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10339B - 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10339B
CN110810339B CN201911087488.5A CN201911087488A CN110810339B CN 110810339 B CN110810339 B CN 110810339B CN 201911087488 A CN201911087488 A CN 201911087488A CN 110810339 B CN110810339 B CN 110810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nel
larvae
prodenia litura
lotus leaves
lower f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74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10339A (zh
Inventor
钟海英
陈建明
张珏锋
李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10874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10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10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0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10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0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放置于斜纹夜蛾幼虫饲养盒内,包括支架系统,支架系统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具筛孔漏斗组件、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集粪瓶。本发明更换藕叶时只需通过上漏斗和下漏斗方向的相互调换,使幼虫从残藕叶自然、主动转移到鲜藕叶,虫粪经漏斗集中、筛网过滤最终收纳入集粪瓶,大大缩短了人为更换藕叶时间。更换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工具均便于清洗且可以反复利用;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完全变态类昆虫,是蔬菜上一种多食性、暴食性的重要食叶害虫,常在世界范围内间歇性暴发危害。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莲科、茄科、葫芦科、豆科、天南星科的种类,多达99科290种作物。主要以幼虫取食植物叶片、花蕾、花及果实。受害植株轻则叶片呈缺刻、孔洞状;重则仅剩网状叶脉,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甚至导致绝收。幼虫食量很大,排泄的虫粪污染瓜菜。同时,植株上幼虫咬伤处还会诱发疫病、病毒病、软腐病等,因此严重影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近年来,由于寄主植物种植结构的变化、水稻品种更替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斜纹夜蛾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危害逐年加重,给我国蔬菜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给害虫防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严重影响我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为有效防控斜纹夜蛾为害,国内外针对斜纹夜蛾开展了生态学、生物学、生理学及药剂防治等一系列研究工作,而抗药性监测及新药剂筛选均需大批量、发育进度尽可能一致的斜纹夜蛾供试幼虫。鉴于此,如何通过大规模的人工饲养获取大批量幼虫成为达到要求、保证药剂生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此过程中,食料更换是关键环节,该环节直接影响到幼虫的存活率和大量人工的消耗。
有关斜纹夜蛾的食料更换涉及五篇文献:其一,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3:119-122页,斜纹夜蛾人工与天然饲料主要质量指标的比较研究,林佩卿、刘复生,提到在玻璃缸中层放一块直径同样大小的圆形铁丝网,将一定量的人工饲料放在铁丝网上,以便排出的便粪通过网眼而落入缸底。其二,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4564- 4565,4602页,消毒清洁措施对斜纹夜蛾人工饲养效果的影响,韦秉兴、邱海洪、叶子富、熊丽,提到1~2龄幼虫每2天更换新叶;3~4龄幼虫每1~2天更换新叶;5~6龄幼虫每天更换新叶。其三,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622-9623,9630页,天然饲料饲养对斜纹夜蛾繁殖力影响方法的研究,韦秉兴、邱海洪、王琳、叶子富,提到每隔 1-2天除去残叶和粪便,放入新藕叶喂食幼虫。其四,中国蚕业, 2011,(3) : 76-77,79页,斜纹夜蛾的人工饲养技术,黄艳君、浦冠勤,提到使初孵幼虫上行取食,约2~3天更换1次饲料。其五,贵州农业科学,2016,4:77~80页,3种植物叶片对斜纹夜蛾营养效应及中肠酶活性的影响,王桂花、赵庆杰、徐凡丁、邹游兴、王红刚、王洪星、杨石有、林江,提到幼虫期每天更换新鲜叶片,清理排泄物。
