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2372A - 车辆用灯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2372A
CN110822372A CN201910691188.1A CN201910691188A CN110822372A CN 110822372 A CN110822372 A CN 110822372A CN 201910691188 A CN201910691188 A CN 201910691188A CN 110822372 A CN110822372 A CN 110822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haped portion
plate
rod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11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22372B (zh
Inventor
竹田新
仲野裕次
松原永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22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2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22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2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2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3/235Light guides
    • F21S43/236Light gu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ight guide
    • F21S43/239Light gu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shap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2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3/235Light guides
    • F21S43/236Light gu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ight gu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2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3/235Light guides
    • F21S43/236Light gu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ight guide
    • F21S43/241Light gu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ight guide of complex sha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2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3/235Light guides
    • F21S43/242Light gu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mission area
    • F21S43/245Light gu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mission area emitting light from one or more of its major sur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2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3/235Light guides
    • F21S43/249Light guides with two or more light sources being coupled into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 G02B6/0041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provided in the bulk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3/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7/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 F21W2107/1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for 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灯具,其使车辆用灯具的视觉表现在点亮时和非点亮时不同。车辆用灯具具备:光源(8);导光体(10),其具有内部含有光扩散材料的板状部(16),且一边将从板状部(16)的侧面(16a)射入的光源(8)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通过光扩散材料将光从板状部(16)的主表面射出;以及光学构件(12),其使从主表面射出的光的强度在主表面的第一射出区域(20)和第二射出区域(22)不同。

Description

车辆用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尤其涉及汽车等车辆中使用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光源的光经由导光体向灯具前方射出的车辆用灯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如下构造的车辆用灯具:使光从侧面射入板状导光体,并由设置于灯具内侧的主表面上的台阶等反射要素使光反射,进而使光从灯具外侧的主表面向灯具前方射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61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将行人等的视线引导至灯具从而提高使其识别本车辆的存在的车辆用灯具的醒目功能、车辆用灯具的外观设计性的方法,可以考虑使车辆用灯具的视觉表现在点亮时和非点亮时不同。对此,在上述以往的板状导光体中,透过透明的板状导光体能看到设置于灯具内侧的主表面上的台阶。因此,能够由台阶的排列而一定程度地预测点亮时的发光图案。因此,从使车辆用灯具的视觉表现在点亮时和非点亮时不同的方面来看,以往的车辆用灯具中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使车辆用灯具的视觉表现在点亮时和非点亮时不同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车辆用灯具。该车辆用灯具具备:光源;导光体,其具有内部含有光扩散材料的板状部,且一边将从板状部的侧面射入的光源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通过光扩散材料将光从板状部的主表面射出;以及光学构件,其使从主表面射出的光的强度在主表面的第一射出区域和第二射出区域不同。根据该方式,能够使车辆用灯具的视觉表现在点亮时和非点亮时不同。
