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4788B - 层叠体、层叠体的生产方法以及印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层叠体、层叠体的生产方法以及印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4788B
CN110774788B CN201910676237.4A CN201910676237A CN110774788B CN 110774788 B CN110774788 B CN 110774788B CN 201910676237 A CN201910676237 A CN 201910676237A CN 110774788 B CN110774788 B CN 1107747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color layer
metallic tone
metallic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62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4788A (zh
Inventor
西泽辽
高津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088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9154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74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4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4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4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41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5/0058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on metals and oxidised metal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41M5/504Backco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6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 B05D3/061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using U.V.
    • B05D3/065After-treatment
    • B05D3/067Curing or cross-linking the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multicolour or other optical effects
    • B05D5/067Metallic effe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41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5/0047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by ink-jet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09Coatings prepared by radiation-curing, e.g. using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81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r waves, e.g. ultraviolet radiation, electron b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02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spra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202/00Metallic substr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40Cover layers; Layers separated from substrate by imaging layer; Protective layers; Layers applied before ima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k Jet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层叠体、层叠体的生产方法以及印刷系统,该层叠体具有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层叠体具备:基材(10),其有具有金属色调光泽的金属色调光泽层(12);以及彩色层(20),其层叠于金属色调光泽层(12),其中,彩色层(20)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1067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

Description

层叠体、层叠体的生产方法以及印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体、层叠体的生产方法以及印刷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外观性,开发出一种在各种构件的表面形成金属光泽面或半金属光泽面(以下也统称为金属色调光泽面。)的技术。作为这样的技术,特别地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利用金属墨进行印刷来形成金属光泽面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946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通过在上述那样的金属色调光泽面(除了通过专利文献1的技术形成的金属色调光泽面以外,例如也可以为金属板、通过蒸镀等形成的金属膜等的表面)上印刷被适当进行了控制的形态的彩色层,能够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层叠体、具有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层叠体的生产方法以及能够生产具有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层叠体的印刷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所涉及的层叠体具备:
基材,其具备具有金属色调光泽的金属色调光泽面;以及
彩色层,其层叠于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
其中,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1067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具有上述特性的彩色层,能够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层叠于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的所述彩色层既可以形成为覆盖金属色调光泽面,也可以设置于金属色调光泽面的一部分(下文中的层叠于金属色调光泽面的彩色层也同样)。基材的金属光泽面例如是基材的至少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即可(下文中的金属色调光泽面也同样)。
也可以是,所述彩色层具有10以上的ΔL*和300以上的LogHAZE。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具有上述特性的彩色层,能够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也可以是,所述彩色层的所述算术平均高度和所述透过浓度在所述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133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具有上述特性的彩色层,能够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也可以是,所述基材具备基底构件和金属色调光泽层,所述金属色调光泽层是利用金属墨形成在该基底构件上的,且具有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设置金属色调光泽层,能够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所述金属色调光泽层例如设置于基底构件的至少个一面的至少一部分即可。
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所涉及的层叠体具备:
基材,其具备具有金属色调光泽的金属色调光泽面;以及
彩色层,其层叠于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
其中,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0625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具有上述特性的彩色层,能够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也可以是,所述彩色层具有35以上的ΔL*和700以上的LogHAZE。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具有上述特性的彩色层,能够得到呈哑光色调且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也可以是,所述彩色层具有50以上的Rspec。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具有上述特性的彩色层,能够得到呈镜面色调且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也可以是,所述彩色层具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35以上的ΔL*和700以上的LogHAZE,所述第二部分具有50以上的Rspec。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够表现出质感不同的金属色调光泽。
也可以是,所述基材的至少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为金属制。
根据上述结构,金属色调光泽面为金属制,由此能够容易地得到金属色调光泽。此外,所述基材例如既可以为金属制,也可以是在非金属的基材上形成形成有金属色调光泽面的金属膜等所得到的。
本发明的第三观点所涉及的层叠体具备:
基材,其具备具有金属色调光泽的金属色调光泽面;以及
彩色层,其层叠于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
其中,所述彩色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能够使被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反射后的光透过的厚度,且所述彩色层对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附加颜色。
根据以上的结构,彩色层能够使光透过,由此能够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也可以是,所述彩色层具有凹凸形状,至少凹部使被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反射后的光透过。
根据以上的结构,凹部能够使光透过,由此能够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本发明的第四观点所涉及的层叠体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第一工序,准备基材,所述基材具备具有金属色调光泽的金属色调光泽面;以及
第二工序,通过喷墨方式在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上印刷彩色层,
