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8039B - 可移动电缆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电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28039B CN110828039B CN201910490771.6A CN201910490771A CN110828039B CN 110828039 B CN110828039 B CN 110828039B CN 201910490771 A CN201910490771 A CN 201910490771A CN 110828039 B CN110828039 B CN 1108280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ng layer
- layer
- wires
- movable cable
- surr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H01B7/0208—Cab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B7/0225—Three or more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4—Flexible cables, conductors, or cords, e.g. trailing cab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移动电缆,用于差分信号传输,弯曲寿命、捻绕寿命高且降低弯曲时、捻绕时的信号损失。可移动电缆包括一根以上的芯线(2),其具有双绞线(22)、设置成包围双绞线(22)侧周的第二绝缘层(23)以及设置成包围第二绝缘层(23)侧周的第三绝缘层(24),双绞线(22)由一对电线(21)捻合形成,电线(21)具有导体(211)以及设置成包围导体(211)侧周的第一绝缘层(212);还包括设置成将一根以上的芯线(2)侧周一并包围的屏蔽层(6)以及设置成包围屏蔽层(6)侧周的护套(7);第二绝缘层(23)由与第一绝缘层(212)非粘接形成的发泡层构成,第三绝缘层(24)比第二绝缘层(23)更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差分信号的传输的可移动电缆。
背景技术
作为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例如已知通常包括多根将一对电线捻合而得到的双绞线、配置在多根双绞线的周围且与双绞线一同被捻合的介隔体、卷绕在捻合的多根双绞线与介隔体周围的卷压包带、设置在卷压包带周围的屏蔽层以及包覆在屏蔽层周围的护套。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与本申请的发明关联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为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164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进行汽车焊接、部件组装的生产线上所用的工业机器人(工作机械)或具有打印机等可移动部件的电气设备中,可移动部件的配线被反复弯曲、捻绕。另外,近年来,伴随着工业机器人、电气设备等中的信息处理量的增加,希望在可移动部件中使用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
然而,上述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在弯曲、捻绕时,构成双绞线的一对电线之间的距离、电线与屏蔽层之间的距离易于发生变化,另外,电线与屏蔽层之间的空隙(即,电线与屏蔽层之间的介电常数)也易于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在可移动部件中使用该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则会存在特征阻抗可能变得不均匀且信号损失可能增大的风险
已知有将一对电线不进行捻合而是进行平行配置的双芯并行结构的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但该电缆由于弯曲寿命、捻绕寿命低且易于断线,难以用于可移动部件中。
