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12155A - 按摩机 - Google Patents

按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12155A
CN110812155A CN201910660690.6A CN201910660690A CN110812155A CN 110812155 A CN110812155 A CN 110812155A CN 201910660690 A CN201910660690 A CN 201910660690A CN 110812155 A CN110812155 A CN 110812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user
leg
treatment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06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稲田二千武
福山美文
金泽飒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mily Inad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mily Inad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mily Inada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mily Inad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12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21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9/00Pneumatic or hydraulic massage
    • A61H9/005Pneumatic massage
    • A61H9/0078Pneumatic massage with intermittent or alternately inflated bladders or c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7Knea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35Hand or arm, e.g. handle
    • A61H2201/1638Holding mean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4Feet or leg, e.g. ped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4Feet or leg, e.g. pedal
    • A61H2201/1642Holding mean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6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2Fee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给使用者造成麻烦便能够将脚支承部和腿支承部调整到使用者的任意位置的按摩机。本发明的腿置台的特征在于,具有:腿支承部,具有第一施疗部;脚支承部,具有第二施疗部;第一框架,支承腿支承部;第二框架,支承脚支承部;第三框架,支承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电动式第一伸缩机构,用于使第一框架相对于第二框架移动;及第二伸缩机构,用于使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三框架移动,第一伸缩机构的一侧安装于第一框架,另一侧安装于第二框架,第二伸缩机构的一侧安装于第二框架,另一侧安装于第三框架。

Description

按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机。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一种座椅式按摩装置,其具备椅子主体、配置于座部的前侧的置腿部、支承置腿部的基本框、配置于置腿部的下端的搁脚板及分别设置于置腿部和搁脚板的按摩体,在置腿部的框架与基本框之间设置有使置腿部在伸长待机位置与伸长位置之间进行伸缩操作的电动式第1伸缩机构,在搁脚板的底架与基本框之间设置有使搁脚板在伸长待机位置与伸长位置之间进行伸缩操作的第2伸缩机构,利用第1伸缩机构和第2伸缩机构,能够独立地对置腿部和搁脚板进行伸缩位移(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810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按摩装置中,基本框与置腿部及基本框与搁脚板分别连结。即,使用者自行分别操作搁脚板和置腿部,从而存在具有需要将搁脚板和置腿部调整到任意位置的麻烦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给使用者造成麻烦便能够将脚支承部和腿支承部调整到使用者的任意位置的按摩机。