其中,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将所述彩色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能够使被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反射后的光透过的厚度。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能够使所述光透过的彩色层,能够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工序包括以下工序:
第2-1工序,选择预先准备的多个印刷条件中的任一个印刷条件,所述多个印刷条件用于印刷对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附加颜色的所述彩色层;以及
第2-2工序,基于在所述第2-1工序中选择出的所述印刷条件来印刷所述彩色层。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使用预先准备的印刷条件,能够容易地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工序包括选择工序,在所述选择工序中,选择(1)第一基材和(2)第二基材中的任一个来作为所述基材,所述(1)第一基材具备基底构件和金属色调光泽层,该金属色调光泽层是利用金属墨形成于该基底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上的,且具有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所述(2)第二基材具有形成有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的金属部分,
在所述选择工序中选择了所述第一基材的情况下的所述多个印刷条件的各印刷条件为印刷以下的所述彩色层的条件: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1067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
在所述选择工序中选择了所述第二基材的情况下的所述多个印刷条件的各印刷条件为印刷以下的所述彩色层的条件: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0625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
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根据金属色调光泽面的材料,以用于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优选的印刷条件来印刷彩色层。
本发明的第五观点所涉及的印刷系统具备:
印刷机构,其能够利用辐射线固化型墨以喷墨方式对具有金属色调光泽的金属色调光泽面进行印刷;以及
印刷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印刷机构,利用该印刷机构在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上印刷彩色层,
其中,所述印刷控制部以使该彩色层的至少一部分成为能够使被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反射的光透过的厚度的方式印刷所述彩色层。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能够使所述光透过的彩色层,能够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也可以是,所述印刷控制部从存储用于印刷对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附加颜色的所述彩色层的多个印刷条件的存储部获取所述多个印刷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印刷条件,基于所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印刷条件来印刷所述彩色层。
根据以上的结构,无需由用户设定印刷条件,能够容易地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也可以是,所述印刷条件能够由用户编辑,
所述印刷控制部基于编辑后的所述印刷条件来印刷所述彩色层。
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容易地得到按照用户的喜好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印刷条件的各印刷条件为印刷以下的所述彩色层的条件: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1067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具有上述特性的彩色层,能够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印刷条件的各印刷条件为印刷以下的所述彩色层的条件: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0625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具有上述特性的彩色层,能够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印刷条件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印刷条件和一个以上的第二印刷条件,
在具备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的基材为第一基材时,由所述印刷控制部获取所述第一印刷条件,所述第一基材具备基底构件和金属色调光泽层,该金属色调光泽层是利用金属墨形成于该基底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上的,且具有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
在所述基材为具有形成有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的金属部分的第二基材时,由所述印刷控制部获取所述第二印刷条件,
其中,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印刷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条件与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印刷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印刷条件不同。
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得到根据金属色调光泽面的材料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也可以是,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印刷条件包括印刷以下的所述彩色层的条件: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1067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优选全部的第一印刷条件为该条件),
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印刷条件包括印刷以下的所述彩色层的条件: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0625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优选全部的第二印刷条件为该条件)。
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根据金属色调光泽面的材料,以用于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优选的印刷条件来印刷彩色层。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层叠体、具有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层叠体的生产方法以及能够生产具有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层叠体的印刷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印刷物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基材的示意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在基材设有彩色层的印刷物的示意截面图。
图4是表示点的形成图案的示意图。
图5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印刷物的示意截面图。
图6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印刷物的示意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概要结构图。
图8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在基材设有彩色层的印刷物的示意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的概要结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第一印刷信息(图10的A)和第二印刷信息(图10的B)的内容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利用喷墨打印机印刷的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由喷墨打印机执行的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1的ΔL*与LogHAZE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1的Sa与透过浓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2的ΔL*与LogHAZE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2的Sa与透过浓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基材;11:薄片;12:金属色调光泽层;20、30、40:彩色层;50:基材;60:彩色层;21、31、61:点;22:间隙;32、62:薄膜部分;100:喷墨打印机;110:搬送机构;120:墨容器;130:墨供给机构;140:打印头;150:驱动机构;160:辐射线照射部;170:控制部;300:计算机;310:存储部;320:控制部;330:操作部;340:显示部;G:图像;G1:第一图像;G2:第二图像;P、Q、R、S:印刷物;PS:印刷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层叠体的生产方法以及印刷物)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层叠体(印刷物)的生产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生产方法包括第一工序S1和第二工序S2,在第一工序S1中,准备具备金属色调光泽面的基材,在第二工序S2中,在金属色调光泽面上印刷彩色层。此外,金属色调光泽包括金属光泽和半金属光泽。
在第一工序S1中准备的基材具备具有金属色调光泽的金属色调光泽面即可。例如,准备如图2那样的、利用金属墨在合成树脂制的薄片11上形成具有金属色调光泽(金属光泽或半金属光泽)的金属色调光泽层12所得到的基材10。该基材10可以为金属板,也可以是通过电镀、蒸镀等在规定构件上形成金属膜来作为金属色调光泽层12所得到的构件等。薄片11也可以不是合成树脂制。例如,可以是纸、布帛等。
在第二工序S2中,利用具有规定颜色的UV(紫外线)固化型墨在基材10的金属色调光泽层12上印刷彩色层20。由此,形成如图3所示那样的在基材10上印刷有彩色层20的印刷物P。彩色层20形成图像。也就是说,在第二工序S2中,印刷由彩色层20表现的图像。彩色层20可以为单色,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的颜色。
UV(紫外线)固化型墨除了含有成为彩色层的颜色的着色材料以外,还含有聚合引发剂以及由于接受紫外线的照射而发生聚合的单体或低聚物等的树脂(聚丙烯酸酯等)。
