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5070A - 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5070A
CN110785070A CN201911214133.8A CN201911214133A CN110785070A CN 110785070 A CN110785070 A CN 110785070A CN 201911214133 A CN201911214133 A CN 201911214133A CN 110785070 A CN110785070 A CN 110785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transfer
transfer member
heat sink
pip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141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5070B (zh
Inventor
川田贤也
佐佐木泰海
渡边阳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he Electr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he Electr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he Electr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he Electr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85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5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5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5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336Heat pipes, e.g. wicks or capillary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66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separate evaporating and condensing chambers connected by at least one conduit; Loop-type heat pipes; with multiple or common evaporating or condensing cha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26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67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 H01L23/3672Foil-like cooling fins or heat si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2Fillings or auxiliary member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selected or arranged to facilitate heating or cooling
    • H01L23/427Cooling by change of state, e.g. use of heat pi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器,其可将受热部的受热均匀化且可增大受热部的体积,并且即使发热体的发热量增大,也可防止受热部的热阻增大,从而对冷却对象发挥优异的冷却性能。该散热器包括:传热构件,具有与发热体热连接的受热部;管体,其连接于该传热构件的隔热部或散热部;散热片组,其与该管体热连接,且配置有多个散热片;所述传热构件具有一体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将所述受热部连通至与所述管体连接的连接部,且封入有工作流体,并且所述传热构件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管体的内部空间连通。

Description

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其用于冷却电气/电子零件等,尤其涉及在狭小空间中也可设置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多功能化,在电子设备内部,高密度地搭载有电子零件等发热体。作为冷却电子零件等发热体的方法,可以使用扇热器。作为散热器,通常使用包括管状热管的散热器(热管式散热器)。
作为热管式散热器,例如具有设置多个平板状散热片的热管式散热器,所述散热片从被设置多个的管状热管的外周面突出(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散热器是构成为通过多个管状热管将发热体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并从散热片进行散热的散热器。
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电子零件等发热体被高密度地搭载,因此要求减小散热器的占用空间。此外,随着电子零件等的多功能化,电子零件的发热量不断增加。因此,要求散热器进一步减小占用空间并提高冷却特性。
在专利文献1的散热器等利用多个热管将发热体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的散热器中,为了提高冷却特性,需要形成将多个热管并排配置的热管组,然后将该热管组热连接于发热体。但是,如果将由多个热管形成的热管组热连接到发热体,由于与发热体的距离不同,热管的受热量也不同,因此在距离发热体远的热管中具有受热不足的情况。由于无法使各热管均匀受热,因此具有无法获得充分的冷却特性的情况。此外,在各热管的外周面具有R部,在R部外侧产生的间隙对于热管组的传热并无帮助,因此具有热管组的受热部体积不充分,而无法发挥充分的冷却特性的情况。
因此,提出如下方法:将管状热管扁平加工,然后纵向并排配置热管的扁平部,从而增大热管组的受热部体积。但是这样存在如下问题:如果纵向并排配置热管的扁平部,则各热管的受热面积减小,因此热阻增大,而无法发挥充分的冷却特性。