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导光体具有沿板状部的侧面延伸并且周面与侧面连接的棒状部,棒状部供光源的光从一方的端部射入,并一边将光源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从周面向板状部射出光,板状部的侧面具有第一射入区域以及第二射入区域,射入第一射入区域的光会从第一射出区域射出,射入第二射入区域的光会从第二射出区域射出,光学构件包括设置于棒状部的周面且将在棒状部内行进的光向第一射入区域反射的第一反射台阶。另外,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车辆用灯具具备沿板状部的侧面排列的多个光源,光学构件具有与各光源对置地配置于侧面的多个透镜,多个透镜包括聚光透镜以及扩散透镜,经由聚光透镜射入板状部的光会从第一射出区域射出,经由扩散透镜射入板状部的光会从第二射出区域射出。另外,在上述任一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第一射出区域和第二射出区域在主表面交替排列。
另外,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板状部具有相互背向的第一主表面以及第二主表面,第一主表面具有第一射出区域以及第二射出区域,光学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主表面并朝向第一射出区域反射光的第二反射台阶。另外,在上述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导光体具有沿板状部的侧面延伸并且周面的第一区域连接于侧面的棒状部,也可以是,棒状部供光源的光从一方的端部射入,并一边将光源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从第一区域向板状部射出光,棒状部具有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背向、且相对于光源的发光面的法线方向而向板状部倾斜。另外,在上述任一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导光体具有沿板状部的侧面延伸并且周面与侧面连接的棒状部,棒状部供光源的光从一方的端部射入,并一边将光源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从周面向板状部射出光,棒状部具有与延伸方向正交的剖面的面积随着远离光源而减小的形状。另外,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棒状部的第一端部配置有第一光源,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配置有第二光源,光学构件包括第一组的第一反射台阶、以及第二组的第一反射台阶,第一组的第一反射台阶将第一光源的光朝向第一射入区域进行反射,第二组的第一反射台阶将第二光源的光朝向第一射入区域进行反射,属于第一组的各第一反射台阶的反射角度被设定为使从棒状部的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行进的平行光的行进方向、与该平行光被第一反射台阶反射后的行进方向所成的角度为钝角;属于第二组的各第一反射台阶的反射角度被设定为使从棒状部的第二端部向第一端部行进的平行光的行进方向、与该平行光被第一反射台阶反射后的行进方向所成的角度为钝角。另外,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通过调整第二反射台阶的数量以及配置,第一射出区域被设为文字、标记或图形的形状。
此外,将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表述在方法、装置、以及系统等之间进行转换的内容也作为本发明的方式而有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车辆用灯具的视觉表现在点亮时和非点亮时不同。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铅垂剖视图。
图2(A)是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导光体以及光学构件的立体图,图2(B)是导光体中的光源附近区域的放大图。
图3(A)以及图3(B)是用于说明板状部的光射出效率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导光体以及光学构件的立体图。
图5(A)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导光体以及光学构件的立体图,图5(B)是导光体中的光源附近区域的放大图。
图6(A)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导光体以及光学构件的立体图,图6(B)是沿图6(A)中的A-A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7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以及导光体的主视图。
图8(A)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以及导光体的主视图,图8(B)是沿图8(A)中的B-B线剖切的剖视图。图8(C)是沿图8(A)中的C-C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9(A)是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以及导光体的主视图,图9(B)是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以及导光体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用灯具;8:光源;10:导光体;12:光学构件;14:棒状部;16:板状部;20:第一射出区域;20a:第一射入区域;22:第二射出区域;22a:第二射入区域;24:第一反射台阶;28:聚光透镜;30:扩散透镜;32:第二反射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实施方式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并非对发明进行限定而仅为示例,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全部特征、其组合不一定是发明的本质内容。对各附图中所示的相同或同等的构成要素、构件、处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性说明。另外,各图所示的各部分的比例尺、形状是为了易于说明而简便地进行的设定,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作限定性的解释。另外,在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语的情况下,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该用语不表示任何顺序、重要度,仅用于区分某个构成与其他构成。另外,在各附图中,将对说明实施方式不重要的一部分构件进行了省略表示。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铅垂剖视图。图2(A)是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导光体以及光学构件的立体图。图2(B)是导光体中的光源附近区域的放大图。车辆用灯具1例如是配置在车辆后方的后组合灯。