利用喷墨打印机,以喷墨方式形成彩色层20。以喷墨方式射出的UV固化型墨固化后固着在所述基材10上,由此形成彩色层20。彩色层20由构成图像的多个(大量的)点21构成。各点21是在使从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头喷出的一滴或多滴UV固化型墨着落于基材10的规定部位之后通过紫外线照射使该UV固化型墨固化并固着而得到。在各点21之间形成有间隙22。该间隙22既可以是如图4的(a)所示那样通过相邻的点21彼此分离而形成的间隙,也可以是如图4的(b)所示那样形成于局部重叠的点21之间的间隙。
金属色调光泽层12从各点21的间隙22露出。点21不使被金属色调光泽层12反射(例如镜面反射)后的光透过,但间隙22(彩色层20中的厚度为“0”的部分。该部分也是彩色层20的一部分)使被金属色调光泽层12反射(例如镜面反射)后的光透过。因而,观看印刷物P的人(以下也称作观察者。)视觉识别到彩色层20的点21,并且经由间隙22视觉识别到金属色调光泽层12。由此,印刷物P被视觉识别为具有点21的颜色(彩色层20的颜色)的金属色调光泽(彩色金属光泽)。特别地,通过使间隙22微小到肉眼确认不到或难以确认的程度,能够使印刷物P被视觉识别为具有以设置有彩色层20的部分均匀地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通过调整间隙22的大小(俯视观察彩色层20等时的大小。点21的大小等也同样)等,能够控制印刷物P的外观。当间隙22过大时,点21变得稀疏,着色看起来不均匀,或者无法视觉识别出被着色的颜色(特别是在点21小的情况下)。另外,当间隙22过小时,金属色调光泽层12的大部分被各个点21隐藏,导致失去金属色调光泽。
此外,在如图4的(b)所示那样点21与点21相连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作为该相连的部分(重叠部分)的薄膜部分设为使被金属色调光泽层12反射(例如镜面反射)后的光透过的厚度。由此,也能够视觉识别为具有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另外,也可以是,在图4的(a)、(b)这两者中,点21(在(b)的情况下为薄膜部分以外的部分)也形成为能够使光透过的厚度。在(b)的情况下,与薄膜部分相比,点21更不易使光透过。由此,也能够视觉识别为具有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彩色层20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1067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为宜。换言之,彩色层20的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满足y<-8/75x+0.8的关系为宜。并且,使得层叠于基材10之后的彩色层20的ΔL*为10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且25以下)、LogHAZE为300以上(更优选为400以上)为宜。并且,更优选的是,彩色层20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在所述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133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换言之,彩色层20的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满足y<-2/15x+0.8的关系为宜。调整每一点的UV固化型墨的喷出量(该量越多,则一点的直径越大)、点的密度(每单位面积的点的数量)以及从使UV固化型墨喷出并着落于基材10起至使该UV固化型墨固化为止的期间(该期间越长则在该期间内墨的扩散范围越大,因此间隙22变小并且所述薄膜部分变厚)以使具有这样的特性为宜。此外,彩色层20的反射浓度优选为0.5以上。
算术平均高度(Sa)是使Ra(线的算术平均高度)在面上扩展所得到的参数,表示各点的高度与表面的平均面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该参数的值越高则面的粗糙度越大。例如,能够利用KEYENCE公司制的形状分析激光显微镜:型号VK-X200系列等,来测定该算术平均高度(Sa)。
物体(彩色层20)越不易使光透过透过,则浓度越高。当设入射光束为I0、透过光束为I时,通过-log10(I/I0)来计算透过浓度Dr。透过浓度有平行光浓度和扩散光浓度这两种,平行光浓度是测定向物体垂直地照射入射光后沿垂直方向从物体透过后的光所得到的浓度,扩散光浓度是测定所有方向的透过光所得到的浓度,但本说明书中的透过浓度是平行光浓度。例如,能够利用Sakata Inx Eng.公司制的D200-II透过浓度计、X-Rite公司制的361T桌面型透过浓度计来测定该透过浓度。
当彩色层20的透过浓度低时,视觉识别到基材10的金属色调光泽,得到金属色调,因此基本上优选透过浓度越低越好。另一方面,当算术表面高度大时,在彩色层20的表面发生漫反射而失去金属感和色彩感(看不到金属色调光泽或者看不到彩色层20的颜色)。因此,当彩色层20的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满足y<-8/75x+0.8的关系时,得到优选的金属感和色彩感。当彩色层20的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满足y<-2/15x+0.8的关系时,得到更优选的金属感和色彩感。此外,如上述的那样,基本上优选透过浓度越低越好,但当透过浓度过低时,着色程度下降,因此存在失去色彩感的风险。因此,透过浓度优选为0.01以上,更优选为0.05以上。
如下述的那样测定ΔL*的值。首先,将与测定试样面(彩色层印刷面)垂直的轴设为0°(基准),使印刷面反射从置于相对于该0°呈25°、45°以及75°的各个位置的光源照射的光,在0°的位置接受反射光,由此测定亮度。在此,将来自各个光源的光被印刷面反射后的亮度设为L25(25°的光源的情况下)、L45(45°的光源的情况下)、L75(75°的光源的情况下),计算L25与L75的亮度差来作为ΔL*。例如,能够利用Konica Minolta公司制的分光测色计来测定该值。
LogHAZE的HAZE的值是基于ASTM E430/ISO 13803以20°的入射光角度进行测定时得到的雾影值(单位:HAZE UNIT(HU))。例如,能够利用Konica Minolta公司制的RHOPOINT-IQ或BYK-Gardner制的Micro Haze Plus来测定该值。根据LogHAZE=1285×log[(HAZE值/20)+1](其中,log为常用对数)求出LogHAZE的值。可以说,LogHAZE的值越高,则映在测定表面(彩色层20)的反射像越模糊(彩色层20凹凸不平),LogHAZE值越低,则映在测定表面(彩色层20)的反射像的对比度越高(彩色层20不凹凸)。
物体(彩色层20)反射的光越多,则反射浓度越高。当设入射光束为I0、反射光束I为时,通过-log10(I/I0)来计算反射浓度Dr。例如,能够利用X-Rite公司制的500系列分光浓度计来测定该反射浓度。
(喷墨打印机)
作为印刷彩色层20的喷墨打印机,例如可以使用图7所示的喷墨打印机100。喷墨打印机100具备搬送机构110、墨容器120、墨供给机构130、打印头140、驱动机构150、辐射线照射部160以及控制部(控制器)170。
搬送机构110沿前后方向搬送基材10。搬送机构110由带式输送机构成。搬送机构110也可以具备用于放置基材10的工作台和用于驱动工作台的驱动机构。
墨容器120是储存辐射线固化型墨(例如UV固化型墨)的墨盒或墨瓶,安装于喷墨打印机100。
墨供给机构130是向打印头140供给墨容器120内的辐射线固化型墨的机构。墨供给机构130具备用于贮存辐射线固化型墨的子容器、用于向子容器供给墨容器120内的辐射线固化型墨的供给管、形成使子容器中贮存的辐射线固化型墨经由打印头140循环的循环路径的循环管、控制辐射线固化型墨在循环路径中的循环的阀以及驱动该阀的驱动装置。
打印头140以喷墨方式喷出从墨供给机构130供给的辐射线固化型墨来将该辐射线固化型墨涂布于基材10。打印头140具备用于贮存在墨供给机构130的所述循环路径中循环的墨的贮存室、用于将贮存室中贮存的辐射线固化型墨排出的压电元件或加热器、以及用于将排出的辐射线固化型墨喷出的喷嘴。此外,也可以是,以沿后述的主扫描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多组贮存室、压电元件或加热器、以及喷嘴。由此,能够对沿主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同时喷出辐射线固化型墨。
驱动机构150使打印头140沿与基材10的搬送方向(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驱动机构150具备用于搭载打印头140的滑架以及使滑架沿与副扫描方向正交的主扫描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构成为:包括将滑架以能够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的导轨、用于牵引滑架的牵引绳以及用于卷绕牵引绳的卷绕机构(在导轨的两各端部各配置一组)。
辐射线照射部160包括向着落于基材10的辐射线固化型墨照射辐射线(例如紫外线)的灯等。辐射线照射部160搭载在上述的滑架上。
控制部170控制搬送机构110(例如上述带式输送机或驱动机构)、墨供给机构130(例如上述驱动装置)、打印头140(例如上述压电元件或加热器)、驱动机构150(例如上述卷绕机构)以及光照射部160,来进行向基材10涂布辐射线固化型墨的印刷处理。
为了进行该处理,控制部170构成为:包括用于存储程序、各种数据的存储装置(硬盘、闪存等)、通过使用各种数据执行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程序来实际地执行所述印刷处理的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该处理器的主存储器以及各种接口。控制部170例如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印刷处理)
印刷处理是以从外部的主计算机等提供了图像数据为契机而开始的。所述图像数据包括有没有针对每个像素喷出辐射线固化型墨的数据。此外,在此,将墨的喷出量设为固定,但也可以使喷出量根据像素而变化。
首先,控制部170控制搬送机构110来使基材10移动至印刷开始位置。接着,控制部170控制驱动机构150来使打印头140沿主扫描方向相对于基材10以固定的搬送速度相对地移动。在该移动中,在打印头140所具备的喷嘴到达喷出辐射线固化型墨的像素的位置(根据图像数据来指定)的定时,控制部170控制该打印头140来从该喷嘴以液滴的形式喷出辐射线固化型墨。在此期间,辐射线照射部160追随打印头140进行移动,向着落于基材10的辐射线固化型墨照射辐射线来使该辐射线固化型墨固化(固着)。此外,能够通过辐射线照射部160与打印头140的喷嘴之间的间隔来控制辐射线固化型墨的固化定时(也就是说,能够通过墨的扩散程度来控制间隙22的大小、所述薄膜部分的厚度)。此外,从墨着落于基材10起至照射辐射线为止的间隔例如设为1秒~60秒,更优选为20秒~30秒为宜。
之后,控制部170控制搬送机构110来将基材10沿副扫描方向输送与一个像素相应的距离。之后,控制部170使打印头140一边与上述同样地沿副扫描方向移动一边喷出墨,来进行第二行的印刷。控制部170重复以上控制来进行各行的印刷。通过各行的印刷,来印刷彩色层20(图像)整体。通过这样,控制部170控制打印头140相对于基材10的相对移动(也可以使基材10侧移动),来印刷任一个彩色层20。
也可以在打印头140中沿主扫描方向设置多个喷嘴,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70将介质沿主扫描方向输送与该喷嘴的数量的像素相当的距离。
除了通过辐射线照射部160与打印头140的喷嘴之间的间隔等对UV固化型墨的固化定时进行调整以外,还能够通过在控制部170侧控制喷出墨的间隔(点密度)、每一点的墨的量来控制间隙22的大小、所述薄膜部分的厚度,由此能够控制上述ΔL*等各数值,从而也能够控制印刷物P的外观(相对于金属色调光泽的着色程度等)。
(变形例1)
作为印刷物P的其它形式,也可以形成如图5所示那样的印刷物Q。印刷物Q具备彩色层30以取代彩色层20。彩色层30除了具备与上述点21对应的点31以外,还具备将该点31分别相连的薄膜部分32。薄膜部分32由UV固化型墨形成,且与点31形成为一体。通过将从来自所述打印头140的一滴UV固化型墨着落于基材10起至向该UV固化型墨照射紫外线为止的时间设为比图3的情况下的该时间长的时间,能够形成薄膜部分32。通过使所述时间长,能够使构成各点31的UV固化型墨的扩散范围与该时间相应地变大而相连来形成薄膜部分32。此外,通过在调整所述时间的基础上还增多每个点的墨量或提高点密度,或者通过增多每个点的墨量或提高点密度来取代调整所述时间,有时也能够形成薄膜部分32。由薄膜部分32和点部分31形成凹凸。薄膜部分32的厚度形成为能够使光透过的厚度,使被金属色调光泽层12反射(例如镜面反射)后的光透过。观察者视觉识别出彩色层30的点31,并且经由薄膜部分32视觉识别出金属色调光泽层12。由此,印刷物Q被视觉识别为具有点31的颜色(彩色层30的颜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特别地,通过使由薄膜部分32和点31形成的凹凸微小到肉眼确认不到或难以确认的程度,能够使印刷物Q被视觉识别为具有以设置有彩色层30的部分均匀地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此外,点31也可以形成为能够使光透过的厚度。在该情况下,与薄膜部分32相比,点31不易使光透过。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刷物Q也能被视觉识别为具有点31的颜色(彩色层30的颜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变形例2)
