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16570B - 舒适性动车座椅 - Google Patents

舒适性动车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16570B
CN110816570B CN201911325593.8A CN201911325593A CN110816570B CN 110816570 B CN110816570 B CN 110816570B CN 201911325593 A CN201911325593 A CN 201911325593A CN 110816570 B CN110816570 B CN 110816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eat
resistor
motor
tr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55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16570A (zh
Inventor
徐友胜
余志军
陈超
徐永坤
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zhan Vehic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zhan Vehi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zhan Vehic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zhan Vehi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255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165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16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6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16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6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3/00Seats
    • B61D33/0007Details;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201/1215Rotary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58Sensors or detectors
    • A61H2201/5071Pressure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61H2205/081Back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舒适性动车座椅,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包括:椅座;椅身;背部按摩装置,所述背部按摩装置设于所述椅身内。乘客坐于椅座上,背靠椅身,所述椅身内设有背部按摩装置,从而对乘客背部进行按摩,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舒适性动车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舒适性动车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铁路运营速度也有着明显的提高,而在铁路运输中,座椅是人和列车的一个重要连接部件,而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座椅的舒适性和私密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动车座椅的运用状态程度直接关系到列车的乘坐舒适性能,并影响人们对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因此,迫切需要对座椅的舒适性进行改进,最大限度的优化座椅结构,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舒适性动车座椅,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包括:
椅座;
椅身;
背部按摩装置,所述背部按摩装置设于所述椅身内。
优选的,所述背部按摩装置包括:
按摩盘,所述按摩盘竖直设于所述椅身内;
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于所述按摩盘肤触端;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杆平行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
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
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两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管上,且所述传动杆沿所述固定杆长度方向垂直分布于所述固定槽内;
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套设于所述传动杆上;
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连接于所述固定槽槽底中心位置,且所述转动电机输出端朝上设置;
转动座,所述转动座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输出端;
传动孔,所述传动孔开设于所述转动座侧端;
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插设于所述传动孔内,所述传动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管铰接;
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连接于所述传动杆远离第二套管端;
第一按摩器,所述第一按摩器连接于所述转动座远离转动电机端;
第二按摩器,所述第二按摩器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管远离固定槽槽底端。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直径大于所述传动孔孔径。
优选的,还包括:
L型连接件,所述L型连接件横向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套管靠近固定槽端,所述传动杆远离限位柱端与所述L型连接件竖直端连接;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传动杆上,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于转动座上,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于所述L型连接件竖直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按摩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下端与所述转动座上端连接;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壳体内;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贯穿所述壳体远离转动座端设置;
