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4186A - 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4186A
CN110804186A CN201911171415.4A CN201911171415A CN110804186A CN 110804186 A CN110804186 A CN 110804186A CN 201911171415 A CN201911171415 A CN 201911171415A CN 110804186 A CN110804186 A CN 110804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condenser
communicated
kettle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14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大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AY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AY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AY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AY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714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041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04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41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20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unsaturated aliphatic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06Preparatory proce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设备,涉及化工技术与设备领域,包括配料釜,计量罐、导热油阀门、转料泵、树脂反应柱、接收罐、预热器、薄膜蒸发器、冷凝器、半成品罐、低沸物暂存罐、有芯热管、备料罐等设备。相对于传统的间歇式和连续式工艺,本发明实现了全流程的自动化生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生产过程中无刺激性气味气体排出,同时通过有芯热管对工艺过程中冷凝器的放热能量进行回收,应用于预热器上,实现热量的回收利用,提高节能效率,而且自动化控制,操作方便,降低了产品挥发速度,气味明显减少,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且该设备可实现全流程的闭路循环,避免有害气体对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与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乙烯基硅油主要有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端乙烯基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可根据需要提供不同粘度和乙烯基含量的产品。乙烯基硅油可分为:端乙烯基硅油和高乙烯基硅油,是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有机硅凝胶等的主要原料;混炼胶的改性剂/塑料添加剂/补强材料等,传统的乙烯基硅油生产可采用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工艺。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螺杆连续生产乙烯基硅油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系统(授权公告号 CN103435809 B),该专利技术实现了工艺设备简单、投资小、动力消耗少、生产成本低、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高,通过改进能够用双螺杆连续生产乙烯基硅油,实现比较彻底的自动化,操作简单,生产稳定,上述专利结合现有市场的乙烯基硅油生产工艺分析,虽然采用间歇式和连续式,但是其无法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排出,容易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设备,包括配料釜,所述配料釜的上端连接有计量罐,且配料釜的上端一侧连通有导热油阀门,所述配料釜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转料泵,所述第一转料泵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有两个树脂反应柱,两个所述树脂反应柱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接收罐,所述接收罐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转料泵,所述第二转料泵的输出端连通有预热器,所述预热器的下端连通有第三转料泵,所述第三转料泵的输出端连通有薄膜蒸发器,所述薄膜蒸发器的上端连接有冷凝器,且薄膜蒸发器的下端连通有半成品罐,所述冷凝器的下端连通有低沸物暂存罐,所述冷凝器的内壁设置有有芯热管,且冷凝器的上端一侧对应有芯热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凝器的上端与薄膜蒸发器的顶端之间连接有气体进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冷凝器的上端侧面连通,且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预热器的上端一侧连通,且连接管为一种空心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热器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内腔,所述有芯热管的蒸发端缠绕在冷凝器的内壁,且有芯热管的冷凝端贯穿连接管缠绕于内腔内。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树脂反应柱和接收罐均设置有两个,且每个所述树脂反应柱和接收罐之间设置有管道和控制阀,两个所述接收罐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三通管,且第二三通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两个所述接收罐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转料泵的输入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油阀门共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导热油阀门安装在配料釜的上端,另一个所述导热油阀门安装在预热器的上端一侧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低沸物暂存罐的上端通过管道连通于冷凝器的底部,且低沸物暂存罐的下端连接有备料釜。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料釜的进料端通过管道与计量罐贯通连接,且配料釜的出料端通过第一转料泵和第一三通管分别连通两个所述树脂反应柱,所述配料釜的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且配料釜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该工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运用自动配料系统输送各原料到计量罐,再将计量罐内计量好的原料通过管道输送到配料釜内,开启导热油阀门,通导热油升温至一定温度后,关闭导热油阀门,并开启配料釜上的搅拌电机,搅拌一定时间,使配料釜内物料混合均匀;
