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0491B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0491B
CN110780491B CN201910966679.2A CN201910966679A CN110780491B CN 110780491 B CN110780491 B CN 110780491B CN 201910966679 A CN201910966679 A CN 201910966679A CN 110780491 B CN110780491 B CN 1107804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hole
display panel
layer
sea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66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0491A (zh
Inventor
陈彦良
刘品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780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0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0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0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4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spacers regularly patterned on the cell subtrate, e.g. walls, pilla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多个间隙物、框胶以及开孔。间隙物位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框胶位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且覆盖部分的间隙物。开孔贯穿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为滤光基板。开孔在第一基板上的一第一孔径基本上小于在第二基板上的一第二孔径。本发明可以适于与其它电子元件整合。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开孔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显示面板于今日社会已是随处可见,并广泛的运用在各种电子产品如智能型手机(smart mobile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平板计算机(tablet PC)或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VR)装置之中。显示面板可以与其它的电子元件整合成为电子装置。但是在电子装置配置上,组成显示面板的构件可能会遮蔽其它的电子元件,而可能降低其它的电子元件的效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使显示面板可以适于与其它电子元件整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基板。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贯穿孔。提供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具有第二贯穿孔。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具有多个第一间隙物或多个第二间隙物。形成框胶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以使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借由框胶而彼此黏合。框胶覆盖第二间隙物。框胶具有框胶穿孔。框胶穿孔位于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之间。
其中,形成该框胶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步骤包括:
形成一黏着层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使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借由该黏着层而彼此黏合,且该黏着层覆盖所述第二间隙物,其中该第一贯穿孔重叠于该第二贯穿孔,且部分的该黏着层位于该第一贯穿孔与该第二贯穿孔之间;
形成一黏着贯穿孔于该黏着层中,且该黏着贯穿孔位于该第一贯穿孔与该第二贯穿孔之间;以及
固化具有该黏着贯穿孔的该黏着层,以形成具有该框胶穿孔的该框胶。
其中,形成该框胶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步骤包括:
形成一黏着层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使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借由该黏着层而彼此黏合,且该黏着层覆盖所述第二间隙物,其中该第一贯穿孔重叠于该第二贯穿孔,且部分的该黏着层位于该第一贯穿孔与该第二贯穿孔之间;
固化该黏着层;以及
移除该第一贯穿孔与该第二贯穿孔之间固化的部分该黏着层,以形成具有该框胶穿孔的该框胶。
其中,该第一贯穿孔具有一第一孔径,该第二贯穿孔具有一第二孔径,该第一孔径小于该第二孔径,且形成该黏着层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步骤包括:
形成该黏着层于该第一基板上;以及
以该第一基板上的该黏着层面向该第二基板的方式,使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借由该黏着层而彼此黏合。
其中,更包括:形成至少一膜层于该框胶穿孔的侧壁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基板。提供第二基板。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具有多个第一间隙物或多个第二间隙物。形成框胶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以使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借由框胶而彼此黏合。框胶覆盖第二间隙物。于形成框胶之后,至少移除部分的第一基板及部分的第二基板,以于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贯穿孔,且于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贯穿孔。第一贯穿孔具有第一孔径,第二贯穿孔具有第二孔径,且第一孔径小于第二孔径。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物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物的尺寸;且
于形成该第二贯穿孔之后,所述第二间隙物位于该第二贯穿孔与所述第一间隙物之间;或
于形成该第一贯穿孔之后,所述第二间隙物位于该第一贯穿孔与所述第一间隙物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物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物的尺寸;且
于将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借由该框胶彼此黏合后,该框胶不覆盖所述第一间隙物。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物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物的尺寸;且
于一单位面积下,所述第二间隙物的总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间隙物的总面积。
其中:该第一基板或该第二基板上更具有至少一第三间隙物;
于形成该框胶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之后,且于形成该第二贯穿孔及该第一贯穿孔之前,所述第二间隙物位于所述第一间隙物与该至少一第三间隙物之间;
所述第一间隙物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物的尺寸;且
所述第二间隙物的尺寸小于该至少一第三间隙物的尺寸。