本发明的腿置台的特征在于,具有:腿支承部,具有能够载置使用者的腿部的第一施疗部;脚支承部,具有能够载置使用者的脚部的第二施疗部;第一框架,支承所述腿支承部;第二框架,支承所述脚支承部;第三框架,支承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电动式第一伸缩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移动;及第二伸缩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三框架移动,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另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二框架,另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三框架。
通过设为这种结构,不给使用者造成麻烦便能够将脚支承部和腿支承部调整到使用者的任意位置。
并且,优选如下:在所述第三框架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具有:第一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框架;及第二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框架。
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能够使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稳定的状态下移动。
并且,优选如下:所述第二伸缩机构为电动式,所述腿置台还具备控制所述第一伸缩机构和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控制部。
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能够利用电动式第二伸缩机构使脚支承部移动。
并且,优选如下:在所述脚支承部设置有检测使用者的脚底的抵接情况的检测构件。
通过设为这种结构,检测使用者的脚底抵接脚支承部的情况,由此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腿的长度使腿置台移动。
并且,优选如下:若所述检测构件检测到使用者的脚底抵接到所述脚支承部的情况,则所述控制部时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停止驱动。
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若检测到使用者的脚底抵接脚支承部的情况,则停止第二伸缩机构的驱动,由此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腿的长度使腿置台移动。
并且,优选如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与所述第二伸缩机构联动并且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移动,从而进行腿部的拉伸。
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将腿支承部与脚支承部进行联动而移动,由此例如使腿支承部与脚支承部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进行牵拉腿部和脚部的拉伸。
并且,优选如下:所述控制部还控制所述第一施疗部和所述第二施疗部,并使所述第一伸缩机构和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移动与所述第一施疗部和所述第二施疗部的动作联动。
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将第一伸缩机构和第二伸缩机构的移动与第一施疗部和第二施疗部的动作进行联动,由此例如边使腿支承部移动边通过第一施疗部进行施疗动作等,从而能够进行变化多端的按摩。
并且,优选如下: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步骤:第一步骤,驱动所述第二伸缩机构,使所述脚支承部向远离使用者的脚尖的位置移动;第二步骤,驱动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使所述腿支承部从使用者的腿肚向脚尖的位置移动;及第三步骤,通过所述第一施疗部进行施疗,所述控制部在执行所述第一步骤之后,执行所述第二步骤和所述第三步骤。
通过设为这种结构,通过具有第一施疗部的腿支承部,能够对使用者的脚部进行施疗或能够进行腿的拉伸(伸展)。
并且,优选如下: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步骤:第一步骤,驱动所述第二伸缩机构,使所述脚支承部向远离使用者的脚尖的位置移动;第四步骤,驱动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使所述腿支承部从使用者的脚尖向腿肚的位置移动;及第五步骤,通过所述第一施疗部进行施疗,所述控制部在执行所述第一步骤之后,执行所述第四步骤和所述第五步骤。