此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曲寿命以及捻绕寿命长且可以降低在弯曲时、捻绕时信号损失的差分信号传输用可移动电缆。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出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目的,提供一种可移动电缆,包括一根以上的芯线、设置成将所述一根以上的芯线的侧周一并包围的屏蔽层以及设置成包围所述屏蔽层的侧周的护套;所述芯线具有由一对电线捻合而形成的双绞线,所述电线具有导体以及设置成包围所述导体的侧周的第一绝缘层,并且,所述芯线还具有设置成包围所述双绞线的侧周的第二绝缘层以及设置成包围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侧周的第三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层由与所述第一绝缘层非粘接形成的发泡层构成,所述第三绝缘层比所述第二绝缘层更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弯曲寿命以及捻绕寿命高且可以降低弯曲时、捻绕时的信号损失的差分信号传输用的可移动电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可移动电缆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横截面的横截面图。
图2是显示屏蔽层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变形例的可移动电缆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横截面的横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可移动电缆,2…芯线,21…电线,211…导体,212…第一绝缘层,22…双绞线,23…第二绝缘层,24…第三绝缘层,3…介隔体,4…集合体,5…卷压包带,6…屏蔽层,6a…铜箔线,6b…金属裸线,7…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可移动电缆的整体结构)
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可移动电缆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横截面的横截面图。可移动电缆1,例如,用作产业用机器人(工作机械)或打印机等电气设备的可移动部用的配线。
如图1所示,可移动电缆1包括一根以上的芯线2、介隔体3、卷压包带5、屏蔽层6以及护套7。此处,对于可移动电缆1具有3根芯线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芯线2的根数不限于此。
芯线2具有将一对电线21捻合而形成的双绞线22。构成双绞线22的一对电线21分别具有导体211以及设置为包覆导体211的侧周的第一绝缘层212。芯线2具有一根双绞线22、设置为包覆双绞线22的侧周的第二绝缘层23以及设置为包覆第二绝缘层23的侧周的第三绝缘层24。
作为导体211使用例如将铜线或铜合金的裸线多根进行捻合而得到的集合绞线。具体而言,可以使用由直径为0.05mm~0.08mm、延伸率为5%以上、拉伸强度为330MPa以上的裸线所形成的集合绞线作为导体211,以便能够对应长距离信号传输、抗弯曲以及抗捻绕。作为用于导体211的裸线的具体例,可以列举Cu-0.3mass%Sn、Cu-0.2mass%In-0.2mass%Sn等。导体211的捻绕节距优选为导体211的外径10倍以上14倍以下。使得导体211的捻绕节距为不足外径的10倍,虽然能够提高抗弯曲性,但捻绕性变差。当导体211的捻绕节距超过外径的14倍,虽然能够提高捻绕性,但抗弯曲性变差。通过使得导体211的捻绕节距为导体211的外径的10倍以上14倍以下,能够同时兼顾抗弯曲性与捻绕性。
第一绝缘层212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从而包围导体211。第二绝缘层23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从而一并包围双绞线22,即,一对电线21。第三绝缘层24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从而包围第二绝缘层23。对于这些第一绝缘层212、第二绝缘层23及第三绝缘层24,后文将进行详细说明。
介隔体3是兼具下述作用的部件,即:固定芯线2的位置的作用,将可移动电缆1的外形调节为大致圆形的作用,作为在弯曲可移动电缆1时抑制因芯线2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损耗的缓冲材料的作用。为了抑制芯线2之间的摩擦,介隔体3配置为介于芯线2之间。介隔体3由将纤维进行纺织而形成的多根丝状体构成。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作介隔体3的丝状体,纤维中使用了人造丝的短纤维纱(以下称作短纤维)。短纤维具有适当的缓冲性,即使弯曲也不会折断,因此适用于用作可移动部件的可移动电缆1的介隔体3。需要说明的是,介隔体3所使用的丝状体,不限于短纤维,例如,还可以使用绳、由纸、无纺布形成的材料。另外,作为介隔体3不限于丝状体,还可以使用例如带状材料。