其中,该至少一第三间隙物为多个第三间隙物,于一单位面积下,所述第三间隙物的总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间隙物的总面积,且该制造方法更包括:
于形成该第二贯穿孔或该第一贯穿孔之后,至少移除部分的所述第三间隙物。
其中,更包括:于形成该第二贯穿孔或该第一贯穿孔之后,移除该至少一第三间隙物。
其中,更包括:形成一支持物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其中该框胶的材质或形成方式与该支持物的材质或形成方式基本上相同,且该框胶与该支持物彼此分离;以及
于形成该第二贯穿孔或该第一贯穿孔之后,移除该支持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多个间隙物、框胶以及开孔。间隙物位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框胶位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且覆盖部分的间隙物。开孔贯穿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为滤光基板。开孔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孔径基本上小于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孔径。
其中,该开孔更贯穿该框胶。
其中,该第一孔径与该第二孔径的比值为0.4至0.95。
其中,所述间隙物包括多个第一间隙物及多个第二间隙物,所述第二间隙物位于该开孔与所述第一间隙物之间,且该框胶覆盖所述第二间隙物。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物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物的尺寸。
其中,于一单位面积下,所述第二间隙物的总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间隙物的总面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前述的显示面板以及光学感测元件。光学感测元件对应于显示面板的开孔配置。光学感测元件与第一基板位于第二基板的相同侧。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开孔,而可以使其适于与其它电子组件整合。另外,借由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显示面板,可以适于与其它电子组件整合。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装置所包括的显示面板具有开孔,而可以提升光学感测元件的收光角度及/或收光效率,且可以在电子装置的使用上适于广角的需求。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F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2A至图2B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3A至图3B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4A至图4D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4E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上视示意图。
图5A至图5B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6A至图6B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6C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上视示意图。
图7A至图7C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9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0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1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2是一物件或区域完全重叠于另一物件或区域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300、700、1001、1101:显示面板
800、900、1000、1100:电子装置
110、410:第一基板
113:第一贯穿孔
113d:第一孔径
116:第一底板
117:像素阵列层
117a:导电层
117b:绝缘层
118:配向层
119:液晶层
120、420:第二基板
123:第二贯穿孔
123d:第二孔径
126:第二底板
127:遮光层
128:彩色滤光层
129:光学涂层
130:第一间隙物
131:第一端
132:第二端
140:第二间隙物
141:第三端
142:第四端
450、650:第三间隙物
451、651:第五端
452、652:第六端
160、760:黏着层
163:黏着贯穿孔
761:第一黏着部分
762:第二黏着部分
267:固化的黏着层
170、470、770:框胶
776:支持物
173、773:框胶穿孔
171、771:第一孔端
171d、771d:孔径
172、772:第二孔端
172d、772d:孔径
180、780:开孔
891:光学感测元件
891a:感侧面
892:载台
897:表面盖板
898:遮光层
899:光学胶
1092:吸光层
1193:反光层
198、298、498、598a、598b:钻头
M、N:物件或区域
M'、N':垂直投影
R1、R2、R3:轮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各元件等的厚度。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重叠于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可以指物理及/或电连接。
应当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及/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及/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而不脱离本文的教导。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内容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包括复数形式,包括“至少一个”。“或”表示“及/或”。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还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及/或“包括”指定所述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的存在及/或部件,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及/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此外,诸如“下”或“底部”和“上”或“顶部”的相对术语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如图所示。应当理解,相对术语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个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的“下”侧的元件将被定向在其它元件的“上”侧。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括“下”和“上”的取向,取决于附图的特定取向。类似地,如果一个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方”或“下方”的元件将被定向为在其它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面”或“下面”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的取向。
本文使用的“约”、“实质上”、或“近似”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考虑到所讨论的测量和与测量相关的误差的特定数量(即,测量系统的限制)。例如,“约”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30%、±20%、±10%、±5%内。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和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度正式的意义,除非本文中明确地这样定义。
