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0160B - 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0160B
CN110790160B CN201911072779.7A CN201911072779A CN110790160B CN 110790160 B CN110790160 B CN 110790160B CN 201911072779 A CN201911072779 A CN 201911072779A CN 110790160 B CN110790160 B CN 1107901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fixed
strip
counterweight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727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90160A (zh
Inventor
罗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gy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gy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gy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gy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727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901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90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0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90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0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72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 B66C23/74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separate from ji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12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 links or levers, and cams, or members of at least two of these ty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涉及起重机配重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配重块安装盒、后配重托盘、滑板以及两组上升装置;滑板与后配重托盘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每组上升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连杆、铰接轴、第二连杆以及与第二连杆远离铰接轴一端铰接的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与后配重托盘顶部铰接;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一端垂直固定有第四连杆;两个相对的第四连杆之间可拆卸的安装有配重块安装盒;配重块安装盒与第四连杆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第四连杆与配重块安装盒的两组连接组件。本发明解决了配重块底部的定位孔与锁紧装置难以对接的问题,达到了便于对配重块进行定位的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配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履带起重机在起吊一些长臂臂架组合时,回转支承所受力矩过大,因此需通过增加后配重机构用以减小回转支承所受的倾翻力矩。
现有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962623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包括后配重装置,后配重装置安装于履带式起重机的主机的后方。后配重装置包括配重块和后配重托盘,配重块安装于后配重托盘上,后配重托盘安装于履带式起重机的主机后方。上述后配重结构通过起重机吊装至吊装平台上,进一步通过锁紧装置进行定位。
但是,吊装过程中很难调节处于吊线下方的配重块的位置,因此很难使配重块底部的定位孔与锁紧装置对接,导致配重块与后配重托盘接触后还需要人工调节配重块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其通过在上升机构将配重块运输至后配重托盘上,达到了便于对配重块进行定位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包括配重块安装盒以及后配重托盘,还包括沿所述后配重托盘长度方向与后配重托盘滑移连接的滑板以及用于将所述配重块安装盒放置于后配重托盘上的两组上升装置;所述滑板与后配重托盘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滑板移动的驱动装置;