介隔体3优选设定为充满存在于芯线2与卷压包带5或屏蔽层6之间的间隙。此时,介隔体3优选为沿着芯线2的长度方向以非粘接的状态与第三绝缘层24的侧周接触。如此设置介隔体3,在将可移动电缆1进行弯曲时、捻绕时,芯线2的位置(也就是说双绞线22的位置)也不会移动而保持固定的状态。其结果,在可移动电缆1产生弯曲、捻绕时,能够防止可移动电缆1的信号损失(传输损失)增大。需要说明的是,芯线2优选设置为第三绝缘层24与后述的卷压包带5或屏蔽层6接触。通过这样的结构,可移动电缆1能够获得在将可移动电缆1进行弯曲、捻绕时芯线2的位置(也就是双绞线22的位置)不发生移动而保持固定的状态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介隔体3使用了短纤维,但由于短纤维易于燃烧,从而产生可移动电缆1的阻燃性降低的风险。此处,为了提高阻燃性,还可以在由短纤维形成的介隔体3的表面附着由在燃烧时生成残碳层(チャー層)的阻燃剂所构成的颗粒。通过在介隔体3的表面附着阻燃性颗粒,即使在将短纤维用于介隔体3的情况下,介隔体3着火时也能够通过阻燃性颗粒来迅速的灭火。其结果,可以提高介隔体3的阻燃性,提高可移动电缆1整体的阻燃性。
更具体而言,附着在介隔体3的表面的阻燃剂的粒子在电缆燃烧时会形成残碳层(燃烧时形成的碳化层)。通过在介隔体3的周围形成残碳层,对于介隔体3起到阻碍燃烧时热的传导作用,并且,对于介隔体3该残碳层起到阻碍氧气供给的作用。也就是说,附着在介隔体3的表面的由阻燃剂形成的颗粒,在燃烧时在介隔体3的周围形成残碳层,由此,阻碍对于介隔体3的空气与热的传播,能够实现对于可移动电缆1的长度方向防止火焰蔓延的功能。
作为阻燃剂,可以使用聚酰亚胺系或磷系阻燃剂,或将氯化聚乙烯、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阻燃剂的1种或2种以上适当组合。另外,通过将短纤维等介隔体3浸渍在将这些阻燃剂溶解在溶剂中得到溶液并干燥后(使溶剂挥发),能够在介隔体3的表面附着阻燃剂的粒子。
将3根芯线2与介隔体3一起进行捻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芯线2之间相互间隔开,但是芯线2之间也可以彼此接触。通过使得芯线2之间彼此接触,在弯曲、捻绕等移动时芯线2的位置更难以偏移,能够使得移动时的双绞线22的位置常时处于相同的位置,可以减小特征阻抗的变化。
对于3根芯线2与介隔体3捻合得到的集合体4,在其侧周以螺旋状卷绕的方式设置有卷压包带5。卷压包带5具有使得集合体4的捻绕难以解散并将芯线2与介隔体3挤压固定的作用。另外,卷压包带5还具有防止树脂的流动的作用从而在护套7的挤出被覆时构成护套7的树脂不会进入芯线2侧。由此,在进行终端加工时使得抽出各芯线2的作业变得容易,提高终端加工的操作性。作为卷压包带5,例如可以使用由无纺布制成的纸带。
卷压包带5以分别与3根芯线2的外周面接触的方式进行卷绕。更具体而言,在可移动电缆1的直径方向上位于最外侧部分的各芯线2的外周面与卷压包带5接触。由于卷压包带5对于在集合体4的捻合解散的方向上要移动的各芯线2进行挤压,各芯线2处于偏向于卷压包带5侧(可移动电缆1的直径方向的外方侧)的状态,各芯线2与卷压包带5之间相密合。
屏蔽层6是为了防止传输信号的泄露、来自外部的空气传播噪音而设置的层,设置为将3根芯线2的侧周一并包围。本实施方式中,屏蔽层6设置为在卷压包带5的侧周且与卷压包带5相接触。也就是说,屏蔽层6介隔着卷压包带5分别与芯线2间接接触。屏蔽层6是由铜箔线或铜、铜合金所形成的金属线编织而形成的编织屏蔽部件。对于屏蔽层6,后文中将进行详细说明。
护套7设置为包覆在卷压包带5的外周。作为护套7,例如,可以使用由聚氯乙烯(PVC)树脂、聚氨酯(PU)树脂等形成的材料,以能够保护可移动电缆1不受外力影响。
(第一绝缘层212)
第一绝缘层212是在由集合绞线形成的导体211的周围将介电常数低的非发泡树脂材料通过管式挤出而形成的。通过管式挤出来形成第一绝缘层212,由此构成第一绝缘层212的树脂材料不会填充进入构成导体211的裸线间的谷间部分(形成为非充实状),因此在导体211与第一绝缘层212之间产生部分的间隙。也就是说,第一绝缘层212在与导体211之间具有间隙。在弯曲可移动电缆1的情况下,在第一绝缘层212上,相比于导体211而言承受更大的拉力(延伸率)。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绝缘层212形成为非充实状,从而在可移动电缆1弯曲时导体211能够相对于第一绝缘层212进行独立运动,导体211难以受到来自第一绝缘层212的拉力。其结果,即使在将可移动电缆1进行反复弯曲或捻绕时,导体211也难于断线,提高了抗弯曲性、捻绕性。
作为第一绝缘层212,可以使用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ε=2.1)、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ε=2.1)等氟树脂。由氟树脂形成第一绝缘层212,由此使得导体211相对于第一绝缘层212良好地滑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抗弯曲性、捻绕性。