本文参考作为理想化实施例的示意图的截面图来描述示例性实施例。因此,可以预期到作为例如制造技术及/或公差的结果的图示的形状变化。因此,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如本文所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例如由制造导致的形状偏差。例如,示出或描述为平坦的区域通常可以具有粗糙及/或非线性特征。此外,所示的锐角可以是圆的。因此,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并且它们的形状不是旨在示出区域的精确形状,并且不是旨在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
图1A至图1E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请参照图1A,提供具有第一贯穿孔113的第一基板1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0可以包括第一底板116、像素阵列层117以及配向层118。第一底板116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金属或其它适宜的底板材料。像素阵列层117位于第一底板116上,且像素阵列层117可以包括导电层117a、绝缘层117b及/或通道层(未绘示),以构成主动元件(如:薄膜晶体管)、被动元件(如:电容)及/或导线,而组成对应的像素结构。配向层118位于像素阵列层117上。配向层118可使后续配置于其上方的液晶分子能以一定方向排列(配向),而使液晶分子达到一预倾(pretilt)的目的。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0可以被称为阵列基板。
请参照图1A至图1B,形成黏着层160于具有第一贯穿孔113的第一基板110上。未固化的黏着层160的材质可以包括半固化的光固化材料及/或热固化材料,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举例而言,未固化的黏着层160可以是半固化胶片(prepreg),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黏着层160可以重叠于第一基板110的第一贯穿孔113,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请参照图1B,提供具有第二贯穿孔123的第二基板120。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未限定提供第一基板110及提供第二基板120的先后顺序。
第一贯穿孔113的具有第一孔径113d,第二贯穿孔123具有第二孔径123d,且第一贯穿孔113小于第二贯穿孔123。也就是说,将未固化的黏着层160形成于具有较小(相较于第二孔径123d)的第一孔径113d的第一基板110上,可以降低未固化的黏着层160的形变量,而可以提升工艺的良率或使工艺较为简单。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未限定第一贯穿孔113及/或第二贯穿孔123的形状,而第一孔径113d可以是第一贯穿孔113具有最大开口处的开口长度,第二孔径123d可以是第一贯穿孔113具有最大开口处的开口长度。也就是说,于俯视状态下,若第一贯穿孔113具有近似于圆形的形状,则第一孔径113d可以是前述圆形的直径;于俯视状态下,若第二贯穿孔123具有近似于圆形的形状,则第二孔径123d可以是前述圆形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径113d与第二孔径123d的比值范围可以为0.40至0.95,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120可以包括第二底板126、遮光层127、彩色滤光层128以及光学涂层(optical coating layer)129。第二底板126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金属或其它适宜的底板材料。遮光层127及彩色滤光层128可以位于第二底板126上(于图示中为下方),且光学涂层129可以覆盖遮光层127及/或彩色滤光层128。遮光层127及/或彩色滤光层128的图案或配置方式可依需求而进行调整。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120可以被称为彩色滤光基板。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120上可以具有多个第一间隙物130及多个第二间隙物14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间隙物130及/或第二间隙物140的材质例如为高分子材料(如:固化后的光阻材料),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间隙物13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131及第二端132,第一端131的表面积小于第二端132的表面积,且第二端132较第一端131接近第二基板120。第二间隙物14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三端141及第四端142,第三端141的表面积小于第四端142的表面积,且第四端142较第三端141接近第二基板1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隙物130的尺寸小于第二间隙物140的尺寸。举例而言,第一间隙物130的第一端131的表面积小于第二间隙物140的第三端141的表面积。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端141的表面积可以是第一端131的表面积的1.2倍至2.0倍,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于一单位面积下,多个第二间隙物140的总面积小于或等于多个第一间隙物130的总面积。举例而言,若定义第二间隙物140的第三端141的表面积的总和除以第二间隙物140分布范围为第二数值,且定义第一间隙物130的第一端131的表面积的总和除以第一间隙物130分布范围为第一数值,则前述的第二数值小于或等于前述的第一数值。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二数值可以是前述的第一数值的0.3倍至1.0倍,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请参照图1B至图1C,以第一基板110上的黏着层160面向第二基板120的方式,使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借由黏着层160而彼此黏合。
在本实施例中,于使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借由未固化的黏着层160而彼此黏合之后,未固化的黏着层160覆盖第二间隙物140,第一贯穿孔113重叠于第二贯穿孔123,且部分的未固化的黏着层160位于第一贯穿孔113与第二贯穿孔123之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贯穿孔113完全重叠于第二贯穿孔123。
在本实施例中,未固化的黏着层160可以不覆盖第一间隙物13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请继续参照图1C,彼此黏合的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可以具有液晶层119。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未限定于将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黏合前,液晶层119为形成于第一基板110上或为形成于第二基板120上。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先将液晶层119形成于第二基板120上,再以第一基板110上的黏着层160面向第二基板120上的液晶层119的方式,使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借由黏着层160而彼此黏合。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先将液晶层119形成于第一基板110上,再以第一基板110上的黏着层160及液晶层119面向第二基板120上的方式,使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借由黏着层160而彼此黏合。