S2、将配料釜内配料完成后的物料,通过第一转料泵经过第一三通管分别泵入两个所述树脂反应柱内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的半成品通过管道分别进入到两个所述接收罐内;
S3、然后两个所述接收罐内的物料经第二转料泵输送至预热器内,开启预热器上的导热油阀门,预热后一定温度的物料通过第三转料泵送入薄膜蒸发器内,进一步的,薄膜蒸发器内的上部气体经冷凝器冷凝后进入低沸物暂存罐内暂存,然后再将低沸物暂存罐内暂存物料通过真空抽入备料釜内,留待后处理;
S4、同时薄膜蒸发器内下部液体会进入半成品罐内暂存,然后对半成品罐内的液体进行取样检测;
S5、检测合格后,将物料真空抽入成品中间罐内,再经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包装,不合格的物料送入接收罐内二次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的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在实际工作时,相对于传统的间歇式和连续式工艺,该工艺和设备的最大优势在于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生产,有利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此外,生产过程中无刺激性气味气体排出,有利于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同时通过有芯热管对工艺过程中冷凝器的放热能量进行回收,应用于预热器上,实现热量的回收利用,提高节能效率,而且自动化控制,操作方便,降低了产品挥发速度,气味明显减少,提高了产品质量,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并且,该工艺技术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全流程的闭路循环,副产物也可以重复利用,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十分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中冷凝器、有芯热管和预热器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计量罐;2、配料釜;3、导热油阀门;4、第一三通管;5、第一转料泵;6、树脂反应柱;7、接收罐;8、第二转料泵;9、预热器;10、冷凝器;11、低沸物暂存罐;12、第三转料泵;13、半成品罐;14、薄膜蒸发器;15、有芯热管;16、气体进入管;17、连接管;18、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设备,包括配料釜2,配料釜2的上端连接有计量罐1,且配料釜2的上端一侧连通有导热油阀门3,配料釜2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转料泵5,第一转料泵5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三通管4,第一三通管4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有两个树脂反应柱6,两个树脂反应柱6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接收罐7,接收罐7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转料泵8,第二转料泵8的输出端连通有预热器9,预热器9的下端连通有第三转料泵12,第三转料泵12的输出端连通有薄膜蒸发器14,薄膜蒸发器14的上端连接有冷凝器10,且薄膜蒸发器14的下端连通有半成品罐13,冷凝器10的下端连通有低沸物暂存罐11,低沸物暂存罐11的上端通过管道连通于冷凝器10的底部,且低沸物暂存罐11的下端连接有备料釜,冷凝器10的内壁设置有有芯热管15,且冷凝器10的上端一侧对应有芯热管1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17,其中,导热油阀门3共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导热油阀门3安装在配料釜2的上端,另一个导热油阀门3安装在预热器9的上端一侧面,便于利用控制导热油的开启。
冷凝器10的上端与薄膜蒸发器14的顶端之间连接有气体进入管16,连接管17的一端与冷凝器10的上端侧面连通,且连接管17的另一端与预热器9的上端一侧连通,且连接管17为一种空心结构,预热器9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内腔18,有芯热管15的蒸发端缠绕在冷凝器10的内壁,且有芯热管15的冷凝端贯穿连接管17缠绕于内腔18内,通过利用有芯热管15配合连接管17的运用,方便在工作时,冷凝器10内冷凝放出的热量可以通过有芯热管15的蒸发端吸收,然后经过有芯热管15的作用,将热量由有芯热管15的冷凝端放出,进而可以增强对预热器9的预热,同时也能吸收冷凝器10放出的热量,提高冷凝效果,且有芯热管15的蒸发端和冷凝端均呈环形缠绕在冷凝器10的内壁以及预热器9的内腔18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有芯热管15的工作效率。
树脂反应柱6和接收罐7均设置有两个,且每个树脂反应柱6和接收罐7之间设置有管道和控制阀,两个接收罐7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三通管,且第二三通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两个接收罐7的底部相连通,第二三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转料泵8的输入端相连接,利用第二三通管配合第二转料泵8的运用,方便将两个接收罐7内反应后的物料输送到预热器9内,自动化操作,省时省力。
配料釜2的进料端通过管道与计量罐1贯通连接,且配料釜2的出料端通过第一转料泵5和第一三通管4分别连通两个树脂反应柱6,配料釜2的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且配料釜2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桨,便于充分混合物料。
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该工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运用自动配料系统输送各原料到计量罐1,再将计量罐1内计量好的原料通过管道输送到配料釜2内,开启导热油阀门3,通导热油升温至一定温度后,关闭导热油阀门3,并开启配料釜2上的搅拌电机,搅拌一定时间,使配料釜2内物料混合均匀;
S2、将配料釜2内配料完成后的物料,通过第一转料泵5经过第一三通管4分别泵入两个树脂反应柱6内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的半成品通过管道分别进入到两个接收罐7内;
S3、然后两个接收罐7内的物料经第二转料泵8输送至预热器9内,开启预热器9上的导热油阀门3,预热后一定温度的物料通过第三转料泵12送入薄膜蒸发器14内,进一步的,薄膜蒸发器14内的上部气体经冷凝器10冷凝后进入低沸物暂存罐11内暂存,然后再将低沸物暂存罐11内暂存物料通过真空抽入备料釜内,留待后处理;
S4、同时薄膜蒸发器14内下部液体会进入半成品罐13内暂存,然后对半成品罐13内的液体进行取样检测;