如上所述,如果将由多个热管形成的热管组热连接于发热体,则无法充分均匀化热管组的受热部中的受热,由于热管组的受热部与发热体之间的热阻增大,因此无法充分提高冷却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1100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其可将受热部中的受热均匀化且可增大受热部的体积,并且即使发热体的发热量增大,也可防止受热部的热阻增大,而可对冷却对象发挥优异的冷却性能。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一种散热器,其包括:传热构件,其具有与发热体热连接的受热部;管体,其连接于该传热构件的隔热部或散热部;散热片组,其与该管体热连接,且配置有多个散热片,所述传热构件具有一体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从所述受热部连通至与所述管体连接的连接部,且封入有工作流体,并且所述传热构件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管体的内部空间连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传热构件中与冷却对象即发热体热连接的部位作为受热部发挥作用,与管体连接的部位作为传热构件的隔热部或散热部发挥作用。因此,本发明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中,传热构件将发热体的热从受热部传递到管体。此外,因传热构件从发热体受热而相变成气相的工作流体从传热构件流向管体。通过气相的工作流体从传热构件流向管体,从而管体从传热构件吸收热量,进而将从传递构件吸收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组。从管体传递到散热片组的热量从散热片组向散热器的外部环境释放。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管体沿着所述散热片的配置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不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管体被设置多个,且从所述传热构件向多个方向延伸。另外,“向多个方向延伸”是指向与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有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传热构件在所述受热部处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于所述传热构件在连接所述管体的部位处的宽度方向尺寸。
在本说明书中,“传热构件的宽度方向”是指与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正交(垂直)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传热构件的至少一个面为平面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传热构件的受热部为扁平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设置于所述传热构件中的吸液芯结构体通过连接构件与设置于所述管体中的吸液芯结构体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连接构件是具有毛细管力的吸液芯构件。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中,包含受热部的传热构件的内部空间不同于多个热管并排配置的热管组的内部空间,其整体连通为一体。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即传热构件将发热体的热量从受热部传递到与散热片热连接的管体的连接部,即使发热体的发热量增大,即受热部的受热量增大,也可将受热部中的受热均匀化且可增大受热部的体积,并可防止受热部的热阻增大,因此,可对冷却对象发挥优异的冷却性能。此外,由于传热构件的内部空间整体连通为一体,因此即使发热体的发热不均,也能将发热体整体均匀地冷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传热构件将发热体的热量从受热部传递到与散热片热连接的管体,因此可根据发热体的尺寸、散热器被设置的空间尺寸,而选择传热构件的受热部及隔热部的尺寸,因此使设计的自由度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与传热构件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管体沿着散热片的配置方向延伸,从而气相的工作流体在管体内部沿着散热片的配置方向流动。因此,使散热片组的翅片效率提高,而使散热器的冷却性能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由于管体的延伸方向与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不平行,因此从传热构件传递的热量向与传热构件的延伸方向不同方向传递。因此,可以防止在传热构件的延伸方向(传热方向)上的散热器尺寸的增大,并且可实现省空间化。
根据本发明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由于多个管体从传热构件向多个方向延伸,因此从传热构件传递的热量向与传热构件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传递。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传热构件的延伸方向上的散热器尺寸的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由于管体的延伸方向与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平行,因此从传热构件传递的热量向与传热构件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传递。因此,可防止在传热构件的延伸方向(传热方向)以外的方向上的散热器尺寸的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设置于传热构件中的吸液芯结构体通过连接构件与设置于管体中的吸液芯结构体连接,从而在管体内部相变成液相的工作流体可以从管体顺利地回流到传热构件。因此,由于提高工作流体的流动特性,因而提高散热器的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传热构件与管体的连接部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5是说明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散热器。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传热构件与管体的连接部的示意性说明图。图4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立体图。图5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平面图。