车辆用灯具1具备灯体2、以及对灯体2的灯具前方侧进行覆盖的透光性的外罩4。在由灯体2和外罩4形成的灯室6内容纳有光源8、导光体10以及光学构件12。光源8以及导光体10分别经由未图示的支承机构而固定于灯体2。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构件12被一体地设置于导光体10。
光源8例如为LED(发光二极管)。此外,光源8可以为LD(激光二极管)、有机或无机EL(电致发光)等其他半导体发光元件、白炽灯、卤素灯、放电灯等。
导光体10是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构件。作为用于导光体10的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或者热固性树脂。导光体10具有棒状部14和板状部16。棒状部14为棱柱状,且沿任意的一个方向延伸。本实施方式的棒状部14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此外,棒状部14也可以为圆柱状。
在棒状部14的端部配置有光源8。光源8被配置为其发光面与棒状部14的端面对置。因而,光源8的光从棒状部14的端面射入导光体10。端面是指棒状构件的端部中的沿与延伸轴相交的方向延伸的表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棒状部14的端面设置有棒状部用透镜18。棒状部用透镜18将射入棒状部14的光源8的光的一部分转换为相对于棒状部14的延伸方向而平行地行进的平行光。
板状部16从棒状部14的周面突出。周面是指沿棒状构件的延伸轴延伸的表面。即,棒状部14沿板状部16的侧面16a延伸,并且周面连接于侧面16a。本实施方式的板状部16为具有两个主表面、以及与该两个主表面连接的四个侧面的四边形。四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为抵接于棒状部14的侧面16a。两个主表面中的一个主表面为朝向灯具前方侧的第一主表面16b。
如图1中的虚线区域R的放大图所示,板状部16在内部含有光扩散材料17。作为光扩散材料17可以举出金属氧化物颗粒、例如二氧化钛颗粒。二氧化钛颗粒的平均粒径例如为150nm~500nm,优选为160nm~450nm,更优选为170nm~450nm,进一步优选为200nm~400nm,特别优选为220nm~400nm。以板状部16的质量整体计,光扩散材料17的含量例如为0.1质量ppm~100质量ppm,优选为0.1质量ppm~50质量ppm,更优选为0.1质量ppm~10质量ppm。
二氧化钛颗粒的金红石相变的比例例如为50质量%以上,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板状部16中可以含有:能够与所使用的树脂的主要单体进行共聚的其他单体;抗静电剂、抗氧化剂、脱模剂、阻燃剂、润滑剂、流动性改善剂、填充剂、光稳定剂等一般添加剂。此外,棒状部14中的光扩散材料17的含量比板状部16中的含量小,而本实施方式的棒状部14不含有光扩散材料17。
构成板状部16的材料在制成板厚4mm的平板而进行测定的情况下,其至少局部的板厚方向上的雾度值为大于7%且30%以下。此外,在以相同条件进行测定的情况下,构成棒状部14的材料的雾度值为7%以下。另外,构成板状部16的材料在制成板厚4mm的平板而进行测定的情况下,其至少局部的板厚方向上的可见光的透射率(与在一个主表面的法线方向从该主表面射入的光的量相对的、从另一个主表面向全部方向射出的光的量所占的比例)为60%以上且92%以下。
可以使用雾度计HZ-2(Suga试验机公司制造)并依据JIS K7136测定板状部16以及棒状部14的雾度值。可以使用雾度计HZ-2(Suga试验机公司制造)并依据JIS K7361-1测定板状部16的可见光透射率。
另外,就从对两个主表面进行连接的侧面所射入的光从主表面射出时的射出效率而言,由构成板状部16的材料制成的平板材(以下为了方便起见,将该平板材设为板状部16)满足以下的条件。图3(A)以及图3(B)是用于说明板状部的光射出效率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图3(A)示出了板状部16的尺寸和LED的配置。图3(B)示出了从光射出面C侧观察安装有固定框B的板状部16的情形。
如图3(A)所示,准备上下方向的长度为100mm、左右方向的长度为190mm、厚度为3.2mm的长方体状的板状部16。将该板状部16的侧面A作为光源光的射入面。然后,沿侧面A的法线方向配置LED。将LED配置为焦点P朝向侧面A,且从焦点P到侧面A的距离为1.85mm。光从LED的发光面起在180°的范围中进行扩散。
另外,如图3(B)所示,用固定框B覆盖所准备的板状部16的周围。在覆盖有固定框B的状态下,板状部16的光射出面C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变为90mm,左右方向的长度变为160mm。固定框B的正面以及背面均不反射光。另外,在光射出面C的法线方向上与光射出面C相距
Figure BDA0002147930000000061
mm的距离处配置有受光面(未图示)。
在该状态下,使光从LED射出。然后,以通过光射出面C的中心的法线与受光面的交点为中心,测定照射到受光面上的上下15°×左右25°的矩形区域中的光的光束。在板状部16的情况下,当将从LED射出的光的光束设为1时,则照射到该矩形区域中的光的光束为0.3%以上。
另外,板状部16具有如下光学特性:若从侧面射入光,则从主表面射出的每单位面积的射出光量多于从与光所射入的侧面背向的侧面射出的每单位面积的射出光量,若从一方的主表面射入光,则从另一方的主表面射出的每单位面积的射出光量多于从侧面射出的每单位面积的射出光量。即,在板状部16中,在从侧面射入光的情况、和从主表面射入光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从主表面射出的光的比例均高于从侧面射出的光的比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棒状部14和板状部16为一体成形件。可以使用未混合光扩散材料17的树脂材料、以及混合有光扩散材料17的树脂材料并通过以往公知的双色成形等来制造该一体成形件。
光源8的光从棒状部14的一方的端部射入。棒状部14一边将光源8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从周面向板状部16射出光。从侧面16a向板状部16射入光。板状部16一边将射入的光源8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使光通过光扩散材料17从板状部16的第一主表面16b射出。