通过设为这种结构,例如利用第一施疗部夹住使用者的腿肚,保持该状态使腿支承部移动,从而能够对使用者的腿肚进行拉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给使用者造成麻烦便能够将脚支承部和腿支承部调整到使用者的任意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的主视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的示意图。
图3为按摩机的功能框图。
图4为说明按摩机的姿势的侧视图。
图5为按摩单元的主视图。
图6为省略了腿支承部和脚支承部的腿置台的主视图。
图7为省略了后侧第三框架、腿支承部及脚支承部的腿置台的主视左立体图。
图8为省略了腿支承部和脚支承部的腿置台的主视左立体图,其中,(a)为示出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及第三框架的状态,(b)为省略第一框架而示出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的状态,(c)为省略第一框架和前侧第三框架而示出第二框架和后侧第三框架的状态。
图9为省略了后侧第三框架、腿支承部及脚支承部的腿置台的背面左立体图。
图10为图6所示的腿置台的A-A剖视图。
图11为省略了腿支承部和脚支承部的腿置台的左侧视图,其中,(a)为使第一框架移动到初始位置并使第二框架移动到前方的状态,(b)为从(a)的状态使第一框架移动到后方的状态。
图12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腿置台的动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腿置台的动作模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的结构]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1的主视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1的示意图。图3为按摩机1的功能框图。图4为说明按摩机1的姿势的侧视图。图5为按摩单元8的主视图。
另外,以下说明中使用的方向的概念与使用者坐在图1所示的按摩机1进行观察时的方向的概念一致,其他情况下适当说明。
[按摩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1主要具有:座部2,供使用者就坐;靠背部3,以能够倾躺的方式设置于座部2的后部且供使用者倚靠;腿置台4,上下可摆动地设置于座部2的前部且支承使用者的下肢;枕部5,设置于靠背部3的上部前面且支承使用者的头部和/或颈部;扶手部6,设置于座部2的左右两侧;及侧壁部7,设置于靠背部3的左右两侧。座部2、靠背部3、腿置台4、枕部5、扶手部6及侧壁部7作为支承使用者的身体的身体支承部发挥作用。在身体支承部2~7各部位设置有对使用者的身体进行按摩的通过后述气囊20实现的按摩部。
并且,按摩机1具有:作为按摩部的按摩单元8,对靠背部3进行揉捏按摩和/或敲打按摩;控制部9,控制按摩机1的各动作;控制器10,对后述使用者进行各种操作。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靠背部3构成为通过设置于座部2的下方的第1致动器11(参考图3)能够相对于座部2前后倾躺,能够从图1所示的站立姿势改变至靠背面成为大致水平的倾躺姿势(参考图4)。另外,扶手部6构成为与靠背部3的倾躺连动地向后方移动,且与靠背部3的站立连动地向前方移动。腿置台4构成为通过设置于座部2的下方的第2致动器12(参考图3)相对于座部2能够上下摆动,且从图1所示的下垂姿势改变至在伸直膝盖的状态下支承小腿及脚部的上升姿势(参考图4)。
如图1~图3所示,在座部2的下方设置有具有作为对作为各按摩部的气囊20进行空气的供给和排出的泵13a及阀13b的供排气装置13及前述控制部9。气囊20通过供给和排出空气,能够对使用者进行按压。控制部9具有可编程的微型计算机等,并驱动控制第一制动器11、第二制动器12、按摩部及供排气装置13。在控制部9电连接有控制器10和存储部50。按摩机1除了按照存储于存储部50的规定的程序(按摩疗程)使按摩部动作之外,还通过使用者对控制器10的操作来进行各种按摩动作。
[座部的结构]
如图1~3所示,在座部2设置有从下方(背面)按摩使用者的臀部和/或大腿部的臀部按摩部a5。臀部按摩部a5由通过空气的供给和排出而膨胀收缩的气囊20构成。
[靠背部的结构]
如图1~图3所示,靠背部3由硬质的背框架3a、引导组装于背框架3a的按摩部即按摩单元8的升降的导轨18及包覆背框架3a的罩部件3c构成。背框架3a由金属部件和/或树脂部件构成。并且,背框架3a具有向形成于左右中央的前后方向开口的开口部3b,正面观察时呈大致门型。并且,罩部件3c从前方覆盖开口部3b。按摩单元8的施疗件62(参考图5)从开口部3b向前方突出,且能够经由罩部件3c从后方对使用者的躯干进行按摩。
[按摩单元的结构]
以下,对按摩单元8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图3、图5所示,在靠背部3设置有从后方(背面)对使用者的上半身进行按摩的按摩单元8。该按摩单元8可以沿身高方向设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1个)。该按摩单元8由左右成对的臂61及设置于臂61的上下两端部的施疗件62构成,通过按摩马达M1、M2的驱动,能够进行左右的施疗件62进行靠近或背离的揉捏按摩及左右的施疗件62交替向使用者侧进退的敲打按摩。
并且,按摩单元8通过升降马达M3的驱动沿身高方向朝上方或下方移动,从而能够改变相对于身体的位置或进行滚动按摩。在背框架3a设置有沿身高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成对的导轨18,按摩单元8沿导轨18移动。按摩单元8能够沿身高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利用施疗件62对使用者的颈部至腰部之间进行按摩。