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位于所述壳体远离转动座端,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连接于所述转动轴远离转动盘端,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按摩球,若干个所述按摩球环设于所述转动盘边沿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按摩器为电振动按摩器。
优选的,还包括:
角度调整装置,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
定位轴,两个所述定位轴连接于所述椅身侧端靠近底端位置;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连接于所述椅座上端,所述定位轴横向贯穿所述安装座设置;
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设于安装座内,并连接于所述定位轴远离椅身端;
转动槽,若干个所述转动槽开设于所述转动盘边沿端,并以所述转动盘中心端为中心周向分布于所述转动盘边沿端,若干个所述转动槽槽底均指向所述转动盘中心端设置;
第一拨杆,所述第一拨杆设于所述安装座内;
第一拨块,所述第一拨块连接于所述第一拨杆一端,且所述第一拨块适配所述转动槽设置;
第二拨杆,所述第二拨杆呈钝角折弯设置,所述第二拨杆折弯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内;
第二拨块,所述第二拨块连接于所述第二拨杆一端,且所述第二拨块适配所述转动槽设置;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与所述第一拨杆远离第一拨块端连接;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于安装座内,并通过配对齿轮与连接轴连接;
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拨杆同轴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凸轮边沿端适配所述第二拨杆远离第二拨块端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椅身内端;
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对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进行稳压;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滤波电路连接;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动作;
所述滤波电路包括:
一级三极管M1,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发射极接地;
二级三极管M2,所述二级三级管M2的基极与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发射极接地;
三级三极管M3,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基极与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发射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一级二极管N1,所述一级二极管N1的阳极与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基极连接;
二级二极管N2,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阳极接地,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阴极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阳极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出端;
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一级二极管N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并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入端并接地设置;
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五电阻R5,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六电阻R6,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阴极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背部按摩装置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背部按摩装置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按摩器轴测图;
图5为本发明角度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角度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控制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电路原理图。
图中:1.椅座;2.椅身;3.背部按摩装置;4.第一按摩器;5.第二按摩器;6.角度调整装置;3-1.按摩盘;3-2.固定槽;3-3.固定杆;3-4.第一套管;3-5.第一传动杆;3-6.第二套管;3-7.转动电机;3-8.转动座;3-9.传动孔;3-0.第二传动杆;4-1.第一电机;4-2.第一齿轮;4-3.转动盘;4-4.第二齿轮;4-5.按摩球;6-1.定位轴;6-2.安装座;6-3.转动盘;6-4.转动槽;6-5.第一拨杆;6-6.第一拨块;6-7.第二拨杆;6-8.第二拨块;6-9.连接轴;6-0.凸轮;3-01.限位柱;3-02.第一弹簧;3-03.L型连接件;9-1.压力传感器;9-2.处理器;9-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舒适性动车座椅,包括:
椅座1;
椅身2;
背部按摩装置3,所述背部按摩装置3设于所述椅身2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舒适性动车座椅,乘客坐于椅座1上,背靠椅身2,所述椅身2内设有背部按摩装置3,从而对乘客背部进行按摩,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如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部按摩装置3包括:
按摩盘3-1,所述按摩盘3-1竖直设于所述椅身2内;
固定槽3-2,所述固定槽3-2设于所述按摩盘3-1肤触端;
固定杆3-3,所述固定杆3-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杆3-3平行设置于所述固定槽3-2内;
第一套管3-4,所述第一套管3-4套设于所述固定杆3-3上;
传动杆3-5,所述传动杆3-5两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管3-4上,且所述传动杆3-5沿所述固定杆3-3长度方向垂直分布于所述固定槽3-2内;
第二套管3-6,所述第二套管3-6套设于所述传动杆3-5上;
转动电机3-7,所述转动电机3-7连接于所述固定槽3-2槽底中心位置,且所述转动电机3-7输出端朝上设置;
转动座3-8,所述转动座3-8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3-7输出端;
传动孔3-9,所述传动孔3-9开设于所述转动座3-8侧端;
传动杆3-0,所述传动杆3-0一端插设于所述传动孔3-9内,所述传动杆3-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管3-6铰接;
限位柱3-01,所述限位柱3-01连接于所述传动杆3-0远离第二套管3-6端;
第一按摩器4,所述第一按摩器4连接于所述转动座3-8远离转动电机3-7端;
第二按摩器5,所述第二按摩器5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管3-6远离固定槽3-2槽底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转动电机3-7转动,进而带动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3-7输出端的转动座3-8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座3-8上的第一按摩器4转动,进而对乘客背部中间位置进行转动按摩,所述转动座3-8转动的同时,驱动通过传动孔3-9连接于其内的第二传动杆3-0以所述第二传动杆3-0远离第二套管3-6端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二传动杆3-0靠近第二套管3-6端在第一传动杆3-5上向位于其左右两端的第一套管3-4位置滑动,此时所述第二套管3-6沿所述第一传动杆3-5长度方向滑动,当所述第二套管3-6运动到第一套管3-4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杆3-5沿所述固定杆3-3长度方向滑动,所述转动电机3-7如此转动一圈后,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管3-6上的第二按摩器5沿着矩形轨迹运动,进而对所述乘客背部四周位置进行按摩,以确保乘客背部都能被按摩到,保证了乘客按摩的舒适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3-01直径大于所述传动孔3-9孔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所述限位柱3-01的设置,防止转动座3-8驱动所述第二传动杆3-0转动时,所述第二传动杆3-0脱离所述传动孔3-9。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L型连接件3-03,所述L型连接件3-03横向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套管3-6靠近固定槽3-2端,所述传动杆3-0远离限位柱3-01端与所述L型连接件3-03竖直端连接;
第一弹簧3-02,所述第一弹簧3-02套设于传动杆3-0上,所述第一弹簧3-02一端连接于转动座3-8上,所述第一弹簧3-02另一端于所述L型连接件3-03竖直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L型连接件3-03的设置,使所述传动杆3-0远离限位柱3-01端更好的带动第二套管3-6在第一传动杆3-5上传动,进而更好的驱动所述第二按摩器5的运动。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摩器4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下端与所述转动座3-8上端连接;
第一电机4-1,所述第一电机4-1设于所述壳体内;
第一齿轮4-2,所述第一齿轮4-2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4-1输出端;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贯穿所述壳体远离转动座3-8端设置;
转动盘4-3,所述转动盘4-3位于所述壳体远离转动座3-8端,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第二齿轮4-4,所述第二齿轮4-4连接于所述转动轴远离转动盘4-3端,所述第二齿轮4-4与第一齿轮4-2啮合;
按摩球4-5,若干个所述按摩球4-5环设于所述转动盘4-3边沿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第一电机4-1转动,进而分别带动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4、转动轴、转动盘4-3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盘4-3边沿端的按摩球4-5以所述转动盘4-3中心端为中心转动,从而起到转动按摩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按摩器5为电振动按摩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第二按摩器5为电振动按摩器,第二按摩器5沿着矩形轨迹运动,从而对乘客背部进行按摩。
如图5、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角度调整装置6,所述角度调整装置6包括:
定位轴6-1,两个所述定位轴6-1连接于所述椅身2侧端靠近底端位置;
安装座6-2,所述安装座6-2连接于所述椅座1上端,所述定位轴6-1横向贯穿所述安装座6-2设置;
转动盘6-3,所述转动盘6-3设于安装座6-2内,并连接于所述定位轴6-1远离椅身2端;
转动槽6-4,若干个所述转动槽6-4开设于所述转动盘6-3边沿端,并以所述转动盘6-3中心端为中心周向分布于所述转动盘6-3边沿端,若干个所述转动槽6-4槽底均指向所述转动盘6-3中心端设置;
第一拨杆6-5,所述第一拨杆6-5设于所述安装座6-2内;
第一拨块6-6,所述第一拨块6-6连接于所述第一拨杆6-5一端,且所述第一拨块6-6适配所述转动槽6-4设置;
第二拨杆6-7,所述第二拨杆6-7呈钝角折弯设置,所述第二拨杆6-7折弯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6-2内,所述第二拨杆6-7折弯端套设有扭簧;
第二拨块6-8,所述第二拨块6-8连接于所述第二拨杆6-7一端,且所述第二拨块6-8适配所述转动槽6-4设置;
连接轴6-9,所述连接轴6-9一端与所述第一拨杆6-5远离第一拨块6-6端连接;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于安装座6-2内,并通过配对齿轮与连接轴6-9连接;
