构,台阶侧面相较于台阶底表面具有的高度为安装蒸发器提供了安装空间,同时将台阶侧面设置为底边开口的梯形,与蒸发器的前端进行相配合,从而在蒸发器的前端贴合所述台阶侧面装配时能够使得蒸发器的左侧面紧贴于该台阶状结构的台阶底表面,该台阶状结构同时还能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蒸发器的安装变得方便简单,更好地实现了保温组件连接蒸发器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内置有第一镶嵌件,所述第一镶嵌件用于与所述蒸发器进行连接。
将第一镶嵌件内置于保温组件的内部,通过第一镶嵌件实现保温组件和蒸发器的装配,有效保证了第一镶嵌件与蒸发器贴合进行装配的可靠性并节省了空间,使得蒸发器的安装空间实现最大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镶嵌件靠近蒸发器的一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从所述台阶侧面外露,用于与蒸发器进行装配。
通过在第一镶嵌件靠近蒸发器的一端设置凸缘,并使所述凸缘从台阶侧面外露,利用该凸缘实现了与蒸发器的装配。通过使凸缘从台阶侧面外露,例如可以在底边开口的梯形的第一镶嵌件的两个侧边处设置凸缘,例如每条侧边设置2个凸缘,通过该凸缘实现与蒸发器呈向前突出的梯形(蒸发器前端面对应梯形的上底,与前端面连接的上下两个倾斜侧面分别对应梯形的两个侧边)的两个上下倾斜侧面实现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镶嵌件包含底板、顶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第一连接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部分所述顶板内置于所述保温组件内部,所述底板、第一连接板以及顶板的横截面呈“Z”形或“L”形折线状。
通过将底板、第一连接板以及顶板的横截面设置为“Z”形或“L”形折线状,便于进行内置,使得所述底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部分所述顶板内置于所述保温组件内部。例如底板、第一连接板和顶板分别对应“Z”形的底边、折边和顶边,底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不作限定,第一连接板与顶板之间的夹角也不作限定;例如,底板对应“L”形的底边,第一连接板和顶板对应“L”形的折边,第一连接板和顶板处于同一个平面,底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镶嵌件的形状与所述台阶侧面的形状相同,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镶嵌件中的第一连接板的形状与所述台阶侧面的形状相同,也为底边开口的梯形。
通过将第一镶嵌件的形状设置为与所述台阶侧面的形状相同,能够实现内置的稳定性和保温组件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
其中所述顶板上表面设置有挂耳,所述保温组件1在加工过程中预先留有供所述挂耳232放置的区域。
更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挂耳,与“Z”形或“L”形折线状配合,增加了该第一镶嵌件内置的稳固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挂耳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镶嵌件中第一倾斜段的顶板和第二倾斜段的顶板上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倾斜段的顶板上的挂耳到第一倾斜段的顶板末端的距离为第一倾斜段的顶板长度的1/3~1/2;和/或,第二倾斜段的顶板上的挂耳到第二倾斜段的顶板末端的距离为第二倾斜段的顶板长度的1/3~1/2。
通过优化设置挂耳在第一镶嵌件中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第一镶嵌件内置的稳固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内置有第二镶嵌件,所述第二镶嵌件用于与所述空调内机侧板进行装配。
将第二镶嵌件内置于保温组件的内部,通过第二镶嵌件实现保温组件和空调内机侧板的装配,有效保证了保温组件与空调内机侧板的紧密贴合以及装配的便利性,隔绝了在侧板与作为蒸发器连接结构的保温组件之间的空调风,从而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在侧板与保温组件之间吹风产生的凝露,另一方面还避免或减少了由于在侧板与保温组件之间流动的空调风导致的风量损失,使得风口的出风量得以提高,此外由于保温组件设置于侧板内部,提高了侧板外观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镶嵌件包含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表面设置有螺钉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表面从所述保温组件的前端面外露,用于与空调内机侧板前端部进行装配。