请参照图1D至图1E,形成黏着贯穿孔163于黏着层160中,且黏着贯穿孔163位于第一贯穿孔113与第二贯穿孔123之间。举例而言,可以借由钻头(drill)198,且至少以从第二基板120的第二贯穿孔123向第一基板110的第一贯穿孔113的方式,以借由机械钻孔的方式形成贯穿未固化的黏着层160的黏着贯穿孔163。如此一来,黏着贯穿孔163可以完全重叠于第二贯穿孔123。相较于激光钻孔的方式,借由机械钻孔的方式较为简单,但本发明并未排除使用激光钻孔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钻头198的形状并不需要对应于所欲形成的黏着贯穿孔163的形状。举例而言,于借由钻头198进行机械钻孔时,可以借由调整钻头198及被钻物(如:黏着层160)之间的水平或垂直相对位置,而使被钻物具有对应的孔洞或凹陷。
在本实施例中,黏着贯穿孔163接近第一基板110的边缘基本上可以与第一贯穿孔113的边缘切齐;或是,黏着层160可以向第一贯穿孔113的中心略为凸出。
在本实施例中,黏着贯穿孔163接近第二基板120的边缘基本上可以与第二贯穿孔123的边缘切齐;或是,黏着层160可以向第二贯穿孔123的中心略为凸出。
请参照图1E至图1F,在形成贯穿未固化的黏着层160的黏着贯穿孔163之后,可以固化具有黏着贯穿孔163的黏着层160,以形成具有框胶穿孔173的框胶170。也就是说,框胶170可以是被固化的黏着层160,且框胶穿孔173的外观或位置基本上对应于黏着贯穿孔163的外观或位置。
经过上述的制造方法后即可大致上完成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制作。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多个第一间隙物130、多个第二间隙物140、框胶170以及开孔180。第一间隙物130位于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之间。第二间隙物140位于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之间。框胶170位于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之间且覆盖第二间隙物140。开孔180至少贯穿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间隙物140位于开孔180与第一间隙物130之间,且框胶170覆盖第二间隙物140。
在本实施例中,开孔180可以更贯穿框胶170。也就是说,开孔180可以包括第一基板110的第一贯穿孔113、框胶170的框胶穿孔173以及第二基板120的第二贯穿孔123。第一基板110的第一贯穿孔113的第一孔径113d基本上小于第二基板120的第二贯穿孔123的第二孔径123d。也就是说,开孔180在第一基板110上的第一孔径113d基本上小于开孔180在第二基板120上的第二孔径123d。
框胶穿孔173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孔端171以及第二孔端172。第一孔端171较第二孔端172接近第一基板110,第二孔端172较第一孔端171接近第二基板120。
在本实施例中,框胶穿孔173于第一孔端171的边缘基本上可以与第一贯穿孔113的边缘切齐;或是,框胶170可以向第一孔端171的中心略为凸出。也就是说,第一孔端171的孔径171d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贯穿孔113的第一孔径113d,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框胶穿孔173于第二孔端172的边缘基本上可以与第二贯穿孔123的边缘切齐;或是,框胶170可以向第二孔端172的中心略为凸出。也就是说,第二孔端172的孔径172d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二贯穿孔123的第二孔径123d,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孔径113d与第二孔径123d的比值为0.50至0.95,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孔径113d与第二孔径123d的比值为0.40至0.8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2A至图2B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未直接标示)的制造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制造方法相似,其类似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类似的功能、材质或形成方式,并省略描述。具体而言,图2A至图2B绘示接续图1C的步骤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1C及图2A,于使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借由未固化的黏着层160而彼此黏合之后,可以借由光固化及/或热固化的方式,以形成固化的黏着层267。
请参照图2A至图2B,在形成固化的黏着层267之后,可以移除第一贯穿孔113与第二贯穿孔123之间固化的部分黏着层267,以形成具有框胶穿孔173的框胶170。举例而言,可以借由钻头298,且至少以从第二基板120的第二贯穿孔123向第一基板110的第一贯穿孔113的方式,以借由机械钻孔的方式以移除第一贯穿孔113与第二贯穿孔123之间固化的部分黏着层267。
经过上述的制造方法后即可大致上完成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未直接标示)的制作。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未直接标示)在外观上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外观类似,故不赘述及重复绘示。
图3A至图3B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300的制造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制造方法相似,其类似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类似的功能、材质或形成方式,并省略描述。
请参照图3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0上可以具有多个第一间隙物130及多个第二间隙物14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间隙物130的第二端132较第一端131接近第一基板110,而第二间隙物140的第四端142较第三端141接近第一基板110。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第一间隙物130及第二间隙物140的形状、材质及/或形成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的第一间隙物130及第二间隙物140的形状、材质及/或形成方式可以相同或相似,差别仅在于配置位置及对应的方向不同。
并且,在形成黏着层160于具有第一贯穿孔113的第一基板110上之后,可以借由类似于图1A至图1E的步骤,或是借由类似于图2A至图2B的步骤,以完成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0的制作。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多个第一间隙物130、多个第二间隙物140、框胶170以及开孔180。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0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类似,差别在于:第一间隙物130的第二端132较第一端131接近第一基板110,而第二间隙物140的第四端142较第三端141接近第一基板110。
图4A至图4D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4E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上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未直接标示)的制造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制造方法相似,其类似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类似的功能、材质或形成方式,并省略描述。