作为印刷物P的其它形式,也可以形成如图6所示的那样的印刷物R。印刷物R具备彩色层40以取代彩色层20。彩色层40是具有均匀的厚度的平坦的层。通过将从来自所述打印头140的一滴UV固化型墨着落于基材10起至向该UV固化型墨照射紫外线为止的时间设为比图3和图5的情况下的该时间长的时间,能够形成彩色层40。通过使所述时间长,能够使构成各点的UV固化型墨的扩散范围与该时间相应地变大而相连并使凹凸最终消失,从而使UV固化型墨固化后得到的彩色层40的厚度变得均匀。此外,通过在调整所述时间的基础上增多每个点的墨或提高点密度,或者通过增多每个点的墨量或提高点密度来取代调整所述时间,有时也能够形成彩色层40。彩色层40的厚度形成为能够使光透过的厚度,使被金属色调光泽层12反射(例如镜面反射)后的光透过。观察者经由彩色层40对金属色调光泽层12进行视觉识别。由此,印刷物R被视觉识别为具有彩色层40的颜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变形例3)
关于上述彩色层30、彩色层40也是,具有与上述的彩色层20的特性(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满足y<-8/75x+0.8的关系等)同样的特性为宜。
(变形例4)
用以形成彩色层20、30、40的墨不限于UV固化型墨,只要是通过辐射线而固化的辐射线固化型墨即可。作为辐射线固化型墨,除了上述UV固化型树脂之外,还列举通过电子线而固化的电子线固化型树脂等。另外,用以形成彩色层20、30、40的墨例如可以是能够由喷墨打印机进行印刷的墨等其它种类的墨,例如水性墨(包括胶乳墨)、溶剂墨等。另外,喷墨打印机10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印刷这样的其它种类的墨。
(变形例5)
彩色层20、30的点密度也可以不均匀。例如,也可以是,通过设置点密度高的部位和点密度低的部位,来在彩色层20、30形成任意的图案,例如渐变图案。在该情况下,能够得到具有与该图案相应的颜色的金属色调光泽,例如能够得到呈现颜色的渐变的金属色调光泽。
(变形例6)
在基材10上层叠彩色层20、30、40的方法不限于喷墨打印机,只要能够形成具备规定的间隙22的微小的点即可,也可以使用丝网印刷法等其它任意的层叠装置。
(变形例7)
在图2、3、5、6中,示出金属色调光泽层12的表面是平坦的,但金属色调光泽层12的表面也可以具有凹凸。金属色调光泽层12的表面的凹凸会影响层叠于金属色调光泽层12的彩色层20、30、40的表面的图案(例如算术平均高度等),但只要形成在金属色调光泽层12的表面上的彩色层20、30、40的图案最终处于上述的规定范围就没问题。
(实施方式2)
下面,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关于下述的说明中没有提及的说明,以上述实施方式1和变形例(下面称作实施方式1等)的说明为准。
(印刷物)
在图8中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印刷物(层叠体)S。印刷物S具有基材50和彩色层60。基材50包括金属制的金属板等。基材50的表面为具有金属色调光泽(在此,特别是金属光泽)的金属色调光泽面。基材50可以是金属制的板状或金属制的片状的基材,也可以是通过电镀、蒸镀等在金属以外的材料、例如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片、亚克力板等合成树脂制的薄片、纸、布帛等上形成有金属膜的构件等。基材50的例如至少用于印刷彩色层60的面为金属制(也包括所述金属膜)即可。作为所述各金属,列举铝、铁、铜、不锈钢等。
与彩色层30同样地,利用UV固化型墨,通过喷墨方式的印刷来形成彩色层60。彩色层60与彩色层30同样地具备呈凸部的点61和将该点61分别相连的薄膜部分62。薄膜部分62由UV固化型墨形成,且与点61形成为一体。由薄膜部分62和点61形成凹凸。彩色层60的说明能够参照彩色层30的说明。点61与彩色层30的点31对应,薄膜部分62与彩色层30的薄膜部分32对应。彩色层60既可以不具有如彩色层20那样的点61间的间隙,也可以如彩色层20那样具有间隙(该间隙也设为彩色层60的一部分),还可以如彩色层40那样是平坦的(这些说明能够参照彩色层20和40的说明)。彩色层60(如上所述包括设置间隙的情况和平坦的情况)使来自外部的光的一部分光透过,反射其余部分的光。所述来自外部的光中的、透过了彩色层60的一部分光被基材50的金属色调光泽面反射后再次透过彩色层60而被射出至彩色层60的外部。透过了彩色层60的所述一部分光和被彩色层60反射后的光进入人眼,由此使印刷物S被此人视觉识别为在基于金属色调光泽面的金属色调光泽中附加了彩色层60所具有的颜色的外表(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彩色层60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0625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为宜。换言之,彩色层60的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满足y<-1/16x+0.8的关系为宜。通过这样的关系,彩色层60能够对基材50的金属色调光泽附加颜色,表现出利用彩色层60着色后的金属色调光泽(相比于基材10时,基材50、也就是通过金属表现出基材50的金属色调光泽的情况下的所述条件宽松)。除了所述条件(y<-1/16x+0.8)以外,彩色层60的ΔL*为35以上、LogHAZE为700以上为宜。通过该数值,印刷物S呈利用彩色层60着色且具有质感粗糙的(哑光色调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外表。或者,也可以是,除了所述条件(y<-1/16x+0.8)以外,彩色层60的Rspec为50以上。通过该数值,印刷物S呈利用彩色层60着色且具有质感光滑的(镜面色调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外表。调整每一点的UV固化型墨的喷出量(该量越多则一点的直径越大)、点密度(每单位面积的点的数量)以及从使UV固化型墨喷出并着落于基材50起至使该墨固化为止的期间(该期间越长则在该期间内墨的扩散范围越大,因此点间的间隙变小并且薄膜部分变厚)以使具有上述特性为宜。
(变形例1)
基材50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金属制即可。该金属制的部分具有金属色调光泽即可。彩色层60形成于基材50中的、包括金属制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即可。基材50可以是片状,也可以不是片状。
(实施方式3)
下面,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关于下述的说明中没有提及的说明,以上述实施方式1等、实施方式2及变形例(下面也称作实施方式2等。)的说明为准。
(印刷系统PS)
实施方式3涉及一种形成任一个基材彩色层的印刷系统。如图9所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印刷系统PS具备计算机300和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喷墨打印机100。印刷系统PS在基材10上印刷彩色层20~40中的任一个彩色层,在基材50上印刷彩色层60,来形成印刷物P~S中的任一个印刷物。此外,下面也将基材10和50统称为基材BS,将彩色层20~40以及60统称为彩色层CL。
喷墨打印机100的说明能够参照实施方式1,但特别地,墨容器120能够将用于形成彩色层CL的多种辐射线固化型墨(例如CMYK(青色、品红、黄色、黑色)等各种颜色的颜色不同的多种墨)按每种墨单独地贮存。墨供给机构130将墨容器120内的多种辐射线固化型墨分别单独地向打印头140供给。打印头140通过喷墨方式使从墨供给机构130供给的多种辐射线固化型墨分别单独地喷出并着落于基材10或50。此外,关于多种辐射线固化型墨的各种辐射线固化型墨,可以沿副扫描方向以及/或者主扫描方向设置多组上述贮存室、压电元件或加热器、以及喷嘴。针对每个喷嘴单独地控制辐射线固化型墨的喷出/非喷出、喷出量。
计算机300包括个人计算机等各种计算机,具备存储部310、控制部320、操作部330以及显示部340。在此,计算机300是控制喷墨打印机100(指示印刷等)的主计算机。
存储部310包括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闪存等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存储部310存储各种程序、表示印刷信息的数据等。
由控制部320执行所述各种程序,由此执行各种处理(在后文中叙述详情)。
印刷信息包括印刷彩色层CL时的印刷条件(在后文中叙述详情)。印刷条件由用户选择。用户例如是利用印刷系统PS对印刷物进行印刷的作业者、印刷系统PS的购买者,是操作计算机300等以使喷墨打印机100进行印刷的操作者。基于所选择的印刷条件来印刷彩色层CL。在图10中示出印刷信息的例子。作为印刷信息,准备在作为印刷彩色层CL的对象的基材是基材10(设置有金属色调光泽层12的基材)时使用的第一印刷信息以及在基材是基材50(金属制的基材)时使用的第二印刷信息。
在存储部310中存储一个或多个(在此为多个)第一印刷信息以及一个或多个(在此为多个)第二印刷信息为宜。一个第一印刷信息和一个第二印刷信息分别包括ID、印刷条件、预览图像。在存储部310中,针对一个第一印刷信息和一个第二印刷信息相对应地存储ID、印刷条件、预览图像。
ID是用于确定第一印刷信息和第二印刷信息的各信息的信息(“A1”、“A2”、“B1”、“B2”等)。
印刷条件是印刷彩色层CL时的印刷条件,包括各墨的喷出量、照射模式等。喷出量是针对每种辐射线固化型墨(在此设为CMYK的墨)指定来自打印头140的各喷嘴的每一点墨的喷出量(例如在一次的墨的喷出量为定量时,根据墨的喷出次数来规定喷出量)的信息(“C的喷出量”、“M的喷出量”等)。照射模式是用于确定从使UV固化型墨喷出并着落于基材BS起至使该墨固化为止的期间的信息。在喷墨打印机100中,辐射线照射部160和打印头140一起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因此能够根据照射模式来改变该移动速度,由此能够改变所述期间。此外,也可以是,当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相同位置使打印头140和辐射线照射部160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一次或多次时只进行墨的喷出,之后,当在所述相同位置使打印头140和辐射线照射部160再次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一次时进行辐射线的照射,在该情况下,通过调整从用于进行墨的喷出的移动起至用于进行辐射线的照射的移动为止的期间内的待机时间,能够调整从使辐射线固化型墨喷出并着落于基材BS起至使该墨固化为止的期间。印刷条件只要是确定彩色层CL的特性(算术平均高度、透过浓度、ΔL*、LogHAZE、反射浓度)成为期望的特性的条件即可,可以包括每平方英寸的点数等。印刷条件由用户适当地编辑。
存储部310中存储的全部的第一印刷信息的印刷条件均为印刷以下的彩色层20~40的条件为宜:所述彩色层20~40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1067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并且,该印刷条件的全部或者至少一个印刷条件为印刷以下的彩色层20~40的条件为宜:所述彩色层20~40的ΔL*为10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且25以下),LogHAZE为300以上(更优选为400以上)。该印刷条件的全部或者至少一个印刷条件为印刷以下的彩色层20~40的条件为宜:所述彩色层20~40具有在所述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133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并且,该印刷条件的全部或至少一个印刷条件为印刷以下的彩色层20~40的条件为宜:所述彩色层20~40的反射浓度为0.5以上。根据这些条件,能够得到对基材10的金属色调光泽附加颜色的彩色层20~40中的任一个彩色层。