第二镶嵌件中第二连接板表面的螺钉孔供螺钉孔穿过,通过螺钉贯穿所述螺钉孔,使得空调内机侧板前端部与第二连接板进行装配固定,从而实现空调内机侧板与保温组件的固定,即通过螺钉装配的形式实现保温组件与空调内机侧板的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镶嵌件呈“几”字形,所述第二镶嵌件还包含位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两个平板之间,所述两个平板嵌入保温组件内部,用于固定第二镶嵌件和保温组件。
通过设置第二镶嵌件为“几”字形结构,将第二镶嵌件中的两个平板内置于保温组件内部,第二连接板从保温组件的前端面外露,便于进行安装时采用螺钉进行紧固,并增加嵌入设置的稳定性,例如通过螺钉贯穿第二镶嵌件上的螺钉孔进行螺钉固定,该“几”字形结构还有助于增加螺钉固定方向的受力。此外,保温组件通过与内置的第一镶嵌件和第二镶嵌件配合,由第一镶嵌件与第二镶嵌件形成的通道阻断了冷桥的传递,所谓“冷桥”,是冷热空气在相互交锋的界面部位出现的结露现象,通过设置第一镶嵌件和第二镶嵌件,二者在保温组件中形成了一通道,该通道有助于阻挡或减弱侧板内外侧的冷热空气之间的交换,从而实现了冷桥隔断的作用,有助于减少侧板前端的凝露。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第一镶嵌件和第二镶嵌件这两个镶嵌件装配以及受力的独立性,在保温组件进行内置第一镶嵌件和第二镶嵌件时,需要保证第一镶嵌件和第二镶嵌件不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与所述空调内机侧板通过热熔胶进行连接。对应该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二镶嵌件,直接通过热熔胶实现空调内机侧板与保温组件的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台阶底表面设置有多个孔状结构,用于降低噪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孔状结构的形状包括如下形状的一种或几种:圆孔、三角形孔或者大于三边的多边形孔。
通过在保温组件上设置多个孔状结构,能够增加声波与保温组件的接触面积和反射时间,从而增加声波的能量消耗,达到降噪效果。孔的形状可以但不限于是包括三角形在内的多边形、圆形等,其中圆形孔中声波反射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则圆形孔降噪效果较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的底部包括第一台阶状结构和第二台阶状结构,所述第一台阶状结构与接水盘底部相配合,所述第二台阶状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状结构的左侧,用于与接水盘棱边相配合。
通过在保温组件的底部设置第一台阶状结构和第二台阶状结构,第一台阶状结构安装于接水盘底部上方,通过该第一台阶状结构实现了保温组件与接水盘底部的装配;第二台阶状结构设置于第一台阶状结构的左侧,其台阶状的设置也与接水盘棱边相配合,从而在保温组件放置于接水盘之上进行装配后,使得保温组件的底部与接水盘通过上述第一台阶状结构和第二台阶状结构形成阶梯式的紧密配合,有效增加了密封效果,能够防止空调风漏出接触侧板而形成凝露。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的材料为如下材料的一种:泡沫、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丙烯(PP)、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塑料和泡沫为现有材料,塑料或泡沫具有导热慢且隔热的性能,用于实现隔热效果,此外塑料或泡沫还具有便于加工的特性,容易在保温组件中嵌入第一镶嵌件和/或第二镶嵌件。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在保温组件成型的过程中,预先留有供第一镶嵌件和/或第二镶嵌件放置的区域/空间,例如保温组件为泡沫,在利用发泡模具加工时,预留有第一镶嵌件和/或第二镶嵌件的嵌入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本发明提及的任一种防凝露结构。
该空调器通过将保温组件设置于空调内机侧板内侧,该保温组件的两侧分别用于与空调内机侧板及蒸发器进行装配,基于该保温组件同时实现隔热和连接蒸发器两个功能,集隔热和连接功能于一体化,隔绝了在侧板与作为蒸发器连接结构的保温组件之间的空调风,从而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在侧板与保温组件之间吹风产生的凝露,另一方面还避免或减少了由于在侧板与保温组件之间流动的空调风导致的风量损失,使得风口的出风量得以提高,此外由于保温组件设置于侧板内部,提高了侧板外观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防凝露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防凝露结构的装配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第一镶嵌件,(b)为第二镶嵌件,(c)为保温组件;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镶嵌件中第一倾斜段的顶板处的挂耳的位置设置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镶嵌件中第二倾斜段的顶板处的挂耳的位置设置示意图;
图5为如图1所示的防凝露结构沿着A-A方向剖开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防凝露结构与侧板及蒸发器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防凝露结构中保温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如图7所示的保温组件从下方观察得到的仰视示意图;