但以上现有技术中并未具体提及食料更换方法。同时,玻璃缸中层放置铁丝网,因铁丝网并无支架支撑,容易塌陷,导致铁丝网下面栖息的幼虫难免因铁丝网上面幼虫取食过程中断落的食料块砸中而被而压伤、压死,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斜纹夜蛾幼虫(尤其是低龄幼虫)的存活率,为后续化蛹及下一代饲养带来困难。因此,亟需解决斜纹夜蛾幼虫食料更换过程中出现的棘手问题,以便进行大规模继代饲养。
发明内容
为解决斜纹夜蛾食料更换过程的规模化、简便化、继代化问题,本发明设计出一种利用具筛孔漏斗、网筛与漏斗的结合体、集粪瓶三者结合的装置,简便、高效地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可实现继代化、规模化饲养大量斜纹夜蛾,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投入,显著提高了斜纹夜蛾幼虫食料更换的效率。利用本发明方法繁殖出的斜纹夜蛾虫源可满足实验室所需的大量试虫。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所述的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放置于斜纹夜蛾幼虫饲养盒内,包括支架系统,所述支架系统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具筛孔漏斗组件、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集粪瓶。
所述的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包括底座、固定在设置底座上的支杆、与支杆垂直设置的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旋转手柄,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具筛孔漏斗组件及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固定。
所述的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筛孔漏斗组件包括下漏斗和上漏斗,所述下漏斗和上漏斗的漏斗壁上均设置有筛孔,所述下漏斗和上漏斗的开口端通过连接件实现连接,所述连接杆与下漏斗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上漏斗和下漏斗开口端内外壁上的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通过内外螺纹实现螺纹连接。
所述的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式设置在上漏斗和下漏斗开口端外边缘上的结构相同的连接片,两个连接片上对应位置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销轴,实现上漏斗和下漏斗的打开关闭。该连接件的结构比较常见图纸不在提供。
所述的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的内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底部筛孔。
所述的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纹夜蛾幼虫饲养盒为无色透明圆形塑料桶。
所述的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斜纹夜蛾幼虫饲养盒内放置支架系统,支架系统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具筛孔漏斗组件、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集粪瓶;
2)打开具筛孔漏斗组件的上漏斗,在下漏斗水平铺设新鲜荷叶,并用塑料卡扣固定,具体为塑料卡扣的两端通过两侧的筛孔将荷叶刺破后两端固定在一起;
3)将处于黑头期的斜纹夜蛾卵块放置于荷叶中央,盖上上漏斗,卵块孵化后初孵幼虫可自然取食;待全部幼虫爬附于藕叶后,旋拧旋转手柄将下漏斗置于上漏斗的上方;
4)在斜纹夜蛾幼虫饲养盒盒盖内侧垫4层浸湿的纱布以便保湿,观察幼虫取食情况,当旧藕叶被取食即将仅剩叶脉时,再次翻转上漏斗和下漏斗,使下漏斗位于下方;
5)按照同样的方法将新鲜的荷叶置于上漏斗的中央,荷叶放置好后,上漏斗和下漏斗关闭,幼虫主动转移到新鲜荷叶上取食,待全部幼虫转移后,半开上漏斗和下漏斗,从缝隙中将下漏斗内的取出残荷叶丢弃,再将上漏斗和下漏斗关闭即可;
6)每次更换食料,按照上述方法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上述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方法极为高效、简便、操作简单、省时、循环利用等优点,获得很好的更换效果。更换藕叶时只需通过上漏斗和下漏斗方向的相互调换,使幼虫从残藕叶自然、主动转移到鲜藕叶,虫粪经漏斗集中、筛网过滤最终收纳入集粪瓶,大大缩短了人为更换藕叶时间。更换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工具(饲养盒支架、具筛孔漏斗、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集粪瓶、塑料卡扣)均便于清洗且可以反复利用;滤纸价格便宜。因此,该方法不仅能节省材料、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食料更换的效率,便于操作。