图6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前视图。图7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立体图。图8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平面图。图9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前视图。图10是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1是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平面图。图12是说明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平面图。图13是说明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平面图。图14是说明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平面图。图15是说明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平面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散热器1包括:传热构件10,其具有与发热体100热连接的受热部41;散热片组20,其与传热构件10热连接,其配置有多个散热片21;管体31,其与散热片组20热连接。管体31与传热构件10通过传热构件10的散热部42连接。此外,传热构件10的内部空间与管体31的内部空间连通。即,在散热器1中,传热构件10具有一体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从受热部41连通至与管体31连接的连接部,其封入有工作流体。
如图1、2所示,传热构件10具有:容器19,其具有中空的空腔部13;及工作流体(未图示),其在空腔部13中流动。在空腔部13中,容纳有具有毛细管力的吸液芯结构体14。容器19通过一个板状体11与另一个板状体12重叠而形成,另一个板状体12与一个板状体11对置。
一个板状体11为平板状。另一个板状体12为板状。一个板状体11与另一个板状体12具有凸部。一个板状体11与另一个板状体12的凸部形成容器19的空腔部13。因此,容器19的形状为平面型。容器19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定,但在传热构件10中,成为俯视时(从相对于传热构件10的平面部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在传热方向上宽度不同的形状。空腔部13为对外部环境封闭的内部空间,并利用脱气处理而被减压。
在容器19的外表面中,热连接于作为冷却对象的发热体100的部位是受热部41,通过发热体100热连接于容器19从而发热体100被冷却。在传热构件10中,在一端热连接有发热体100,因此在一端形成有受热部41。
传热构件10从发热体100的位置向规定方向延伸,在与一端对置的另一端,热连接有形成散热片组20的散热片22。热连接有散热片组20的另一端作为传热构件10的散热部42发挥作用。
传热构件10在受热部41处的宽度方向尺寸,根据发热体100的宽度方向尺寸等,可适当地选择。在传热构件10中,传热构件10在受热部41处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于传热构件10在连接有散热片组20的部位(散热部42)处的宽度方向尺寸以及传热构件10在隔热部43处的宽度方向尺寸。即,隔热部43的宽度方向尺寸小于受热部41的宽度方向尺寸。因此,在散热器1中,也能防止隔热部43的占用空间增大。此外,传热构件10的受热部41、隔热部43及散热部42沿着同一平面延伸。因此,可防止散热器1的高度方向尺寸增大,尤其可防止受热部41与隔热部43的高度方向尺寸增大。
此外,吸液芯结构体14从容器19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作为吸液芯结构体14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铜粉等金属粉的烧结体、由金属线制成的金属网、槽(多个细槽)、无纺布、金属纤维等。在传热构件10中,使用金属粉的烧结体作为吸液芯结构体14。在空腔部13中,未设置吸液芯结构体14的部位作为气相的工作流体流动的蒸汽通道15发挥作用。吸液芯结构体14从容器19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相应地蒸汽通道15也从容器19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传热构件10利用工作流体的动作带来的传热特性,将在受热部41中接受的发热体100的热量从受热部41传递至散热部42。
而且,在传热构件10的另一端设置有管体31,其内部空间与容器19的空腔部13连通。因此,在空腔部13中流动的工作流体被密封在空腔部13与管体31之间的空间中。管体31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定,但在散热器1中,长度方向上的形状为直线状,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形状为圆形。此外,所有管体31的形状、尺寸均相同。
管体31沿着传热构件10的平面方向,在与传热方向大体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像这样,在散热器1中,由于管体31的延伸方向与传热构件10的传热方向不平行,因此从传热构件10传递的热量通过管体31向与传热构件10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传递。因此,由于能够防止传热构件10的延伸方向(传热方向)上的散热器1的尺寸增大,从而可实现散热器1的省空间化。
此外,管体31设置有多个,从传热构件10向多个方向延伸。在散热器1中,管体31以传热构件10为中心向左右两个方向延伸。此外,管体31以传热构件10为中心在左右两个方向上被设置为相同根数(各三根)。多个管体31从传热构件10向多个方向(在散热器1中为两个方向)延伸,因此从传热构件10传递的热量向与传热构件10的延伸方向不同的多个方向(在散热器1中为两个方向)分散传递。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传热构件10的延伸方向上的散热器1的尺寸增大。
管体31的空腔部13一侧的端部(以下有时称为“基部”)为开口,与空腔部13相反一侧的端部(以下有时称为“前端部”)为封闭。此外,如图1、3所示,容器19的空腔部13与管体31的内部空间连通,管体31的内部空间与空腔部13一样,利用脱气处理而被减压。因此,工作流体可以在容器19的空腔部13与管体31的内部空间之间流动。
在容器19的侧面部,形成有用于将管体31安装到容器19的贯穿孔(未图示)。贯穿孔的形状及尺寸对应管体31的形状及尺寸,通过将管体31的基部嵌合到容器19的贯穿孔,从而使管体31连接到容器19。因此,管体31与容器19由不同构件形成。作为将安装到容器19的管体31固定的方法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熔接、焊接、钎焊等。