图9为如图7所示的保温组件从右方观察得到的主视图;
图10为在一视角下突出示意保温组件的底部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如图10所示的保温组件从前方观察得到的主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防凝露结构与接水盘进行装配的装配分解示意图,其中,(a)为防凝露结构,(b)为带有接水盘的空调内机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保温组件;
101-左侧面;
102-右侧面;
12-台阶状结构;
121-台阶底表面;
1211-孔状结构;
122-台阶侧面;
123-台阶面;
103-底部;
131-第一台阶状结构;
132-第二台阶状结构;
104-前端面;
2-第一镶嵌件;
21-底板; 22-第一连接板;
23-顶板;
2301-第一倾斜段的顶板; 2302-平直段的顶板;
2303-第二倾斜段的顶板;
231-凸缘; 232-挂耳;
3-第二镶嵌件;
31-平板; 32-第二连接板;
4-侧板;
41-侧板前端部;
5-蒸发器;
6-接水盘;
61-接水盘底部; 62-接水盘棱边。
具体实施方式
侧板及蒸发器连接板是风管式空调机中必不可少的钣金件,用于连接密封空调器。侧板内侧直接与空调风接触,连接板连接蒸发器组件与侧板前部,由于金属件的导热性,安装螺钉、侧板侧部和前部易产生凝露。机组运行时,部分风量流向侧板与连接板之间空隙,造成风量损失,风口出风量小。另外通过在侧板外表面贴附海绵来实现防凝露效果,然而在侧板外表面贴附的海绵易出现歪斜、褶皱以及气泡等不良外观,影响外观面且时间久了影响防凝露效果。
基于上述分析,本发明提出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该防凝露结构通过将保温组件设置于侧板内侧,该保温组件的两侧分别用于与侧板及蒸发器进行装配,基于该保温组件同时实现隔热和连接蒸发器两个功能,集隔热和连接功能于一体化,隔绝了在侧板与作为蒸发器连接结构的保温组件之间的空调风,从而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在侧板与保温组件之间吹风产生的凝露,另一方面还避免或减少了由于在侧板与保温组件之间流动的空调风导致的风量损失,使得风口的出风量得以提高,此外由于保温组件设置于侧板内部,提高了侧板外观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全文中,“A和/或B”表示只满足A,或者只满足B,或者同时满足A和B。
第一实施例
在本公开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凝露结构。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防凝露结构的示意图。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防凝露结构,包括:保温组件1,所述保温组件1为隔热和连接一体化结构,设置于空调内机侧板4内侧;所述保温组件1的左侧面101用于与所述侧板4内表面装配,所述保温组件1的右侧面102用于与蒸发器5装配连接。
该防凝露结构通过将保温组件1设置于空调内机侧板4内侧,该保温组件1的两侧分别用于与空调内机侧板4及蒸发器5进行装配,基于该保温组件1同时实现隔热和连接蒸发器两个功能,集隔热和连接功能于一体化,隔绝了在侧板4与作为蒸发器连接结构的保温组件1之间的空调风,从而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在侧板4与保温组件1之间吹风产生的凝露,另一方面还避免或减少了由于在侧板4与保温组件1之间流动的空调风导致的风量损失,使得风口的出风量得以提高,此外由于保温组件1设置于侧板4内部,提高了侧板外观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图2为如图1所示的防凝露结构的装配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第一镶嵌件,(b)为第二镶嵌件,(c)为保温组件。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防凝露结构与侧板及蒸发器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中(a)-(c)以及图6所示,所述保温组件1的右侧面102为台阶状结构12,所述台阶状结构12包含:台阶底表面121、台阶面123以及连接台阶底表面121和台阶面123的台阶侧面1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台阶侧面122的形状为底边开口的梯形,所述底边开口的梯形用于与蒸发器5进行配合,使得蒸发器5与所述台阶侧面122配合后所述蒸发器5贴附于所述台阶底表面121。
通过将保温组件1的右侧面102设置为台阶状结构12,台阶侧面122相较于台阶底表面121具有的高度为安装蒸发器5提供了安装空间,有效解决了保温组件与蒸发器进行配合连接的问题。
另外,通过将台阶侧面122设置为底边开口的梯形,与蒸发器5的前端进行相配合,从而在蒸发器5的前端贴合所述台阶侧面122装配时能够使得蒸发器5的左侧面紧贴于该台阶状结构12的台阶底表面121,该台阶状结构12同时还能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蒸发器5的安装变得方便简单,更好地实现了保温组件1连接蒸发器5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中(a)-(c)以及图6所示,所述保温组件1内置有第一镶嵌件2,所述第一镶嵌件2用于与所述蒸发器5进行连接。