凸轮6-0,所述凸轮6-0与所述第一拨杆6-5同轴连接于所述连接轴6-9上,所述凸轮6-0边沿端适配所述第二拨杆6-7远离第一拨块6-8端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第二电机工作,进而带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连接轴6-9转动,连接轴6-9带动同轴连接于其上的第一拨杆6-5、凸轮6-0转动,所述第一拨块6-6以第一拨杆6-5中心端为中心转动,当所述第一拨块6-6卡设于转动槽6-4内时,此时所述第二拨杆6-7远离第二拨块6-8端与所述凸轮6-0最小直径端接触,第一拨块6-6拨动所述转动盘6-3转动,当所述第一拨块6-6脱离所述转动槽6-4时,此时所述第二拨杆6-7远离第二拨块6-8端与所述凸轮6-0最大直径端接出,所述第二拨杆6-7以其折弯端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二拨块6-8卡设于转动槽6-4内,从而对所述转动盘6-3进行固定,如此带动与转动盘6-3连接的定位轴6-1转动,从而驱动椅身2角度调整,方便乘客以舒适的坐姿乘坐。
如图7、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压力传感器9-1,所述压力传感器9-1安装于所述椅身2内端;
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9-1连接,用于对所述压力传感器9-1输出的电压进行稳压;
处理器9-2,所述处理器9-2与所述滤波电路连接;
控制器9-3,所述控制器9-3与处理器9-2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9-2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动作;
所述滤波电路包括:
一级三极管M1,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发射极接地;
二级三极管M2,所述二级三级管M2的基极与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发射极接地;
三级三极管M3,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基极与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发射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一级二极管N1,所述一级二极管N1的阳极与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基极连接;
二级二极管N2,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阳极接地,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阴极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阳极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出端;
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一级二极管N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并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入端并接地设置;
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五电阻R5,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六电阻R6,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阴极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所述压力传感器9-1检测椅身2的压力,并通过滤波电路实时传递给处理器9-2,当压力大于处理器9-2内设定阈值时,处理器9-2判定乘客需要放下椅身2,处理器9-2向控制器9-3发出第二电机工作信号,第二电机工作进而带动与椅身2连接的定位轴6-1转动,所述滤波电路的设置,使压力传感器9-1传输的电压信号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能够保证扭力的可靠性,当输入电压较低时,所述一级三极管M1断开,所述二级三极管M2连通,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集电极电流流入第四电阻R4,三级三极管M3连通,此时电流只流过第六电阻R6;当输入电压较高时,一级三极管M1连通,一级三极管M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两端的电压小于二级三极管M2的开启电压,这种情况下,二级三极管M2和三级三极管M3均断开,电流只能从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流过,通过多个三级管的通断切换了与稳压管串联的限流电阻,使滤波电路工作具有两种不同的状态,调节流经稳压管的电流,使输入电压范围大大提高,滤波电路的调节作用更强;而且降低了电阻的功耗,减轻了电阻的热效应,进一步提高了滤波电路的稳定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舒适性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椅座(1);
椅身(2);
背部按摩装置(3),所述背部按摩装置(3)设于所述椅身(2)内;
所述背部按摩装置(3)包括:
按摩盘(3-1),所述按摩盘(3-1)竖直设于所述椅身(2)内;
固定槽(3-2),所述固定槽(3-2)设于所述按摩盘(3-1)肤触端;
固定杆(3-3),所述固定杆(3-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杆(3-3)平行设置于所述固定槽(3-2)内;
第一套管(3-4),所述第一套管(3-4)套设于所述固定杆(3-3)上;
第一传动杆(3-5),所述第一传动杆(3-5)两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管(3-4)上,且所述第一传动杆(3-5)沿所述固定杆(3-3)长度方向垂直分布于所述固定槽(3-2)内;
第二套管(3-6),所述第二套管(3-6)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3-5)上;
转动电机(3-7),所述转动电机(3-7)连接于所述固定槽(3-2)槽底中心位置,且所述转动电机(3-7)输出端朝上设置;
转动座(3-8),所述转动座(3-8)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3-7)输出端;
传动孔(3-9),所述传动孔(3-9)开设于所述转动座(3-8)侧端;
第二传动杆(3-0),所述第二传动杆(3-0)一端插设于所述传动孔(3-9)内,所述第二传动杆(3-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管(3-6)铰接;
限位柱(3-01),所述限位柱(3-01)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杆(3-0)远离第二套管(3-6)端;
第一按摩器(4),所述第一按摩器(4)连接于所述转动座(3-8)远离转动电机(3-7)端;