存储部310中存储的全部的第二印刷信息的印刷条件均为印刷以下的彩色层60的条件为宜:所述彩色层60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0625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除该条件以外,该印刷条件的全部或者至少一个印刷条件为印刷以下的彩色层60的条件为宜:关于所述彩色层60,(1)彩色层60的ΔL*为35以上,LogHAZE为700以上,或者(2)彩色层60的Rspec为50以上。通过这些条件,能够得到对基材10的金属色调光泽附加颜色的任一个彩色层60。通过以所述(1)的条件印刷出的彩色层60,能得到粗糙的(具有哑光感的)质感的金属色调光泽。通过以所述(2)的条件印刷出的彩色层60,能得到光滑的(接近镜面的)质感的金属色调光泽。可以是,存储部310中存储的全部的第二印刷信息的印刷条件为上述(1)的条件和上述(2)的条件中的任一个,也可以是,该印刷条件的一部分为上述(1)的条件、另一部分为上述(2)的条件、其余部分为其它一个以上的条件。像这样,存储部310中存储的多个第二印刷信息各自的多个印刷条件包括上述(1)的条件、上述(2)的条件为宜,由此能够表现出不同质感的金属色调光泽。
第一印刷信息的一部分印刷条件与第二印刷信息的一部分印刷条件可以为相同的条件。但是,基材10和基材50的附加了颜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外表有时不同。另外,也可以是,基材10和基材50的印刷条件是共同的。例如,可以仅采用第一印刷信息(这是因为如果是在基材10(金属墨制的金属色调光泽层12)上印刷产生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彩色层的印刷条件,则在基材50上也能够得到产生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彩色层)。
通过实验等得到上述各印刷条件。具体地说,以各种印刷条件在基材BS上印刷彩色层,采用该各种印刷条件中的、印刷出的彩色层为被着色成基材BS的金属色调光泽的(不失去金属色调光泽且附加颜色的)彩色层CL(满足上述各条件的彩色层CL)的条件,来作为上述各印刷信息的印刷条件。
预览图像是表示在以对应的印刷条件印刷彩色层CL时印刷物P~S中的任一个印刷物的表面、也就是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图像。在用户选择印刷条件时,在显示部340中显示该预览图像来作为参考。该预览图像例如可以设为在银色的金属色调光泽面上印刷彩色层CL时得到的被着色的金属光泽的图像。在该情况下,与预览图像相应地将印刷中使用的基材10、基材50的金属色调光泽面也设为银色为宜。即使在印刷中使用的基材10、基材50不是银色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以所述预览图像为参考来在某种程度上掌握形成彩色层CL后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形态。也考虑基材10、基材50是银色以外的颜色(例如铜色等)的情况,可以准备表示在各种颜色的金属色调光泽面上分别印刷彩色层CL时得到的印刷物P~S中的任一印刷物的表面、也就是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各图像的数据,来作为所述图像的数据。
控制部320通过执行存储部310中存储的各种程序,来实际地执行由计算机300执行的处理(接受印刷条件的选择的处理、显示预览图像的处理、编辑印刷条件的处理、基于印刷条件使喷墨打印机100进行彩色层CL的印刷的处理等)。
操作部330接受用户的操作(选择印刷条件的操作、编辑印刷条件的操作等)。操作部330由键盘、鼠标等构成。
显示部340构成为包括液晶显示装置等,用于显示上述预览图像等。
(印刷系统PS的动作)
下面,说明印刷系统PS的动作。此外,在此设为准备图11的原始图像G来作为成为利用彩色层CL表示的图像(实际印刷的图像)的基础的原始图像。通过计算机300等的绘图软件来制作原始图像G。原始图像G包括第一图像G1、第二图像G2(例如与第一图像G1相邻的周围的图像)。此外,原始图像G不限于图11的方式,能够为各种方式。
计算机300的控制部320按照存储部310中存储的程序来执行图12所示的印刷处理。此外,设为在执行该处理之前已在喷墨打印机100设置基材10或基材50。
在印刷处理中,控制部320首先在显示部340中显示用于选择设置于喷墨打印机100的基材是基材10还是基材50的画面,来接受由用户使用操作部330对基材进行的选择操作(步骤S21)。
控制部320当接受所述选择操作时,接受印刷条件的选择(步骤S22)。具体地说,在用户利用操作部330选择了基材10的情况下,控制部320在显示部340中显示原始图像G并且显示各个第一印刷信息中包含的预览图像。在用户利用操作部330选择了基材50的情况下,控制部320在显示部340中显示原始图像G并且显示各个第二印刷信息中包含的预览图像。之后,控制部320接受对原始图像G的各部分(第一图像G1和第二图像G2)应用哪个印刷条件的操作(步骤S22)。例如,用户使用操作部330来进行拖动和释放,由此使期望的预览图像移动至原始图像G的各部分。由此,关于各部分,对该移动目的地的部分应用(选择)与移动了的预览图像对应的印刷条件。
控制部320当接受印刷条件的选择时,在显示部340中显示该印刷条件的内容(尤特别是喷出量等数值),并接受印刷条件的编辑操作(步骤S23)。此外,编辑后的印刷条件可以作为编辑后印刷条件保存在存储部310中(设为能够在此次以后选择印刷条件时进行选择)。
在没有进行编辑操作、进行了结束编辑的意思的操作的情况下,或者进行了编辑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320向喷墨打印机100提供以在步骤S22中选择出的印刷条件(无编辑的情况)或者编辑后印刷条件来印刷原始图像G的指示(步骤S24)。例如,控制部320制作对原始图像G的各部分应用所述印刷条件或编辑后印刷条件所得到的新的图像数据,将制作出的该图像数据与印刷的指示一同提供给喷墨打印机100。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70基于所提供的所述指示(例如所述的图像数据)来进行印刷动作,在基材BS上印刷彩色层CL。由此,按照在步骤S22中选择出的印刷条件或编辑后印刷条件进行彩色层CL的印刷,来印刷利用该彩色层CL表示的图像。此外,编辑后印刷条件是基于在步骤S22中选择出的印刷条件得到的,因此按照编辑后印刷条件进行的彩色层CL的印刷可以说是基于在步骤S22中选择出的印刷条件进行的印刷。
通过以上那样的处理,例如设置于喷墨打印机100的基材有时是基材50(选择第二印刷信息的印刷条件的情况),选择下述的条件A来作为彩色层CL中的与图像G的第一图像G1相当的部分的印刷条件,选择下述的条件B来作为彩色层CL中的与图像G的第二图像G2相当的部分的印刷条件。条件A为印刷以下的彩色层的印刷条件: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0625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并且印刷ΔL*为35以上,LogHAZE为700以上。条件B为印刷以下的彩色层的印刷条件: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0625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并且Rspec为50以上。关于根据这些各印刷条件印刷了彩色层CL的印刷物S,图像G的第一图像G1的部分具有粗糙的质感(哑光色调)的金属色调光泽,图像G的第二图像G2的部分具有光滑的质感(镜面色调)的金属色调光泽。因而,印刷物S具有根据被实施了印刷的各个区域或者由观察者视觉识别的位置而质感不同的高的外观性。例如,可以用相同颜色、例如相同的墨(在用多个颜色表现所述颜色的情况下,针对第一图像G1和第二图像G2的喷出量的比率相同的墨)来印刷第一图像G1和第二图像G2,在该情况下,利用同样的颜色也能够得到质感不同的金属色调光泽,从而得到高的外观性。也可以是,用不同颜色、例如不同的墨(在针对第一图像G1和第二图像G2使用相同的多种墨的情况下为喷出量的比率不同的墨)来印刷第一图像G1和第二图像G2,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呈颜色不同且质感不同的金属色调光泽,从而得到高的外观性。
实际印刷的图像(利用彩色层CL表示的图像)不限于通过上述那样的方法来制作。例如,也可以是,准备想要印刷的图像,由用户选择并输入(包括编辑)该图像中的想要利用彩色层CL来印刷的部分(也就是想要表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部分)及其印刷条件(印刷有彩色层CL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例如可以被严密地着色以不表现出金属色调光泽),由此制作实际印刷的图像。另外,上述要印刷的图像也可以是预先通过绘图软件等制作出的包括彩色层CL的位置及其印刷条件的图像。
也可以是,是在选择了基材10且选择了第一印刷信息的印刷条件的情况下,第一图像G1为印刷有彩色层CL的部分,第二图像G2为没有印刷彩色层CL的部分。像这样,也可以仅对基材10、基材50的一部分进行彩色层CL的印刷,不对其它部分进行印刷。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用以往喷射的金属墨来表现如银色或不锈钢这样的颜色等金属色调的颜色,并且通过使用彩色墨进行彩色层的印刷还能够表现出各种色调。在上述结构中,不使用在金属墨中混合有彩色墨的彩色金属墨,通过使用彩色墨在预先准备好的金属色调光泽面上进行印刷,能够表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彩色的金属色调光泽),所述预先准备好的金属色调光泽面例如是使用金属墨在PET片、纸等非金属素材片上形成金属色调光泽面所得到的基材10的一个面、氧化铝箔等金属制的片状的基材50的一个面。
在上述说明中,准备了基材10用的印刷条件(第一印刷信息的印刷条件)、基材50用的印刷条件(第二印刷信息的印刷条件),因此能够根据基材的金属色调光泽面的材料,以用于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优选的印刷条件印刷彩色层CL。另外,预先准备了印刷条件,因此对于用户而言,无需自行设定印刷条件,能够容易地得到具有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印刷物。另外,通过使印刷条件可编辑,还能够反映出用户的喜好。并且,作为第二印刷信息的印刷条件,准备印刷具有35以上的ΔL*和700以上的LogHAZE的所述彩色层的条件以及印刷具有50以上的Rspec的所述彩色层的条件,由此得到质感(哑光色调或镜面色调)不同的、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此外,关于彩色层CL,既可以通过一个印刷条件均匀地进行印刷,也可以如上述那样通过根据基材50上的区域而不同的印刷条件来进行印刷。
(变形例1)
首先,作为印刷彩色层CL的基材BS,可以选择使用基材10和基材50中的任一个,所述基材10具备基底构件(也可以是薄片11以外的非片状的构件)和金属色调光泽层12,该金属色调光泽层12是利用金属墨形成于该基底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上的,且具有金属色调光泽面,所述基材50具有形成有金属色调光泽面的金属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喷墨打印机100可以具有利用金属墨来印刷金属色调光泽层12的功能,也可以是,在选择了所述基材10的情况下,在喷墨打印机100设置基材10的薄片11,通过喷墨打印机100来印刷金属色调光泽层12,来形成基材10。在选择了基材10的情况下,以第一印刷信息的印刷条件印刷彩色层CL,在选择了基材50的情况下,以第二印刷信息的印刷条件印刷彩色层CL为宜。
(变形例2)
上述印刷信息(印刷条件等)可以存储于喷墨打印机100、如控制部170的存储装置等。在该情况下,使用喷墨打印机100所具备的显示部和操作部来进行印刷条件的选择和编辑即可。另外,也可以将上述印刷信息存储于能够与计算机300进行通信的服务器等计算机300外部,每当选择印刷条件时提供给计算机300。
印刷系统PS具有通过喷墨方式进行印刷的印刷机构和控制该印刷机构的印刷控制部即可。在将印刷条件等存储于计算机300或服务器等计算机300外部的情况下,例如印刷机构是喷墨打印机100,印刷控制部是计算机300。在将印刷条件等存储于喷墨打印机100的情况下,例如印刷机构是喷墨打印机100中的控制部170等存储处理和数据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特别是打印头140、使该打印头140相对于基材BS相对地移动的部分),印刷控制部是喷墨打印机100中的控制部170等存储处理和数据的部分。
(实施例1)
(金属光泽底层的调整)
首先,调整具有以下的组成的光泽墨。
·紫外线固化树脂(Mimaki公司制,LH-100透明墨)95质量份
·铝颜料5质量份
在光泽墨的调整中,首先准备表面平滑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薄膜(表面粗糙度Ra为0.02μm以下)。接着,在该薄膜的一个面的整面上涂布硅油。在涂布了该硅油的面侧,使用蒸镀法形成由铝构成的薄膜(下面也简称为“铝膜”。)。接着,将形成有铝膜的薄膜放入LH-100透明墨(Mimaki公司制)中,并照射超声波,由此使铝膜从薄膜剥离、粉碎。接着,将其投入到均化器中,进行约8小时的粉碎处理,由此得到分散有鳞片状的铝粒子的光泽墨。该光泽墨中的铝粒子的浓度为5重量%。