将第一镶嵌件2内置于保温组件1的内部,通过第一镶嵌件2实现保温组件1和蒸发器5的装配,有效保证了第一镶嵌件2与蒸发器5贴合进行装配的可靠性并节省了空间,使得蒸发器5的安装空间实现最大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及图2中(a)和(c)所示,所述第一镶嵌件2靠近蒸发器5的一端设置有凸缘231,所述凸缘231从所述台阶侧面122外露,用于与蒸发器5进行装配。
通过在第一镶嵌件2靠近蒸发器5的一端设置凸缘231,并使所述凸缘231从台阶侧面122外露,利用该凸缘231实现了与蒸发器5的装配。在一实例中,例如,通过使凸缘231从台阶侧面122外露,可以在底边开口的梯形的第一镶嵌件2的两个侧边处设置凸缘231,例如每条侧边设置2个凸缘231,通过该凸缘231实现与蒸发器5呈向前突出的梯形(蒸发器前端面对应梯形的上底,与前端面连接的上下两个倾斜侧面分别对应梯形的两个侧边)的两个上下倾斜侧面实现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及图2中(a)和(c)所示,所述第一镶嵌件2包含底板21、顶板23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板21和所述顶板23之间的第一连接板22,所述底板21、所述第一连接板22以及部分所述顶板23内置于所述保温组件1内部,所述底板21、第一连接板22以及顶板23的横截面呈“Z”形或“L”形折线状。
通过将底板21、第一连接板22以及顶板23的横截面设置为“Z”形或“L”形折线状,便于进行内置,使得所述底板21、所述第一连接板22以及部分所述顶板23内置于所述保温组件1内部。例如底板21、第一连接板22和顶板23分别对应“Z”形的底边、折边和顶边,底板21与第一连接板22之间的夹角不作限定,第一连接板22与顶板23之间的夹角也不作限定;例如,底板21对应“L”形的底边,第一连接板22和顶板23对应“L”形的折边,第一连接板22和顶板23处于同一个平面,底板21与第一连接板22之间的夹角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中(a)和(c)所示,所述第一镶嵌件2的形状与所述台阶侧面122的形状相同,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镶嵌件2中的第一连接板22的形状与所述台阶侧面122的形状相同,也为底边开口的梯形。
通过将第一镶嵌件2的形状设置为与所述台阶侧面122的形状相同,能够实现内置的稳定性和保温组件1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
所述底板21、第一连接板22以及顶板23的横截面呈“Z”形折线状,延伸方向呈底边开口的梯形或者也可以描述为底部带有平直段的“V”形。需要说明的是,全文中有关形状的描述作为示例,任何与该形状描述可以等同或者相似的描述对应的相同或相似外形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镶嵌件中第一倾斜段的顶板处的挂耳的位置设置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镶嵌件中第二倾斜段的顶板处的挂耳的位置设置示意图。
所述顶板23上表面设置有挂耳232,所述保温组件1在加工过程中预先留有供所述挂耳232放置的区域。
更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挂耳,与“Z”形或“L”形折线状配合,增加了该第一镶嵌件内置的稳固性。
例如,保温组件1为泡沫件或其他塑料,例如,所述保温组件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材料的一种:泡沫、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丙烯(PP)、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在进行模具加工过程中,通过预留出供第一镶嵌件2放置的空间,其中包含预留出挂耳232对应的位置,该预留位置与挂耳232的位置一一对应,从而便于第一镶嵌件2内置于保温组件1中。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所示,沿着该第一镶嵌件2的延伸方向,所述顶板23、第一连接板22以及底板21都分成三段,分别为“V”型的两个倾斜段以及连接两个倾斜段的平直段,或者采用梯形的描述,分别为梯形的两个侧边和连接两个侧边的顶边,两种描述都可以。这里以带有平直段的“V”型进行描述。至少两个挂耳23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镶嵌件2中第一倾斜段的顶板和第二倾斜段的顶板上表面。在一实例中,在两个倾斜段的顶板上表面各设置有挂耳232,具体个数不进行限制。其中第一倾斜段的顶板2301上所述挂耳232的设置位置为第一倾斜段的顶板2301长度的1/3~1/2,第二倾斜段的顶板2303上所述挂耳232的设置位置为第二倾斜段的顶板2302长度的1/3~1/2,其中,所述设置位置是指:从挂耳所在位置到该倾斜段的顶板末端的距离。平直段的顶板2302连接于第一倾斜段的顶板2301和第二倾斜段的顶板2303之间。例如,参照图3所示,图3中示意的第一倾斜段的顶板2301的长度为F,第一倾斜段的顶板2301上的挂耳232所在位置到第一倾斜段的顶板2301末端的距离为F1,则满足如下关系式:1/3F<F1<1/2F;和/或,参照图4所示,图4中示意的第二倾斜段的顶板2303的长度为E,第二倾斜段的顶板2303上的挂耳232所在位置到第二倾斜段的顶板2303末端的距离为E1,则满足如下关系式:1/3E<E1<1/2E,上述挂耳232位置关系的设置有助于提高第一镶嵌件2在保温组件1中内置的稳定性。