每组所述上升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后配重托盘顶面的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杆靠近第一电机一侧的铰接轴、与所述铰接轴铰接的第二连杆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杆远离铰接轴一端铰接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与后配重托盘顶部铰接;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一端垂直固定有第四连杆;两个相对的所述第四连杆之间可拆卸的安装有配重块安装盒;所述配重块安装盒与第四连杆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第四连杆与配重块安装盒的两组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设置于配重块安装盒内,连接配重块安装盒和第四连杆;第一电机启动后带动第一连杆向远离配重块安装盒一侧转动,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向远离配重块安装盒一侧移动,第四连杆以铰接座为圆心带动配重块安装盒沿弧线上升;第四连杆将配重块安装盒放置于滑板上方。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滑板带动配重块安装盒向后配重托盘内侧移动,从而完成将配重块输送至后配重托盘上方。由于通过水平移动的方式对配重块安装盒进行输送,便于配重块安装盒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配重块安装盒靠近第四连杆一侧的螺纹轴、开设于所述第四连杆靠近配重块安装盒一侧的圆形通孔以及沿所述圆形通孔轴向滑移设置于圆形通孔内的内螺纹管;所述螺纹轴与内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管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阻止内螺纹管从圆形通孔内脱落的限位圆环;所述内螺纹管外周面固定有限位条,所述圆形通孔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条沿圆形通孔轴向与限位槽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轴转动后,内螺纹管在限位作用下向靠近配重块安装盒一侧移动;通过将内螺纹管与配重块安装盒侧面抵接,使第四连杆与配重块安装盒固定连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第四连杆与配重块安装盒之间的连接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配重托盘顶面固定有两个撑杆,两个所述撑杆的相对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撑杆的相对内侧分别固定有主动齿轮;每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一个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螺纹轴外周面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带动螺纹轴转动,螺纹轴在限位条的限位作用下带动内螺纹管向远离配重块安装盒一侧移动,直至螺纹轴与内螺纹管分离,通过设置主动齿轮,便于通过主动齿轮使螺纹轴和内螺纹管分离,从而便于分离第四连杆和配重块安装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开设于后配重托盘顶面的两个条形滑槽以及固定于滑板底部的两个滑动块,每个所述滑动块沿后配重托盘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一个条形滑槽内;每个条形滑槽内固定有一个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内穿设有一个丝杠,每个所述丝杠均与滑动块螺纹连接;每个所述丝杠与第一连杆之间均设置有驱动第一连杆转动的传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丝杠转动,丝杠通过滑动块带动滑板向靠近固定块一侧移动,通过丝杠传动的方式,便于通过丝杠的转动圈数确定滑板的移动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一连杆远离第一电机一端铰接的第五连杆、固定于所述第五连杆远离第一电机一侧的连接轴以及固定于所述连接轴远离第五连杆一端的滑块;所述丝杠靠近滑块一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条形滑槽底面转动安装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顶部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滑块之间设置有驱动转动轴转动的转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杆向远离配重块安装盒一侧转动时,第一连杆与第五连杆之间的距离缩小,从而使第五连杆向靠近第一连杆一侧转动,第五连杆带动滑块向下移动,滑块通过转动组件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带动丝杠转动,便于通过第一电机控制丝杠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开设于滑块顶部的转动通孔、沿所述转动通孔周向均布于转动通孔内周面的五个螺旋状凹槽以及沿转动轴周向均布于转动轴周向的五个螺旋状凸起;每个所述螺旋状凸起均与所述螺旋状凹槽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沿竖向移动过程中,螺旋状凸起抵压螺旋状凹槽,并向螺旋状凹槽施加转动力矩,从而驱动转动轴转动,便于通过滑块的竖向移动实现转动轴的转动,进一步通过转动轴带动丝杠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滑动块与后配重托盘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对配重块安装盒定位的定位机构;每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开设于滑板底部的定位通孔、开设于后配重托盘顶部的安装槽、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底部的第一弹簧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弹簧顶端且用于与定位通孔插接的定位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带动配重块安装盒移动至定位条上方后,定位条在第一弹簧作用下向上插入定位通孔内,便于通过定位条与定位通孔的插接实现对配重块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滑动块靠近转动轴