请参照图4A,提供第一基板410,提供第二基板420,其中于第一基板410或第二基板420上具有多个第一间隙物130、多个第二间隙物140以及多个第三间隙物450。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未限定提供第一基板410及提供第二基板420的先后顺序。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420上可以具有多个第一间隙物130、多个第二间隙物140及/或多个第三间隙物45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三间隙物450的材质例如为高分子材料(如:固化后的光阻材料),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三间隙物45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五端451及第六端452,第五端451的表面积小于第六端452的表面积,且第六端452较第五端451接近第二基板420。
在一未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基板410上可以具有多个第一间隙物130、多个第二间隙物140及/或多个第三间隙物450。类似于图3A所示,若第一基板410上具有第一间隙物130,则第一间隙物130的第二端132较第一端131接近第一基板410;若第一基板410上具有第二间隙物140,则第二间隙物140的第四端142较第三端141接近第一基板410;且/或若第一基板410上具有第三间隙物450,则第三间隙物450的第六端452较第五端451接近第一基板4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间隙物140的尺寸小于第三间隙物450的尺寸。举例而言,如图4E所示,第二间隙物140的第三端141的表面积小于第三间隙物450的第五端451的表面积。在一实施例中,第五端451的表面积可以是第一端131的表面积的1.5倍至2.5倍,且第五端451的表面积大于第三端141的表面积,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E所示,若定义第二间隙物140的第三端141的表面积的总和除以第二间隙物140分布范围(如:轮廓R2与轮廓R3之间的范围)为第二数值,且定义第一间隙物130的第一端131的表面积的总和除以第一间隙物130分布范围(如:轮廓R1与轮廓R2之间的范围)为第一数值,则前述的第二数值小于或等于前述的第一数值。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二数值可以是前述的第一数值的0.3倍至1.0倍,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E所示,若定义第三间隙物450的第五端451的表面积的总和除以第三间隙物450分布范围(如:轮廓R3以内的范围)为第三数值,且定义第一间隙物130的第一端131的表面积的总和除以第一间隙物130分布范围为第一数值,则前述的第三数值可以是前述的第一数值的0.5倍至1.5倍,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请继续参照图4A至图4B,使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借由黏着层160而彼此黏合。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先将黏着层160形成于第一基板410上,然后以第一基板410上的黏着层160面向第二基板420的方式,使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借由黏着层160而彼此黏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先将黏着层160形成于第二基板420上,然后以第二基板420上的黏着层160面向第一基板410的方式,使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借由黏着层160而彼此黏合。
在将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借由黏着层160而彼此黏合之后,黏着层160覆盖第二间隙物140及第三间隙物450。
在本实施例中,黏着层160可以不覆盖第一间隙物13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请继续参照图4B,彼此黏合的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之间可以具有液晶层119。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未限定于将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黏合前,液晶层119为形成于第一基板410上或为形成于第二基板420上。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先将液晶层119形成于第二基板420上,再以第一基板410上的黏着层160面向第二基板420上的液晶层119的方式,使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借由黏着层160而彼此黏合。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先将液晶层119形成于第一基板410上,再以第一基板410上的黏着层160及液晶层119面向第二基板420的方式,使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借由黏着层160而彼此黏合。
请参照图4B至图4C,可以将黏合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的黏着层160固化,以形成框胶470。也就是说,框胶470覆盖第二间隙物140及第三间隙物450。
请参照图4C至图4D,于形成框胶470之后,可以借由钻头498移除部分的第一基板410、部分的第二基板420、部分的框胶470以及部分的第三间隙物450。在移除部分的第一基板410之后,可以形成具有第一贯穿孔113的第一基板110。在移除部分的第二基板420之后,可以形成具有第二贯穿孔123的第二基板120。在移除部分的框胶470之后,可以形成具有框胶穿孔173的框胶170。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未限定移除部分的第一基板410、移除部分的第二基板420、移除部分的框胶470以及移除部分的第三间隙物450的先后顺序。在一实施例中,至少先需进行移除部分的第一基板410或移除部分的第二基板420的其中之一的步骤后,才可进行移除部分的框胶470以及移除部分的第三间隙物450的步骤。也就是说,在一实施例中,于形成第二贯穿孔123或第一贯穿孔113之后,才移除部分的第三间隙物450。
经过上述的制造方法后即可大致上完成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未直接标示)的制作。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未直接标示)在外观上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外观类似,故不赘述及重复绘示。
图5A至图5B依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未直接标示)的制造方法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未直接标示)的制造方法相似,其类似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类似的功能、材质或形成方式,并省略描述。具体而言,图5A至图5B绘示接续图4B的步骤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4B及图5A,可以将黏合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的黏着层160固化,以形成框胶470。也就是说,框胶470覆盖第二间隙物140及第三间隙物450。
请参照图5A至图5B,于形成框胶470之后,可以借由钻头598a移除部分的第一基板410。在移除部分的第一基板410之后,可以形成具有第一贯穿孔113的第一基板110。
在一未绘示的实施例中,在移除部分的第一基板410的步骤中,可以进一步地移除部分的框胶470及/或部分的第三间隙物450。
请参照图5B,于移除部分的第一基板410之后,可以借由钻头598b移除部分的第二基板420。在移除部分的第二基板420之后,可以形成具有第二贯穿孔123的第二基板120。
在本实施例中,在移除部分的第二基板420的步骤中,可以进一步地移除部分的框胶470及/或部分的第三间隙物450。
经过上述的制造方法后即可大致上完成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未直接标示)的制作。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在外观上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未直接标示)的外观类似,故不赘述及重复绘示。