通过将第一镶嵌件2的形状设置为与所述台阶侧面122的形状相同,能够实现内置的稳定性和保温组件1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另外,通过将底板21、第一连接板22以及顶板23的横截面设置为“Z”形或“L”形折线状,便于进行内置,使得所述底板21、所述第一连接板22以及部分所述顶板23内置于所述保温组件内部。更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挂耳232,与“Z”形或“L”形折线状配合,增加了该第一镶嵌件2内置的稳固性;此外通过优化设置挂耳232在第一镶嵌件2中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第一镶嵌件2内置的稳固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中(a)-(c)以及图6所示,所述保温组件1内置有第二镶嵌件3,所述第二镶嵌件3用于与所述空调内机侧板4进行装配。
将第二镶嵌件3内置于保温组件1的内部,通过第二镶嵌件2实现保温组件1和空调内机侧板4的装配,有效保证了保温组件1与空调内机侧板4的紧密贴合以及装配的便利性,隔绝了在侧板4与作为蒸发器连接结构的保温组件1之间的空调风,从而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在侧板4与保温组件1之间吹风产生的凝露,另一方面还避免或减少了由于在侧板4与保温组件1之间流动的空调风导致的风量损失,使得风口的出风量得以提高,此外由于保温组件1设置于侧板4内部,提高了侧板4外观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中(a)-(c)以及图6所示,所述第二镶嵌件3包含第二连接板32,所述第二连接板32表面设置有螺钉孔,所述第二连接板32的表面从所述保温组件1的前端面外露,用于与空调内机侧板前端部41进行装配。
通过使第二连接板32的表面外露,第二镶嵌件3中第二连接板32表面的螺钉孔供螺钉孔穿过,通过螺钉贯穿所述螺钉孔,使得空调内机侧板前端部41与第二连接板32进行装配固定,从而实现空调内机侧板4与保温组件1的固定,即通过螺钉装配的形式实现保温组件1与空调内机侧板4的固定。该装配方式比较灵活,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镶嵌件3呈“几”字形,所述第二镶嵌件3还包含位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板31,所述第二连接板32连接于所述两个平板31之间,所述两个平板31嵌入保温组件1内部,用于固定第二镶嵌件3和保温组件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镶嵌件3包含位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板31以及连接于两个平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板32,所述两个平板3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2呈“几”字形,所述第二连接板32的表面从所述保温组件1的前端面104外露,用于与空调内机侧板前端部41进行装配。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侧板4与侧板前端部41具有一夹角,例如二者为相互垂直的两个侧面。
通过设置第二镶嵌件3为“几”字形结构,将第二镶嵌件3中的两个平板31内置于保温组件1内部,第二连接板32从保温组件1的前端面104外露,便于进行安装时采用螺钉进行紧固,并增加嵌入设置的稳定性,例如通过螺钉贯穿第二镶嵌件3上的螺钉孔进行螺钉固定,该“几”字形结构还有助于增加螺钉固定方向的受力。
图5为如图1所示的防凝露结构沿着A-A方向剖开后的截面示意图。
参照图5所示,保温组件1通过与内置的第一镶嵌件2和第二镶嵌件3配合,由第一镶嵌件与第二镶嵌件形成的通道阻断了冷桥的传递,所谓“冷桥”,是冷热空气在相互交锋的界面部位出现的结露现象,通过设置第一镶嵌件2和第二镶嵌件3,二者在保温组件1中形成了一通道,该通道有助于阻挡或减弱侧板4内外侧的冷热空气之间的交换,从而实现了冷桥隔断的作用,有助于减少侧板前端的凝露。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第一镶嵌件2和第二镶嵌件3这两个镶嵌件装配以及受力的独立性,在保温组件1进行内置第一镶嵌件2和第二镶嵌件3时,需要保证第一镶嵌件2和第二镶嵌件3不接触。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1与所述空调内机侧板4通过热熔胶进行连接。对应该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二镶嵌件3,直接通过热熔胶实现空调内机侧板4与保温组件1的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材料的一种:泡沫、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丙烯(PP)、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保温组件的上述材料均为现有的塑料材料,具有导热慢且隔热的性能,用于实现隔热效果,此外还具有便于加工的特性,容易在保温组件中嵌入第一镶嵌件和/或第二镶嵌件。