管体31与传热构件10的容器19由不同构件形成,因此可以自由地选择管体31的配置、形状及尺寸等,并使散热器1的设计自由度提高。此外,在散热器1中,通过将管体31嵌入到容器19的贯穿孔,从而能将管体31安装于容器19,因此组装很容易。
如图3所示,在管体31的内表面设置有另一吸液芯结构体34,其产生毛细管力,且与容纳在容器19中的吸液芯结构体14不同。另一吸液芯结构体34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铜粉等金属粉的烧结体、由金属线制成的金属网、槽、无纺布、金属纤维等。在管体31中,作为另一吸液芯结构体34,使用以覆盖管体31的整个内表面的方式设置在管体31内表面的多个细槽。细槽沿着管体31的长度方向延伸。
此外,设置在传热构件10中的吸液芯结构体14通过连接构件35与设置在管体31中的另一吸液芯结构体34连接。因此,在管体31内部从气相相变成液相的工作流体通过管体31中的另一吸液芯结构体34的毛细管力,在吸液芯结构体34中从管体31的前端部向基部方向回流,回流到基部的液相的工作流体从另一吸液芯结构体34流向连接构件35的一端。从另一吸液芯结构体34流动至连接构件35的一端的液相的工作流体可在连接构件35中从一端流向另一端,并从连接构件35的另一端回流到传热构件10的吸液芯结构体14。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连接构件35使在管体31内部相变成液相的工作流体顺利地从管体31回流到传热构件10。作为连接构件35,例如可列举具有毛细管力的吸液芯构件,具体来说,可列举金属网、金属线的编织体、金属纤维等。如上所述,在管体31与传热构件10之间的液相的工作流体的流动特性提高,因此散热器1的冷却性能提高。
作为容器19及管体31的材料,例如可列举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镍、镍合金、不锈钢、钛等。作为封入到容器19的空腔部13以及管体31的内部空间的工作流体,可以根据与容器19及管体31的材料的相容性适当地选择,例如可列举水、碳氟化合物、氢氟醚(HFE)、环戊烷、乙二醇、及其混合物等。
容器19的厚度可以根据机械强度、重量等适当地选择,例如可列举0.5~3mm,隔热部43的宽度例如可列举4~20mm。此外,管体31的直径可根据机械强度、重量等适当地选择,例如可列举5~10mm。
如图1所示,散热片组20由多个散热片21、22并排配置而形成。散热片21、22为薄的平板状构件。其中,散热片21分别在与管体31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的方向上以规定间隔并排配置。因此,管体31沿着散热片21的配置方向延伸。此外,在散热片中具有安装固定于管体31并与管体31热连接的散热片21、安装固定于传热构件10并与传热构件10热连接的散热片22。在散热片组20中,位于散热片组20的配置方向中央部的散热片22安装固定在传热构件10的位置并与传热构件10热连接。位于散热片组20的配置方向中央部的散热片22以竖立于传热构件10的方式安装。另一方面,在散热片组20中,位于两侧部的散热片21安装固定在管体31并与管体31热连接。与管体31热连接的所有散热片21为相同形状、尺寸。
散热片21、22的主表面为主要发挥散热片21、22的散热作用的表面。各散热片21、22的主表面以与管体31的延伸方向即长度方向大体正交的方式配置。冷却风F从与传热构件10的传热方向大体平行的方向供给。将散热片21与管体31热连接的方法不受特别限定,可使用任意公知方法,例如可列举在散热片21上形成贯通孔并在该贯通孔中嵌入管体31的方法,或者通过焊接的接合等。此外,将散热片22与传热构件10热连接的方法不受特别限定,可使用任意公知方法,例如可列举在散热片22的端部设置向与散热片22的主表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固定用片部,并将该片部连接到传热构件10的平面,而在传热构件10上竖立设置散热片22的方法。
散热器1例如通过鼓风机(未图示)被强制风冷。沿着散热片21、22的主表面供给来自鼓风机的冷却风,而冷却散热片21、22。
散热片21、22的材质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金属、石墨等碳材料、以及使用碳材料的复合构件等。
接下来,说明散热器1的冷却作用的机理。首先,在传热构件10的容器19的一端(受热部41),热连接有作为被冷却体的发热体100。如果容器19的一端从发热体100受热,则在容器19的一端中,热量被传递到空腔部13中的液相的工作流体,并在容器19的一端的空腔部13中,液相的工作流体相变成气相的工作流体。气相的工作流体在蒸汽通道15中从容器19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散热部42)。通过气相的工作流体从容器19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从而热量从传热构件10的一端传递至另一端。流向容器19的另一端的一部分气相的工作流体释放潜热而相变成液相,释放的潜热被传递至安装固定在传热构件10的位置上并与传热构件10热连接的散热片22。被传递至与传热构件10热连接的散热片22的热量,通过该散热片22向散热器1的外部环境释放。在容器19的另一端相变成液相的工作流体利用传热构件10中的吸液芯结构体14的毛细管力,从容器19的另一端回流至一端。
此外,容器19的空腔部13与连接于容器19的侧壁部的管体31的内部空间连通,因此在从液相相变成气相的工作流体中,在容器19的另一端未相变成液相的工作流体从空腔部13流入到管体31的内部空间。流入到管体31的内部空间的气相的工作流体在管体31内部释放潜热,而相变成液相的工作流体。在管体31内部释放的潜热被传递至安装固定在管体31并与管体31热连接的散热片21。被传递至与管体31热连接的散热片21的热量,通过该散热片21向散热器1的外部环境释放。在管体31内部从气相相变成液相的工作流体,利用管体31内表面的另一吸液芯结构体34的毛细管力,从管体31的中央部及前端部回流至管体31的基部。回流至管体31的基部的液相的工作流体通过连接构件35而回流至设置在传热构件10的吸液芯结构体14。回流至设置在传热构件10的吸液芯结构体14的液相的工作流体,利用吸液芯结构体14的毛细管力而回流至容器19的一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1中,不同于多个热管并排配置的热管组的内部空间,传热构件10的内部空间整体连通为一体。此外,在散热器1中,传热构件10将发热体100的热量从受热部41传递至散热片组20。如上所述,即使来自发热体100的发热量增大,也可将受热部41中的受热均匀化且增大受热部41的体积,并可防止受热部41中的热阻的增大,因此可对冷却対象发挥优异的冷却性能。此外,由于传热构件10的内部空间整体连通为一体,因此即使发热体100的发热不均,也能通过一个传热构件10将发热体100整体均匀地冷却。
此外,在散热器1中,传热构件10将发热体100的热量从受热部41传递至散热片组20,因此可根据发热体100的尺寸、散热器1被设置的空间尺寸,而选择传热构件10的受热部41及隔热部43的尺寸,因此设计的自由度提高。