S5、检测合格后,将物料真空抽入成品中间罐内,再经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包装,不合格的物料送入接收罐7内二次处理。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在实际操作时,其最大优势在于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生产,有利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此外,生产过程中无刺激性气味气体排出,有利于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冷凝器10放出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应用于预热器9内,不仅可以提高冷凝器10冷凝的效果,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预热器9的预热效率,进而可以实现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的效率性,同时本发明单套生产设备的乙烯基硅油产量约10000吨,产品挥发份由原来的1%降到0.5%以下,进一步提高了硅油的生产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设备,包括配料釜(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釜(2)的上端连接有计量罐(1),且配料釜(2)的上端一侧连通有导热油阀门(3),所述配料釜(2)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转料泵(5),所述第一转料泵(5)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三通管(4),所述第一三通管(4)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有两个树脂反应柱(6),两个所述树脂反应柱(6)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接收罐(7),所述接收罐(7)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转料泵(8),所述第二转料泵(8)的输出端连通有预热器(9),所述预热器(9)的下端连通有第三转料泵(12),所述第三转料泵(12)的输出端连通有薄膜蒸发器(14),所述薄膜蒸发器(14)的上端连接有冷凝器(10),且薄膜蒸发器(14)的下端连通有半成品罐(13),所述冷凝器(10)的下端连通有低沸物暂存罐(11),所述冷凝器(10)的内壁设置有有芯热管(15),且冷凝器(10)的上端一侧对应有芯热管(1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0)的上端与薄膜蒸发器(14)的顶端之间连接有气体进入管(16),所述连接管(17)的一端与冷凝器(10)的上端侧面连通,且连接管(17)的另一端与预热器(9)的上端一侧连通,且连接管(17)为一种空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9)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内腔(18),所述有芯热管(15)的蒸发端缠绕在冷凝器(10)的内壁,且有芯热管(15)的冷凝端贯穿连接管(17)缠绕于内腔(18)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反应柱(6)和接收罐(7)均设置有两个,且每个所述树脂反应柱(6)和接收罐(7)之间设置有管道和控制阀,两个所述接收罐(7)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三通管,且第二三通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两个所述接收罐(7)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转料泵(8)的输入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阀门(3)共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导热油阀门(3)安装在配料釜(2)的上端,另一个所述导热油阀门(3)安装在预热器(9)的上端一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沸物暂存罐(11)的上端通过管道连通于冷凝器(10)的底部,且低沸物暂存罐(11)的下端连接有备料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釜(2)的进料端通过管道与计量罐(1)贯通连接,且配料釜(2)的出料端通过第一转料泵(5)和第一三通管(4)分别连通两个所述树脂反应柱(6),所述配料釜(2)的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且配料釜(2)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运用自动配料系统输送各原料到计量罐(1),再将计量罐(1)内计量好的原料通过管道输送到配料釜(2)内,开启导热油阀门(3),通导热油升温至一定温度后,关闭导热油阀门(3),并开启配料釜(2)上的搅拌电机,搅拌一定时间,使配料釜(2)内物料混合均匀;
S2、将配料釜(2)内配料完成后的物料,通过第一转料泵(5)经过第一三通管(4)分别泵入两个所述树脂反应柱(6)内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的半成品通过管道分别进入到两个所述接收罐(7)内;
S3、然后两个所述接收罐(7)内的物料经第二转料泵(8)输送至预热器(9)内,开启预热器(9)上的导热油阀门(3),预热后一定温度的物料通过第三转料泵(12)送入薄膜蒸发器(14)内,进一步的,薄膜蒸发器(14)内的上部气体经冷凝器(10)冷凝后进入低沸物暂存罐(11)内暂存,然后再将低沸物暂存罐(11)内暂存物料通过真空抽入备料釜内,留待后处理;
S4、同时薄膜蒸发器(14)内下部液体会进入半成品罐(13)内暂存,然后对半成品罐(13)内的液体进行取样检测;
S5、检测合格后,将物料真空抽入成品中间罐内,再经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包装,不合格的物料送入接收罐(7)内二次处理。
CN201911171415.4A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 Pending CN1108041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1415.4A CN110804186A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1415.4A CN110804186A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4186A true CN110804186A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91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1415.4A Pending CN110804186A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0418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2743A (zh) * 2021-08-09 2021-09-03 山东大易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冷凝装置的改性硅油反应釜
CN115007009A (zh) * 2022-04-08 2022-09-06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一种燃料推进剂全自动混合配制机构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67924A2 (de) * 1984-07-07 1986-01-15 Th. Goldschmidt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Alkoxypolysiloxanen
CN202246510U (zh) * 2011-07-25 2012-05-30 浙江精业生化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液体硅橡胶的硅油聚合系统