一侧的按压件、开设于条形滑槽远离第一电机一侧的第一条形槽、沿后配重托盘宽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条形槽内的第一抵压件、开设于所述第一条形槽远离第一电机一侧的第二条形槽以及沿后配重托盘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二条形槽内的第二抵压件;所述第一抵压件和第二抵压件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按压件与第一抵压件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抵压件远离定位条一侧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第二条形槽远离定位条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条靠近第二抵压件一侧开设有插孔,所述第二抵压件靠近定位条一侧固定有用于与插孔插接的插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块带动按压件与第一抵压件接触时,按压件通过第二斜面推动第一抵压件向靠近第二抵压件一侧移动;第一抵压件与第二抵压件接触后,第一抵压件抵压推动第二抵压件向靠近第二弹簧一侧移动;第二抵压件移动过程中,插接部与插孔分离,便于第一弹簧推动定位条与安装槽插接,便于滑板移动至预设位置后,通过定位条对滑板进行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连杆机构,便于将放置有配重块的配重块放置盒抬升至后配重托盘上;
2.通过设置齿轮组和内螺纹管,便于第四连杆和配重块安装盒的分离,从而便于滑块继续输送配重块安装盒;
3.通过设置转动组件,便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从而实现通过同一个电机驱动上升装置和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凸显定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凸显制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凸显主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配重托盘;11、撑杆;12、第二电机;13、主动齿轮;14、从动齿轮;2、滑板;21、滑移件;22、滑动槽;3、上升装置;31、第一电机;32、第一连杆;33、第二连杆;34、第三连杆;35、铰接座;36、第四连杆;4、驱动装置;41、条形滑槽;42、滑动块;43、固定块;44、丝杠;5、连接组件;51、配重块安装盒;52、螺纹轴;53、圆形通孔;54、内螺纹管;55、限位圆环;56、限位条;57、第二斜面;6、传动机构;61、第五连杆;62、连接轴;63、滑块;64、第一锥齿轮;65、第二锥齿轮;66、转动轴;7、转动组件;71、转动通孔;72、螺旋状凸起;8、定位机构;81、定位通孔;82、安装槽;83、第一弹簧;84、定位条;85、导向轴;9、制动组件;91、按压件;92、第一条形槽;93、第一抵压件;94、第二条形槽;95、第二抵压件;96、第一斜面;97、第二弹簧;98、插孔;99、插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后配重托盘1、沿后配重托盘1长度方向与后配重托盘1滑移连接的滑板2以及用于将配重块放置于后配重托盘1上的两组上升装置3。滑板2与后配重托盘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滑板2移动的驱动装置4。滑板2底部固定有两个滑移件21,后配重托盘1顶面开设有两个滑动槽22,每个滑移件21沿后配重托盘1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一个滑动槽22内。每组上升装置3包括固定于后配重托盘1顶面的第一电机31、与第一电机31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32、固定于第一连杆32靠近第一电机31一侧的铰接轴、与铰接轴铰接的第二连杆33以及与第二连杆33远离铰接轴一端铰接的第三连杆34。后配重托盘1顶面固定有铰接座35,第三连杆34远离第一电机31一侧与铰接座35靠近第一电机31一侧铰接。第三连杆34远离第二连杆33一端垂直固定有第四连杆36。两个相对的第四连杆36之间可拆卸的安装有配重块安装盒51。配重块安装盒51与第四连杆36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第四连杆36与配重块安装盒51的两组连接组件5。配重块设置于配重块安装盒51内,连接配重块安装盒51和第四连杆36;第一电机31启动后带动第一连杆32向远离配重块安装盒51一侧转动,第一连杆32通过第二连杆33带动第三连杆34向远离配重块安装盒51一侧移动,第四连杆36以铰接座35为圆心带动配重块安装盒51沿弧线上升;第四连杆36将配重块安装盒51放置于滑板2上方。
如图3所示,每组连接组件5包括转动安装于配重块安装盒51靠近第四连杆36一侧的螺纹轴52、开设于第四连杆36靠近配重块安装盒51一侧的圆形通孔53以及沿圆形通孔53轴向滑移设置于圆形通孔53内的内螺纹管54。螺纹轴52与内螺纹管54螺纹连接。内螺纹管54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阻止内螺纹管54从圆形通孔53内脱落的限位圆环55。内螺纹管54外周面固定有限位条56,圆形通孔53侧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条56沿圆形通孔53轴向与限位槽滑移连接。螺纹轴52转动后,内螺纹管54在限位作用下向靠近配重块安装盒51一侧移动;通过将内螺纹管54与配重块安装盒51侧面抵接,使第四连杆36与配重块安装盒5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后配重托盘1顶面固定有两个撑杆11,结合图7,两个撑杆11的相对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二电机12,两个撑杆11的相对内侧分别固定有主动齿轮13。每个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与一个主动齿轮13固定连接。螺纹轴52外周面固定有从动齿轮14,从动齿轮14与主动齿轮13啮合。配重块安装盒51停止上升后,内螺纹管54位于主动齿轮13上方;启动第二电机12带动主动齿轮13转动,主动齿轮13通过从动齿轮14带动螺纹轴52转动,螺纹轴52在限位条56的限位作用下带动内螺纹管54向远离配重块安装盒51一侧移动,直至螺纹轴52与内螺纹管54分离。