此外,在散热器1中,与传热构件1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管体31沿着散热片21的配置方向延伸,从而气相的工作流体在管体31内部沿着散热片21的配置方向流动。因此,使散热片组20的翅片效率提高,而使散热器1的冷却性能提高。
接下来,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另外,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由于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主要部分相同,因此使用相同标号来说明相同的组成部分。
在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中,作为传热构件使用了平面型传热构件,但如图4~6所示,在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2中,代替平面型传热构件,使用管体直径大于管体31的传热构件50。传热构件50为管状,位于其一端的受热部41经扁平加工而呈扁平形状。传热构件50在受热部41处的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于传热构件50在连接有管体31的部位(隔热部43)处的宽度方向尺寸。即,隔热部43的宽度方向尺寸小于受热部41的宽度方向尺寸。
传热构件50的隔热部43在与传热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定,在散热器2中为圆形。
传热构件50包括:具有中空的空腔部的管状容器59、及在空腔部中流动的工作流体(未图示)。在空腔部中容纳有具有毛细管力的吸液芯结构体(未图示)。作为设置于传热构件50中的吸液芯结构体,例如可列举铜粉等金属粉的烧结体、由金属线制成的金属网、槽、无纺布、金属纤维等。作为封入传热构件50内部的工作流体,例如可列举水、碳氟化合物、氢氟醚(HFE)、环戊烷、乙二醇、及其混合物等。
此外,在散热器2中,在传热构件50上未安装有散热片。因此,除了受热部41以外的部位(包括传热构件50的另一端)均作为隔热部43发挥作用。如上所述,管体31与传热构件50通过传热构件50的隔热部43相连接。管体31以传热构件50为中心在左右两个方向上被设置为相同根数(各三根),散热片21的尺寸、形状均相同。
在散热器2中,不同于多个热管并排配置的热管组的内部空间,传热构件50的内部空间整体也连通为一体。此外,在散热器2中,传热构件50将发热体100的热量从受热部41传递至与散热片组20热连接的管体31的连接部。如上所述,即使来自发热体100的发热量增大,也可将受热部41中的受热均匀化且增大受热部41的体积,并可防止受热部41中的热阻的增大,因此可对冷却对象发挥优异的冷却性能。
接下来,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另外,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由于与第一、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主要部分相同,因此使用相同标号来说明相同的组成部分。
在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中,管体31以传热构件50为中心在左右两个方向上被设置为相同根数,但如图7~9所示,在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3中,以传热构件50为中心在右侧与左侧设置有不同根数的管体31。在散热器3中,在一侧并排配置有三根管体31,在另一侧并排配置有两根管体31。
此外,在散热器3中,热连接于一侧管体31的散热片21的主表面的表面积大于热连接于另一侧管体31的散热片21。像这样,可以根据散热器3的使用情况及设置空间情况,在以传热构件50为中心在右侧与左侧中,设置不同根数的管体31、以及不同尺寸的散热片。
接下来,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另外,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由于与第一~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主要部分相同,因此使用相同标号来说明相同的组成部分。
在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中,管体31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形状均为圆形,但如图10所示,在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4中,多个管体31中,一部分管体31为圆形以外的形状(图10中为扁平形状)。通过使管体31的形状为扁平,从而可防止冷却风的压力损失,并且可提高管体31与热连接于管体31的散热片21的传热特性。
在散热器4中,在一侧并排配置有一根管体31,在另一侧并排配置有三根管体31。其中,一侧的管体31为扁平形状。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中,在传热构件上也热连接有散热片,但在散热器4中,在传热构件10上并未热连接散热片。因此,在散热器4中,除了受热部41以外的部位,包括另一端部均作为隔热部43发挥作用。
接下来,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另外,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由于与第一~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主要部分相同,因此使用相同标号来说明相同的组成部分。
在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中,管体以传热构件为中心设置在左右两侧,但如图11所示,在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5中,仅在传热构件10的单侧设置有管体31。此外,与仅在传热构件10的单侧设置有管体31相对应地,由多个散热片21形成的散热片组20仅配置在传热构件10的单侧。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中,在传热构件上也热连接有散热片,但如图11所示,在散热器5中,在传热构件10上并未热连接散热片。因此,在散热器5中,除了受热部41以外的部位作为隔热部43发挥作用。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传热构件中,传热构件在受热部处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于传热构件在隔热部处的宽度方向尺寸,但如图11所示,在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5中,传热构件10在受热部41处的宽度方向尺寸等于传热构件10在隔热部43处的宽度方向尺寸。