2)网筛、漏斗、集粪瓶的上述放置模式,一方面能增加饲养盒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斜纹夜蛾幼虫可以顺利自如地爬到筛网上栖息,排出的便粪通过 漏斗、经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最终收纳入集粪瓶,便于清除粪便和减少污染。
在自然条件下,若寄主残株不利于继续取食,斜纹夜蛾便会主动爬离残株并向新鲜寄主转移;新、旧寄主因紧邻,中间无其它障碍物阻隔,使斜纹夜蛾能够快速、顺利地转移并在新鲜寄主继续取食。然而,在室内饲养斜纹夜蛾过程中,因寄主的保鲜程度非常有限,由于寄主植物的新鲜度是影响幼虫发育进度的关键因子,在室内温度条件下,寄主的保鲜程度大大降低,且藕叶的失水、干燥程度很高,若为保证藕叶的新鲜而频繁地更换,又会造成很大浪费。具筛孔漏斗、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集粪瓶的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一次只放一张藕叶,使幼虫在藕叶干燥脱水之前被取食完,因此避免了藕叶浪费。同时,展开的藕叶类似田间藕叶空间,保持了良好的透气性和通透性,避免了藕叶因人为折叠致幼虫被挤压致死现象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虫的存活率。上述这些因素使得斜纹夜蛾食料更换效率大幅度提高。
3)更换食料过程中造成的机械损伤程度大大降低,避免了因镊子夹、毛笔刷幼虫造成的潜在伤害。因低龄幼虫体形很小,在更换食料时不易别发觉,容易被认为机械地杀死;再者,处于蜕皮期的幼虫很脆弱且必须避免被移动,幼虫蜕皮时的人为打扰容易导致蜕皮失败致死。本发明的装置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机械伤害及对蜕皮期幼虫的扰动问题;同时,新、旧藕叶“对置”,可起到自然转移幼虫的作用。带手套后将残叶脉取出,基本不会对幼虫造成干扰,同时提高了更换藕叶的效率。
4)避免因饲养盒内粪便堆积、空气污浊造成的幼虫大量死亡。由于斜纹夜蛾幼虫食量不断增大,且从4龄开始进入暴食期,幼虫取食过程中不断排出大量的颗粒状粪便。粪便的堆积,加上较高的室温,导致饲养盒内空气严重通气严重污浊,大量的“废气”导致幼虫“中毒”而死。甚至大量的幼虫因粪便污染得病死亡。“漏斗形”构造能够很好地将虫粪集中起来,蒸屉形筛网因网孔较小,只限于虫粪通过而蜷缩的幼虫被滞留。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将粪便和幼虫隔离。同时,该方法亦能够更加有效地收集老熟幼虫和预蛹,大大减少了幼虫的致死率。
5)根据斜纹夜蛾幼虫食量很大的特性,以低成本的市售的具筛孔漏斗作为新、旧藕叶的支撑架,不让幼虫直接接触新藕叶,而是让其取食完旧藕叶后,再自如地爬上新藕叶取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藕叶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食料更换模式图;
图3为饲养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饲养盒,2-具筛孔漏斗组件,201-下漏斗,202-上漏斗,203-筛孔,3-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4-集粪瓶,5-底座,6-支杆,7-连接杆,8-旋转手柄,9-底板,10-底部筛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该装置放置于斜纹夜蛾幼虫饲养盒内,包括支架系统,所述支架系统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具筛孔漏斗组件、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集粪瓶。斜纹夜蛾幼虫饲养盒为无色透明圆形塑料桶。
进一步地,支架系统为实验室常见支架,包括底座、固定在设置底座上的支杆、与支杆垂直设置的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旋转手柄,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具筛孔漏斗组件及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固定。具筛孔漏斗组件包括下漏斗和上漏斗,下漏斗和上漏斗的漏斗壁上均设置有筛孔,下漏斗和上漏斗的开口端通过连接件实现连接,连接杆与下漏斗外壁固定连接。连接件为设置在上漏斗和下漏斗开口端内外壁上的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通过内外螺纹实现螺纹连接或者为一体式设置在上漏斗和下漏斗开口端外边缘上的结构相同的连接片,两个连接片上对应位置开口,开口内设置销轴,实现上漏斗和下漏斗的打开关闭。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的内部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底部筛孔。
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斜纹夜蛾幼虫饲养盒内放置支架系统,支架系统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具筛孔漏斗组件、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集粪瓶;2)打开具筛孔漏斗组件的上漏斗,在下漏斗水平铺设新鲜荷叶,并用塑料卡扣固定,具体为塑料卡扣的两端通过两侧的筛孔将荷叶刺破后两端固定在一起;3)将处于黑头期的斜纹夜蛾卵块放置于荷叶中央,盖上上漏斗,卵块孵化后初孵幼虫可自然取食;待全部幼虫爬附于藕叶后,旋拧旋转手柄将下漏斗置于上漏斗的上方;4)在斜纹夜蛾幼虫饲养盒盒盖内侧垫4层浸湿的纱布以便保湿,观察幼虫取食情况,当旧藕叶被取食即将仅剩叶脉时,再次翻转上漏斗和下漏斗,使下漏斗位于下方;5)按照同样的方法将新鲜的荷叶置于上漏斗的中央,荷叶放置好后,上漏斗和下漏斗关闭,幼虫主动转移到新鲜荷叶上取食,待全部幼虫转移后,半开上漏斗和下漏斗,从缝隙中取出残荷叶丢弃,再将上漏斗和下漏斗关闭即可;6)每次更换食料,按照上述方法进行。