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4包括开设于后配重托盘1顶面的两个条形滑槽41以及固定于滑板2底部的两个滑动块42,每个滑动块42沿后配重托盘1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一个条形滑槽41内。每个条形滑槽41内固定有一个固定块43,每个固定块43内穿设有一个丝杠44,每个丝杠44与一个滑动块42螺纹连接。每个丝杠44与一个第一连杆32之间设置有驱动丝杠44转动的传动机构6。通过传动机构6带动丝杠44转动,丝杠44通过滑动块42带动滑板2向靠近固定块43一侧移动。
如图3所示,传动机构6包括与第一连杆32远离第一电机31一端铰接的第五连杆61、固定于第五连杆61远离第一电机31一侧的连接轴62以及固定于连接轴62远离第五连杆61一端的滑块63。结合图4,丝杠44靠近滑块63一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64,条形滑槽41底面转动安装有用于与第一锥齿轮64啮合的第二锥齿轮65,第二锥齿轮65顶部固定有转动轴66。转动轴66与滑块63之间设置有驱动转动轴66转动的转动组件7。转动组件7驱动转动轴66转动,转动轴66通过第一锥齿轮64和第二锥齿轮65带动丝杠44转动。
如图3和图4所示,转动组件7包括开设于滑块63顶部的转动通孔71、沿转动通孔71周向均布于转动通孔71内周面的五个螺旋状凹槽以及沿转动轴66周向均布于转动轴66周向的五个螺旋状凸起72。每个螺旋状凸起72与一个螺旋状凹槽啮合。滑块63沿竖向移动过程中,螺旋状凸起72抵压螺旋状凹槽,并向螺旋状凹槽施加转动力矩,从而驱动转动轴66转动。
如图3所示,每个滑动块42与后配重托盘1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对配重块安装盒51定位的定位机构8。结合图5和图6,每组定位机构8包括开设于滑板2底部的定位通孔81、开设于后配重托盘1顶部的安装槽82、固定于安装槽82底部的第一弹簧83以及固定于第一弹簧83顶端且用于与定位通孔81插接的定位条84;配重块安装盒51底面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条84贯穿定位通孔81与定位槽插接。定位条84底部固定有导向条,安装槽82底面开设有导向通孔,导向条沿竖向滑移设置于导向通孔内;导向轴85用于向远离滑板2一侧拉动定位条84,从而使定位条84与定位通孔81分离。第一弹簧83套设于导向轴85周侧。后配重托盘1内设置有用于阻止定位条84向上移动的制动组件9。滑板2带动配重块安装盒51移动至定位条84上方后,定位条84在第一弹簧83作用下向上插入定位通孔81内。
如图3和图5所示,制动组件9包括固定于滑动块42靠近转动轴66一侧的按压件91、开设于条形滑槽41远离第一电机31一侧的第一条形槽92、沿后配重托盘1宽度方向滑移设置于第一条形槽92内的第一抵压件93、开设于第一条形槽92远离第一电机31一侧的第二条形槽94以及沿后配重托盘1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第二条形槽94内的第二抵压件95。第一抵压件93和第二抵压件95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斜面96。按压件91与第一抵压件93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斜面57。第二抵压件95远离定位条84一侧固定有第二弹簧97,第二弹簧97与第二条形槽94远离定位条84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抵压件93抵压推动第二抵压件95后,第二弹簧97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簧97向第二抵压件95施加向靠近定位条84一侧的弹力。第二条形槽94与安装槽82连通。结合图6,定位条84靠近第二抵压件95一侧开设有插孔98,第二抵压件95靠近定位条84一侧固定有用于与插孔98插接的插接部99。滑动块42带动按压件91与第一抵压件93接触时,按压件91通过第二斜面57推动第一抵压件93沿后配重托盘1宽度方向向靠近第二抵压件95一侧移动;第一抵压件93抵压第二抵压件95,第一抵压件93沿后配重托盘1宽度方向推动第二抵压件95向靠近第二弹簧97一侧移动;插接部与插孔98分离后,第一弹簧83推动定位条84与安装槽82插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配重块设置于配重块安装盒51内,连接配重块安装盒51和第四连杆36;第一电机31启动后带动第一连杆32向远离配重块安装盒51一侧转动,第一连杆32通过第二连杆33带动第三连杆34向远离配重块安装盒51一侧移动,第四连杆36以铰接座35为圆心带动配重块安装盒51沿弧线上升;第四连杆36将配重块安装盒51放置于滑板2上方;配重块安装盒51停止上升后,内螺纹管54位于主动齿轮13上方;启动第二电机12带动主动齿轮13转动,主动齿轮13通过从动齿轮14带动螺纹轴52转动,螺纹轴52在限位条56的限位作用下带动内螺纹管54向远离配重块安装盒51一侧移动,直至螺纹轴52与内螺纹管54分离。转动组件7驱动转动轴66转动,转动轴66通过第一锥齿轮64和第二锥齿轮65带动丝杠44转动,丝杠44通过滑动块42带动滑板2向靠近固定块43一侧移动。滑动块42带动按压件91与第一抵压件93接触时,按压件91通过第二斜面57推动第一抵压件93沿后配重托盘1宽度方向向靠近第二抵压件95一侧移动;第一抵压件93抵压第二抵压件95,第一抵压件93沿后配重托盘1宽度方向推动第二抵压件95向靠近第二弹簧97一侧移动;插接部与插孔98分离后,第一弹簧83推动定位条84与安装槽82插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包括配重块安装盒(51)以及后配重托盘(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后配重托盘(1)长度方向与后配重托盘(1)滑移连接的滑板(2)以及用于将所述配重块安装盒(51)放置于所述后配重托盘(1)上的两组上升装置(3);所述滑板(2)与后配重托盘(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滑板(2)移动的驱动装置(4);