第一绝缘层212的厚度优选为导体211的外径的0.2倍以上0.3倍以下。第一绝缘层212的厚度不足导体211的外径的0.2倍时,由于第一绝缘层212的厚度过薄,在可移动电缆1被弯曲时强度减弱,存在第一绝缘层212破裂的风险。通过使得第一绝缘层212的厚度为导体211的外径的0.2倍以上,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另一方面,当第一绝缘层212的厚度超过导体211的外径的0.3倍,由于第一绝缘层212过厚,第一绝缘层212变硬而柔软性变差,可移动电缆1被弯曲时第一绝缘层212存在破裂的风险。通过使得第一绝缘层212的厚度为导体211的外径的0.3倍以下,能够确保其柔软性。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考虑通过第一绝缘层212一并包覆一对导体211,但是在该情况下需要通过充实挤出来形成第一绝缘层212,因此第一绝缘层212与导体211密合,从而导体211不能够相对于第一绝缘层212独立运动。因此,优选对于一对导体211的各自通过管式挤出分别设置第一绝缘层212。
(第二绝缘层23)
第二绝缘层23是用于确保在1GHz以上的高频下的可移动电缆1的良好的电气特性的部件,因此形成为具有低介电常数。为了进一步降低介电常数,第二绝缘层23由发泡度30%以上50%以下的发泡绝缘树脂材料形成。
相比于第一绝缘层212所使用的树脂材料,第二绝缘层23由具有更低熔点的树脂材料形成,形成为与第一绝缘层212非粘接。在弯曲可移动电缆1的情况下,第二绝缘层23承受相比于第一绝缘层212更大的拉力,但是由于第二绝缘层23形成为与第一绝缘层212非粘接,第一绝缘层212可以相对于第二绝缘层23而独立运动。因此,导体211难以受到来自第二绝缘层23的拉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可移动电缆1的抗弯曲性、捻绕性。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二绝缘层23,使用由发泡聚丙烯形成的材料。需要说明的是,不限于此,例如,作为第二绝缘层23,可以使用通过电子照射进行交联的照射交联发泡聚乙烯所形成的材料。但是,作为第二绝缘层23在使用照射交联发泡聚乙烯所形成的材料的情况下,由于电子束照射存在第一绝缘层212产生劣化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适当调整电子束照射强度为不产生第一绝缘层212劣化的程度。从省去电子照射的人工、提高量产性的观点出发,作为第二绝缘层23更优选使用由发泡聚丙烯形成的材料。
第二绝缘层23的厚度可以与导体211的外径相应地进行适当设定,以使得可移动电缆1为预定的特征阻抗(50Ω或75Ω等)。
(第三绝缘层24)
第三绝缘层24是用于增强的部件,用来防止由于将可移动电缆1进行弯曲、捻绕时所产生的应变而使得由发泡绝缘树脂形成的第二绝缘层23产生断裂等损坏,同时防止由于第二绝缘层23的变形、移动而导致的双绞线22的位置偏离。第三绝缘层24使用与第二绝缘层23相同的树脂材料并通过充实挤出而形成,填充在第二绝缘层23表面所出现的发泡的孔的同时,形成为与第二绝缘层23一体化(粘接)。第三绝缘层24,例如,优选通过非发泡绝缘树脂层来形成以使得延伸率为300%以上、拉伸强度为25MPa以上、介电常数2.5以下。
第三绝缘层24的拉伸强度相比于第二绝缘层23更大。只要位于比第二绝缘层23更外周侧的第三绝缘层24的拉伸强度、延伸率大,越是处于芯线2的外周侧,则机械强度、延伸率变得越大,因而可移动电缆1即使被反复弯曲、捻绕,在芯线2也难以产生破裂。也就是说,通过使得越是处于芯线2的外周侧机械强度、延伸率越大,能够充分保证绝缘层整体的延伸性及柔软性等,由此能够提高可移动电缆1的抗弯曲性、捻绕性。
在作为第二绝缘层23使用发泡聚丙烯形成的材料的情况下,作为第三绝缘层24,也可以使用非发泡聚丙烯。另外,在作为第二绝缘层23使用由照射交联发泡聚乙烯形成的材料的情况下,作为第三绝缘层24,可以使用非发泡的照射交联聚乙烯。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绝缘层24是在可移动电缆1弯曲时、捻绕时保护第二绝缘层23不破损的部件,优选具有一定程度的硬度。例如,第三绝缘层24优选由比第二绝缘层23硬的材质构成。通过将第三绝缘层24由这样的较硬的材质构成,在可移动电缆1进行弯曲、捻绕等移动时,能够防止由于在可移动电缆1上所产生的外力所导致第二绝缘层23发生变形、破损。因此,不会由于第二绝缘层23的变形、破损而导致芯线2的位置(也就是说,双绞线22的位置)发生移动,能够维持双绞线22的位置被固定的状态。由于非发泡聚丙烯不照射电子束也较硬且耐热性良好,因此特别适用作第三绝缘层24。从维持将双绞线22的位置被固定的状态的观点出发,第三绝缘层24优选比介隔体3更硬。
第三绝缘层24的厚度优选为第二绝缘层23中最小厚度(在电线21的排列方向上的包覆厚度,以下称作“最小厚度”)的1倍以上1.5倍以下。当第三绝缘层24的厚度不足第二绝缘层23的最小厚度的1倍时,第三绝缘层24过薄,对于第二绝缘层23的增强效果减小,存在导致抗弯曲性降低的风险。当第三绝缘层24的厚度为第二绝缘层23的最小厚度1倍以上时,能够抑制抗弯曲性的降低。另一方面,当第三绝缘层24的厚度超过第二绝缘层23的最小厚度的1.5倍时,由于第三绝缘层24变得过厚,存在导致电气特性降低的风险。通过使得第三绝缘层24的厚度为第二绝缘层23的最小厚度的1.5倍以下,能够维持良好的电气特性。