CN103435809A (zh) * 2013-08-01 2013-12-11 广东信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双螺杆连续生产乙烯基硅油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系统
CN203582774U (zh) * 2013-11-19 2014-05-07 惠州市永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化生产的合成硅油设备
CN204198645U (zh) * 2014-10-31 2015-03-11 浙江中天氟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
CN105273194A (zh) * 2015-10-15 2016-01-27 吴长江 生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设备
CN108102100A (zh) * 2017-12-27 2018-06-01 浙江福斯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挥发乙烯基硅油的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
CN108164703A (zh) * 2018-03-08 2018-06-15 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连续生产线
CN208121003U (zh) * 2018-03-08 2018-11-20 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连续生产线
CN110408029A (zh) * 2019-07-26 2019-11-05 合盛硅业(泸州)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化高效绿色生产二甲基硅油的装置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67924A2 (de) * 1984-07-07 1986-01-15 Th. Goldschmidt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Alkoxypolysiloxanen
CN202246510U (zh) * 2011-07-25 2012-05-30 浙江精业生化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液体硅橡胶的硅油聚合系统
CN103435809A (zh) * 2013-08-01 2013-12-11 广东信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双螺杆连续生产乙烯基硅油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系统
CN203582774U (zh) * 2013-11-19 2014-05-07 惠州市永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化生产的合成硅油设备
CN204198645U (zh) * 2014-10-31 2015-03-11 浙江中天氟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线性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装置
CN105273194A (zh) * 2015-10-15 2016-01-27 吴长江 生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设备
CN108102100A (zh) * 2017-12-27 2018-06-01 浙江福斯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挥发乙烯基硅油的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
CN108164703A (zh) * 2018-03-08 2018-06-15 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连续生产线
CN208121003U (zh) * 2018-03-08 2018-11-20 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连续生产线
CN110408029A (zh) * 2019-07-26 2019-11-05 合盛硅业(泸州)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化高效绿色生产二甲基硅油的装置及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龙妍: "《节能概论 第二版》", 31 December 2017,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2743A (zh) * 2021-08-09 2021-09-03 山东大易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冷凝装置的改性硅油反应釜
CN115007009A (zh) * 2022-04-08 2022-09-06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一种燃料推进剂全自动混合配制机构
CN115007009B (zh) * 2022-04-08 2023-07-07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一种燃料推进剂全自动混合配制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9512B (zh) 从硫酸法制备钛白粉的废酸中回收硫酸和硫酸盐的工艺
CN202105611U (zh) 一种聚合釜的加热搅拌桨叶
CN101302035B (zh) TiCL4精制连续除矾设备
CN110804186A (zh) 一种乙烯基硅油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
CN205550266U (zh) 一种可加热冷却物料的移动式化工反应釜
CN101780994A (zh) 一种用于萃取h酸废液的高效萃取剂及萃取方法
CN102260174A (zh)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应用于2,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
CN203598725U (zh) 一种用于机械油生产的调和釜
CN107034126A (zh) 用于有机物发酵的设备及其方法
CN208003476U (zh) 一种对苯二甲酰氯生产用原料预热装置
CN211800862U (zh) 一种连续酯化反应装置
CN204897675U (zh) 一种污泥连续化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14167372U (zh) 一种回收利用稀盐酸尾气制备氯化亚锡的系统
CN101993127A (zh) 一种用于萃取萘磺酸废液的高效萃取剂及萃取方法
CN210765081U (zh) 一种乌洛托品的生产装置
CN213995815U (zh) 一种用于制1,3-丙二醇的水合反应精馏塔
CN210993031U (zh) 一种用于甲醇钠的烘干系统
CN201085940Y (zh) 一种用于乙醇提纯生产的精馏塔
CN204490770U (zh) 一种萘连续催化磺化装置
CN107033030A (zh) 一种连续的苯胺基乙腈的生产工艺
CN211255245U (zh) 一种从盐酸中解析氯化氢的生产装置
CN106117481A (zh) 一种溶剂法集中磺化分餐式缩合生产萘系减水剂的生产方法
CN104693329A (zh) 一种萜烯树脂的环保生产工艺
CN203922752U (zh) 一种脱除硫酸铵和碳酸钙混合料浆中游离氨的装置
CN208361927U (zh) 一种低浓度大水量的酵母废水高效节能mvr蒸发浓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