图6A至图6B依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6C依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0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上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未直接标示)的制造方法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未直接标示)的制造方法相似,其类似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类似的功能、材质或形成方式,并省略描述。
请参照图6A,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420上可以具有多个第一间隙物130、多个第二间隙物140及/或一个第三间隙物650。第三间隙物650的材质例如为高分子材料(如:固化后的光阻材料),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三间隙物65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五端651及第六端652。如图6C所示,第五端651的表面积小于第六端652的表面积,且第六端652较第五端651接近第二基板42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C所示,若定义第三间隙物650的第五端651的表面积的总和除以第三间隙物650分布范围(如:轮廓R3以内的范围)为第四数值,且定义第一间隙物130的第一端131的表面积的总和除以第一间隙物130分布范围为第一数值,则前述的第四数值可以大于前述的第一数值。
请参照图6A至图6B,使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借由黏着层160而彼此黏合。
在使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借由黏着层160而彼此黏合之后,可以借由类似于图4C至图4D所绘示的步骤,以完成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未直接标示)的制作。举例而言,可以将黏合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的黏着层160固化,以形成框胶470。并且,于形成框胶470之后,移除部分的第一基板410、部分的第二基板420、部分的框胶470以及第三间隙物450,以形成具有第一贯穿孔113的第一基板110、具有第二贯穿孔123的第二基板120,及具有框胶穿孔173的框胶170。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未直接标示)在外观上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外观类似,故不赘述及重复绘示。
图7A至图7C依照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制造方法的部分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700的制造方法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未直接标示)的制造方法相似,其类似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类似的功能、材质或形成方式,并省略描述。
请参照图7A,提供第一基板410,提供第二基板420,其中于第一基板410或第二基板420上具有多个第一间隙物130以及多个第二间隙物140。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未限定提供第一基板410及提供第二基板420的先后顺序。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420上可以具有多个第一间隙物130及/或多个第二间隙物14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请参照图7A至图7B,使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借由黏着层760而彼此黏合。黏着层760包括第一黏着部分761以及第二黏着部分762。第一黏着部分761与第二黏着部分762彼此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先将第一黏着部分761与第二黏着部分762形成于第一基板410上,然后以第一基板410上的第一黏着部分761与第二黏着部分762的面向第二基板420的方式,使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借由黏着层760而彼此黏合。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先将第一黏着部分761与第二黏着部分762形成于第二基板420上,然后以第二基板420上的第一黏着部分761与第二黏着部分762的面向第一基板410的方式,使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借由黏着层760而彼此黏合。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先将第一黏着部分761与第二黏着部分762的其中之一形成于第一基板410上,且将第一黏着部分761与第二黏着部分762的其中另一形成于第二基板420上,然后以第一基板410上的第一黏着部分761与第二黏着部分762的其中之一面向第二基板420上的第一黏着部分761与第二黏着部分762的其中另一的方式,使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借由黏着层760而彼此黏合。
在将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借由黏着层760而彼此黏合之后,黏着层760的第一黏着部分761覆盖第二间隙物140,且黏着层760的第二黏着部分762位于多个第二间隙物14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黏着层760的第二黏着部分762可以不覆盖第二间隙物14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请参照图7B,可以将黏合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的第一黏着部分761固化,以形成框胶770。也就是说,框胶770覆盖第二间隙物140。并且,可以将黏合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的第二黏着部分762固化,以形成支持物776。也就是说,框胶770与支持物776彼此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框胶770与支持物776可以借由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所形成。也就是说,框胶770与支持物776的材质及/或厚度基本上相同或相似。
请参照图7B至图7C,在形成框胶770及支持物776之后,可以借由类似于图4C或图5A至图5B所绘示的步骤,移除部分的第一基板410、部分的第二基板420以及支持物776。在移除部分的第一基板410之后,可以形成具有第一贯穿孔113的第一基板110。在移除部分的第二基板420之后,可以形成具有第二贯穿孔123的第二基板120。
经过上述的制造方法后即可大致上完成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700的制作。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7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多个第一间隙物130、多个第二间隙物140、框胶770以及开孔780。框胶770位于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之间且覆盖第二间隙物140。开孔780贯穿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
框胶穿孔773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孔端771以及第二孔端772。第一孔端771较第二孔端772接近第一基板110,第二孔端772较第一孔端771接近第二基板120。