光学构件12是使从板状部16的第一主表面16b射出的光的强度在第一主表面16b的第一射出区域20与第二射出区域22不同的光学机构或者光学构造。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状部16的侧面16a具有第一射入区域20a以及第二射入区域22a,射入第一射入区域20a的光会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射入第二射入区域22a的光从第二射出区域22射出。而且,光学构件12包括设置于棒状部14的周面且将在棒状部14内行进的光朝向第一射入区域20a进行反射的第一反射台阶24。第一反射台阶24设置于棒状部14的周面中的与和侧面16a相接的区域相反侧的区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12以沿棒状部14的延伸方向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具有多个第一反射台阶24。同样地,板状部16以沿棒状部14的延伸方向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具有多个第一射出区域20。各第一反射台阶24一一对应于各第一射出区域20,以便能够朝向各第一射出区域20的第一射入区域20a反射光。另外,板状部16中的除去第一射出区域20外的区域为第二射出区域22。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板状部16的第一主表面16b,第一射出区域20和第二射出区域22交替地排列。
光源8的光通过在棒状部14的端面设置的棒状部用透镜18而一部分转换成平行光。第一反射台阶24主要将该平行光朝向第一射入区域20a进行反射。另外,光源8的光的其他部分若射入棒状部14,则一边在棒状部14的周面重复进行内表面反射,一边在棒状部14的内部向相反侧的端部侧行进。在该过程中,在棒状部14的周面与板状部16的侧面16a相接的区域中,光从周面漏向板状部16侧而进入板状部16。即,光源8的光的一部分一边在棒状部14内行进,一边逐渐地射入板状部16。
因而,在第一射入区域20a中射入由第一反射台阶24反射的光、以及一边在棒状部14的周面进行内表面反射一边行进的光。另一方面,在第二射入区域22a中射入一边在棒状部14的周面进行内表面反射一边行进的光。即,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12使射入光量在第一射入区域20a和第二射入区域22a不同。因此,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的光的强度(光量)高于从第二射出区域22射出的光的强度。换言之,与从第二射出区域22相比,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更多的光。此外,由第一反射台阶24反射而射入板状部16的平行光的聚光度高于在棒状部14内进行内表面反射而射入板状部16的光。因此,即使在第一射入区域20a中仅射入平行光的情况下,向第一射入区域20a的入光量也多于向第二射入区域22a的入光量。
从第一射入区域20a射入板状部16的平行光朝与侧面16a相反侧的侧面行进。在该过程中,平行光通过光扩散材料17而逐渐地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因而,如图2(A)所示,在板状部16的第一主表面16b形成由亮度强的带状的第一射出区域20与亮度弱的带状的第二射出区域22交替排列而成的发光图案。
另外,第一反射台阶24的台阶的角度被设定为使光沿与棒状部14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而反射。因此,多个第一射出区域20延伸为相互平行且与棒状部14、换言之与侧面16a正交。同样地,多个第二射出区域22也延伸为相互平行且与棒状部14正交。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光学构件12使射入光量在第一射入区域20a与第二射入区域22a不同,从而使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的光的强度与从第二射出区域22射出的光的强度不同。因而,在光源8的非点亮时,看到车辆用灯具1的人无法仅凭能视觉辨认单色的板状部16就预测出发光图案。另一方面,在光源8的点亮时,看到车辆用灯具1的人能够视觉辨认在板状部16的第一主表面16b所形成的规定的发光图案。
车辆用灯具1通过光源8的点亮而从板状部16射出光,从而能够例如作为刹车灯、尾灯、转向信号灯、示宽灯、日间行车灯等而发挥功能。此外,车辆用灯具1也可以配置在车辆前方。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具备:光源8;导光体10,其具有内部含有光扩散材料17的板状部16,且一边将从板状部16的侧面16a射入的光源8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通过光扩散材料17将光源8的光从板状部16的第一主表面16b射出;以及光学构件12,其使从第一主表面16b射出的光的强度在第一主表面16b的第一射出区域20与第二射出区域22不同。
由此,能够将无法在光源8的非点亮时预测的发光图案通过光源8的点亮而形成于板状部16的第一主表面16b。因此,能够使车辆用灯具1的视觉表现在光源8的点亮时与非点亮时而显著变化。因此,能够吸引行人、其他车辆的驾驶员这样的车辆视觉辨认者的注意。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醒目性。另外,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外观设计性、美观性。
另外,与含有本实施方式的光扩散材料17的板状部16相比,含有以往的光扩散材料的导光体的雾度值较高。因此,在以往的导光体中,即使通过光学构件12而使射入光量在第一射入区域20a和第二射入区域22a不同,光也会在导光体内部发生扩散,从而难以形成明暗的分界清晰的发光图案。与此相对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板状部16,能够形成明暗的分界清晰的发光图案。另外,板状部16能够将从侧面16a射入的光均匀地从各第一射出区域20以及各第二射出区域22射出。因此,能够形成更清晰的发光图案。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导光体10具有棒状部14,该棒状部14沿板状部16的侧面16a延伸,并且其周面与侧面16a连接。棒状部14供光源8的光从一方的端部射入,并一边对光源8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从周面向板状部16射出光。由此,能够使光射入到板状部16的更大的范围中,因此能够使板状部16更均匀地进行面发光。另外,通过提高板状部16表面的发光的均匀性,车辆视觉辨认者能够更可靠地对车辆用灯具1的发光进行视觉辨认。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醒目性或者被视觉辨认性。