如图5所示,按摩单元8具有基本框架60a及支承于基本框架60a的可动框架60b。基本框架60a具有在其左右两侧与导轨18嵌合的导向轮63。而且,通过由齿条小齿轮等构成的升降机构(未图示),能够沿身高方向移动。可动框架60b经由左右方向的摆动轴64支承于基本框架60a。在基本框架60a与可动框架60b之间设置有由气囊等构成的进退驱动部65。通过进退驱动部65的驱动,可动框架60b能够以摆动轴64为中心而沿前后方向进退。另外,可以不是使可动框架60b进退的结构,也可以是在臂61设置进退驱动部65而仅使臂61进退的结构。
臂61与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揉捏轴66及敲打轴67连结。在揉捏轴66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具有倾斜轴部66b的倾斜凸轮66a,在该倾斜凸轮66a安装有臂61。左右的倾斜轴部66b相对于揉捏轴66的轴心倾斜成在正面观察时成为大致八字形。在敲打轴67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具有相对于敲打轴67的轴心偏心的偏心轴部67b的偏心凸轮67a,在该偏心凸轮67a经由连接杆68安装有臂61。左右的偏心轴部67b相对于敲打轴67的轴心的相位互不相同,具体而言,相差180度。揉捏轴66及敲打轴67分别通过按摩马达M1、M2的驱动而旋转。施疗件62通过揉捏轴66的旋转进行揉捏按摩,并通过敲打轴67的旋转进行敲打按摩。另外,设置有施疗件62的臂61、揉捏轴66及敲打轴67支承于可动框架60b。因此,施疗件62经由可动框架60b的移动能够相对于使用者进退。
臂61沿前后方向摆动自如,且通过由弹簧等构成的施力构件(未图示)施力使得上侧的施疗件62向前方突出。并且,按摩单元8具有检测使用者的身体信息的传感器69。该传感器69能够通过检测臂61成为规定的摆动位置的情况来获得身体信息。具体说明的话,在使按摩单元8沿身高方向上升的过程中,若上侧的施疗件62到达肩部的上方,则作用于施疗件62的负载被解除,使得臂61向前方摆动而成为规定的摆动位置。传感器69检测到臂61成为规定的摆动位置的情况,并根据此时的按摩单元8的上下位置来检测肩部的位置。以肩部的位置为基准,通过计算来求出其他部位(颈部、后背、腰部等)的位置。检测到的身体信息存储于存储部50。
[侧壁部的结构]
如图1~图3所示,在背框架3a(靠背部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使用者的肩部或上臂的外侧面相对置而设置的侧壁部7。该侧壁部7在靠背部3的侧方朝前方竖立设置。而且,在侧壁部7的内侧面设置有对肩部或上臂的外侧面进行按摩的肩侧按摩部a2。肩侧按摩部a2由通过空气的供给和排出而膨胀收缩的气囊20构成。
[枕部的结构]
如图1~图3所示,在靠背部3的上部前面设置有支承使用者的头部和/或颈部的枕部5。在枕部5的前面设置有与头部和/或颈部的背面相对置而设置的左右成对的头部按摩部a1。头部按摩部a1由通过空气的供给和排出而膨胀收缩的气囊20构成。
[扶手部的结构]
如图1~图3所示,在座部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支承使用者的手和前臂的扶手部6。在扶手部6的手和前臂的上下方向设置有臂按摩部a3。臂按摩部a3由通过空气的供给和排出而膨胀收缩的气囊20构成。
[腿置台的结构]
图6为省略了腿支承部40和脚支承部41的腿置台4的主视图。图7为省略了后侧第三框架45b、腿支承部40和脚支承部41的腿置台4的主视左立体图。图8为省略了腿支承部40和脚支承部41的腿置台4的主视左立体图,其中,(a)为示出第一框架43、第二框架44及第三框架45的状态,(b)为省略第一框架43而示出第二框架44和第三框架45的状态,(c)为省略第一框架43和前侧第三框架45a而示出第二框架44和后侧第三框架45b的状态。图9为省略了后侧第三框架45b、腿支承部40及脚支承部41的腿置台4的背面左立体图。图10为图6所示的腿置台的A-A剖视图。图11为省略了腿支承部40和脚支承部41的腿置台4的左侧视图,其中,(a)为使第一框架43移动到初始位置并使第二框架44移动到前方的状态,(b)为从(a)的状态使第一框架43移动到后方的状态。
如图1、图2、图6所示,腿置台4由具有能够载置使用者的腿部的第一施疗部51的腿支承部40、具有能够载置使用者的脚部的第二施疗部52的脚支承部41、支承腿支承部40的第一框架43、支承脚支承部41的第二框架44、支承第一框架43和第二框架44的第三框架45构成。
[腿支承部的结构]
如图1~图3所示,腿支承部40由与使用者的小腿的背面相对置而设置的底壁40a、从底壁40a的左右两端朝前方竖立设置的侧壁40b及从底壁40a的左右中央朝前方竖立设置的中央壁40c构成。
在侧壁40b的内侧面设置有对小腿的外侧面进行按摩的腿按摩部a6。在中央壁40c的两外侧面设置有对小腿的内侧面进行按摩的腿按摩部a6。腿按摩部a6相当于第一施疗部51。第一施疗部51由通过空气的供给和排出而膨胀收缩的气囊20构成。并且,代替气囊20而可以是机械式的施疗机构,也可以同时具备气囊20和机械式施疗机构。
另外,可以在底壁40a设置有从使用者的小腿的背面进行按摩的腿按摩部。
[脚支承部的结构]
脚支承部41具有放置使用者的脚底的底壁41a、从底壁41a的左右两端朝上方竖立设置的侧壁41b、从底壁41a的左右中央朝上方竖立设置的中央壁41c及与从底壁41a的后部朝上方竖立设置的脚部的背面(脚后跟附近)相对置的后壁41d。通过各壁41a~41d形成有上方及前方开口的凹部42,且能够在凹部42容纳脚部。