在散热器5中,不同于多个热管并排配置的热管组的内部空间,传热构件10的内部空间整体连通为一体。此外,在散热器5中也是传热构件10将发热体的热量从受热部41传递至与散热片组20热连接的管体31的连接部。如上所述,即使发热体的发热量增大,也能将受热部41中的受热均匀化且可增大受热部41的体积,并可防止受热部41中的热阻的增大,因此可对冷却对象发挥优异的冷却性能。此外,可以根据散热器5的使用情况及设置空间情况,在以传热构件10为中心的右侧或左侧中的任意侧设置管体31与散热片21。
接下来,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另外,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由于与第一~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主要部分相同,因此使用相同标号来说明相同的组成部分。
如图12所示,在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6中,在散热器6的设置区域设有障碍物等禁止区域200,相应地,为了避开禁止区域200,在平面型传热构件10形成有避让部60。避让部60可如下形成:对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传热构件,通过减小与障碍物200对应的规定部位的厚度、或者增大该规定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厚度而形成。
在散热器6中,在隔热部43形成避让部60。因此,隔热部43的厚度小于受热部41的厚度。避让部60的形状可以根据障碍物200的位置、形状等适当地选择,在散热器6中,避让部60为阶梯状。
像这样,即使在散热器6的设置区域设有禁止障碍物等的禁止区域200,也能通过适当地设计传热构件10的形状,从而将散热器6安装在期望的位置。
接下来,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另外,第七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由于与第一~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主要部分相同,因此使用相同标号来说明相同的组成部分。
如图13所示,在第七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7中,在平面型的传热构件10的隔热部43中,连接有管体31的部位形成得较厚。在散热器7中,在隔热部43形成有阶梯部61。
在隔热部43中,连接管体31的部位形成得较厚,从而可将管体31的位置设定于受热部41的上方。管体31的位置设定于在受热部41的上方,从而即使在散热片组20的下方存在限制区域,也可以容易地在散热片21的主表面中央部安装管体31。因此,根据散热片组20的可设置区域,适当地设计传热构件10的形状,从而能够维持散热片组20的优异的散热效率,并对散热器7赋予优异的冷却特性。
接下来,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另外,第八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由于与第一~第七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主要部分相同,因此使用相同标号来说明相同的组成部分。
在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中,管体沿着平面型的传热构件的平面方向,在与平面型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大体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但如图14所示,在第八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8中,管体31在与平面型传热构件10的平面方向大体正交的方向、以及与平面型传热构件10的传热方向大体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在散热器8中,当冷却风F主要供给至散热器8上方时,对散热器8赋予优异的冷却特性。像这样,在本发明的散热器中,可根据冷却风F的供给通道的位置、散热器的可设置区域的位置,来适当地设定管体31及与其热连接的散热片组20的位置。
接下来,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另外,第九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由于与第一~第八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主要部分相同,因此使用相同标号来说明相同的组成部分。
在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中,管体沿着平面型的传热构件的平面方向,在与平面型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大体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但如图15所示,在第九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9中,管体31沿着平面型传热构件10的平面方向、以及平面型传热构件10的传热方向延伸。因此,在散热器9中,管体31的延伸方向与传热构件10的传热方向大体平行。
在散热器9中,当冷却风F从与散热器9的平面型的传热构件的平面方向即平面型的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大体正交的方向供给时,对散热器9赋予优异的冷却特性。像这样,本发明的散热器中,可以根据冷却风F的供给通道的位置、散热器的可设置区域的位置,来适当地设定管体31及与其热连接的散热片组20的位置。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传热构件中,传热构件在受热部处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于传热构件在隔热部处的宽度方向尺寸,但如图15所示,在第九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9中,传热构件10在隔热部43处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于传热构件10在受热部41处的宽度方向尺寸。即,传热构件10对管体31的连接部位的宽度大于传热构件10的受热部41的宽度。
像这样,在本发明的散热器中,可以根据散热片21的尺寸、管体31的直径、根数等,在不改变受热部41的宽度的情况下,选择管体31被连接的传热构件10的部位的尺寸。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散热器的其它实施例。在前述各实施例的散热器中,管体的长度方向的形状为直线状,但也可以是L字状等具有弯曲部分的形状。此外,在所述第一~第八实施例的散热器中,传热构件在受热部处的宽度尺寸大于等于传热构件在隔热部处的宽度尺寸,但传热构件在受热部处的宽度尺寸也可以小于传热构件在隔热部处的宽度尺寸。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散热器,由于即使发热体的发热量增大,也可将受热部中的受热均匀化且可增大受热部的体积,并可防止受热部中的热阻的增大,因此可对冷却对象发挥优异的冷却性能。如上所述,本发明在将设置在狭小空间的高发热量的电子零件,例如中央运算处理装置等电子零件进行冷却的领域中的利用价值高。