接着,使用喷墨打印机(Mimaki公司制,平板型(型号UJF-7151plus)),以600×900dpi、16路径的条件在可挠性薄膜(东山薄膜公司制,HK-31WF)上带状地印刷该光泽墨。在各路径中,依次从利用打印头涂布光泽墨的定时起放置19.00秒的待机时间后对可挠性薄膜照射紫外线。关于该金属光泽底层,LogHAZE为384.2,Sa(算术平均高度)为0.76μm,涂膜厚度为4.56μm,绝对反射率为26.76%。
(单色印刷)
使用青色的紫外线固化型墨(Mimaki公司制,LH-100青色(C)),按照下表所示的条件,利用喷墨打印机(UJF-7151plus,Mimaki公司制)在上述的金属光泽底层上进行印刷,得到单色印刷样品。
[表1]
样品 滴数 UV照射间隔 点尺寸 膜厚
C1-1 4.4×10<sup>5</sup>个 26秒 50μm 23μm
C1-2 4.4×10<sup>5</sup>个 0秒 60μm 46μm
C1-3 4.4×10<sup>5</sup>个 26秒 65μm 23μm
C1-4 4.4×10<sup>5</sup>个 26秒 75μm 24μm
C1-5 5.4×10<sup>5</sup>个 26秒 50μm 29μm
C1-6 5.4×10<sup>5</sup>个 0秒 60μm 30μm
C1-7 5.4×10<sup>5</sup>个 26秒 65μm 22μm
C1-8 5.4×10<sup>5</sup>个 26秒 75μm 27μm
(样品共同的印刷条件)
·头温度:45℃
·印刷环境温度(包括介质):25℃
在表中,“滴数”表示每平方英寸的点数。此外,例如在C1中,将滴数的设定值设为440464个来进行印刷,但设定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出现几千个左右的误差,因此表中的滴数的有效数字设为两位。
在表中,“UV照射间隔”表示在从喷墨喷嘴喷出的墨滴着落于介质起至向着落的墨滴照射紫外线为止所花费的时间。
在表中,“点尺寸”表示紫外线固化后的介质上的一个点的直径。该直径是使用光学显微镜(型号:VH-X6000系列,KEYENCE公司制)进行测定的情况下的算术平均值。通过调节UJF-7151plus中的墨喷出的驱动波形,来将点尺寸设为规定的尺寸
在表中,“膜厚”表示形成在介质上的紫外线固化后的墨层的厚度。利用形状分析激光显微镜(型号VK-X200系列,KEYENCE公司制)来测定膜厚。
(混合颜色印刷)
并且,使用青色和品红色的紫外线固化型墨(Mimaki公司制,LH-100青色(C)和LH-100品红(M)),以交替地配置各墨点的点图案,按照下表所示的条件,利用上述的喷墨打印机在上述的金属光泽底层上进行印刷,由此得到蓝色的混合颜色印刷样品。另外,同样地使用青色、品红、黄色的紫外线固化型墨(Mimaki公司制,LH-100青色(C)、LH-100品红(M)以及LH-100黄色(Y))来得到工艺黑色的混合颜色印刷样品。在下表中,用“B”与数字的组合(例如“B1”)来表示蓝色的混合颜色印刷样品,用“PB”与数字的组合(例如“PB1”)来表示工艺黑色的混合颜色印刷样品。
[表2]
样品 滴数 UV照射间隔 点尺寸 膜厚
B1-1 6.0×10<sup>5</sup>个 26秒 50μm 16μm
B1-2 6.0×10<sup>5</sup>个 26秒 75μm 22μm
B1-3 8.8×10<sup>5</sup>个 0秒 60μm 40μm
B1-4 8.8×10<sup>5</sup>个 26秒 65μm 19μm
PB1-1 4.6×10<sup>5</sup>个 0秒 60μm 40μm
PB1-2 4.6×10<sup>5</sup>个 26秒 65μm 22μm
PB1-3 9.0×10<sup>5</sup>个 26秒 50μm 17μm
PB1-4 9.0×10<sup>5</sup>个 26秒 75μm 27μm
PB1-5 1.33×10<sup>6</sup>个 0秒 60μm 40μm
PB1-6 1.33×10<sup>6</sup>个 26秒 65μm 30μm
此外,在混合颜色印刷中,“滴数”表示全部颜色的墨的滴数的总计。各色的墨的滴数的设定值为相同的数,因此通过将表中的滴数除以2(为蓝色的情况)或3(为工艺黑色的情况)来求出每一种颜色的滴数。
(实施例2)
除了在通过在PET薄片的表面蒸镀氧化铝的金属膜所得到的片状的基材(基于金属的金属色调光泽面)之上直接利用彩色墨来印刷彩色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处理,按照下表所示的条件来得到单色印刷和混合颜色印刷样品。
[表3]
样品 滴数 UV照射间隔 点尺寸 膜厚
C2-1 4.4×10<sup>5</sup>个 0秒 60μm 46μm
C2-2 4.4×10<sup>5</sup>个 26秒 65μm 23μm
C2-3 4.4×10<sup>5</sup>个 26秒 75μm 24μm
C2-4 5.4×10<sup>5</sup>个 0秒 60μm 30μm
C2-5 5.4×10<sup>5</sup>个 26秒 65μm 22μm
C2-6 5.4×10<sup>5</sup>个 26秒 75μm 27μm
C2-7 1.5×10<sup>5</sup>个 26秒 65μm 34μm
C2-8 3.0×10<sup>5</sup>个 26秒 65μm 25μm
C2-9 1.5×10<sup>5</sup>个 0秒 60μm 28μm
C2-10 1.5×10<sup>5</sup>个 26秒 75μm 27μm
B2-1 6.0×10<sup>5</sup>个 26秒 75μm 22μm
B2-2 8.8×10<sup>5</sup>个 0秒 60μm 40μm
B2-3 8.8×10<sup>5</sup>个 26秒 65μm 19μm
B2-4 3.1×10<sup>5</sup>个 26秒 65μm 22μm
PB2-1 4.6×10<sup>5</sup>个 0秒 60μm 40μm
PB2-2 4.6×10<sup>5</sup>个 26秒 65μm 22μm
PB2-3 9.0×10<sup>5</sup>个 26秒 75μm 27μm
PB2-4 1.33×10<sup>6</sup>个 0秒 60μm 40μm
PB2-5 1.33×10<sup>6</sup>个 26秒 65μm 30μm
(各种试验)
关于各个上述的单色印刷样品和混合颜色印刷样品测定了算术平均高度(Sa值)、透过浓度、ΔL*、LogHAZE、Rspec。另外,关于各样品进行了与覆膜状态及外观性有关的功能试验。
基于ISO-25178(表面粗糙度),利用形状分析激光显微镜:型号VK-X200系列(KEYENCE公司制)测定了算术平均高度(Sa值)。
基于ISO-5/4(反射浓度测定的光学系统),利用500系列分光浓度计(X-Rite公司制)测定了反射浓度。
基于ISO-5/2(透过浓度测定的光学系统),利用D200-II透过浓度计(Sakata InxEng.公司制)测定了透过浓度。
利用分光测色计CM-512m3A(Konica Minolta公司制)测定了ΔL*。将与测定试样面(印刷面)垂直的轴设为0°,在相对于该0°呈25°、45°、75°的角度的各个位置放置光源。使印刷面反射从各个光源照射的光,从0°的位置接受反射光,由此得到各个亮度即L25、L45、L75值。通过计算L25与L75之差来得到ΔL*。
基于ISO-13803,利用光泽计外观分析仪:型号RHOPOINT-IQ(Konica Minolta公司制),以20°的入射光角度测定了LogHAZE。
Rspec为测定以20°的入射角度照射光时的、镜面反射方向(20°)±0.0991°的极小的角度范围内的峰值反射所得到的值。可以说,该值越高,则越易产生镜面反射(specularreflection)。利用光泽计外观分析仪:型号RHOPOINT-IQ(Konica Minolta公司制),以20°的入射光角度测定了Rspec。
在与覆膜状态(色彩感)有关的功能试验中,使12人的专门小组成员以是否感受到各样品被进行了具有色彩感的着色为基准来进行判定,判定为被着色了的专门小组成员如果为8人以上,则评价为“◎”,如果为5~7人,则评价为“○”,如果为4人以下,则评价为“×”。
在与外观性(金属光泽感)有关的功能试验中,使12人的专门小组成员判定各样品的表面是否具有金属感,判定为具有金属感的专门小组成员如果为8人以上,则评价为“○”,如果为8人以下,则评价为“×”。
在下表中总结以上的试验结果。
[表4]
C1-1 C1-2 C1-3 C1-4 C1-5 C1-6 C1-7 C1-8
Sa[μm] 5.610 6.547 3.664 1.846 4.528 5.363 2.339 1.311
反射浓度 0.70 1.55 1.78 2.2 0.90 1.86 2.06 2.27
透过浓度 0.10 0.21 0.22 0.30 0.12 0.25 0.25 0.34
ΔL* 22.70 31.22 15.86 13.85 19.97 30.18 14.52 12.97
LogHAZE 454 163 571 573 521 165 597 597
Rspec[GU] 3.4 0.6 4.5 5.8 3.3 0.5 7.4 10.1
覆膜状态 ×
外观性 × ×
[表5]
B1-1 B1-2 B1-3 B1-4
Sa[μm] 5.211 1.18 5.796 1.561
反射浓度 0.54 1.81 1.64 1.80
透过浓度 0.23 0.75 0.71 0.73
ΔL* 16.95 6.66 30.22 6.56
LogHAZE 582 545 127 463
Rspec[GU] 4.2 11.2 0.4 17.4
覆膜状态 ×
外观性 × × ×
[表6]
PB1-1 PB1-2 PB1-3 PB1-4 PB1-5 PB1-6
Sa[μm] 6.496 3.205 2.344 1.106 6.155 1.170
反射浓度 0.64 0.70 0.58 1.75 1.62 1.73
透过浓度 0.32 0.34 0.27 0.95 0.90 0.92
ΔL* 30.27 13.36 17.74 3.87 29.38 3.84
LogHAZE 193 609 651 515 121 469
Rspec[GU] 0.6 5.7 7.6 14.9 0.4 18.6
覆膜状态 × × × ×
外观性 × × × ×
关于覆膜状态为“◎”且外观性为“○”的样品、覆膜状态为“○”且外观性为“○”的样品、覆膜状态和外观性中的任一方为“×”的样品,当相对于ΔL*标记LogHAZE时,如图13所示的那样。另外,关于这些样品,当相对于Sa标记透过浓度时,如图14所示的那样。
首先,根据图13的结果可知:关于覆膜状态为“◎”或“○”且外观性为“○”的样品,LogHAZE为400以上,并且ΔL*为10以上且25以下。
另外,根据图14的结果可知:关于覆膜状态为“◎”且外观性为“○”的样品,在将Sa设为x、将透过浓度设为y时,x和y满足y<-8/75x+0.8这个关系式。并且可知:关于覆膜状态为“◎”或“○”且外观性为“○”的样品,x和y同样满足y<-2/15x+0.8这个关系式。
而且,在图13和图14中,当将覆膜状态为“◎”且外观性为“○”的样品与覆膜状态为“○”且外观性为“○”的样品的分布进行比较时,可知:在图13中,在特定的数值范围内难以区别两个样品,在图14中,能够在边界处区别出y=-2/15x+0.8的直线。
因而,可知:如果在金属光泽底层以算术平均高度(Sa)和透过浓度满足上述的关系式中的任一个关系式的方式实施彩色印刷,则能够维持金属光泽底层的金属感,并且对金属光泽底层提供经得起实际使用的色彩感。
关于实施例2的样品也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试验,在下表中总结以上的试验结果。但是,在实施例2中,没有进行上述功能试验,但通过视觉观察来确认样品是否具有金属色调光泽(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
[表7]
评价项目 Sa[μm] 透过浓度 ΔL<sup>*</sup> LogHAZE Rspec[GU]
C2-1 6.547 0.21 43.4 698 9.7
C2-2 3.664 0.22 46.21 744 29.4
C2-3 1.846 0.3 41.97 730 23.9
C2-4 5.363 0.25 39.36 752 5.9
C2-5 2.339 0.25 43.42 786 20
C2-6 1.311 0.34 35.99 795 15.7
C2-7 7.076 0.08 48.83 428 222
C2-8 6.838 0.16 47.73 403 56.3
C2-9 7.262 0.08 49.04 426 206
C2-10 15.328 0.13 41.55 276 140.1
B2-1 7.539 0.28 43.22 306 57
B2-2 1.18 0.75 28.31 473 7.8
B2-3 5.796 0.71 27.52 359 1.5
B2-4 1.561 0.73 25.45 532 6.7
PB2-1 6.496 0.32 40.55 701 9.2
PB2-2 3.205 0.34 42.91 747 24.7
PB2-3 1.106 0.95 11.93 648 14.5
PB2-4 6.155 0.9 24.32 387 1.5
PB2-5 1.17 0.92 5.66 575 26.1
与实施例1同样地,当对ΔL*标记实施例2的各样品的LogHAZE时,如图15那样。另外,对Sa标记这些样品的透过浓度时,如图16那样。
在图15中,用■表示LogHAZE为700以上、ΔL*为35以上的样品,用▲表示LogHAZE小于700、ΔL*小于35的样品,用●表示ΔL*为35以上、LogHAZE小于700的样品。LogHAZE小于700、ΔL*小于35的样品(▲)不具有金属色调光泽。LogHAZE为700以上、ΔL*为35以上的样品(■)以及ΔL*为35以上、LogHAZE小于700的样品(●)具有金属色调光泽。特别地,可知ΔL*为35以上、LogHAZE小于700的样品(●)具有与Rspec值为50以上、LogHAZE为700以上的样品不同的金属感(金属色调光泽)。LogHAZE为700以上、ΔL*为35以上的样品(■)以及LogHAZE小于700(Rspec值为50以上)的样品(●)均具有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但前者具有粗糙的质感(哑光色调)的金属色调光泽,后者具有光滑的质感(镜面色调)的金属色调光泽。