第二按摩器(5),所述第二按摩器(5)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管(3-6)远离固定槽(3-2)槽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3-01)直径大于所述传动孔(3-9)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L型连接件(3-03),所述L型连接件(3-03)横向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套管(3-6)靠近固定槽(3-2)端,所述第二传动杆(3-0)远离限位柱(3-01)端与所述L型连接件(3-03)竖直端连接;
第一弹簧(3-02),所述第一弹簧(3-02)套设于第二传动杆(3-0)上,所述第一弹簧(3-02)一端连接于转动座(3-8)上,所述第一弹簧(3-02)另一端于所述L型连接件(3-03)竖直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器(4)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下端与所述转动座(3-8)上端连接;
第一电机(4-1),所述第一电机(4-1)设于所述壳体内;
第一齿轮(4-2),所述第一齿轮(4-2)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4-1)输出端;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贯穿所述壳体远离转动座(3-8)端设置;
转动盘(4-3),所述转动盘(4-3)位于所述壳体远离转动座(3-8)端,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第二齿轮(4-4),所述第二齿轮(4-4)连接于所述转动轴远离转动盘(4-3)端,所述第二齿轮(4-4)与第一齿轮(4-2)啮合;
按摩球(4-5),若干个所述按摩球(4-5)环设于所述转动盘(4-3)边沿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摩器(5)为电振动按摩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角度调整装置(6),所述角度调整装置(6)包括:
定位轴(6-1),两个所述定位轴(6-1)连接于所述椅身(2)侧端靠近底端位置;
安装座(6-2),所述安装座(6-2)连接于所述椅座(1)上端,所述定位轴(6-1)横向贯穿所述安装座(6-2)设置;
转动盘(6-3),所述转动盘(6-3)设于安装座(6-2)内,并连接于所述定位轴(6-1)远离椅身(2)端;
转动槽(6-4),若干个所述转动槽(6-4)开设于所述转动盘(6-3)边沿端,并以所述转动盘(6-3)中心端为中心周向分布于所述转动盘(6-3)边沿端,若干个所述转动槽(6-4)槽底均指向所述转动盘(6-3)中心端设置;
第一拨杆(6-5),所述第一拨杆(6-5)设于所述安装座(6-2)内;
第一拨块(6-6),所述第一拨块(6-6)连接于所述第一拨杆(6-5)一端,且所述第一拨块(6-6)适配所述转动槽(6-4)设置;
第二拨杆(6-7),所述第二拨杆(6-7)呈钝角折弯设置,所述第二拨杆(6-7)折弯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6-2)内;
第二拨块(6-8),所述第二拨块(6-8)连接于所述第二拨杆(6-7)一端,且所述第二拨块(6-8)适配所述转动槽(6-4)设置;
连接轴(6-9),所述连接轴(6-9)一端与所述第一拨杆(6-5)远离第一拨块(6-6)端连接;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于安装座(6-2)内,并通过配对齿轮与连接轴(6-9)连接;
凸轮(6-0),所述凸轮(6-0)与所述第一拨杆(6-5)同轴连接于所述连接轴(6-9)上,所述凸轮(6-0)边沿端适配所述第二拨杆(6-7)远离第二拨块(6-8)端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压力传感器(9-1),所述压力传感器(9-1)安装于所述椅身(2)内端;
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9-1)连接,用于对所述压力传感器(9-1)输出的电压进行稳压;
处理器(9-2),所述处理器(9-2)与所述滤波电路连接;
控制器(9-3),所述控制器(9-3)与处理器(9-2)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9-2)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动作;
所述滤波电路包括:
一级三极管M1,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发射极接地;
二级三极管M2,所述二级三级管M2的基极与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发射极接地;
三级三极管M3,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基极与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发射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一级二极管N1,所述一级二极管N1的阳极与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基极连接;
二级二极管N2,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阳极接地,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阴极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阳极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出端;
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一级二极管N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并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一级三极管M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入端并接地设置;
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二级三极管M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五电阻R5,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第六电阻R6,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三级三极管M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二级二极管N2的阴极连接。
CN201911325593.8A 2019-12-20 2019-12-20 舒适性动车座椅 Active CN110816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5593.8A CN110816570B (zh) 2019-12-20 2019-12-20 舒适性动车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5593.8A CN110816570B (zh) 2019-12-20 2019-12-20 舒适性动车座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6570A CN110816570A (zh) 2020-02-21