在底壁41a设置有检测使用者的脚底的抵接情况的检测构件53。检测构件53为压力传感器。若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使用者的脚底的抵接情况,则控制部9控制后述电动式第二伸缩机构47的驱动,使脚支承部41停止向腿肚侧移动。如此一来,能够使脚支承部41在与使用者的小腿的长度相适的位置停止。
另外,本实施例中,将检测构件53设为了压力传感器,但只要是能够检测到使用者的脚底的抵接情况,则可以是任何传感器。
并且,在侧壁41b的内侧面设置有对脚部外侧面进行按摩的脚按摩部a7。在中央壁41c的两外侧面设置有对脚部的内侧面进行按摩的脚按摩部a7。脚按摩部a7相当于第二施疗部52。第二施疗部52由通过空气的供给和排出而膨胀收缩的气囊20构成。并且,代替气囊20而可以是机械式的施疗机构,也可以同时具备气囊20和机械式施疗机构。
另外,可以在后壁41d设置对使用者的脚部的背面(脚后跟侧)进行按摩的脚按摩部。
[第一框架的结构]
如图1、图6~图10所示,第一框架43为用于支承腿支承部40的框架,其位于第二框架44与第三框架45的前方。第一框架43由两个部件构成。一个为在背面设置有第一引导部43a的沿上下方向长的板状的部件。另一个为在前面设置有腿支承部安装部43b的沿左右方向长的板状的部件。另外,沿左右方向长的板状的部件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弯曲。
在第一框架43的背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引导部43a。多个第一引导部43a由凹凸的形状组合而构成。具体而言,向下凸起的形状为3个,向下凹陷的形状为2个。向下凸起的形状和向下凹陷的形状交替组合。向下凸起的形状具有雄性作用,向下凹陷的形状具有雌性作用。
并且,详细将于后述,在构成第三框架45的前侧第三框架45a也设置有多个第三引导部45c。多个第三引导部45c由凹凸的形状组合而构成。将第一引导部43a的凹凸与第三引导部45c的凹凸嵌合,由此能够使第一框架43相对于第三框架45沿腿的长度方向稳定地移动。
另外,详细将于后述,在第一框架43的背面安装有位于电动式第一伸缩机构46的一侧的第一框架安装部46a。
[第二框架的结构]
如图1、图6~图10所示,第二框架44为用于支承脚支承部41的框架,其位于前侧第三框架45a与后侧第三框架45b之间。第二框架44从侧面观察时呈L字形。具体而言,呈短的部分向前方突出的L字结构。在第二框架44的下部安装有脚支承部41。并且,在第二框架44的中央附近设置有沿腿的长度方向长的孔44c。
孔44c用于将后述电动式第一伸缩机构46的一侧安装到第一框架43的背面。第一伸缩机构46位于第二框架44的背面与后侧第三框架45b之间。具体而言,在第一框架43的背面的下部安装有后述电动式第一伸缩机构46的一侧(具体而言,第一框架安装部46a)。并且,第一伸缩机构46的另一侧(具体而言,齿轮46c侧)安装于第二框架44的背面的下部。通过驱动电动式第一伸缩机构46,使第一伸缩机构46的一侧(具体而言,第一框架安装部46a)开始沿孔44c移动。如此一来,第一伸缩机构46的一侧(具体而言,第一框架安装部46a)相对于第二框架44沿腿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使第一框架43移动。
并且,在第二框架44的前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引导部44a。第二引导部44a呈朝上凸起的形状而具有雄性作用。具体而言,2个朝上凸起的形状隔着规定距离左右设置有一对。并且,详细将于后述,构成前侧第三框架45a的第三引导部45c由凹凸的形状组合而构成。将第二引导部44a的凹凸与第三引导部45c的凹凸嵌合,由此能够使第二框架44相对于第三框架45沿腿的长度方向稳定地移动。
另外,详细将于后述,在第二框架44的背面配置有电动式第一伸缩机构46和电动式第二伸缩机构47。
[第三框架的结构]
如图6~图10所示,第三框架45为支承第一框架43和第二框架44的框架。第三框架45由位于前侧的前侧第三框架45a及位于后侧的后侧第三框架45b构成。第二框架44位于前侧第三框架45a与后侧第三框架45b之间。
并且,在前侧第三框架45a的中央附近设置有沿腿的长度方向长的槽口45d。槽口45d的一部分与设置于第二框架44的中央附近的孔44c在前后方向上重叠。使前述第一框架安装部46a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部分移动。在构成第三框架45的前侧第三框架45a设置有多个第三引导部45c。多个第三引导部45c由凹凸的形状组合而构成。
即,在前侧第三框架45a的前面嵌合有第一引导部43a的凹凸与第三引导部45c的凹凸,在前侧第三框架45a的背面嵌合有第二引导部44a的凹凸与第三引导部45c的凹凸。
如此一来,能够使第一框架43相对于第三框架45沿腿的长度方向稳定地移动,并且能够使第二框架44相对于第三框架45沿腿的长度方向稳定地移动。
[第一伸缩机构的结构]
如图9、图10所示,第一伸缩机构46为电动式制动器。第一伸缩机构46由用于安装第一框架43的第一框架安装部46a、螺纹杆46b及马达(未图示)构成。在螺纹杆46b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将马达的旋转传递给螺纹杆46b的齿轮46c。
作为第一伸缩机构46的一侧的第一框架安装部46a的前面的一部分与第一框架43的背面安装在一起。具体而言,第一框架安装部46a的前面的一部分以插穿到孔44c和槽口45d的方式向前方突出,向前方突出的部分与第一框架43的背面安装在一起。并且,作为另一个第一伸缩机构46的齿轮46c经由第一固定部46d与第二框架44的背面安装在一起。