另外,板状部16的侧面16a具有第一射入区域20a以及第二射入区域22a,射入第一射入区域20a的光会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射入第二射入区域22a的光会从第二射出区域22射出。而且,光学构件12包括设置在棒状部14的周面且将在棒状部14内行进的光朝向第一射入区域20a反射的第一反射台阶24。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形成包括亮度强的区域和亮度弱的区域的发光图案。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调整第一反射台阶24的数量、反射角度、相邻的第一反射台阶24的间隔等,能够形成多种发光图案。因而,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外观设计性、美观性。例如,作为车辆用灯具1所形成的发光图案,可以举出以下的第一变形例。
(第一变形例)
图4是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导光体以及光学构件的立体图。在第一变形例中,在棒状部14的第一端部14a配置有第一光源8a,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14b配置有第二光源8b。另外,光学构件12包括第一组24a的第一反射台阶24、以及第二组24b的第一反射台阶24。第一组24a的第一反射台阶24主要将第一光源8a的光朝向第一射入区域20a进行反射。第二组24b的第一反射台阶24主要将第二光源8b的光朝向第一射入区域20a进行反射。
另外,属于第一组24a的各第一反射台阶24的反射角度被设定为使从棒状部14的第一端部14a向第二端部14b行进的平行光的行进方向、与该平行光被第一反射台阶24反射后的行进方向所成的角度θ1为钝角。同样地,属于第二组24b的各第一反射台阶24的反射角度被设定为使从棒状部14的第二端部14b向第一端部14a行进的平行光的行进方向、与该平行光被第一反射台阶24反射后的行进方向所成的角度θ2为钝角。
因此,供由第一组24a的第一反射台阶24反射的平行光射出的第一射出区域20、与供由第二组24b的第一反射台阶24反射的平行光射出的第一射出区域20在第一主表面16b的规定位置相互交叉。因而,根据本变形例,能够在至少局部形成由第一射出区域20交叉成格子状、第二射出区域22排列成矩阵状而成的发光图案。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除了导光体以及光学构件的构造不同这一点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为中心来进行说明,而对于共通的构成进行简单说明、或者省略说明。图5(A)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导光体以及光学构件的立体图。图5(B)是导光体中的光源附近区域的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具有沿板状部16的侧面16a排列的多个光源8。另外,光学构件12具有与各光源8对置地配置于侧面16a的多个透镜26。多个透镜26分别包括聚光透镜28和扩散透镜30。经由聚光透镜28射入板状部16的光会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经由扩散透镜30射入板状部16的光会从第二射出区域22射出。此外,经由扩散透镜30射入板状部16的光的一部分也可以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
各光源8的光的一部分通过对置的透镜26的聚光透镜28进行聚光,并且转换成平行光,进而射入板状部16。射入板状部16的平行光向与侧面16a相反侧的侧面行进。在该过程中,平行光通过光扩散材料17而逐渐地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另外,各光源8的光的其他部分通过对置的透镜26的扩散透镜30进行扩散,进而射入板状部16。射入板状部16的扩散光一边在板状部16内扩散,一边通过光扩散材料17而逐渐地从第二射出区域22射出。另外,扩散光的一部分通过光扩散材料17还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
因而,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经由聚光透镜28射入板状部16的光、以及经由扩散透镜30射入板状部16的光。另一方面,从第二射出区域22射出经由扩散透镜30射入板状部16的光。因此,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的光的强度高于从第二射出区域22射出的光的强度。换言之,与从第二射出区域22相比,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更多的光。其结果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板状部16的第一主表面16b形成由亮度强的带状的第一射出区域20和亮度弱的带状的第二射出区域22交替排列而成的发光图案。
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在板状部16的第一主表面16b形成无法在光源8的非点亮时预测的发光图案。因此,能够使车辆用灯具的视觉表现在点亮时和非点亮时不同。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醒目性。另外,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外观设计性、美观性。另外,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形成包括亮度强的区域和亮度弱的区域的发光图案。另外,通过调整光源8以及透镜26的数量、光源8的光的射入角度、相邻的光源8的间隔以及透镜26的间隔等,能够形成多种发光图案。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除了导光体以及光学构件的构造不同这一点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为中心来进行说明,而对于共通的构成进行简单说明、或者省略说明。图6(A)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导光体以及光学构件的立体图。图6(B)是沿图6(A)中的A-A线剖切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板状部16具有相互背向的第一主表面16b以及第二主表面16c。第一主表面16b具有第一射出区域20以及第二射出区域22。光学构件12包括设置于第二主表面16c并朝向第一射出区域20反射光的第二反射台阶32。光源8配置为与侧面16a对置。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沿侧面16a排列有多个光源8。
射入板状部16的光源8的光的一部分被第二反射台阶32朝向第一射出区域20反射,进而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射入板状部16的光源8的光的其他部分一边在板状部16内进行内表面反射,一边朝向与侧面16a相反侧的侧面行进。在该过程中,光源8的光的其他部分通过光扩散材料17而逐渐地从第一射出区域20以及第二射出区域22射出。