在本实施例中,框胶穿孔773于第一孔端771的边缘与第一贯穿孔113的边缘可以具有一间距。也就是说,第一孔端771的孔径771d可以等于或大于第一贯穿孔113的第一孔径113d,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框胶穿孔773于第二孔端772的边缘与第二贯穿孔123的边缘可以具有另一间距。也就是说,第二孔端772的孔径772d可以等于或大于第二贯穿孔123的第二孔径123d,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开孔,而可以使其适于与其它电子元件整合。另外,借由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显示面板,可以适于与其它电子元件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前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如:显示面板100、300、700或类似于显示面板100、300、700的显示面板)的使用方式。举例而言,本发明并不限定前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必需构成后续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也就是说,前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应用方式可依据需求而进行调整。
图8依照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电子装置800包括显示面板100以及光学感测元件891。光学感测元件891对应于显示面板100的开孔180配置。光学感测元件891与第一基板110位于第二基板120的相同侧。
光学感测元件891可以具有感测面891a,且感测面891a所面对的方向基本上相同于从第一基板110向第二基板120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感测面891a可以完全重叠于第一贯穿孔113的开口区域,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0位于第二基板120与光学感测元件891之间,且第一孔径113d与第二孔径123d的比值为0.40至0.8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800可以更包括表面盖板897。表面盖板897例如是保护玻璃(Cover Lens),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表面盖板897可以具有遮光层898,且表面盖板897可以借由光学胶899黏着于第二基板120上。
图9依照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900与第八实施例的电子装置800相似,其类似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类似的功能,并省略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感测元件891可以位于第二基板120与第一基板110之间,且第一孔径113d与第二孔径123d的比值为0.50至0.95。
举例而言,电子装置900可以包括载台892,以使配置于载台892上的光学感测元件891可以位于第二基板120与第一基板110之间。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未限定载台892为固定式或移动式。
图10依照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1000与第八实施例的电子装置800相似,其类似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类似的功能,并省略描述。
电子装置1000的显示面板1001与电子装置800、900的显示面板100类似,差别在于:显示面板1001的框胶穿孔173的侧壁上具有吸光层1092。吸光层1092可以为具有单层结构的膜层或具有多层结构的膜层,于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
举例而言,可以在形成框胶穿孔173之后,于第一贯穿孔113的侧壁、第二贯穿孔123的侧壁及/或框胶穿孔173的侧壁上形成具有吸光材质的膜层,而可以形成吸光层1092。
在一实施例中,吸光层1092可以降低开孔180的斜向侧壁所可能产生的光绕射或反射问题,而可以降低对光学感测元件891所产生的影像干扰。
图11依照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1100与第十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0相似,其类似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类似的功能,并省略描述。
电子装置1100的显示面板1101与电子装置1000的显示面板1001类似,差别在于:显示面板1101的框胶穿孔173的侧壁上具有反光层1093及吸光层1092,且反光层1093位于框胶穿孔173的侧壁与吸光层1092之间。反光层1093可以为具有单层结构的膜层或具有多层结构的膜层,于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
举例而言,可以在形成框胶穿孔173之后,先于第一贯穿孔113的侧壁、第二贯穿孔123的侧壁及/或框胶穿孔173的侧壁上形成具有反光材质的膜层,而可以形成反光层1093。并且,于形成反光层1093之后,再于反光层1093上形成吸光层1092。
在一实施例中,反光层1093可以降低显示面板1101的光被吸收的可能,而可以提升所发出的光的光利用率。并且,位于反光层1093上的吸光层1092可以降低开孔180的斜向侧壁所可能产生的光绕射或反射问题,而可以降低对光学感测元件891所产生的影像干扰。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装置所包括的显示面板具有开孔,光学感测元件对应于显示面板的开孔配置,且光学感测元件与第一基板位于第二基板的相同侧。因此,可以提升光学感测元件的收光角度及/或收光效率,且可以在电子装置的使用上适于广角收光的需求。
图12是一物件或区域完全重叠于另一物件或区域的立体示意图。
在本文中,若物件或区域M完全重叠于物件或区域N,表示物件或区域M的垂直投影M’完全位于物件或区域N的垂直投影N’内或重合(如图12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开孔,而可以使其适于与其它电子元件整合。另外,借由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显示面板,可以适于与其它电子元件整合。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装置所包括的显示面板具有开孔,光学感测元件对应于显示面板的开孔配置,且光学感测元件与第一基板位于第二基板的相同侧。因此,可以提升光学感测元件的收光角度及/或收光效率,且可以在电子装置的使用上适于广角收光的需求。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贯穿孔;
提供一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二贯穿孔,其中于该第一基板或该第二基板上具有多个第一间隙物或多个第二间隙物;以及
形成一框胶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使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借由该框胶而彼此黏合,该框胶覆盖所述第二间隙物,该框胶具有一框胶穿孔,且该框胶穿孔位于该第一贯穿孔与该第二贯穿孔之间;
其中,该第一贯穿孔具有一第一孔径,该第二贯穿孔具有一第二孔径,且该第一孔径小于该第二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框胶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步骤包括:
形成一黏着层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使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借由该黏着层而彼此黏合,且该黏着层覆盖所述第二间隙物,其中该第一贯穿孔重叠于该第二贯穿孔,且部分的该黏着层位于该第一贯穿孔与该第二贯穿孔之间;
形成一黏着贯穿孔于该黏着层中,且该黏着贯穿孔位于该第一贯穿孔与该第二贯穿孔之间;以及
固化具有该黏着贯穿孔的该黏着层,以形成具有该框胶穿孔的该框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框胶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步骤包括:
形成一黏着层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使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借由该黏着层而彼此黏合,且该黏着层覆盖所述第二间隙物,其中该第一贯穿孔重叠于该第二贯穿孔,且部分的该黏着层位于该第一贯穿孔与该第二贯穿孔之间;