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在保温组件成型的过程中,预先留有供第一镶嵌件和/或第二镶嵌件放置的区域/空间,例如保温组件为泡沫,在利用发泡模具加工时,预留有第一镶嵌件和/或第二镶嵌件的嵌入位置。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防凝露结构中保温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如图7所示的保温组件从下方观察得到的仰视示意图;图9为如图7所示的保温组件从右方观察得到的主视图。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9所示,所述台阶底表面121设置有多个孔状结构1211,用于降低噪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孔状结构1211的形状包括如下形状的一种或几种:圆孔、三角形孔或者大于三边的多边形孔。
通过在保温组件1上设置多个孔状结构1211,能够增加声波与保温组件1的接触面积和反射时间,从而增加声波的能量消耗,达到降噪效果。孔状结构的形状可以但不限于是包括三角形在内的多边形、圆形等,其中圆形孔中声波反射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则圆形孔降噪效果较好。
图10为在一视角下突出示意保温组件的底部构造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如图10所示的保温组件从前方观察得到的主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防凝露结构与接水盘进行装配的装配分解示意图,其中,(a)为防凝露结构,(b)为带有接水盘的空调内机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7-图11所示,所述保温组件1的底部103包括第一台阶状结构131和第二台阶状结构132,进行装配的分解示意图参照图12中(a)和(b)所示,所述第一台阶状结构131与接水盘底部61相配合,所述第二台阶状结构132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状结构131的左侧,用于与接水盘棱边62相配合。
通过在保温组件1底部设置第一台阶状结构131和第二台阶状结构132,第一台阶状结构131安装于接水盘底部61上方,通过该第一台阶状结构131实现了保温组件1与接水盘底部61的装配;第二台阶状结构132设置于第一台阶状结构131的左侧,第二台阶状结构132的台阶状设置也与接水盘棱边62相配合,从而在保温组件1放置于接水盘6之上进行装配后,使得保温组件1的底部与接水盘6通过上述第一台阶状结构131和第二台阶状结构132形成阶梯式的紧密配合,有效增加了密封效果,能够防止空调风漏出接触的侧板4而形成凝露。
第二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本发明提及的任一种防凝露结构。
该空调器通过将保温组件设置于空调内机侧板内侧,该保温组件的两侧分别用于与空调内机侧板及蒸发器进行装配,集隔热和连接功能于一体化,隔绝了在侧板与作为蒸发器连接结构的保温组件之间的空调风,从而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在侧板与保温组件之间吹风产生的凝露,另一方面还避免或减少了由于在侧板与保温组件之间流动的空调风导致的风量损失,使得风口的出风量得以提高,此外由于保温组件设置于侧板内部,提高了侧板外观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通过将保温组件1设置于空调内机侧板4内侧,该保温组件1的两侧分别用于与空调内机侧板4及蒸发器5进行装配,基于该保温组件1同时实现隔热和连接蒸发器两个功能,集隔热和连接功能于一体化,隔绝了在侧板4与作为蒸发器连接结构的保温组件1之间的空调风,从而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在侧板4与保温组件1之间吹风产生的凝露,另一方面还避免或减少了由于在侧板4与保温组件1之间流动的空调风导致的风量损失,使得风口的出风量得以提高,此外由于保温组件1设置于侧板4内部,提高了侧板外观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组件(1),所述保温组件(1)为隔热和连接一体化结构,设置于空调内机侧板(4)内侧;所述保温组件(1)的左侧面(101)用于与所述侧板(4)内表面装配,所述保温组件(1)的右侧面(102)用于与蒸发器(5)装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1)的右侧面(102)为台阶状结构(12),所述台阶状结构(12)包含:台阶底表面(121)、台阶面(123)以及连接所述台阶底表面(121)和所述台阶面(123)的台阶侧面(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侧面(122)的形状为底边开口的梯形,所述底边开口的梯形用于与蒸发器(5)进行配合,使得蒸发器(5)与所述台阶侧面(122)配合后所述蒸发器(5)贴附于所述台阶底表面(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1)内置有第一镶嵌件(2),所述第一镶嵌件(2)用于与所述蒸发器(5)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