因而,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由第二反射台阶32反射的光、以及在板状部16内一边进行内表面反射一边行进的光。另一方面,从第二射出区域22射出在板状部16内一边进行内表面反射一边行进的光。因此,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的光的强度高于从第二射出区域22射出的光的强度。换言之,与从第二射出区域22相比,从第一射出区域20射出更多的光。
由此,在板状部16的第一主表面16b形成包括亮度强的规定形状的第一射出区域20和亮度弱的第二射出区域22的发光图案。通过调整第二反射台阶32的数量以及配置等,能够将第一射出区域20设为文字、标记、图形等任意形状。另外,第二反射台阶32只要从第二主表面16c向第一主表面16b侧凹陷即可,其形状并不限于图6(B)所示的V字形,也可以是U字形、梯形等。
板状部16的雾度值高于不含有光扩散材料17的棒状部14。因此,通过在朝向灯具后方侧的第二主表面16c上设置第二反射台阶32,能够不易从灯具前方侧观察到第二反射台阶32。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在板状部16的第一主表面16b形成无法在光源8的非点亮时预测的发光图案。因此,能够使车辆用灯具的视觉表现在点亮时和非点亮时不同。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醒目性。另外,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外观设计性、美观性。
另外,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形成包括亮度强的区域和亮度弱的区域的发光图案。此外,可以将第二反射台阶32设置于第一主表面16b。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形成包括亮度强的规定形状的第一射出区域20和亮度弱的第二射出区域22的发光图案。
(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除了导光体的构造不同这一点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为中心来进行说明,而对于共通的构成进行简单说明、或者省略说明。图7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以及导光体的主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导光体10具有棒状部14和板状部16。棒状部14沿板状部16的侧面16a延伸,并且其周面的第一区域14c连接于侧面16a。棒状部14供光源8的光从一方的端部射入,并一边将光源8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从第一区域14c向板状部16射入光。
另外,棒状部14具有与第一区域14c背向的第二区域14d。第二区域14d相对于光源8的发光面8c的法线方向n而向板状部16倾斜。即,棒状部14的周面中的朝向与板状部16相反侧的第二区域14d随着远离光源8而向板状部16侧倾斜。通过使第二区域14d如上述那样进行倾斜,能够使在第二区域14d进行内表面反射的光容易射入板状部16。
其结果是,能够使从棒状部14的端面射入的光更多地射入板状部16,减少不射入板状部16而从棒状部14的相反侧的端部消散的光的量。因此,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中的光的利用效率。此外,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中设置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以及第一变形例的光学构件12。另外,在使板状部16的侧面16a相对于发光面8c的法线方向n而向棒状部14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棒状部14内的光容易射入板状部16。
(第五实施方式)
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除了导光体的构造不同这一点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为中心来进行说明,而对于共通的构成进行简单说明、或者省略说明。图8(A)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以及导光体的主视图。图8(B)是沿图8(A)中的B-B线剖切的剖视图。图8(C)是沿图8(A)中的C-C线剖切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导光体10具有棒状部14和板状部16。棒状部14沿板状部16的侧面16a延伸,并且其周面连接于侧面16a。棒状部14供光源8的光从一方的端部射入,并一边将光源8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从周面向板状部16射出光。此外,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棒状部14为圆柱状。
另外,棒状部14具有与其延伸方向X正交的剖面的面积随着远离光源8而减小的形状。即,棒状部14随着远离光源8而变细。例如,在棒状部14中,配置有光源8这一侧的端部的直径大于板状部16的板厚,而相反侧的端部的直径等于板状部16的板厚。因此,延伸方向X上的各位置的、与侧面16a相接的区域相对于棒状部14的周面整体的比例随着远离光源8而变大。由此,在棒状部14的内部一边重复进行内表面反射一边行进的光随着远离光源8而越容易射入板状部16。
其结果是,能够使从棒状部14的端面射入的光更多地射入板状部16,从而能够减少不射入板状部16而从棒状部14的相反侧的端部消散的光的量。因此,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中的光的利用效率。此外,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中设置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以及第一变形例的光学构件12。另外,通过随着远离光源8而增大板状部16的侧面16a的宽度、换言之增大板状部16的板厚,也能够使棒状部14内的光容易射入板状部16。
在第四实施方式以及第五实施方式中,可以举出以下的第二变形例以及第三变形例。
(第二变形例)
图9(A)是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以及导光体的主视图。在第二变形例中,组合了第四实施方式的棒状部14所具备的形状以及第五实施方式的棒状部14所具备的形状。即,棒状部14的周面中的与第一区域14c背向的第二区域14d相对于光源8的发光面8c的法线方向n而向板状部16倾斜。另外,棒状部14具有与其延伸方向X正交的剖面的面积随着远离光源8而减小的形状。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用灯具1中的光的利用效率。
(第三变形例)
图9(B)是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具备的光源以及导光体的主视图。第三变形例的棒状部14具有连结两个第二变形例的棒状部14而成的形状。即,在第三变形例中,在棒状部14的第一端部14a配置有第一光源8a,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14b配置有第二光源8b。