附图标记说明
1、2、3、4、5 散热器;
10 传热构件;
20 散热片组;
21、22 散热片;
31 管体;
14 吸液芯结构体;
34 另一吸液芯结构体;
50 传热构件。

Claims (8)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热构件,其具有与发热体热连接的受热部;
管体,其连接于该传热构件的隔热部或散热部;
散热片组,其与该管体热连接,且配置有多个散热片,
所述传热构件具有一体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从所述受热部连通至与所述管体连接的连接部,且封入有工作流体,并且所述传热构件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管体的内部空间连通,
设置于所述传热构件中的吸液芯结构体通过连接构件与设置于所述管体中的吸液芯结构体连接,所述连接构件是具有毛细管力的吸液芯构件,
设置于所述传热构件中的吸液芯结构体的种类、设置于所述管体中的吸液芯结构体的种类、所述吸液芯构件的种类彼此不同,设置于所述管体中的吸液芯结构体是形成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的多个细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所述管体沿着所述散热片的配置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不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所述管体被设置多个,且从所述传热构件向多个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所述传热构件在所述受热部处的与传热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传热构件在连接所述管体的部位处的与传热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所述传热构件的至少一个面为平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所述传热构件的受热部为扁平形状。
CN201911214133.8A 2018-11-30 2019-12-02 散热器 Active CN1107850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5970 2018-11-30
JP2018225970A JP6582114B1 (ja) 2018-11-30 2018-11-30 ヒートシン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5070A true CN110785070A (zh) 2020-02-11
CN110785070B CN110785070B (zh) 2021-02-02

Family

ID=680535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23199.8U Active CN211240587U (zh) 2018-11-30 2019-12-02 散热器
CN201911214133.8A Active CN110785070B (zh) 2018-11-30 2019-12-02 散热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23199.8U Active CN211240587U (zh) 2018-11-30 2019-12-02 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686539B1 (zh)
JP (1) JP6582114B1 (zh)
CN (2) CN211240587U (zh)
TW (1) TWI748294B (zh)
WO (1) WO20201109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47439B1 (ja) * 2019-04-18 2020-02-14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
JP7029009B1 (ja) * 2021-03-09 2022-03-0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
WO2023276939A1 (ja) * 2021-06-30 2023-01-05 日本軽金属株式会社 熱デバイス用ヒートシンク
TW202311694A (zh) * 2021-08-20 2023-03-16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器
JP7340709B1 (ja) 2023-01-30 2023-09-0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02889A (en) * 1979-02-01 1980-08-0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Natural convection type radiator
US20070044451A1 (en) * 2002-05-01 2007-03-01 Rolls-Royce Plc Cooling systems
US20150043168A1 (en) * 2013-08-07 2015-02-12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Winged Heat Sink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49666U (zh) * 1985-03-07 1986-09-16
JPH0341478Y2 (zh) * 1985-11-25 1991-08-30
JP2610041B2 (ja) * 1988-12-05 1997-05-14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式放熱器
JP2003110072A (ja) 2001-09-28 2003-04-11 Fujikura Ltd ヒートパイプ式ヒートシンク
JP2004125381A (ja) * 2002-08-02 2004-04-22 Mitsubishi Alum Co Ltd ヒートパイプユニット及びヒートパイプ冷却器
JP2005009728A (ja) * 2003-06-18 2005-01-13 Taisei Plas Co Ltd ヒートパイプ、ヒートシンクとその製造方法