斜纹夜蛾幼虫饲养盒:无色透明圆形塑料桶(直径:高=50.0 cm: 80.0 cm)。
支架高:72.0 cm
具筛孔漏斗(漏斗上口直径:漏斗下口直径:漏斗高:筛孔直径)=40.0 cm:2.5 cm:27.0 cm:1.0 cm
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其中蒸屉形网筛(漏斗上口直径:漏斗下口直径:漏斗高:筛孔直径)= 40.0 cm:2.5 cm:12.0 cm:0.6 cm
集粪瓶(瓶口直径:瓶底直径:高)=2.8 cm:5.2 cm:8.0 cm
幼虫饲养条件:室内以空调控制温度为28±1℃,光周期为16:8 h,相对湿度90%左右。
试验例:斜纹夜蛾幼虫食料更换的试验
试验时间: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9月25日
试验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
研究所水生蔬菜有害生物防控实验室。
试验虫数:4000头。
饲养幼虫及食料更换方法:采用实施上述方法。
试验结果:利用此方法更换斜纹夜蛾幼虫的食料,所用的时间(4小时)内,绝大多数幼虫自然、顺利转移,其中藕叶幼虫的转移数占接入幼虫数的96.00% ~98.5%,平均为97.65%(表1-1);对照的转移率依次为:67.50%~71.00%(铁丝网)、98.00%~99.00%(毛笔刷)、90.00~94.00%(镊子)(表1-2)。利用该方法造成的死亡率更低,仅为1.5%(表2-1);对照的死亡率较高,为8.5~11.6%(表2-1)。此方法达到了规模化继代饲养、周年供应斜纹夜蛾标准虫源的目的。
此方法收集有以下优点:(1)高效:斜纹夜蛾幼虫在短时间内自然转移, 减少了寻找幼虫所耗费的大量时间;(2)简便:食料更换所需的设备和材料非常简单,而且可重复利用,操作十分方便;(3)损伤小:由于二化螟幼虫自然转移,避免了因镊子夹、毛笔刷幼虫造成的人为机械损伤。试验还表明,本发明利用“三重作用(即漏斗的集中作用、网筛的过滤作用、集粪瓶的收纳作用)”,将大量的粪便直接收集起来,直接提供了干净的幼虫生存场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病菌的感染频率及废气的中毒现象,达到了实用化要求。
表1-1、本专利的斜纹夜蛾幼虫转移的试验结果(4 h)
表1-2、对照方法的斜纹夜蛾幼虫转移的试验结果(4 h)
表2-1、本专利实验组、对照组斜纹夜蛾幼虫死亡数(头)和死亡率(%)试验结果(4h)

Claims (5)

1.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放置于斜纹夜蛾幼虫饲养盒(1)内,包括支架系统,所述支架系统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具筛孔漏斗组件(2)、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3)、集粪瓶(4);所述支架系统包括底座(5)、固定在设置底座(5)上的支杆(6)、与支杆(6)垂直设置的两个连接杆(7),两个连接杆(7)的一端设置旋转手柄(8),连接杆(7)的另一端分别与具筛孔漏斗组件(2)及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3)固定;所述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3)的内部设置有底板(9),所述底板(9)上设置有底部筛孔(10);所述具筛孔漏斗组件(2)包括下漏斗(201)和上漏斗(202),所述下漏斗(201)和上漏斗(202)的漏斗壁上均设置有筛孔(203),所述下漏斗(201)和上漏斗(202)的开口端通过连接件实现连接,所述连接杆(7)与下漏斗(201)外壁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上漏斗(202)和下漏斗(201)开口端内外壁上的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通过内外螺纹实现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式设置在上漏斗(202)和下漏斗(201)开口端外边缘上的结构相同的连接片,两个连接片上对应位置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销轴,实现上漏斗和下漏斗的打开关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纹夜蛾幼虫饲养盒(1)为无色透明圆形塑料桶。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斜纹夜蛾幼虫饲养盒(1)内放置支架系统,支架系统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具筛孔漏斗组件(2)、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3)、集粪瓶(4);
2)打开具筛孔漏斗组件(2)的上漏斗(202),在下漏斗(201)水平铺设新鲜荷叶,并用塑料卡扣固定,塑料卡扣的两端通过两侧的筛孔(203)将荷叶刺破后两端固定在一起;
3)将处于黑头期的斜纹夜蛾卵块放置于荷叶中央,盖上上漏斗(202),卵块孵化后初孵幼虫可自然取食;待全部幼虫爬附于藕叶后,旋拧旋转手柄(8)将下漏斗(201)置于上漏斗(202)的上方;
4)在斜纹夜蛾幼虫饲养盒(01)盒盖内侧垫4层浸湿的纱布以便保湿,观察幼虫取食情况,当旧藕叶被取食即将仅剩叶脉时,再次翻转上漏斗(202)和下漏斗(201),使下漏斗(201)位于下方;