另外,在棒状部14中,在从第一端部14a到中心部14e的范围中,棒状部14的周面中的第二区域14d相对于第一光源8a的发光面8c的法线方向n而向板状部16倾斜。另外,从第一端部14a到中心部14e的范围中,棒状部14具有与其延伸方向X正交的剖面的面积随着远离第一光源8a而减小的形状。
另外,在棒状部14中,在从第二端部14b到中心部14e的范围中,棒状部14的周面中的第二区域14d相对于第二光源8b的发光面8c的法线方向n而向板状部16倾斜。另外,在从第二端部14b到中心部14e的范围中,棒状部14具有与其延伸方向X正交的剖面的面积随着远离第二光源8b而减小的形状。根据这样的构成,也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用灯具1中的光的利用效率。另外,板状部16的长条化也成为可能。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仅表示在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例。实施方式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规定的发明的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构成要素的变更、追加、删除等多种设计变更。追加设计变更而成的新的实施方式兼备所组合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的各自的效果。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能够进行这样的设计变更的内容附带了“本实施方式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等表述而进行了强调,但是在没有那样的表述的内容中也允许进行设计变更。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也作为本发明的方式而有效。附图的剖面中标注的阴影并不限定标注阴影的对象的材质。
光源8以及棒状部14可以通过未图示的延伸构件等而相对于灯具外侧进行隐藏。另外,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的板状部16为平坦状,但是板状部16也可以为弯曲状。

Claims (9)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灯具具备:
光源;
导光体,其具有内部含有光扩散材料的板状部,且一边将从所述板状部的侧面射入的所述光源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通过所述光扩散材料将所述光从所述板状部的主表面射出;以及
光学构件,其使从所述主表面射出的光的强度在所述主表面的第一射出区域和第二射出区域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体具有沿所述板状部的所述侧面延伸并且周面与所述侧面连接的棒状部,
所述棒状部供所述光源的光从一方的端部射入,并一边将所述光源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从所述周面向所述板状部射出光,
所述板状部的所述侧面具有第一射入区域以及第二射入区域,射入所述第一射入区域的光会从所述第一射出区域射出,射入所述第二射入区域的光会从所述第二射出区域射出。
所述光学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棒状部的所述周面且将在所述棒状部内行进的光朝向所述第一射入区域反射的第一反射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灯具具备沿所述板状部的所述侧面排列的多个所述光源,
所述光学构件具有与各光源对置地配置于所述侧面的多个透镜,
多个所述透镜包括聚光透镜以及扩散透镜,经由所述聚光透镜射入所述板状部的光会从所述第一射出区域射出,经由所述扩散透镜射入所述板状部的光会从所述第二射出区域射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出区域和所述第二射出区域在所述主表面上交替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部具有相互背向的第一主表面以及第二主表面,
所述第一主表面具有所述第一射出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射出区域,
所述光学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主表面并朝向所述第一射出区域反射光的第二反射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体具有沿所述板状部的所述侧面延伸并且周面的第一区域与所述侧面连接的棒状部,
所述棒状部供所述光源的光从一方的端部射入,并一边将所述光源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从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板状部射出光,
所述棒状部具有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背向、且相对于所述光源的发光面的法线方向而向所述板状部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体具有沿所述板状部的所述侧面延伸并且周面与所述侧面连接的棒状部,
所述棒状部供所述光源的光从一方的端部射入,并一边将所述光源的光在内部进行导光一边从所述周面向所述板状部射出光,
所述棒状部具有与延伸方向正交的剖面的面积随着远离所述光源而减小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棒状部的第一端部配置有第一光源,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配置有第二光源,所述光学构件包括第一组的第一反射台阶、以及第二组的第一反射台阶,所述第一组的第一反射台阶将所述第一光源的光朝向所述第一射入区域进行反射,所述第二组的第一反射台阶将所述第二光源的光朝向所述第一射入区域进行反射,
属于所述第一组的各第一反射台阶的反射角度被设定为使从所述棒状部的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二端部行进的平行光的行进方向、与该平行光被所述第一反射台阶反射后的行进方向所成的角度为钝角;属于所述第二组的各第一反射台阶的反射角度被设定为使从所述棒状部的所述第二端部向所述第一端部行进的平行光的行进方向、与该平行光被所述第一反射台阶反射后的行进方向所成的角度为钝角。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整所述第二反射台阶的数量以及配置,所述第一射出区域被设为文字、标记或图形的形状。
CN201910691188.1A 2018-08-08 2019-07-29 车辆用灯具 Active CN1108223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9206 2018-08-08
JP2018149206A JP2020024867A (ja) 2018-08-08 2018-08-08 車両用灯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2372A true CN110822372A (zh) 2020-02-21