固化该黏着层;以及
移除该第一贯穿孔与该第二贯穿孔之间固化的部分该黏着层,以形成具有该框胶穿孔的该框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黏着层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步骤包括:
形成该黏着层于该第一基板上;以及
以该第一基板上的该黏着层面向该第二基板的方式,使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借由该黏着层而彼此黏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形成至少一膜层于该框胶穿孔的侧壁上。
CN201910966679.2A 2019-03-28 2019-10-12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10780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1008A TWI695208B (zh) 2019-03-28 2019-03-28 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及電子裝置
TW108111008 2019-03-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0491A CN110780491A (zh) 2020-02-11
CN110780491B true CN110780491B (zh) 2022-08-16

Family

ID=69386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6679.2A Active CN110780491B (zh) 2019-03-28 2019-10-12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0491B (zh)
TW (1) TWI69520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4636A (zh) * 2011-03-03 2012-09-05 聚阳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集光装置及其集光方法
CN107214864A (zh) * 2017-07-31 2017-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制作方法、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7968157A (zh) * 2017-11-24 2018-04-27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有源矩阵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1131A (zh) * 2018-07-27 2018-10-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983469A (zh) * 2018-07-27 2018-12-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445171A (zh) * 2018-12-29 2019-03-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06129B1 (ko) * 2012-03-28 2014-06-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6331213U (zh) * 2016-11-03 2017-07-14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钻孔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4636A (zh) * 2011-03-03 2012-09-05 聚阳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集光装置及其集光方法
CN107214864A (zh) * 2017-07-31 2017-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制作方法、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7968157A (zh) * 2017-11-24 2018-04-27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有源矩阵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1131A (zh) * 2018-07-27 2018-10-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983469A (zh) * 2018-07-27 2018-12-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445171A (zh) * 2018-12-29 2019-03-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0491A (zh) 2020-02-11
TW202036109A (zh) 2020-10-01
TWI695208B (zh) 2020-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63861B1 (ko) 유리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접촉 감지 디스플레이
AU2011382863B2 (en) Curved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US9368856B2 (en) Window assembly for display device with antenna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734074B (zh) 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JP200716355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3064552A (zh) 触控面板显示器及其组装方法以及触控感测模块
KR20020048875A (ko) 평면표시소자의 제조방법
WO2022011748A1 (zh) 屏幕组件和显示装置
WO2004027497A1 (ja) 半透過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US10770688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50124182A1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touch panel
CN110880526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87427B (zh) 一种偏光片、电子设备及偏光片的制备方法
WO2017071007A1 (zh) 具触控与三次元影像显示功能的装置
US1031761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N110780491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0333624B (zh) 显示模块
US20170115445A1 (en) Light guide fil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ight guide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and recycling methods thereof
CN111474749B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090037570A (ko) 플라스틱 몰딩을 이용한 카메라 모듈 제작방법
US1109286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US10510982B2 (en)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0113395A1 (zh) 光学反光器、指纹识别模组、移动终端和反光器封装方法
KR20120008435U (ko) 개선된 터치패널의 구조
JP2006106087A (ja) 半透過型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