通过使马达正转,螺纹杆46b经由齿轮46c而旋转。通过螺纹杆46b的旋转,第一框架安装部46a向下方向移动。如此一来,能够使第一框架43相对于第二框架44靠近。并且,通过使马达反转,螺纹杆46b经由齿轮46c而旋转。通过螺纹杆46b的旋转,第一框架安装部46a向上方向移动。如此一来,能够使第一框架43相对于第二框架44背离。
[第二伸缩机构的结构]
如图9、图10所示,第二伸缩机构47为电动式制动器。第二伸缩机构47由用于安装第二框架43的第二框架安装部47a、螺纹杆47b及马达(未图示)构成。在螺纹杆47b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将马达的旋转传递给螺纹杆47b的齿轮47c。
作为第二伸缩机构46的一侧的第二框架安装部47a的前面与第二框架44的背面安装在一起。并且,作为第二伸缩机构47的另一侧的齿轮47c经由第二固定部47d与后侧第三框架45b的前面安装在一起。
通过使马达正转,螺纹杆47b经由齿轮47c而旋转。通过螺纹杆47b的旋转,第二框架安装部47a向下方向移动。如此一来,能够使第一框架43和第二框架44相对于第三框架45背离。并且,通过使马达反转,螺纹杆47b经由齿轮47c而旋转。通过螺纹杆47b的旋转,第二框架安装部47a向上方向移动。如此一来,能够使第一框架43和第二框架44相对于第三框架45靠近。
图1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腿置台的动作模式的流程图。图12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腿置台的动作模式的流程图。
对各个动作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动作模式只是一例,只要是通过控制部9分别组合第一伸缩机构46、第二伸缩机构47、第一施疗部51及第二施疗部52而能够实现的动作,则可以是任何动作模式。例如,通过控制部9使第一伸缩机构46与第二伸缩机构47联动,一边使腿支承部40向上方向移动一边使脚支承部41向下方向移动(使腿支承部40和脚支承部41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进行腿部(腿肚或脚踝)的拉伸。
[动作模式1]
如图11、图12所示,动作模式1为组合第一伸缩机构46、第二伸缩机构47及第一施疗部51的动作。
具体而言,由坐在按摩机1的使用者操作控制器10,并选择动作模式1。若选择动作模式1,则控制部9开始执行第一步骤。第一步骤为驱动第二伸缩机构47,使脚支承部41向远离使用者的脚尖的位置移动的步骤。另外,此时随着脚支承部41的移动,腿支承部40也一起移动。
若执行第一步骤,则第二伸缩机构47驱动,使脚支承部41向远离使用者的脚尖的位置移动。之后,自动选择要执行的步骤,开始执行第二步骤。第二步骤为驱动第一伸缩机构46,使腿支承部40从使用者的腿肚向脚尖的位置移动的步骤。若执行第二步骤,则第一伸缩机构46驱动,使腿支承部40从使用者的腿肚向脚尖的位置移动。之后,开始执行第三步骤。第三步骤为通过第一施疗部51进行施疗的步骤。若执行第三步骤,则通过第一施疗部51对使用者的脚尖进行施疗。
如此一来,通过设置于腿支承部40的第一施疗部51能够进行脚部的施疗,且能够进行与脚支承部41的第二施疗部52不同的施疗。即,能够实现各种各样的施疗。
另外,执行第一步骤之后,可以与第三步骤的执行并行执行第二步骤。对该情况进行说明。
执行第三步骤,对使用者的腿肚开始施疗。从该状态执行第二步骤,由此第一伸缩机构46驱动,使腿支承部40从使用者的腿肚向脚尖的位置移动。如此一来,伴随腿支承部40的移动,能够从使用者的腿肚至脚尖通过第一施疗部51进行腿部和脚部的施疗。
[动作模式2]
如图11、图13所示,动作模式2为组合第一伸缩机构46、第二伸缩机构47及第一施疗部51的动作。
具体而言,由坐在按摩机1的使用者操作控制器10,并选择动作模式2。若选择动作模式2,则控制部9开始执行第一步骤。第一步骤为驱动第二伸缩机构47,使脚支承部41向远离使用者的脚尖的位置移动的步骤。另外,此时随着脚支承部41的移动,腿支承部40也一起移动。
若执行第一步骤,则第二伸缩机构47驱动,使脚支承部41向远离使用者的脚尖的位置移动。之后,自动选择要执行的步骤,开始执行第二步骤。第二步骤为驱动第一伸缩机构46,使腿支承部40从使用者的腿肚向脚尖的位置移动的步骤。若执行第二步骤,则第一伸缩机构46驱动,使腿支承部40从使用者的腿肚向脚尖的位置移动。之后,开始执行第五步骤。第五步骤为通过第一施疗部51进行施疗的步骤。若执行第五步骤,则通过第一施疗部51对使用者的脚尖进行施疗。在进行施疗的同时开始执行第四步骤。第四步骤为驱动第一伸缩机构46,使腿支承部40从使用者的脚尖向腿肚的位置移动的步骤。若执行第四步骤,则第一伸缩机构46驱动,使腿支承部40从使用者的脚尖向腿肚的位置移动。
如此一来,利用设置于腿支承部40的第一施疗部51夹住使用者的脚尖,在夹住脚尖的状态下使腿支承部40移动,从而能够从使用者的脚尖至腿肚进行拉伸。
另外,执行第一步骤之后,可以与第五步骤的执行并行执行第二步骤。对该情况进行说明。
执行第五步骤,对使用者的腿肚开始施疗。从该状态执行第二步骤,由此第一伸缩机构46驱动,使腿支承部40从使用者的腿肚向脚尖的位置移动。如此一来,伴随腿支承部40的移动,能够从使用者的腿肚至脚尖通过第一施疗部51进行腿部和脚部的施疗。之后,开始执行第四步骤。若执行第四步骤,则第一伸缩机构46驱动,使腿支承部40从使用者的脚尖向腿肚的位置移动。