CN110822372B CN110822372B (zh) 2022-01-04

Family

ID=695477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1188.1A Active CN110822372B (zh) 2018-08-08 2019-07-29 车辆用灯具
CN201921204481.2U Active CN210601465U (zh) 2018-08-08 2019-07-29 车辆用灯具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4481.2U Active CN210601465U (zh) 2018-08-08 2019-07-29 车辆用灯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024867A (zh)
CN (2) CN1108223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1275B (zh) * 2021-08-05 2022-04-11 坦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車用信號燈具結構以及車用日行燈
JP2023154191A (ja) * 2022-04-06 2023-10-19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5772A (en) * 1992-03-18 1992-11-24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Visual display device
US5434754A (en) * 1993-12-27 1995-07-18 Ford Motor Company Light manifold
US6036340A (en) * 1998-03-03 2000-03-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Dimpled manifold optical element for a vehicle lighting system
US20170159905A1 (en) * 2015-12-04 2017-06-08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ular marker lamp using planar light emitter
EP3248840A1 (en) * 2016-05-25 2017-11-29 Automotive Lighting Italia S.p.A. Automotive lighting appliance
CN207350164U (zh) * 2017-05-03 2018-05-11 江西车仆电子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信号灯的配光结构、汽车信号灯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5772A (en) * 1992-03-18 1992-11-24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Visual display device
US5434754A (en) * 1993-12-27 1995-07-18 Ford Motor Company Light manifold
US6036340A (en) * 1998-03-03 2000-03-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Dimpled manifold optical element for a vehicle lighting system
US20170159905A1 (en) * 2015-12-04 2017-06-08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ular marker lamp using planar light emitter
EP3248840A1 (en) * 2016-05-25 2017-11-29 Automotive Lighting Italia S.p.A. Automotive lighting appliance
CN207350164U (zh) * 2017-05-03 2018-05-11 江西车仆电子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信号灯的配光结构、汽车信号灯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2372B (zh) 2022-01-04
JP2020024867A (ja) 2020-02-13
CN210601465U (zh) 2020-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5779B2 (en) Vehicle lamp with light guide having rod-shaped part and plate-shaped part
JP5369359B2 (ja) 灯具
EP2990720B1 (en) Vehicle lighting unit
US10876703B2 (en) Rod-shaped light guide and vehicle lamp
CN110701567B (zh) 车辆用灯具
US9851066B2 (en) Reflector signal lamp having a hidden light source
JP2007109654A (ja) 光学ガイドを有する自動車用の照明または信号装置
US10060590B2 (en) Light r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lamp
KR101722825B1 (ko) 자동차 조명등용 광학 소자
CN108291705B (zh) 灯组件和包含该种灯组件的车辆设计元件
KR20160123286A (ko) 차량용 광 가이드를 구비한 조명 및/또는 신호 시스템
US20170241616A1 (en) Vehicle lighting fixture
CN110822372B (zh) 车辆用灯具
JP2019036529A (ja) 棒状導光体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17147145A (ja) 車両用灯具
JP2012064534A (ja) 車両用灯具
JP2020031016A (ja) 車両用灯具
JP2004022223A (ja) 照明装置
JP7137381B2 (ja) 車両用灯具
US20170211773A1 (en) Lighting apparatus for automobile
CN109595526B (zh) 车辆用灯具
CN220551817U (zh) 车辆用灯具
CN219346279U (zh) 导光组件、灯装置和机动车辆
JP2020087624A (ja) 車両用灯具
JP7179532B2 (ja) 車両用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