嵌件(2)靠近蒸发器(5)的一端设置有凸缘(231),所述凸缘(231)从所述台阶侧面(122)外露,用于与蒸发器(5)进行装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嵌件(2)包含底板(21)、顶板(23)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板(21)和所述顶板(23)之间的第一连接板(22),所述底板(21)、所述第一连接板(22)以及部分所述顶板(23)内置于所述保温组件(1)内部,所述底板(21)、第一连接板(22)和顶板(23)的横截面呈“Z”形或“L”形折线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的形状与所述台阶侧面(122)的形状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3)上表面设置有挂耳(232),所述保温组件(1)在加工过程中预先留有供所述挂耳(232)放置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挂耳(23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镶嵌件(2)中第一倾斜段的顶板(2301)和第二倾斜段的顶板(2303)上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倾斜段的顶板(2301)上的挂耳(232)到第一倾斜段的顶板(2301)末端的距离为第一倾斜段的顶板(2301)长度的1/3~1/2;和/或,第二倾斜段的顶板(2303)上的挂耳(232)到第二倾斜段的顶板(2303)末端的距离为第二倾斜段的顶板(2303)长度的1/3~1/2。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1)内置有第二镶嵌件(3),所述第二镶嵌件(3)用于与所述侧板(4)进行装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镶嵌件(3)包含第二连接板(32),所述第二连接板(32)表面设置有螺钉孔,所述第二连接板(32)的表面从所述保温组件(1)的前端面(104)外露,用于与空调内机侧板前端部(41)进行装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镶嵌件(3)呈“几”字形,所述第二镶嵌件(3)还包含位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板(31),所述第二连接板(32)连接于所述两个平板(31)之间,所述两个平板(31)嵌入保温组件(1)内部,用于固定第二镶嵌件(2)和保温组件(1)。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1)与所述空调内机侧板(4)通过热熔胶进行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底表面(121)设置有多个孔状结构(1211),用于降低噪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状结构(1211)的形状包括如下形状的一种或几种:圆孔、三角形孔或者大于三边的多边形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1)的底部(103)包括第一台阶状结构(131)和第二台阶状结构(132),所述第一台阶状结构(131)与接水盘底部(61)相配合,所述第二台阶状结构(132)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状结构(131)的左侧,用于与接水盘棱边(62)相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1)的材料为如下材料的一种:泡沫、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丙烯(PP)、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
1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凝露结构。
CN201911290511.0A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 Pending CN1108365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0511.0A CN110836530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0511.0A CN110836530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6530A true CN110836530A (zh) 2020-02-25

Family

ID=69578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0511.0A Pending CN110836530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65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8567A (zh) * 2021-04-22 2021-06-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机底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06585U (zh) * 2014-06-05 2014-12-10 上海夏普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出风口防凝露结构