5)按照同样的方法将新鲜的荷叶置于上漏斗(202)的中央,荷叶放置好后,上漏斗(202)和下漏斗(201)关闭,幼虫主动转移到新鲜荷叶上取食,待全部幼虫转移后,半开上漏斗(202)和下漏斗(201),从缝隙中将下漏斗(201)内的残荷叶取出丢弃,再将上漏斗(202)和下漏斗(201)关闭即可;
6)每次更换食料,按照上述方法进行。
CN201911087488.5A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0810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7488.5A CN110810339B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7488.5A CN110810339B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0339A CN110810339A (zh) 2020-02-21
CN110810339B true CN110810339B (zh) 2023-07-18

Family

ID=69553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7488.5A Active CN110810339B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103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9028B (zh) * 2020-06-09 2022-01-11 贵阳学院 一种草地贪夜蛾冬季实验室内养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02645A1 (de) * 1974-01-21 1975-07-24 Adolf Hilz Futterautomat fuer schweine
RU2168894C2 (ru) * 1998-12-22 2001-06-20 Марьяновская Марина Викентьевна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и содержания живого корма для декоративных аквариумных рыбок и мальков пресноводных рыб
JP2001054338A (ja) * 1999-08-16 2001-02-27 Koichi Yonezawa 小動物の給餌装置ならびに飼育装置および飼育方法ならびに給液装置
GB2463326A (en) * 2008-09-16 2010-03-17 Inscentinel Ltd Insect loading system
CN107372365B (zh) * 2017-08-28 2023-07-25 师翺翔 米蛾全自动养殖系统
CN208987725U (zh) * 2018-07-09 2019-06-18 广东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米粉机的升料装置
CN211482531U (zh) * 2019-11-08 2020-09-15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0339A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0204B (zh) 一种饲养鳞翅目昆虫的方法
CN104604814B (zh) 一种高效饲养二化螟的方法
WO2015003545A1 (zh) 虫草寄主昆虫人工扩繁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CN102524188A (zh) 一种养虫瓶及榕管蓟马的饲养方法
CN205124768U (zh) 一种斑翅果蝇优势寄生蜂毛角锤角细蜂的养殖装置
CN108575920A (zh) 一种马铃薯块茎蛾的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106900656B (zh) 一种烟盲蝽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6857414A (zh) 斜纹夜蛾的人工扩繁方法
CN110810339B (zh) 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及方法
CN205180115U (zh) 一种收集和饲养田间二化螟幼虫寄生蜂的装置
CN211482531U (zh) 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
CN105393986B (zh) 一种释放二化螟幼虫的寄生蜂的方法
CN111685083A (zh) 一种利用小麦饲养麦蛾的方法
CN114831081B (zh) 一种大棚授粉专用意蜂蜂群组配方法
CN108207822B (zh) 一种褐带蚜小蜂的人工大量快速繁育技术方法
CN105941350B (zh) 一种家蚕全龄条桑饲养方法
CN216088380U (zh) 一种便于收集马铃薯块茎蛾成虫的养虫及集虫复合装置
CN208446417U (zh) 一种马铃薯块茎蛾的饲养装置
CN106135166B (zh) 一种适用于普通草蛉的扩繁方法及选用的装置
CN211482530U (zh) 一种提高二化螟幼虫存活率的食料更换装置
CN213463520U (zh) 一种黄粉虫幼虫集中饲养装置
CN110973071A (zh) 一种养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994169A (zh) 一种利用嫩玉米穗饲养大螟的方法
CN106172251A (zh) 一种劳氏粘虫的饲养方法
CN111387144A (zh) 一种昆虫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