(屏蔽层6)
图2是显示屏蔽层6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屏蔽层6是由编织屏蔽部件构成的,通过将铜箔线6a向着一个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并将金属裸线6b向着反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进行螺旋状卷绕,使得铜箔线6a与金属裸线6b交叉编织而形成编织屏蔽部件。
铜箔线6a是在聚酯纤维等中心线上卷绕铜箔而形成的材料。相比于金属裸线6b,铜箔线6a虽然抗弯曲、捻绕性优异,但是导体电阻高。本实施方式中,由铜箔线6a与金属裸线6b构成编织屏蔽部件,由此不仅提高可移动电缆1的抗弯曲、捻绕性,同时能够降低屏蔽层6的导体电阻。因此,即使可移动电缆1很长,其不仅能够满足直流往复电阻标准,且能够提高抗弯曲性、捻绕性。
另外,铜箔线6a比金属裸线6b软。通过使得铜箔线6a与金属裸线6b进行交叉,在将可移动电缆1进行弯曲、捻绕时,在交叉处,铜箔线6a成为金属裸线6b的缓冲材料,能够防止金属裸线6b发生扭结。因此,能够提高可移动电缆1的抗弯曲、捻绕性。
铜箔线6a优选为比金属裸线6b粗。由此,施加在可移动电缆1上的应力通过柔软性、可挠性优异的铜箔线6a的作用,能够提高可移动电缆1的抗弯曲性、捻绕性。
另外,屏蔽层6设置为与各芯线2密合设置的卷压包带5相接触。由此,屏蔽层6与各芯线2之间的空隙减少,在使得屏蔽层6与导体211之间的介电常数保持稳定的同时,导体211与屏蔽层6的距离不易于因弯曲、捻绕而发生变化,能够减小可移动电缆1在弯曲、捻绕时的可移动电缆1的特征阻抗的变化。
(变形例)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变形例的可移动电缆1a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横截面的横截面图。该可移动电缆1a是图1的可移动电缆1中将芯线2的根数变为1根的电缆。在芯线2的根数为1根的情况下,可以省略介隔体3与卷压包带5,可以将屏蔽层6设置为直接接触芯线2的周围。由此,可以如图3所示的可移动电缆1a那样,将芯线2的根数设为1根。
(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可移动电缆1中,包覆双绞线22的侧周的第二绝缘层23由与第一绝缘层212非粘接方式形成的发泡层形成,包覆第二绝缘层23的侧周的第三绝缘层24比第二绝缘层23硬。
由于构成为双绞线22被第二绝缘层23及第三绝缘层24所包覆,在弯曲、捻绕可移动电缆1时,构成双绞线22的一对电线21之间的距离不易发生变化。另外,与现有的双绞线22未被一并包覆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在弯曲、捻绕可移动电缆1时的电线21的移动,因此也可以相对地抑制电线21与屏蔽层6间的距离的变化。另外,由于双绞线的周围包覆有第二绝缘层23及第三绝缘层24,与现有技术相比,双绞线22的周围的间隙(空间)减小,在弯曲、捻绕可移动电缆1时还可以抑制电线21与屏蔽层6之间的空隙的变化。其结果,可以降低在弯曲、捻绕可移动电缆1时的可移动电缆1的特征阻抗的变化,可以降低弯曲时、捻绕时的信号损失。
进一步,通过将第二绝缘层23形成为相对于第一绝缘层212非粘接,使得在弯曲、捻绕可移动电缆1时,导体211不易于受到负荷。另外,使第二绝缘层23为发泡层,将作为非发泡层的第三绝缘层24包覆在其外周,如此构成不仅使得第二绝缘层23为低介电常数从而提高高频特性,同时,通过第三绝缘层24增强第二绝缘层23,能够增加弯曲性及捻绕性。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提高弯曲寿命及捻绕寿命且降低弯曲时、捻绕时的信号损失的差分信号传输用可移动电缆1。
(实施方式的总结)
接着,对于从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掌握的技术思想,引用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附图标记进行记载。但是,下述的记载中的各附图标记等,不是用于将权利要求书中的构成要素限定为实施方式中具体示出的部件。
[1]一种可移动电缆(1),包括一根以上的芯线(2)、设置成将所述一根以上的芯线(2)的侧周一并包围的屏蔽层(6)以及设置成包围所述屏蔽层(6)的侧周的护套(7);所述芯线(2)具有双绞线(22)、设置成包围所述双绞线(22)的侧周的第二绝缘层(23)以及设置成包围所述第二绝缘层(23)的侧周的第三绝缘层(24);所述双绞线(22)由一对电线(21)捻合形成,所述电线(21)具有导体(211)以及设置成包围所述导体(211)的侧周的第一绝缘层(212);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层(23)由与所述第一绝缘层(212)非粘接形成的发泡层构成,所述第三绝缘层(24)比所述第二绝缘层(23)更硬。