EP2002194A2 (en) * 2006-03-31 2008-12-17 Vapro, Inc. Low cost boiling coolers utilizing liquid boiling
US20070240859A1 (en) * 2006-04-17 2007-10-18 Chaun-Choung Technology Corp. Capillary structure of heat pipe
JP4714638B2 (ja) * 2006-05-25 2011-06-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
TW200836908A (en) * 2007-03-13 2008-09-16 Hon-Wen Chen The technology of flexible heat pipe by extrusion forming process
JP2010133686A (ja) * 2008-12-08 2010-06-17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ヒートパイプ及び冷却器
JP5827559B2 (ja) * 2011-12-22 2015-12-02 三菱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冷却器
TWM429992U (en) * 2012-01-19 2012-05-2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Heat pipe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JP2013195001A (ja) * 2012-03-21 2013-09-3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ヒートパイプ、及びヒートパイプを組み込んだ放熱機器
TWM439890U (en) * 2012-06-15 2012-10-2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Heat pipe structure,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125972B2 (ja) * 2013-10-30 2017-05-10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端末
JP5778302B2 (ja) * 2014-02-27 2015-09-1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熱輸送装置
JP6358872B2 (ja) * 2014-06-26 2018-07-18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発熱素子用沸騰冷却器
JP6117288B2 (ja) * 2015-07-14 2017-04-1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US10458720B2 (en) * 2015-07-22 2019-10-29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Heat transfer device
CN208567611U (zh) * 2015-12-28 2019-03-0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热管
CN105873415A (zh) * 2016-04-26 2016-08-17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器的基座与热导管组合
US10663231B2 (en) * 2016-06-08 2020-05-26 Delta Electronics, Inc.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eat conducting device
WO2018043312A1 (ja) * 2016-08-29 2018-03-0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
JP6928841B2 (ja) * 2017-04-12 2021-09-0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
TWM566351U (zh) * 2018-06-29 2018-09-0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emperature uniform plate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02889A (en) * 1979-02-01 1980-08-0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Natural convection type radiator
US20070044451A1 (en) * 2002-05-01 2007-03-01 Rolls-Royce Plc Cooling systems
US20150043168A1 (en) * 2013-08-07 2015-02-12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Winged Heat Sin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82114B1 (ja) 2019-09-25
TWI748294B (zh) 2021-12-01
JP2020085426A (ja) 2020-06-04
TW202027242A (zh) 2020-07-16
EP3686539A4 (en) 2020-11-11
CN211240587U (zh) 2020-08-11
EP3686539A1 (en) 2020-07-29
EP3686539B1 (en) 2021-04-14
CN110785070B (zh) 2021-02-02
WO2020110972A1 (ja) 2020-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5070B (zh) 散热器
CN212876430U (zh) 散热器
US10677535B1 (en) Heat sink
CN212876431U (zh) 散热器
CN212544353U (zh) 散热器
CN212876432U (zh) 散热器
CN211457798U (zh) 散热器
JP2018123987A (ja) ベーパーチャンバ
JP2008258340A (ja) 冷却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WO2018030478A1 (ja) ベーパーチャンバ
JP7370883B2 (ja) 伝熱部材および伝熱部材を有する冷却装置
JP2024016685A (ja) ヒートシン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