如此一来,利用第一施疗部51夹住使用者的腿肚,保持该状态使腿支承部40移动,从而能够对使用者的腿肚进行拉伸。
另外,第一步骤只要是驱动第二伸缩机构47,使脚支承部41向远离使用者的脚尖的位置移动的动作,则可以是任何动作。
例如,驱动第二伸缩机构47,使脚支承部41向远离使用者的脚尖的位置移动,并且驱动第一伸缩机构46,使腿支承部40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此时,将第二伸缩机构47的驱动速度和第一伸缩机构46的驱动速度以相同的速度(例如,速度3)进行。如此一来,无需改变对使用者的腿支承部40的施疗位置,便能够使脚支承部41向远离脚尖的位置移动。
若更详细说明,则驱动第二伸缩机构47,从而第一框架43和第二框架44相对于第三框架45向远离使用者的脚尖的方向移动。而且,驱动第一伸缩机构46,从而第一框架43相对于第二框架44从使用者的脚尖靠近腿肚的方向移动。即,第一框架43的移动通过第一伸缩机构46和第二伸缩机构47的驱动而被抵消。
因此,从使用者侧观察时,第二框架44通过第二伸缩机构47向脚尖侧移动,相比之下,第一框架43不会因第一伸缩机构46和第二伸缩机构47而发生施疗位置的变化。
并且,也可以将第一伸缩机构46的驱动速度与第二伸缩机构47的驱动速度设为不同。例如,将第一伸缩机构46的驱动速度设为3,将第二伸缩机构47的驱动速度设为4。如此一来,腿支承部40与脚支承部41虽然一起开始移动,但第二伸缩机构47的驱动速度更快,因此腿支承部40的移动的一部分被脚支承部41的移动抵消。即,腿支承部40向与脚支承部41相同的方向移动,其结果能够与脚支承部41的移动速度相比放慢腿支承部40的移动速度。
并且,在将第一伸缩机构46的驱动速度设为4并将第二伸缩机构47的驱动速度设为3的情况下,腿支承部40与脚支承部41虽然一起开始移动,但第一伸缩机构46的驱动速度更快,因此腿支承部40的移动超过脚支承部41的移动。其结果,腿支承部40向与脚支承部41相反的方向移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不给使用者造成麻烦便能够将脚支承部和腿支承部调整到使用者的任意位置的按摩机。
符号说明
第一施疗部-51,腿支承部-40,第二施疗部-52,脚支承部-41,第一框架-43,第二框架-44,第三框架-45,第一伸缩机构-46,第二伸缩机构-47。

Claims (9)

1.一种腿置台,其特征在于,具有:
腿支承部,具有能够载置使用者的腿部的第一施疗部;
脚支承部,具有能够载置使用者的脚部的第二施疗部;
第一框架,支承所述腿支承部;
第二框架,支承所述脚支承部;
第三框架,支承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
电动式第一伸缩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移动;及
第二伸缩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三框架移动,
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另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二框架,
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二框架,另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三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置台,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框架设置有引导部,
所述引导部具有:第一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框架;及第二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腿置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伸缩机构为电动式,
所述腿置台还具备控制所述第一伸缩机构和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控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腿置台,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脚支承部设置有检测使用者的脚底的抵接情况的检测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腿置台,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检测构件检测到使用者的脚底抵接到所述脚支承部,则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停止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腿置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与所述第二伸缩机构联动并且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移动,从而进行腿部的拉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腿置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控制所述第一施疗部和所述第二施疗部,并使所述第一伸缩机构和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移动与所述第一施疗部和所述第二施疗部的动作联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腿置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步骤:
第一步骤,驱动所述第二伸缩机构,使所述脚支承部向远离使用者的脚尖的位置移动;
第二步骤,驱动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使所述腿支承部从使用者的腿肚向脚尖的位置移动;及
第三步骤,通过所述第一施疗部进行施疗,
所述控制部在执行所述第一步骤之后,执行所述第二步骤和所述第三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腿置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步骤:
第一步骤,驱动所述第二伸缩机构,使所述脚支承部向远离使用者的脚尖的位置移动;
第四步骤,驱动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使所述腿支承部从使用者的脚尖向腿肚的位置移动;及
第五步骤,通过所述第一施疗部进行施疗,
所述控制部在执行所述第一步骤之后,执行所述第四步骤和所述第五步骤。
CN201910660690.6A 2018-08-09 2019-07-22 按摩机 Pending CN1108121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0892 2018-08-09
JP2018150892A JP2020025628A (ja) 2018-08-09 2018-08-09 マッサージ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2155A true CN110812155A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47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0690.6A Pending CN110812155A (zh) 2018-08-09 2019-07-22 按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025628A (zh)
CN (1) CN110812155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25628A (ja) 2020-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2868B (zh) 按摩机
JP5078115B2 (ja)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2006204334A (ja) マッサージ機
CN113207281B (zh) 椅子型按摩机
JP2007021036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4851861B2 (ja) 施療機
JP5628551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TWI731938B (zh) 按摩機及按摩機的控制方法
JP4925447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6222715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7282353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6033606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4078676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CN110812155A (zh) 按摩机
JP4215673B2 (ja) マッサージユニット
CN110856688A (zh) 按摩机
JP5815104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7082397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7070889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6563573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6396559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8049084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6248146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5306173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7352280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