当将多组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利用相同种类的墨以相同的印刷条件(例如点尺寸、点数量、UV照射间隔等)印刷有彩色层的两个均具有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样品(两个样品的彩色层CL的底层(金属色调光泽面)的材料不同)进行比较时,可知:实施例2的样品的LogHAZE和ΔL*这两者的数值相对于实施例1的样品均大幅度增加。另外,关于印刷条件与实施例1中的功能试验中覆膜状态和外观性这两方为×的样品之中的C1-2及PB1-1印刷条件相同的、作为实施例2的样品的C2-1和PB2-1,相比于C1-2和PB1-1,该C2-1和PB2-1的LogHAZE提高至700附近,ΔL*也提高至40以上,因而,金属色调光泽感提高,外观性提高。因此,可知:如果底层的金属色调光泽感高(例如如基材50那样形成彩色层的面为金属制时),即使以在底层的金属色调光泽感低时(例如如基材10那样由金属墨形成有金属色调光泽层时)无法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印刷条件,有时也能够得到通过彩色层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感。
另外,根据图16可知:在将算术平均高度Sa设为x、将透过浓度设为y时,LogHAZE小于700、ΔL*小于35的样品(▲)以外的样品(也就是具有金属色调光泽的样品(■和●))的x和y满足y<-1/16x+0.8这样的关系式。该条件为相比于在通过金属墨形成有金属色调光泽层的基材(基材10等)设置彩色层的情况(参照实施例1的结果)宽松的条件。也就是说,可知:在对金属色调光泽面的材料为金属的基材(基材50等)印刷彩色层的情况下,即使以相比于对通过金属墨形成有金属色调光泽层的基材印刷彩色层的情况宽松的条件(y<-1/16x+0.8的条件)进行印刷,也能够得到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进一步说,可知:能够实现使被着色的金属色调光泽的彩色层的印刷条件在通过金属墨形成有金属色调光泽层的基材与金属色调光泽面的材料为金属的基材之间不同为宜。
(变形实施例)
在印刷彩色层时,关于金属制的基材中的第一区域,以与Rspec为50以上的样品(C2-7~C2-10、B2-1)的印刷条件相同的条件印刷彩色层,关于所述基材中的第二区域,以与LogHAZE为700以上且ΔL*为35以上的样品(C2-2~C2-6、PB2-1~PB2-2)的印刷条件相同的条件印刷彩色层。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得到质感不同的金属色调光泽。前者的彩色层在墨滴着落在基材上之后变得平整,彩色层几乎没有凹凸,因此通过该彩色层能够表现出如镜面这样的金属色调光泽。另一方面,后者的彩色层为在墨固化后留有凹凸的状态,因此通过该彩色层能够表现出根据视觉识别的角度不同而外观不同的哑光色调的金属色调光泽。像这样,在该实施例中,能够得到质感不同的金属色调光泽。

Claims (15)

1.一种层叠体,具备:
基材,其具备具有金属色调光泽的金属色调光泽面;以及
彩色层,其层叠于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
其中,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1067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彩色层具有10以上的ΔL*和300以上的LogHAZE。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彩色层的所述算术平均高度和所述透过浓度在所述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133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具备基底构件和金属色调光泽层,该金属色调光泽层是利用金属墨形成在该基底构件上的,且具有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的至少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为金属制。
6.一种层叠体,具备:
基材,其具备具有金属色调光泽的金属色调光泽面;以及
彩色层,其层叠于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
其中,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0625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彩色层具有35以上的ΔL*和700以上的LogHAZE。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彩色层具有50以上的Rspec。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彩色层具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35以上的ΔL*和700以上的LogHAZE,所述第二部分具有50以上的Rspec。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的至少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为金属制。
11.一种层叠体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第一工序,准备基材,所述基材具备具有金属色调光泽的金属色调光泽面;以及
第二工序,通过喷墨方式在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上印刷彩色层,
其中,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将所述彩色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能够使被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反射后的光透过的厚度,
所述第二工序包括以下工序:
第2-1工序,选择预先准备的多个印刷条件中的任一个印刷条件,所述多个印刷条件用于印刷对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附加颜色的所述彩色层;以及
第2-2工序,基于在所述第2-1工序中选择出的所述印刷条件来印刷所述彩色层,
所述第一工序包括选择工序,在所述选择工序中,选择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中的任一个来作为所述基材,所述第一基材具备基底构件和金属色调光泽层,该金属色调光泽层是利用金属墨形成于该基底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上的,且具有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所述第二基材具有形成有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的金属部分,
在所述选择工序中选择了所述第一基材的情况下的所述多个印刷条件的各印刷条件为印刷以下的所述彩色层的条件: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1067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
在所述选择工序中选择了所述第二基材的情况下的所述多个印刷条件的各印刷条件为印刷以下的所述彩色层的条件: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0625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
12.一种印刷系统,具备:
印刷机构,其能够利用辐射线固化型墨以喷墨方式对具有金属色调光泽的金属色调光泽面进行印刷;以及
印刷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印刷机构,利用该印刷机构在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上印刷彩色层,
其中,所述印刷控制部以使所述彩色层的至少一部分成为能够使被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反射后的光透过的厚度的方式印刷该彩色层,
所述印刷控制部从存储用于印刷对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附加颜色的所述彩色层的多个印刷条件的存储部获取所述多个印刷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印刷条件,基于所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印刷条件来印刷所述彩色层,
所述多个印刷条件的各印刷条件为印刷以下的所述彩色层的条件: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1067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条件能够由用户编辑,
所述印刷控制部基于编辑后的所述印刷条件来印刷所述彩色层。
14.一种印刷系统,具备:
印刷机构,其能够利用辐射线固化型墨以喷墨方式对具有金属色调光泽的金属色调光泽面进行印刷;以及
印刷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印刷机构,利用该印刷机构在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上印刷彩色层,
其中,所述印刷控制部以使所述彩色层的至少一部分成为能够使被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反射后的光透过的厚度的方式印刷该彩色层,
所述印刷控制部从存储用于印刷对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附加颜色的所述彩色层的多个印刷条件的存储部获取所述多个印刷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印刷条件,基于所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印刷条件来印刷所述彩色层,
所述多个印刷条件的各印刷条件为印刷以下的所述彩色层的条件: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0625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
15.一种印刷系统,具备:
印刷机构,其能够利用辐射线固化型墨以喷墨方式对具有金属色调光泽的金属色调光泽面进行印刷;以及
印刷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印刷机构,利用该印刷机构在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上印刷彩色层,
其中,所述印刷控制部以使所述彩色层的至少一部分成为能够使被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反射后的光透过的厚度的方式印刷该彩色层,
所述印刷控制部从存储用于印刷对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附加颜色的所述彩色层的多个印刷条件的存储部获取所述多个印刷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印刷条件,基于所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印刷条件来印刷所述彩色层,
所述多个印刷条件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印刷条件和一个以上的第二印刷条件,
在具备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的基材为第一基材时,由所述印刷控制部获取所述第一印刷条件,所述第一基材具备基底构件和金属色调光泽层,该金属色调光泽层是利用金属墨形成于该基底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上的,且具有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
在所述基材为具有形成有所述金属色调光泽面的金属部分的第二基材时,由所述印刷控制部获取所述第二印刷条件,