CN207113185U (zh) * 2017-06-26 2018-03-16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引水结构
CN108088063A (zh) * 2018-02-27 2018-05-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接水盘组件及空调设备
CN207515203U (zh) * 2017-11-06 2018-06-19 青岛天宝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接水盘
JP2018146149A (ja) * 2017-03-03 2018-09-20 クボタ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ドレンパン固定構造
CN208282363U (zh) * 2018-04-12 2018-12-25 妥思空调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防凝露旋流风口
CN211345788U (zh) * 2019-12-13 2020-08-2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06585U (zh) * 2014-06-05 2014-12-10 上海夏普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出风口防凝露结构
JP2018146149A (ja) * 2017-03-03 2018-09-20 クボタ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ドレンパン固定構造
CN207113185U (zh) * 2017-06-26 2018-03-16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引水结构
CN207515203U (zh) * 2017-11-06 2018-06-19 青岛天宝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接水盘
CN108088063A (zh) * 2018-02-27 2018-05-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接水盘组件及空调设备
CN208282363U (zh) * 2018-04-12 2018-12-25 妥思空调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防凝露旋流风口
CN211345788U (zh) * 2019-12-13 2020-08-2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8567A (zh) * 2021-04-22 2021-06-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机底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8343B (zh) 一种冰箱及其间室的风道系统
CN211345788U (zh) 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
CN110836530A (zh) 一种防凝露结构及空调器
CN104456718A (zh) 空调器
CN110864354A (zh) 格栅面板、嵌入式出风面板部件及风管机
WO2020155352A1 (zh) 窗式空调器
CN103968456A (zh) 空调器
CN208418972U (zh) 一种多面出风卡式空调机
CN211119670U (zh) 格栅面板、嵌入式出风面板部件及风管机
CN102213483B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420563Y (zh) 座吊两用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8536180U (zh) 一种电控模块的散热结构以及空调外机
CN209068728U (zh) 接水盘安装结构及风管机
CN202121898U (zh) 防水隔板
CN204649011U (zh) 一种散热器盖板结构及车辆
CN217357510U (zh) 面板和空调器
CN220355717U (zh) 安装组件、空调器
CN219775974U (zh) 装饰条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781821U (zh) 一种密封组件及风管机
CN218112284U (zh) 用于汽车空调的风道隔板组件、汽车空调和汽车
CN109405261B (zh) 一种降噪结构及空调器
CN216924716U (zh) 一种柜机空调上的顶盖组件及柜机空调
CN207262671U (zh) 挡风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861174U (zh) 一种热管理挡风模块
CN21083222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