[2]根据[1]所述的可移动电缆(1),包括多根所述芯线(2),所述可移动电缆(1)还包括配置在所述芯线(2)的周围以固定所述芯线(2)的位置的介隔体(3)。
[3]根据[2]所述的可移动电缆(1),所述介隔体(3)沿着所述芯线(2)的长度方向以非粘接状态与所述第三绝缘层(24)的侧周接触。
[4]根据[2]或[3]所述的可移动电缆(1),还包括卷压包带(5),其卷绕在所述多根芯线(2)与所述介隔体(3)捻合而形成的集合体(4)的侧周,分别与所述多根芯线(2)接触;在所述卷压包带(5)的侧周设置有所述屏蔽层(6),所述屏蔽层(6)与所述卷压包带(5)相接触。
[5]根据[2]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电缆(1),所述介隔体(3)为使用人造丝的短纤维纱,配置为介于所述芯线(2)之间。
[6]根据[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电缆(1),所述第一绝缘层(212)由氟树脂形成。
[7]根据[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电缆(1),所述第二绝缘层(23)为由发泡聚丙烯形成的发泡层,所述第三绝缘层(24)由非发泡聚丙烯形成。
[8]根据[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电缆(1),所述第三绝缘层(24)相比于所述第二绝缘层(23)拉伸强度更高。
[9]根据[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电缆(1),所述第一绝缘层(212)与所述导体(211)之间具有间隙。
[10]根据[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电缆(1),所述第三绝缘层(24)与所述第二绝缘层(23)粘接。
[11]根据[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电缆(1),所述屏蔽层(6)为铜箔线与金属裸线交叉编织形成的编织屏蔽部件,所述铜箔线比所述金属裸线粗。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记载的实施方式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另外,需要留意的是,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所有的特征的组合,并不限于是用于解决本发明的课题所必须的手段。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变形以实施。
Claims (9)
1.一种可移动电缆,其中,包括多根芯线、配置在所述芯线的周围且固定所述芯线的位置的介隔体、设置成将所述芯线的侧周一并包围的屏蔽层以及设置成包围所述屏蔽层的侧周的护套;
所述芯线具有:
双绞线,其由一对电线捻合而形成,所述电线具有导体以及设置成包围所述导体的侧周的第一绝缘层,
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成包围所述双绞线的侧周,以及
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设置成包围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侧周;
并且,所述第二绝缘层由与所述第一绝缘层非粘接形成的发泡层构成,所述第三绝缘层比所述第二绝缘层更硬,
所述介隔体沿着所述芯线的长度方向以非粘接状态与所述第三绝缘层的侧周接触,
所述介隔体设定为充满存在于所述芯线与配置于其周围的部件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电缆,其中,还包括:
卷压包带,其卷绕在将所述多根芯线与所述介隔体捻合而形成的集合体的侧周,分别与所述多根芯线接触,
在所述卷压包带的侧周设置有与所述卷压包带相接触的所述屏蔽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动电缆,其中,所述介隔体为使用人造丝的短纤维纱,配置为介于所述芯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动电缆,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由氟树脂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动电缆,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层为由发泡聚丙烯形成的发泡层,所述第三绝缘层由非发泡聚丙烯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