每组所述上升装置(3)包括固定于所述后配重托盘(1)顶面的第一电机(31)、与所述第一电机(31)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32)、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杆(32)靠近第一电机(31)一侧的铰接轴、与所述铰接轴铰接的第二连杆(33)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杆(33)远离铰接轴一端铰接的第三连杆(34);所述第三连杆(34)与后配重托盘(1)顶部铰接;所述第三连杆(34)远离第二连杆(33)一端垂直固定有第四连杆(36);两个相对的所述第四连杆(36)之间可拆卸的安装有配重块安装盒(51);所述配重块安装盒(51)与第四连杆(36)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第四连杆(36)与配重块安装盒(51)的两组连接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转动安装于配重块安装盒(51)靠近第四连杆(36)一侧的螺纹轴(52)、开设于所述第四连杆(36)靠近配重块安装盒(51)一侧的圆形通孔(53)以及沿所述圆形通孔(53)轴向滑移设置于圆形通孔(53)内的内螺纹管(54);所述螺纹轴(52)与内螺纹管(54)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管(54)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阻止内螺纹管(54)从圆形通孔(53)内脱落的限位圆环(55);所述内螺纹管(54)外周面固定有限位条(56),所述圆形通孔(53)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条(56)沿圆形通孔(53)轴向与限位槽滑移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配重托盘(1)顶面固定有两个撑杆(11),两个所述撑杆(11)的相对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二电机(12),两个所述撑杆(11)的相对内侧分别固定有主动齿轮(13);每个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与一个主动齿轮(13)固定连接;所述螺纹轴(52)外周面固定有从动齿轮(14),所述从动齿轮(14)用于与主动齿轮(1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开设于后配重托盘(1)顶面的两个条形滑槽(41)以及固定于滑板(2)底部的两个滑动块(42),每个所述滑动块(42)均沿后配重托盘(1)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条形滑槽(41)内;每个所述条形滑槽(41)内均固定有固定块(43),每个所述固定块(43)内均穿设有丝杠(44),每个所述丝杠(44)均与滑动块(42)螺纹连接;每个所述丝杠(44)与第一连杆(32)之间均设置有驱动丝杠(44)转动的传动机构(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与第一连杆(32)远离第一电机(31)一端铰接的第五连杆(61)、固定于所述第五连杆(61)远离第一电机(31)一侧的连接轴(62)以及固定于所述连接轴(62)远离第五连杆(61)一端的滑块(63);所述丝杠(44)靠近滑块(63)一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64),所述条形滑槽(41)底面转动安装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锥齿轮(64)啮合的第二锥齿轮(65),所述第二锥齿轮(65)顶部固定有转动轴(66);所述转动轴(66)与滑块(63)之间设置有驱动转动轴(66)转动的转动组件(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7)包括开设于滑块(63)顶部的转动通孔(71)、沿所述转动通孔(71)周向均布于转动通孔(71)内周面的五个螺旋状凹槽以及沿转动轴(66)周向均布于转动轴(66)周向的五个螺旋状凸起(72);每个所述螺旋状凸起(72)均与所述螺旋状凹槽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动块(42)与后配重托盘(1)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对配重块安装盒(51)定位的定位机构(8);每组所述定位机构(8)包括开设于滑板(2)底部的定位通孔(81)、开设于后配重托盘(1)顶部的安装槽(82)、固定于所述安装槽(82)底部的第一弹簧(83)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弹簧(83)顶端且用于与定位通孔(81)插接的定位条(84),所述后配重托盘(1)内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定位条(84)向上移动的制动组件(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9)包括固定于滑动块(42)靠近转动轴(66)一侧的按压件(91)、开设于条形滑槽(41)远离第一电机(31)一侧的第一条形槽(92)、沿后配重托盘(1)宽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条形槽(92)内的第一抵压件(93)、开设于所述第一条形槽(92)远离第一电机(31)一侧的第二条形槽(94)以及沿后配重托盘(1)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二条形槽(94)内的第二抵压件(95);所述第一抵压件(93)和第二抵压件(95)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斜面(96);所述按压件(91)与第一抵压件(93)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斜面(57);所述第二抵压件(95)远离定位条(84)一侧固定有第二弹簧(97),所述第二弹簧(97)与第二条形槽(94)远离定位条(84)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条(84)靠近第二抵压件(95)一侧开设有插孔(98),所述第二抵压件(95)靠近定位条(84)一侧固定有用于与插孔(98)插接的插接部(99)。