CN110816570B true CN110816570B (zh) 2024-05-07

Family

ID=69546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5593.8A Active CN110816570B (zh) 2019-12-20 2019-12-20 舒适性动车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1657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71889Y1 (ko) * 2004-07-20 2005-01-10 이규대 안마부위의 위치조절이 가능한 안마장치
RU127347U1 (ru) * 2012-12-10 2013-04-27 Леонид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едлов Кресло машиниста
JP2013081496A (ja) * 2011-10-06 2013-05-09 Family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構、及びこのマッサージ機構を備えたマッサージ機
CN207374188U (zh) * 2017-09-05 2018-05-18 广州华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
CN207725406U (zh) * 2017-11-30 2018-08-14 沈阳旭阳中冶座椅有限公司 二次揉压式高铁座椅
CN207860177U (zh) * 2018-02-02 2018-09-14 上海荣泰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用于高铁座椅的气囊按摩座垫
CN108608914A (zh) * 2018-06-13 2018-10-02 黄河科技学院 新能源汽车防疲劳座椅
CN108839593A (zh) * 2018-05-27 2018-11-20 陈佳妤 具有按摩和石墨烯加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座椅及使用方法
CN208591271U (zh) * 2018-01-31 2019-03-12 新昌县奥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椅
CN211567949U (zh) * 2019-12-20 2020-09-25 江苏中展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舒适性动车座椅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71889Y1 (ko) * 2004-07-20 2005-01-10 이규대 안마부위의 위치조절이 가능한 안마장치
JP2013081496A (ja) * 2011-10-06 2013-05-09 Family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構、及びこのマッサージ機構を備えたマッサージ機
RU127347U1 (ru) * 2012-12-10 2013-04-27 Леонид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едлов Кресло машиниста
CN207374188U (zh) * 2017-09-05 2018-05-18 广州华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
CN207725406U (zh) * 2017-11-30 2018-08-14 沈阳旭阳中冶座椅有限公司 二次揉压式高铁座椅
CN208591271U (zh) * 2018-01-31 2019-03-12 新昌县奥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椅
CN207860177U (zh) * 2018-02-02 2018-09-14 上海荣泰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用于高铁座椅的气囊按摩座垫
CN108839593A (zh) * 2018-05-27 2018-11-20 陈佳妤 具有按摩和石墨烯加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座椅及使用方法
CN108608914A (zh) * 2018-06-13 2018-10-02 黄河科技学院 新能源汽车防疲劳座椅
CN211567949U (zh) * 2019-12-20 2020-09-25 江苏中展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舒适性动车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6570A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8385B (zh) 用于车辆的休闲座椅
CN101987584A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
CN110816570B (zh) 舒适性动车座椅
CN207902628U (zh) 自行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及自行车
CN104890006B (zh) 复合驱动仿生肘关节
CN205737028U (zh) 一种多功能型汽车座椅
CN100520108C (zh) 一种机械式汽车悬架刚度调节装置
CN211567949U (zh) 舒适性动车座椅
CN203793170U (zh) 一种自动加热的电动车座椅
CN209240923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拖拉机座椅装置
CN203198744U (zh) 一种汽车离合踏板
CN105691536A (zh) 通过重心位置控制行驶速度的电动自行车
CN204354855U (zh) 汽车座椅
CN205327234U (zh) 重心前后偏移控速及车座旋转式电动自行车
CN213619481U (zh) 汽车座椅快速加热及按摩装置
CN103895536A (zh) 一种座椅角度调节装置
CN220785541U (zh) 一种具有随动扶手的汽车座椅装置
CN213553575U (zh) 一种车载柔性按摩椅系统
CN205345262U (zh) 通过重心位置控制行驶速度的电动自行车
CN203601061U (zh) 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中排主轴
CN21141738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方向盘
CN206394474U (zh) 一种自动式基于视野范围调节式汽车座椅
CN211417036U (zh) 一种座椅肩腰通用调节支撑机构
CN207274473U (zh) 一种驾驶员座椅移动改进装置
CN202271881U (zh) 一种汽车按摩坐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