其中,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印刷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条件与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印刷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印刷条件不同,
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印刷条件包括印刷以下的所述彩色层的条件: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1067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
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印刷条件包括印刷以下的所述彩色层的条件:所述彩色层具有在算术平均高度x和透过浓度y的坐标上位于比表示为(y=-0.0625x+0.8)的直线靠下方的区域的算术平均高度和透过浓度。
CN201910676237.4A 2018-07-25 2019-07-25 层叠体、层叠体的生产方法以及印刷系统 Active CN110774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9841 2018-07-25
JP2018-139841 2018-07-25
JP2019108835A JP7391546B2 (ja) 2018-07-25 2019-06-11 積層体
JP2019-108835 2019-06-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4788A CN110774788A (zh) 2020-02-11
CN110774788B true CN110774788B (zh) 2021-12-24

Family

ID=67438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6237.4A Active CN110774788B (zh) 2018-07-25 2019-07-25 层叠体、层叠体的生产方法以及印刷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967664B2 (zh)
EP (1) EP3599033B1 (zh)
JP (1) JP2023174683A (zh)
CN (1) CN1107747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19290B1 (ko) * 2015-11-30 2018-01-1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광택도 조절이 용이한 표면처리 금속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795474B2 (ja) * 2017-08-30 2020-12-02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物作成方法及び印刷物
US20210237484A1 (en) * 2018-05-07 2021-08-05 Natoco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inkjet printed material and inkjet printed material
JP7456961B2 (ja) * 2021-03-10 2024-03-27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のメタリックインク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及び、そのような印刷方法による模様が形成されたスポーツ用品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33031A2 (en) * 2005-09-12 2007-03-22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Metallic ink jet printing system for graphics applications
CN101659146A (zh) * 2008-08-28 2010-03-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程序及打印品
CN101701115A (zh) * 2008-07-08 2010-05-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液组、喷墨记录方法及其记录物、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02729676A (zh) * 2011-03-30 2012-10-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油墨组及记录物
CN104417241A (zh) * 2013-08-30 2015-03-18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体育用品的金属外观形成方法
EP2945362A1 (en) * 2014-05-14 2015-11-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7073991A (zh) * 2014-11-05 2017-08-18 爱克发印艺公司 珠光和金属色的喷墨印刷
CN107580432A (zh) * 2016-07-05 2018-01-12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色的具有金属光泽的透光板体及透光板模块
CN107735265A (zh) * 2015-10-19 2018-02-23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有光泽的印刷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05471A1 (en) * 2002-06-27 2004-01-08 Shuichi Sugita Color clear coated metal sheet
JP5447043B2 (ja) 2010-03-17 2014-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5899665B2 (ja) * 2011-06-07 2016-04-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33031A2 (en) * 2005-09-12 2007-03-22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Metallic ink jet printing system for graphics applications
CN101701115A (zh) * 2008-07-08 2010-05-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液组、喷墨记录方法及其记录物、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01659146A (zh) * 2008-08-28 2010-03-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程序及打印品
CN102729676A (zh) * 2011-03-30 2012-10-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油墨组及记录物
CN104417241A (zh) * 2013-08-30 2015-03-18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体育用品的金属外观形成方法
EP2945362A1 (en) * 2014-05-14 2015-11-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7073991A (zh) * 2014-11-05 2017-08-18 爱克发印艺公司 珠光和金属色的喷墨印刷
CN107735265A (zh) * 2015-10-19 2018-02-23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有光泽的印刷介质
CN107580432A (zh) * 2016-07-05 2018-01-12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色的具有金属光泽的透光板体及透光板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97608A1 (en) 2021-07-01
US20200031152A1 (en) 2020-01-30
CN110774788A (zh) 2020-02-11
JP2023174683A (ja) 2023-12-08
US10967664B2 (en) 2021-04-06
EP3599033A2 (en) 2020-01-29
EP3599033A3 (en) 2020-09-23
EP3599033B1 (en) 2023-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4788B (zh) 层叠体、层叠体的生产方法以及印刷系统
CN102815094B (zh)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JP511236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CN108312722B (zh)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和装饰物的制造方法
JP6040820B2 (ja) グロスコントロールテーブル追加方法
JP200821315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前記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製品を用いたサンドブラスト工芸品の製造方法
CN104039555A (zh) 用于减少光泽带的样式化透明层应用的打印系统
JP20071121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EP3331653B1 (en) Spot gloss and gloss control in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JP201114334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957917B2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物
EP2481601B1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JP7326886B2 (ja)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方法及び液体吐出プログラム
JP7391546B2 (ja) 積層体
JP677849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20210206163A1 (en) Decorative membe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ecorative member
US11179950B2 (en)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liquid discharge method
US11897272B2 (en) Liquid ejection device, program and ejection control method
JP2013166306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WO2020111199A1 (en) Liquid ejection device, program and ejection control method
JP7305786B2 (ja) 加飾部材製造装置及び加飾部材製造方法
EP4292829A1 (en) Printer apparatus and print method for preparing an image having matt portions and glossy portions
US20230158810A1 (en) Inkjet printer
JP2023175564A (ja)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方法、及び液体吐出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