CN201911072779.7A 2019-11-05 2019-11-05 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 Active CN1107901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2779.7A CN110790160B (zh) 2019-11-05 2019-11-05 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2779.7A CN110790160B (zh) 2019-11-05 2019-11-05 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0160A CN110790160A (zh) 2020-02-14
CN110790160B true CN110790160B (zh) 2020-09-08

Family

ID=6944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72779.7A Active CN110790160B (zh) 2019-11-05 2019-11-05 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9016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73267A1 (fr) * 2003-04-30 2004-11-03 Potain Dispositif de lestage pour grue
CN1718529A (zh) * 2004-07-07 2006-01-11 日立住友重机械建机起重机株式会社 用于建筑机械的配重装置
CN201082852Y (zh) * 2007-08-06 2008-07-09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起重机用配重自装卸机构
CN101450767A (zh) * 2007-12-05 2009-06-10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极坐标方式水平自动调节吊具及方法
CN101613064A (zh) * 2009-07-17 2009-12-30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及其平衡重锁定装置
CN102491199A (zh) * 2011-12-06 2012-06-13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塔式起重机及其平衡臂
CN208292538U (zh) * 2018-06-16 2018-12-28 福建纬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正面吊运机及其配重总成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73267A1 (fr) * 2003-04-30 2004-11-03 Potain Dispositif de lestage pour grue
CN1718529A (zh) * 2004-07-07 2006-01-11 日立住友重机械建机起重机株式会社 用于建筑机械的配重装置
CN201082852Y (zh) * 2007-08-06 2008-07-09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起重机用配重自装卸机构
CN101450767A (zh) * 2007-12-05 2009-06-10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极坐标方式水平自动调节吊具及方法
CN101613064A (zh) * 2009-07-17 2009-12-30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及其平衡重锁定装置
CN102491199A (zh) * 2011-12-06 2012-06-13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塔式起重机及其平衡臂
CN208292538U (zh) * 2018-06-16 2018-12-28 福建纬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正面吊运机及其配重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0160A (zh)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5920B (zh) 一种用于马桶加工的机器人翻转夹持装置
CN110790160B (zh) 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后配重结构
CN209778921U (zh) 一种燃气热处理炉用防止炉门坠落的升降门
CN212425137U (zh) 一种混凝土砌块吊装装置
CN114516547A (zh) 一种用于数控设备的板材供给装置
CN210558876U (zh) 一种用于电泳漆的起吊装置
CN216793591U (zh) 一种具有灭弧结构的继电器
CN105058769B (zh) 一种圆筒卷边机
CN211813120U (zh) 一种油气输送管道吊装装置
CN214044797U (zh) 一种电缆剥线机用对压辊
CN201500394U (zh) 一种井用救援机
CN21111475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滑动托架
CN209974213U (zh) 一种双轨上下升降平台
CN113323417A (zh) 一种幕墙施工装置
CN208772861U (zh) 一种液压千斤顶组装设备
CN113023545A (zh) 一种不规则工件起吊设备
CN216966823U (zh) 一种煤矿用绞车焊接装置
CN110902592B (zh) 一种电动环链葫芦
CN112360118B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石膏板吊顶提升装置
CN215625378U (zh) 一种药芯焊丝自动上料装置
CN218641779U (zh) 一种摩擦输送线用可调式轨道结构
CN218968452U (zh) 一种电缆放线架
CN218320379U (zh) 一种用于煤矿提升的机电设备
CN215200277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液压冷焊机装置
CN214060694U (zh) 一种用于版辊电镀的吊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