动电缆,其中,所述第三绝缘层相比于所述第二绝缘层,拉伸强度更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动电缆,其中,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导体之间存在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动电缆,其中,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动电缆,其中,所述屏蔽层是由铜箔线与金属裸线相互交叉编织而成的编织屏蔽部件,所述铜箔线比所述金属裸线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49491A JP7024657B2 (ja) | 2018-08-08 | 2018-08-08 | ケーブル |
JP2018-149491 | 2018-08-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28039A CN110828039A (zh) | 2020-02-21 |
CN110828039B true CN110828039B (zh) | 2022-06-03 |
Family
ID=69547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90771.6A Active CN110828039B (zh) | 2018-08-08 | 2019-06-06 | 可移动电缆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024657B2 (zh) |
CN (1) | CN1108280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52725B2 (ja) * | 2018-11-26 | 2021-03-31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ケーブル及びハーネス |
CN117558501B (zh) * | 2023-11-13 | 2024-05-07 | 哈尔滨交联电力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耐火电缆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32970A (ja) * | 1999-07-19 | 2001-02-06 | Uc Industrial Co Ltd | 断熱ホース |
CN1610012A (zh) * | 2003-10-24 | 2005-04-27 | 蒂科电子公司 | 具有填料的电缆 |
CN101110283A (zh) * | 2006-07-20 | 2008-01-23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同轴电缆及多芯同轴电缆 |
CN102543279A (zh) * | 2012-03-02 | 2012-07-04 | 江苏宝华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 |
JP2014137955A (ja) * | 2013-01-18 | 2014-07-28 | Hitachi Metals Ltd |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
US10020095B1 (en) * | 2017-03-03 | 2018-07-10 | Hitachi Metals, Ltd. | Coaxial cab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80604B2 (ja) * | 1998-12-25 | 2005-08-10 |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電線 |
JP2006012698A (ja) * | 2004-06-29 | 2006-01-12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複合ケーブル |
JP2008293862A (ja) * | 2007-05-25 | 2008-12-04 | Fujikura Ltd | 絶縁電線 |
JP2011124117A (ja) * | 2009-12-11 | 2011-06-23 | Hitachi Cable Ltd | 可動部用ケーブル |
JP5920278B2 (ja) * | 2013-04-15 | 2016-05-18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多対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EP2954537B1 (de) * | 2013-12-20 | 2016-07-13 |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 Hybridkabel,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eines solchen hybridkabels |
CN204463936U (zh) * | 2015-01-14 | 2015-07-08 | 安徽联嘉祥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 新型计算机传输电缆 |
CN206098038U (zh) * | 2016-09-07 | 2017-04-12 | 扬州赛格布线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可漂浮光电混合缆 |
-
2018
- 2018-08-08 JP JP2018149491A patent/JP7024657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6-06 CN CN201910490771.6A patent/CN1108280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32970A (ja) * | 1999-07-19 | 2001-02-06 | Uc Industrial Co Ltd | 断熱ホース |
CN1610012A (zh) * | 2003-10-24 | 2005-04-27 | 蒂科电子公司 | 具有填料的电缆 |
CN101110283A (zh) * | 2006-07-20 | 2008-01-23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同轴电缆及多芯同轴电缆 |
CN102543279A (zh) * | 2012-03-02 | 2012-07-04 | 江苏宝华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 |
JP2014137955A (ja) * | 2013-01-18 | 2014-07-28 | Hitachi Metals Ltd |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
US10020095B1 (en) * | 2017-03-03 | 2018-07-10 | Hitachi Metals, Ltd. | Coaxial cabl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28039A (zh) | 2020-02-21 |
JP7024657B2 (ja) | 2022-02-24 |
JP2020024882A (ja) | 2020-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380873B1 (ja) | 編組シールド付ケーブル | |
JP6394721B2 (ja) | 同軸ケーブル | |
JP2010114019A (ja) | ケーブル | |
JP5114867B2 (ja) | 電気ケーブル | |
JP2019096628A (ja) | 同軸ケーブル | |
CN110828039B (zh) | 可移动电缆 | |
US11049630B2 (en) | Multicore cable | |
JP6610819B1 (ja) | 可動部用同軸ケーブル | |
US10269468B1 (en) | Cable with braided shield | |
JP6569923B2 (ja) | 編組シールド付ケーブル | |
JP6504489B2 (ja) | 同軸ケーブル | |
JP6838679B2 (ja) | ケーブル | |
JP2019175853A (ja) | 絶縁電線及び多芯ケーブル | |
JP6766928B1 (ja) | 可動部用ケーブル | |
JP6372325B2 (ja) | 同軸ケーブ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医療用ケーブル | |
JP6654739B2 (ja) | 漏洩同軸ケーブル | |
EP3975205B1 (en) | Shielded wire and wire harness | |
US10734137B2 (en) | Composite cable | |
US11355265B2 (en) | Cable | |
JP7334629B2 (ja) | 対撚りケーブル及び多心ケーブル | |
US10818414B2 (en) | Movable part composite cable | |
JP2019186226A (ja) | 編組シールド付ケーブル | |
CN117219351A (zh) | 电缆 | |
JP5323360B2 (ja) | 集合ケーブ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